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六届名家人文高端论坛感言(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0:2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第六届名家人文高端论坛感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第六届名家人文高端论坛感言》。

第一篇:学习第六届名家人文高端论坛感言

坚守一颗宁静的心

10月24日到27日,我有幸到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参加了第六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这次高端论坛由著名作家陶继新主持,来自全国各地1200余名领导、教师参加了论坛。

在这里名家高端论坛与名师课堂交替进行。我们临朐采取的是与会代表分两批接力参会的方式,我被安排在第二批,25号下午到达会场,只参加了后两天的会议。幸亏有一位大关初中的老师把会议的过程全程录了像,幸亏我当时带了笔记本,所以能及时地把前一天半的名家报告与名师课堂考录下来。这个考录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返回临朐的整个路途中,以至于有老师开玩笑说下车后要收取“考务费”。而本在头午就已经结束了的会议也的我们返程的车上延伸着,直到到临朐车站才解散,真的,我们都太激动了,根本都还沉浸在刚刚结束的陶继新老师主讲的《〈学记〉解读》里,沉浸在魏书生的演讲《种好自己的心田》里。

好东西需要慢慢品味。正如阅读经典名著,常读常新。北京大学教授赵玲玲、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程翔、深圳明德实验中学校长程红兵、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刘金玉、河北省语文学科名师信金焕等,他们高深精到的人文大论、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让我们如沐春风、如览云海。我不仅学得了精湛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而且获得了沁心润脾的人文理念和思想。我觉得我这次黄岛之行收获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学到了平时根本不能企及的高深的做人的智慧。原本以为牺牲了这个周末我会很累,没想到让名人给洗了脑后感受到的是全身心的轻松!这当然更多的是得益于魏书生老师的报告《种好自己的心田》。

听魏书生的报告,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领略到了他的魅力,有着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佛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我了解了他的人生态度,松、静、匀、乐,让我们受益匪浅;他的教学思想及对于一堂课的见解更让我们有了许多借鉴之处。他认为,一堂课,教师纯讲课不超过20分钟,发言不少于10人,处理突发时间不超20秒,学生做课堂总结,课间活动不离开学生„„尤其是,上完课你得反思,这堂课学生学的快乐吗?我想如今的教学都只注重学生学会了什么,备课上更关心的是重难点的解决是否有效,至于学生学得快乐不快乐,很少有人关注。魏老师的提醒让我们再一次记起,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

魏老师在报告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我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守住,不折腾,不懈怠。做老师就这么点破事,折腾啥!细细品味他做老师做局长的成功秘诀,就是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折腾,一心一意种好自己的心田。

不折腾,多么朴实的一句话,但作为一个市的教育局长,位高权重,能坚守住这点却多么难。他说做局长的尽量不要干涉下属的工作,折腾些什么新概念、新名词,他说那些所谓的创新啊,无非就是把本来明明白白的事情说糊涂了,然后重说。做领导的不折腾才能还给下属一颗宁静的心,让他们平心静气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工作、尽责、助人”这些分内的事做好就行,其他的什么也别折腾。魏老师的做法看上去是无为,其实却是无不为。这大概就是大智慧吧。

我呢,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能做到“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折腾,一心一意种好自己的心田”吗?要求学生读经典,自己却静不下心投入其中;面对着外界的诱惑,我更做不到淡泊名利。女儿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她和

她的表姐在谈论那些优秀生具有怎样的学习潜质,我插了一句: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能守住自己宁静的心,不为外界干扰,他们不会追求时髦的打扮,也不会追逐什么明星。没想到外甥女瞪了我一眼:你能吗?扪心自问,我不能。我只得掩饰自己的尴尬:所以我们的一生才如此的碌碌无为,所以我们才希望你们这一代超过我们啊!没想到他们俩竟然异口同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的教育只得宣布失败。

即使是在教学中,我做到不折腾了吗?我把学生的课堂真正放给学生了吗?学生读书的时候,学生思考的时候,学生探讨问题的时候,我们不都是恨不得将自己的眼睛变成360度的监控器,全方位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吗?不是时时事事的在叮嘱他们、指导着他们,唯恐他们漏掉一个知识点吗?学生们的心中都有一棵知识的种子,我们所做的就是帮他们浇水、捉虫,让他们的那些健康的种子发芽成长再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而不是寻找各种机会拔苗助长。

魏老师在报告中还反复强调,做个快乐的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一个人心态平和固然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坚持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魏老师自己教了三十多年学,始终陪学生一起跑操,也带动着全校甚至全市的老师坚持跑操。他总是说利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帐还能算不过来吗?看魏老师已经六十多岁了,身材笔直,精神矍铄,一个半小时的讲话,始终站在讲坛上,一说起他对体育的重视,说起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他就禁不住的原地跑起来,跑呀跑呀,俨然是一个热血澎湃的年轻人,让会场上的听众们也跃跃欲试,我也觉得自己似乎年轻了许多。

真的,年轻其实就是一种心态。我也要向魏老师学习,学习他这种年轻的心态。

最后,让我们记住魏书生老师的话: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亲人尽到责任的快乐。

我想守住自己宁静的心了,我们就能淡然看待一切了,便能够苦中作乐,就会觉得备课很快乐,写板书很快乐,讲课很快乐,批改作业很快乐,帮优秀生夺标很快乐,帮后进生进步很快乐,搞科研很快乐,业务学习很快乐,写论文也很快乐。因此,我们就是快乐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也就是快乐的学习者。

第二篇: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学习有感

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学习有感

济南没有春天

2012年5月17日,我们一行七人,从五莲长途汽车站出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我们的省会济南。读了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在心里对济南城一直心存向往之情。初到济南,这座老城总算没有让我失望。总体感觉济南城虽然人很多,但秩序相对井然;济南的人也很诚恳热情,这一点从我们搭乘出租车司机身上就能感受得到。唯一让我们有些受不了的就是济南的天气,四大热炉之一的济南城,即便是在五月份,也绝不会让它的造访者心存一丝侥幸。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的让你无法躲藏,就如我们那里的盛夏一般甚至比盛夏还要热。然而在五莲,我们来之前是要穿外套和长裤的,这里的夏来真是来得太早,春天太短暂,甚至让人怀疑济南是不是没有春天?

非一般的感觉

谈完了济南城也该进入正题了,这次我们参加的是“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即名师课堂研讨会”。这样高端的会议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在之前学校领导下发的通知上,已经了解到有关会议的内容,看到了很多以前只在书本上见到的学者大家的名字,其中就有我们最熟悉的魏书生老师,所以对这次会议非常期待。事实是四天的会议下来,所有的内容早已超出了我的期待,我甚至不知该用怎样的词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感慨。总之这次的学习感觉非一般,它给我带来太多心灵的撞击与震撼。

最初的感动

17号下午,交完会务费后,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资料,打开来一看,被这次会议的组织者深深地感动,他们一开始就送给了我们很每个人一份很珍贵的礼物——陶继新老师的三本书,更让我感动的是会务组把这次会议的全部日程,每一位要讲课的专家资料和所有要讲的课文都为我们打印出来,装订成了一本16k78页的一大书发给我们。看着自己昨晚匆匆在电脑旁打印的一摞资料,自以为准备很充分,没想到白忙活了,人家想的比你还周到。一滴水能映射整个大海,一个很小的细节能让个人感受到主办方的良苦用心。就是这份心,让我们感觉学不到东西回去是很不应该的,所以四天里我们听得记的得都很认真,甚至连晚上的论坛我们也是一节都没错过。

会议正式开始

18号早上我们赶紧用餐,尽快赶到会场,想占个好一点的位子,没想到等我们到达会场,早有不少老师在等待,心里不禁窃笑原来跟我们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

中午我们听了两节课和一个报告,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来自北京的韩军老师,一节是朱自清的《背影》,另一节是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上课之前我们还在猜测,像这样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课文,人家专家会怎么上?两节课听完,我们都由最初“怎么上”的疑问,完全转变成了“怎么会这样上”的震撼。

一是韩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却又是那么的至情至理。《背影》不只是在写父与子,更多写生与死;《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也有他的风景。文本的解读不只融入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更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怀。我想如果没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和学者的情怀就而不会有如深刻而精彩的课堂。

二是为什么会有对文本如此的解读,韩军老师能抓住了文章的关键环节和词句,深化细化教学关键环节,博闻强识适时地穿插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解读,这些都是值得我今后好好学习的。

三是已年过半百的韩军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收放自如,可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讲课过程非常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不只注意拉近自已与学生的关系也特别注意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正因为他的课才会有如此别样的风采。

接下来是陈日亮老师的报告《阅读教学的效益与文本解读》,陈老师是一位已过花甲之年,头发都有些斑白的高个老头,一个半小时的报告我是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聆听的,他的报告对语文教学来言,真是起到了正本追源的作用,让我深深的认识到,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要多从学生为什么要学国文这一层想,必须认清自己教的是什么?不重花哨、去除浮华、贵穷本然。

下午和第二天中午学习的都是高中的课程,虽然路子跟初中教学不太一样,从中还是有所收获。

第一节课是王开东老师《一个人的遭遇》。

这是一篇反应战争题材感人至深的长篇课文。王老师的解读方法非常巧妙,他把所有问题都放手抛给了学生,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反常”,并通过对七处反常的分析,轻松完成了对课文的解读。非常地巧妙!从中我学到了一种非常好的课文解读方法,那就是抓住文中空隙,比较其中的矛盾点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第二节课是王岱老师的《宝玉挨打》。

本节课对人物形象的细腻解读对我启发很大,如对黛玉与宝钗两者的人物形象分

析,王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问:她们是带着什么来的?(宝钗是带着药来,黛玉带着泪来)都说了些什么?(宝钗“早听人一句话,也不知今日”,黛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结合《红楼梦》整部书来体会两个人物之后,进一步引导生换位思考问题二:“假如你是宝玉你更爱谁?”顺势引导生对整部书的内容与主题有更深的思索。这样精细的形象分析是我在读这部书时所没有考虑到的,所以很受益。

第三天的震撼

没有大山的重,掂不出丝羽的轻,会议进行到第三天,对所有参加会议的老师来讲绝对是最精彩最震撼的一天。这一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太浅陋,离目标太远,就像羽毛的轻与大山的重一般对比强烈。

来自北师大附中,年轻漂亮的王君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课《老王》、《纪念白求恩》。这两节课很多老师,甚至是专家是含着泪听完的。本来11:30结束上午的内容,结果到主持人陶老师深情的上台让我们猜现在是几点了的时候,大家很难相信已经12:30还多了。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离场,大家无不伸颈、注目、默叹、以为妙诀!深深地震撼于这课怎么会上的这么好!细细的想一想她的课好在哪里呢?似乎又很难说得出,因为哪里都好,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又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精湛的设计,巧妙的构思,文本的深刻解读,背景资料的恰当运用,教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教学过程的简化、深化、细化,在这里都得以最完美的展示,不由得你不震撼。由共鸣到争鸣,在争鸣中绽放精彩,把一堂课层层推向极致。精彩的课堂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精彩的课堂又从来都有标准,当全场的的掌声响起,我们就已经找到了标准。

如果王老师的给我们的是鲜花怒放的震撼,那么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就是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余映潮老师是板块式教学的创造者,他的课正好展现了他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美化教学手段、诗化教学语言的教学特点。他的两节课上得踏踏实实,做到了目标定位、思路清晰、层层深入、重点突出。没有多激扬的语言,没有夸张的表情,没有花哨热闹的环节;有的只是精当的设计与方法的示范,有的只是适时引用和层层深入的启迪。水到渠成、润物无声、课惊四座、独乐其中。望着余老已渐佝偻的身型,顶礼膜拜之感油然而生。

最后三个半小时

在我写济南学习有感的过程中,所有的感受我都是一气呵成的,唯独到了这一块我不知道该怎样写,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像我在山里,在乡下长了20年后,突然在我20岁那年夏天来到当时还没有丝毫污染,现在也依然美丽着的日照大海边一样。辽阔的海,湛蓝的天。不论是辽阔的海面,还是起伏的波涛;不论是泛起的浪花还是退却的浪潮,我都陶醉得不得了。可那刻我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来赞美它,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抒发我内心的感慨。当主持人说最后这三个半小时交给魏书生老师的时候,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魏老师是迈着轻捷的步子小跑着上场的。三个半小时我们坐着听,他站着讲。偶尔还来个单脚站立,举手投足间都能显露出他练气功的底子。用他的话说你们别觉得我站在这里这么长时间累,其实我正如行云野鹤一般自在,很享受这个过程。好了,终于找到了要写魏老师的突破口,就从享受开始吧!魏老师报告的题目是《漫谈语文教学》,主要内容是语文教学要守住“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科学、民主,一小点:坚持练气功)。这些都是魏老师从教几十年的法宝,从他的法宝中我浅陋的总结一点自己悟到的冰山一角的我的法宝。

第一就是享受,魏老师是一个真把教学当享受的人,即使是在盘锦市当教育局长的13年期间,他依然坚持教两个班的语文。有人试图给他减负,他坚决不肯,反而反驳他们说:“别认为我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课堂上跟孩子们在一起!”所以他一直到60岁退休的最后一天,还一直坚持教授两个班的语文课。从中我学会了享受,享受我的工作,享受我现有的生活。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把自己放在整个大宇宙里。心存感恩,积极乐观。

第二寻找规律,按部就班地把教育这件事,持之以恒的干好。所谓寻找规律就是魏老师前面提到的科学,到我这儿,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应该多研究学生的特点,掌握他们生活学习的规律,民主制定班规制度,之后持之以恒的执行。

就如魏老师管理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没有不干事的人,消除没人干的事。”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干,学习不上进的学生也没时间捣乱了,然后抓住闪光点,反复扩大,让每一个孩子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由以前的“大锅饭”,转变成个人的“自留地”,积极性能调动不起来吗?

第三就是高尚的人格。魏老师三个半小时的讲话,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大家的风范,无论是他看问题独特的角度,还是他的低调内敛、自律乐观都是值得仰慕敬佩的。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伟大,也真正感受到像魏老师这样有着高尚灵的一些教师、一群教师、无数教师,他们是支撑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甚至是支撑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脊梁!也深深地感受到做一位好老师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

结束

四天的济南学习之后,心中是感慨万千。很遗憾我是在参加工作12年之后才得以这样的机会跟高尚的灵魂近距离接触,才得以跟这些具有高端技能和才华的老师近距离接触。如果不是在12年后而是在2年后该多好;同时我又很庆幸,不是在20年或者是更晚才有这样心灵沐浴与洗礼的机会。12年了,12年也许我教书生涯的早春已过。但我有了12年的积淀和这次学习的升华,有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今后的目标我更明确,今后的方向我更清楚,今后的步伐我将更加坚定。做一个学者型教师,读书学习充实自己,把更多的身心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当中,感受为人师的幸福,做一位真正的乐教者。有位哲人说过留住了玫瑰就留住了春天。借用这句话说,我觉得找到了玫瑰就找到了春天。别说济南没有春天,五月正是一个玫瑰盛开的季节,在济南我找到了玫瑰,也找回了我的春天!

第三篇: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学习有感

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学习有感

冯志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真是不好意思在这作报告。这几天我都在回想我在济南的那几天,希望能再次有所总结,幸好那次的学习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些物质上的财富,而更多的是给予我的精神洗礼、学术震撼。我把它们比作精神大餐,每一分钟都是精华。下面我就简要的介绍一下我们那几天的行程:

在我接到出去学习的通知时,我就充满了向往,刚踏上讲台的我真是应该好好学习一番。5月17日,我怀着激动、兴奋、好奇的心情来到济南。报完名,把自己安顿好之后就开始琢磨:名师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怎样上课的?来之前就接到了任务:这是我们教育上的顶尖,金字塔的最高部分,引领着我们的教育,代表着我们的教育方向,你可得好好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都认真听讲,恨不得把每个字都记下来。

当天晚上我就开始研究会议日程安排,里面有平时从书本和报纸上才能见到的人物,所以,对这次会议非常期待。事实是四天的会议下来,所有的内容早已超出了我的期待,我甚至不知该用怎样的词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感慨。总之这次的学习感觉非一般,它给我带来太多心灵的撞击与震撼,真是精神上得到洗礼。首先,他让我改变了一个看法:原来我一直认为讲课和唱歌一样有着先天因素在内,素质不行再怎么也讲不好课,现在,就在我听了名师的课之后我才真正感觉到,名师不是一个概念,他是教师在十几年、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的执着、追求、付出,没有这些素质再好也成不了优秀的教师,反过来也一样,就算你心理素质差点、普通话不够标准…..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次会议还让我感觉,名师是那么了不得却又是那么的普通平常,说他们了不得,是因为他们身上有魔力,是那么吸引孩子,是那么神奇的把语文的东西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让孩子给接收并应用啦,说他们普通,是因为他们讲课并没有多少出人意料的设计,就是不断的训练孩子的倾听、朗读、说话、写作、工整的写字,是那么细致,那么具体……..所有这些名师的课,我认为都有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有大家的风范,无论是他们看问题独特的角度,还是他们的低调内敛、自律乐观都是一样值得仰慕敬佩;他们都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感知随同课文一起传授给孩子;又都各自有着绝活,都是钻研语文的某一个点,或者阅读、或者作文、或者吟唱…..都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孩子找关键词,查工具书;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孩子说完整的句子;注重指导孩子书写规范的字;老师们在课堂上和孩子一起学习游戏,轻松快乐,孩子们自由地坐着,自由地说着,自由的发挥着…….我自己也不自觉的跟着名师一起学习,有时竟忘了自己是坐在席下面的,也和学生一样答案脱口而出…….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感动,大师搂着孩子那个亲切让我感动;他们鼓励孩子的那些语句让我感动;讲课的热情让人感动;关爱每一个孩子,总是找一找还没发过言的孩子让人感动;特别是贾志敏老师的课,从一开始我就感动,被他认真板书的摸样感动,课堂上他指导的孩子读书又把我感动的掉泪,后来贾老师讲到自己的病情,我又被他的精神感动的泪流满面;于永正老师那孩子气的读书让人感动,上完课又坚持自己擦黑板让人感动;陈琴老师独创的素读是那么悦耳、生动,记忆深刻;丁惠臻老师海背的能力以及传授学生知识的精神无不令人感动………

18号早上我们赶紧用餐,尽快赶到会场,想占个好一点的位子,没想到等我们到达会场,早有不少老师在等待,心里想明天再来早一点。其实在学习的这几天,我都没有找到好位子,一直都坐在最前边加得椅子上,只是想更近距离感受大师,进化自我。当天我们听了虞大明老师的《麦哨》,虞老师用抓关键字的方法让孩子们找到文中描写孩子动作的词,用圈一圈的方法记下来,很快孩子就明白了这些词记下了孩子快乐的童年,虞老师还奖励孩子茅针棒棒糖,让孩子品尝茅茅针的味道,告诉孩子在这些动作中有的文字多,有的文字少,这叫详略得当,并让孩子说出为什么割草和拔茅茅针写的详细,其余写的简单…..一节课学生更多的是学会了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最让我耳目一新的是《珍珠鸟》中虞大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鸟对话。好一个独具匠心的设计!做为一个“爱鸟人”对“小鸟们”的亲切呵护之情,通过对话很直观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从而让学生领会“美好的境界”是怎样由“依赖”创造出来的。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解读,他又从一个“虐鸟者”的角度与“小鸟们”对话,两个鲜明对比,更加激发学生的爱鸟之情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这就是名师,他这一创意不仅关怀到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到了让孩子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是,信赖为何是“往往”能创造美好境界呢?临下课时,虞老师把这问题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信赖往往是建立在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基础上的。要建立信赖,首先应当学会明辩真善美假恶丑,才可能创造美好。与虞老师稳重大方的风格不同,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课洒脱、自如、节奏快,而且“善伪装”,总是装着自己不知道,让孩子发挥极致。他的一句话变一篇文很轻松地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很早就知道叶圣陶先生的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听了管老师的课,更加深了我对叶先生这句话的感悟。管老师借《水滴石穿的启示》一文传递给学生的是把一句话变成一篇文的具体做法——提出看法,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得出结论。不仅如此,他还灵活地运用文本告诉学生谋篇布段要瞻前顾后、随篇应变的方法。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5月19日薛法根老师讲的《猴子种果树》,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引导孩子讲故事,一遍又一遍的引导孩子补充句子,最后让孩子续写故事,薛老师注重孩子语感的培养,注重教给孩子语言机智,告诉孩子:遇到狼再好的口才也别辩论,要快跑。他的语文课堂“教的轻松,学的扎实”。一开课,薛老师就领着孩子们书写自己的姓“薛”,而这并不是本节课要求认写的生字,一个生字的教学渗透“平日里要留心见到的生字,查一查,问一问,写一写,掌握得多了,我们就能更容易读书,读报,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和能力。薛老师很好的践行了这一点。例如他在检查预习词语时,对词语进行分类识别,用词语将课文串联起来,竖看分类,横看又是故事情节,这样一处理,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编写故事下打了良好的基础。

5月20日,我们跟孩子们一起听了贾志敏老师讲的《母亲的鼓励》。七点半我赶到会场时,他已经早到了。他认认真真、端端正正地在黑板上抄写了9个词语:羡慕、黯淡、甜蜜、按捺、好动、妈妈、破天荒、两鬓斑白、悲喜交集。还给“羡”等9个字注上拼音。之后,手工画了一张表格,哪个字不好看,他又退回去,端详一番擦掉重写。

久已不见,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学习前奏,这样的教师板书。我们有那么精美的PPT呈现汉字,我们有那么能干的电脑展示汉语。始料未及的是,那么多孩子的字开始写不好字。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开始不敢写,不愿写,有时是没有时间写。一手好字,就是语文老师的命根啊。

贾老师这节课沿袭了真语文的精髓,从听、说、读、写入手,指导学生写好字、读好词语、说好话开始,通过朗读课文,从文中勾画重要的句子,练习用一段话复述内容,补写高中时母亲的鼓励,回忆自己得到的鼓励,写一句真诚的话等教学环节,将语文课标对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在一节课内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教学流程简单而清晰,听说读写都得到扎实训练,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几千人的会场却鸦雀无声。贾老师这节真语文精神下的朴实无华的语文课,可以说为教师的随堂课提供了极好的范本。贾老师指导孩子根据强调的重点不同而重读不一样,在他的指导下,孩子读最后一自然段泣不成声。贾老师说教语文就是教人求真,今天的教育对象几十年后不知道他是谁,我们应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当天下午我们聆听了丁榕,一位69岁的全国优秀班主任的题为《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的报告,她用沙哑的声音从下午3点半一直讲到5点半,整个讲座过程中老人没喝一口水,没坐下休息一分钟。她不用讲稿,在舞台前与听者用心交流,时而讲述她的工作经历,时而交流她的育人宝典。讲到动情处,泪眼婆娑;讲到感慨时,激情满怀。当她向和我们呈现财富时,更让我看到了一位智慧的班主任,一位幸福的教师,一位淡泊的长者。(今天我还是来了。万变之中,教育总有不变的东西。不论时代怎么变,我们对学生的爱不会变。观念怎么变,教书育人不会变。不论方法怎么变,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育人不会变。年龄再怎么变,我们老师追求快乐的人生不会变。)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在于唤醒、在于鼓舞。5月21日上午,我们终于见到了73岁的于永正老师,于老师《祖父的园子》让我在感觉于老师在时时处处教语文,随时随地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上,孩子们是轻松的,快乐的,老师也是快乐的,于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让孩子消除了距离感;那童真童趣的朗读,让我们感觉到于老师那鹤发童颜下的阳光心态;于老师既是年迈的爷爷又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写好童年趣事,自己也写了两篇,记下了自己童年可笑又可爱的故事。课后他那铿锵有力的京剧旦角唱腔,让参会的老师为之鼓掌欢呼;让我怎么也不能相信台上的是一位七十三岁的教师;名家的生活是丰富的,看来怎们也该有所追求啊!

课堂上于老师指导学生书写的片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先让学生默写,他的默写虽然只有两个字“帽”和“抛”,但这两个字都是字形比较难掌握的。学生默完之后,于老师立即进行评价,哪个笔画要注意什么,字的结构要怎样,他都详细的进行讲解,并在黑板上范写。我们很少在公开课上看到哪个老师会花这么多时间来教学生写字的,而于老师却很注重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每次学生在黑板上写完字他都会进行点评,发现学生的字写得好,他还亲切的称他为书法家,鼓励学生练字。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教学“铲地”这件事时,于老师给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尽管他已经73岁,尽管他已是满头白发,可在他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年轻,看到了他的活泼,看到了他的那一颗童心。他的朗读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激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使学生在读中学到了语言,欣赏了课文,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悟了写作方法。《祖父的园子》是一篇写人的小说,于老师通过指导学生读好“我“和祖父的对话,在读中让学生感悟到写人要会写对话、会写人物的语言,写好人物的语言是多么的重要,并及时巩固,让学生写一件童年的趣事。这样的读写结合,将朗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上午第二节课是王崧舟老师的《去年的树》,他倡导“诗意语文”。的确在他的课堂中我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森林,让我感受到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是多么的重要,王老师那磁性的朗读,加之美妙的音乐让我仿佛听到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的现场主播;对课文的巧妙的处理,让我领略到大家解读课文的魅力;让我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正是那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蕴含的魅力;汗颜中我更感激学校领导让我们学习。我个人特别喜欢王老师的从容不迫、沉稳大气,还有诗一般的语言。整节课,完美的音画与诗意的语言水乳交融。相信听课老师都被优美的音乐、画面以及王老师诗意的语言所陶醉。在和谐的音乐、画面中,王老师的诗意语言交融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对“鸟”和“大树”的深厚情感的理解。语文学习在如此美妙的氛围中进行,孩子们是幸福的。学生不仅进行了一次文学的熏陶,也进行了一次美的洗礼。

感悟名家,学习名家,追求自我,在生活中学会积淀,学会解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虽然不能经常走出去,但可以借助书籍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借助生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发挥自己的长处,享受教学的快乐,享受生活的美好!

说实话,这几天的学习真的很辛苦,每天就中午有不到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其余都在听、学,但是收获却是没法衡量的,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下了大师的精彩课堂,教学精髓,还有自己随机而产生的各种感想,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在以上还有一位大家没提到,她就是陈琴老师。之所以现在才说,是因为她的课堂以及读书是我从未见过的。不应说“读”,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唱。陈琴老师以她的诗歌“素读”而著称,她堪称课堂吟诵第一人,然而亲耳聆听还是头一次。上课伊始,陈老师先带领学生走进经典名著《诗经》,让孩子感受经典之美,接下来简要理解《诗经》篇中《木瓜》一文的大意,很快就进入了她的古诗吟诵环节了,那似唱似吟、如诵如读,抑扬顿挫的曲调,天籁般的嗓音,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演吟诵让我们仿佛一下子穿越到博学的孔子时代。

突然感慨: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这一节课我真的完完全全是一个无知的学生,学到的都是全新的内容,真是大开眼界啊!(唱一段)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提倡吟诵,传承中华经典,陶冶情操。

其实,在这四天的学习中,我还有一节没听懂的课——丁惠臻老师的《走进经典接龙》一课。这节课令我们感到震撼、感动、折服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无知。

我们震撼于丁老师的博学多才,底蕴丰厚;震撼于孩子们的妙语连珠、游刃有余。我们感动于丁老师17年来的执著追求,持之以恒;感动于孩子们的平时积累,热情积极;被丁老师和孩子们的课堂所折服。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把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就是精品”的道理。

课堂上第一步“热脑操——成语接龙”中,丁老师邀请台下的老师随口说出一个成语,学生则刷的举起一片小手,如百花争艳般的接龙起来,并且随即“成语开花”,让听课老师拍手叫绝,几分钟内100多个成语。

第二部“接龙大满贯”中,依然由台下老师随口说一句诗词,孩子们依然争先恐后,由末尾字起始,学生反应敏捷,唐诗宋词接龙起来,并且接到《论语》中的句子。几分钟内100多个诗词谚语。

第三部丁老师以 “走进经典接龙”之“主题接龙”为《论语》。丁老师和学生沉浸在《论语》里,滔滔不绝,谈“孝道”、谈“学习”、谈“仁爱”。其中老师和学生对接论语的片段更是令人叹服。在场的老师被学生大量诗词、《论语》的背诵和成语接龙深深叹服。

在晚上的教师论坛中,丁老师又做了专题报告给大家梳理了在“说话接龙与作文”方面的做法。聆听了丁老师十几年来的探究之路,正如丁老师所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继承与创新。说话接龙一路走来,同甘共苦,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感概师生的博学之外,我更是惭愧。对于国学,我到底知多少?

聆听了名家的课例与报告,找到了语文的根,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深知真正想改变自己的课堂得需要有知识的厚度。名家的课绝非是一日之功,而是厚积薄发,源于他们深厚的语文素养,广博的人文情怀。因此,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总之,通过本次四天半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名家的风范。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我不断向前——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第四篇: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泉城之约人文之旅

--“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合肥市瑶海实验小学 李亚琼

2013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作为从事体育教学的我有幸参加了在泉城济南举办的“全国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观摩了名师的精彩课堂,聆听了专家的精彩报告,目睹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感受着专家的独特魅力。短短的几天学习时间让我领略了大师名家们深厚的底蕴,感受着他们的博学和睿智,让我痛快淋漓地品尝到了一场精神和智慧的盛宴,接受了一次理念和思想的洗礼,让我从体育学科的纵向看教学到开阔眼界的横向看教育,也让我作为教学管理者真正感受到了人文教育的魅力。这次济南之行将成为我不断积淀厚重的教书育人素养的精彩之旅。

本次高端论坛真可谓名家相约、大师云集,有福建师大博导孙绍振教授、青岛名校即墨市28中李志刚校长、齐鲁名师刘建宇老师、用论语打造精神特区的张斌利、做生活美学家的老咪等教育名家为与会老师做了精彩的报告;韩军、余映潮、孙鸿、飞程翔、王岱、王君等当代教育名师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课堂。大师们的娓娓道来,或语言犀利、或风趣幽默、或逻辑严密、或理论丰厚,或实践超强,虽然他们观点不同,性情各异,但是他们都是那么坦坦荡荡,挥洒自如,各领风骚,各具特色!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带着这份厚重的人文关怀,让我们感悟名师灵动的课堂:

韩军老师对《雷雨》文本解读透彻深刻,对文中姓氏姓名的解读独具匠心,达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周”,周而复始,周,即是周朴园,又是命运锁链,剧中所有人无一不在锁链中;“萍”,无根飘零,命不由己,即是鲁侍萍,又是命运锁链中无根的浮萍,真乃大师的视角,大师的思想。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课的教学中,韩军老师以作者艾青的身份导入深情诵读,荡气回肠,声情并茂,读到动情处,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饱含深情地朗读着,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急缓起伏、感情的含露收放,无不把握得恰到好处。全诗读完,全场唏嘘一片,热泪盈眶,掌声雷动。韩老师对文字深挖细品,他强调“文字素养,是回归语文教育‘文字’之本”,“化意为字,是回归语文教育‘生活’之本”。韩军老师课堂效率很高,主要得益于他的教学思想,研讨两三,然后直奔语言学习,关注言语学习,因为他认为“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永不过时,围绕文字进行激烈辩论形成波澜的语文课,才是最精彩的语文课。”后来知道语文界一直对韩军老师持褒贬不一的态度,但我每每细品他的课,从中都会得到很多新的启示。

王岱老师执教的《项链》,导入提问“生活中你摔倒后第一反应是什么?”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紧扣文本,设置两个非常有高度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是凌空而下。问题一: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丢项链前的马蒂尔德,还是丢项链之后的玛蒂尔德?问题二: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说一说,你能理解玛蒂尔德吗?这样的提问直击人性,尖锐深刻,非深思不能做答,而学生的回答又是非大师无法驾驭的。同情也好,讽刺也罢,都是同一个玛蒂尔德。我们身上就有着玛蒂尔德的影子,何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苛责别人?当王老师总结:“哪个男生不想在女生面前耍耍酷?哪个人又不想买件假耐克穿在身上。”时,我为王老师敏锐锋利的洞察力暗暗叫绝,王老师总结说,作者莫泊桑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我倒更觉得,只有具备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才能读懂作者的悲天悯人!在王老师的《项链》这条美丽清澈的小河面前,我照见了自己的影子。王岱老师用一节课让我如此沉静的审视自己,反思自我,可见王岱老师有着高人一等的心胸,见解。

王君老师两节经典课《散步》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让我没想到的是《散步》的作者莫怀戚竟然是王君老师的大学老师。所以王君老师的导入是从对莫怀戚的印象开始:以为的风流名士,实则不拘小节。这个不拘小节甚至有些乡村气息的学者却有一大批崇拜者,每到他的公开课,就有好多学生连夜排队占座,场面蔚为壮观。这样的教学资源独一无二,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一个人的作品会是怎样的,他与家人散步的场景又是怎样的?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条根本原则是适合学生的需要。这些新颖独特的资源的背后是教师丰厚的阅历、博大的情怀、细腻的情思。

王君老师的《散步》从在黑板上板书“我们在田野散步”几个字简笔画式的布局开始,画面感极强。随后是一段师生合作,表演式配乐诵读课文,学生们很快入情入境。学生们也很快概括出四个人物的形象:母慈,子孝,媳贤,孙慧。并板书在黑板上“我们在田野散步”的“我们”两个字周围,构图极为巧妙。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概括归纳的时候,王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立足文中的关键字词,深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所理解到的情感。四个人物中刻画最少的是妻子,要分析这个人物有一定难度,王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我说:“走大路”;儿子说:“小路,小路有意思”,妻子说:“„„”,这个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仔细品味“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由此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田野”,引导学生朗读描写田野的语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咚咕咚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回到文章的结束语“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问学生:“这幅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生命、责任”,“今天这节课让你想到了生命中的什么?”意犹未尽的一堂课。“慢慢地,稳稳地”这本来就应该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在这堂课上我看见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和态度,也深切的感受到了陶继新老师说的:“学习,绝对不是心力交瘁的一场又一场的苦役,而应当成为生命个体探索未知、生成思想与智慧的快乐之旅。”

最后,由衷的感谢局领导英明的决策,给我们这些非语文学科的老师们这样一次感受丰厚文化底蕴的机会,而此次学习之旅更是给我带来了许多心灵的震撼,让我认识到无论什么学科,一个精彩的课堂,都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让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希望今后不会被繁琐的工作、世俗的压力所吞噬,变差距为动力。路漫漫,邂逅人文教育,吾将终身求索!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第六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第六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有幸在2017年3月17日-3月19日参加了在郑州大学南校区体育馆里举行了由《语文知识》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六届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有幸亲临会场,目睹了名师的风采,受益匪浅。

受邀莅临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北京、杭州、深圳、江苏等各地市的著名特级教师和校长:王崧舟、虞大明、雪野、王东、杨再隋、朱振国、干国祥、胡红梅、吴琳、张学伟、李振村等。论坛在著名诗人雪野诗一般的开幕词中拉开了帷幕,在原河南教育厅厅长亓国瑞的讲话中正式开始。论坛由名师示范观摩课,说课,与老师互动,做报告几部分组成。

首先我说一说杨再隋老先生讲的《破解迷局,回归语文本色》,杨老先生认为应该用轻轻松松的心态,扎扎实实的进行教育,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熏陶以及教师的示范作用,而现今崇尚的多媒体应该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我尤其对老先生提出的两个图示最为赞同。这两个图示为整体——部分——整体和语言——思想——语言。整体——部分——整体是指学生首先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对文中的字、词、句、段进行学习,最后能够做到复述课文大意,理解作者思想,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首先开始讲课的是王崧舟老师执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讲得特别感人,孩子们听的特别投入,现场不少老师也感动得落泪。王老师抓住一条主线进行小说节选阅读,在读中让学生理解插叙的写作手法,与妙处。其妙就在于这一课程目标不是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师“教”的方式主要不是“讲”,而是“导”,导之以方向、以路径、以情趣;学生学的方式主要是“做”,是经历,是实践,是元认知,对自己的阅读形成认知、反省与提升。王崧舟老师《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的秘妙》的讲话十分精彩,王老师指出要抓住文本秘妙这把“金钥匙”,告别内容分析,去打开语言文字的运用。文本要钻,首先自己要钻进去,找到“秘妙”在哪里,再带着学生去品、去感。心中知“秘妙”,文本似乎能多出几个维度,不再是内容分析的枯燥、低效,学生会越钻越有味儿——语文味儿。让我们知道语文课上要教什么,才有实效。

接下来是四年级的观摩课由诗人雪野执教的《公鸡的花花被》,雪野老师也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为我们带来的是他自己写的微童话《公鸡的花花被》,这篇童话是他根据严顺开老先生的小品《张三其人》进行创作的。课上孩子们闹洞全开,好有想象力!让我感觉到“哦,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语文课!”孩子们在简短的文字中发现好多奥秘,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孩子们精妙的语言在课堂上迸发,不时妙语连珠,课堂妙趣横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孩子的读书指导非常详细。他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童话,童话和现实有多远。雪野老师是一位有爱心,有童心的作家,相信他会创造出更多受大家喜欢和欢迎的作品。

张学伟老师可以说是给了我惊喜的一位老师,他为我们带来的是《妈妈的账单》,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而且中间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评价也做的非常好。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他作的《语用课堂的设计》的演讲,这真是一次有感染力的演说,他说语文课和数学课一样,就是例题——法则——练习,课文就是一个个例题,而文中的语言规律则是法则,我们要运用、练习这种语言规律。语文课堂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是破题,也就是怎么理解课题,怎样由课题进入课文;第二步是词语,学生一定要把文中的字词掌握了,而我们在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时候可以把关键词语或短语作为引导;第三步是朗读,阅读课少不了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第四步就是表达,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我们可以让孩子进行小练习或者小练笔。我认为他总结出的课堂四步非常具有实用性,语文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语言。

虞大明老师的讲话征服了全场老师,更打动了我。我体会最深的是他把讲台当舞台,把教师角色变成演员角色。他说一次做完公开课,听课的老师问他里面是不是有托,或是预先商量好了?回答:“我们教师能把真的演成看起来是假的,和演员把假的演成真的,那可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啊!”他们用艺术大师的风格去教书育人,以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喜爱,可谓是把教书育人演绎为一种艺术。老师刻苦、勤奋、好学的态度是我们要具备的必要素质。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学习,学习专业才能,文艺才能,表演才能,在当今社会做一个现代版的优秀教师。

我渐渐地发现这些老师的课堂共同之处,学生方面:首先,课堂上有学生的对话,学生敢上台当小老师讲,学生问学生答;其次,黑板上学生的板书远远超出老师板书;再次,学得轻松、愉快,普遍有成就感,课堂上充满笑声、掌声。老师方面:首先,老师功底深,课堂的调控、驾驭能力强,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打个比方:老师就像《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学生就像孙悟空,任你本领高强,再闹腾,也飞不出“我”的手掌心。其次,老师们都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关注学生的感受。

短暂的三天学习时间结束了,再次感谢学习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领略名家风采的同时,我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喜悦。以后我会努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下载学习第六届名家人文高端论坛感言(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第六届名家人文高端论坛感言(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加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体会

    参加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体会 韩伟 所谓人文教育,我的理解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的,塑造良好的文化精神和高尚人格,其实质......

    参加全国第三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感悟

    参加全国第三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感悟 怀着对领导的感激在浪漫的夏季来到美丽泉城济南参加了名师名家云集的盛会,不仅有特级教师执教观摩课,还有全国著名......

    参加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感悟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真正目睹了大家的风范。在这次"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在2天的时间里我一共听了九位名师上课。我非常佩服......

    名家论坛心得体会

    识得语文真面目 为期两天的教育名家论坛——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会,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理论积累不足、教育经验贫乏的新老师,恰如一场及时雨,又似一颗启明星。 语文课到底应......

    名家论坛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本月21——23号,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第三期“新课标”暨当代名家教学艺术培训会。几天的学习让我感受颇深,终身受益。我们很多人是应该深刻反思的时候了。现将......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总结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总结 2018年4月20-22日,我校三名数学教师代表在郑州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七届核心素养下的“生本课堂”构建与发展培训研讨会.在学习培训期间,聆听了......

    第四届班主任名家论坛学习收获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 ——第七届品格教育与班主任技能提升暨德育主题班会培训会心得体会 源汇区交通路小学刘永刚 2015年11月 德育温暖学生心田 用心打造幸福教室 ——第七届......

    人文论坛心得

    人文医学论坛讲座心得体会(人文精神与医学使命) 2013年12月1日上午8:30是星期日,在海南医学院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了一场首届海南省“人文医学论坛” 的精彩讲座,这场讲座由教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