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忆·峥嵘岁月
忆·峥嵘岁月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当一段血泪渲染的历史被时间掩上轻纱时,渐行渐远的时代却未将那些赤忱热血淡去。革命先辈的呐喊声依旧嘹亮,彻响在中国的大地上。勇气与智慧将沉睡五千年的中华唤醒,筑起了21世纪雄起的中国。
曾经的战场如今是我们的课堂,优雅的环境,别致的构造,青色的壁砖将过往的一幕幕刻入纹理,黑白的照片上面映刻着那些苍老切已离我们远去的容颜。拥有接待室、救亡室、会客室、住房、库房、厨房、电台室、译电室、机要室和以及周恩来、朱德等重要领导人的办公室等旧址,这就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为延安战场建立的"秘密交通站",是西安事变之后半公开化的“红军联络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又名“七贤庄”,借《晋书》中的“竹林七贤”而得名,由当时的文化名人成柏仁题书“七贤庄”镶嵌于庄首。通过导游介绍得知,七贤庄建于1936年春,其原因是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医疗器械和药品十分缺乏,而这里距火车站较近,交通方便,目标不明显,便开始了为延安采买、转运医疗器械和通讯器材的工作。与此同时地下工作人员涂作朝在一号院地下室安装了一台100瓦的电台,把中共中央设在保安的红色中华社的广播传播到全国各地,进一步增强了抗日活动的影响力。
参观中最令我钦佩的是德国牙科博士温奇·冯海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成立之后首要解决的便是医疗器具及其药材的大量需求,当温奇·冯海伯接到邀请时便立即答应,为抗日活动毫不吝啬的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延安的胜利给予莫大的帮助。
进入陈列室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让人肃然起敬。侧身望去,墙壁上一张张黑白照片似是不断演绎着当年的硝烟战火,当内心的激昂愤怒瞬间迸发之时,革命先辈们抱着必死之心投身一场又一场不知道结果的战斗,只为保卫家园保卫祖国。热血不禁随着照片一张张闪过澎湃,当年革命先辈们的呐喊嘶吼印刻在我们内心深处,不曾忘记。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们流着同样中华的血液,我们有着根深蒂固的中华五千年优良品质。饮水思源,是多少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挥洒出如今闪耀的五星红旗,是多少革命先辈用自己的肉体抵挡贪婪的被入侵者。一本严明的纪律,不仅仅是文字,一把生锈的土炮,也不仅仅是历史。它们言语了太多,让我们无从开始算起。黑白照片上的革命先辈们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受益终生的品质精神,他们微笑着,注视着我们将这种属于中华儿女
独有的精神品质传承下去。一口苦井,一种恒心:一碗粗粮,一种坚持:一种微笑,一种执着:一张照片,一段铭记不忘的历史。
第二篇:忆峥嵘岁月
《忆峥嵘岁月,迎六十华诞》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峥嵘岁月里梦腾重师》。泱泱长江水,流淌着六十年悠深的眷恋;苍苍歌乐山,屹立着六十年熔铸的辉煌;莘莘学子涌动着六十年不变的情怀;衮衮名师升华着六十年热切的期待。
六十年征程,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有过柳暗花明的阳春美景,也有过巅沛流离的辛酸往事。然而,她却在一次次磨难中不断塑造自我的完美与高大。星移斗转,沧桑巨变,六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在我心目中,重师大——永远是科学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她是那样致力于文化的传播,学业的精进,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升华;她是那样崇尚奋斗,拒绝平庸,激励学子们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去无所畏惧地进行拼搏。重师人始终把立教无类、以文化人作为办学理念;把勤学善思、求是致用作为行为准则;把自强不息、躬行师道作为崇高精神;把厚德笃学、励志创新作为责任使命;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954年1月5日,正值新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之时,重庆师范大学的前身——重庆师范专科学校诞生了。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师范院校之一,我校蓬勃发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改革,把握教育国际化趋势,坚持开放办学,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科研成果丰硕,科研核心竞争力也明显提升。发展科研的同时,我校也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60年来,14万余名青年才俊在重庆师范大学孕育理想。在这漫长的育人道路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成为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有跻身于科研一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有将青春热血挥洒在基层教育,被评为“最美乡村女教师”的曹瑾;有自强不息在2011年亚洲艺术盛典摘取“环保之星”桂冠的聋哑学生刘霜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敬仰的校友,他们见证了重师发展的历史,更为重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学们总问:“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啊!重师是一块神奇的热土。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在精心呵护并集纳着辈辈贤士,培养着代代英才。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从这里出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昨天的稚子成为了今天的专家学者、教育精英、各界新秀„„
重师是一片智慧的沃土,是一片灿烂的的星空。这里记载着学子们求知的历程,绵延着花季少年的期盼;这里留下了跋涉者的足迹,洒下了求知者的汗水;青春在这里闪光,灵感在这里迸发,一颗颗不甘平庸的年轻的心在这里得到奔腾、激荡。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梦想没有大小,我坚信“今天我以重师为荣,明天重师以我为荣”!
六十华诞即将到来,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为母校祝福,为创造辉煌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忆峥嵘岁月
“忆峥嵘岁月,沐和谐之光,做师大骄子”
——三大盛事争创新高
2011年,不平凡的一年,建党90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到来唤起了人民对峥嵘岁月的回忆,十七大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带来了新的发展目标。本支部以“忆峥嵘岁月,沐和谐之光,做师大骄子”为三大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学习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秉承十七大和谐发展观,争做新时代的研究生。
11年,对学生党员来说,作为学生中的先锋和榜样,在这样的一年里,在骄傲和自豪之余,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本着实事求是、创先争优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维护校园的发展与和谐,努力去做些实事,将科学发展观真正带到校园,将宣传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扬党支部的战斗堡垒精神,将党的科学发展观普及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同学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增强我们的凝聚力。
忆峥嵘岁月——喜迎建党90周年
活动一:
重温党史党章
通过党史党章的回顾和重温,让党员和积极分子更进一步了解历史和老一辈党员的光荣事迹及优良传统,进一步熟悉党员的肩负的重大责任,进一步履行党员的义务。活动时间:3月下旬 活动地点:一教315 活动形式:观看红色电影,查阅红色书籍,党史党章理论知识竞赛等 活动二:
考察“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党建历程
通过外出考察“一大会址”,回顾党建的艰难历程。活动时间:4月上旬
活动地点:中共一大会址
活动三:
党建90周年红歌会 活动时间:5月至6月 活动地点:不定
活动形式:选取红歌,学习演唱
沐和谐之光——学习十七大五中及两会精神
活动一:结合十七大五中和两会,谈谈感想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顺利召开,布置新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要求;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四次会议在2011年3月圆满召开,提出了11年关注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如何以科学发展为目标更好更快地发展,谈谈自己的理解。
活动时间:3月中旬 活动地点:一教315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等
活动二:践行十七大精神,和谐之光进学院
理论联系实际,在新党章的指导下,从实处做起,将和谐首先带进学院,以构建和谐学院为目的,在学院内部,组织研究生支部和本科生支部进行交流。期间正值本科生毕设阶段,针对本科生毕设中存在的疑问,研究生同学给于解答帮助,并提供毕设的相关经验,然后进入实验室互动,对一些常用的软件硬件操作做一简单讲解,让本科生从中获益。为构建和谐学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动时间:4月下旬 活动地点:实验室 活动内容:研究生本科生毕设经验谈; 活动方式:组织研究生党员同学和本科生同学首先进行毕业设计咨询会,首先研究生同学介绍自己做毕业设计的经验,包括题目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然后给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困惑加以解答。最后进入实验室,对毕业设计中常用到的软硬件作用及相关基本操作进行介绍。
做师大骄子——志愿服务篇
“我们是骄傲的七千万分子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了我们一个志愿服务的广阔平台。如今世博会已经圆满结束,志愿服务的精神仍将继续。活动时间:5月
活动地点:师大附近康健园,桂林公园 活动方式:清扫整理康健园,桂林公园
第四篇:忆峥嵘岁月
忆峥嵘岁月,兴希望之路——纪念建团九十周年演讲人:王婉玲(营销协会)背景音乐:初雪钢琴曲,松花江上伴奏走进新时代伴奏 注:(1).1,2,3段插入初雪钢琴曲(2)第4段插入松花江上伴奏(3)5,6,7段插入走进新时代伴奏
1.时间是无情的,它让红花凋谢,让落叶枯萎,让青丝变成白发。生命的旅程五色缤纷,不经意之间总有太多太多琐碎如烟絮掠过眼前,有的就那随风而逝,并未在彼此的生活中留下印记,有的却如落入心湖的石子,在坠落的时候荡起一圈圈涟漪,打乱原有生活的宁静。
2.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了90年的风雨征程。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循火红足迹,经坎坷征程,一代代优秀青年紧跟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
3.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4.翻开中国的近代史,西方列强用中国人民发明的指南针,把侵
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炸开了古老中国那紧闭的大门。随之而来便是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对古老文化的洗劫。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从此中国人民过着国破家亡,任人宰割的生活。勇敢勤劳的中华儿女为了救亡图存,使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不断探求着新方法,从黄花岗72烈士的铮铮烈骨到武昌枪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成功,然而仅仅三个月,胜利的果实便被窃取。资产阶级共和国尚未建立,便又开始了军阀混战,使中国人民再次陷入了更加沉重的灾难之中。就在这危难时刻,“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为我们开创新的世界。”当我们戴着光芒四射的团徽,站在火红的团旗下,高唱我们自己的团歌时,心中怎能不为之激动,怎能不为之骄傲,怎能不为之自豪!“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家乡”这个坚定的信念在我们脑海中不断回荡!
5.今天,我们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放眼交通大变迁,揭开祖
国改革开放光辉的发展史,其中立体化交通所取得的成绩是这一历史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高速公路的发展变化更让我们目不暇接,从1988年10月,祖国内地第一条高速公路开始,短短20年间,我国高速公路从零到通车里程突破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再次创造了世界奇迹,20年里建成的高速公路,相当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修建的里程数。
就拿我的家乡——梧州,来说吧!无论是西江大桥畔刚劲的“宝石之都”雕塑,还是矗立在云龙桥头的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马
踏飞燕”;无论是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还是星光璀璨的宝石丽洁比赛„„这一连串的标志,都是展现新梧州形象与魅力的响亮名片。
6.梧州国际宝石节自举办以来,市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开展长达数
月的市容市貌专项整治,维修道路、路灯,设置景观,清洁市容,全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在第五届梧州国际宝石节开幕式结束后,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代总领事拉蒂坤·詹素里亚就曾感叹:“梧州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规划,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梧州国际宝石节的推动下,文化底蕴丰厚的梧州古城焕发出无限生机。2008年以来,我市又启动了“四小”项目、“三冲”改造,红岭新区、南岸开发等项目,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群众感受到城市变迁所带来的实惠。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至2010年底,全市市政基础设施、市容环
境整治、园林绿化投资超50多亿元,创历史最高。在20世纪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青团留下了英勇奋斗的足迹,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贡献;展望未来,面对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中国共青团也必将以新的作为开创新的事业,在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继续谱写光辉灿烂的篇章。
7.梧桐细雨,淹没了往事匆匆,春华秋实却刻下了今日种种。生
有涯,知无涯,而无限孕育了有限,叶落归根,种下的是下一个季节的希望,深埋的是勃发的希望。命运,人生,不应该在秋风秋雨的叹息声中淹没。随秋风落去的,是一个时代残存的记忆,更是另一个时代的生机。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起,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
第五篇:忆祖父的峥嵘岁月
忆祖父的峥嵘岁月
王大伟
儿时时常听父亲讲起祖父参加辛亥革命首义的故事,说祖父有惊人臂力,可以一人举起打谷场的石磙,当年骑马回乡,他倒立行走,可以从粑铺大堤一直走到芦洲村。听塆里四婆讲:“祖父每次回塆里,身骑白马,腰挎镶金战刀。我的祖父名叫王元恺,号雪琴,生于光绪癸巳年,十六岁考取陆军特别学校工程军事专业,毕业后任湖北第一工兵连连长。
1911年9月24日,由共进会组成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推举了起义指挥人员,拟定了详细计划,并派人到上海迎接同盟会领导人来主持大计,同时和邻近各省联系,策动响应。10月9日,起义计划泄露,武昌的各个革命机关被清军查抄,一些革命党人遭捕杀。形势十分危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根据原定计划,约定在10日继续发动起义。
10月10日晚上7时左右,王元恺所在的新军工程二十一营 辎重队首先发难。“程定国一枪中右队官及事务长,营主(指阮成发)见枪毙两人,正跑走时,忽又一枪毙之,于是全营震动。这就是武昌首义第一枪,它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当时新兵营由于起义机密泄露,士兵只有枪,没有子弹,士兵们仅有几颗子弹还是由革命党人在外购回暗中发给他们的。)枪响后王元恺首先带领士兵抢占弹药库,铁门打不开,就号令士兵用皮带连接起来锁起大青石板撞门,占领了弹药库。又推举吴兆麟任临时总指挥。吴兆麟问问王元恺问炮兵中有没有革命党人,王元恺回答说有。吴兆麟就派一班人联络炮兵,以火为号,攻占了守望台。攻占守望台后,新军各营和部分军校学生闻风响应。起义军向总督衙门和藩库等重要机关发起进攻,湖广总督瑞 瀓等仓皇逃走。经过一夜战斗,起义军占领了武昌。11日夜和12日,汉阳、汉口先后被起义军收复。祖父在这次起义中身先士卒,亲自杀敌103人,为武昌起义立下了了汗马功劳。
11月11日,起义军代表和乡绅商代表举行会议,成立湖北军政府。推新军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成功后,祖父先后任敢死队队长兼黄兴警卫连连长。在清政府调集北洋军新军南下镇压期间,祖父屡立战功,由于战功卓著,后升任师参谋长,都督府内部稽察。黎元洪为表彰祖父的功绩,亲自给祖父一把镶金战刀和一张盖有总督大印的镶金委任状。
祖父于1916年从部队转业回家,回家后可谓两袖清风,仅带回三件东西:黎元洪的委任状、镶金战刀、复员证。并热心办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不分贫贱。先后在临江陈王涂、粑铺、王埠等地办学。在回家办学期间,蒋介石来黄冈考察时曾宴请过祖父并请他出山;戴笠曾亲自到鄂城请祖父到参谋部任职,都被祖父婉拒。
“镶金战刀”在日本兵占领中国后被一名日本军官强行要走,(当时这位日本军官找祖父做工作,要他任职搞治安,日本军官知道祖父是首义军官并有一把战刀。祖父拒绝为日本做事,日军就要走了战刀。)委任状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后丢失,“复员证”在1956年办理补助金时交给了当时的鄂城政协黎副主席和一位姓李的秘书,当年获得的补助金是每月7元。
祖父于1959年2月因胃穿孔去世,享年六十七岁。祖父离开我们有五十多年,但他的那段峥嵘岁月会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