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法分配律复习课
《乘法分配律复习课》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复习过程:
一、还记得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说一说。
二、练习:你来当小法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a+b)×c= axc+b×c 2、2×(6 + 5)= 2 × 6 + 5
3、(25+7)×4 = 25×4×7×4 4、35×9+35=35×(9+1)5、35×101=35×100+35
三、填空:看谁反应快
(80+70)× 5=80 × □ +70 ×□(a+b)× 9=a × □ + □ ×□ 236 × 3+236 ×7 = □ ×(□ + □)m× 153+m ×47 = □ ×(□ + □)
四、分类练习
1、A:
(a+b)xc=axc+bxc 例(25+12)X4
=25x4+12x4
=100+48
=148
2、B:
axc+bxc =(a+b)xc 例
37X35+65X37 =37X(35+65)
=37X100
=3700
3、你来试一试吧
(1)57 X 72+57 X 28
(2)264 X 8+8 X 36
(3)86 X 99+86
四、算一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1、5x2-4x2
(5-4)x2 2x(11-9)
2x11-2x9 20x5-4x5
(20-4)x5
2、小结:
乘法分配律对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同样适用
(a-b)xc=axc-bxc
五、用简便方法计算:
96x21
104x25
六、解决实际问题:
1、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从两端同时开凿一条隧道,甲队每天凿17米,乙队每天凿23米,120天后凿完,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2、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 购置足球和篮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小明和小刚从市场的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反地方向走去,小明每分钟走65米,小刚每分钟走55米,8分钟后两人分别走到市场的两端。市场全长多少米?
七、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式”。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乘法运算律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乘法运算律之前,学生对四则运算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始终处于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紧密联系生活。
情境导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着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好吗?”巩固练习时,我根据学校建班级图书角的实际,设计了这样的拓展题:“我们班建图书角,男生29人,女生21人,每人捐5本书。(1)男女生一共捐书多少本?(2)男生比女生多捐书多少本?”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有用的数学。
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缺少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判断、引导,对课堂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资源捕捉能力不够。如学生在用语言概括发现的规律时,没有讲到把乘得的积相加,这时老师应灵活处理,写出两个相乘的式子,学生就会发现还应该把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分配律对四年级学生来讲还是个难点,还应该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学会。
第二篇: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教案.
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教案
课 题:乘法分配律练习课 授课时间:2013年5月6日 授课教师:姚发金 课 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课本第38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把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比较简便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初步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体验简便算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运用及分析: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定律。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
生:(喜欢)
师:故事里面主要是讲喜羊羊和灰太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你看,灰太狼又绞尽脑汁的设计关卡来抓羊了,同学们,如果你是喜羊羊,有信心运用知识顺利闯关吗?(能),那,我们一起去试试!
二、回顾学过的乘法简便运算的定律:(第一关)说出三个乘法定律的字母公式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对一些式子进行简便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及简算)
三、分组练习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基本形式的题(第二关)
1、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分组)(25+125×8 8×(125-8)32×27+32×73 50×29+50(分组完成,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自主学习,以旧带新(第三关)
(画外音:灰太狼说:你们不要得意,下面可是难关,一定能难倒你们的!)
下面的题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吗?比比谁的速度快。99×17+17 103 × 12 85×98
1、学生独立做。
2、展示学生习题,说出简算过程与方法
3、学生错题分析及订正
师:这三位小老师做得非常出色。但老师在你们平时的作业中发现同学们中间有一些小马虎,我们来当一回小医生,看看这些题的毛病出在哪儿?
125×(8+20)120×15+15×80 17×201 25×32×125
=125×8+20 =(120+80)×(15+15)=17×200+1 =25×4+8×125 =1000+20 =200×30 =3400+1 =100+1000 =1020 =6000 =3401 =1100
(1)一题一题出示,说说错在什么地方。(2)我们做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练习:(第四关)
(一)、综合练习
1、我会填,填出方框的数字?
(1)(12+40×3= × 3 + ×3(2)105×(40 + 8 = 15× + 15×(3)99×20+20=(+)×20(4)66×28 + 66×32 + 66×40
=(+ +)×66
(二)、对应练习
我会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算:(指生板演,余生在自己练习本上做)
12×(8+80)125×23-25×23 31×99 125×15×8×4
2、我 会 解(机 动 题)
为 了 丰 富 同 学 们 的 课 余 生 活,学 校 准 备 购 置 足 球 和 篮 球 各 20 个,一共花了多少钱?
足 球:35 元 篮 球:65 元
(1)让 学 生 根 据 要 解 答 的 问 题 分 别 列 出 不 同 的 算 式 并 独 立 完 成。(2)集 体 校 对。
(3)组 织 比 较:哪 道 算 式 算 起 来 比 较 简 便?
六、总 结 评 价
通 过 这 节 课 的 学习你 有 什 么 收 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及简算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分配律:(a+b ×c=a×c+a×c
12×(8+80)125×23-25×23 31×99 125×15×8×4 课后反思:
第三篇:乘法分配律评课稿
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整个过程中,老师不是把规律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老师这一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陆老师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陆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星期五听了徐卫国老师的一堂《乘法分配律》,有如下感想: 注重情景创设的有效性。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模拟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徐卫国老师在《乘法分配律》一课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工厂要为8个工人买工作服,商店里有3件衣服和2条裤子可以选,你会怎么选?买衣服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种事情,学生对此非常熟悉。并且徐老师非常巧妙的设计了3件衣服和2条裤子,蕴含了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但并不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问题开放性强,“你会怎么选?”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
维空间。体现了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学习活动,从而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科学性质与规律。因此有效地探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体现探究的有效性我觉得:一是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是教师要给学生正确、及时的引导。在本课的教学中,徐老师始终处在一个组织引导者的位置,用尽量少的话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探究性活动,用一组模仿,用仿写类似式子把乘法分配律的探究过程分解为先仿写式子再类化模型(符号化)最后二次符号化(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形式)三个阶段,真正把舞台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端倪,寻找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发现的新规律、新知识。
三、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
模仿学习,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容易遗忘,而且不能灵活应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不能是一句空话。于是,在这节课上,徐老师从生活入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了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激起了探究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汲取他人的智慧,并转化为自身生命成长的资源和力量。
徐老师的课堂民主开放,看似零散实则严密,在谈话式的教学氛围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他在课堂上的话不多,语言简洁明了,但是学生反而都能听得明白。就如朱乐平老师所说:听他的数学课会让你领略“聊天”的美丽风景,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在他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诠释。评蔡小钰老师《乘法分配律》一课 织里实验小学 朱学芬
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蔡老师从实际情境中引出问
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说几点印象最深刻的: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蔡老师通过解决“买3件夹克衫和3条裤子一共多少钱?”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55+45)×3=55×3+45×3这一结果。这时老师就马上切入了让学生去交流:“观察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提问有点泛,不容易实现高效回答、高效学生思维训练的效果。而且通过后来的师生互动,“终于”发现的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但是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55+45)×3=55×3+45×3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100个3,右边也表示100个3,所以(55+45)×3=55×3+45×3。2.加深了等式的“变形”必须有运算律保证的意识
简便运算很大程度上是凑整,但必须在运算律(或性质法则)保证下才能将算式恒等变换,整理或改变成运算律的标准式。可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个要领,随意性很强,就会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形算式,最终酿成错误。蔡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对等式进行“变形”。如在综合练习与拓展练习中都出现了这种类型的题目。重点强调相同乘数提出来,不相同的乘数相加,指出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就请你用哪种方法算,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3.建议渗透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
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更要有适当体现,使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乘法分配律是我们小学阶段运算定律中最难理解与运用的一个定
律。这节课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课。陶老师把重点定位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从课中我们发现,陶老师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进行了多层次的思考。一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出示“买5件衣服和5条裤子,一
共付多少钱”的例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情境中包含了乘法分配律的生活模型,为建立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提供了现实情境,也由于是学生熟悉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学生就容易理解,这样也降低了理解难度。
2、经历探索、分析比较,从而得出规律。如例题列式后交流算式的意义,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并追问交流为什么能用等号连接的想法;接着,让学生写出类似的算式,并通过验证再说说算式中蕴含的规律,从而得到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最后,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进行比较,发现异同,从而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3、练习多样,层层递进。让学生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如填空
题,有字母的,有数字的,有数字与字母相结合的,形式多变,进一步巩固运算定律;再如连线题,提供10个算式,但其实只有3组是满足条件的,这样的练习,更加能让学生理解规律,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公式的表面认识上,并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新知。
商榷:
1、本节课的重点应是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难点是学会运用乘
法分配律,只是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但是陶老师的课中,把下节课的内容也增设了进去,一来容量大,二来拔高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很大困难的。本节课,我们就应该是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只有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它,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才是正确的。
2、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个人认为那个小箭头的运用很重要,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帮助。陶老师只在理解字母表达式时出现了箭头,且画的箭头个人认为比较复杂,我认为在下面的练习中也要标一标箭头,且可简单些,弧线箭头即可,并让学生多动手自己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括号里的两个加数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以生为本 有效引导
——评徐卫国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
徐老师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形成,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
一、创设情境,生成资源
传统“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一般都是从书写形式上加以证明的,这样既脱离了数学与实际、数学与数学的联系,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徐卫国老师在本节课中力图打破这一僵局,通过创设“为公司员工买工作服”这个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体现“乘法分配律”的现实意义。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学生在“为公司员工买工作服”这个具体情境中生成探究的资源并从中发现问题,旨在突出“乘法分配律”的“现实原型”,并通过“现实原型”来提炼数学模型。较好地让学生从数学活动中去体验,从数学与生活原型中寻求支点,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数学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的良好途径。
二、探求新知,发现规律
传统“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把探究的重点放在观察等式左右两边的变化上,忽视了等式左右两边的内在联系,学生的认识还是处于表面,没有深入其实质。即为什么“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两积相加”,可以转化为“先求出两个数的和,再用和与一个数相乘”。篇二:乘法分配律评课稿
《乘法分配律》评课稿
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先进行总体评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出示例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经历探索、分析比较、得出规律
1、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法,集体订正,说出两个算式计算过程的含义
2、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结果都是求出的是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总价)即:(65+45)× 5=65 ×5+45× 5
3、建立初步的概念,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
4、小组合作,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得到乘法分配律公式并用字母来表示。[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深化延伸
1、做第1题,讲解2、3小题时重点强调相同乘数提出来,不相同的乘数相加,指出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
2、完成第2题,提示第3小题74×1的1可以省略不写,第4小题中什么数是相同的乘数。
3、完成第3、4题,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
4、回归主题图,买5件夹克衫比5条裤子贵多少元? 5×65-5×45可以写成(65-45)×5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虽然在例题中没有出现,但现在这个知识结构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使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说两点印象最深刻的: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叶老师通过解决“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多少钱?”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45+65)×5=45×5+65×5这一结果。这时老师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但是叶老师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45+65)×5=45×5+65×5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110个5,右边也表示110个5,所以(45+65)×5=45×5+65×5。
2、加深了等式的“变形”必须有运算律保证的意识。简便运算很大程度上是凑整,但必须在运算律(或性质法则)保证下才能将算式恒等变换,整理或改变成运算律的标准式,可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个要领,随意性很强,就会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形算式,最终酿成错误。叶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对等式进行“变形”。如在综合练习与拓展练习中都出现了这种类型的题目。篇三:乘法分配律评课稿
《乘法分配律》评课稿
首席点评:马一娜
乘法分配律原本是一节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课。可在李老师的精心组织与动态演绎之下,却让整节课生动活泼,不仅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而且夹杂着一股淡淡的生活味。
一、注重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本课一开始,通过送学生一句话,用看似简单的12个字,不仅拉开了新课的序幕,而且对学生的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听要专心,说要大声,学要用心,写要认真。让学生有章可依,注重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加深了等式的“变形”必须有运算律保证的意识。简便运算很大程度上是凑整,但必须在运算律保证下才能将算式恒等变换,整理或改变成运算律的标准式,可学生往往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个要领,随意性很强,就会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形算式,最终酿成错误。李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对等式进行“变形”。如后面几道练习与拓展练习中都出现了这种类型的题目。李老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理解乘法分配律,同时培养学生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课堂中不同的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同时注重其内涵。
比如在尝试探究环节,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外在的结构特点,而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最后让学生仿写算式和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外形特点由模糊不清到清晰可见,最后直至在头脑中成像,让学生亲身经历并体验了知识获得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如果说以上环节重点是对乘法分配律的外形轮廓的勾勒的话,那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对其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和剖析。
比如在检测环节,李老师通过多样化的变式练习,步步深入,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纠错过程中内化新知,掌握新知。特别是闯关习题的设计,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一次次快乐的游戏中,多角度多方位完成了知识的建构,这样有助于学生不仅从乘法分配律角度去理解,更从乘法意义角度去理解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再一次丰富了分配律的内涵。
总之,李老师极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去探索、去感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如瑞士教育学家所说的:教育的主要责任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积累了知识,更发展了思维。篇四:乘法运算律的评课稿
《乘法运算律》的评课稿
乘法运算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根据奥苏伯尔“降格处理”,教师能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动建构乘法的分配律。教师的“设问”目的非常明确。在反馈练习中,设计多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突破教材的难点。
以温馨“问题”,促使学生学习。课堂教学中唯有以情促思,以情激智,方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的分配律”?与学生对话时,“谈谈你从书本获得的知识”等温馨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获取。
教师在评价时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如答对了,教师进行激励:“你真行!”;如果答错了,教师鼓励:“没关系,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答的结果很有创意,教师也激动地说:“你真棒!”整节课上老师优美的体态、灿烂的笑容更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学生敢说、敢做、敢问就能体验到参与学习的快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大增。
总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以“问题”为主线,实施扎实、开放的数学活动,拓展空间,置学生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篇五:《乘法分配律》评课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评课 赵相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一课,能体现课堂教学新理念,他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沿着“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道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经历了探索数学规律的全过程,达到了启迪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1.教学过程实实在在,没有一丝一毫的花架子,新中求实,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归纳,一步步地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了乘法分配律,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课件出示植树活动情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交流获得的数学信息。(有25个小组,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赵老师深入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去探究,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习的好伙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更应关注学生的学,对学生学习状态应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及时反馈矫正。全班汇报,达成共识。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说一说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使学生确确实实体会到两种算式具有相等的关系,从而归纳出乘法分配律,并且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乘法分配律,并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学习探究新知,对学生来讲,学习起来轻松中带着自信,愉快中带着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听完这节课后,我有一些疑惑。是否应创设更开放的课堂,多留点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说。比如在学生得出加的情况可以用乘法分配律,那么其它情况呢?如括号内是减的情况呢?如果老师前面教学是加的这种乘法 分配律的题量稍微缩小,顺势引导减的情况可以吗?让生去验证,学生应该是可以自己得出来的,并不会很难。就不会在巩固练习中出现:60×(30-20)=60×30-60×20时,老师就直接自己说,这种乘法分配律也适用在减的时候了。老师对学生有点不放心,比如说在发现规律,特点时老师总是要去扶着说。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也许有不对之处。
第四篇:乘法分配律磨课反思
《乘法分配律---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磨课反思
目标任务: 磨课目标:
1.通过本次磨课,让本组数学教师熟悉磨课的操作流程。
2、全组所有教师认真参与研课磨课、观课评课等活动,针对执教人的三次备课,进行教案修改;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整理出评课材料;写出磨课反思
3、进行教学研讨,提高认识,集中解决教学问题,促进磨课的顺利实施。
教学目标:
1、学会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
2、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
研究问题
探讨学生知识规律的学习,如何做到算理与算法相结合?如何让学生形成和利用数学经验?
乘法分配律是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的内容,听完这节课后我有这样的体会:
一、这节课比较成功的方面:
1、本节课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利用相遇问题解题思路和经验,探究学习乘法分配律,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借助相遇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法,让学生去探究、比较、归纳、总结,两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去探究体会算法与算理的有机结合。教师主要是把学生说得方法进行小结。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3、注重学生的探究方式、方法,在这节课中,程老师多次让学生自己探究、同位讨论、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等不同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4、教学设计经过反复修改,每个教学环节的不断调整只为一个目的提高有限时间内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这节课今后改进的方面
在练习的环节上,应该采用形式多样的习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巩固知识掌握知识。
第五篇: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从实质上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从形式上进行正确的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感规律
1.导入情境(课件出示第2页,单击“情境导入”,出示课件第3页)。学校篮球队购买篮球服,每件上衣30元,每条裤子25元。问题:买这样的5套,一共要多少元? 2.学生尝试解决。3.反馈与交流。指名板演。
方法一:(30+25)×5 方法二: 30×5+25×5 =55×5 =150+125 =275(元)=275(元)引导:你看得懂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结合学生回答利用媒体进行演示。
30+25(30+25)×5
30×5
30×5+25×5
趁机追问:这两个算式有怎样的关系呢? 形成板书:(30+25)×5=30×5+25×5。师小结:
“分”别算(课件出示第3页)(横看):先算5件上衣的价钱,30×5,再算5条裤子的价钱,25×5,最后把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合并:30×5+25×5。
“配”套算(课件出示第3页)(竖看):先把1件上衣与1条裤子配成1套,算出1套衣服的价钱:30+25;再算出5套衣服的价钱:(65+45)×5。
4.拓展。
(1)如果老师用长方形代表上衣,梯形代表裤子,看着这个图,你能想到什么呢?(课件出示第4页):
师:你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尝试解决,独立列式。
反馈交流:这两个算式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形成板书:(30+25)×8=30×8+25×8(课件第4页继续出示)
(2)进一步拓展:除了把长方形看作上衣,梯形看作裤子,组成一套衣服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它们看作什么?(课件第4页继续单击出示)
师引导:如果把长方形看作桌子,梯形看作椅子, 每张桌子的价钱是70元,每把椅子的价钱是40元,我们又可以求出什么呢?怎么列式?
形成板书:(70+40)×8=70×8+40×8。
二、观察发现,探索规律
1.证明规律。
师引导:在刚才的问题中,我们找到了三组等式,这样的等式还有没有呢?你能不能找出第四组?想好后请你把它写下来。
学生独立尝试。反馈层次。
(1)点名三位同学后追问:三位同学提供的这三组算式都相等吗?你有什么办法说明它们是相等的?
预设一:利用计算结果相等。
预设二:回到“导入情境”用生活原型进行解释。
预设三:用乘法的意义“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个几”来说明。
(2)这样的算式还有吗?刚才你写的算式写对了吗?同桌互相检查说明一下。
师:写这样的等式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呢? 说给同桌听一听。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a+b)×c=a×c+b×c(课件出示第5页)
师:它代表什么意思呀?
2.揭题:我们刚才发现并用字母表示的这个定律,在数学中叫“乘法分配律”。(板书)
师:想不想知道书上对这个乘法分配律是怎么说的?翻开书本P36读一读。“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课件第5页继续单击出示)
师:你能抓住这句话里的关键词语吗?(分别,再相加)(课件第5页单击,第6页闪烁这两个词)
3.联系学生经验进行举例。
请你回忆一下,在我们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有没有用到过这样的规律呢?(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21×5的口算方法等)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课件第7、8、9、10页出示练习题1、2、3、4)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式子。①(32+25)×4= ② 25×(4+9)= ③ 12×20+12×80 = ④(20+30)×a= ⑤ 104×15= 2.判断对错,用手势表示。
①(2+4)×15=2×15+4×15()②(6×20)×5=6×5+20×5()③ 9×6+4×6=(6+4)×9()④ 307×8-7×8=(307-7)×8()⑤ “4个72+6个72”=72×(4+6)()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请学生板演)103×12 20×55 24×205 4.完成课本第37页第7题:如果相等说说为什么?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课件第11页出示)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30+25)×5=30×5+25×5(30+25)×8=30×6+25×8(70+40)×8=70×8+40×8 课后反思:
乘法分配律为什么学生这么难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传统“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一般都是从“外形”加以研究,验证时又仅仅从结果相同来加以证明的,往往把探究的重点放在观察等式左右两边的变化上,忽视了对规律“内在”的本质进行探究。
而学生感到困难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点:一是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匮乏。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就经常运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因此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乘法分配律是沟通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联系的运算定律,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积累与直接经验。二是不了解内在的算理。学生只知道乘法分配律外形上的变化,没有从实质上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写”,所以很容易就把机械记忆忘却。如果也像加法交换律或者乘法交换律那样从几组等式去“观察、猜测、举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看上去是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也发现了规律,但只停留在等式的“外形”表面,并没有深入其实质的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数学模型的建立。
所以,本节课要始终抓住内在不变的“理”来说明外在变化的“形”,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借助丰富的直观表象去理解乘法分配律内在的算理实质,并真正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切实地体验,充分积累活动经验。为有效促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实质的理解,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借助“乘法分配律”的“生活原型”,让学生通过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体会乘法分配律存在的合理性,即突出其现实意义。学生 以后一旦见到形如乘法分配律的算式,就能立即在头脑中再现情境图中“分”与“配”的情境,就算规律被暂时遗忘,也能借助此丰富而又深刻的表象很快回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