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培训总结-愿心,催生良性循环
愿心,催生良性循环
---2017年遵义市名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
根据市教育局办公室通知,我在西南大学参加为期一周(自2018年12月17日至12月22日)名师拟培对象的培训。培训主题是“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观察与教学指导”。西南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们,重点观察与指导了遵义本土专家及学员教师的课堂活动,有针对性地当场分析指导,全体学员积极参与研讨和自我反思。开班典礼上,遵义市市政府督学杨升平同志强调,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这是教师发展内需的动力。我想,继续教育培训学习能否当成内需的动力,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愿心。本次培训,我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让老师们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教师的个人生活和工作,为什么有些人经历得让人羡慕,有些人经历得让人心酸。没有个人的幸福生活,一定不会有更好的工作效果。没有更好的工作效果,一定不会有更好的幸福生活。当然,不靠工资作生活来源的除外,犬儒主义式的幸福也不在此列。是什么关键性因素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我考虑过智商、情商和挫商,考虑过方法、技巧和能力,也考虑过背景、勤劳和勇敢......所有这些都没有给我比较满意的答案。通过西南大学的专家、教授和我们名师班智者的言行点化,我越来越感觉到:愿心,才是催生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一切工作和生活状态是否进步或趋于良性循环,是否充满生机与活力,主要取决于人是否愿意。当然,愿心也能催生恶性循环,这里暂不赘述。
我们,遵义名师班53人在这个略带寒意的冬天,再次相聚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第7教学楼103教室,再次见证了:教育界有很多人在用心做教育!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了解到,刘院长、郑部长等近十名专家、教授以及我们的尹侠、宋培迅等很多同学,他们做了那么多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和科研课题,培养出来那么多像星星般闪耀在各工作岗位上的徒弟和学生。我们班主任,这么年轻漂亮这么有才华,她随意说了一下论文选材的事,一周至少读40篇相关论文每晚至两三点钟,其他如分析、调研、立题等等,成形少则三两月,多则一两年,还有修改和完善工作也需很多时间。另外,所有工作还有可能全都作废。我们的宋培迅老师,是我们班唯一的正高级教师,也才四十几岁,他一个县级课题一年就正式出版了69本校本教材,我们抢着拍他的那种小本子,他有很多很多个。你再看他们讲台上的风采:有的精神饱满激情飞扬,有的气质不凡而其言蔼如,有的口若悬河幽默风趣。他们用独特的风采诠释着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和忠诚。他们对教育事业充满积极的愿心,愿意为教育教学事业满工作量和超工作量工作,愿意想尽一切办法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他们不仅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的色彩。愿心,催生了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的良性循环。我们身边,正在像这样愿意用心做教育的人还有,但是为数并不多。要推动遵义教育整体发展,除了这少数几个引领示范的人才以外,最主要还是依靠这支将近九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支队伍中,也有教育事业愿心不够的人,他们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对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斤斤计较。他们认为自己每天除了上两节课外,学校安排的什么工作都是额外的要加班费的。他认为按劳动法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每天两节课以外的4700分钟,他全部用来批改作业了用来备课了,所以没有任何时间接受学校(公立的,私立学校他肯定不会这样算的)任何工作安排。幸好此类人才不多,否则整个教育界一定死气沉沉毫无生机!需知在一个学校里,嘴上明说且实际行动表现出不想工作优秀或进步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不要说普通教师,就是21日晚的茶话会上,我们名师班举手愿意当班主任的人才几个人。通过培训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遵义市名师班的一员,我有责任思考、行动和发声:要使我市体制内的教育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状态,建议各级相关组织首先着力思考教师愿心问题。教师愿心高涨,我市教育可再创辉煌,教师愿心平平,我市教育可平稳过度,教师愿心低落,我市教育肯定滑坡。教育工作可以有显性检测指标。但是,教书育人,主要还是靠良心,这是隐性指标,是道德范畴,无法纳入法律范畴考量。本人认为激发我市绝大多数教师对教育教学更多愿心,可以采用并最大化实行“公创原则”。本人认为“公创原则”是解决是否愿意的最佳途径。
本人长期思考并始终实践着这一原则,它可以使公办学校内的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愿意积极工作和学习。公创原则具体来讲,一是量化考核细则的“三公”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二是激励对象的“三创”原则,即创新、创绩、创德。整个团队在“公创”环境下,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就可以实现“三有”目标,即有理想、有行动、有进步。而且,只要是正常人,在这种“三公”考核环境中,他会输得心服口服,赢得坦坦荡荡,从而支持创建更优化的“三公”考核环境。当然,不靠工资作生活来源的除外,犬儒主义式的幸福也不在此列。反之,如果团队(特别是体制内的团队)考核没有实现“三公”,那么就很少有人能发自内心去实现“三创”,管得再严也不会有多大效果。只要有人感觉到管理者不“三公”,他用人类最原始的几种反抗方式之一,就足以认管理者无计可施,更何况教育这个本就不好评估的行业。
从教二十三年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欢迎这种“公创”环境,只有在不公的环境中才有出彩机会的极个别师生不欢迎,但从未影响整个集体工作和生活的良性循环发展势态。比如奖励制度,我主要奖励进步,优秀当然要重奖。因为针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优秀从来高不可攀,更不可估量,众生希望渺茫;唯有进步人人可及,也好估量,众生机会均沾。正如本次培训,如果一直都是最优秀的老师才能上台展示自己,那么,我们培训的这五年,90%以上的老师,就一直在台下鼓掌,而且一鼓就是五年。我所带班级,实行进步奖应该有二十多年了,绝大多数学生都站上过领奖台。我名师工室以及能发言的团队里或会议中,我都竭力主张和推荐过进步奖。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果暂时不能助力“公创”环境的建设,那么就要冷静地面对现实,默默地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与我们相遇的学生,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出彩。只要我们的学生在进步,组织迟早会给我们一个更好的平台实现人生价值,要相信组织和自己。
本次培训方式独特,很多老师在这次培训中都加深了认识和了解,这次培训使大家真正开始相互沟通。越是了解越多,越是让我们见证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使我们更加谦虚和谨慎。相信本次培训,绝大多数老师都会受到很大的震撼,估计有一部分老师回到工作岗位时,学以致用效果会很明显。优秀教育工作者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能见贤思齐,从而变得谦虚。谦虚之人才能虚心学习,虚心学习就能谦受益,受益多了也就自然成了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一切都要取决于一个人愿不愿意自我发展和促进团队的发展。
整个培训期间,包括平时生活中、课堂上、茶话会上,我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教育负能量的语言,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居然没有任何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说过一句怨言。他们全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教学正能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真不愧是上级组织精心挑选的遵义市名师培养对象。仅从这一点来看,大家真不愧为遵义市广大人民教师的忠实代表!仅从这一点来看,遵义名师班的示范引领作用已经根植于这个团体灵魂深处!仅从这一点来看,遵义市名师班已经初步具有宣传机和播种机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遵义名师班的每一位老师都有自我发展和促进团队发展的强烈愿心。
我对所有专家、教授和老师的成长经历和所主讲的课题进行解读,我还是得到一样的答案:愿心,催生良性循环!
遵义市第五十二中学 李尚素
二0一八年元月八日
第二篇:名师培训总结
名师培训总结
在2012年9月,我非常荣幸地成为济南市第二届名师培养人选的一员。对我来说,名师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不断的追求:追求专业的提升、追求共同的发展、追求青春的无悔。
西南大学朱德全教授曾说:“名师要具备人品好(师德好)、考得好(即教学质量高)、说得好(善于梳理)、讲得好(理论与表达完美结合)、写得好等要求”。一年来,我以此“五好”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践行,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教学的执着,根据区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对于名师的工作要求,在学校领导和各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我努力工作,敬业爱岗,乐业奉献,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做学生欢迎、家长认可、学校满意的名符其实的名师。努力按照教育局名师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履行名师培养的职责,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三学年学习与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不断超越,做师德的表率
(一)学习理论: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一学期研读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和《小学语文问题诊断与解决》以及有效教育的相关理论书籍,通过网上浏览收集各种教育教学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学习增强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领悟,在教学中,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教学随笔等。把教育博客看作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把写教育博客看作自己的爱好,把教学反思及时通过教育博客进行教学研究,发挥辐射作用。通过教育博客这一重要的交流平台,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引起大家的讨论,使大家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进步。
(二)拓展思路:为开阔眼界,进修学校和区教育局组织我们到上海和潍坊聆听了不同层次的教师、专家的讲座、报告,更新理念,逐步优化思维。每次组织的报告,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2013年11月23日,王玉琚的《思维,在“平台互动”中激活》、2013年11月25日的台湾语文教育专家赖庆雄的作文教学讲座《做一盘启思作文的好菜》、2014年11月29日全国教育名家吉林片区精品课堂展示刘德武的《根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内容》、钱守旺的《如何构建有深度的语文课》、吴正宪的《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语文的印》。2014年11月27日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的学术报告《课堂因融错而精彩》。让我们分享到了他们从事教育生涯以来积累的最宝贵的经验。通过这些相关的理论学习,反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找准突破口,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分享智慧: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合作、乐于学习的团队。在这样一个团队中能时时感受到热切的学习氛围、学习思辩的快乐,因为值得学习的对象就在身边。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总能感受到伙伴们闪耀智慧的思维火花,总能欣赏到领衔人让人茅塞顿开的点睛之语。智慧的分享让我视野开阔,思想升华。如2014年5月20日开展的常规课研讨,由孙岱青老师执教的《东方之珠》,5月27日开展的“有效教育”课堂教学研讨,由钱鹰老师执教的《教材整合的思考》,单元组成员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进行评课,评课中名师们能用深刻的灵活的语文理论和有效教育的理论进行细致深入的评课,让我经历了一次智慧碰撞的过程。
二、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做教育科研先行者
(一)扎实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六班的语文数学教学工作。我一如继往地把自己的所有的爱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教研、科研、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同时在我所热爱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知识与能力并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力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求实研究
1.分层教研,全员参与。
在教育教学上,我始终起着领先的作用。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组织和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积极开展公开课教学。组织同行评课学习,起到了带头作用.为使我校有效教育实验向纵深方向发展,任课教师能在理解有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熟练操作有效教育的要素组合课型和平台互动课型及两种评价方式,本学期分别组织开展了两次校级教研和两次组级教研活动。即“学习方式的微型课研讨”和“平台互动”课型。重点研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及如何围绕教材知识的重难点来搭建问题平台,接着由任课教师开展了组级教研活动,教研中任科教师都能以有效教育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扎扎实实、较有成效地开展活动。使任课教师对有效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专业引领,经验分享
在实施新课程和有效教育教学中,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热点和难点,为老师做讲座《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和《怎样写教学案例》,在理念上引领教师不断更新。
在实施有效教育的两种课型中,自己也承担了多节语文课的研讨:《识字4》,《东方明珠》《小河与青草》,通过听课,使任课教师对有效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校级教研课:平台互动课型的方式的研讨中,指导刘伟红老师备课,上课,评课。使她执教的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受到了全乡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阳光教学开放周中,指导青年教师王金凤和苟程程两位教师上的语文《威尼斯的小艇》和《诚实与信任》,受到了区里有效教育验收组领导的好评。
所主持进行的省级课题《课内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历经三年的时间,于今年6月圆满结题。多数教师在参与课题的研究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不断研讨、不断互助,做青年教师的领路人
为了充分发挥名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在2011年,我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建立的名师工作室机制,成立名师工作室团队。工作中,我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平台的作用,搭建互学、互动、互相研讨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工作室”、“博客”等,上传文章、心得或发表评论,主动参加名师工作室的网络互动,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发挥自己对其他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到目的。通过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提升了自己,带动了他人,实现了整体推进和谐发展,共同提高之成效。
在工作中,我经常深入教研组,参加听评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倾听各科教师的意见、想法,及时整理选择采纳推广;在课题研究中,我深入班级、课堂,与老师和学生谈心,让他们给自己提建议,说想法,经常开展教师活动等活动,促进名师的影响力。
一年来,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研究课题、认真参与集体备课,主动深入班级听课,研究教学行为,总结研讨教材教法,从多方面促进了专业的提升和发展。另外,在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我校的课改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另外,为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2013年12月份,成功举办了校级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全校21位青年教师展示了“反串互动”课改课,在2014年3月份,举办了“一周一课一评”活动,在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出现了段跃荣、张以锋、董泰国等全区知名度很高的课改优秀教师。
四、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带动教师整体发展
回顾自己所做的工作,我觉得进步不小,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大的进步,无愧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称号。
1、向各位名师学习,博友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做名副其实的名师。
2、不断学习业务和理论知识,大胆创新,更新教法,积极研究,总结反思,使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教学特色的名师。
3、提高博客的完成数量,进一步更好的使用博客这一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学习。给我一片蓝天,让我飞翔;给我一道阳光,我会闪耀光芒。前路漫漫,我会一直向前,作为名师,我将立足本位,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发挥名师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名师工程培训总结
“名校名师工程”骨干教师研修班
培训总结
在这个温暖的初冬,来到“山水甲天下”的美丽桂林,来到广西师范大学参加来宾市“名校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让我这个从未踏入大学校门的乡村教师,第一次有机会坐在大学的教室里,亲耳聆听大学教授们的教导,真的感到很幸福。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四天,但是这十四天我的收获却很多。
一、转换角色,转换心态
11月8日下午,当我拖着行囊来到旅馆报到,接着又走了20分钟才走到师大,我的心里就忍不住抱怨起来:学校一大堆工作要做,小孩又没有人管,去上课的路又这么远„„可是第二天的开班典礼,来宾市教育局黄绍权副局长和师大教科院卢宁书记的致词,让我反思起来,是啊,我们每天都在忙于上课,忙于批改作业,忙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却很少能驻足下来观察、思考、审视:我的教育是否科学?我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我自身的知识有多少?我的教育经验能不能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学校领导这么重视对我的培养,我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端正自己的态度,放下心理的包袱,从教师变为学生,认真学习。于是,在培训的14天里,我每天按时来到教室,自觉的遵守上课的纪律,认真的倾听教授们的讲课,积极地与学员们讨论,做好听课笔记。
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在师大,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从第一课王枬教授的《教师教学艺术》到最后余欣欣教授的《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无论是区内的教授还是区外的教授,每一位的讲课都那么精彩,语言各有特色,而且能充分考虑我们一线教师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实例,让我们在理论与实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特别是教授们的幽默风趣,让我们在一阵阵欢笑声中,潜移默化了新的信息和观念。
除了学习是快乐的,我们的培训生活也充满欢乐。从每天放学后的气排球比赛,到七星公园的户外拓展训练,再到教职工活动中心的联欢晚会。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的学习更加轻松,而且使我们这些来自来宾市各地的老师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增进了友谊。
三、新的知识、新的理念
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理念。如王枬教授的《教师教学艺术》让我重新认识到教师教态的重要,更学到了教师教态在课堂中怎样运用。粱燕玲教授的《新课程下教育评价体系的探讨》让我明白好的教师不仅是教学专家,还是评价专家。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发展性评价评价学生。熊宜勤教授的《走进真实的教学世界――课堂观察的应用》、刘良华教授的《行动研究与教师成长》和马佳宏教授的《教育科研的选题与方案策略》使我第一次弄清楚了怎样科学的将平常的工作总结起来。每一位教授讲授的知识都让我对我的工作有了新了解。
四、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生
心理学对从事我们的教师工作很有帮助,这次培训学院安排了刘翔平教授的《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积极》和 余欣欣教授的《积极心理学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户外拓展训练,给我的启示是: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幸福而教育;教育要努力挖掘每个人身上积极的个人特质;不管是教育学生还是对我自己,都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这样,我的教师职业才会带给我幸福,我的人生才是健康的。
最后,我衷心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来宾市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这学习的平台,感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引领和培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快乐的人生价值。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四篇:名师培训学习总结
2012—2014培训学习总结
贵港市桂平西山镇城西小学 吴娇
2012年12月,我有幸成为了贵港市名师培训对象的学员参加学习培训。在培训期间,我分别到过上海华东师大学习培训、北京回龙观育新学校进行十多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听取了几位专家教授的报告,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认真研究了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了心理健康指导,从理论上学习了教育科研方法,并到名校挂职学习、教师交流讨论学习教学相关策略,使自己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深度唤醒了自己的教育的责任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挂职培训学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培训时间,认真学习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校园文化特色,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和班主任研讨会、班会及各项德育工作。经常主动和学校各个部门的领导、教师沟通交流。坚持多看、多听、多问、多学、多思,做到了边学习,边交流,边思考,边总结。认真研读两所学校的各种资料、活动方案,始终不忘和自己实际工作进行对照比较,进行深度思考,从中吸取精华,探寻教育管理的良计妙策。把我的所见所闻和我的收获、思考、体会及时记录,并归纳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从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和管理的境界。现将自己的研修学习活动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俗话说的好:“学无止境。”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创新,人人都需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就都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更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这次培训,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书籍,如《以学定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育因思考而精彩》等等,使我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课堂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主要的来讲。”可见教师要担当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满足于学习和研究过的某一专业,是根本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知识和不断增加新知识。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迭出不穷,比如:现在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正向交互式、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当前的教育已处于一个网络化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教师仍墨守成规,不及时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第二天进课堂就会遇到学生的挑战,因为如今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阅读时时滚动的社会新闻和日日变化的时空资讯,他们拥有的各种相信几乎已经是一条流动的河。所以,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学习、了解、掌握大量的学科知织,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厚的“T”型人才,从专业型教师逐步向综合型、学者型教师过渡,以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这次培训,除了知识、理念上的收获,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
二、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要像苏霍林斯基、陶行知那样,像他们一样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常常去反思和总结。通过培训,我树立和增强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设计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没有终点,只有远方。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自己的课堂实践学习,在修正和反思中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向同行和书本学习,在借鉴和内化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可见,科研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从而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要做到科研、反思,前提是学习。教师不能一味低头教书和批改,应且思且行开展叙事研究,渐行渐进实现教师专业提升。我们要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教育科研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提高了视野,提高了教学技能。
在挂职学习中,虽然去了两所不同的学校,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上海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那里具有的教育理念、独特的办学特色、师生风采令我大开眼界,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园里到处是“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以及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吧,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学校课题中充分渗透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并积极推进情感教育,围绕情感教育整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整体发展。在课堂听课活动中,教师教态都十分规范,课堂组织紧张有序,当堂训练扎实有效,而且各个教师的课堂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敬业精神已经在教师身上得到完美展现。他们一定做出了艰辛的努力,才会有今天的收获。让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丰富了教学知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教师要走向科研,走向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就是要像苏霍林斯基、陶行知那样,像他们一样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常常去反思和总结。通过培训,我树立和增强了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设计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没有终点,只有远方。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向自己的课堂实践学习,在修正和反思中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向同行和书本学习,在借鉴和内化中不断提高的过程。可见,科研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从而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要做到科研、反思,前提是学习。教师不能一味低头教书和批改,应且思且行开展叙事研究,渐行渐进实现教师专业提升。我们要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教育科研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总之,通过两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觉头脑得到充实,思路更为开扩、清晰,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干好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这必将对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挂职学习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回顾、反思与整理自身教育理念的契机,尽管校际差异很大,但他们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将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扬帆引路的作用。
第五篇:名师工程培训总结
磨练 蜕变 提升——名师工程培训总结
杭州市第二届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终于落下了帷幕,五年来,在杭州市教育局的关心下,在杭师院继续教育学院的精心指导下,在班主任来老师,实践基地汪校长具体培养下,我们收获满满。五年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练,是一种提升,更是一种蜕变。
一、五年的培训是一种磨练
说是一种磨练,是要求。从参加工作到至今已经20多年,20多年来,参加的各种培训不计其数,起初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这次培训的艰难,只是觉得这次培训比任何一次时间都来得要长,可最后发现,一旦投入到培训中,便有了深切的磨练的体会。
1.培训时间之长全所未有
每个学期培训将近20天,每次培训短的1-2天,长的3-5天,这种培训整整经历了五年,这五年当中,我们在实践基地老师的带领下,从市区到临安、千岛湖;从市内到台州、温州;从省内到深圳、广州,我们体念了从市内到省内,从省内到全国的初中科学教学的变化,我们的脚步越走越远,思维也越走越深。
2.培训过程之严格全所未有
五年的培训,培训过程的严格全所未有。班主任来老师向来以严格著称,实践基地的汪校长更是以身作责,对我们严格要求。严格培训过程、严格参训纪律、一般不予准假。严师出高徒,现在想来,正是有了这种严格,才保证了我们这次培训的效果。
3.培训内容之多全所未有
五年的培训层次高、内容多。给我们培训的专家、学者在国内都有相当大的知名度,他们中有在教育改革中卓有成效、教育实践丰富的特级教师;有教学理论丰富、思想观念先进的教授和学者;有爱生如子的师德楷模。他们给我们培训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有心对心交流的报告;有手把手的实践指导。他们从教学研究出发,从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理论修养为目的,培养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我们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风格。
4.培训方式之新颖全所未有
每次培训,对我们同学来说,是一种内心的纠结与痛苦的生成。很多时候,我们把队伍拉到一所学校,与当地的教师一起pK,同课异构;课前大家一起各抒己见,一起帮上课的老师磨课、一起准备课件、准备实验器材甚至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心随着上课的同学一起搏动,掌声和赞美伴随着我们,汗水和泪水也一起陪伴着同行。
正是有了这些一点一滴的磨练,我们才得到了锻炼,正是有了这种磨练,才能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师生之间的亲情,磨练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财富。
二、五年的培训是一种提升
培训是提升,听专家们的报告,总是心理很激动,他们就是能把问题讲到点上,把点融于教学实践中去。使我们眼睛一亮,茅塞顿开。
1.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五年的培训,我和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一起听课,一起磨课,一起讨论交流,一起研究教法学法。深深感受到自己和名师有很大的差距。五年内,我们除了阅读大量理论知识,还参与和观摩了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用于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长时间的培训,量变引起了质变,我深感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学思路灵活了,教学手段增多了,教学的应变能力增强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不以学为苦,而做到以学为乐。
2.自己的教学视野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聆听特级教师的报告、学习和吸收专家们的先进教学理念,对我的教学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到各个地方听课,跟各地老师一起上课,使我不但能从这些教师身上琢磨教学设计、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同时也使我能充分了解各地的教学改革,使我的教学理念始终保持领先。
五年来,通过对初中科学教材的解读以及对初中科学教学的具体方法、途径的钻研,对都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对初中科学教学今后的走向和变革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些变化最终使我们的教学视野得到了开拓,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合作共享有了很大的提升
美国学者布莱克曼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乃是同事间不断经由意见交换、感受分享、观念刺激、沟通讨论等来完成的”。五年来,培训班成为我们一个良好的合作共享的环境和平台。这种交流与合作不但体现在培训期间,还延伸到培训之外,至今,20多位同学不管谁遇到教学的困难,不管谁开一节公开课,大家都相互交流沟通、相互指导。这种交流和合作使大家都受益非浅。
[L] 五年来,同学们一起合作编写教学资料,一起研究教学改革,相互邀请到自己学校指导教学工作,从而使得我们的培训不但出现在固定的时间,也出现在培训之外,合作共享已经成为我们同学的一种资源。[/L]
三、五年的培训是一种蜕变
通过培训,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思路得到了拓宽、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五年的培训让我从一名普通教师转变成为能随时拉得出去上一节示范课,能随时站在讲堂做专题报告的科研型老师,完成了我教学生涯的一种蜕变。
1.五年来自己收获满满
五年的培训时间,除了完成好了名师工程的专项课题以外,还承担了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与研究,2013年,我所撰写的《金色沙地德育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荣获杭州市第28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萧山区一等奖;《用预学激发课堂教学的泵_初中科学预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的实践研究》荣获杭州市第24届中小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萧山区一等奖;共发表论文2篇,在各地教师进修学校做专题报告近10场,2013年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三届研讨会,所做的报告《金色沙地德育课程》获特别金奖,受到朱永新教授的鼓励与好评。五年的时间,在杭州市初中杭州市初中科学新课程成果展、下沙文海中学、台州椒江二中、杭州朝晖中学等地上示范课10多节,大大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2012年11月8日,我代表培训班级有幸参加了杭师院举办的2012年秋第51届浙派名师的展示课,经受了一次教学生涯中最大的考验。下午1点45分,在杭十三中809班学生精彩的表现中,我准时结束了这节课,当我听到了场下1000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老师给予鼓励的掌声,看到了场下名师班同学兴奋的眼神,我原本悬了半个月的心终于放下。
2.教学思想完成了蜕变
(1)深刻认识到读书、实践、思考、总结是名师成长的基本方法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保持教育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而名师就是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
优秀教师的学习都是自觉的。学习使人进步,但学习也可能束缚人的思想。青年教师要自觉学习,更要敢于实践,实践比学习更重要。实践就可能出错,但是,不能怕出错就不敢实践。一个教师如果能够把阅读视野不断扩大到更广的领域,并且能够有效地汲取经典中的营养,就为自己提供了一条走向名师的途径。教师广泛阅读,进而厚积薄发,在不断的积累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不仅能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游刃有余,而且能时时体会到教学的真正乐趣。
(2)深刻认识到名师必须坚持高尚的情操,做到身正为范
早在汉朝时,杨雄就提出了“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光辉命题。其实,杨雄所言的就是名师的率先垂范作用。现在看来,名师对学生的率先垂范作用,就是名师能够通过自身的德识才学与卓越工作,对学生起到带头、示范与榜样的作用。名师因备受学生尊重,所以对学生的影响比一般教师更大、更深。针对一般教师的作用。
(3)深刻认识到名师要善于学习和敢于创新,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名师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学识、修养、能力来获得学生、家长、社会、国家等公共空间的认同,从名师成长的机理看,学习和创新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优秀教师共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刻苦地学习与积极地反思,最终实现充满个性的创新。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优秀教师都善于把日常繁琐的工作和科研、创新融为一体。名师成长需要心智支撑,要有攀登高峰的勇气,也要有完善自我的明智,心智的丰富和开放是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
四、培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淀出来的,五年的培训即将结束,回首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受益匪浅、感悟至深。自己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加强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备较厚重的文化积淀,从而使课堂教学张弛开合自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进一步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继续保持住激情,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热烈的气氛。形成和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年的培养告一个段落,但我知道,教学生涯就如跑道,在这条跑道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