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物理的兴趣教学法(论文) - 副本
浅谈中学物理的兴趣教学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有的物理概念、规律、定律等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实验。可是书本上提供的现成实验是有限的,还有些实验明显的存在局限和不足。基于上述这些情况,我认为作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原装置的不足进行改进,有些知识点书本上没有实验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道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理解难懂的物理概念、规律、定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中学物理是以声学、光学、力学、电学、电磁学的最基本的一些知识点,研究的也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现象,中学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的,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中学物理除了学习物理基础知识以外,更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的思想理念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方式的学习。
一.教学分析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知识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而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由于受多种形式的制约,课本上是很难把它们全都写出来的。因此,不经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就难于把握和完成知识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环节,并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知识的能力价值。而知识的能力价值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确定不是随意的,它既受教学思想的指导,又受教学内容的制约。进行教材分析,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因而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二.导课独特,提高效率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应想方设法用趣味性的引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新课之始,就感到所学内容的有趣味、有意思。而物理课题的引入往往把演示实验作为引子。例如讲“声音是怎么产生”时,演示“音叉的振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光的折射”教学中,在水杯里面放入一个硬币让学生观察是否能看得到,渐渐向水杯中加入水,硬突然会出现。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教师在讲台前认真演示,请同学回答现象,这样引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学新知识的欲望。除演示实验作为引子外,还可以讲述物理学史的内容,来开阔学生眼界,了解物理学家及其思想工作、方法,来增强物理教学的魅力;而讲述一些趣
味小的故事,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例如讲授“重力加速度”时,可以讲一下伽利略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错误,传说中的比萨斜塔实验等,既展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情景,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起到了导课。
开始上课时,有许多学生心神不定,所以导课也是课堂重要地的组成部分,成功的导课让学生产生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可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的的形式单调、切入枯燥、缺乏创新,就会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陷入了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至影响到一节课的学习效率;相反、创新独特的导创造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由此可见,导课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了解,也绝不是空白,而是 早已印上了许多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前科学概念”中当然包括了许多理解和 误解。如关于浮力问题,学生在学习之前早已有了感性认识,但常认为木块能浮 在水面是因为木块所受浮力大,而铁块要沉下水是由于没有受浮力或受浮力小。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常常给正确概念的建立和巩固造成困难。但如果在教学设计 时恰如其分地利用学生在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地在 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的画面,设计出一个实验,测出漂浮的木块所受浮力小于沉 在水中的铁块所受的浮力,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相冲突的矛盾,将激 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思索,探究一个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头脑中似是而非的概念是很多的。例如存在着“物 体越重下落越快”、“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物体速度越大,所受作用 力一定越大”、“动量越大,力就越大”等错误观念。3.指导学生“重新发现”,在探索过程中深化学习兴趣
虽然教材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学生 学习时并不是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应是一个用自己的头脑独立 思考,亲自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再 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深化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扮演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导演;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指导学生去发现真 理。不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实验,都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 情景,始终将学生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 物理课件移到实验室去上,也可将一些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索性学 生实验,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便材料,开展“低成本实验” 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例如:把教材中的一些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建立物理概 念和规律的内容改变成以学生实验为基础的探索式课型,采用了如下教学程序: ① 教师提出要探索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观察的重点; 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③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使认识逐步深化,步步逼近待认识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④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讨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归纳出概念和规律。经过教师的层层引导,步步启发,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自己探索和自己发现的状态,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
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4.举例寓趣,置疑设趣,习题融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日常生活中富有趣味性的例子,来说明物理原理。例如讲授“声音可否在固体中传播”时,举例:“伏地听声”的故事,人可以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蹄声。在进行液化教学时,举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会“出汗”,用此来说明液化原理,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设疑”也是教学中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开发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其主动去学。正因为如此,教师不仅善于释疑,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例如:鸡蛋握在手心中不容易捏破,而放在桌上,只要一个手指往下一按,就压破?为什么热粥要一面搅拌,一面吹气,才使稀饭凉得快?象这类设差别,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兴趣。
5.努力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物理问题,可以说是成功;取得了一次好的学业成绩,可以说是成功;虽然成绩不太好,但与原来的情况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也可以说是成功。这里,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准备和心理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一个学生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可能。如果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感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喜悦。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
条件,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依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层次,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于较差的学生还可以采用个别预告法,但万万不可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预告。预告法就是在下课后分别找一至三个学生告诉他:“明天老师要提问今天留的思考题,相信你能答好”。由预告逐步转到不预告,视其情况而定。再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虽不理想,但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可组织一些小制作竞赛或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跟教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使其兴趣范围适当扩大,扬其长、补其短。
6.新、奇、悬、趣、迷的实验,使学生见之生趣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新、奇、悬、趣、迷的实验,会使他们感到新鲜和好奇,可以给他们带来饶有兴趣的乐趣,在此基础上,才能使他们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使之逐步取得探索物理知识的主动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例如:初三学生学习“功”这一章时,对功、功率、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以设计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同学都抱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上四楼,设计方案,测出自己做的功,功率、机械效率。然后集体讨论评选出四个“全班之最”。上楼最快的,做功最多的,功率最大的,机械效率最高的,四项冠军分别由四位同学获取。这一结果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同一个焦点上,为什么做功最多的,功率不是最大?机械效率也不是最高?为什么上楼最快的,做功却不是最多?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实验课,把本来混淆不清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把理论知识转变成了亲眼所见的事实,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到实在的知识。
7.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笔者,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电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8、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
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中学物理教学法
中学物理教学法(专业基础课)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以下部分标题填写用黑体五号字体,具体填写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课程编号】BJ26228 【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 【学分数】3
【学时数】54=30+10+14
【适用专业】物理学
一、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把物理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教学方法、中学物理教材和实验。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方法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及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应用性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观察一定数量的优秀的中学物理教学录像片,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微型课堂教学训练,使学生初步获得按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中学物理教学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要体现化学教学的特点,注意联系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帮助学生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将教学法理论努力运用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之中。
课程应当采用讨论式、发现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观摩和讲评中学物理课,编写各种不同形式的教案,进行模拟教学。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2 + 4 + 4 + 6 + 22 + 4 + 2 +10= 54)
一 绪论(2)
(1)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内容;(2)物理教育的改革、发展简介;(3)物理教学课程论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中学物理教学目标(4)
理解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内容; 了解物理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规律(4)了解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原理过程和方法
四、中学物理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6)
【编写日期】2010.3.30
【先修课程】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 其中:中学物理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2)
观摩中学物理教学原则应用范例(2)中学物理教学原则理论与运用讨论(2)
五、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22)
其中: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教学(2)
观摩物理概念、规律教学范例(4)物理实验教学(3)微型教学试教
(一)(4)
观摩中学物理实验仪器制做与应用范例(2)物理习题、复习教学(3)
观摩物理习题、复习教学范例(2)物理习题试教(2)
教学要求:
(1)明确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2)掌握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基本方式方法;
(3)了解素质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六、物理教师的备课、进修和科研(4)
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七、物理教学测量和评价(2)
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及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八、中学物理教师基本教学技能(8)
其中:中学物理教师基本教学技能(4)
微型教学试教
(二)(4)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手段运用;
九、中学物理教材分析(4)
掌握教材分析及备课的要求及方法
十、实验课教学内容及时数分配(10)教学要求:(1).掌握中学物理教学必需的某些基本实验技术,掌握做好某些主要实验的关键。(2).掌握进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的方法。(3).掌握改进和设计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1、配合微型教学试教
(一)学生分组实验(3)a.阿基米德定律
b.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c.自由落体定律 d.牛顿第二定律 e.牛顿第三定律
2、配合微型教学试教
(二)学生分组实验(3)a.电磁感应现象
b.楞次定律 c.自感现象 d.机械波的形成
学生分组实验均为设计性实验。
3、泛做中学物理实验(4)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有关的教案编写、教学评价等内容,在系统的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查看相关的实践内容,增加讨论课、答疑课等教学环节。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电子教案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时,引进摄影机、录像机、电视等教学资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微格教学系统、摄像机、录像机,以及相关的中学物理教学案例的录像等。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书面作业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
七、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阎金铎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许国梁、束炳如等改编,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中学物理各年级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最新
4、中学物理各年级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最新
修(制)订人: 审核人:
2010年6月1 日
第三篇:中学物理教学法
中学物理教学法
第0章
绪论
§0.1
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一
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性质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综合运用这些科学的成果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力量与实践,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二
中学物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中学物理教学法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学物理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研究领域。就其主要方面来说,中学物理教学法要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等。
§0.2中学物理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一
中学物理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深入调查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和创造性研究总结中学物理的实践经验(包括历史的经验),是研究中学物理教学法的基本方法。
具体方法有:掌握实际的材料和数据
P3 要真正探索中学物理教学的客观规律,就必须大力发展中学物理教材教
法的教学实验研究。
P3 经常注意国外的教学理论,经验和物理教学改革的动态,吸收其中先进
的东西,结合我们自己的实践,加以分析,为我所用,也是发展中学物
理教学法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
P3--4 ④要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
和总结,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认真地研究和
改进,P4
§ 0.3 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
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方法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吃力中学物理教材及选择教法的能力,并训练他们进行中学物理教学的初步能力。
二 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1)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主要阐述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物理教师的备课和研究。这一部分是指导学生以后进行教材教法分析和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知识。
(2)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主要是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的物理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选择中学物理教材的若干章节和典型问题,居高临下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法建议。(3)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4)中学物理践行的见习和试教。
三 中学物理教学法的学习方法
P5--6
第一编 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 第一章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
§1.1 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
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实际的内容很多,列如中学物理教学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如何?
(1)物理学史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及
其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2)物理学与生产技术的联系极为密切。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自然科学理论对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作用愈来愈
大。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从贯彻和实现普通教育的总的培养 目标看,中学物理教学又是实现此一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
2全面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含义
(1)教授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心理品质的发展。
(2)根据全面发展的方针,中学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
基础上学有所得,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特长和爱好得到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重视少数学习尖子,而放弃大多数学生。§1.2 物理学的特点
一
物理学的基本特点
1物理学是以是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由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理论组成的体系,严谨的,精密定量的科学。3物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1.3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
一 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并学习它的实际应用
中学物理教学的第一个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学习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 培养能力
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自学和创造能力
三 进行思想教育,教书育人
P28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组织教学。
(2)培养学生“世界是物质的”观点。
(3)培养学生“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观点。
(4)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观点。
(5)培养学生“发展变化过程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的观点。
(6)最后应注意,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必须密切结合物理知识的教学
,绝不要在物理教学内容之外另搞一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必须针对学生的年
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结合具体事例具体分析,是学生逐步领会辩证唯物论
的观点。
寓思想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科学态度
(3)形成良好的习惯
(4)促进心理品质的发展
§1.4 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 一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选择
确定物理教学内容的四条局部原则
(1)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深广度符合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里我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具体补充
(1)根据四个现代化的需求,精选那些为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2)加强实验内容
(3)要加强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适当增加物理学的史实材料
中学物理教材体系
将逻辑的体系与历史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学物理课程的结构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
第二章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2.1 教学过程的再认识
一
三种比较典型的,影响比较大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基本上被认为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2.2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一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观察和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使其有关能力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中心问题。中学物理教学要注意物理学方法的培养,包括物理概念,规律与数学运算相结合,定 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中学物理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丰富内容 中学物理教学是学习物理科学和其他专门技术入门教育和基础教育。要注意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打下献身四化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的思想基础。
§2.3
教学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 基本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教师的指导作用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的原则
(1)要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敬,相互信任,的教学环境。
(2)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量
(3)要花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1)必须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2)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与和爱国主义教育.(3)物理教学的思想性应当力求在物理知识内容本身的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1)要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
(2)要注意从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增加发展学生能力的各种实践活动,即增加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原则
(1)要使学生对所研究额物理问题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
(2)要在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况,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应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经常地发生联系,使二者紧密结合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具体内容出发,上升到抽象的结论,再由此上升到更加丰富具体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必须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进行教学。
(2)要明确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的内容应该根据教材的要求而定,既要注意联系工农业生产中的实践问题,也要注意包括物理实验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还可适当联系物理学近代发展的例子。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详见§3.4 教学的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1)要把教学中的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
(2)要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第三章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3.1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划分 一 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共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和学的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二 教学方法的划分 根据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来进行划分
(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方法,如传授法,程序法等;
(2)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方法,如发现法,自学法等;
(3)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等;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分类
(1)传授和感知教材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2)传授和理解教材的方法。如启发式,逻辑法(包括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
(3)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如练习法,复习法等;
(4)检查知识的方法,如平时测验法,考试法等; 根据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来进行分类,把教学方法划分为
(1)讲解,谈话,讨论法;
(2)物理实验方法;
(3)练习方法;
(4)复习方法;
(5)考查,考试法;
(6)课外活动法;等
根据适用范围大小分类
(1)一般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发现式方法等;
(2)基本教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问题讨论法,等;
(3)具体教学方法,是指在某一学科进行某一课题(如欧姆定律)所运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3.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 讲解,谈话,讨论法
讲解法
讲解主要是指教师的演讲和解释,当然也包括学生回答问时的讲解。讲解必须符合以下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讲解的内容要合乎科学原理,用词要正确,表达要确切。
(2)逻辑性:讲解必须有条理,顺序要合理,层次要分明,内容的安排要合乎逻
辑
(3)启发性: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知识基础,要使学生
经常注意,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内容,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
(4)突出重点:每堂课的全部教学内容应当紧紧围绕着一两个重点内容,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它,从与它的不同联系中来分析研究它,使学生在听
了一堂课后对这堂课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能有明确深刻的印象。
(5)简明生动: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练明达,形象生动和通俗易懂。
(6)讲解要适当,并要和其他各种基本教学方法有机配合。谈话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师生间的“问题性对话”活动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运用谈话法时要注意一下要求:
(1)所提问题必须题意清楚,要求明确。
(2)谈话的问题应从教材内容,重点和学生实际出发。
(3)问题要向全班提出,让全体学生思考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4)谈话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
讨论法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要选择好讨论题。
(2)要创造一个讨论的良好环境,并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讨论的习惯。
(3)要做好讨论的小结,小结可采用边讨论边小结和讨论后小结两种方法。
二
物理实验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学生能直接地与所要认识的事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取得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具体而生动的认识。
三
自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他们自己阅读教材或有关材料主动获取知识。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改变“重教,轻学”的倾向;(2)要把自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教学方法。(3)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四
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并有了一定理解的知识来解释有关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发展能力。
§3.2 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化处理
一 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化处理,必须要考虑一下五条原则
要符合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要体现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要切合教学内容和教材实际。
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切合教师和学校的实际。
第四章 中学物理教学手段
§4.1 教材 一 教材
教科书式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也是主要的手段。教师为了上好课,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要深入地分析它的内容,特点和编写意图。
二 物理教材的特点
首先,从表达形式上看,物理教材上通常运用了三种语言,即文字语言,数学语
言,和图像语言。
其次,从内容结构上看,物理教材总体说来是以概念和规律为中心内容,包括概
念和规律的引入。
三 要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要求和进行指导要抓好各教学阶段的阅读指导。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层次地提出不同的要求。
§4.2 板书和板画 一 板书
板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
二 板画
板画的种类很多,教学中常用的有立体透视图,正投影图,剖面图和示意图等几种。
§4.3 挂图和模型 P92----94
§4.4电化教学 P94----99
第五章
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心理品质
§5.1 物理学习能力 P100----106 一 一般学习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从学习活动一般过程来看:预习能力,听课能力,交流能力,复习能力,作业能
力,应用能力,应考能力,探索能力和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
从各种学习活动中归纳出的共同心理基本要素和一般智力活动的能力因素来看:
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
学习适应能力等。
§5.2 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
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主要是:
(1)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的内容。
(2)正确认识学生的内部条件。
(3)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
(4)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与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说,物理教学的内容的安排和组织应遵循人类一般认识规律,即应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部分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组织来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内部条件与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
下一节讨论 教学方法与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已讨论过
4实践活动与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1)让学生充分观察物理现象,尽可能由学生自己分析现象的本质特征。
(2)让学生多动手进行物理实验,尽可能由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结果,也就是让学生懂得
通过物理实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怎样用物理实验研究物理学。
(3)增加学生在课堂内的独立活动量。
(4)恰当地对学生提出课外练习的要求。
§5.3
中学物理教学中心理品质的培养
一 学习物理的动机的培养
学习物理的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具有三种功能:
第一,引起和发动学生学习物理的活动;
第二,指引物理学习活动向一定教学目标进行; 第三,维持,增加学习物理的力量;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特点。
第二,教师在每一次物理教学之前,应使学生明了本次学习的具体目的和意义,任务
和要求,以及该部分物理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物理知识体系
中所占的地位。第三,及时向学生反馈他们学习物理的结果或成绩,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方面。
二 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培养
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求知欲。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除了明确所学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第二,使学生面临实际的任务,把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
三 学习物理的情感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呢?一般说来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传略和 小故事,特别是一些我国物理学家的生平,主要贡献和动人事迹。第二,充分利用教师的感染力。
第三,妥善处理学生在学习物理中遇到的挫折或发生的内心冲突。
四 学习物理的意志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
第二,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五 促进性格的形成 P117----118
第六章 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教学
§6.1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重要性
一 什么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1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2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正确地掌握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1)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和主干;
(2)使学生搞清楚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掌握有关规律是物理教学的关键(3)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6.2 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要求
一 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P122 为什么要引入某个物理概念和研究物理规律(包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问题是怎
么提出来的等)?
怎样进行研究的? 通过研究得到怎样的结论(包括概念是怎样定义的,规律是怎样叙述的,它们的数学表达式是怎样的等)? 某个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某个概念,规律有什么重要的应用?
§6.3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复杂性 一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的本质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认识过程,其复杂性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学生认识上容易产生的主观片面性而决定的。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从客观事物来看,自然界的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各种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形形色色的联系,其中有的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有的是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也有的实际上是完全无关的东西。
主观认识方面:
第一,从“刺激-------反应”学说来看,一切事物和现象对人的感官都是一种具有许多特征的综合性的刺激物。
第二,学生已有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干扰和负迁移。
第三,学生并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而常常把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东西作为依据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第四,学生对某些互有联系或相似的概念,常常混淆不清,不了解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
§6.4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一般过程
一 怎样才能使学生较顺利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呢?
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必须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加强实验,审慎地选择实验和事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感念,掌握规律的基础。重视科学抽象,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使学生理解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关键。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是形成概念的根本,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
(1)要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文字表述,再“翻译”成数学表达式。
(2)对于概念的文字表述,不应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重要的是及时地将其“返回”
到具体事例中,使抽象的东西“物化”,并在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中,使之
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
(3)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加深理解。(4)引导学生从物理概念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国,进一步理解其物理意义。(5)从相似概念的“比较”中,使学生了解和学会形成概念的某些方法。
形成概念注意阶段性
第七章 物理实验教学
第四篇:中学物理系统教学法探析
中学物理系统教学法探析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课型有知识教学课、实验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已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浅谈一种新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法。旨在: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卓有成效地学习。
1.注重信息系统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和反馈八个阶段,是分别以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据的,相应的八种心理过程为:期待、注意、编码、储存、检索、迁移、反应和强化。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中的每一阶段都是为学习者安排外部教学情境,以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
2.明确教学目标整个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它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
3.强调意义接受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学生学习是以间接知识为主,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类的知识财产。而接受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避免走很多弯路。有意义接受,不仅可以迅速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4.完善认知结构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5.注意随堂记忆每一节课上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6.允许免交作业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材中的习题全都在课内完成,学生可以免交作业,可指导学生对课堂练习以“互查法”判阅。鼓励和建议学生选做课外习题,只要通过适当措施,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做更多的习题,并且也会做得更好。
7.重视单元过关每单元教学结束后,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学习”的情况,不使问题积压成堆。变换讲解的方式,“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
以上对“系统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值得指出的是,物理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是要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合理组织,并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五篇:浅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
大店中学
冀军平
浅 谈 中 学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法
大店中学
冀军平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物理实验的重大突破,会促进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那么在中学阶段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基础,而学生的实验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这样就要对学生进行实验兴趣、实验能力、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科学的实验素养的培养。
一、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激情冲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例如: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教学中,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环节中,吹纸实验时:取两张白纸,让其自然下垂并保持平行,往两张纸中间吹气。观察到的现象:两张纸往中间靠近。这样使得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计划、观察操作、数据处理、分析与总结的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不是每个实验都能把各种能力同时培养起来。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直尺、天平、弹簧秤、压强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电表时,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又如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培表、伏特表的连接特点及“+”、“-”极的接线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使电流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仪器调节、观察操作、仪器整理。对于学生良好实验习惯意识的培养,首先,实验前都要对仪器进行预备性调节,根据需要,有的仪器位置安装底座要水平,有的要垂直。各仪器之间的联系也应满足一定要求,如:电学实验中,电路连接要正确,还
大店中学
冀军平
要考虑到观察、操作、检查的方便。在光具座上的仪器应保持共轴。测量仪表必须先进行零点调节,当某些条件变化影响到零点时,要重新调整零点。如天平位置变动、弹簧秤拉力方向改变,万用电表电阻量程变化等,都必须重新调整零点。使用各种仪器必须按一定操作规范进行。对于违反操作规定的要禁止。操作要有一定的条理性,例如应在检查电路无误后再接上电源的另一个接线柱,然后合上开关。观察仪表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仪器整理要有一定顺序。如:电学实验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电源的接线柱。仪器整理要有利于仪器的保养维护。如:托盘天平游码归零,橡皮圈垫上,学生电源刻度盘旋钮旋到最小值等等。从小养成正确实验操作的好习惯,为以后进一步的科学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学生科学实验素养的培养
实验教学是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所以实验教学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尽管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熟悉浮沉现象,但事实上学生往往有许多生活经验会干扰学习,从而影响科学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积极思考有关问题才能澄清模糊认识,真正建立科学的概念。具体操作可这样进行,教师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要受到浮力。接着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既然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却下沉呢?把同样重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放在水中情况又会是怎样呢?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又会浮在水面上呢?以上问题都是针对生活现象及学生的困惑提出的,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学生思考和研讨的基础上,通过对放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再根据二力合成的有关知识,就可以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重要过程。我们教师要组织好物理实验,获取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综上所述,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而在实验教学中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习惯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