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
2018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
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防止医院感染事件及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2017年度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传染病防治的组织领导,要把传染病防治作为重要职责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责任,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二、医疗机构及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必须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进行报告。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三、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监控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范,定期开展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并将医院感染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医院考核评审的重要依据,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四、定期开展全部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法规、标准和消毒隔离技术的培训,遇有新知识、新问题应随时进行培训;强化传染病疫情处置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防控专业技能及应对新发、多发和爆发传染病的处置能力;
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配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在接诊过程中,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实验室从事符合相应等级的实验活动,新建、改建、扩建的一级、二级生物实验室,须向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四级实验室须持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的监管,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记录完整。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不能同时从事二种或以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藏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经批准盛放专用容器密封专用交通工具,不少于2人专人护送。菌(毒)种保存应专人负责,双人双锁,并有登记和领用和销毁记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每年进行培训并考核,并建立健康健康档案。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实验活动有关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临床症状、体征时或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七、严格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开展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针对不同传染病流行季节、易感人群开展各类疫苗接种,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做好各种疫苗供应管理工作,规范供应渠道。完善领发苗登记制度,保证冷链正常运转,确保疫苗效价,做到有效接种,以达到控制消除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工作目标。
八、采供血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严格遵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输血技术规范》规定,防止因输血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九、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主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器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和登记管理利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十、对使用中的医疗污水处理设施定期进行检修、维护、保养,定期对污水池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污水处理站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污水排放系统运作顺利通畅。定时开展医疗污水自检和定期抽样检测,完善检测记录,确保医疗污水经严格消毒处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后方能向市政污水处理管网排放。
十一、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管理,医院应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防护用品配置应完整、充足,便于工作人员获取和使用。并督促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根据接触医疗废物种类及风险大小的不同,采取适宜、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十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及时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六日
第二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及消毒管理监督检查表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及消毒管理监督检查表
一、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检查内容: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
1.是否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2.是否明确传染病防治责任人。()
3.是否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报告卡。()
4.疫情报告网络直报是否通畅。()
5.是否有门诊工作日志制度/门诊病人登记本。()
6.有无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7.治疗室内是否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备。()
8.医疗废物是否按照规定分类收集。()
9.医疗废物是否毁形、浸泡消毒处理。()
10.医疗废物登记内容是否齐全,是否有医疗废物处置登记本。()
11.待用无菌物品、无菌敷料是否注明灭菌日期。()
12.医疗废物的盛放是否使用专用的包装物及容器。()
13.医疗废物贮存设施(暂存点)是否符合规定。()
14.暂存的医疗废物是否超过2天。()
消毒管理卫生监督
1.是否建立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2.是否参加消毒技术与消毒知识的培训。()
3.对消毒消毒产品(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否索证。(查索证资料)()
4.对消毒产品是否验收(查验收资料)。()
5.消毒产品存放条件是否规范。(查存放地点)()
6.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是否按规定开展监测。()
7.开展压力蒸气灭菌消毒后的产品是否标识消毒时间。()
8.是否有消毒药物,消毒药物是否过期。()
9.是否按规范配置消毒药物。()
10.是否定期更换消毒液()是否有消毒记录()
11.是否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有无紫外线消毒登记本()
陪同检查人:__________________检查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1、2010全年萍乡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小结
2010年萍乡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
监督执法工作小结
为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根据《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导则》,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所分别对所辖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现将2010年萍乡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小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00家,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0家,民营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60家,其他医疗机构1204家,疾控预防控制机构6家,采供血机构1家。全年共对1300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100%。
各级卫生监督所2010年开展以《传染病防治法》为重点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有15次,主要以街头发宣传单、展板形式开展的。全年各级卫生监督所开展了《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对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分期分批培训共13期1482人次,对卫生监督人员分期分批培训共8期422人次。
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个别医院科室使用消毒剂时未注意有效期限而是用 了过期消毒剂。个别医院为节约成本而使用过期消毒剂或不及时更换器械消毒剂。大部分医院在进购消毒产品时未索取或保留同批次检验
报告单。
2、个别医院建立的传染病防治制度和岗位制度
不符合医院实际科目设置情况和诊疗范围。部分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执行不到位。
3、部分医院的医师消毒隔离意识差,特别是门诊医师洗手消毒意识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不到位。
4、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厂矿职工医院、诊 所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待进一步规范。一些边远、效益差的单位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不全,不登记门诊日志,未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本、疫情报告卡。部分医院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
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还待进一步推进。部分医院 仍存在医疗废物分类混乱,少部分医疗废物流入生活垃圾中。
6、部分医院的医师消毒隔离意识差,特别是门诊 医师洗手消毒意识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不到位。
7、各医院供应室与新颁布的供应室规范标准有一定差 距,需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改善布局、流程、设施、设备。
8、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还待进一步推进。部分医院 仍存在医疗废物分类混乱,少部分医疗废物流入生活垃圾中。
三、行政查处情况
针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不同问题,各级卫生监督所提出了指导意见,对问题严重的单位予以了立案查处。全年检查共应用文书2993件,共查处130家单位,其中,因违法疫情报告行为被查处的有3家,罚款金额3000元。因违法医疗废物处置行为被查处的有73家,罚款金额33200元。因消毒隔离不规范被查处的有37家,罚款金额10200元。
因其他违法行为被罚款或警告的有20家,罚款金额26500元。
四、今后工作
各级卫生监督所将认真总结全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更合理可行有效的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计划。进一步规范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和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大打击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行为的力度。
二0一0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四篇:2022年XX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XX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为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执法效率,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治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治监督评价体系,按照国家、省、市2022年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卫生执法监督重点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局决定进一步做好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组织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开展评价,督促落实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突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特点,巩固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做好“互联网+卫生监督评价”机制,切实履行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职责,规范执法监督模式,提高执法效率,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水平。
二、工作内容
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等。
(一)分类监督。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类别和级别、传染病防治重点及风险程度,将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三类,其中医疗机构按级别分为二级及以上医院、一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较大规模的未定级民营医院根据住院床位总数视同为同等级医院),进行分类分级监督。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综合管理、预防接种、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监督抽检8项。(二)综合评价。
对医疗卫生机构8项内容的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评价表见附件1),采用标化分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评价的最终得分。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单位、合格单位、重点监督单位。评价原则为:1.优秀单位:标化分大于85分、关键项合格且本未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
2.合格单位:标化分60-85分且关键项合格;
3.重点监督单位:标化分小于60分或关键项不合格。
(三)结果干预。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加大对重点监督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整改到位。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综合评价结果要与日常管理、国家“双随机”工作相结合,加强动态监管。及时将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结果与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校验等工作相衔接。
三、工作范围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按照“全覆盖”和“分步走”的原则进行。全覆盖是指工作开展全覆盖,即全区均要按计划、按要求逐步开展这项工作。分步走是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步逐年增加综合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对当年传染病防治国家随机监督抽查抽中的机构单位全部进行分类监督综合评价。2022年二级及以上医院、采供血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评价达到全覆盖;一级医院评价率达到95%以上。
四、时间安排
(一)监督评价(4月至10月)
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传染病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
(二)信息报送(11月)
将今年完成的全部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结果相关数据及时、准确录入国家卫生健康监督信息平台,并于11月5日前,将辖区内已评价二级及以上医院、采供血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级医院、未定级医疗机构汇总表(附件2、3、4、5、6)电子版和纸质版报送市卫生综合执法支队监督一科。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将其作为本辖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措施来抓。(二)加强机构自查。
要统筹安排,指定专人负责,将此方案转发至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照附件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及填表说明》,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开展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自查自纠,保障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到位。(三)加强执法监督。
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及省、市《2022年卫生监督执法“蓝盾行动”实施方案》和《卫生健康监督攻坚突破年活动方案》要求,做好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做到执法监督检查与规范指导并重,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档案,建立监督执法信息分析与通报制度,逐步提高此项工作效率和水平。在开展传染病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突出医疗机构消毒措施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建立、重点科室消毒措施落实、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等情况)、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附件: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及填表说明
2.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3.采供血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4.疾控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5.一级医院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6.未定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附件1
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单位名称
医院
类型
综合□
专科□
分级
三级□
二级□
综合评价结果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项 目
监督检查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合计
综合管理
(9分)
1.建立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等管理组织
是2;不齐全1;否0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是1;否0
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是1;否0
4.建立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
是1;否0
5.建立消毒隔离组织、制度
是1;否0
6.建立医疗废物处置等制度及应急预案
是1;否0
7.开展综合评价自查
是2,否0
8.本未发生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是为合格;否«««
9.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
«««
是为合格;否««
10.未发现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
«««
是为合格;否«««
11.未发现擅自开展高致病性或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
是为合格;否«««
预防
接种管理
*(9分)
1.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
是为合格;否☆
2.工作人员经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
是1;否0
3.疫苗接收、购进、分发、供应、使用登记和报告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4.公示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是1;未更新或不齐全0.5;否0
5.接种前告知(询问)受种者或监护人有关情况
是1;否0
6.购进、接收疫苗时索取疫苗储存、运输的温度监测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7.及时处理或者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1;不规范0.5;否0
8.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9.未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二类疫苗
是1;否0
*10.对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脱离冷链、经检验不符合标准、来源不明的疫苗进行登记、报告,依照规定记录销毁情况
是1;否0
法定传染病
疫情报告
(12分)
1.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是2;否0
*2.配备网络直报设施、设备并保证网络畅通
是2;否0
3.未瞒报、缓报和谎报传染病疫情
☆
是为合格;否☆
4.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卡填写符合要求
是2;不齐全1;否0
5.检验科、放射科设置阳性检验检测结果登记并记录
是2;不齐全1;否0
6.开展疫情报告管理自查
是2;否0
7.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内容齐全
是2;不齐全1;否0
传染病
疫情控制
(15分)
1.落实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是2;不规范1;否0
2.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
☆
是为合格;否☆
3.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设置规范
是3;欠规范1;否0
4.从事传染病诊治的医护人员、就诊病人采取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
是2;不规范1;否0
*5.按规定为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提供诊疗
是2;否0
*6.设置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隔离控制场所、设备设施并有使用记录
是3;不齐全1;否0
7.消毒处理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污水和医疗废物
是3;不规范1;否0
消毒隔离制度
执行情况
(20分)
1.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是2;资料不全 1;否0
2.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
是2;不齐全1;否0
3.随机抽查下列重点科室中的2个科室,检查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一个科室8分
重点科室
血液透析治疗室(中心)*
1.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符合规定
是1;不规范0.5;否0
2.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是1;不规范0.5;否0
3.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4.定期对病人开展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监测
是1;否0
5.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专用隔离透析间(区),有专用透析机
是1;否0
6.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7.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1;否0
8.每次透析结束应当消毒、灭菌并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9.配备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设施设备并规范使用
是1;不规范0.5;否0
内镜诊疗室
(中心)*
1.内镜清洗消毒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区域分开
是1;否0
2.不同部位(系统)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室进行
是1;否0
*3.灭菌内镜的诊疗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
是1;否0
4.内镜及附件数量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
是1;否0
5.接触皮肤、粘膜的内镜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6.内镜及附件用后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是1;否0
7.有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8.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9.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1;否0
口腔科
(治疗中心)*
*1.设有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是1;否0
*2.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与灭菌区设有物理屏障
是1;否0
*3.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存放符合要求
是1;不规范0.5;否0
4.灭菌包有标识标注有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及失效限期等
是1;否0
5.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6.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是1;不齐全0.5;否0
7.有消毒、灭菌工作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8.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1;否0
9.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消毒供应(室)
中心*
1.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符合规定
是1;不规范0.5;否0
2.建立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
0.5
是0.5;否0
3.清洗、消毒、灭菌的设施设备符合要求
是1;否0
4.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符合要求
0.5
是0.5;否0
5.器械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包装及标识符合要求
是1;不规范0.5;否0
6.有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7.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符合要求
是1;否0
8.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
是为合格;否☆
9.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1;否0
10.消毒、灭菌物品存放符合要求
是1;否0
注射室(治疗室)*
1.诊疗区域内分区明确、洁污分开
是1;否0
2.配备手卫生设施
是1;否0
3.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是1;否0
4.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5.抽出的药液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未超过2小时
是1;否0
6.打开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使用时间未超过24小时
是1;否0
7.按规定对环境、物表等进行清洁消毒
是1;不规范0.5;否0
8.碘伏等皮肤消毒剂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是1;否0
9.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1.诊疗区域内分区明确、洁污分开
是1;否0
2.配备手卫生设施
是1;否0
输液室*
3.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是1;否0
4.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5.抽出的药液、配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未超过2小时
是1;否0
6.打开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使用时间未超过24小时
是1;否0
7.按规定对环境、物表等进行清洁消毒
是1;不规范0.5;否0
8.碘伏等皮肤消毒剂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是1;否0
9.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1.诊疗区域内分区明确、洁污分开
是1;否0
2.配备手卫生设施
是1;否0
3.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是1;否0
4.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采血室*
5.处理针具时,禁止毁型、磨尖和双手回套针帽或更换
是1;否0
6.打开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使用时间未超过24小时
是1;否0
7.按规定对环境、物表等进行清洁消毒
是1;不规范0.5;否0
8.碘伏等皮肤消毒剂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是1;否0
9.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感染性疾病科*
1.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
是1;否0
2.布局流程合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清楚
是1;否0
3.功能间设置齐全
是1;否0
4.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5.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是1;否0
6.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是1;否0
7.有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污水进行消毒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8.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1;否0
9.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手术室*
1.布局合理、洁污分开、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医患双通道
是1;否0
2.配置消毒设施、手卫生设施
是1;否0
*3.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要求
是1;不规范0.5;否0
4.手术室无菌物品保存符合要求
是1;否0
5.工作区域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完毕,对手术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是1;否0
6.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符合要求
是1;否0
7.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8.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1;否0
9.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新生儿室*
1.建筑布局符合有关规定,洁污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是1;否0
2.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非手触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
是1;否0
3.盛放奶瓶的容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瓶、吸痰瓶、暖箱等器材每日消毒
是1;否0
4.按制度对地面、物表进行清洁、消毒
是1;否0
5.暖箱、蓝光箱及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6.湿化液采用灭菌水
是1;否0
7.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1;否0
8.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9.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的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是1;否0
重症监护病房(ICU)*
1.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和污物处理区域等相对独立
是1;否0
2.配置手卫生设施
是1;否0
3.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是1;否0
4.按规定对空气、床单元、便盆、地面等进行清洁消毒
是1;否0
5.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6.探视者进入ICU前后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是1;否0
7.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1;否0
8.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1;不齐全0.5;否0
9.将感染、疑似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区安置
是1;否0
医疗废物处置
(15分)
1.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培训
是1;否0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是2;否0
3.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登记完整
是1;不完整0.5;否0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及时处理、报告
是2;否0
5.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
是2;不规范1;否0
*6.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是1;否0
7.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并符合要求
是2;不规范1;否0
8.确定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使用专用工具转运医疗废物
是1;否0
9.相关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是1;不规范0.5;否0
10.未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
是1;否0
▲11.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集中处置
(▲:11与12只选一项)
☆
是为合格;否☆
▲12.按照有关要求自行处置
13.医院污水经消毒处理并开展监测
是1;未监测0.5;否0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15分)
1.一、二级实验室备案证明
☆
是为合格;否☆
*2.三、四级实验室开展高致病性或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文件
☆
是为合格;否☆
3.实验室建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感染应急预案
是1;不齐全0.5;否0
4.建立实验档案
是1;不齐全0.5;否0
5.按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对所采集的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是1;不规范0.5;否0
6.设施设备符合相应的条件要求,有生物安全标识和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有带可视窗的自动关闭门、生物安全柜等)
是2;不规范1;否0
7.进入实验室配备个人防护用具齐全,实验室靠近出口处设有手卫生设施设备(二级实验室有洗眼器和喷淋装置)
是2;不规范1;否0
8.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并考核
是1;不规范0.5;否0
9.菌(毒)种和样本领取、使用、销毁登记记录齐全
是1;不齐全0.5;否0
10.菌(毒)种和样本保存条件符合规定
是1;否0
11.实验室菌毒种及样本在同一建筑物消毒灭菌处理
是1;否0
12.按规定对空气、物表等消毒处理
是1;不规范0.5;否0
*1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批准证明、包装材料、运输人员防护措施及培训记录、运输交通工具等运输情况资料
是1;不齐全 0.5;否0
14.实验活动结束将菌(毒)种或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藏
是1;记录不全0.5;否0
*15.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以及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依照规定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
是1;否0
监督抽检
*(5分)
根据监督工作实际开展1-2项监督抽检。重点抽检1-4类环境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高、中、低危险度诊疗器械;血液透析等治疗用水和软式内镜终末漂洗用水等的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的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菌数检测;清洗消毒机、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参数检测;低温灭菌器灭菌效果检测(用生物指示物进行);生物安全柜洁净度测定;紫外线辐射照度;医院污水总余氯测定或粪大肠菌群测定(使用非含氯消毒剂消毒的)等。
*
环境空气□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物体表面□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医护人员手□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医疗器材□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治疗用水□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剂□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器械□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污水□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生物安全柜□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实际得分
应得分
标化得分
评价者:
陪同者:
评价日期:
****年**月**日
一级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单位名称
医院类型
综合□
专科□
综合评价结果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项 目
监督检查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合计
综合管理
(9分)
1.建立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等管理组织
是2;不齐全1;否0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是1;否0
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是1;否0
4.建立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
是1;否0
5.建立消毒隔离组织、制度
是1;否0
6.建立医疗废物处置等制度及应急预案
是1;否0
7.开展综合评价自查
是2,否0
8.本未发生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是为合格;否««
9.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
««
是为合格;否««
10.未发现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
««
是为合格;否««
*11未发现擅自开展高致病性或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
是为合格;否««
预防接种
*(9分)
1.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
是为合格;否☆
2.工作人员经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
是1;否0
3.疫苗接收、购进、分发、使用登记和报告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4.公示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是1;未更新或不齐全0.5;否0
5.接种前告知(询问)受种者或监护人有关情况
是1;否0
6.购进、接收疫苗时索取疫苗储存、运输温度监测记录等证明文件
是1;不齐全0.5;否0
*7.及时处理或者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1;不规范0.5;否0
8.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9.未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二类疫苗
是1;否0
*10.对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脱离冷链、经检验不符合标准、来源不明的疫苗进行登记、报告,依照规定记录销毁情况
是1;否0
法定传
染病疫情报告
(12分)
1.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是2;否0
*2.配备网络直报设施、设备并保证网络畅通
是2;否0
3.未瞒报、缓报和谎报传染病疫情
☆
是为合格;否☆
4.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卡填写符合要求
是2;不齐全1;否0
5.检验科、放射科设置阳性检验检测结果登记并记录
是2;不齐全1;否0
6.开展疫情报告管理自查
是2;否0
7.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内容齐全
是2;不齐全1;否0
传染病
疫情控制
(15分)
1.设置传染病分诊点
☆
是为合格;否☆
2.对从事传染病诊治的医护人员、就诊病人采取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
是3;不规范1;否0
*3.按规定为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提供诊疗
是3;不规范1;否0
4.发现需转诊疫情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按规定转诊并记录
是3;不齐全1;否0
*5.设置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隔离控制场所、设备设施并有使用记录
是3;不齐全1;否0
*6.消毒处理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污水和医疗废物
是3;不规范1;否0
消毒隔离制度
执行情况
(20分)
1.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是3;资料不全 1;否0
2.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
是3;不齐全1;否0
3.配备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
是2;不齐全1;否0
4.配备手卫生设施、设备并规范使用
是2;不规范1;否0
5.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6.经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外必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是2;不规范1;否0
7.皮肤黏膜消毒剂及灭菌物品一经打开,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是2;不规范1;否0
8.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4;不齐全2;否0
9.按规定对环境、物表等进行清洁消毒
是2;不齐全1;否0
医疗废物处置
(15分)
1.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培训
是1;否0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是2;否0
3.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登记完整
是1;不完整0.5;否0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及时处理、报告
是2;否0
5.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
是2;不规范1;否0
*6.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是1;否0
7.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并符合要求
是2;不规范1;否0
8.确定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使用专用工具转运医疗废物
是1;否0
9.相关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是1;不规范0.5;否0
10.未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
是1;否0
▲11.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集中处置
(▲:11与12只选一项)
☆
是为合格;否☆
▲12.按照有关要求自行处置
13.医院污水经消毒处理并开展监测
是1;未监测0.5;否0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
*(15分)
1.一、二级实验室备案证明
☆
是为合格;否☆
2.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并考核
是2;不规范1;否0
3.建立实验档案
是2;不齐全1;否0
4.按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对所采集的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是2;不规范1;否0
5.设施设备符合相应的条件要求,有生物安全标识和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有带可视窗的自动关闭门、生物安全柜等)
是2;不规范1;否0
6.进入实验室配备个人防护用具齐全,实验室靠近出口处设有手卫生设施设备(二级实验室有洗眼器和喷淋装置)
是2;不规范1;否0
7.实验室样本、菌(毒)种在同一建筑物消毒灭菌处理
是2;否0
8.按照规定对空气、物表等消毒处理
是1;不规范0.5;否0
*9.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依照规定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
是1;否0
10.实验活动结束将菌(毒)种或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藏
是1;记录不全0.5;否0
监督抽检
*(5分)
根据监督工作实际开展1-2项监督抽检。重点抽检1-4类环境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高、中、低危险度诊疗器械;血液透析等治疗用水和软式内镜终末漂洗用水等的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的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菌数检测;清洗消毒机、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参数检测;低温灭菌器灭菌效果检测(用生物指示物进行);紫外线辐射照度测定;医院污水总余氯测定或粪大肠菌群测定(使用非含氯消毒剂消毒的);生物安全柜洁净度检测等
*
环境空气□ 抽检件数□□ 合格件□□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物体表面□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医护人员手□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医疗器材□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治疗用水□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剂□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器械□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污水□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生物安全柜□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实际得分
应得分
标化得分
评价者:
陪同者:
评价日期:
****年**月**日
未定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单位名称
综合评价结果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项 目
监督检查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合计
综合管理
(9分)
1.建立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和/或生物安全等管理组织
是2;不齐全1;否0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是1;否0
*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是1;否0
*4.建立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
是1;否0
5.建立消毒隔离组织、制度
是1;否0
6.建立医疗废物处置等制度及应急预案
是1;否0
7.开展综合评价自查
是2,否0
*8.本未发生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是为合格;否««
*9.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
««
是为合格;否««
10.未发现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
««
是为合格;否««
*11未发现擅自开展高致病性或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
是为合格;否««
预防接种
*(9分)
1.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
是为合格;否☆
2.工作人员经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
是1;否0
3.疫苗接收、购进、分发、使用登记和报告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4.公示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是1;未更新或不齐全0.5;否0
5.接种前告知(询问)受种者或监护人有关情况
是1;否0
6.购进、接收疫苗时索取疫苗储存、运输的温度监测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7.及时处理或者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1;不规范0.5;否0
8.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是1;不齐全0.5;否0
9.未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或个人采购二类疫苗
是1;否0
*10.对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脱离冷链、经检验不符合标准、来源不明的疫苗进行登记、报告,依照规定记录销毁情况
是1;否0
法定传染病
疫情报告
*(10分)
*1.门诊登记项目齐全
是3;否0
*2.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卡填写符合要求
是5;不齐全2;否0
3.未瞒报、缓报和谎报传染病疫情
☆
是合格;否☆
*4.检验科、放射科设置阳性检验检测结果登记并记录
是2;不齐全1;否0
传染病
疫情控制
*(10分)
*1.设置传染病分诊点
是2;不规范1;否0
2.对从事传染病诊治的医护人员、就诊病人采取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
是2;不规范1;否0
*3.按规定为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提供诊疗
是2;不规范1;否0
4.发现需转诊疫情时,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按规定转诊并记录
☆
是合格;否☆
*5.设置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隔离控制场所、设备设施并有使用记录
是2;不齐全1;否0
*6.消毒处理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污水和医疗废物
是2;不规范1;否0
消毒隔离制度
执行情况
(20分)
1.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是2;资料不全 1;否0
2.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
是2;不齐全1;否0
3.配备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设施设备并规范使用
是3;不规范2;否0
4.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5.高压灭菌的物品包外必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是2;不规范1;否0
6.所有消毒(碘酒、酒精)及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是2;不规范1;否0
7.按规定对环境、物表等进行清洁消毒
是3;不齐全1;否0
8.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3;否0
9.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3;不齐全1;否0
医疗废物处置(20分)
1.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培训
是1;否0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是3;否0
3.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登记完整
是2;不完整1;否0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及时处理、报告
是2;否0
5.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
是3;不规范1;否0
*6.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并及时密封
是1;否0
7.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并符合要求
是3;不规范1;否0
*8.确定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使用专用工具转运医疗废物
是1;否0
*9.相关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是1;不规范0.5;否0
10.未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
是2;否0
▲11.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集中处置
(▲:11与12只选一项)
☆
是为合格;否☆
▲12.按照有关要求自行处置
*13.医院污水经消毒处理并开展监测
是1;未监测0.5;否0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
*(17分)
1.一、二级实验室备案证明
☆
是为合格;否☆
2.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并考核
是2;不规范1;否0
3.建立实验档案
是2;不齐全1;否0
4.按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对所采集的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是2;不规范1;否0
5.设施设备符合相应的条件要求,有生物安全标识和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有带可视窗的自动关闭门、生物安全柜等)
是2;不规范1;否0
6.进入实验室配备个人防护用具齐全,实验室靠近出口处设有手卫生设施设备。(二级实验室有洗眼器和喷淋装置)
是2;不规范1;否0
7.实验室样本、菌(毒)种在同一建筑物消毒灭菌处理
是2;否0
8.按照规定对空气、物表等消毒处理
是2;不规范1;否0
*9.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依照规定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
是1;否0
10.实验活动结束将菌(毒)种或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藏
是2;记录不全1;否0
监督抽检
*(5分)
根据监督工作实际开展1-2项监督抽检。重点抽检1-4类环境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高、中、低危险度诊疗器械;血液透析等治疗用水和软式内镜终末漂洗用水等的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的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菌数检测;清洗消毒机、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物理参数检测;低温灭菌器灭菌效果检测(用生物指示物进行);生物安全柜洁净度检测、紫外线辐射照度、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物理参数检测;医院污水余氯测定或粪大肠菌群测定(使用非含氯消毒剂消毒的)等
*
环境空气□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物体表面□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医护人员手□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医疗器材□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治疗用水□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剂□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器械□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污水□□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生物安全柜□□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实际得分
应得分
标化得分
评价者:
陪同者:
评价日期:
****年**月**日
疾控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单位名称
综合评价结果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项 目
监督检查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合计
综合管理
(7分)
1.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
是1;否0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是1;否0
3.建立疫情调查制度
是1;否0
4.建立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
是1;否0
5建立医疗废物处置等制度及应急预案
是1;否0
6.开展综合评价自查
是2,否0
*7.本未发生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是为合格;否«
*8.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
««
是为合格;否«
9.未发现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
««
是为合格;否«
10.未发现擅自开展高致病性或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
是为合格;否«
预防接种
*(20分)
1.实施免疫规划,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
☆
是为合格;否☆
2.购进、接收疫苗时索取疫苗生产企业的证明文件、疫苗储存、运输温度监测记录
是3;不齐全1;否0
3.疫苗接收、购进、分发、供应、使用登记和报告记录
是3;不规范1;否0
*4.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乡级医疗卫生机构
是3;不规范1;否0
5.经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购进疫苗
是3;不规范1;否0
6.及时处理或者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是3;不规范1;否0
7.开展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记录
是5;不齐全2;否0
法定传染病
疫情报告
*(20分)
1.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疫情报告
是3;否0
2.配备网络直报设施、设备并保证网络畅通
是2;否0
3.设置疫情值班、咨询电话并进行登记
是1;否0
4.未瞒报、缓报和谎报传染病疫情
☆
是为合格;否☆
5.及时审核确认辖区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报告信息
是3;不规范2分;否0
6.开展疫情管理自查
是1;否0
*7.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卡填写符合要求
是1;不齐全0.5;否0
8.与相关部门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
是3;不齐全2分;否0
9.接到疫情报告按规定进行调查核实
是3;不规范2分;否0
10.及时分析疫情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是3;否0
传染病
疫情控制
(20分)
1.制定本辖区内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是5;不齐全2分;否0
2.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
是5;不规范2分;否0
3.制订传染病应急预案处置技术方案
☆
是为合格;否☆
4.发生传染病疫情时,采取传染病控制措施
是5;否0
*5.消毒处理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污水和医疗废物
(▲:5与6只选一项)
是5;否0
*6.指导下级疾控机构、有关单位开展卫生学处理
医疗废物处置
(10分)
1.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培训
是1;否0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是1;否0
3.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登记完整
是1;不完整0.5;否0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及时处理、报告
是1;否0
5.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
是1;不规范0.5;否0
6.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并符合要求
是1;不规范0.5;否0
7.确定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使用专用工具转运医疗废物
是1;否0
8.相关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是1;不规范0.5;否0
9.未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
是1;否0
▲10.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集中处置
(▲:10与11只选一项)
☆
是为合格;否☆
▲11.按照有关要求自行处置
*12.医院污水经消毒处理并开展监测
是1;未监测0.5;否0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
*
(20分)
1.一、二级实验室备案证明
☆
是为合格;否☆
*2.三、四级实验室开展高致病性或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文件
☆
是为合格;否☆
3.实验室建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感染应急预案
是2;不齐全1;否0
4.建立实验档案
是2;不齐全1;否0
5.按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对所采集的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是1;不规范0.5;否0
6.设施设备符合相应的条件要求,有生物安全标识和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有带可视窗的自动关闭门、生物安全柜等)
是2;不规范1;否0
7.进入实验室配备个人防护用具齐全,实验室靠近出口处设有手卫生设施设备。(二级实验室有洗眼器和喷淋装置)
是2;不规范1;否0
8.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并考核
是2;不规范1;否0
9.菌(毒)种和样本领取、使用、销毁登记记录齐全
是2;不齐全1;否0
10.菌(毒)种和样本保存条件符合规定
是1;否0
11.实验室菌毒种及样本在同一建筑物消毒灭菌处理
是1;否0
12.按规定对空气、物表等消毒处理
是1;不规范0.5;否0
*1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批准证明、包装材料、运输人员防护措施及培训记录、运输交通工具等运输情况资料
是1;不齐全0.5;否0
14.实验活动结束将菌(毒)种或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藏
是2;记录不全1;否0
*15.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以及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依照规定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
是1;否0
监督抽检
*(3分)
根据监督工作实际开展1-2项监督抽检。使用的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菌数;生物安全柜洁净度检测、紫外线辐射照度、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物理参数检测等。
*
消毒剂□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3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器械□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3分;1项次不合格0
*
生物安全柜□
抽检件数□□合格件数□□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3分;1项次不合格0
实际得分
应得分
标化得分
评价者:
陪同者:
评价日期:
****年**月**日
采供血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评价表
单位名称
总分
综合评价
结果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项 目
监督检查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合计
综合管理
(10分)
1.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生物安全等管理组织
是3;不全1;否0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是1;否0
3.建立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制度
是1;否0
4.建立消毒隔离组织、制度
是1;否0
5.建立医疗废物处置等制度及应急预案
是1;否0
6.开展综合评价自查
是3,否0
*7.本未发生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是为合格;否«
8.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
«
是为合格;否«
9.未发现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
«
是为合格;否«
10.未发现擅自开展高致病性或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
是为合格;否«
法定传染病
疫情报告
(10分)
1.对献血人员进行登记,按《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对最终检测结果为阳性病例进行网络报告
是3;不规范1;否0
2.开展疫情管理自查
是3;否0
3.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卡填写符合要求
是4;不齐全2;否0
4.未瞒报、缓报和谎报传染病疫情
☆
是为合格;否☆
消毒隔离制度
执行情况
(25分)
1.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5;不齐全2;否0
2.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
是5;不齐全2;否0
3.规范使用消毒产品
是5;不规范3;否0
4.配备手卫生设施、设备并规范使用
是5;不规范2;否0
5.医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
☆
是为合格;否☆
6.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是5;资料不全2;否0
医疗废物处置
(25分)
1.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培训
是2;否0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是2;否0
3.医疗废物交接、运送、暂存及处置登记完整
是2;不完整1;否0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及时处理、报告
是2;否0
5.使用专用包装物及容器
是3;不规范1;否0
6.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并符合要求
是3;不规范1;否0
7.确定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使用专用工具转运医疗废物
是3;否0
8.相关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是3;不规范1;否0
9.未在院内丢弃或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
是3;否0
▲10.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机构集中处置
(▲:10与11只选一项)
☆
是为合格;否☆
▲11.按照有关要求自行处置
☆
是为合格;否☆
*12.医院污水经消毒处理并开展监测
是2;未监测1;否0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
(25分)
1.一、二级实验室备案证明
☆
是为合格;否☆
2.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并考核
是2;不规范1;否0
3.建立实验档案
是3;不齐全1;否0
4.按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对所采集的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是3;不规范1;否0
5.设施设备符合相应的条件要求,有生物安全标识和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有带可视窗的自动关闭门、生物安全柜等)
是3;不规范1;否0
6.进入实验室配备个人防护用具齐全,实验室靠近出口处设有手卫生设施设备。(二级实验室有洗眼器和喷淋装置)
是3;不规范1;否0
7.实验室样本、菌毒种在同一建筑物消毒灭菌处理
是3;否0
8.按照规定对空气、物表等消毒处理
是3;不规范1;否0
9.实验活动结束将菌(毒)种或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藏
是3;记录不全1;否0
*10.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该实验室从事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依照规定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
是2;否0
监督抽检
*(5分)
根据监督工作实际开展1-2项监督抽检。重点抽检采血(浆)区、实验室空气;物表;使用的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菌数;生物安全柜洁净度检测、紫外线辐射照度测定、压力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物理参数检测等
*
环境空气□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物体表面□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剂□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消毒器械□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
生物安全柜□ 抽检件数□□ 合格件数□□ 抽检项次数□□
合格项次数□□
合格5分;1项次不合格0
实际得分
应得分
标化得分
评价者:
陪同者:
评价日期: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类别和级别,选择相应的监督检查评价表,对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管理、预防接种管理、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监督抽查8个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内以最后一次检查评分结果为准。
2.应采用标化分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评价的最终得分。标化分=实际得分/应得分×100。实际得分为现场评价后的总得分,应得分为评价表设定的总分数(100分)减去合理缺项后的分数。
3.评价结果。(1)优秀单位:标化分大于85分、关键项合格且本未因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2)合格单位:标化分60-85分且关键项合格;(3)重点监督单位:标化分小于60分或关键项不合格。
4.监督抽查项目都可以标化。
5.«为关键项,如发生即认定为重点监督单位。
6.☆为重点项,此项不合格则该项目整体不得分。
7.*为合理缺项,未做监督抽检或评价的医疗卫生机构没有该项情况(无该项职能)。
8.▲为二者选择一个。
附件2
二级及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单位(盖章):
序号
单位名称
医院类型
分级
综合评价结果
综合专科
三级
二级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审核人:
单位负责人(签字):
附件3
采供血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单位(盖章):
序号
单位名称
综合评价结果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审核人:
单位负责人(签字):
附件4
疾控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单位(盖章):
序号
单位名称
综合评价结果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审核人:
单位负责人(签字):
附件5
一级医院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单位(盖章):
序号
单位名称
医院类型
综合评价结果
综合专科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审核人:
单位负责人(签字):
附件6
未定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汇总表
单位(盖章):
序号
单位名称
综合评价结果
优秀
合格
重点监督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审核人:
单位负责人(签字):
第五篇: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
《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监督》分册
一、单选题
1.依法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必须适用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国内交通检疫条例》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2.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
A.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B.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 C.遵照防治结合的方针 , 分类管理、反应及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几类 , 共多少种 ? A.三类 ,35 种 B.四类 ,35 种 C.二类 ,35 种 D.三类 ,37 种 4.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 , 其分类是: A.一类、二类、三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一类、二类 D.甲类、乙类 5.《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鼠疫、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鼠疫、炭疽中的肺炭疽 D.鼠疫、霍乱 6.〈〉属于乙类传染病。
A.麻风、包虫病 B.麻疹、狂犬病 C.登革热、黑热病 D.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7.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应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的甲类传 染病的预防、控制的措施。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痊中的肺炭疽 B.艾滋病、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脊髓灰质炎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症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对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实施的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 ,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的是指〈〉。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或者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 , 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的 B.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在 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 禁止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C.医疗机构要求儿童的监护人应当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的 D.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 , 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
9.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 〉应当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A.医疗保健机构和科研单位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 D.所有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单位 10.〈〉有权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 , 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
A.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 , 应当及时对疑似病人采取的措施(〉。
A.予以隔离治疗 B.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予以强制隔离治疗 D.予以医学观察
12.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须经()批准。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3.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A.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B.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D.报国务院决定 14.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 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 扩散的工作是指〈〉.A.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B.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C.国务院各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D.企事业单位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 1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A.处 5 千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 5 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停止 1 年执业活动
1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 , 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法 定的措施的 , 卫生行政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可〈〉。
A.处 5 千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 1 千元以下的罚款 C.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停止 1 年执业活动 17.对本行政区内的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 , 须经〈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 18.封锁大、中城市的传染病疫区 , 须经〈〉决定
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
19.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或者国务院可以决定对疫区实施封锁。A.甲类、乙类和丙类 B.甲类、乙类 C.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D.甲类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 应当遵循〈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C.依靠科学、反应及时的方针 D.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方针
21.医疗机构发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应当于〈 〉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A.1 小时内 B.2 小时内 C.6 小时内 D.12 小时内
2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 医疗机构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 情节严重的 , 卫生行政部门(〉。
A.处 5 千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
B.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C.暂停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活动 1 年 D.处 5 千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23.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 , 情节严重的 , 卫生行政部门〈〉。
A.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B.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免职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C.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D.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免职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2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 个体医疗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惰 , 由县级以上地方卫 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 可以处〈〉罚款。
A.50 元以下 B.100 元以下 C.500 元以上 D.100 元以上 500 元以下
2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 个体医疗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 , 造成传染病传播流 行 , 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改 , 并可以处〈 〉罚款.A.200 元以下 B.2000 元以上 C.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 D.20000 元以上 26.《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一共有〈〉种
A.35 B.36 C.37 D.38 27.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类
A.2 B.3 C.4 D.5 28.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 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 需 报经〈〉。
A.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B.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C.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D.国务院决定
29.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 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 需报经〈〉。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B.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C.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可自行决定 D.国务院决定 30.以下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A.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B.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C.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D.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1.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是〈〉。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2.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不应当包含〈
A.所针对传染病监测信息 B.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C.相关的接种方案 D.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信息 33.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 由〈〉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A.省级药品监督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部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 , 所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停止接种 B.停止分发 C.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不负责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3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 , 向疫苗 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规定的证明文件 , 应当保存至超过 疫苗有效期〈〉备查。
A.2 年 B.3 年 C.4 年 D.长期保存 36.对我国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 , 以下〈〉描述是错误的。
A.疫苗分为两类 B.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 C.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D.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由政府有偿提供
37.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 一类疫苗的情形是指〈〉。
A.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 B.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C.接种单位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D.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按计划直接订购的 38.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要求在〈〉完成
A.18-24 月龄内 B.12 月龄 C.4 岁 D.6 岁
39.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不属于国家规定。
A.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B.经县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C.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D.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40.〈〉不属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的条件。
A.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B.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C.具有了解相关法律的工作人员 1 人 D.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41.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时 , 〈〉说法不正确。
A.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 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B.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C.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D.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42.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 , 〈〉不符合要求。A.应当有 2 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B.进入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 , 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 c.实验室应当为其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并采取其他职业防护措施 D.不需要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43.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 , 〈〉符合要求。
A.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 , 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的相关实验活动 B.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 , 不得少于 2 年 C.三级、四级实验室可在明显位置标示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 D.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可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
44.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 , 实验室负责人采取的错误应急措施是(〉。
A.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报告
B.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人员报告
C.对现场立即进行消毒 D.派专人陪同病人及时就诊 45.卫生主管部门接到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 ,()不符合要求。A.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首先对现场进行消毒 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 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46.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 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 , 诊治的医疗机构应当报告的时限是〈〉。
A.1 小时 B.2 小时 C.6 小时 D.12 小时 47.卫生执法文书经核对无误后 , 应当由〈〉签名
A.卫生执法人员 B.当事人 C.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 D.执法人员所在的卫生行政部门领导 48.卫生行政部门履行以下监督职责时 , 〈〉是错误的。
A.进入被检查单位和病原微生物泄漏或者扩散现场调查取证、采集样品 , 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B.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
C.指定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 D.扣留不予配合检查的单位有关人员
49.卫生行政部门准予不符合条件的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 物相关实验活动的 , 〈〉是错误的。A.撤销原批准决定 B.责令有关实验室立即停止有关活动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D.不承担赔偿责任
50.卫生行政部门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 , 不应采取的控制措施是〈〉。A.封闭公共饮用水源 B.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并进行检验或者消毒 C.销毁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 D.封存未被污染的食品
5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 ,()不属于接种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A.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B.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C.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D.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52.〈〉不属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必须具备的条件。
A.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各 B.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C.具有了解相关法律的工作人员
D.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5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 主管或负责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 的部门是〈〉。
A.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54.疫情报告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等报告传染病。
A.程序 B.方式 C.内容和时间 D.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 55.疫情报告实行〈〉管理原则。
A.属地 B.分级 C.统一 D.区域
56.采供血机构应对献血〈浆〉人员进行登记 , 发现皿 V 抗体检测〈 〉次初筛阳性结果的 , 应按照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内容 , 在规定的报告时限内 , 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一 B.两 C.三 D.四 57.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履行的传染病信息报告职责有〈〉
A.承担本辖区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
B.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工作 C.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 D.承担责任范围内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任务
58.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队医疗机构 , 发现传染病疫情 , 应当按照 规定遵循〈〉原则报告疫情。A.向上级部队报告 B.向卫生部报告 C.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D.属地管理
5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 动物防疫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 疫情通报应当及时互相通报〈〉疫情以及相关信息。A.动物间传染病 B.人间传染病 C.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D.其他传染病
6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有权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设区市人民政府
C.设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6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 〈〉可以授权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向社 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设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62.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 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
A.准确、快速 B.及时、全面 C.全面、完整 D.及时、准确
63.《传染病防治法》第 68 条规定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 , 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处罚。
A.责令改正 B.通报批评 C.警告 D.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和警告
64.《传染病防治法》第 69 条规定 , 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 病疫情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处罚。A.责令改正 B.通报批评 C.警告 D.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和警告
65.对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情节 严重的 , 责令暂停〈〉执业活动 , 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A.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B.六个月以上 1 年以下 C.三个月以上 1 年以下 D.1 年以上
66.现有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是由各级〈 〉和基于Internbt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组成的。A.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部门 D.医疗卫生机构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部门 6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乙类病种共有〈〉种
A.35 B.36 C.25 D.38 68.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比修订 前增加了几种。A.1 B.2 C.3 D.4 69.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 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 网络报告。
A.2 B.6 C.12 D.24 70.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 应于〈〉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 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A.2 B.6 C.12 D.24 7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 的传染病报告卡后 , 应于〈〉小时通过网络直报。A.1 B.2 C.6 D.12 7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 采用 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卡和登记簿 , 执行〈〉报告负责制。A.门诊医生 B.首诊医生 C.住院医生 D.经治医生 73.医疗机构必须指定〈〉负责传染病疫性报告工作
A.医护人员 B.检验人员 C.进修、实习人员 D.专门的部门和人员 74.医疗机构必须对其〈〉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疫性报告工作的培训。
A.医护 B.检验 C.进修、实习D.医护、检验、进修和实习
75.各级责任报告单位的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等原始资料应当整理、归类 , 保管期限至少为〈〉年。A.3 B.5 C.10 D.永远 76.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对各种有关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资料保存〈〉年
A.3 B.4 C.5 D.6 77.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 告或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后 , 应于〈〉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A.2 B.6 C.12 D.24 78.除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或传染病暴发疫情 , 对于其他传染病病例 , 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 , 于〈〉 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
A.2 B.6 C.12 D.24 79.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须按〈〉进行动态分析报告。
A.周 B.月 C.年 D.周、月、年 8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脊髓灰质炎 B.甲肝 C.伤寒 D.麻廖 8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 , 应当 2 小时内向〈〉报告。
A.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同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 D.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82.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中毒人数 10 人的食物中毒事件 B.中毒人数 30 人的饮用水中毒事件 C.中毒人数 20 人的食物中毒事件 D.短期发生 2 人的职业中毒事件 83.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 , 应以最快方式报告 , 同时在〈 〉小时内完成初次报告。A.2 42.6.C.12 D.24 8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组织实施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医疗机构 D.其他部门 85.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1 周内,同一学校发生 2 例甲肝病例 B.1 周内,同一社区发生 2 例伤寒病例
C.1 周内,同一学校发生 10 例麻疹病例 D.1周内,同一建筑工地发生10 例感染性腹泻病例 86.指出哪类人员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A.社区家庭中慢病患者的感染 B.学生宿舍发生的群体性感染
C.训练时运动员突然高热寒战 D.医院工作的护士因给病人治疗刺伤手指造成感染 87.外源性感染也经常称之为〈〉。
A.外伤性感染 B.细菌性感染 C.交叉感染 D.皮肤感染 88.医务人员使用的针头、备皮刀等医用锐器 , 使用后应当如何处 理 ? 〈〉
A.直接放入利器盒 B.扔入垃圾袋 C.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D.收集后卖掉 89.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A.大气污染 B.医疗技术落后 C.发现不及时和控制措施不利 D.经费不足
90.经过皮肤、粘膜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器具及与人体组织、皮肤、粘膜有接触的器材和用品被称为(〉。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一般物品 91.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在使用前应如何处理 ? A.福尔马林熏蒸 B.灭菌处理 C.清洁 D.低水平消毒 92.医院经常使用的卫生用品、用具在用于临床时应采取何种方式 处理 ? 〈〉
A.高水平消毒法 B.不用任何处理 C.压力灭菌 D.清洁或低水平消毒 93.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水平。
A.灭菌 B.消毒 C.清洁 D.除菌 94.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水平
A.灭菌 B.消毒 C.清洁 D.除菌 95.医疗机构发生 5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应按〈〉的规定报告
A.《传染病防治法》 B.《消毒管理办法》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96.医疗机构发生 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按〈〉的要求 进行报告。
A.《传染病防治法》 B.《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97.以下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的处罚 ? 〈〉
A.责令改正 B.警告 C.通报批评 D.罚款 98.哪种疾病应采取严密隔离的预防控制措施 ? A.鼠疫 B.水痘 C.麻疹 D.乙肝 99.哪种疾病应采取接触性传播的预防控制措施 ? A.艾滋病 B.耐药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 C.丙肝 D.乙肝 100.对重症监护室内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病人应采取的控制 措施为(〉。A.病人集中管理 B.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床边隔离 C.不用采取任何措施 D.立即单间隔离 101.手术室在完成了隔离病人的手术后应如何进行处理 ?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一般性消毒 D.随时消毒 102.医院在使用哪些器材、物品时要先灭菌处理〈
A.膀胱镜 B.呼吸机管道 C.体温表 D.病人用中单 103.〈〉负责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处置医疗废物中的 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104.医疗废物是(〉。A.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废物
B.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危害性废物
C.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 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D.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05.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
A.法人 B.法定代表人 C.分管医疗废物处理的负责人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106.〈〉不是医疗废物管理的原则。
A.全程管理的原则 B.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 C.分工负责的原则 D.再利用的原则 107.《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几类 ? A.3 类 B.4 类 C.5 类 D.6 类
A.病理性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109.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 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 〈〉 A.病理性废物 B.严重污染性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110.医疗废物登记资料至少保存〈〉年。
A.1 年 B.2 年 C.3 年 D.5 年 11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不得使用〈
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B.中密度聚乙烯 C.高密度聚乙烯 D.聚氯乙烯 112.医疗废物的分类由〈〉实施。
A.产生单位 B.卫生行政部门 C.环境保护部门 D.医疗废物集中处罚单位 113.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有〈
A.包装袋、利器盒 B.塑料袋、利器盒、周转箱
C.包装袋、利器盒、周转箱 D.包装袋、利器盒、周转箱、贮存柜 114.废弃的录温度计属于〈〉废物。
A.损伤性废物 B.药物性废物 C.化学性废物 D.感染性废物 115.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时 , 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医疗废物应置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B.在盛装医疗废物前 , 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 , 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C.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D.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 ,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116.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 ,处理正确的是(〉。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 , 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直接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 , 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垃圾中
117.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 ,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先进行一般消毒 , 然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B.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 , 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108.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 〈 C.按照规定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D.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后排放 118.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应该采取〈〉.A.使用双层包装袋 , 密封 B.置于专用容器内 , 及时盖 C.使用双层包装物 , 并及时密封 D.装于黄色塑料袋内 , 扎紧袋口
11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时 , 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 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A.2/4 B.3/4 C.2/3 D.3/5 120.〈〉不正确。
A.医疗卫生机构应负责医疗废物产生后的分类收集管理
B.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中收集 , 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C.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 , 并及时密封 D.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损伤性医疗废物可以取出 121.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
A.24 小时 B.48 小时 C.36 小时 D.72 小时 12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内不得设置〈
A.地漏 B.水龙头 C.排气扇 D.“ 禁止吸烟、饮食 ” 标识 12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米高的墙裙应进行防渗处理。
A.0.5 B.1.O C.1.2 D.1.5 124.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处置。
A.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B.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C.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D.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军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125.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 , 处置使用后的一次 性医疗器具时 , 应当(〉。A.毁形 S.消毒并毁形 C.焚烧 D.深埋
126.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 , 应当在(〉 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报告。
A.12 小时 B.24 小时 C.48 小时 D.72 小时 127.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选择〈
A.灭菌方法 B.高水平消毒法 C.中水平消毒法 D.低水平消毒法 128.内镜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选择〈
A.灭菌方法 B.高水平消毒法 C.中水平消毒法 D.低水平消毒法 129.医院选择消毒方法时应首选〈
A.高水平消毒 B.物理消毒 C.灭菌 D.化学消毒 130.更换使用中的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处理。
A.高水平消毒 B.物理消毒 C.灭菌 D.化学消毒 13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的灭菌应首选〈
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化学灭菌 D.环氧乙烷灭菌 132.泊、粉、膏类的灭菌等首选〈
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化学灭菌 D.环氧乙烷灭菌 133.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 的湿化器等器材 , 必须〈〉消毒。A.隔日 B.一周 C.每日 D.每人次 134.2% 戊二醒浸泡内窥镜 , 使内窥镜达到灭菌时需浸泡时间为〈〉.A.20 分钟 B.30 分钟 C.4 小时 D.10 小时 135.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 ,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
A.95% B.99% C.100% D.90% 136.医院对新的灭菌器使用前必须进行〈〉合格后才能使用。
A.物理监测 B.化学监测 C.生物监测 D.工艺监测 137.医院使用中含氯消毒剂的浓度应〈〉监测。
A.每周 B.每日 C.调换前 D.每月
138.医院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摆放方式、排气 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 , 必须先进行〈〉合格后才能使用。A.物理监测 B.化学监测 C.生物监测 D.工艺监测 139.医院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应〈〉监测一次
A.每周 B.每月 C.每年 D.半年 140.在使用中的紫外线消毒灯辐照强度降低到〈 〉以下时 , 应更换紫外线灯。
A.90 μW/cm2 B.100 μW/cmz c.70 μW/cm2 D.110 μW/cm2 141.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 B-D 试验是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
A.灭菌效果 B.灭菌压力 C.排除冷空气性能 D.灭菌器填装量 142.在医疗过程中 , 对使用中的消毒剂应〈〉进行生物监测
A.每月一次 B.每季一次 C.每月 2 次 D.每天一次 143.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频次为〈〉。
A.每次 B.每天 C.每周 D.每月 144.在医疗过程中 , 对使用中的灭菌剂应定期进行生物监测 , 其监 测时间为〈〉。A.每月一次 B.每季一次 C.每月 3 次 D.每天一次 145.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 , 其 监测时间为〈〉。A.每月一次 B.每季一次 C.每月 4 次 D.每天一次 146.使用中消毒剂的细菌含量必须〈〉,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A.〈 50cfu/m1 B.<100 cfu/m1 C.〈 200 cfu/m1 D.<500 cfu/m1 147.在医疗过程中 , 应定期对消毒后内镜进行生物监测 , 其监测时 间为〈〉。
A.每月一次 B.每季一次 C.每月 2 次 D.每天一次 148.消毒后内窥镜上的细菌总数应〈
A.≤ 10cfu/件 B.≤ 20cfu/件 C.≤ 5cfu/件 D.≤25cfu/件 149.传染病病房物体表面的细茵茵落总数应≤〈 〉cfu/cm2 A.5 B.10.15 D.20 150.重症监护病房中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应≤〈〉cfu/cm2 A.5 B.10 C.15 D.20 151.产房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cfu/cm2 A.10 B.200 C.500 D.1000 152.接触蒙古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A.≤ cfu/m1 B.≤cfu/m1 c.≤cfu/m1 D.≤ cfu/m1 153.医院 E 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cfu/m3 A.1O B.100 C.300 D.500 154.医院按环境类别划分 , 〈〉属于 Ⅱ 类环境。
A.注射室、治疗室 , 产房 B.ICU 病房、产房、烧伤病房 C.换药室、治疗室、ICU 病房 D.手术室、产房、化验室 155.医院内母婴同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不得检出〈
A.细菌 B.沙门氏菌 C.枯草杆菌 D.芽抱菌 156.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A.≤50cfu/g B.≤100 cfu/g C.≤ 200 cfu/g D.≤500 cfu/g 157.传染病医院如采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水的 , 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应≥〈〉小时。A.0.5 B.1 C.1.5 D.2 158.医院污水排放标准中的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
A.伤寒杆菌 B.志贺氏菌 C.大肠杆菌 D.病疾杆菌 159.感染性疾病科的〈〉属于清洁区
A.医护人员休息室 B.检验室 C.治疗室 D.医护人员办公室 160.感染性疾病科的〈〉属于污染区
A.医护人员休息室 B.检验室 C.治疗室 D.隔离病房 161.呼吸道发热门〈急〉诊至少要设置〈〉诊室
A.1 B.2 C.3 D.4 162.隔离病区的清洁区一般包括〈
A.清洁更衣室 B.检验室 C.医护人员办公室 D.治疗室 163.呼吸道发热门〈急〉诊诊室的空气消毒不宜采用〈
A.紫外线灯 B.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
C.以高效过滤作用为主的空气净化除菌器 D.化学消毒 164.医院供应室的清洗区属于〈
A.污染区 B.清洁区 C.无菌物品存放区 D.生活区 165.供应室中准备灭菌物品的包装间属于〈
A.污染区 B.清洁区 C.无菌物品存放区 D.生活区 166.供应室应〈〉对灭菌后物品进行监测 , 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A.每周 B.每月 C.每季 D.半年
167.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消毒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 , 由县级以 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 可以处〈〉罚款。
A.2000 元以下 B.2000-5000 元 C.5000 元以下 D.5000 元以上 168.〈〉不属于《消毒管理办法》对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规 定。
A.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 B.应当经过消毒专业继续医学教育 C.应当掌握消毒知识 D.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69.医疗卫生机构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
A.消毒 B.灭菌 C.冲洗 D.消毒和灭菌
170.牙钻结构复杂,且经常接触蒙古膜,有血液污染 , 属高度危险性 物品 , 必须选择(〉方法处理。
A.消毒 B.清洗干净 C.灭菌 D.浸泡消毒 171.医疗卫生机构凡接触皮肤、蒙古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 〉要求。
A.消毒 B.灭菌 C.清洗 D.消毒和灭菌
172.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A.国务院 B.省级 C.地(市)级 D.当地 17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时(A.一般应建立进货验收制度
B.必须经过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质量检验
C.应通过现场考察 D.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17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疫源地的消毒应当执行〈
A.《疫源地消毒标准》(GB19193-2003)B.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C.《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03 〉 D.《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版 175.疫点随时消毒中的 “ 六消毒 ” 不包括〈
A.消毒双手 B.消毒分泌物或排泄物 C.消毒生活用具 D.消毒黏膜 176.在日常生活中 , 人们使用的消毒产品均不得检出(A.细菌 B.致病菌 C.真菌 D.微生物
177.接到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瘟和艾滋病的疫 情报告后 , 城市应在〈〉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
A.2 B.4 C.6 D.12 178.接到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瘟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 , 农村应在(〉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
A.2 B.4 C.6 D.12 179.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必须每〈 〉年在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A.半 B.1 C.2 D.3 180.托幼机构所使用的 84 消毒液应符合〈〉要求。
A.具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B.在产品标识的使用范围使用 C.按产品标识的使用方法使用 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181.托幼机构在〈〉 , 室内空气和各种物体表面每天消毒一次.A.肠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 B.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 C.夏季 D.秋季 182.托幼机构的餐饮具使用前必须〈
A.经过消毒处理 B.经过清洗处理 C.经过消毒处理 , 并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D.经过消毒效果检测 183.消毒服务机构按工艺流程分为〈〉。
A.待消毒物品存放区、消毒处理区、己消毒物品存放区 B.未消毒物品区、已消毒物品区 C.消毒预处理区、消毒处理区 D.污染区、消毒处理区、清洁区
184.《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服务机构应当符合〈〉要求
A.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B.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消毒与灭菌设备 C.其消毒与灭菌工艺流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D.从事环氧乙炕和电离辐射进行消毒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专业技术培训 185.消毒服务机构消毒后的物品未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的 , 应给予〈〉处罚。
A.责令其限期整改 B.责令其限期整改 , 并处以 20000 元以下的罚款 C.处 5000 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其限期改正 , 可以处 5000 元以下的罚款
186.出售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皮毛 , 未进行消毒处理 , 可 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 , 卫生行政部门应依照《传染病防治
法》规定 , 责令其限期改正 , 没收非法所得 , 可以并处〈〉的 罚款。
A.5000 元以下 B.10000 元以下 C.20000 元以下 D.50000 元以下
187.《消毒管理办法》规定 , 加工、出售、运输来自疫区可能被传 染病病原体污染的〈〉 , 应当进行消毒处理.A.水果 B.钢材 C.棉花 D.皮毛
188.《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规定空气传播性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卫生要求是〈〉。
A.公共场所监管者应当制定预防空调系统传播疾病的应急预案 B.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制定预防空调系统传播疾病的应急预案 C.公共场所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预防空调系统传播疾病的应急预案
D.公共场所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制定预防空调系统传播疾病的应急预案
189.〈〉不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 所和有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
A.卫生条件 B.传染病预防措施 C.消防安全措施 D.传染病控制措施 190.目前已经不再纳入《消毒管理办法》的卫生许可管理的产品为〈〉。
A.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B.消毒剂 C.消毒器械 D.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191.〈〉不属于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的卫生用品。
A.卫生巾
B.专用于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等特定部位的具有消毒或抗(抑〉菌功能的产品 C.一次性医疗用品 D.湿巾
192.生产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取得〈〉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
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193.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的有效期为〈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194.(〉应有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A.紫外线杀菌灯 B.食具消毒柜 C.生物指示剂 D.压力蒸汽灭菌器 195.《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
A.2 年 B.3 年 C.4 年 D.5 年 196.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年复核一次
A.1 B.2 C.3 D.4 197.消毒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 , 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 , 责令限期改正 , 可以处〈〉罚款。
A.500 元以下 B.5000 元以下 C.10000 元以下 D.3000 元以下
198.消毒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盐类等激素类的禁用物质 , 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 , 责令限期改正 , 可以处〈
A.500 元以下 B.5000 元以下 C.10000 元以下 D.3000 元以下
199.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或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盐类等激素类的禁用物质,卫生部经重新审查并确认生产企业擅自更改产品配方的,可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
A.处 10000 元以下罚款 B.吊销其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C.注销其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 D.警告
200.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健 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认定 , 未经认定的 , 不得 从事消毒产品的检验工作。
A.国家 B.省级以上 C.当地 D.以上都可以
201.消毒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消毒作用因子强度或与消 毒灭菌效果相关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A.每个 B.每批 C.每个投料批次 D.每批原料和每个班组 202.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的产品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A.每个 B.每批 C.每个投料批次 D.每批原料和每个班组 203.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
A.每个 B.每批 C.每个投料批次 D.每批原料和每个班组 204.《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对消毒器械生产企业产品 卫生质量自检的项目有〈〉。
A.使用寿命 B.消毒作用因子强度 C.电器性能 D.稳定性试验
205.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和评价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 应当客观、真实、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 其有效期为〈〉.A.半年 B.1 年 C.2 年 D.3 年 206.抗菌〈抑菌〉液体产品的真菌菌落总数应≤〈〉cfu/g 或cfu/m1 A.20 B.100 C.200 D.500 207.消毒级妇女卫生巾的细菌菌落总数应≤〈〉cfu/g 或cfu/m1 A.20 B.100 C.200 D.500 208.抑菌产品的抑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须保持〈〉年
A.6 个月 B.2 年 C.1 年 D.18 个月 209.GB15979-2002 中规定 , 致病性化脓菌包括〈
A.大肠杆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病疾杆菌 D.白色念珠菌 210.具有抗菌作用的产品在使用剂量下 , 对检验项目规定试验菌的 杀灭率为〈〉.A.≤90% B.≥ 99.9% C.≥ 50% D.≥ 90% 211.评价消毒剂效果时 , 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 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 , 重复试验 3 次 , 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 , 各 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均≥(〉 , 可判定为消毒合格。
A.1.OO B.3.OO C.4.OO D.5.00 212.评价消毒剂效果时 , 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 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 , 重复试验 3 次 , 载体定量杀灭试验中 , 各 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均≥〈〉 , 可判定为消毒合格。
A.1.OO B.3.OO C.4.OO D.5.00 213.按消毒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浓度与作用时间 , 重复试验 3 次 ,对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的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 , 各次试验的杀 灭对数值均≥〈〉 , 可判定为消毒合格。
A.1.OO B.3.OO C.4.OO D.5.00 214.病毒灭活试验中病毒的灭活滴度应达到 4 个对数值:3 次试验 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均≥〈〉 , 可判为消毒合格。
A.1.OO B.3.OO C.4.OO D.5.00 215.用于外科洗手和皮肤消毒的消毒剂 , 在使用浓度下 , 对检验项目规定试验菌的有效作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分钟。
A.1 B.3 C.4 D.5 216.用于卫生洗手消毒的消毒剂 , 在使用浓度下 , 对检验项目规定 试验菌的有效作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分钟。
A.l B.3 C.4 D.5 217.黏膜消毒剂在使用浓度下 , 对检验项目规定试验菌的有效作用 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分钟。
A.1 B.3 C.4 D.5 218.皮肤消毒剂中葡萄糖酸氯己定或醋酸氯己定成分限量浓度为(〉 % 〈 W/V 〉。
A.0.10 B.0.50 C.2.OO D.4.50 219.黏膜消毒剂中戊二醒成分限量浓度为〈
A.0.10 B.0.50 C.2.OO D.4.50 220.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 , 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 责令 限期改正 , 没收违法所得 , 可以并处〈〉元以下的罚款。
A.1 万 B.2 万 C.3 万 D.5 万 221.消毒剂必须符合〈〉要求。
A.无致畸、致癌作用 B.对皮肤无刺激性 C.对皮肤无致敏作用 D.对黏膜轻度刺激 222.抗(抑〉菌制剂禁止标注用于人体〈〉等等特定部位及破损皮肤黏膜
A.足部、手部、鼻黏膜、指甲、腋部、头皮、头发 B.足部、眼睛、鼻黏膜、指甲、腋部、头皮、头发 C.足部、头部、头发、眼睛、鼻黏膜、指甲 D.足部、眼睛、鼻黏膜、指甲、阴部、头皮、头发 223.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包装标识若存在扩大宣传、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标注的厂址、卫生许可证不符合法定形式等违法行为 ,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对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A.责令限期改正 , 警告 B.责令限期改正 , 并处 5000 元以下罚款 C.责令限期改正 , 可以处 5000 元以下罚款 D.暂扣卫生许可证 224.抗〈抑〉菌制剂产品可标注〈
A.抗(抑〉菌栓剂 B.固体皂剂 C.有检验依据的抗(抑)菌杀微生物类别 225.从事消毒产品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226.隐形眼镜护理液以及其他有特殊卫生要求的消毒产品生产、分装的车间洁净度要求〈〉.A.1000 级以上 B.10000 级以上 C.100000 级以上 D.300000 级以上 227.皮肤蒙古膜消毒剂、灭菌剂的配制、灌装等暴露工序的生产环境 的空气洁净度建议〈〉.A.1000 级以上 B.10000 级以上 C.100000 级以上 D.300000 级以上 228.30 万级洁净车间空气中尘埃数〈≥ 0.5μm, 个 /m3 〉()A.≤ 3500 B.≤ 350000 C.≤3500000 D.≤10500000 229.10 万级洁净车间空气中沉降菌数 ,()个/皿(9CM平皿暴露 30min。)
A.≤1 B.≤3 C.≤10 D.≤15 230.10 万级洁净度车间的空气微生物检测要求〈浮游菌数 , 个 /m3 〉〈〉。
A.≤50 B.≤100 C.≤500 D.≤1000 231.10 万级洁净度车间的空气尘埃检测要求〈尘埃数 20.5/μm 个 /m3 〉(〉。A.≤35000 B.≤3500000 C.≤1000000 D.≤3500 23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环境中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 落总数〈〉。
A.≤500cfU/m3 B.≤1500cfU/m3 C.≤2000cfU//m3 D.≤2500cfU/m3 233.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环境中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A.≤5 cfU /cm2 B.≤10 cfU /cm2 C.≤15 cfU /cm2 D.≤20cfU/cm2 234.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环境中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A.≤300cfU/只手 , 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B.≤200cfU/只手 , 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C.≤100cfU/只手 , 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D.≤10cfU/只手 , 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235.消毒产品生产要建立留样观察制度 , 留样观察期限至少为产品 有效期满后(〉个月。
A.1 B.3 C.6 D.12 236.消毒产品生产用水的水质要求〈
A.均可使用自来水 B.一般消毒剂的生产用水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隐形眼镜护理液的生产用水应当用去离子水 D.井水 237.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应当离地、离墙存放不小于〈 〉厘米
A.5 B.1O C.15 D.20 238.消毒产品仓储的卫生要求〈
A.原材料和成品可分开存放 B.待检产品、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应分开存放 C.必须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D.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应当离地、离墙存放不小于 20 厘米、离 顶不小于 50 厘米 239.《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了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 毒产品应当经〈〉审批。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240.生产企业生产无卫生许可批件的生物指示剂 , 其行为违反了《传 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应当依照〈〉 责令限期改正 , 可以处〈〉罚款。
A.《传染病防治法》 :50000 元以下 B.《传染病防治法》 :20000 元以上
C.《消毒管理办法》 :5000 元以下 D.《消毒管理办法》 :5000 元以上 20000 元以下
241.医疗机构生产无卫生许可证的酒精消毒剂 , 其行为违反了《传 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应当依照〈〉 责令限期改正 , 可以处〈〉罚款。
A.《传染病防治法》 :50000 元以下 B.《传染病防治法》 :20000 元以上 C.《消毒管理办法》 :5000 元以上 20000 元以下 D.《消毒管理办法》 :5000 元以下
24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申报资料之日起(〉 , 按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 , 对企 业 进行现场审核 , 对符合要求的 , 应发给卫生许可证。
A.30 个工作日内 B.30 天内 C.20 个工作日内 D.3 个月内 243.对消毒产品申报企业进行现场审核时 , 应按照卫生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 , 对〈
给卫生许可证。
A.达到满分 B.满足及格分 C.具备生产设备 D.满足满分
244.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迁移厂址的 , 应按《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向 生产场所所在地的(〉申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A.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245.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另设分厂〈车间〉的 , 应当按《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的〈〉申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 许可证。
A.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246.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四年有效期届满前(〉个月 ,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换发企业卫生许可证。
A.1 B.2 C.3 D.6 247.按照《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第 43 条规定不属于可以变更 情形的是〈〉。
A.变更生产类别 B.变更企业名称 C.变更实际生产地址 D.代表人变更法定 248.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四年有效期届满换发新的卫生许 可证 , 〈〉。
A.新证应使用新编号 B.新证原则上不能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C.企业必须书面申请后 , 新证方可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D.新证延用原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24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 〈〉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乡级 250.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的监督管理职权不包括〈
A.对有关机构、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B.对消毒产品进行许可 C.对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D.对违反《消毒管理办法》的行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
251.《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 , 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 , 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 , 〈〉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原发证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252.消毒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 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 可以处〈〉元以下罚款。
A.1000 B.5000 C.10000 D.30000 253.〈〉 , 不属于可被卫生部注销其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的情形。
A.擅自更改产品名称 B.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达不到要求的 C.夸大宣传的 D.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真实性受到质疑的 254.与医疗执业监督概念无关的是〈〉。
A.政府管理职能 B.行政执法活动 C.行政强制措施 D.行政执法制度 255.负责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是(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省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市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56.医疗执业监督的行政主体是〈
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B.各级卫生监督机构 C.各级医政管理机构 D.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57.医疗执业监督是国家管理医疗卫生工作的〈
A.重要方式 B.重要目标 C.重要方针 D.-项任务 258.医疗执业监督的政策依据可以〈 A.代替法律 B.代替规章 C.代替规范性文件 D.指导调整工作重点和计划 A.医疗执业监督的客体 B.与医疗执业监督相关的机构和人员 C.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 D.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 260.《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属于医疗执业监督的(A.实体依据 B.程序依据 C.政策依据 D.工作依据 261.〈〉不属于医疗执业监督法律依据。
A.《执业医师法》 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59.医疗执业监督的相对人是〈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D.《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的指导意见》 262.卫生监督机构主要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进行监督。
A.行政审批和执业登记 B.执业资格和执业行为 C.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 D.资格考试和执业注册
263.通过对医疗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 , 指出了什么样的行为是非法 的必须禁止 , 发挥了医疗执业监督对医疗服务行为的〈〉
A.制裁作用 B.规范作用 C.教育作用 D.制约作用 26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医疗机构管理系列实施细则》规定 , 我国医疗机构分为〈
A.10 类 B.8 类 C.13 类 D.14 类 265.医疗机构的设置中〈〉是错误的。
A.必须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B.100 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审批的权限应当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权限可以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权限在卫生部 266.关于不得作为设置医疗机构的申请人(〉是不正确的。
A.精神病患者发病期 B.发生二级医疗事故未满五年的医务人员 C.离职或退休的医务人员 D.服刑人员 267.关于医疗机构的设置哪个是错误的 ?(〉
A.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 , 由政府指定或任命其负责人 B.由公司或其他组织设置的医疗机构 , 由其代表人申请 C.个人设置的医疗机构 , 由设置人申请
D.设置个体诊所的设置人只要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就可以申请 268.对医疗机构的设置批准中〈〉是不正确的。
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设置申请之日起 45 个工作日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答复 B.设置人不符合规定的条件 , 应当不予批准
C.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权撤消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不符合 D.变更己核准的设置审批内容的 , 应当重新办理设置审批手续
269.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受设置申请全部材料之日起〈〉应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答复。
A.45 日内 B.30 日内 C.45 个工作日内 D.40 个工作日内 270.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A.不符合《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内容的不予登记 B.经现场审核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不予登记 C.资金不到位的不予登记
D.审核结果和不予批准的理由可以书面也可当场口头告知当事人 271.关于医疗机构冠名哪个是错误的 ? A.医疗机构冠名原则上只有一个 B.医疗机构的名称必须是名副其实 C.医疗机构名称可以以专家的名字命名
D.以中心作为医疗机构通用名称的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 272.下列医疗机构名称的应用〈〉是错误的。
A.医疗机构使用的印章及医疗文书的名称应当与医疗机构登记的名称一致
B.医疗机构有两个以上名称的 , 医疗文书及印章的名称必须与其中的一个名称保持一致 C.各级地方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识别名称中应当含有行政区划名称 D.医疗机构可以以诊疗科目的名称命名但不能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 273.关于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哪个是错误的 ? 〈〉
A.申请执业登记时医疗机构法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科室负责人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 B.应当具备规定的设各和房屋要求 C.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D.内部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后 , 可以对外开放 274.医疗机构在办理变更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A.改变执业地点的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 B.整体迁建应当重新办理变更登记 C.在执业点外开设分支机构必须办理新的执业点的变更和执业登记
D.在办理整体迁建变更申请时 , 只要受理申请后 , 就可以在新 的执业点执业
准
规定的设置审批决定 275.在暂缓校验期内的门诊部不得(A.调整内部管理人员 B.从事医疗行为 C.限期改正 D.申请停业 276.床位在 100 张以上的医疗机构 , 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校验 1 次。
A.1 年 B.2 年 C.3 年 D.5 年
277.医疗机构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地点以外开展诊疗活动应当处 理的原则〈〉。A.按无证行医处罚 B.按医疗机构扩大诊疗范围处罚 C.无处罚依据 D.按出租承包科室处罚
278.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给患者造成伤害 的 ,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可给予〈〉罚款。A.1000 元 B.2000 元 C.2800元 D.4000 元 279.关于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是错误的.A.医疗机构必须经执业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才能开始执业 B.医疗机构改变诊疗科目、床位等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C.医疗机构执业 , 必须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 D.中外合作医疗机构的医师可以用外语替代中文书写病史 280.《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医疗美容科不包括〈〉。
A.美容牙科 B.美容外科 C.美容皮肤科 D.美容五官科 281.对医疗机构会诊哪个是错误的 ? 〈〉
A.下级医院不管什么条件都可以邀请上级医院进行会诊 B.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应当向会诊的医疗机构发出书面邀请函 C.邀请和被邀请的医疗机构双方都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 D.超出诊疗科目的会诊 , 按扩大诊疗科目处罚
282.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活动 , 违法所得 1 万元 , 应当依法〈〉。
A.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 , 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 万元以下的罚款 B.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 3000 元以下的罚款 C.处以 3000罚款;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D.给予警告 , 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 并处以 2 万元的罚款 283.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技术 , 应(〉.A.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按无证行医处罚
B.根据《临床基因扩增诊断实验室医疗管理办法》责令改正 ,没有处罚依据
C.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按扩大诊疗科目处罚 D.按擅自开展专项技术处罚 284.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活动 , 其违法所得 2 万元 , 应〈〉。
A.按无证行医处罚 , 应当取缔 B.按扩大诊疗活动范围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C.按扩大诊疗活动范围处以三千元罚款 , 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D.根据《性病管理办法》 , 只能警告 , 没有处罚条款 285.医疗机构使用未经注册的外籍医生 , 应当〈〉。
A.根据《执业医师法》按非医师处罚 B.按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罚 C.根据《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处罚 D.按无证行医处罚 286.医疗机构使用取得医师资格但未经注册的人员独立进行诊疗活 动 , 应当〈〉。
A.根据〈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按非医师处罚 B.按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罚 C.责令改正无处罚依据 D.按无证行医处罚 287.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母婴保健技术的应当依法〈
A.按无证行医处罚 B.按扩大诊疗活动范围处罚 C.根据母婴保健法处罚 D.警告 , 无处罚条款
288.申请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 , 申请合作期限不得超过〈〉 期满后如需要可申请延续。A.5 年 B.15 年 C.10 年 D.20 年 289.下列医疗机构中〈〉必须每年校验一次。
A.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 B.整形外科医院 C.临床检验机构 D.肿瘤医院 290.执业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方可申请个体行医。A.1 年 B.2 年 C.5 年 D.10 年 291.负责执业医师注册的部门是〈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级卫生监督机构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292.具有〈〉 , 在医疗、保健、预防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 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A.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B.高等学校医学本科学历 C.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 D.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者
293.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 ,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 试。
A.1 年 B.2 年 C.3 年 D.5 年 294.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人员须具备的条件是〈〉。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 在执业医师指导下 ,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 B.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 在执业医师指导下 ,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五年 C.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 在执业医师指导下 ,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D.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 在执业医师指导下 ,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 295.医师执业类别有〈〉。
A.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类 B.实践技能和医学综合两类 C.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 D.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四类 296.中止医师执业活动 2 年以上的医师应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A.重新注册 B.再次注册 C.连续注册 D.变更注册 297.〈〉 , 可不需办理医师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变更 注册手续。
A.在医疗机构之间调动工作 B.妇产科医师从事外科诊疗 C.中医师从事口腔诊疗 D.参加突发自然灾害医疗救治
298.获得医师资格后 2 年内未注册者,申请注册时,应在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内接受〈〉的培训。
A.3 个月以内 B.6-12 个月 C.3-6 个月 D.1 年以上
299.医师注册后 , 中止执业活动满二年 , 其所在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
A.15 日 B.30 日 C.60 日 D.90 日 300.不能给予医师执业注册的情形是(〉。
A.受刑事处罚 , 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三年、B.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一年的 C.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 , 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三年的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 , 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 301.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时 , 应当到(〉办理变更手续。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准予其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 D.变更执业地点的卫生行政部门 302.护士执业注册的有效期是〈〉。
A.1 年 B.2 年 C.5 年 D.无 303.根据《护士管理办法》 , 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不可以免考。
A.获得普通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的人员 B.获得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毕业文凭的人员
C.获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免考资格的普通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的人员 D.1994 年 1 月 1 日前已取得护士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
304.护士中断注册 5 年以上,再次办理注册的,必须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参加〈〉的临床实践。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305.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 , 应到〈〉申请注册。
A.所在地的县级 B.所在地的市级 C.所在地的省级 D.所在地的县级以上 306.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的部门是〈〉。
A.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307.《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管理的对象是〈 A.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人员 B.乡村医生
C.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医师 D.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医生 308.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有效期是〈〉。
A.1 年 B.2 年 C.4 年 D.5 年 309.乡村医生不予注册的情形 , 不正确的是〈
A.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B.受刑事处罚 , 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 2 年的
C.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 , 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 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 2 年的 D.中止执业活动满 2 年的
310.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 , 应取得〈
A.医师执业证书 B.医师资格证书 C.学位证书 D.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许可证 311.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到内地行医的医师来华短期行 医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A.1 年 B.2 年 C.3 年 D.5 年 312.〈〉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A.终止妊娠 B.乡村医生执业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D.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
313.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 , 若有多个邀请或聘用单位 , 且邀请或 聘用单位在不同地区的 , 〈〉办理《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
A.应分别向当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向其中一个地区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向其中一个地区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应分别向当地基级卫生行政部门 314.从事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的人员 , 经〈〉批准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315.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 , 经〈〉批准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316.从事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娃振手术的人员 , 经〈〉批准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317.医师执业时〈〉。
A.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 , 按规定及时报告
B.根据患者要求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C.根据需要 , 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D.随意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318.根据〈〉 , 医师可以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 药品和放射性药品。A.紧急情况 B.医疗诊治需要 C.病人要求 D.所在医疗机构批准 319.(〉 , 不能独立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A.执业医师
B.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 理医师
C.在教学医院中实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毕业第一年的医学生 D.外国医师 320.执业医师应遵守的执业规则 , 正确的是〈〉。
A.根据医疗诊治需要 , 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B.如实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情 C.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D.未按照规定报告医疗事故、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
321.利用职务之便 , 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 利益的 , 不能给予〈〉的行政处罚。
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 B.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C.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D.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 , 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22.乡村医生执业时 , 应当遵守〈〉的规定。
A.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
B.及时转诊超出一般医疗服务范围或者限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不能诊治的病人
C.经批准后 , 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 D.出具超出其执业范围的医学证明 323.乡村医生应当〈〉用药。
A.根据患者病情 B.根据诊断结果 C.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
D.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324.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人员〈〉可以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
A.根据患者要求 B.根据医学需要 C.根据主管领导意见 D.根据有关部门请求 325.没有设定有效期的执业资格证书是〈
A.护士执业证书 B.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C.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 D.医师执业证书 326.〈〉不属于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范围。
A.X 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 B.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 C.800 毫安以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线机(DSA)D.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327.下列规定中〈〉是不正确的。
A.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量许可证由卫生部颁发 B.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量许可证由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C.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不适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管理
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 ,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归口管理 , 其配置规划和审批情况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28.下列规定中〈〉是正确的。
A.医疗机构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 , 方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B.医疗机构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 , 就可使用大型医用设备 C.对擅自购置大型医用设备的医疗机构 ,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处罚
D.购置其他医疗机构更新替换下来的大型医用设备,由于该设备已有配置许可证故不必在进行配置审批 329.关于申请母婴保健机构〈〉是不正确的。
A.符合当地医疗保健机构设置规划 B.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符合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 D.审批机关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30.关于母婴保健技术〈〉是正确的。
A.审批期限为 30 天 B.产前诊断、遗产病诊断由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C.从事该技术的人员必须经过考试 D.终止娃振手术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331.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不包括〈〉。
A.地址 B.诊疗科目 C.床位 D.医务人员 332.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有效期〈
A.1 年 B.2 年 C.3 年 D.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333.下面〈〉不是医疗机构通用名的。
A.医院 B.医务室 C.门诊部 D.肝炎门诊 334.关于诊疗科目的登记管理〈〉不正确。
A.诊疗科目分为一级诊疗科目和二级诊疗科目 B.非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 , 只能设置一级诊疗科 C.在某一级科目下只开展个别二级科目的应当直接申请所设的二级科目 D.在某科目下只开展门诊服务应当注明门诊 335.100 张床位以下的医疗机构校验期为 z 〈〉。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336.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337.关于医疗机构病案管理〈〉不正确的。
A.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病历档案 B.门诊病历保存不得少于 5 年
C.住院病历不得少于三十年 D.禁止任何人涂改 , 伪造 , 销毁 , 抢夺病史资料 338.关于医疗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错误的是〈〉.A.未经医师亲自诊查 , 出具疾病诊断书.B.未经医师、助产人员亲自接产 , 出具出生证明 C.处罚主体仅为医疗机构 D.造成患者精神伤害处以 500-1000 元处罚 339.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总投资金额不得少于〈
A.1000 万 B.1500 万 C.2000 万 D.3000 万 340.医疗机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时〈〉的规定是不正确的。
A.人工授精技术应当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实施 B.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 C.必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 D.具有与开展技术相适应的技术和设备 341.医疗机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时〈〉的规定是错误的。A.必须取得人类辅助生殖批准证书 B.人类辅助生殖批准证书每年校验一次 C.具有与开展技术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D.严禁以营利为目的 342.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批准证书每〈〉校验一次。
A.1 年 B.3 年 C.2 年 D.5 年 343.关于精子库的设立哪个是错误的〈〉。
A.具有与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B.具有与采集、检测、保存和提供精子相适应的仪器和设备
C.具有对供精者进行筛查的技术能力 D.只要具备以上这些条件非医疗机构可以开展 344.关于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表述〈〉是错误的。
A.必须在医疗机构中实施 B.负责实施该项目的医师 , 必须是主诊医师
C.必须具备医疗美容相应的诊疗科目 D.美容院只要聘用主诊医师 , 就可以从事医疗美容项目 345.下列哪个项目不是卫生部审批的内容 ? 〈〉
A.供精人工授精技术 B.设置人类精子库 C.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 D.夫精人工授精技术 346.根据《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的规定 , 〈〉是正确的。
A.采集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患遗传性疾病病人的精液 B.采集精神病患者的精液 C.使用不具有《人类精子库批准书》机构提供的精子 D.按规定对供精者进行健康检查 347.《献血法》实施时间〈〉.A.1997 年 12 月 29 日 B.1998 年 10 月 1 日 C.1997 年 5 月 1 日 D.2000 年 1 月 1 日 348.国家提倡自愿献血健康公民年龄〈
A.20 周岁至60 周岁 B.18 周岁至 60 周岁 C.18 周岁至 55 周岁 D.20 周岁至 50 周岁 349.血站对献血者采集血液 , 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A.12 个月 B.8 个月 C.6 个月 D.3 个月
350.《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辖区内的单采血浆站检查不少于〈〉次。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351.血站工作人员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
A.50 B.60 C.65 D.75 352.《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 献血、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 少保存〈〉年.A.4 B.6 C.0.8 D.10 353.特殊血型的血液需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 , 由〈 〉批准。A.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中国输血协会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54.脐带血等特殊血液成分必须用于〈〉。
A.科研 B.临床 C.教学 D.生产 355.脐带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设置 , 由〈〉批准。
A.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部 C.设区的市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56.脐带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 , 由〈〉发《血站执业许可证》。
A.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部 C.设区的市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57.血站的临床用血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 , 卫生行政部门可给予(〉的行政处罚。A.罚款 B.警告 C.停止临床用血 D.注销执业许可证
358.《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患者亲友献血 ,由〈〉采集血液和初、复核,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A.医疗机构 B.血站 C.输血科 D.输血科研机构 359.医疗机构科研用血 , 由〈〉负责审批。
A.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B.医疗机构领导 C.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 D.科研行政管理部门 360.血站包括〈〉。
A.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B.一般血站和单采血浆站 C.特殊血站和单采血浆站 D.一般血站和血站储血点 361.血站人员任职要求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应占职工总人数的〈〉以上。A.70% B.75% C.80% D.85% 362.对血站制度、职责与规程的监督要点是〈〉。
A.检查血站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是否覆盖行政与业务工作
B.血站与采血车上的法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 是否有国家计量部门的检定合格证书 C.血站是否开展了计算机管理
D.采血点与采血车是否按《血站基本标准》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 363.《献血法》第十条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必须由〈〉进行
A.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 B.具有护士毕业证书的护士 C.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 D.经过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364.献血者血液检验标准不包括〈〉项目.A.血型 B.甲肝 C.梅毒 D.艾滋病 365.所有血液检测的原始记录应保存〈〉以上
A.5 年 B.7 年 C.9 年 D.10 年
366.在血液成分分离中 , 对于开放式的血液成分制备要在〈〉级洁净台〈间〉操作。A.10 B.100 C.1000 D.10000 367.开放制备的血液成分产品应在〈〉内输用。
A.6 小时 B.12 小时 C.24 小时 D.36 小时 368.〈〉不属于血液成分单采的种类。A.血小板 B.少臼细胞血小板 C.粒细胞 D.全血 A.成分分离室人流、物流要分开 B.离心机摆放要有序 , 便于操作 C.成分分离种类要齐全
D.工作环境、温度、保存时间、成分种类与名称、操作记录等均应达到国家标准 370.血液待检库最主要的工作责任之一是〈〉。A.对所有入库的血液进行清点 , 标识、分型分类储存
B.按检验报告将合格血液与不合格血液严格分开 , 认真作好记录 , 不允许不合格血进入成品库 C.打印并粘贴血液标签
D.按时记录待检库冰箱、冰柜和血小板振荡仪温度和设备检查与维护记录 371.〈〉不属于血液成品库工作人员的职责。
A.对进入成品库的血液要逐袋对照报告单 , 验收合格血液入库 B.成品库的血液应分型存放 , 并在冰箱门外标识品种与品名 C.当库存血液下降到最低警界线时 , 组织外调血液补充库存 D.血液入库或出库记录应认真填写清楚 , 做到日清月结 372.血液质量的定义是〈〉。
A.确保所完成的工作符合质量需要、符合确定的标准
B.符合特定标准的服务和产品的特性的总和包括符合性和可靠性
C.对所完成的工作必须一贯精确和正确 , 以保证患者接受的血液符合要求 D.遵守血液采集和制备中的规定和标准 , 确保血液符合临床要求 373.血站各个业务科室的医疗废物外包装袋 ,(〉不符合要求。
A.针头放在利器盒中 B.其他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包装袋中 C.医疗废物包装袋和包装容器上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D.医疗废物用两层的黑色的垃圾袋
374.根据《献血法》的规定 , 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 除取缔 , 没收违法所得外,可以并处〈〉以下罚款。
A.10 万元 B.12 万元 C.15 万元 D.20 万元
375.血站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 , 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要〈〉。
A.对患者依法进行赔偿 B.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C.处以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D.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76.血站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可<> 369.血液成分分离室的主要监督要点是〈 A.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处以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C.开除工作籍 D.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377.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 处以〈〉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A.5 年 B.6 年 C.8 年 D.10 年 378.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 , 处〈〉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
A.3 年以上 5 年以下 B.5 年以上 10 年以下 C.5 年以下 D.10 年以下
379.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 的部门 , 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 , 造成危害 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 ,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 处〈〉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A.20 年 B.15 年 C.10 年 D.5 年
38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暂行〉》第 11 条规定 z 凡血红蛋白低于〈〉属于输血适应症。A.100g/L B.9Og/L C.11Og/L D.120g/L 381.(〉不属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所需具备的条件。
A.具有基本的血液学研究基础和造血干细胞研究能力 B.具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运转经费的能力 C.脐血造血干细胞库必须执行我国《血站管理办法》 D.具有安全可靠的脐带血来源 382.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
A.与全血有效期相同 B.全血有效期满后三月 C.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 D.全血有效期满后一年 383.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是〈〉。
A.一般为100m1, 最多不超过 200 m1 B.一般为 200m1 时 , 最多不超过 400 m1 C.一般为400m1, 最多不超过 600 m1 D.一般为 600m1 时 , 最多不超过 800 m1 384.〈〉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A.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85.〈〉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 , 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A.各级各类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献血办公室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86.《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前,()血站应当办理再次执业登记。
A.半月 B.一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387.《血站执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388.血站与单采血浆站不得在〈〉设置
A.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 B.同一市级行政区域内 c.相邻县级行政区域内 D.相邻市级行政区域内 389.中心血库由〈〉设立。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地方人民政府 390.中心血库应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服务覆盖不到的〈
A.县级行政区域内 B.乡镇、农村 C.偏远山区 D.县级综合医院内 39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根据〈 〉制定本行政区域血站设置规划。
A.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资源、临床用血需求 B.本行政区域人口、医院床位、卫生事业规划 C.本行政区域人口、医疗资源、卫生事业规划 D.本行政区域人口、医院床位、临床用血需求 392.血站的性质是〈〉。
A.采集血液和原料血浆的卫生事业机构 B.采集全血、成份血和自身输血的卫生事业机构
C.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 , 是以营利为目的卫生组织 D.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 ,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组织 393.国家鼓励〈〉人员率先献血 , 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A.国家工作人员、工人、农民 B.现役军人、工人、农民
C.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高校学生 D.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大中专学生
394.有下列行为之一;非法采集血液的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血液的;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除给予取缔 , 没收违法所得外 , 可以处以〈〉
A.五万元以下罚款 B.七万元以下罚款 C.十万元以下罚款 D.十五万元以下罚款
395.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 ,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 要求的 ,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 给予
警告 , 可以并处(〉。
A.5 万元以下罚款 B.3 万元以下罚款 C.2 万元以下罚款 D.1 万元以下罚款 396.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超过〈〉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
A.600 B.1000 C.1500 D.2000 397.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输血前 , 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 , 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 , 由(〉签署临床输血同意书。
A.患者本人 B.患者家属 C.医患双方共同 D.医护人员 398.卫生部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三级以上医院的成份输血率要分别达到〈〉。
A.30%、50% B.50%、70% C.40%、60% D.60%、80% 399.医疗机构应急用血 , 需要临时采集血液时,()不是必备条件。A.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
B.危及病人生命 , 急需输血 , 而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
C.具有交叉配血及快速检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条件 D.经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批准
400.医疗机构在应急用血需要时,临时采集血液后应在〈〉天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A.6 B.8 C.10 C.10 40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 27 条规定,血液发出后,受血者与 供血者的血样保存在 2-6 ℃ ,至少保存〈〉天。
A.5 B.7 C.3 D.1 402.输血完毕后 , 应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 , 并至少保存〈 〉天。
A.1 B.2 C.3 D.4 403.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的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 , 有关资料需保存〈〉年以上。
A.5 B.lO C.3 D.1 404.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 ,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 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 , 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并处罚金。
A.3 年 B.5 年 C.8 年 D.10 年
405.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 , 不符合国家规 定的标准 ,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 处(〉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
A.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B.处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C.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 D.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406.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 , 不符合国家规 定的标准 , 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 , 处〈〉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A.5 年 B.8 年 C.10 年 D.15 年 407.医院输血科血液出入库、领发的记录等有关资料需要保存〈
A.输血后半年 B.1 年 C.5 年 D.10 年
40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单采血浆站的监督检查。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409.为保证辖区内临床用血需要 , 血站可以设置储血点储存血液 , 储血点应当由(〉批准。
A.储血点所在行政区域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储血点所在行政区域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设置储血点的血站
410.《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 申请设置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 , 应当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向〈〉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A.卫生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11.血液是指(〉。
A.全血、血液成份和特殊血液成份 B.全血、血液成份和原料血浆 C.全血、血液成份和脐带血 D.全血、血液成份 412.《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 , 献血者的体重(A.男≥ 45 千克女≥40 千克 B.男≥50 千克女≥45 千克 C.男≥ 55 千克女≥50 千克 D.男≥60 千克女≥ 55 千克 413.医院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 , 每周消毒〈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414.供血浆者的健康检查标准 , 由〈〉制定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中国输血协会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15.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对原料血浆经复核发现有经血液途径传播的 疾病的 , 必须通知供血浆的单采血浆站 , 并及时上报(〉。
A.当地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当地市、州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16.采血浆器材等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后 ,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并作记录。
A.浸泡 B.高压灭菌 C.毁形 D.销毁 417.单采血浆站的合格供血浆者应为〈居民。
A.年龄 18-50 周岁 B.年龄 16-66 周岁 C.年龄 18-55 周岁 D.年龄 18-45 周岁
418.单采血浆站对供血浆者按规定进行血比重筛选时 , 应用硫酸酮法的合格标准为〈〉。A.男≥1.050、女≥1.052 B.男 >1.052、女〉 1.050 C.男≥1.052、女≥1.050 D.男〉 1.052、女〉 1.050 419.采供血机构对供血者血液检验 , 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的 , 应当按〈〉填写传染病报告卡。A.传染病病人 B.疑似传染病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阳性检测结果
420.采供血机构因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 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依法予以〈〉处罚。
A.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B.降级飞撤职、开除
C.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 D.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21.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浆后应在〈〉储存在-25 ℃的冰柜内。
A.6 小时 B.4 小时 C.2 小时 D.1 小时
422.单采血浆站内每台单采血浆机〈含采血浆用床 / 椅〉净使用房屋面积不少于〈〉平方米。
A.8 B.6 C.5 D.4 423.依照《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规定 , 设置单采血浆站必须配备 的单采血浆机不少于〈〉。
A.10 台 B.12 台 C.15 台 D.18 台 424.单采血浆站采集原料血浆时 , 每人份血浆质量不得超过〈〉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A.580 克 B.550 克 C.500 克 D.600 克 425.原料血浆袋包装标签内容不应包括〈
A.供血浆者编号 B.采血浆日期 C.采血浆者 D.单采血浆站名称 426.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浆后应在〈〉内冻存成型
A.3 小时 B.4 小时 C.5 小时 D.6 小时 427.依照《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428.卫生部《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规定 , 全站职工中卫生技术人 员数不低于职工总数的比例为〈〉。
A.60% B.70% C.80% D.90% 429.卫生部《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规定 , 中级以上卫生技术职称 者不低于卫技人员总数的比例为〈〉。
A.20% B.30% C.40% D.50% 430.单采血浆站对供血浆者不能跨区域或者流动供血浆 , 下列能够 作为有效身份识别的证件是〈〉。
A.驾驶证 B.工作证 C.户口薄 D.身份证 431.单采血浆站职工总数不少于〈
A.10 人 B.15 人 C.20 人 D.25 人 32.单采血浆站站长应具有()学历
A.中专 B.中专以上 C.大专以上 D.本科以上
33.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单采血浆站转制工作方案》 要求 , 单采血浆站转制为由〈〉设置。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机构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34.单来血浆站应配备专职体检医师 , 其为经注册的〈〉担任。
A.中医执业医师 B.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C.临床执业医师 D.公卫执业医师 i35.申请设置单采血浆站 , 经审查符合条件的 , 由()审批,核发《单采血浆许可证》。
A.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政府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36.供血浆者两次供血浆间隔的时间为〈
A.二三 10 天 B.注 14 天 C.二三 20 天 D.二三 30 天
二、多选题
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 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中断干线交通 C.控制或者捕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D.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E.停止一切社会性活动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 ,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的内容 包括:〈〉。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B.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C.发生 1 例艾滋病输入病例的 D.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E.发生传染病人失踪的
3.〈〉,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必须按照规定报告。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执行职务的人员 D.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公共场所及其他单位
4.目前我国建立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 , 覆盖了国家、省〈直辖市〉、市〈地〉、县(区的(〉 , 并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延伸。
A.卫生监督机构 B.医疗机构 C.卫生行政部门 D.采供血机构 E.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 , 属于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C.麻疹减毒活疫苗 D.水痘疫苗 E.流感疫苗 6.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 A.工作人员具有法律意识和了解相关法律
B.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C.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 ,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D.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E.工作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7.〈〉属于国家规定的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要求。A.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B.经县级以上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C.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D.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E.具有动物实验能力 8.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 , 应该〈〉。A.每年组织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B.必要时 , 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C.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D.可有 1 名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活动 E.服务人群能够满足业务工作需要
9.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 , 实验室负责人应当〈〉。A.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报告 B.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人员报告 C.对现场立即进行消毒 D.同时派专人陪同及时就诊 E.就地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10.卫生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 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 , 依法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是〈〉.A.不可对现场进行消毒 , 以便随时采样 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E.实施疫区封锁 11.实验室未依照规定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 , 卫生行政部门可〈
A.责令限期改正 , 给予警告 B.处 5 千元以下罚款 C.有许可证件的 , 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有关许可证件
D.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 E.责令停业整顿
12.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 正确的是(〉。A.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B.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C.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D.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E.对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
13.疫情报告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 规规章所规定的〈〉报告传染病。A.程序方式 B.步骤 C.内容 D.时限 E.以上各项 14.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的管理原 则〈〉。
A.依法管理 B.安全高效 C.分级负责 D.全程监督 E.快速准确 15.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 〉的传染病疫性报告进行监管。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公共场所及有关单位 E.以上各项
16.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内容〈
A.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 B.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 C.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公布职责 D.培训工作 E.技术指导
17.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 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 主要包括〈〉。
A.报告卡和各登记簿填写 B.疫情收报 C.疫情核对、自查 D.奖励 E.以上各项
18.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 染病疫情信息 , 并可以授权〈〉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 病疫情信息。
A.设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9.《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 〈〉作为公布全国和本行政区域传染病疫情信息的责任人。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设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0.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其主要的法律依据〈〉。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D.《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E.《母婴保健法》 21.传染病疫惰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是(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 E.个体开业医生和乡村医生 22.《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
A.鼠疫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霍乱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以上各项 23.〈〉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肺结核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以上各项
24.发现〈〉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 , 报告时限与方式和甲类传染病相同。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炭瘟中的肺炭瘟 C.艾滋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流行性出血热
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 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D.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E.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2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中 , 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
A.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流行 B.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 C.发生罕见或己消灭的传染病 D.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 E.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2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内容包括〈
A.事件名称 B.发生地点、时间 C.可能原因
D.涉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E.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讯方式 28.〈〉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发现 1 例鼠疫病人 B.发现 1 例霍乱病人 C.发现 2 例甲肝病人 D.发现 2 例伤寒病人 E.发现 5 例诺如病毒感染病人 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报告分为(A.进程报告 B.初次报告 C.分析报告 D.结案报告 E.危害程度报告 30.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A.各级卫生监督机构 B.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其他专业防治机构 E.信息统计机构 31.医院感染包括(〉。
A.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B.病人住院期间获得 , 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病人入院时己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病人入院前已发生的感染 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时获得的感染 32.发生医院感染的途径可分为〈〉。
A.交叉感染 B.病毒性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自身感染 E.细菌性感染
3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后要求 12 小时 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24 小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感染暴 发病例为〈〉。
A.发生 5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因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 C.由于医院感染暴发造成 3 人以上患者有人身损害后果的
D.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 , 且不能确诊的 E.有 3 例明确诊断的医院感染病例的
34.医疗机构发生〈〉情形时 , 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A.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感染的医院感染 C.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D.外科手术后 2 例术后感染的情况 E.5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35.严密隔离的预防性控制措施适用于那种疾病〈
A.鼠疫 B.肺结核 C.SARS D.乙肝 E.耐万古霉素金球菌可多途径感染的疾病 36.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应做到〈〉。
A.工作人员岗位固定 B.设备固定、耗材有储备量 C.挂号、化验、药房、诊疗活动均为专区管理 D.设有专用出、入通道 E.肠道门诊有专用厕所
37.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的范围 , 主要涉及〈〉。A.医疗卫生机构对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和暂时贮存的管理 B.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C.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 D.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的处置 E.以上都是 38.医疗废物管理的原则有哪些(A.全程管理的原则 B.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 C.分工负责的原则 D.再利用的原则 E.自行处置原则 39.《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 E.化学性废物 40.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
A.相应类别警示标识 B.系中文标签 C.标注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D.标注医疗废物产生日期 E.医疗废物类别及需要的特殊说明 41.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 , 正确操作是〈〉。
A.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 B.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 C.穿戴防护服 , 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D.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E.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废物混放 42.运送医疗废物时 , 正确的是〈
A.不得丢弃医疗废物 B.不得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C.不得邮寄医疗废物
D.医疗废物装入周转箱后 , 可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 E.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 43.属于医疗废物的有〈
A.废弃的医疗标本 B.被病人尿液污染的被服 C.医学实验动物尸体 D.玻璃安瓶 E.隶温度 44.以下哪儿种物品 , 属于感染性废物〈
A.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B.医用针头 C.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 D.废弃的血液制品 E.废弃的人体组织 45.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包括〈
A.医院 B.卫生院 C.疗养院 D.急救站 E.门诊部 46.《消毒管理办法》适用的其他需要消毒的场所包括〈
A.公共场所 B.托幼机构 C.出租衣物及洗涤衣物的单位和个人 D.殡仪馆 E.流动人员用工单位
47.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应严格按照〈〉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A.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B.消毒管理办法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E.执业医师法 48.医院对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的监测手段包括〈
A.进货索证 B.抽检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C.使用的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D.毒理学评价 E.无菌试验 49.对医疗机构消毒的卫生监督包括〈
A.消毒管理组织和制度建立情况 B.医疗机构消毒执行情况 C.使用的消毒产品的管理情况 D.一次性医疗器具的处理情况 E.使用中消毒剂、消毒器械的消毒效果 50.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应包括〈〉。
A.建立消毒管理组织 B.建立消毒制度 , 落实责任到人 C.记录日常消毒情况 D.开展场所和用品的消毒 E.消毒效果监测 51.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范围一般包括〈
A.工作场所的空气 B.工作场所的物体表面 C.使用器材 D.剩余标本 E.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和双手 52.医疗机构及其他场所消毒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A.传染病防治法 B.消毒管理办法 C.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D.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E.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5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哪些领域的消毒工作〈
A.托幼机构 B.医疗机构 C.疫源地 D.公共场所 E.从事致病微生物实验单位 54.真菌抱子污染的医疗用品可选择〈
A.灭菌方法 B.高水平消毒法 C.中水平消毒法 D.低水平消毒法 E.以上都可以 55.低度危险性物品可选择的处理方法(A.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 B.一般可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 c.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采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D.灭菌 E.高水平消毒 56.对下列〈〉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 , 应先消毒再清洗。A.甲类传染病 B.肝炎 C.结核 D.爱滋病 E.炭疽 57.压力蒸汽灭菌的常规监测包括(A.工艺监测 B.化学监测 C.生物监测 D.温度监测 E.湿度监测 58.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包 括〈〉。
A.粪大肠菌群数 B.肠道致病菌 C.肠道病毒 D.结核杆菌 E.肝炎病毒 59.综合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包括(A.粪大肠菌群数 B.肠道致病菌 C.肠道病毒 D.结核杆菌 E.肝炎病毒 60.卫生部要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将()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
A.发热门诊 B.肠道门诊 C.呼吸道门诊 D.传染病科 E.皮肤病门诊 61.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
A.污染区 B.半污染区 C.清洁区 D.控制区 E.隔离区 62.隔离病区的半污染区一般包括〈
A.清洁更衣室 B.医护人员休息室 C.医护人员办公室 D.治疗室 E.检验室 63.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可选择〈
A.洗必泰醇类 B.碘伏 C.75% 乙醇 D.1% 戊二醛 E.1% 漂白粉上清液 64.医院供应室应设置独立分隔的〈〉等区域。
A.污染区 B.清洁区 C.无菌物品存放区 D.消毒区 E.清洗区 65.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A.是否建立消毒组织 B.医护人员消毒知识培训、学习C.使用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 D.环境、物品是否符合标准 E 消毒效果监测
66.疫源地消毒合格的指标〈〉。
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 B.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应≥ 90% C.有关指标菌残留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D.消毒后无化学残留 E.以上都是 67.凡患有〈〉传染病的患者不得从事托儿所、幼儿园的保教人员、炊事员的工作。
A.国家法定传染病 B.滴虫性阴道炎 C.霉菌性阴道炎 D.化脓性皮肤病 E.精神病 68.患有〈〉疾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不得上岗。
A.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 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神经性皮炎 D.精神病 E.支气管炎 69.根据《消毒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 托幼机构应当〈
A.健全和执行消毒管理制度 B.对室内空气、餐(饮〉具和其他幼儿活动的场所进行消毒 C.对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消毒 D.对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消毒
E.对室内空气、餐(饮〉具、毛巾、玩具和其他幼儿活动的场所定期进行消毒 70.消毒服务机构应对每次消毒或灭菌运行过程做好记录 , 包括〈〉。
A.消毒或灭菌物品数量、种类和包装情况 B.消毒或灭菌技术参数 C.检测记录 D.消毒与灭菌具体日期 E.操作员签名 71.《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经营的消毒产品有〈
A.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 B.无卫生许可批件的 C.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过期的 D.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E.未进行各案的
72.〈〉不得作为生产消毒产品的辅助原料.A.氧氟沙星 B.甲硝唑 C.联苯苄唑 D.去甲肾上腺素 E.次氯酸纳 73.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均不得检出的微生物指标包括〈
A.细菌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 C.绿脓杆菌 D.真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74.抗〈抑〉菌制剂不得标注的内容包括〈
A.宣传消毒效果 B.宣传灭菌效果 C.暗示疗效 D.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 E.有效成分
75.抗〈抑〉菌制剂禁止标注的内容包括灭菌、消炎、减轻或缓解 疾病症状以及〈〉等。A.高效 B.无毒 C.除菌 D.治疗疾病 E.抗炎 76.下列消毒产品名称中不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 要求的有〈〉。A.××药物卫生巾 B.××消毒湿巾 C.××灰甲灵 D.××速效杀菌全护理液 E.××抗菌卫生湿巾 77.直接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的操作人员体检时间要求〈
A.上岗前 B.每年 C.隔年 D.根据工人健康状况 E.身体健康可以不体检 78.消毒产品生产企业选址的卫生要求有〈 A.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B.不得有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粉尘和其他扩散性的污染源 C.应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D.与居民区要有一定的防护间隔或良好的绿化隔离 E.周围五百米内无污染源 79.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布局的卫生要求(A.保证生产连续性且不得有逆向交叉 B.生产区与生活区必须彻底分开 C.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办公室、会议室等)相对分开
D.人、物流可以不分 E.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过程考虑相对分开 80.〈〉属于消毒产品生产区的卫生要求。
A.生产区厕所必须为水冲式 , 并保持清洁卫生 B.生产区设更衣室
C.更衣室内应当有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 D.更衣室应配备流动水洗手、消毒设施 E.配置有效的防尘、防蝇、防鼠设施 81.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区应设置〈〉。A.原辅料仓库(含包装材料)B.生产车间(一般应包括配料间、制作间、灌装间、内包装间等)C.成品包装间 D.产品仓库 E.质控室 82.〈〉的行为不符合消毒产品生产操作人员的卫生要求。
A.清洁、消毒双手 B.戴手表或手饰 C.留长指甲或染指甲 D.吸烟 E.进食 83.下列哪些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生产(A.活动性肺结核 B.病毒性肝炎 C.肠道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D.化脓性或慢性渗出性皮肤病 E.陈旧性肺结核 84.经营者采购消毒产品时 , 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A.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B.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C.批次检验报告 D.工商营业执照 E.税务登记证书
85.有下列〈〉情形之一时 , 卫生部可以对已获得卫生许可批件 的消毒产品进行重新审查。A.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真实性受到质疑的 B.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受到质疑的 C.产品宣传内容、标签(含说明书)受到质疑的
D.生产企业申请注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E.夸大宣传 86.医疗执业活动具有的特点是〈
A.主体的特定性 B.服务对象的特定性 C.执业目的的特定性 D.执业规则的特定性 E.医疗执业行为结果的双向性 87.医疗执业监督的一般特征有〈
A.主体的特定性 B.执业目的特定性 C.职权的法定性 D.监督的严肃性 E.行为的主动性 88.医疗执业监督的作用是〈
A.许可作用 B.制约作用 C.规范作用 D.预防作用 E.处罚作用 89.医疗执业监督依据可以分为(A.事实依据 B.法律依据 C.政策依据 D.处罚依据 E.技术依据 90.设置诊所的人员必须符合〈〉条件
A.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B.注册后从事本专业的临床工作 5 年以上
C.身体健康 D.非在职医务人员 E.设置人可以不是医师 91.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A.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B.选址合理 C.设置申请人符合规定条件 D.冠名符合要求 E.污水、污物处理方案合理 92.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名称。
A.侵犯他人利益的名称 B.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 C.以药品、医疗仪器命名的名称 D.含有核准的诊疗科目名称 E.含有国家、中华等字样的名称
93.有(〉情形的不予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
A.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B.投资不到位 C.无法提供峻工验收材料 D.公共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E.规章制度不符合要求 94.非政府设置的医疗机构〈〉不得作为医疗机构识别名称。
A.新新 B.凌云街道 C.海风镇 D.心脏 E.太国 95.医疗机构改变〈〉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A.名称 B.主要负责人 C.诊疗科目 D.床位 E.场所 96.医疗机构校验应该符合〈〉的规定。
A.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三个月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校验手续 B.床位不足 100 张的医疗机构每年校验一次
C.对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医疗机构登记机关应给予警告、限期改正,并可以给予一至六个月的暂缓校验期 D.暂缓校验期满仍达不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 , 登记机关应当给予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E.医疗机构限期改正期间予以暂缓校验 97.(〉的违法行为应按无证行医案处罚。
A.未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擅自在药店坐堂行医 B.个体诊所聘用非医师行医的 C.医疗机构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点以外开展诊疗活动
D.非本医疗机构承包医疗机构科室并以本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 E.未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擅自开展针灸减肥活动 98.关于无证行医的应当加重处罚的情形〈〉。
A.行医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人员 B.行医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C.给患者造成伤害 D.使用假药 E.以行医为名骗取患者的钱物 99.(〉属合法的医疗机构会诊。
A.有要求会诊的医疗机构邀请函 B.会诊双方具有相关核准科目和医师的资格 C.会诊双方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治疗设备 D.得到患者的同意 E.当患者昏迷时 , 应征得其家属或监护人的同意 100.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执行〈〉的规定是正确的.A.合资合作的中方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中所占的股权比例或权益不得低于 30% B.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可以设置分支机构 C.中外合作期限不得超过 10 年 D.100 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每三年校验一次
E.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当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101.〈〉的违法行为按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超出登记的范围处罚。
A.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人工受精技术 B.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技术 C.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技术 D.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科室名称 E.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终止娃手术的
102.(〉的违法行为按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罚。
A.临床内科医师在为病人做针灸治疗 B.医学生在医师的带教下在病房里开医嘱 C.口腔科技师正在给病人装假牙 D.护士给病人量血压 E.内科医师正在开展人工流产手术
103.〈〉的行为不属于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A.医疗机构独立使用仅仅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人员
B.医学生未经上级带教老师的同意,擅自开处方 C.医师在注册点以外的医疗机构执业 D.内科注册医师正在给病人做心电图检查 E.执业助理医师在三级医院内单独执业 104.医师执业注册的执业类别有〈〉。
A.临床医师 B.中医医师(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C.口腔医师 D.公共卫生医师 E.康复科医师 105.申请医师执业注册时 , 应提交下列材料(A.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 B.医师资格证书 C.注册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申请人 6 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表
D.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拟聘用证明 E.申请人身份证明 106.护士注册可分为〈
A.首次注册 B.重新注册 C.再次注册 D.连续注册 E.变更注册 107.可免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情形有(〉。A.获得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的 B.获得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专科以上毕业文凭的
C.获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兔考资格的普通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的 D.1994 年 1 月 1 日前己取得护士以上技术职称的 E.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108.乡村医生有〈〉情形之一的,由原注册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注销执业注册,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A.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B.受刑事处罚的 C.中止执业活动满 2 年的 D.考核不合格 , 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E.受行政处罚的 109.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可分为〈
A.初次注册 B.重新注册 C.再次注册 D.连续注册 E.变更注册 110.外国医师申请来华短期行医 , 应提交下列材料〈
A.申请书 B.经公证的外国医师学位证书 C.经过公证的外国行医执照或行医权证明 D.外国医师健康证明 E.邀请或聘用单位证明以及协议书或承担有关民事责任的声明书 111.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由〈〉批准
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E.卫生部
112.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时 , 应遵守〈〉规则。A.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B.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C.不得拒绝急救处置急危患者
D.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E.如实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 113.护士执业规则有〈〉。
A.正确执行医嘱 B.遵守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 C.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D.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 , 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 E.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专业实习, 独立开展护理工作 114.在执业活动中 , 乡村医生〈〉是正确的。
A.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卫生统计报表 , 妥善保管有关资料 B.按照规定处置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
C.对超出一般医疗服务范围或者限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不能诊治的病人 , 及时转诊 D.未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 , 急救处置重危患者 115.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
A.进行一般医学处置 , 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 B.参与医学经验交流 , 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参加业务培训和教育 D.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E.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 116.医疗机构使用大型医用设备时应符合〈
A.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证制度 B.上岗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 C.严禁购置进口二手大型医用设备 D.严禁使用国家己公布的淘汰机型 E.大型医用设备必须达到计(剂)量准确 , 安全防护、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117.下列哪些项目的审批期限为 45 个工作日〈〉.A.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批准书(供精人工受精技术)B.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批准书(夫精人工受精技术)C.美容医疗机构的设置批准书 D.医疗机构增加医疗美容科 E.医疗机构执业登记
E.为患者实施引产术 118.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 , 具有〈〉行为的应给予 1 万元以下罚款.A.未按规定对供精者进行健康检查的
B.向不具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批准证书的机构提供精子的 C.向医疗机构提供未经检验的精子的
D.供精者档案不健全的 E.以上全对 119.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 , 具有〈〉行为的应当给予 3 万元以下的罚款。A.有买卖配子、合子、胚胎的 B.实施代孕技术的 C.擅自进行性别选择 D.使用不具有《人类精子库批准书》机构提供的精子的 E.未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120.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属于非法采集血液 ,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献血法》第 18 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
A.未经批准擅自设置血站 , 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B.已被注销的血站 , 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C.《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再次登记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D.变造、伪造《血站执业许可证》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E.血液检测实验室未取得相应资格进行检测的
121.《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 血站严禁采集〈〉的血液。
A.冒名顶替者 B.健康检查不合格者 C.频繁献血者 D.单位组织计划献血者 E.户籍不属于本辖区
122.血站应当保证发出的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 保证〈〉无差错。A.品种 B.规格 C.活性 D.血型 E.数量
123.采供血机构因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 导致因输入血液 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依法予以(〉。
A.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B.没收违法所得 , 并处 10 万元罚款
C.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D.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 E.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4.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 , 有权索取有关资料 , 血站不得〈〉。A.拒绝 B.隐瞒 C.阻碍 D.询问 E.汇报 125.有〈〉情形之一的 , 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
A.血站有偿采集血液的 B.《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再次登记的 C.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开展采供血工作的 D.超出执业登记项目的 E.工作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的 126.严禁采集〈〉者血浆。
A.无《供血浆证》 B.未进行健康检查 C.不属于采浆区域 D.卫生系统人员 E.体重超重 127.对血站建筑中的监督要点是〈
A.业务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 B.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 C.结构符合人流物流分开 D.献血者要有安全、卫生、便利的休息场所 D.献血者要有安全、卫生、便利的休息场所
128.制定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的总体布局与发展规划要根 据〈〉。
A.人口分布 B.卫生资源 C.地域分布 D.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 E.血源情况 129.我国目前的献血类型有〈
A.家庭献血 B.家庭替代献血 C.无偿献血 D.全血献血 E.成份献血 130.《献血法》第 7 条规定 , 国家鼓励〈 〉率先献血 , 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A.工人 B.国家工作人员 C.现役军人 D.高等学校在校学生 E.教师 131.血站血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A.保护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B.保障受血者安全
C.对辖区内的血液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发展和利用 D.提高血源质量、保证输血安全.E.防止通过输血传播疾病
132.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为〈
A.一般为 200 毫升 B.最多不超过 400 毫升 C.100 毫升
D.450 毫升 E.500 毫升 133.血液检测中的监督要点(A.是否按规定检测 B.检测试剂是否经国家批批检定 C.检测试剂的消耗与检测人数是否吻合 D.血液检测原始记录是否保存 10 年 E.血清标本是否保存至全血有效期后的半年
134.《献血法》规定 , 血站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 按照《献血法》 规定, 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A.没收违法所得 , 或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 , 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C.警告 D.予以取缔 E.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5.《献血法》规定 , 血站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血液的 , 依法〈〉。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 并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C.情节严重 , 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 , 限期整顿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予以警告
136.《献血法》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没收违法所得 , 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罚款〈〉。A.非法采集血液的 B.血站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 C.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D.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 E.违反操作规程采集血液的
137.《献血法》规定 , 血站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集血液 , 依 法〈〉。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C.予以警告
D.给献血者健康造成损害的 ,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E.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8.血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 , 造成严重后果的 , 对有关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擅自采集原料血浆 , 买卖血液的 B.违反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质量规范和标准的 C.擅自涂改、毁损或者不按规定保存工作记录的 D.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器材的 E.超出执业登记的项目、内容、范围开展业务的
139.《献血法》规定 , 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 , 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 ,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A.责令改正 B.给予警告 C.没收违法所得
D.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E.可以并处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罚款 140.单采血浆站的总体规划主要包括〈
A.布局 B.数量 C.投资 D.规模 E.环境 141.国家实行单采血浆站〈 〉的制度。
A.统一设置 B.统一规划 C.统一管理 D.统一血源 E.统一采集
142.单采血浆站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血浆的 , 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下列处罚。A.责令限期改正 B.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C.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 E.警告
143.单采血浆站已知其采集的血浆检测结果呈阳性 , 仍向血液制品 生产单位供应的 , 依据《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应当〈〉。
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 , 并处10 万元以上 30 万元以下罚款 B.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 , 并处10 万元以下罚款 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D.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人身伤害等危害, 构成犯罪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以上全选
144.涂改、伪造、转让《供血浆证》的 , 应依法给予下列处罚〈
A.没收违法所得 , 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 1 万元以下的罚款
B.收缴《供血浆证》 C.吊销《单采血浆许可证》
D.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E.没收违法所得并处所得 3 倍以上 5 倍以下罚款
145.《献血法》的制定 , 是为了〈〉。
A.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B.保证社会安定团结 C.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D.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E.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46.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的 , 必须符合以下情况〈〉。
A.应当在采集血液后 , 一周内将情况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B.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和所在地无血站(或中心血库)C.危急病人生命 , 急需输血 , 而其它医疗措施所不能替代
D.具备交叉配血和快速诊断方法进行传染病项目检验 E.以上全是 147.《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的立法宗旨是〈
A.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 B.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C.确保血液制品安全、有效 D.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 E.促进无偿献血 148.制定《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的法律依据是〈
A.《献血法》 B.《药品管理法》 C.《红十字会法》 D.《传染病防治法》 E.《血站管理办法》
三、判断题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 , 防止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 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2.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3.第二类疫苗 , 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4.在儿童出生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5.儿童入托、入学时 , 托幼机构、学校不需查验预防接种证。(〉
6.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 , 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7.必要时 , 单位或者个人可组织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8.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彦减毒活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属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9.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 , 可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10.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的微生物 , 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11.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1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 应当由不少于2 人的专人护送 ,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3.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 可将实验室分为四级。()14.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 可同时从事多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15.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 , 不得少于 20 年。()16.疫情报告又称疾病报告 , 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程序、方式、内容等报告传染病。
(〉
17.疫情信息管理的监督是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相关部门及其执行职务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中发现传染病疫情时 , 进行报告和反馈并质量控制的过程的卫生监督。(〉
18.疫情报告的监督对象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公共场所及有关单位等。()19.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 , 坚持依法管理 , 区域负责 , 快速准确 , 安全高效的原则。(〉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接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2 小时内。(〉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 , 突发事件的监测机构、医疗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应当 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1 小时 内。()22.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23.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 供血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及其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 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 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医生。(〉
24.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其他如港口、机场、铁路、厂矿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以及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军队医疗机构。(〉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三类 ,35 种。(〉
26.麻风和斑彦伤寒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27.炭瘟中的肺炭瘟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9.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
施。(〉
30.艾滋病应当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1.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病种一共有 35 种。()33.法定报告传染病中 ,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是乙类传染病。()35.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是传染病疫情的义务报告人。()36.发现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瘟中的肺炭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艾滋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 , 报告时限与方式和甲类传染病相同。〈)37.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 城镇应于 6 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38.在农村 , 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 应于 12 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39.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 , 城镇应于 12 小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4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 采用统一的传染病报告卡和登记簿 , 执行首诊医生报告负责制。()41.在暂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 , 应按照规定时限以邮 寄方式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2.卫生行政部门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 , 对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分。(〉 4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 , 情节严重的 , 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 , 给予警告。()44.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45.发生群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吁引发医院感染中的外源性感染。()46.传染病的病原体即医院感染病原体。()47.医院或科室的医院感染率不会因季节、地域、病种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48.医院的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设置。()49.内镜在消毒灭菌前必须经过彻底清洗 , 去掉表面的蒙古液和血污等再进行消毒处理。()5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 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 动的机构。(〉
51.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必须做到有岗、有人、有职责、有制度。(〉 52.目前 , 疫源地消毒执行的是卫生部制定的《现场消毒技术规范》。54.医院对普通病人使用后的物品 , 也应先消毒再清洗。()55.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 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56.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57.泊、粉、膏类医疗用品首选干热灭菌。(〉
58.自然挥发熏蒸法的甲醒熏箱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 , 但可用于无菌物品的保存。(〉 59.高度危险性医疗用品 , 可以采用甲醒熏蒸处理。(〉
60.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61.'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必每天灭菌前进行 B-D 试验。62.医院排放的污水都应监测总余氯指标。(〉
63.感染性疾病科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 , 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64.呼吸道发热门(急)诊要设专人 , 并为就诊病人提供一次性口罩。(〉
65.呼吸道发热门诊要配备非接触式洗手设施,每次接触病人后或两位病人诊疗中间,必须进行洗手消毒。)66.肠道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肠道病人诊疗室、病人专用厕所、观察室、化验室、消毒室。()67.肠道门诊半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发药室、治疗准备室。(〉 68.肠道门诊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
69.日常情况下,托幼机构的场所及物表应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70.消毒服务机构在为社会提供消毒与灭菌服务时 , 所采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和程序应经过验证 , 并达到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
()71.卫生部取消了对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许可制度, 基层监督机构不需要再对消毒服务机构实施卫生监督检查。(〉
()53.医疗机构通常根据污染物品的贵廉来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7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
73.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准字(年份)第 XXXX 号。()74.抗生素类药物不得在消毒产品生产中添加。()75.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盐类等激 素作为消毒产品原辅料的 , 该生产企业则违反了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 规定。()76.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每个投料批次生产的产品进行微生物 指标检测。()77.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消毒产品检验机构 , 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 并予以通报批评 : 情节严重的 , 取消认定资 格。
(〉
78.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认定。()79.消毒产品的检验报告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由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80.《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每批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卫生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81.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 在全省范围内有效。()82.抑菌制剂如需标明对真菌的作用 , 须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须注 50%。()83.抗菌(或抑菌)产品具有抗菌作用的 , 应进行抑菌试验 : 具有抑菌作用的, 应进行杀菌试验。()84.根据卫生部 2001 年 4 月 11 日起实施的《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的有关要求 , 消毒产品的名称应包括商标名(或品牌名)、通用名、属性名。()85.同一个消毒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上可以使用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产品名称。(〉 86.消毒产品名称应禁止标注疾病名称、疾病症状等内容。()87.消毒级产品只需在运输包装上标明“消毒级”字样以及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 88.《消毒管理办法》规定 ,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对消毒产品卫生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监督管理职权。()89.用于生产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原材料必须无毒、无害、无污染 , 有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明材料。(〉
90.监督检查中发现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消毒产品 , 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据《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暂扣卫生许可证。(〉
91.医疗执业监督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授予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公共权力。()92.卫生监督机构主要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执业资格和执业行为进行监督。()93.医疗执业是我国卫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94.医疗执业监督的相对人是患者及其家属。(〉 95.医疗执业监督的政策依据高于法律依据。(〉
96.)卫生监督人员有权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 无偿索取有关资料。()97.医疗机构不得使用未经核准的名称。()98.政府设置的医狞机构的识别名称中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 , 由卫生部核准。(〉 99.医疗机构的名称可以超出诊疗科目命名。()l00.医疗机构除改建、扩建、迁建以外 , 停止执业活动超过 1 年的视为歇业。()101.医疗机构不得擅自改变执业登记项目 , 开展诊疗活动。()102.对校验中发现的医疗机构不符合设置标准的 , 登记机关应当注 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03.某公司承包经营某医院的的某一科室 , 其行为的处罚主体仅为 公司 , 按无证行医处罚。()104.某医院将门诊部出租给某公司并以该院的名义成立体检中心对外服务 , 对该医院 , 按医疗机构出借转让许可证处罚。()105.某医院未经许可擅自将美容科与某外资公司合作经营 , 可以将外资公司作为处罚主体 , 按无证行医处罚。()106.《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的有效使用期为 5 年和 10年。(〉
107.某医院未经核准擅自对孕妇实施人工流产 , 该行为应当按医疗 机构超诊疗范围处罚。()108.某医疗机构在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中使用注册为内科专业的医师 , 该行为属于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109.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给患者造 成伤害的 , 必须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10.对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 除罚款外 , 还应当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11.母婴保健机构及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112.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总投资金额不得少于 1000 万。()113.个体诊所的医师不得超过 4 人 , 设置人可以不是医师。()114.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 , 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 , 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 活动〈〉
115.取得医师资格的人员 , 就是法律意义上的医师。(〉
116.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 5 年 , 可申请个体行医。()
117.在突发自然灾害时 , 医师在执业注册地点外参加医疗救治工作 对 , 必须变更注册。(〉 118.执业医师必须在注册的执业类别、专业内开展诊疗活动 , 但美 容医师除外。(〉
119.护士首次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后, 中断注册5 年以上,应直接重新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120.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医师 , 应遵守《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121.乡村医生变更执业的村卫生室时 , 应当办理变更注册手续。()122.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 取得《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许可证》后 , 方可在我国内地行医。
()123.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技术服务人员的资格考核 , 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124.《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必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125.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 , 对限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不能诊治 的病人 , 应当先行救治 , 救治无效时应及时向有抢救条件的医
疗卫生机构求助。(〉
126.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由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设立。
()128.血液检测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
站执业许可证》。()130.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 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尚不构成犯罪的 ,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31.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可根据服务区域实际需要 , 设立独立的分支机构、固定采血点、储血点时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132.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浆前 , 可按照要求选择重点项目对供浆者进 行健康检查或血液化验。()133.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可将用不完的无偿献血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134.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 , 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 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135.血液中心由卫生部审批 , 中心血站、中心血库由地方人民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136.血站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与考核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137.血站内患有传染病的工作人员 , 不得从事采血、供血、成份血制备等相关业务工作。()138.血站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登记。()139.《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 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卫生行政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 , 可以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140.《献血法》规定 , 医疗机构必须对临床用血进行核查。()14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 ,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 血站供给。医疗机构不得开展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142.决定输血治疗前 , 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 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 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 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143.医疗机构应针对医疗实际需要积极推行血液成份输血。医疗机构的临床成份输血的比例 , 应当达到卫生部规定要求。()144.医院输血科两人值班时 , 交叉配血实验由两人互助核对 : 一人值班时 , 操作完毕 , 自己复核。()145.单采血浆站与中心血库可以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设置。()146.单采血浆站采集的原料血浆必须按单人份冰冻保存 , 不得混浆。
位供应原料血浆。(〉
148.血站可以采集专用于血液制品生产的血浆 , 但必须与用于临床 的血浆分开。()149.《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 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 , 由需方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 准。
()150.《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 血站剩余成分血浆可以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解决。()151.在应急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单采血浆站采集的经检验合格的血浆可以用于临床。()152.《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 , 单采血浆站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管 理及疫情报告制度。(〉
153.《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在 辖区内划定的血站采供血服务区域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154.血站应当建立献血者信息保密制度 , 为献血者保密。155.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156.县级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各级红十字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147.《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规定 , 单采血浆站只能向一个与其签订 质量责任书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原料血浆 , 严禁向其他任何单
()129.《血站管理办法》规定 , 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卫生行政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 , 可以注销其《血
()127.血站开展采供血活动 , 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 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157.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 , 不得买卖。()158.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 , 必须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 标准和要求。()159.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床采集血液,但应当符合《献血法》规定的条件确保采血用血安全。)160.省血液中心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质量控制与评 价。()161.献血者应当按照要求出示真实的身份证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冒名顶替者献血。()162.卫生行政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 , 有权索取有关资料 , 血站不
得隐瞒 , 阻碍或者拒绝。()163.血站取得《血站执业许可证》后一年内未开展采供血工作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164.血站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或者其它严重后果的 , 卫生行政 部门在行政处罚的同时 , 可以注销其《血站执业许可证》。()165.医疗机构科研用血 , 由医疗单位向血站提出申请 , 双方协商解决。(〉
166.输血过程中应先快后慢 , 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 , 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67.献血者血液化验的初复检不得以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一人进行。()168.血站(库)、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 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 保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 , 防止因输入血液、血液制品引起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症疾等疾病的发生。()169.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 , 有效期为一周。(〉 170.血站检查发现艾滋病病毒 , 应按规定报告疫情。171.《单采血浆许可证》应当规定有效期。(〉
172.原料血浆是指由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供血机构采集的专用于血液制品生产白蛋白的原料的血浆。()173.严禁单采血浆站采集非划定区域内的供血浆者和其他人员的血浆。()174.国家禁止进出口原料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