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共5篇)

时间:2019-05-15 00:4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梦”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梦”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第一篇:“中国梦”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中国梦”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摘 要]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勾勒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承载着亿万人民奋勇拼搏的百年期盼。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担。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9 ― 0140 ― 02

理想都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任何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国梦”的实现同样也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全体华夏儿女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大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1】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朝气,最具前途的高知识群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让更多青年大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追梦,让自己的青春在“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闪光。

一、“中国梦”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词,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此后,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对“中国梦”进行了论述。2013年3月17日,总书记在刚当选为国家主席后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2013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写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3】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具体化、简洁化和生动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与实现“中国梦”的任务相得益彰,与全体中华儿女的梦想相互促进。

二、“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群体如果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就会因为没有精神信仰而迷失自我。“中国梦”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充分认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有位先哲曾经说过,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正如一只没有翅膀的鸟,每个民族自然而然也必须要有自己的梦想。然而任何梦想的理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自鸦片战争以来,亿万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少要实现三点目标:一是要国家富强。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则导致国家积贫积弱,有国才有家,所以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基本前提,唯有国家富强才能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姓安居乐业;二是民族振兴。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19世纪40年代的帝国主义入侵,使中华民族辉煌不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亿万中华儿女从此开启了追逐“中国梦”的苦苦探索;三是人民幸福。幸福的实现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让全体中华儿女过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业有所就、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有尊严生活,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价值目标,提出了价值取向,提供了价值准则,在我国所有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首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明确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明确国家发展的前途、方向、道路和奋斗目标是什么,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中具有引领方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整合资源的功能,是唯一的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次,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出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即我们所建设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发展理念;最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即公民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为人处世的最基本道德准则。三个“倡导”层层递进,密不可分,一环扣一环,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十八大以后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两者都从国家、民族、人民三个不同层面明确了不同主体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具有目标上的高度统一性和契合性,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共同价值基础。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是实现国家富强层面的价值准则。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腐朽沉落的封建王朝未能实现增强国力、政治民主清明、社会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而“中国梦”站在历史的高度,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提出了实现国家富强方面的四个目标和战略步骤,彰显了实现“中国梦”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征服力。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实现民族振兴层面的社会诉求。有尊严的工作、过着体面的生活、实现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每个社会共同体的努力方向和实现民族振兴的硬性指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属性也就决定了要和实现民族振兴相对接和融合,使公正正大光明的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满足普通大众的合理利益诉求。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具体体现。“中国梦”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人民意志、人民愿意、人民诉求的实现是人民幸福的集合体,一个社会只有每个人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每一位中华儿女,筑牢实现人民幸福的基石。总之,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出发,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大学生全面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正能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的一面旗帜和行动的指南,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不仅要内化于政治信仰、理想追求,从思想上筑牢基础,更要外化于行,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做到知行合一,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先行者、引领者、示范者和推动者。

(一)增强理论自信,重视科学理论的内化

在思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西方国家加大马力,全线出击,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对大学生的渗透。青年大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容易受到西方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而科学的理论不会在大学生的头脑中自动生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科学理论的内化作用,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大学生易于接受、接地气的、理直气壮地方法来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中共党史的学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学习,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与大学生利益诉求的集合点,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二)创新实践载体,注重实践养成的外化

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大学生深入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选外化途径。通过社会实践的外化,大学生亲身体验时代脉搏,能够深化对国情和社会的认识,历练本领,增长才干,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因此,要根据变化发展的形势要求,不断拓展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途径。首先,积极丰富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内容和形式,避免流于形式;其次,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的演讲比赛、红歌合唱、经典诵读、歌剧、国旗下讲话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先进典型模范的引领示范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最后,探索符合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如“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就很符合地方和岭南特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东的进一步具体化和实践化,更易于广东地区青年大学生接收和认同。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属于青年的特殊节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4】诚然,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激情、最富有梦想。青春的号角已经吹响,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祖国的需要以及个人的发展有机的统一起来,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追梦,“切实用青春坚强的臂膀扛起时代重任,用青春的面庞装点祖国的容颜,用奉献的笔触书写壮美的诗行”,【5】让自己的青春在"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闪光。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周文斌.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五个指征〔N〕.光明日报,2013-10-11(12).〔4〕习近平.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EB/OL〕.党建网,2014-07-28.〔5〕潍畔论语.习总书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青年的座右铭〔EB/OL〕.2014-05-05.〔责任编辑:侯庆海〕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索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索

21世纪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真枪实弹的战争,而是文化侵略的洗脑工程,是人才的掠夺战。大学生作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也将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鲜明,在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他们的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和多层次化转化,加之他们的思想观念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局限性,以及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上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价值观念,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受着周围事物所影响,这也使他们出现了价值观的困惑。

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充当着国家生力军角色,肩负着富国强民的伟大使命;一方面还处在高校教育的培训期。所以, 认真探索和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变化轨迹,采取科学的教育对策,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长期的重要任务。

一,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精神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道德风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和根本保障。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起着“生命线”作用。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指引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旗帜与动力。

二、创新思路,树立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理念

当代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他们对党、对社会主义认同感强,爱国意识浓,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对改革开放的前途充满信心。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方面出现以上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局面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实际,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创新教育理念,做到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都与人有直接的联系,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尊重学生,把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生自身出发,以学生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绝对管理方式,改变学生从属的被动的管理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以人为本,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要尊重差异,在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对支流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以人为本,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中达到社会化的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改进方法,发掘教育新途径

教育工作者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外行,一要靠外部的教育和培养,二要靠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内在素质。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民族意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正确地对其加以引导和利用,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进行,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这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途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也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提供了便利。近日,微博上的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题便是利用新媒体实现教育大学生的目的。

第三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丰富了我国公民道德的内容,又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倡导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应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了我国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集萃,是阶级先进性与社会历史性的逻辑统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征程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是通过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是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奋进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创造遵义美好的未来,实现“两个率先”既定目标;三是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培育形成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人民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四是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互助、奉献、诚信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敬孝、仁义、感恩等传统美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在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同步增长,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社会加强对党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和改革开放历史的学习,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有关历史、理论、政策学习,帮助人们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的自信,引导人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和集体主义的利益观,帮助人们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人们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承担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在社会各系统各行业中,深入开展诚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

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一是要加强市民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引导市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二是重点在两城区开辟“身边人”道德讲堂,加强 “四德”建设,增强市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深入开展“五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对于市民文化素质的宣传教育,结合我市开展的“做文明有礼遵义人”活动,共同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四是组织全市公务员开展学习文明礼仪活动,通过公务员带头学习,引领城市文明的新风貌,通过载体创新,典型引领,规范制度,让道德建设常态化、生活化;五是通过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基础与社区平台作用相结合,加强监管与繁荣发展相结合,政策解困与公益帮扶相结合,动员社会各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有效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为建设文明城市提供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一种自觉行动。一是建立起由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配合的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机构,建立市民广泛参与的各类志愿者组织和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市文明委应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评选活动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和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经常化,网络化,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把志愿者塑造人、影响人、带动人、促进人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四是积极倡导社会关爱风尚,弘扬雷锋精神,大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

理念,鼓励市民广泛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提倡市民积极参与义务献血、帮困助学、慈善募捐等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五是在全社会开展“和谐贵州,三关爱”和绿丝带服务活动;六是引导志愿者活动与开展“四民社区”创建,“双创一巩固”工作,“三关”工程和党员干部“五带头”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弘扬志愿精神,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力助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针,又是公民

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责任,需要通过公民道德道德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其外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理论问题,而是社会长期社会实践问题,不可一蹴而就,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失为培育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中国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形势与政策

任课教师:

吴文杰

业:

机械类

级:

11级08班

号:

***

名:

曾义桃

2013 年 05 月 07 日 中国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 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亿万人民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当仁不让地成为主力军,然而要实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须地培育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净化教育环境,不断改进教育途径和方法。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 途径 方法

一、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原则

1、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还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根本的示范与指导意义。

高等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中坚力量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必须充分认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指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并且把人生价值、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步达到使实现自身价值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相统一。因此,在当代大学教育过程中,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生的培养中,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些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并发挥其引领作用。

2、要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发展的根基、血脉和土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汲取和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价值观传统的精华,继往开来,传承创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指我国悠久历史流传下来的、代代相承、具有广泛深刻影响、且不断创新发展的优秀思想道德遗产。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是我们的民族魂,是我们的精神领域的脊梁。比如,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比如,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核心、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倡导“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以义统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的利他精神,等等。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应是历史传统与现实关怀的统一,其确立必须深深植根于伟大的历史传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力量,才能血脉贯通,具有民族精神内在的自洽性和一致性。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基石。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也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支撑。

3、要体现积极进取时代精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需要将一个特定时期的目标任务和要反映到核心价值观中来。事实上,不同时期所强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就是一段时期内任务和使命的生动体现。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基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上都有了新的拓展和新的要求,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也应该有新的理念。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反映着人类发展进步的要求;并且也只有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特点,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主流导向、价值引领的作用。

三、积极探索,建立起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要让大学生接受和认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并外化为具体行为方式,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以认知为基础,以认同为核心,以内化为关键,以转化为目的,扎实推进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践行工作。

1、是认知机制。高校方面,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正面宣传工作,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方面的定向影响,使他们认识、知晓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学生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变被动认知为主动认知,经过自我学习、理解和消化,牢固树立起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稳定的个人意识和价值观念。如可以开展征文、启发式讨论、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论坛等活动,使大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领会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实现教育内容的主动传输和接受。

2、是认同机制。认同是发自内心的赞同,是在思想、情感、实践等方面主动认可、接受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讲清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辅以“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等其他方式的宣传教育,不断掀起学习教育热潮,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真正认同核心价值观。各高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其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认真把握和综合解决好大学生在学习、就业、贫困、心理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得大学生真心感谢党和国家,发至内心地认同核心价值观。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挂职锻炼、“三下乡”、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品质,在实践上认同核心价值观。

3、是内化机制。内化是在思想上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一致,并自觉地用核心价值观指导自身实践的过程。内化是大学生牢固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要通过来自外部的教育合力和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加速内化进程,让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要整合社会的、学校的资源,强调“主动感悟式”的教育,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启示、自我修正,强化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大学生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升华,最终成为自己稳定的价值取向。

4、是转化机制。转化是把价值取向外化为具体行为的过程,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要通过建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创先争优、党员评星、志愿者活动、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用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成果,检验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转化为自觉行动的效果。要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使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成果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

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长点、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原则,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理论成果。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今时代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只有认真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才能增强理论的科学性、针对性、说服力和实效性,才能在各项社会实践中获得成功。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当今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与当今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图大业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根本。

2、坚持全面把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性的系统理论。我们必须在全面整体把握其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其各个方面的深层内涵。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主线。我们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统领整个教育过程,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从而确保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它内容的正确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和核心。

五、结束语。

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创新是适应现实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为什么我们要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我们太需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是,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核心价值观,也不知道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获得核心价值观理念。同时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不光是领导者的事情,而是全民的事情。因此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大学生有参与核心价值观建立的义务,因此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参与核心价值观的建立首先应当从学习开始,应当领会和借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必须坚决的从一开始就抛掉功利主义的倾向。当然,建立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是那句老话,要脚踏实地,从头开始。艰苦奋斗是一种深刻的美德,对于建立核心价值观,我们更是特别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参考文献:[1] 陈伟 罗仲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N] 光明日报2007.9.[2] 尹伶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月刊,2007,(06).[3] 李高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企业家天地,2007,(07).[4]陈亚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发展和形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01).[5] 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2).[6]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路径研究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奠定理论基础,而社会责任感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统领,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路径。本文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养“95后”大学生责任感的必要性为基础,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倡导通过营造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环境、创新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以国家责任、社会责任、个人责任的作为教育目标培养社会责任感,力图在创新内容与方式上探索有效举措,为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 95后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1.001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95 post”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CHEN Lei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anghai 201418)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95 pos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It is the new path of “95 post-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which is guided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improving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95 post-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ying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present,and advocates the education mode of cultivating good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crea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broaden the education channels,to the national responsibility,social responsibility,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s an educational goal of cultivat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trying to innovative content and methods to explore effective initiative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tudents to make innovative efforts to make a useful attempt.Keywords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目前,高校“95后”大?W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中国教育改革近十年来的重要战略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提炼与概括,它的提出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具体实践增添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新路径明确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的实际操作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95后”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责任意识,才能提高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培养“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理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实践反复论证后正确的价值观,它对国家、社会的建设、大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提供理论保障。“95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就是要改变对责任的认识,而对责任的正确认识则需要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准确认识核心价值观,并将它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自觉践行社会责任感。

第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包括对国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个人的责任感三个层面,它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的重要价值理念。国家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个人责任感可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责任意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所以,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同样也是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内容。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契合性。首先,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中的责任精神。另一方面,对“95后”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国家、社会和自我责任情感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经反复实践后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形成责任情感,指导人们做出有利于社会的责任行为。二者具有内在契合性,互相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责任感培养意识,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责任感的内容不断完善,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联系,得到共同实现。[1] 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95 后”大学生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范式。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部分“95 后”大学生存在过分重视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缺失社会责任感的现象。

第一,个人责任感缺失。部分“95后”大学生个人责任感缺失,出现过分自我、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和情绪化现象。如今,随着互联网移动的兴起、丰富的娱乐生活、自由的课程设置给了“95后”大学生充分的时间和选择,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作息缺乏约束力,上课玩手机、迟到早退、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也频频发生。另外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诚信缺失情况在高校中也屡见不鲜。

第二,集体责任意识不足。“95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利益为前提,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家庭、集体的关心程度不高,习惯于他人为自己做任何事,不懂得回报。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只以自己的意愿为主,不考虑他人感受、自我约束力不够;寝室生活不融洽出现大学生寝室偷盗、打架斗殴等行为;在校园或社会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破坏公物等不文明的行为;缺乏奉献精神,不能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第三,国家责任意识淡漠。部分“95后”大学生对自己所应该承担的国家责任不关注,过分关注现实利益和自身利益。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不关心社会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社会国家的热点事件;只顾追求自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第一,道德教育的缺失。高校过分关注考研率、就业率等指标,而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课程仅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践性与趣味性,道德教育成效不明显。一方面,任课教师在讲课时不够贴近现实,缺乏教育手段,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对此类课程缺少充分的认识,导致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不够全面与深刻。

第二,新媒体的冲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新媒体具有公共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95后”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尚未形成坚定的价值观,导致在网络新媒体空间中多种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他们的价值观受到影响,出现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偏差。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相较于纸质媒体,95后大学生对于网络新媒体更为依赖,但新媒体中含有的不良价值观和信息很容易因为其隐蔽性和虚拟性而被忽略,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价值认同危机和责任感缺失。[2]

第三,个人价值取向的迷失。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下,“95后”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大多不愿合作互助完成任务;心理尚未成熟,缺少社会经验,在面对机会与挑战时往往以个人利益为首要选择;在大学生活中未能及时进行自我管理与调节,导致缺乏个人规划和目标,也无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目标相匹配结合,导致责任感出现缺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

4.1 营造良好环境,树立正确价值观

高校是“95后”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高校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培育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研究“95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情感特点积极培育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倡导”,从国家?任、社会责任、个体责任三个维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容融入“95 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实现全过程育人。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革命文化胜地等活动,增强爱国意识,坚定大学生对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信心。开展以“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干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用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树立良好的榜样。倡导大学生在交往中做诚信、和谐社会的维护者,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践履自己的义务,做一名有担当、负责任的新青年。其次,高校应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榜样案例或人物榜样,挖掘校园中的“正能量”并予以广泛报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本质转变成校园中的真实事例,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全员育人、全环境育人。最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会对自我负责,才能实现践行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内化。

4.2 创新方法,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

如今正是一个“全民皆媒体”时代,我们在坚持运用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传统有效载体的同时,必须积极结合新兴传播媒体,拓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渠道,创新责任感培育的方法。2013 年,中央就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的各个方面,宣传网络正能量。[3]大学生已逐渐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在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冗杂,大学生极易在不同价值观、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等影响下迷失自我,因此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渗透到新媒体网络中,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媒体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实现社会责任感的知情意统一。首先,高校要重视网络阵地,主动搭建网络平台,运用微博、微信、易班等交互性强的新媒体平台传播主流价值观,使社会主流意识占领网络阵地。通过搭建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网络沟通渠道,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同时拓展网络信息和内容,积极宣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事迹,找到理论宣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用大众化的语言解读时代价值。例如在传统节日,学校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讲解节日由来及相关典故,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多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认清现阶段国家发展的主要任务,明确大学生为建设富强、民主现代化国家而承担的责任。其次,发挥网络文化育人作用,掌握网络文化主动权。[4]例如举办网络知识竞赛、网络文明讲座、网络文化节、向大学生宣传先进事迹等形式多样的网络活动,将责任感教育转化为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主题教育,在推进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中,师生共建网上精神家园,(下转第9页)(上接第2页)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明确人生目标,使广大学生在多样化的网络世界里找准主导价值观念,在良性的互动中增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宣传和推广主流意识形态和健康价值观念,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责任观。[5]最后,明确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主体责任,树立网络法治观,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对大学生的网络语言进行正确引导,自觉抵制网络不良用语的传播,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网络正能量。

4.3 拓宽渠道,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将外在教育内化成个人责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并实现责任感的固化。制定具体的实践方案与计划,明确实践行为的方向与目标,使大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我道德认知水平,进一步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和他人,加强与他人的交流;组织大学生义工,到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践行“友善”,体现社会关爱。通过国家“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从国家到学校,都鼓励大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在实际岗位上敬业付出,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同时,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依托于寒暑假社会实践的社会调研,引发大学生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思考,在实践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基金项目:2017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95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成果(ZZZZyyx17001)

参考文献

[1] 唐亚阳,杨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6):46-50.[2] 骆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J].科学论坛,2016(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12-23.[4] 刘小兰,杨立国.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感教育[J].教育,2015(5).[5] 韩雅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探析[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11):15.

下载“中国梦”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梦”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演讲稿

    实现人生价值 追逐人生梦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xx 我今天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中国梦》-《实现人生价值,追逐人生梦想》 我们这一代人的起点太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心得体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朗诵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 女:我的梦,是青春洋溢的意气风发 男:我的梦,是志在四方的挥斥方遒 女:我的梦不在那个遥远的天国; 男:我的......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的特色是什么? 答: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下是几位同学的中国梦。 小曹同学: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外科医生 ,对每一位病人的生命负责,开病人用得起的药,拒绝红包回扣。 小吉同学:我的梦想......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柏家文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体系,其内涵丰富。随着社会......

    大学生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