一、选择题(教育学
1-20,心理学
21-40。每小题1
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大学》
B.《礼记·学记》
C.《论语》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是下列哪种教育起源论的观点
A.生物起源论
B.生活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心理起源论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4.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D.教学组织形式
5.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经济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6.师生关系中的最基本关系是
A.道德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社会关系
7.《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体现了教学中的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8.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
B.综合C.明了
D.统合9.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
中应该
A.
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
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
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行为习惯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D.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
10.教师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为学生作示范,使学生通过观
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电化教学
11.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教育形式多样化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2
年
B.1983
年
C.1985年
D.1986
年
13.是柯尔伯格提出的。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道德两难故事法
D.实际锻炼法
14.在教育实践中应当“五育”并举,这反映了
A.“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B.“五育”的地位存在不均衡性
C.“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D.“五育”可以相互取代
15.“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系统性
D.学习性
16.文化传统
教育发展。
A.决定
B.制约
C.不相干
D.排斥
17.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课堂教学
C.课外教学
D.复式教学
18.“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
A.传授给学生直接知识
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C.及时巩固复习学生所学知识
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19.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
A.继承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永恒性
20.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的近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壬寅学制
21.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布洛卡于
1861
B.培因于
1860
C.卡特尔于
1876
D.冯特于
1879
22.大脑皮层发育最晚、机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
A.顶叶
B.额叶
C.颞叶
D.枕叶
23.强烈的闪电可以降低人的听觉感受性,这是由于
A.错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相互作用
24.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首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25.教师上课时,声调抑扬顿挫,方法灵活多变,使学生容易集中注意,这是
运用了
A.无意注意规律
B.有意注意规律
C.有意后注意规律
D.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
26.一个内容较多的学习材料,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
因为受
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某人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但需要时不能迅速提取出来,这说明他记忆的较差。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28.把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
各种事物的认识的思维过程是
A.抽象与概括
B.系统化
C.具体化
D.分析与综合29.下列哪个选项反映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30.人们发现问题时的惊奇与疑虑,百思不解时的焦虑不安与苦闷,获得结论时的喜悦与自信都属于情感中的A.激情
B.理智感
C.美感
D.道德感
31.某生考研失利,就自我安慰说早工作早挣钱,真上研究生经济上亏大了。这
种心理反应叫
心理。
A.否认
B.投射
C.酸葡萄
D.甜柠檬
32.教师运用准确而流利的言语,形象的肢体动作,强烈的情绪感染及规范的板
书顺利的完成教学活动,表明教师有教育的A.能力
B.才能
C.天才
D.技能
33.个性结构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过程
C.个性心理特征
D.自我意识
34.“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活动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35.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24
小时内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二周36.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行逐一尝试并从中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最终找到
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
A.爬山法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手段—目的分析法
37.的《医林改错》中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
30多年。
A.王清任
B.王充
C.李时珍
D.陈大齐
38.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特点反映的是
特征。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39.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A.信度
B.效度
C.智商
D.常模
40.照顾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教师应多关心
类型的学生。
A.胆汁质、多血质
B.胆汁质、抑郁质
C.多血质、粘液质
D.粘液质、抑郁质
教育学部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
分)
4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
年发表的,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
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42.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中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
论和“
”教学理论。
4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
4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45.义务教育具有
和普遍性的特点。
46.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
47.“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说明在教学中
必须贯彻
原则。
48.教师备课时必须写好的三种计划是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
计划。
4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
之间的矛盾。
50.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见贤思齐”,这主要是运用了
德育方法。
51.保罗·朗格郎认为,数百年来把人一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
用于劳动的做法是毫无根据的,于是提出
思想。
52.法国启蒙思想家
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强调,教育活动必须
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他的教育思想后来被人们总结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53.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早在20
世纪
年代就已被提出。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
》中就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认为应该
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5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和。
55.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心理准备、、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
知识和检查效果等六个基本环节。
56.《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说明了教育具有
功能。
57.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
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教育论与
形式教育论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
58.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拉开了序幕。
59.课外教育活动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其中
是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60.根据教学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将课程分为
和活动课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
分)
6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2.简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6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64.谈一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65.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四、论述题(10
分)
66.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
心理学部分
五、填空题(每小题
分,共
分)
67.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并结合经常性的活动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是
法。
68.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69.注意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的注意很难长时间保持不变,因为注意存在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做。
70.尘埃落到皮肤上不会引起我们的感觉是因为其刺激强度没有达到肤觉的。
71.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常受兴趣、态度、情绪的影响,如紧张有趣的课程安排会使
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快,而枯燥的活动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慢,这种现象属于心
理学中的现象。
72.科学工作者根据气候、动物、磁场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对地震灾害做出预测,这反映了思维的特征。
73.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它产生的内部条件,是它
产生的外部条件。
74.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
经联系的建立。
75.
是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76.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在教学中具有动力、感染和信号三大功能。
它的信号功能是通过
来实现的。77.一些新产品的问世,如科技发明中的水陆两栖坦克、文学创作中的童话形象—
美人鱼等是通过
方式进行想象加工的。
7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该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
79.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
式的心理特征。
80.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
智商。
81.教师控制学生分心的措施有
控制、提问控制、信号控制、表扬或批
评控制。
82.需要是有机体因生理上或心理上缺乏某种刺激而呈现一种
状态以及
渴望得到满足的体验。
83.反射是有机体借助
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应答。
84.灵感是人集中全部精力解决问题时,由于偶然因素的触发而突然出现的顿悟现
象,它是
思维活动的特征之一。
85.记忆内容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量的变化除了大家熟悉的遗忘现象外,还有
现象。
86.即将毕业的小张已经联系好了一家不错的工作单位,但近期又收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他陷入了矛盾之中,不知该如何选择,这种心理矛盾属于
冲
突。
六、简答题(共
分)
87.如何利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6
分)
88.怎样理解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4
分)
89.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5
分)
90.请说明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4
分)
91.简述情绪与认识活动的关系。(6
分)
七、论述题(共
分)
92.什么叫气质?怎样理解气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