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国学课堂教学策略(定稿)
小学国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把握教学理念
化繁为简,古为今用。国学的一条重要教学理念是将繁杂的古文简单化,将经典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比如,教“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时,要求学生仿写句子,一生曰:“夏炎,然后知仙人掌之耐渴也。”一生曰:“天暗,然后知灯光之明亮也。”一生曰:“夜静,然后知敲门之声响也。”
以生为本,以读为主。我们的国学课堂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诵读。如教学老子的《道德经》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韵味。读了很多遍后,再让学生照着句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仿写,学生写出“树可树,非常树,花可花,非常花”。通过诵读来理解含义,把国学的学习延伸到学生的探究中去。
巧施妙招,画龙点睛。有的国学内容,学生看起来高深难懂。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如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等。如教学《北冥有鱼》时,我出示“鹏”和“鲲”的象形字,并展示其演变过程。学生对“鲲”为什么变成“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有兴趣开始该课的学习。
二、优化教学环节
简洁导入,开篇入胜。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可以有很多形式的导入,如复习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生活情境法、背景介绍法、兴趣游戏法等。我在教学《历代美文》,学习李白的四首诗歌时,首先把李白的四首诗改编成一首歌词:日照香炉生紫烟,手摘星辰心满愿。壮志的太白,醉酒的仙,豪气冲牛天。朝辞白帝彩云间,独坐敬亭形影单。未酬的十二,浪漫的莲,白发三千丈。学生通过读歌词、唱歌曲,对研究李白的诗歌产生了?夂裥巳ぁ?
新授经典,巧用诵读。关于诵读,高低年级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如教学《笠翁对韵》,低年级可以用游戏、挑战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年级则可以采用自读感悟,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文化感悟,巧妙质疑。对国学,在学生读熟后,低年级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由直观的图画到对文章的感悟。如教学低年级的《笠翁对韵》时,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关句子进行朗读。如高年级教学《笠翁对韵》时,在学生自己读完后,教师进行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读原文,自己感悟、理解。
三、巧设教学方法
诵读,让国学有声有色。我们的国学课堂应该以朗读、诵读为主,以理解为辅。朗读可以分为几种:一是素读。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可以有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形式。二是悟读,悟读指有感情地读,用心地读,边读边思考。悟读有三境界―――悟字义,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悟含义,揣摩、品悟文章的内涵,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悟今义,领悟国学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
情境,让国学声情并茂。通过情境的模拟,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地强化现场意识,在意会中领悟,在审美中陶冶,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使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变浓,并且上升到情趣,然后能理解内涵,达到理趣。
故事,让国学生动有趣。抓住儿童爱听故事的天性,引入合适的故事,帮助学生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如在教学《孝》时,教师给学生讲述“百里负米”的故事。学生对子路百里给父母背米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喜欢上了这个孝顺的孩子,自然也领悟了孝的真谛。
(作者单位: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小学)
第二篇: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小学国学教学策略
中华国学博大精深,妙不可言,有人把它比作大观园,进得园来风光无限。那么如何带领小学生游园探幽呢?我在教学中潜心钻研,用于尝试探索运用了如下策略,颇有效果: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学。
《老子》的文章思想极为深刻,怎样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兴趣呢?有时 我就采取游戏体验式的方法。比如,一次,上课开始我就说咱们这节课来做 个游戏,请前三排的同学为一组,踮起脚尖站着,其余后面的学生为一组,就 像平时那样站着,你们两组比一比看谁能站的时间长久?同学们都很高兴,口 里唠叨着:那还不容易。结果,前三排的同学不一会功夫就东倒西歪站不住了,后面的同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地继续站着。我让同学们说说原因,前面的同学 说因为是用脚尖站着,站不稳,所以一会儿就站不住了。“那同学们想想,平时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这样站着呢?”很多同学都说看热闹啊围观啊等等前面人 挡着看不到但又非常想看到时就踮起脚尖,有时还往起跳着看,等等。我问: 这样站的感觉怎么样?生答:一会就脚酸了,脚脖子累了,站一会就受不了了,想看也没有看到多少,等等。我顺势引领:是啊,有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本想通过换一种方式想要快点达到目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或者是适得其反。这个道理其实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给我们讲的十分透彻了,大家请看老子 的话。于是我们就学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说: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
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 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 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就像剩饭赘瘤一样,因为它们都是让人厌恶的 东西,所以有道的人是绝对不要这样做的。
这段话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是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 自然的,是短暂而不能持久的。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不能达到自己的目 的。
这是老子思想中极为精要的一部分。虽然深奥难懂,但同学们结合着游 戏,又结合着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及其观察的生活实例,也能理解得较为深 刻。这些深刻的道理不管当下是否能指导学生的为人处世,但相信也会在他 们的思想深处留下印记。
二、让学生在歌唱中乐。在第一学期,五年级我主要选择了婉约词和豪放词来教。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所以说词是一种音乐文学。但那时人们怎样唱,没有录音,无从考证,可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谱了很多曲子,所以,我在教学时就尽量把能唱的词都搜出来,课上理解学习吟唱欣赏。比如:一剪梅、蝶恋花、水调歌头、醉花阴等等,以学习一剪梅(李清照)为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播放此词的唱曲《月满西楼》,同学们听得很欣喜,很陶醉,唱得很投 入,很动听,简直都如醉如痴了。(我对此过程都进行了录像存储)此外,在 学《弟子规》《三字经》时,只要能唱的都要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陶冶、增趣,学生学得很快乐。
三、让学生在创作中喜。
还回到学生们学词上来,那是我们在学柳永的《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时候,我们刚刚品味完词的意境,王禹衡突然举手问我:“老师这首词咋唱?”,我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咋唱,而且很遗憾,我在网上也没有搜到。”他稍感遗憾地坐下了,不一会他又举手说:“老师我会唱。”这一下把我和同学们都惊住了,“好啊,就请你为大家唱唱吧”我们一起鼓掌欢迎。原来,他来了一个创新,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的曲子填上这首词唱的,唱的非常好听。同学们再一次热烈鼓掌,他的脸灿若桃花,非常高兴。然后同学们又学着他一起用这首曲子唱了两遍,课堂掀起了高潮。后来到别的班学这首词时我就挑逗刺激他们说:一班学生自己搞创作唱这首词,唱得如何如何好等等。后来,二班的张瑞洋罗晓莹用“让爱传出去”这首曲子把这首词声情并茂地演唱出来。其他班有一些学生就现场创作去唱。就这样在同学们南腔北调,五花八门的演唱创作之中,同学们学会了这首词。
也许也有人会说感觉这样玩、笑,似乎有悖于词的基本情调,但我认为此时孩子们尚小,让他们体会词人那么深厚的情感是不可能的,而让他们对诗词感兴趣,愿意学,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将来爱上诗词,而品味就会自然而来,而这种品味就绝不会停留在一诗一时,很可能就是一生一世。
教学生学是为了让学生会学、会品、会用、会写。一次,我们学习范仲淹的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很著名,其中的“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已成名句。这首词,虽然词人重在抒情,我们后人也觉感人之处在下阕。但是学生并没有那么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所以,针对小学生教学应该有所改变。所以我在强调了解了词人的感情及名句之外,我对上阕的写景铺排做了生动的教学,因为在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而“山映斜阳”句又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真的是太美了!如果学生能将这些美文用在作文之中,会相当增色,如果学生学会这样去写就更好了。而那天,恰逢下大雪,于是我就留了一个创作性的作业,即:用苏幕遮这个词牌,模仿这首词,结合外边的景致,也当一回词人来填词。结果很多学生感兴趣,当然初次尝试,肯定会乱七八糟的,其中五年二班王春翔写的相当不错,请欣赏:
苏幕遮(冬)云暗天,银裹地,北风狂歌,鹅毛漫天舞。千里冰封万里雪,玉树琼花,人间作烟罗。
雪中行,胜闲庭,风刀霜剑,无情似有情。疾风劲雪摧青松,寒入松骨,化作松更挺。
后来我又多次留了这样的作业。在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最后出了一个默写和创作二选一的题,结果有二十多名同学选择了创作,且不说创作的好与坏,同学们有了这样的愿望和行动才是最宝贵的。
四、让学生进入角色去想。
一次,在教学《论语》第十二篇里的一章时,我先让学生来扮演国王,我来向国王请教:“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做好哪些方面的事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我在黑板一一列出比较重要的一些方面:如:军队呀、粮食呀、金钱呀、武器呀等等,然后,我又向这些国王们请教,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你想去掉什么?如果再不得已去掉一项,你又想去掉什么?结果,不同的国王有不同的见解,而且去得龇牙咧嘴,直心疼。最后我亮出底牌,那么咱们还是看看孔子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于是我们开始学习子贡问政一章: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意思是:当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提出了三大要件。而当子贡一再追问三者中的“必不得已而去者”时,孔子将“民之信”留到了最后,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同学们没有料到孔子会把“ 民之信”提出来,而且还留到了最后,便七嘴八舌地议论驳斥,教室里顿时开了锅。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最后学生们还是达成了共识。这样说并不是说足兵和足食对国家不重要,而是说,相对而言,获取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拥护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国家政权的兴亡。如果领导得不到信任,政权得不到拥护,即使兵再多,粮再足,政权社稷也不会稳固。接着我就给他们讲了武王伐纣的故事,从商纣王的暴行说起,讲到当商纣王的军队遇到周武王的军队时,不但不与其作战,反而调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最后商纣王见大势已去,鹿台自焚,商朝灭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所以,子夏指出,君子去从政时首先应当设法获信于民与君,应当“信而后劳其民”、“信而后谏”,这是取得政绩的前提条件;反之,对百姓而言,“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对君王而言,“未信,则以为谤己也。”然后 我们就学习了《论语》中的这一章: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那么如何取信于民呢?接着我又讲了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故事:战国时,商鞅辅佐秦国,决心改革政治以充实国力。“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他就想了个办法,在都城的正门前放了一根粗原木,上边贴了一张告示:“将此原木搬至北门者,赏黄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谁也不肯去搬。商鞅将黄金增至五十两。这时,一个男子半信半疑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他马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五十两黄金。围观的人后悔不已。这以后,商鞅很快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变法得以顺利推行。在这里,商鞅看到了“民之信”对于变法的极端重要性,因而采取策略获得了这宝贵的“民之信”。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从而变法取得成功。如此看来,取信于民多么重要。但是,只讲到这,学生也许会觉得当王,治理国家离自己太遥远,那么,育人还要结合现实。于是我话锋一转,其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人都要讲究诚信,国家要取信于民,一个人就要取信于他人。于是就引导学生说到现实生活中诚信的重要,最后,我们又回到论语中关于“诚信”的一章: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来进行学习。
輗: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軏: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 行走。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可见一个“信”多么重要啊!“人无信则不立”信是人立身立世之本啊!成语“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许人一物,千金不移”“言行一致”等等都是在告诉我们,人要具备“信德”。如此这般,学生便对“信”有了深刻的认识。
五、让学生走上讲台去讲。
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国学课更应该放手让学生参与,于是我就结合不同年级的特点,从让学生读或讲经典故事,成语故事、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开始,让学生走上了讲台,结果是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而且多看了不少书,多买了不少书。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了他们搜集整理资料、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了鼓励他们的参与热情,我经常给他们录像,然后再放给他们看,让他们增添自豪感同时又可以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从而更激发了学习兴致。
六、让学生当小老师去领。
这种做法我主要用在学生的背诵记忆方面。在学《大学》《孟子》《论语》《老子》《庄子》这些内容时,效果特别显著。因为这些篇章内容比较多,而且比较深奥,学生记诵会很困难,如果大段地背诵更是不容易,于是我或者把大段分成小句,或者择其精要选重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喜好,给每句话选配小老师,小老师则根据自己的能力,选一句或多句在每次课前都领着同学背诵。于是每个同学都有角色,都有担当,每到自己领诵时都很神气,有很多时候还会出现抢着背的情形。就这样表面上看来每人只是一两句或两三句,可是一学期引领下来之后,全班学生几乎能背会所有的句子。而这一切都是在学生没有一点负担,有时还要争先恐后的状态下进行的,学生怎能不喜欢呢。
七、让学生在监督中做。
这种做法我主要应用在《弟子规》的教学之中。《弟子规》主要是放在
低年级教学的,因为学生的生活历程很短,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和体验,所以,有些内容学生只能是了解文字而已,落实不到行为上,那怎样才能使之印象深刻,进而形成习惯呢?我就采取了这样几种方式:
一是给家长当老师,玩教家长背《弟子规》的游戏,或者用《弟子规》监督家长做事。(这种做法有感于在台湾,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的,他们一起学,一起背、一起做。)怎么监督,我就举例子:“比如,你发现爸爸或妈妈跟爷爷奶奶吵架了,你就可以给他们背‘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或者背‘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再比如,假如你妈妈因为爸爸不给钱或者没有钱买好衣服而生气或吵架时,你就可以告诉妈妈:“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假如你发现谁挑食了或是吃多了或是想多吃了,你就可以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样他们听了,就会不好意思,会自觉改正等等,如此种种,凡是能跟家长联系上的,我就告诉孩子们都可以这样去监督做。然后在教学中再不断地反馈信息,引导,相当有趣。有一天,我刚到一年三班,靖老师就笑呵呵地告诉我:“你教的《弟子规》有效果啦!”我连忙询问原委。原来她班的丛新月的爸妈因为一些事吵了起来,丛新月就对她爸妈说:“你们别吵了,我们国学课上的《弟子规》里都讲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家和万事兴!’”然后他爸妈就不好意思吵了,还夸了孩子。而且对此事非常有感慨,第二天一大早送孩子来上学,就满怀欣喜和感激地向靖老师学了这个过程,还大加赞扬地说,你们的国学课真有用啊!看来真是细节之处见功夫啊!
二是给同学当老师,发现同学之中谁什么地方没做好,你就用一段《弟子规》告诉他该怎样做。
三是学会自己监督自己,给自己当个小警察,遇到事情的时候,或者什么事没做好的时候,看看《弟子规》告诉我们怎样做。
其实这就是在培养孩子养成善于反思反省的习惯,我想长此以往,就会在孩子身上卓见成效的。
综上,是我对小学生国学教学策略的一些初浅探讨,攀山之路千万条,勤能补拙是良训,我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争取在国学大观园里尽快探寻出更多的通幽佳径,做个出色的导游。
第三篇:小学数学大班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大班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活”起来,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才得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得到提高。并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上好数学课,让学生喜爱这门学科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教学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喜爱数学学科
1.无限爱心唤醒学生。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崇高而神圣。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用爱心承担起这份崇高与神圣,要将全部爱心倾注学生,满腔热情对待学生,爱护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较差、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爱心。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找机会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活动,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喜爱小学数学教师,进而喜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
2.满腔热情感染学生。教师的热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满腔热情,从而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目以传情,情以感人”。通过目光这一无声语言来传递爱的信息,表达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比如对于课堂上胆小不敢发言的学生,可以用温柔的目光表示激励,对于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学生,可以用善意的目光表示提醒,对于回答问题犹豫不决的学生,可以用自信的目光认可鼓励,对于回答问题正确、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扬称赞等等。此外,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尊重、爱护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要让学生获得上进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高尚人格吸引学生。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重大,小学生心里教师就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因此教师的人格势必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重大影响。教师的品格修养、仪表风度、知识才华都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信息的普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要仪容整齐、端庄大方,更要拥有健康的品质、丰富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等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个人魅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学生交流思想,吸引学生学好知识。
二、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课堂上我们尽量要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位匆匆赶路的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一辆车的棱角上,又撞在了地上的石头尖上,师问:“这位小朋友撞到了什么地方,怎么会那么疼?”生:“撞在了角上”。师:“生活中又许许多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和角来做朋友”。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接触到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在此情况下,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它的内容应设计科学。必须能引发学生进行层层深入,津津有味的认真思考,能促进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引起广泛的联想,从而得出规律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出示一个圆,然后以圆半径作为正方形的边长,以圆心为顶点画一个小正方形,让学生猜测一下,圆的面积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积的几倍?有的猜2倍多一些,有的猜3倍多一些„„学生众说纷纭。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学生把这个小正方形来量已知圆,得不到结果失败了。有的学生把圆平均剪成4块,再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还是不行,有的学生想出剪的份数多一些,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更接近,减少了重合与空隙部分。教师给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创设这样一个质疑猜想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在几年的教学中,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数学的抽象性,使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顺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到底怎么解决这种困惑,怎样使小学生形象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使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吗?利用多媒体把数学知识同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发挥现实生活中可触可见、真实、形象的优势,化解抽象概念。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掌握书本中的知识点,使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逐步加快,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电脑普及教育,给学生创造了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良好环境。对于小学生来讲,刚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又是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但信息技术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它既要求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很难让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整堂课都静下心来主动去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其从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地去探究和创新,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学生欲学。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小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深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活泼、新奇、新颖的刺激情境,让学生能更直观地看、感觉表象,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我在教学《收发电子邮件》这课时,我先播放《新年快乐》flash动画,引入:“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为我们身在远方的父母、师长、朋友们献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你们认为采用什么方法最好?”接着让学生讨论并提供各种各样解决的方法,然后老师指出他们所提供方法的弊端,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所说的各种途径显得耗时费力费钱。那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他们那一双双眼眸中流露着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提出任务:通过发电子邮件既能够方便快捷地传输文件,而且花费低廉,容量不限,又可以延时交互,与书信、电话、传真等相比,具有其无比的优越性。同学们好奇地瞪起了小眼珠,急切地说:“老师,电子邮件怎么发送?快点教给我们吧!”此时,老师趁热打铁可进入正题,让学生在炽热的求知欲中进入学习过程。这时学生满怀兴趣地、轻松地进入了“角色”,教师的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贯穿,激发兴趣,学生爱学。
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欢玩游戏引起的。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变“牢笼”为乐园。
比如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入门介绍中,采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游戏引入新课,展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耳目睹,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进行鼠标练习的教学中,教师只进行简单的演示,然后让学生玩一些小游戏:玩填色游戏,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鼠标的单击操作;玩拼图游戏,可以掌握鼠标的拖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鼠标的用法,而且体会到了学习计算机所带来的乐趣。
再如,在进行指法练习时,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意学。在教学中就可以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里的“警察抓小偷”游戏,打字速度快的同学很快就能抓到小偷了,这时同学们就会提出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提出记住指法的重要性,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而对指法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组织竞赛,体验成功,学生乐学。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竞赛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对要竞赛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对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也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学习键盘基本键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字母录入竞赛,利用“金山打字通”软件进行竞赛,看谁的速度快。通过这样一设计,学生的学习劲来了,在竞赛过程中你追我赶,比谁输入的速度快。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及字母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又如在学习完Word后,我举行了一次用Word制作一张电子贺卡的比赛。上课时我要求学生使用已学过的Word的编辑技巧知识,用Word制作一张电子贺卡。竞赛前我设定了竞赛规则,同学们根据规则进行创作,然后小组评选出一幅最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评比,最后评出最佳创作能手。在竞赛的方式下,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去收集资料图片,插入自己喜欢的背景,进行文字的编辑,制作立体字、艺术字等等。学生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主动进行创作,独立地解决了问题。小组评选时,同学们除了在浏览自己作品的同时互相吸取长处,又互相“切磋”经验。得到奖的学生欢心鼓舞,干劲更足了;没得到奖的学生,内心深处也会暗暗使劲,争取下次完成得更好。通过采取竞赛的形式,我感到一方面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起的课程永远是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创新,充分挖掘他们内在潜藏的无限创造力,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这样,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持之以恒的。
第五篇: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英语在国际地位上显得日益重要,然而小学英语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尤其是有效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对培养英语口语的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小学是学习英语口语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口头表现能力强,教师应紧抓学习时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口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就从三个面来分析研究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一是分析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二提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三是就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
小学 英语口语 课堂教学
目 录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思想和专业知识
1.教师的重视程度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注重授予学生词汇的意思,以及语法规则知识。然而对于英语口语的训练极少,学生能接受和使用口语的情景少,在现实中学生难以张口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至于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在教学过程过,大多数教师以追求成绩为目标,在升学压力的情况下,难以开展口语活动,教材中配置的口语活动也得不到落实。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注重抓背诵课文,对专业的口语辅导较少也没有设置规范的英语口语考试来进行规范的指导,导致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差。
2.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
小学英语教师当中,大多英语教师身兼多职,教学任务繁重,不少教师出现跨年级教学甚至跨学科教学,这样的现象会导致教师不能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跨学科教学的教师对英语不了解,不能全面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目前部分小学应教师英语口语水平偏低,不能流利地用英语口语组织课堂,使学生接受口语的机会减少。
3.教师的教学理念
程闰闰[1 ]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对英语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改革的要求缺乏理解,仍然抱着陈旧的教学理念在实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注重灌输给学生语言知识点,教师的教学重点只停留在课本上,没有创设真实的情景给予学生练习和体验。学生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集中于做笔记,词汇语法知识的死记硬背,不能运用到实践的真实情景当中去,再者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落后,使学生学习兴趣减低。4.教师的教学行为情况
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仅限于教师授予学生的单向连结,以课本为中心,忽略教师在英语口语中是充当一个指导者的角色,甚至没有开展自主学习,任务型学习等学习活动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些教师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标,少关注学生接收知识的情况,这些行为致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
(二)学生的情感因素和知识水平
1.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
(1)学生的学习态度
朱纯[2]认为“学习态度是一种个性意识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表现在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性上。”在小学英语课堂当中,大多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态度也随之淡然。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好的学习外语口语的态度,即使有很大的先天素质和能力,也很难去掌握好英语口语,只有英语口语被学生重视起来,英语口语才得以发展。
(2)学生学习的焦虑
在小学英语口语课堂中,部分学生想表达自己的可想法,却哑口难言。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强,心理上怕犯错,不敢开口,产生一种自我表达焦虑,其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减弱,再加平时的言语实践训练少,熟记的习语和句型很难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去。
2.学生的性格、智力
朱纯[2] 认为“根据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过程特性构成了不同的神经类型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分别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的人性情开朗、热情,坦率,这种性格外向的人喜欢与人交流,他们敢说,不怕说错的行为有利于英语口语的习得与形成。口语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言语实践训练,然而对于抑郁质性格的学生,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他们内向不爱说话的行为,英语的言语行为得不到训练和实践,不与人用英语去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英语口语难以发展。
智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这些能力的水平也会制约着学生发展英语口语。
3.学生学习的语言环境
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语言处于英语与母语交替使用,学生不能融入一种全英授课的学习氛围当中去。在受母语干扰和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对母语产生了依赖性,使学生觉得英语难学,有畏惧情绪。甚至在表达过程中用母语思维去思考,以至于英语口语表达不符合外语表达的逻辑,不能形成外语思维。再者,当学生学习到语言知识时,没有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训练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逐渐遗忘。
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口语课中,大多学生存在这种现象:会看不会说,想说不敢说,甚至是不愿开口说,有些学生考试能拿高分,但难流利地表达。自由讨论时学生能畅言,但到发言时结结巴巴,有些学生听说能力差和课堂气氛不活跃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口语课难以开展,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利用教学手段,创设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对语言材料感兴趣,产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多开口说,说多了,说会了,说懂了,产生说的念头,受一种动机的支配,想去进行交际的,这样学生对口语自然就感兴趣了。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外国的文化,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有利于学生训练口语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训练口语的同时,“听”、“读”、“写”的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重视“说”的教学,就能促进“听”、“读”和“写”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推进和制约。在教学的过程中,说之前要以听为先导,听是说的准备,听的准备比较充分,说的学习才能更顺利。在教学上“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读得越多,就给说提供丰富的内容,说起来流利顺畅。通过一定量写的练习,将学生口语迁移到“写”中去,使学生的说更准确,学会更地道的英语,学会用外语思维去表达外语。通过“说”能有效地提高听、读、写的多方面能力。
三、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师教学行为
1.教师课前的备课
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处理,将教学材料分为由易到难,逐渐深入,逐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可以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学内容必须具有趣味性,在上课前,教师还可以准备生动、直观、形象、真实的教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来刺激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欲望,是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
(1)教师对课堂中的导入
在小学英语口与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游戏、简笔画、挂图、图片、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录像等创造英语氛围,使学生融进一种英语学习氛围中更容易接受英语输入,为下一步做准备。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安定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制定的英语口语教学任务中去。
(2)教师对课堂中的呈现
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与所学内容相联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使学生置身于其中,将课堂由静变为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呈现的过程中,教师需注意改变传统的该学模式-一教师为中心,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将任务分配給学生,引导学生交际,交流,教师作为一名指导者,学生作为实践者,明确口语课的目的。(3)教师在课堂中示范的准确性
在授课过程和引导过程中要求教师自身的英语功底要过硬,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能給学生起一个正确的示范,有利于学生模仿和学习。在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不但要表现出正确的示范,而且需要不时检查学生模仿和学习语言的准确性,确保学生能正确地接收和输出英语口语。在示范的过程中,朱纯[2]认为:“示范必须与学生的实践结合。”教师边师范,学生边模仿和学习。
(4)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的能力
在口语课堂当中,提问是口语教学中常用的模式。在提问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一步一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做出回答。然而提出的问题的形式,不在于问题的难度而是在于问题的适应度。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不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有信心去回答和开口说。
(5)教师在课堂中的纠错能力
肖惜[3]认为:“教师在纠错过程中应当遵循选择性、启发性、鼓励性、目的性、策略性。纠错的技巧有:直接纠正、间接纠正、自我纠正、集体纠正。”纠错需要正确和巧妙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对于英语口语的发音其发音不正确的必须严格改正,这样才更有利于以后发展英语口语。朱纯[2]认为“在纠错中,教师要做到能够有效地改正学生言语中错误一应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也应该掌握改正学生言语中错误的时机。”
(二)学生的学习行为
1.学生课前的准备
小学英语口语课的课堂形式就决定课前的准备,教师需要将事先计划好的口语学习活动任务和目标布置給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去准备。学生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准备,提取有效的语言材料,组织自己要相爱课堂上表达的语言,积极配合课堂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在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在组织课堂和控制课堂中,需要不时留意学生的注意力,发现走神的学生要提醒,做适当的鼓励或者批评。学生可以采取自我心理暗示提醒自己讲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集中的时间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注意力来调整教学的速度。
3.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材料的难度决定这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有趣、可输入的学习材料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在课堂中分解口语话题,扩大自主学习的内容,小组讨论,集中互相交流意见,相互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胆量,敢开口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堂的活动形式
1.简单对话练习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从新学期开始时用外语与学生打招呼和交流形成一种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上课前,教师可以请两位同学一对一就天气、值日、问候等话题进行对话,学生可以先用简单的问候语开展话题,将注意力慢慢地集中在课堂上。2.模仿对话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者课外的语言材料,选择一些可读性强的,易于学生学习的语言材料供給学生。让学生模仿对话,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在模仿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并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语感,习惯外语的表达方式,学习外语思维从而用外语的思维去表达外语。
3.补充对话
在设计对话形式中,教师可根据对话内容选择性地空出一部分,让学生去选择不同的单词、短语、句子填入句中进行替换,改变句子的意义,然后进行对话。在补充对话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句型,为交际性的对话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对所学的句型进行简单的变换。
4.真实情景对话
在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设定一个话题并让学生做好准备,按照真实的情景进行对话交流,活动的人数可以设置为2-4人一组进行对话。在个小组完成后,教师要做出评价并记录下来以便督促学生改正错误和使学生重视口语练习而不是应付式完成任务。
5.游戏中习得语言
(1)习得
朱纯[2]认为“习得就是无意中获得。习得语言就是不经常听课而学会语言,亦即在自然的交际情景中通过使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2)游戏的作用
朱纯[2]认为“游戏被认为是习得活动,因为学生在游戏过程过中能吸收可理解的输入并轻松地运用习得的语言。”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游戏的目的,要明确游戏是训练哪些语言材料而不是为了娱乐打发时间。
游戏需要具备趣味性。游戏的形式和种类需要不断变化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游戏更需要面向全班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多鼓励他们参与其中。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控制好课堂纪律的能力,做到收放自如,教师也要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口语。
总结:
在小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重视学生英语口语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交际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更有利于英语口语的发展。本文在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研究策略方面提出内容还不够全面,还有待更多策略的提出和研究。
致谢: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小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在以后的学习中还需继续研究,提出更多建议和研究。论文从选题到结束写作的过程中感谢符海平老师的指导,对论文的修改提出宝贵的意见,才能使我顺利地完成论文写作,以及感谢在写论文过程家人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程闰闰.农村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2012-05-01 [2]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4]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