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

时间:2019-05-14 16:5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

第一篇:2015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

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试题

教育学、心理学

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每小题1分,共40分)1.西方最早的教育名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2.《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A.洛克 B.杜威 C.凯洛夫 D.卢梭

3.目前许多国家的________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4.________在他的《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观点。()A.赞料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卢姆 5.教育的领导权是由________决定的。()A.政治、经济制度 B.文化 C.科学技术 D.人口 6.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A.教育的客体 B.认识的主体C.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 D.上都不是 7.“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自我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服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8.“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B.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C.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9.________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A.生产关系 B.科技 C.文化 D.生产力发展水平10.________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制

1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________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主观能动性 D.教育

12.________是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而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A.校本课程 B.国家课程 C.地方课程 D.选修课程

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所反映的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教育独立论 14.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被称为中心环节的是()A.引起求知欲 B.巩固知识 C.感知教材 D.理解教材

15.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癸卯学制

16.________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A.教盲目的 B.课程目标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17.我国古代的“六艺”“四书五经”,古罗马的“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18.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特点。()A.复杂性 B.能动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19.“相观而善,相互切磋”体现了教学中要注意运用()A.参观法 B.发现法 C.讲演法 D.讨论法

20.小东私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经同学报告,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小东,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小东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_______入手对小东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1.下列选项不属于个性心理的是()A.气质 B.性格 C.认知 D.能力

22.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流派是()A.机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学派

23.两个人看见桌子上的半瓶水,一个人说:“只有半瓶了!”另一个人说“还右半瓶呢!”这说明了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A.主观性 B.客观性 C.被动性 D.真实性 2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防御反射 D.乐极生悲

25.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还要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这属于以下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26.“以手代目”,盲人通过触压觉阅读盲文属于()A.感觉对比 B.感觉的补偿 C.感觉适应 D.错觉

27.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粉笔写出来,这利用了知觉的哪种规律()A.理解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

28.在记忆中,后学习的材料会对先学习的材料造成干扰,这种现象属于()A.衰退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近因效应

29.“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30.学生在读到《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脑海中浮现诗句中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31.李老师正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这种现象属于()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32.郁闷时的倾诉、痛苦时的哭泣以及剧烈的体育运动等负性情绪的发泄属于()A.合理宣泄 B.认知调控 C.想象放松 D.肌肉放松

33.《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其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 B.激情 C.应教 D.热情

34.小明花了10分钟时间背会了《静夜思》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A.及时复习B.分散复习C.平时复习D.适当过度学习

35.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以下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6.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这属于()A.首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37.小华同学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这些品质属于性格中的何种特征()A.态度 B.理智C.意志 D.情绪

38.心理学的研究已初步证明,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都起源于()A.动机 B.愿望 C.需要 D.创造

39.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它属于()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40.“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充分说明了____对智力的补偿作用。()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动机 教育学部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4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4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____________作用。4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____过程。4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45.狭义的教育是指____________。46.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 47.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古代的____________社会。48.义务教育的特点有强制性、____________和普及性。

49.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三种形态: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____________学制。50.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就要抓住儿童发展的____________。51.____________课程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52.夸美纽斯提出____________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5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是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都设置____________,并作为必修课程。54.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____。55.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____________学说。

56.____________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57.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_____________》中,强调教育活动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其思想后来被称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58.课程设计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____________ 三个层次构成。

5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反映教师劳动的____________特点。

60.196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会议上,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次正式提出____________的概念,并论证了相关思想。

三、简答题(共l6分)

6l.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3分)

6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4分)

63.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有那些?(4分)

64.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5分)

四、案例分析题(9分)65.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 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

教师:是吗?蚯蚓不会叫,可它也是动物呀!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鱼可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 学生: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呢?

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

(l)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做法符合什么教学原则?

(2)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此教学原则?结合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五、论述题(10分)66.论述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心理学部分

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67.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68.一般情况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____________关系。60.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看,心理是____________的机能。

70.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该事物的形象是____________。

71.人们在夜间仔细听一只表的嘀嗒声,会感觉到表的声音一会儿强、一会儿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为____________。

72.视觉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__。

7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____________的反映。

74.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___________。

75.没有完整的逻辑程序,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____________,又称“非逻辑性思维”。

76.许多儿童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骑马,所以就常把一个小凳子或小椅子当一匹马来 骑,过体现了想象的____________功能。

77.“情感共鸣”反映了情感的____________功能。78.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____________。

79.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____________三个主要特点。

80.在记忆电话号码时,人们普遍认为固定电话的号码比手机号码要好记一些,这是因为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的容量是____________个。

81.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____________分布状态。

8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呈现出____________的特点。8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____________。

84.“鱼,我所欲电;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这体现了____________型动机冲突。

85.个体希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到圆满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____________需要。

8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____________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七、简答题(共18分)

87.什么是思维?其特征有哪些?(4分)

88.简述认知、情感与意志三种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5分)

89.记忆的品质有哪些?(4分)

90.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5分)

八、案例分析题(7分)

91.王老师所教的班有这样两位学生:学生甲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时,常因缺乏信心而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顾虑重重,长时间处于内心冲突状态;学生乙在采取和执行决定中,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情,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便垂头丧气,望而却步,半途而废。(1)甲和乙两位学生分别缺乏哪种意志品质?

(2)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九、论述题(10分)

92.请结合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

一、选择题

l.B 2.B 3.D 4.A 5.A 6.C 7.D 8.B 9.D 10.D ll.B 12.A 13.A 14.D l5.D 16.A 17.A 18.D 19.D 20.C 21.C 22.D 23.A 24.B 25.D 26.B 27.D 28.C 29.B 30.C 31.C 32.A 33.A 34.D 35.A 36.B 37.A 38.C 39.B 40.A 教育学部分

二、填空题

41.《普通教育学》 42.主导43.认识 44.教书育人45.学校教育 46.讲授法

47.奴隶 48.免费性49.分支型 50.关键期51.隐性 52.泛智5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4.阶段性和顺序性55.全面发展 56.美育57.《爱弥儿》 58.教材59.长期性 60.终身教育

三、简答题

61.【答案要点】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62.【答案要点】(l)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63.【答案要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在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这四个方面的素养上。它的内容包括:(l)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爰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64.【答案要点】教学的基本环节有:(l)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四、案例分析题

65.【答案要点】(1)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做法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贯彻这种原则要做到: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思考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许多一时的好奇和兴趣,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在启发学生思考过程中,要有耐心,给学生以思考时间,要有重点,问题不能多,不能蜻 8

蜒点水、启而不发。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并在回答问题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③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教师要善于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别出心栽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

五、论述题

66.【答案要点】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任何一个学生身上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同时,这两种因素是不断运动斗争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学生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是积极因素不断增长,消极因素不断克服的过程,就是学生思想中新与|日、进步与落后的思想斗争和转化的过程。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展开思想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心理学部分

六、填空题

67.实验法 68.反比69.脑 70.表象71.注意的起伏 72.380-780纳米的可见光 73.个别属性 74.瞬时记忆75.直觉思维 76.替代77.信息传递 78.知觉

79.独创性 80.5~981.正态 82.先多后少,先快后慢,呈负加速83.综合 84.双趋 85.自我实现 86.心理

七、简答题

87.【答案要点】(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职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2)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88.【答案要点】(1)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与制约的。

(2)在统一的心理括动中,认识是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动力系统。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受认识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情绪情感和意志对认识活动又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89.【答案要点】(1)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90.【答案要点】(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4)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八、案例分析题

91.【答案要点】(1)根据案例所述,学生甲缺乏意志的果断性,学生乙缺乏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是缺乏果断性的表现;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等是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应做到:①加强目的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确立崇高的理想。②组织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③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④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在困难中磨炼意志。⑤根据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内容和重点,对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如对行动盲目和易受暗示的学生,应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性、自觉性、责任心;对优柔寡断、冒险轻率的学生,应培养其大胆果断、执着耐心的品质;对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和自卑感强的学生,应采用正面诱导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对于软弱和胆怯的学生,应着重胆量、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培养;对缺乏毅力、缺乏恒心的学生,应着重激发学生奋发有为和坚韧顽强的精神。

所以,针对学生甲,应培养其大胆果断的品质;对于学生乙要激发其坚韧顽强的精神。

九、论述题

92.【答寨要点】(1)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有①遗传与营养。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的特征、四肢和运动器官的特征、脑的特征等,遗传因素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它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早期经验。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早期阶段所获得的经验,促使能力发展得最快,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③教育与教学。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学校里的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④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⑤主观能动性。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机械和被动地影响能力发展,个人的勤奋与主观努力积极能动地促进能力的发展。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做到①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变“灌输式”的教为“启发式”的教,把学生的思维引活、引深,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思考所学知识并突出重点、难点。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有的放矢的辅导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现状。④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基础知识。

第二篇:2009年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真题

一、选择题(教育学

1-20,心理学

21-40。每小题1

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大学》

B.《礼记·学记》

C.《论语》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是下列哪种教育起源论的观点

A.生物起源论

B.生活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心理起源论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4.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D.教学组织形式

5.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经济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6.师生关系中的最基本关系是

A.道德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社会关系

7.《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体现了教学中的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8.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

B.综合C.明了

D.统合9.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

中应该

A.

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

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

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行为习惯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D.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

10.教师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为学生作示范,使学生通过观

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电化教学

11.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教育形式多样化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2

B.1983

C.1985年

D.1986

13.是柯尔伯格提出的。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道德两难故事法

D.实际锻炼法

14.在教育实践中应当“五育”并举,这反映了

A.“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B.“五育”的地位存在不均衡性

C.“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D.“五育”可以相互取代

15.“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系统性

D.学习性

16.文化传统

教育发展。

A.决定

B.制约

C.不相干

D.排斥

17.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课堂教学

C.课外教学

D.复式教学

18.“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

A.传授给学生直接知识

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C.及时巩固复习学生所学知识

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19.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

A.继承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永恒性

20.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的近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壬寅学制

21.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布洛卡于

1861

B.培因于

1860

C.卡特尔于

1876

D.冯特于

1879

22.大脑皮层发育最晚、机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

A.顶叶

B.额叶

C.颞叶

D.枕叶

23.强烈的闪电可以降低人的听觉感受性,这是由于

A.错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相互作用

24.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首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25.教师上课时,声调抑扬顿挫,方法灵活多变,使学生容易集中注意,这是

运用了

A.无意注意规律

B.有意注意规律

C.有意后注意规律

D.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

26.一个内容较多的学习材料,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

因为受

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某人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但需要时不能迅速提取出来,这说明他记忆的较差。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28.把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

各种事物的认识的思维过程是

A.抽象与概括

B.系统化

C.具体化

D.分析与综合29.下列哪个选项反映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30.人们发现问题时的惊奇与疑虑,百思不解时的焦虑不安与苦闷,获得结论时的喜悦与自信都属于情感中的A.激情

B.理智感

C.美感

D.道德感

31.某生考研失利,就自我安慰说早工作早挣钱,真上研究生经济上亏大了。这

种心理反应叫

心理。

A.否认

B.投射

C.酸葡萄

D.甜柠檬

32.教师运用准确而流利的言语,形象的肢体动作,强烈的情绪感染及规范的板

书顺利的完成教学活动,表明教师有教育的A.能力

B.才能

C.天才

D.技能

33.个性结构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过程

C.个性心理特征

D.自我意识

34.“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活动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35.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24

小时内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二周36.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行逐一尝试并从中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最终找到

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

A.爬山法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手段—目的分析法

37.的《医林改错》中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

30多年。

A.王清任

B.王充

C.李时珍

D.陈大齐

38.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特点反映的是

特征。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39.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A.信度

B.效度

C.智商

D.常模

40.照顾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教师应多关心

类型的学生。

A.胆汁质、多血质

B.胆汁质、抑郁质

C.多血质、粘液质

D.粘液质、抑郁质

教育学部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

分)

4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

年发表的,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

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42.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中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

论和“

”教学理论。

4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

4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45.义务教育具有

和普遍性的特点。

46.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

47.“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说明在教学中

必须贯彻

原则。

48.教师备课时必须写好的三种计划是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

计划。

4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

之间的矛盾。

50.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见贤思齐”,这主要是运用了

德育方法。

51.保罗·朗格郎认为,数百年来把人一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

用于劳动的做法是毫无根据的,于是提出

思想。

52.法国启蒙思想家

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强调,教育活动必须

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他的教育思想后来被人们总结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53.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早在20

世纪

年代就已被提出。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

》中就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认为应该

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5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和。

55.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心理准备、、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

知识和检查效果等六个基本环节。

56.《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说明了教育具有

功能。

57.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

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教育论与

形式教育论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

58.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拉开了序幕。

59.课外教育活动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其中

是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60.根据教学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将课程分为

和活动课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

分)

6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2.简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6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64.谈一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65.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四、论述题(10

分)

66.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

心理学部分

五、填空题(每小题

分,共

分)

67.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并结合经常性的活动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是

法。

68.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69.注意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的注意很难长时间保持不变,因为注意存在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做。

70.尘埃落到皮肤上不会引起我们的感觉是因为其刺激强度没有达到肤觉的。

71.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常受兴趣、态度、情绪的影响,如紧张有趣的课程安排会使

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快,而枯燥的活动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慢,这种现象属于心

理学中的现象。

72.科学工作者根据气候、动物、磁场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对地震灾害做出预测,这反映了思维的特征。

73.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它产生的内部条件,是它

产生的外部条件。

74.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

经联系的建立。

75.

是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76.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在教学中具有动力、感染和信号三大功能。

它的信号功能是通过

来实现的。77.一些新产品的问世,如科技发明中的水陆两栖坦克、文学创作中的童话形象—

美人鱼等是通过

方式进行想象加工的。

7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该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

79.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

式的心理特征。

80.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

智商。

81.教师控制学生分心的措施有

控制、提问控制、信号控制、表扬或批

评控制。

82.需要是有机体因生理上或心理上缺乏某种刺激而呈现一种

状态以及

渴望得到满足的体验。

83.反射是有机体借助

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应答。

84.灵感是人集中全部精力解决问题时,由于偶然因素的触发而突然出现的顿悟现

象,它是

思维活动的特征之一。

85.记忆内容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量的变化除了大家熟悉的遗忘现象外,还有

现象。

86.即将毕业的小张已经联系好了一家不错的工作单位,但近期又收到了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他陷入了矛盾之中,不知该如何选择,这种心理矛盾属于

突。

六、简答题(共

分)

87.如何利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6

分)

88.怎样理解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4

分)

89.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5

分)

90.请说明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4

分)

91.简述情绪与认识活动的关系。(6

分)

七、论述题(共

分)

92.什么叫气质?怎样理解气质的意义?

第三篇:高等教育学心理学13真题

13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

三、简答题

1、简述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答: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具有四大功能:

(1)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2、简述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大学生记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大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和实质,能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进行记忆;能对锁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并选择最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未知的新知识经验进行记忆;能把所 的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之中,经过思维的参与和加工,按合理的逻辑结构,系统地、完整地存储起来。

(2)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大学生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备性等各种品质全面地发展起来,尤其是记忆的敏捷性和精确性品质得到突出的发展。大学生的记忆不仅速度快、容量大、持久性好,而且精确、完整。大学期间是人生记忆力达到成熟和最旺盛的时期。

(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随着各种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并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实用而有效的记忆方法,如纲要法、解意法、序列法、联想法、谐音法、编组法等等。

3、简述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P57 答:(1)动机原则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中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

(2)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需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表象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

(3)程序原则

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不存在对所有的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的程序。在特定的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过去所学习的知识、智力发展的水平、材料的性质及个别的差异等。

(4)强化原则

教学规定适当的强化实践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知道强化结果应恰好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

4、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答: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这种非线性的分布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创造性还与一些智力测验所没有测出的智慧品质相关。由于这些品质的参与,才能实现单纯智力所无法完成的创造。

5、简述学习的迁移的作用。

答:(1)学习的迁移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 学习理论不仅要说明学习是如何引起的,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还要说明学习结果在今后学习中是如何 变化和产生的影响。

(2)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学习的目的不是把经验贮存于大脑之中,而是最终要将所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实际的各种不同的情景中去,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

(3)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

个体能力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类化。

6、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答:

(一)客观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要遵循教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即在研究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外界环境、行为反应及其内心体验进行客观的分析。在对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时,要将客观数据与主观分析相对照,通过客观事实来验证主观判断的正确性,而不能把研究自己的主观设想掺杂进去;应具体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现象。

(二)发展性原则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迅速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诸要素,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势和阶段。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研究的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也必须能够付诸高等教育实践,并保证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能。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从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研究高等教育情境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影响及学生心理活动对高等教育情境的依存性。

(四)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能够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成果应有助于加深高等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有助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7、简述师爱的涵义及其心理功能。

答: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师爱的心理功能:

(1)激励功能

教师的爱不仅是一种态度和情感,它实际上是一种评价,一种社会性认可。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尊重、信任等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人格联系在一起。教师的这种情感会转化为一种 社会因素,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心理作用。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

(2)感化功能

教师的爱表现为对学生感召、感染和转化等教育作用。教师以爱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使学生的人格受到感化,使他们情操受到陶冶。师爱的这种感化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难以替代的。(3)调节功能

教师对学生的爱也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使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密切。师爱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倾吐心声。这样教师就更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断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4)榜样功能

教师的爱通过双向交流,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爱戴、感激和依恋等情感,并进一步诱发他们学习和模仿教师的举行言行和人格品质,使教师成为榜样和楷模。

8、简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一)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二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三是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四是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强。间接性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随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远大的理想逐步树立,其学习动机的社会性意义也在日益扩大。

(四)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不少大学低年级学生都有专业思想不巩固的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的日益加深,认识到所学专业在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逐年加深,职业化的学习动机开始逐渐巩固。

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可能更正确的解释。而且,最重要的 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队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直接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10、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答:

(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

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11、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作用。(15年10月简答真题)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对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研究,以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重要作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职业,高校青年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教师职业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职业心理技能,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才能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只有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才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心理的健康和正常发展。

②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更主动而科学地驾奴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全面提 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面临得一系列重大课题的讨论和确定,都需要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参与。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师辩证唯物主义水平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12、如何促进教师职业形成。P27(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13、简述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80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争(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简述怎样有效的促进学习迁移P92(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有效涉及教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15、简述教学直观的三种方式P99 答:(1)实物直观:实物即实际事物,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模像直观: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所谓模像直观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

(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指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16、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P141 答:(1)问题情境性

(2)目的指向性(3)操作序列性

结合实际论述大学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能力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15年10月论述)P30(练习册)

四、论述题

1、论述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的途径。P169 答: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

(一)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二)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三)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四)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五)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六)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P210 答:

1、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 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工作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传播心理卫生知识

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

在定期向学生宣讲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使用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也应将团体咨询辅导与个别咨询辅导相结合。团体咨询辅导着重解决一些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并对此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个别咨询辅导则着重学生个人,发展自我,促进其人格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遍认可的目标是: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②促进自信,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③学习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学习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⑤在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础;⑥为将来的工作作充分的准备。

3、联系实际,阐述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P150 答:

1、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

2、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

3、教育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4、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

6、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7、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

4、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威信的涵义,教师维护和提高自己威信的途径。P40 答:

(一)教师威信的涵义

教师的威信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二)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

1、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坦荡的胸怀,是否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并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教师用于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不但不会减低威信,还会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2、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对威信要有正确的认识,把威信与威严严格区别开来,这样教师才能正确维护自己的威信。

3、不断进去的敬业精神

教师要根据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点,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使他们顺利成才。这会激起学生的敬佩之情,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有丰富知识的人,是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有 道德的典范。教师的言行举止与学生希望的教师形象一致,不仅会增强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感染力,而且可以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典范作用,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崇敬感。

5、联系实际或案例,论述科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P179 答:科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三种水平的内容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①前习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判断并没有固定的准则概念,而是以是否会受到惩罚和是否服从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命令为准则。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阶段儿童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能取得成功,获得奖赏,满足相互间的需要,其行为就是好的。它带有浓重的互利交换的实用主义色彩。儿童得道德判断往往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②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这一水平也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有助于人或获得别人的赞赏。所以,他们判断道德行为好坏主要根据是看是否被人们赞许。

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这时儿童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准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③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这一水平也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判断特别看重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即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同时,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帮助人们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才显得更为重要。

第六阶段:普遍原则取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它完全诉诸个人的良心和人类普遍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科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就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而言,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13年高等教育学真题

三、简答题

1、简述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P101 答:

(一)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二)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三)高校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2、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P119 答:

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3、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P27 答:

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4、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5、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有哪些?P116 答:

(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

(三)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

(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6、简述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7、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P159 答:

一、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三、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五、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8、简述大学教育方法的改革趋势。P147 答:教学方法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纵观各国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三个共同的趋势。

(一)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

(二)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

(三)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总是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1、任何方法与手段都是具体的,2、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

四、论述

1、结合实际,试述大学教学原则。P122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面向全体与淫才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结合实际,谈谈科学的学业评价包括哪些步骤。P156 答:科学的学业评价有六个步骤:

(一)确定和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教学评价则是教育的一种反馈系统。这就规定了学业评价并非是随意的,它必须以一定的判断准则为根据。

(二)编审试题

必须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和编体设计,难易适度。在同一试卷中,同一类型试题的编写格式不应有异,要统一规格,以免应试者因格式不同而误解。

(三)建立试题题库 要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编制试卷。要有组织地进行,在专业队伍的带领下,广开题源,走开放性命题道路,实行集中命题、分散命题和向社会征题三结合。

(四)实施考试,取得信息 需注意以下几点。

周密设计、指定考试的实施方案;印制试卷应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同时要保证试卷印刷的质量;试场设置合理;实施考试的过程汇总应讲究规范。

(五)阅卷评分 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给学生以公正的评分。需对测量量表、评分的参照标准等问题进行研究。

(六)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主要内容为:整个考试分数的分布情况,试题和试卷难易程度,信度、效度是否达到标准,等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各试题作进一步失分统计分析,以便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结合实例试述高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背景。P45 答: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1世纪的科学与技术的这种发展特征,对高等学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类专门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只有如此,才能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再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现代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应该是个和谐发展、人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科学领域的专家。

再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根据21世纪高素质、厚基础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并依此确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该由“一维”、“深井型”向“二维”、“T型”转变,拓宽专业口径,在精深上不断扩大知识面。在教学中加强一些具有“平台性”知识的教学,如数学、计算机、汉语、外语等各科的教学。文科类的专业要进一步加强文史哲基础,理工科专业的物理、化学等数理基础课程的要求也要提高。同时,加强文理渗透,在科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性,并提高人文教育的科学性。另外,大量开设一些学科前沿课程、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

第四篇:2016河南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

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试题

教育学、心理学

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

()A.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的活动

B.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C.教育是传递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 D.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

2.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3.在我国,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年,停止科举是在()A.1903

B.1905

C.1906

D.1911

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5.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科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6.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7.“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肓

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10.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隐私权决定的 C.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荣誉权决定的

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13.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4.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15.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6.“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7.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8.小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影响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有一次小李跟同年级的另一个班的同学打架,班主任劝退小李。这行为侵犯了小李的

()A.人身权

B.财产权

C.受教育权

D.人人平等权 19.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如果各组均值不变,被试间差异增大,那么

()A.F值会变小

B.F值保持不变 C.组间方差会变小

D.误差方差会变小

20.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学校课程

D.特色课程 21.心理的实质是

()A.对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B.改造客观世界的意志 C.生理活动

D.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22.中枢神经系统是由______组成的。

()A.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B.小脑和大脑 C.脊髓和大脑

D.小脑和大脑皮层

23.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A.认知、情感、行为

B.感觉、知觉、行为 C.情感、意志、行为

D.认知、情感、意志

24.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B.理论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D.分析原则、综合原则和抽象概括原则

25.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

()A.触景生情

B.闻过则喜

C.谈虎色变

D.打草惊蛇

2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27.“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是人的知觉特征的()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8.记忆过程包括______几个基本环节。

()A.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9.长时记忆的编码有

()A.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B.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

C.图像记忆编码和语音编码

D.图像记忆编码和声像记忆编码

30.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有

()

A.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B.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慨括 C.形成概念和进行问题解决

D.进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1.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创造了祥林嫂的艺术形象,他是把旧中国许多妇女的遭遇集中后创造出来的形象,这种形象的构成方式属于

()A.综合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32.某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想去向老师认错,但怕受批评丢验;又怕被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这学生此时的动机冲突形式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分析冲突

33.王芳解开一道数学题后,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快,这种情感是

()A.美感

B.激情

C.理智感

D.道德感

34.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3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称为

()A.二因素说

B.智力结构三维模型

C.群因素说

D.能力层次结构理论

36.个性心理倾向性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B.气质、能力、兴趣 C.气质、能力、性格

D.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37.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包括

()

A.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

B.积极性、消极性、强和弱的程度 C.兴奋性、激动性、外显和内隐度

D.增力性、减力性、饱和度和外显度 38.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39.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的()A.社会道德评价标准

B.社会属性的体现 C.分类标准

D.结构的组成部分

40.智商是119,其等级为

()A.优秀

B.中上

C.中等

D.中下

教育学部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41.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____________、体态语言三种。42.初等教育又称____________。

43.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44.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苏格拉底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_。

4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纳所著的____________一书,体现了美国60年代进行的一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46.“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____________的作用。47.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48.新生儿与____________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49.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是强制性、免费性、____________。5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

5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辅助形式有个别辅导、现场教学。52.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____________。

53.在教和学的协同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____________,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5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____________、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55.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着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之为____________。

56.____________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57.1920年,美国的H.H.帕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____________,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5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隋况、____________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9.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____________、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60.教学策略的基础特征是综合性、____________和灵活性。

三、简答题(共16分)

61.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4分)

62.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3分)6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分)

6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5分)

四、案例分析题(9分)6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张老师是某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任教于一所中学。工作之初,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由于他平时对学生不苟言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渐渐的,张老师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无形的屏障,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自己讲课越来越缺乏激情,班级管理越来越困难。

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张老师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愿意向他倾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1)试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3分)(2)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6分)

五、论述题(10分)

66.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心理学部分

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67.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68.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____________。69.感觉的产生是整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导神经和____________。

70.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叫____________,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71.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____________。72.一个刺激被觉察出有差异所需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成正比例,这个定律被称之为____________。

73.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像不变,这是知觉的____________。

74.电影的胶片是一片一片的,但按每秒24片的速度放映,看上去却没有间断感,而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75.个体感知过的事物一旦成为记忆的内容,是以某种具体的形象保存在脑中的,这种形象称为____________。

76.根据识记的材料是否有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我们又可以把识记分为____________和意义识记两种。

77.按照注意时有无预定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三种: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____________。

78.概念获得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和概念同化。

79.根据想象内容新颖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___和创造想象。80.“优柔寡断”“冒失”与意志的____________品质相反。

81.情绪与人的____________相联系,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82.用奖励性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使其出现的频率增加的条件反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83.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朝着一个方向、寻找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方案的思维称为____________。

84.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____________。85.个性特征中最为稳定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86.意志行动可分为____________的阶段和执行决定的阶段。

七、简答题(共18分)87.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5分)88.简要说明短时记忆的特点。(4分)89.注意的心理功能有哪些?(4分)90.能力和知识之间有何关系。(5分)

八、案例分析题(7分)91.王亮和王峰是双胞胎,同年入学,现在已经是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他们两兄弟个子一样高,相貌也极其相似,但是他俩的性情却大不相同。王亮易激动,性情豪爽,办事果断,敢作敢为,行动迅速,喜欢参加各种争斗性活动,当受到挫折时恕发冲冠,爱打抱不平而不考虑后果。王峰则性情温和、安静、稳定、办事优柔寡断,行动迟缓,即使在经受挫折时仍心平气和,不动神色,而两人的成绩却不相上下,齐头井进。

这一实例说明了什么?试以气质类型学说加以分析。

九、论述题(10分)

92.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及精析

教育学、心理学

一、选择题

1.【精析】B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将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精析】B “兼爱”属于墨家的主张;“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思想;“复归人的自然本性”属于道家的思想;“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属于《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3.【精析】C

1905年,洋务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下诏次年起(即1906年),所有的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述止,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4.【精析】A 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爱弥儿》是卢梭的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是昆体良的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著作。

5.【精析】C

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

6.【精析】B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的发展不但揭示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这些规律,而且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

7.【精析】B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不能拔苗助长,不能陵节而施。

8.【精析】C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9.[精析】D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称为培养目标。

10.【精析】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斗合法权益。因此,教师不得有对学生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决定的。11.【精析】C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教育能力,才能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

12.【精析】D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因此,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核心。

13.【精析】C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14.【精析】B 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5.【精析】C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16.【精析】D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17.【精析】A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18.【精析】C 班主任劝退小李的行为侵犯了小李的受教育权。19.【精析】D 略。

20.【精析】C 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建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21.【精析】D 心理的实质体现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a.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b.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22.【精析】C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分为脑干、间脑、小脑、大脑两半球等部分。

23.【精析】D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4.【精析】A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①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教育性原则。

25.【精析】C 条件刺激在本质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的物理性刺激,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另一类是抽象刺激,即语言符号,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在生括中,望梅生津、杯弓蛇影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谈虎色变、谈梅生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

26.【精析】B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27.【精析】C 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在对知觉对象理解的过程中,经验是最重要的。“窥一斑而见全豹”,比喻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或比喻可以从观察的部分推测到全貌,体现知觉的理解性。

28.【精析】D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29.【精析】A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种形式,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30.【精析】B 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31.【精析】D 典型化是指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如鲁迅笔下阿Q的形象、祥林嫂的形象等都是典型化的人物角色。

32.【精析】C 趋避冲突又称正负冲突,是心理冲突的一种,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题干中的学生既想向老师认错,又怕受批评丢脸、处分,是趋避冲突的体现。

33.【精析】C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王芳在解开数学题后产生的轻松和喻快正是理智感的体现。

34.【精析】A 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而手段—目的分析法,首先要发现当前所处状态与想要达到状态之间的差异,然后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设立各种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种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即解决问题。

35.【精析】B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

36.【精析】D 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37.【精析】A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①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②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基。③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④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38.【精析】C 意志的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意志品质。

39.【精析】D 对性格结构的分析,一般着眼于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个方面。40.【精析】B 智力在130以上属于极超常;120—129超常;110~119中上,90~109属中等,80~89中下;70~79边缘;69 以下智力缺陷。

教育学部分

二、填空题

41.书面语言

42.基础教育

43.制度文化

44.问答法 45.《教育过程》

46.良好的师生关系

47.孔子

48.青春期 49.普及性

50.领会知识

51.班级授课制

52.道德行为 53.主体

54.认知目标

55.教育者

56.儒家 57.独立作业

58.个别差异

59.导向作用

60.可操作性

三、简答题

61.【参考答案】(1)导向与激励功能。(2)鉴定功能。(3)改进提高功能。(4)管理功能。(5)研究功能。

62.【参考答案】(l)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调控作用。(4)评价作用。63.【参考答案】(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64.【参考答案】(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要防止“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种倾向

四、案例分析题

65.【参考答案】(1)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②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材料中,刚开始,虽然张老师认真备课,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但是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后来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认真了解学生等等,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因此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有:①教师方面。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理解、热爱学生;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②学生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学生应该摒弃对老师的固有成见,要学会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老师的付出,积极主动地和老师沟通。③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风教育。

五、论述题

66.【参考答案】(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之可的辩证关系如下:①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认识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基础。②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③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努力的过程。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④行即道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最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德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心理学部分

六、填空题

67.认识

68.人本主义

69.效应器

70.神经元(神经细胞)71.自变量

72.韦伯定律

73.恒常性

74.动景运动 75.表象

76.机械识记

77.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78.概念形成 79.再造想象

80.果断性

81.生理需要 82.操作条件反射

83.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合思维)84.生物前提

85.气质

86.采取决定阶段

七、简答题

87.【参考答案】(1)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3)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88.【参考答案】(1)时间很短。(2)容量有限。(3)意识清晰。(4)操作性强。(5)易受干扰。

89.【参考答案】(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90.【参考答案】(1)联系:①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知识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

(2)区别:①能力与知识属于不同现象和范畴。②能力与知识的发展程度不同。③能力与知识的发展速度不同。

八、案例分析题 91.【参考答案】(1)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气质不能决定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类型的人只要努力都可以获得成功。

(2)根据案例可以判断王亮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王峰属于黏液质气质类型。①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在情绪方面,无论是高兴还是忧愁,体验都非常强烈,也进行得非常迅速,而在情绪爆发之后,很快又平静下来。智力活动县有极大的灵括性,但理解问题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在行动上生机勃勃,顽强有力。概括地说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是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②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情绪兴奋性比较微弱,心情比较平稳,变化缓慢,他们经常心平气和,很难出现波动的情绪状态,不容易发出强烈的不安和激情。他们喜沉思,在进行任何工作之前都作细致的考虑。能够执行已做出的决定,不慌不忙地去完成工作。往往对已习惯的工作表现出极大热情,而不容易习惯于新工作。概括地说,黏液质是以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扳,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九、论述题

92.【参考答案】(1)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成果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①流畅性。②灵活性。③独创性。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④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⑤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⑥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第五篇:湖南省教育学心理学真题中学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 D、教育技术

2.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观点的教育家是(C)。A、布卢姆 B、凯洛夫 C、杜威 D、布鲁纳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B)思潮的体现。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4.“长善救失”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A、不变性 B、发展性 C、保守性 D、历史继承性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B)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6.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B)。A、内发论 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个体身心发展的(A)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心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D)。A、学校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9.“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生中具有(A)。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10.校园文化属于一种(A)。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学校课程 11.(D)不属于教师职业的角色。

A、示范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法人 12.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C)为中心。

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 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D)是关键。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D)。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家访

C、转化后进生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填空题

1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7.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18.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19.学期结束时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写评语,这种德育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2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

2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2.我国现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育育人。

2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 的关系。

25.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26.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点)、学校的特点以及校外环境。

28.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应当以直接经验 为基础。

29.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说明了教学具有教育(或思想)性。30.领会知识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1.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上)课制。

32.中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3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种班级管理模式称作平等管理。3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适合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型、式)。

三、简答题:

36.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1)积极的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

2(3)坚忍不拔的毅力;(4)广泛的兴趣。

37.发现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

(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38.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巩固新教材;(4)布置课外作业。

39.在德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陶冶法?(1)创设良好的情境;(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0.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论述题: 4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教育先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请你运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现在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2)教育对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一种,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

42.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请运用有关德育原则分析这种现象。

(1)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地教育影响;

(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该原则要求:

①校内外各方面的影响要协调一致; 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D)A、陶行知 B、潘菽 C、房东岳 D、廖世承

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合性,被称为(B)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印刻现象 3.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A)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5.学习是学生通过尝试——错误,使某情境和某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该学习理论观点的提出者是(B)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C)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7.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D)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需要

8.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B)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9.根据认知同化学习论,从例证规则的学习,属于(B)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1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B)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1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C)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份是(D)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13.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A)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14.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5.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 作用。

17.在科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中,着重探讨了《人的本性》、《个性差异与测量》和《学习心理》 三大问题。18.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提出的学习类型有:言语信息学习、心智技能学习、动作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和态度学习。19.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观,学习中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词清楚地表达新概念的主要特征时,该学生已在其头脑中建立起了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实质性 联系。20.通常,动机可引起个体的行为。这是动机的激活(启动)功能之表现。2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原有认知结构、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者的心向和定势。22.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来感知事物,这种直观形式属于模象 直观。23.从迁移的性质和发生的方向看,倒摄抵制属于逆向负 迁移。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 策略。

25.“我们能熟练地操作该知识,但不一定能清楚地说出它”,这讲的是程序性 知识。26.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途径)是练习。27.在学习策略的分类中,记忆术属于复述 策略。

28.根据问题的清晰性分类,研究性学习中涉及的问题多属于结构不良 问题。29.根据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一个高智力者,其创造性可能高也可能低。30.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构成。

31.根据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扩关系,学校中的课外兴趣小组属于非正式 群体。32.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等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变化的力量统称为群体动力。

3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当学生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应使其动机强度控制在中等偏低 水平。

34.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教学监控 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3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重视和关注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任务是否完成,而对学生个体的表现关注较少。据此该教师现在主要处在成长阶段中的关注情境 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帮助学生建构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 ②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 ③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7.简述迁移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作用。①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

②是各类学习的关键环节 ③对学与教具有重要作用

38.简述错误观念的主要性质特点。①广泛性 ②自发性 ③顽固性 ④隐蔽性

39.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①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③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40.简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根据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④多提供练习、应用的机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①简述态度、品德的含义(态度,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品德,个体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②认知失调 ③态度定势 ④道德认知 ⑤联系实际

42.试述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①使任务更有趣 ②引发认知冲突 ③合理使用表扬 ④给予合适的反馈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 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A、《学会关心》

B、《学会做事》 C、《学会生存》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A、弦琴学校

B、鸿都门学 C、国子监

D、航海学校

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

D、学生亚文化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5、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

16、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是近代以__________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17、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__________ 从而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8、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相对稳定性和__________性等特点。

19、普通教育学有两大基本任务,分别是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学的__________。20、1657年发表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大教学论》的学者是__________。21、20世纪上半叶,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与赫尔巴教育学形成对峙的教育理论,首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__________教育理论。

2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性。

23、教育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规律。

2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在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最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论和__________本位论。

25、从层次来看,教育目的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 __________。

2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和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 能力。

2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关系。

28、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包括社会、儿童和__________。

29、常用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和__________评价模式。

30、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包括:_____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3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32、教学策略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综合型和__________型四种主要类型。

3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情、意、行。

34、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叫__________。

35、班主任的领导风格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__________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37、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9、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40、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了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这个案例。

43、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也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

请运用德育的原则,谈谈这个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的问题。

2009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中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1、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A、动物 B、人类 C、学生 D、儿童

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时,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下列哪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 B、熟练的运用定义 C、叙述定义的含义 D、背诵定义

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感

6、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下列哪类自我意识()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7、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上渴 D、近墨者黑

9、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D、认知策略学习

10、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后,掌握了“四边形”概念。这种学习是()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

11、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问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12、“闻一知十”属学习中的 现象()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13、创造思维的核心是()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班图柆

15、“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下列哪种社会心理效应的表现()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群体激化 D、从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填空题栏内。

16、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法有__________、自然实验研究。

17、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咶能力、教学__________和教学监控能力三方面。

18、在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初中阶段正好处在少年期,高中阶段正好处在__________期。

19、在影响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中,随年龄增加,__________的影响越来越强。

2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21、条件学习有经典条件学习和__________条件学习两类。

22、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新旧知识的同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还是对现实的准确表现,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具有__________性。

24、班图拉将人们事先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从事某种任务的估计称之为__________。

25、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可因学生的__________而异。

26、贾德通过“水下打靶”实验提出了迁移的__________理论。

27、在课堂教学中,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呈现直观材料,这种直观方式属__________ 直观。

28、根据技能的分类,“默读”主要属于 技能。

29、阅读时的“划线”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__________策略。

30、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算法式的和__________式。

31、观察学习和 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基本形式。

32、在个体品德的构成中,道德__________是其品德的核心部分。

33、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辅导、__________、心理治疗及普及心理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34、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群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力被称之为__________。

35、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和__________问题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37、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39、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4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1、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3、有些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专门开设了学习策略课程,但发现这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试用“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来分析之。

下载2015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6年河南大学语文专升本真题及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生进入本科阶段考试试题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

    教育学真题

    2005年1月小学教育学(小学及以下)试卷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

    心理学和教育学2012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科目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1~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最佳答案。 1.将学习看成是......

    教育学2010真题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一、选择题: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D......

    2007教育学真题

    2007教育学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普通教育学》。 ⒉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 ⒊实行单轨学制的国家以美......

    教育学一真题

    (教育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011年教育学真题

    2009年教育学真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新疆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真题5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