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08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2019-05-15 01:1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潍坊市2008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潍坊市2008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一篇:山东省潍坊市2008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08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I卷(36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龟裂(jūn)谂知(rěn)搭讪(shàn)量入为出(liàng)....B.麻痹(pì)皈依(guī)炮烙(páo)瞠目结舌(chēng)....C.缱绻(quǎn)包扎(zhā)钤章(qián)力能扛鼎(gāng)....D.巷道(hàng)狙击(jū)浸渍(zì)差强人意(ch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 恢弘 计日程功 缄口不语 B.妥帖 坐阵 郑重其事 真知灼见 C.账目 悍卫 一筹莫展 和盘托出 D.发韧 陷阱 层峦叠嶂 美轮美奂 3.依次填人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嫦娥”奔月并成功地发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想,极大地_______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夏日的黄昏,荷塘中漫起丝丝袅袅的水汽。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水汽在荷叶上、柳树间_______成浓浓的一片。

③林老年届花甲,退居二线后,每天遛遛鸟,打打拳,写写字,_______就携二三老友,轻装简从,步山林,探溪源,尽享林泉之乐。

A.激励 凝聚 否则 B.激发 凝聚 不然 C.激发 凝结 否则 D.激励 凝结 不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久居内陆的人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就生长在海边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B.“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一味地大行不顾细谨,不注重个人自身修养,小恶丛生,集腋成裘,....必将铸成大错。

C.群山染翠,万壑流泉,芳草遍地,春水映天,杂花生树,燕语莺歌,江南的春天明媚宜人,秀色可...餐。.D.林秀贞,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有着如此令人肃然起敬的传统美德,一时间人言啧啧,交口称赞。....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近日在台湾问题、伊朗核问题方面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美国军舰的靠港要求,取消了大部分与德国的会谈日程。

B.经过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实地考察,并通过网络、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等方式,“青州劳务”和“临胸金桥劳务”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驰名劳务品牌。

C.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阶段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加快,无疑会对股市产生相应的影响,广大投资者应该根据目前的形势,适当调整投资战略。

D.北京奥运会的黑市门票已在网上非法销售。那些最初被允许一次性购买50张奥运门票的人,正在以超过票面10倍以上的价格销售他们购买的门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

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

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

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A.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前往救赵,派客将军辛垣衍间人邯郸,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帮助赵国。B.邹国臣子对于国君“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但在关键时刻不向齐国臣服,反衬出魏欲帝秦的软弱。

C.鲁仲连用“纣王害三公,齐王不得人邹”等事例,晓之以理,激之以情,一步步地说服了辛垣衍。D.通过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鲁仲连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谋略、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不慕名利的辩士形象。

第II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十人而事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耳耶(3分)

②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4分)③昔者齐王将之薛,假涂于邹。(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中秋夜无月 樊增祥

亘古清光彻九州,今夜烟雾锁琼楼。莫愁遮断山河影,照出山河影更愁。

[注释]此诗写于1905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后。

①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②分析这首诗一、二两句的艺术手法。(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②下西风黄叶纷飞,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___________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③________________,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王羲之《兰亭集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④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君子务本,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五、(12分)

16.下面是某生给同学写的作文评语,其中有简明、得体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请找出3处并做修改。(3分)

①写好抒情散文,关键的地方是要让感情有所寄托,这样才能避免空洞无物的毛病。②你将情感寄托于往事,表达对逝去的昔日时光的留恋,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情感氛围。③看来,你在抒情散文写作方面已经有了极深的造诣。④请在语言方面再下点功夫,古人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很有道理的。

17.改写下面的句子,使之结构相同或相似,句式协调。(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

教育是事业,事业以献身为意义;同时它又是以求真为价值的科学;教育还是艺术,如果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生命。

18.学校举行大型朗诵会,请你为白居易的《琵琶行》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一段主持辞,要求:①语言生动,有文采,至少用一种修辞格。②至少引用一句原作中的诗文。③不超过60字。(5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松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一种整体感觉,这在《爱在西元后》有着很好的体现。

记者:你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想当自己。

方文山:几年来,我在圈内看到许多年轻人不想扮演自己,永远羡慕别人,成天幻想当周杰伦、刘德华。与其羡慕别人,耽误自己的人生,不如做好优秀的自己。

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人人都憧憬着由麻雀变成凤凰。只是,变成凤凰的方文山却一再提醒:先甘心当一只麻雀,潜心演好自己的偶像剧。否则,既错过麻雀的欢愉,又无法企及凤凰的荣耀,那岂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19.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内涵和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20.根据文意,补写出文中划线处的句子,语言要形象生动,有一定的文采。(4分)

21.采访需事先针对采访对象拟定采访提纲,根据文意,请你还原出本文的采访提纲。(5分)

22.从吴宗宪到周杰伦,方文山拥有两次令人艳羡的机会。因此很多人把方文山的成功归为幸运,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5分)

七、作文(60分)

23.错位,指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人生的错位演绎了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请以“错位”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A rěn-shěn B pì-bì C zhā-zā)

2.A(B坐阵一坐镇 C悍卫一捍卫 D发韧一发轫)

3.B(“激励”不能与“热情”搭配。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凝聚: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聚集。“不然”:①表示选择,对上文作假设性的否定,然后在下丈做出另一选择,意思是“如果不这样,那枕„„”②表示对上文作假设性否定,同时在下文指出否定后将会出现的结果,有“不这样”或“如果不这样”的意思。“否则”只有“不然”意思②)

4.C(A中“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B中“集腋成裘”指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多指好的方面,不能用于缺点错误。D中“人言啧啧”指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着)

5.C(A语序不当,将“大部分”提到“会谈日程”前。B成分残缺,应在“方式”前加“投票”。D不合逻辑,“超过票面10倍以上的价格”应为“超过票面10倍的价格”)

二、(9分,每小题3分)

6.D(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

7.C(ABD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却没有)8.B(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9.C(意动用法,以„„为帝)

10.B(A项前者介词,通过、经由;后者介词,依靠、凭借。B项两个“而”都表修饰关系。C项前者表顺承,于是、就;后者表转折,却。D项前者介词,表引进动作的对象;后者介词,表比较,比)

11.D(⑤是辛垣衍被说服后对鲁仲连的由衷赞美⑥说鲁仲连不慕名利)12.D鲁仲连是齐国人)

四、(24分)13.(10分)

①十个仆人却侍奉一个主子,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力量抵不过,智慧比不上吗?(3分。“宁„„耶?”,难道„„吗?1分。事:侍奉,1分。语句通顺准确1分)

②先生您的话太过分了,您又怎么能够让秦王把魏王煮了剁成肉酱呢?(4分。“甚”太、过分,1分。“甚矣,先生之言也”主谓倒装句式,1分。“恶”疑问代词,哪里、怎么,1分。语句通顺准确,1分)

③以前齐王准备到薛地去,向邹国借路通行。(3分。“之”动词,到„„去,1分。“假涂于邹”介宾短语后置句式,1分。“假涂”借路,1分)

14.(8分)

①三、四两句意为人们不要因中秋夜天阴无月看不到祖国山河而发愁,如果圆月当空,看到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反而会更加悲愁。(2分)这两句一反常人中秋赏月大都希望圆月当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1分)通过诗人想月出又怕月出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他因山河破碎而不堪入目的悲愤之情。(1分)

②一、二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中秋圆月自古至今都是照彻大地,而今晚却被云雾遮蔽了;运用借代,“琼楼”代指月亮;运用烘托手法,“烟雾”“锁”等字眼烘托出一种令人压抑愁闷的气氛。(4分,写出两点并进行分析,意思对可得4分。供参考)

15.(6分)

①门衰柞薄(李密《陈情表》)

别有幽愁暗恨生(白居易《琵琶行》)②染寒烟衰草萋迷(王实甫《长亭送别》)明月不谙离别(恨)苦(晏珠《蝶恋花》)③虽趣舍万殊(王羲之《兰亭集序》)

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④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每句1分,有错字、漏字、别字,该句不得分)

五、(12分)

16.①删去“的地方”。②删去“逝去的”或“昔日”。③“很深的造诣”改为“较高的水平”。④删去引号内的句号。(3分,每点1分,改对3处得满分。将对的改错了倒扣分)

17.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或:教育是事业,它以献身为意义;教育是科学,它以求真为价值;教育是艺术,它以创新为生命。(4分。句式统一3分,保持原意1分)

18.答案示例:

《琵琶行》: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同情的泪,伤感的泪,更是心灵呼应的泪。

《岳阳楼记》:岳阳楼几度兴废,洞庭湖多少烟波?范仲淹虽身处逆境,却心怀天下,道出了震撼古今的心声:“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5分。诗文引用1分,修辞2分,内容2分)

六、(18分)

1.请以“生命之芯”为话题写作文。

2.请以“演好自己的偶像剧”为话题写作文。

第二篇:山东潍坊市2011届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山东潍坊市2011届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遒劲/劲敌 擂鼓/打擂台 巷道/大街小巷 B.颤动/颤栗 露天/露马脚 徘徊/低徊唏嘘 C.奔赴/投奔 什物/什刹海 量具/无法估量 D.熨斗/熨帖 炽热/白炽灯 蛮横/横征暴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震撼 耍笔杆 金碧辉煌 两全其美 B.辨证 爆发户 冥思苦想 悲欢离合 C.翱翔 摄像机 直截了当 遗笑大方 D.慈详 电饭煲 鞭辟入里 概莫能外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 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A.而且 领略 息息相通 B.而且 领受 休戚与共 C.而 领受 休戚与共 D.而 领略 息息相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一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B.这起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不仅把当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

C.当奥运会开幕式上那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鼓声响起时,一向沉稳的父亲拍案而起,兴奋得叫起来。

D.民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养颜秘方”,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众望所归的一种。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报道,中国国产第四代战斗机“歼 20”昨日首飞成功,国防部外事办副主任在国防部新闻吹风会上表示,这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在时间选择上与盖茨访华无关。

B.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将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揭幕剧目,同时还将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连续上演十一天。C.省政府决定今年拨付5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蔬菜种植基地的大棚建设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冷库建设为主轴,使蔬菜供应“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D.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只是一种看法。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数千年前的《采采卷耳》和《孔雀东南飞》的作者还能在我们心里点燃很强烈的火焰,虽然在当时他们不过是大皇帝脚下的不知名的小百姓。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车书;曹孟德带八十万人马下江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这些惊心动魄的成败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但是长城和《短歌行》对于我们还是很亲切的,还可以使我们心领神会这些骸骨不存的精神气魄。这几段墙在,这几句诗在,他们对于人永远是亲切的。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6.下列关于“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同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是人们同时拥有的许多种看法中的一种。B.美并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因为离开人的感知,所有事物都混然无别。C.美的事物对人类社会是无用的,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

D.在审美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美是人的各种欲求中更高尚的企求。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美感的态度其最高目的分别是“善”“真”和“美”。B.人的美感的活动有些是无所为而为,美感的活动有时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C.美的需要是人的精神上饥渴,没有这样饥渴的人或民族是不正常的。

D.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是因为在美感世界中事物能孤立靠本身现出价值。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的许多方面的需要和其他动物是相同的,但美是人异于其他动物的所特有的企求。B.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人的活动的自由程度密切相关。“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C.历史上成功和失败虽会过去,但它们会与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朽,永远是亲切的。D.《孔雀东南飞》这样的艺术作品是真正不朽的,它们完全可以靠本身现出美的价值。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 体:体验 B.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端正 C.人有所遗 遗:遗留 D.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 领:兼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C.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衡为教化百姓所做努力的一项是 ①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②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

③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④必正言不少让 ⑤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⑥课诵少暇,即习礼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许衡从小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

D.许衡后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洒,在对蒙古子弟的教育上,他既严格要求,又爱之如子。后来当他因病去世,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3分)

(2)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4分)(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官舍竹 王禹偁

①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②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蓦然回首。(辛弃疾《青玉案·元夕》)(2)吾师道也,?(韩愈《师说》),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诗经·卫风》)

(4),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①但是“发现”并非只有正面效应,有的也隐含着负面的因子。②每一次“发现”,都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难以尽述的益处。

③于是,便有了永无休止的“发现”和“发现”后的兴奋与满足。④人,是一种有着无穷欲望和好奇心的特殊“动物”。

⑤一次次的“发现”,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随之逐步深化。

17.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45字)(4分)在草长莺飞,春雨浙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谷鸟”。陆游有诗云:“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它小鸟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产卵在别人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将那些小鸟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

18.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内容与示例相关。(4分)

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你找好行走的重心,支撑起希望的原野。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 5

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19.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20.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21.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4分)(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2分)(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2分)22.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杰克·伦敦的悲剧 蜀 生

①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③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④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

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⑥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⑦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厕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⑨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

(选自《人物》1983年第5期)

19.细读第①自然段,简要说明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20.简要概括杰克•伦敦的主要人生经历。(4分)

21.作为一篇评传,这篇传记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举例说明。(4分)22.你从杰克·伦敦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与其后来的蜕变、堕落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条阐述。(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下面是关于“未知”的讨论: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 jìng,lãi/lâi,hàng/xiàng B chàn/zhàn,lù/lîu,huái/huí C bēn/bân,shí, liáng D yùn/yù,chì,hâng/hãng)

2.A(B暴发户 C.贻笑大方 D.慈祥)

3.D(而且:表进一步,递进关系,此处应为并列关系,故选“而”。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受:接受(多指接受好意)。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4.B(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应为“不绝于耳”。C 拍案而起:形容愤慨,不能用于形容兴奋。D 众望所归: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使用对象错误)5.A(B项主谓不搭配,“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不能作“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的主语;C句式杂糅,删去“为主轴”;D表意不明,句子表述有歧义)

二、(9分,每小题3分)

6.C(美的事物对人类社会是无用,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不切实用的人物,这只是从实用的观点看)

7.B(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的,是不受环境需要限制的)

8.C(历史上成功和失败会过去,但真正不朽,永远对于人是亲切的是美的艺术作品)

三、(12分,每小题3分)9.C(应释为“馈赠 ”)

10.D(D 两个“为”都是介词,替。A 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关系。B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连词,表顺承关系。C第一个“乃”,连词,于是;第二个“乃”,副词,竟然)

11.C(①句是说许衡幼年读书时勤思善问,④句是说许衡不屈从权势,⑤句是说皇帝答应了许衡的辞职请求)

12.D(根据文意,“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的是怀人,亦即许衡的家乡人)

四、(24分)13.(1)(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3分,“强”“凡”“更”各1分)

(2)世祖受封在秦中为王,考虑感化教育秦人的方法,于是征召许衡担任京兆提学。(4分,“王”“所以”“化”“乃”各1分)

(3)(我)原以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形态的山水,我都游览过了,却未曾了解西山的怪异奇特。(3分,定语后置句式1分,“皆我有”“ 未始知”各1分)

14.(1)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2)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15.(1)吾尝跂而望矣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三军可夺帅也(3)寄蜉蝣于天地 如琢如磨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道是无晴却有晴

五、(12分)

16.④③⑤②①(④先总说,③的“于是”紧承“欲望”“好奇心”并引出“发现”⑤ “发现”的作用,②紧承⑤说益处,①表理性转折。只有这一条说的是反面作用。不能 放开头,只能放结尾)

17.杜鹃,又名布谷鸟,(1分)在春夏时节常昼夜不停啼叫,(1分)它不筑巢、不孵卵,也不哺育自己的幼鸟(1分)。(符合说明要求1分)18.参考示例:

母亲是寒冷中的一床绵被,当你瑟瑟发抖时,替你呵护冰冷的心灵,温暖了甜美的梦境。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为你确定前行的坐标,坚定了向前的脚步。母亲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替你营造温馨的氛围,芳菲了孤独的心灵。(喻体恰当,语意通顺2分,符合句式2分,写其他亲人、朋友亦可)

六、(18分)

(一)19.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2分)近结尾诗,表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2分)(意思相近即可)20.“秋天的心”体现在:①气派悠闲之意;②感知自然之心;③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④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⑤谦卑的心情;⑥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4分)(答出4点,意思相近即可)21.(1)汉族逐渐同化了平埔族,使他们有了“文化”,却远离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遥自在的心。(2分)(2)商业形态改变了人们对岁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2分)(意思相近即可)22.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2分)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脱离自然,(2分)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2分)(认为这句话没有道理也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二)19.将杰克·伦敦与马克·吐温并提,采用对比手法,使两人结局形成鲜明反差,呼应了标题中的“悲剧”;(2分)而且开篇即道出传主生命的悲惨结局,设置悬念,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20.①杰克•伦敦少年和青年时曾历经磨难,顽强拼搏;②后以写作谋生,因此成名,跻身上流社会;③成名后,追求奢华,为挣钱而写作,粗制滥造;④沉沦不能自拔,自杀身亡。(4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1.夹叙夹议。在叙述和描写中穿插作者的议论,体现作者的爱憎、褒贬的感情态度。如第(2)(3)(4)段在对杰克·伦敦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苦难艰辛的流浪生活的叙述中,夹杂了议论,点明这些人生坎坷的意义,突出他的坚韧、顽强、不自暴自弃的性格;又如第(7)段,在叙述了杰克伦敦的丰富的阅读经历和杰出的创作成就之后,用议论手法,点明其性格蜕变的原因。(特点、举例各2分,举一例即可)22.①文学创作的源泉在于丰富的生活体验与广泛的阅读。

②苦难的命运,艰辛的生活,往往更能激发强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唤醒其创造力。③过于舒适和奢华的生活使杰克·伦敦走到了文学创作的末日,成功后不能把持自己往往会毁灭一个人。(每点2分)

七、(60分)

建议参照2011年山东省作文评分标准、以43分为基准分评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第!”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教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却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后来迁移到鲁地,留在了魏州,人们见他道德高尚,逐渐的开始追随他。许衡在魏州呆了三年,听说战乱将要平息,于是又回到了怀州。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姚枢曾经被召入京师,就把自己的雪斋让许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许衡坚辞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许衡的小孩由此经过,不用正眼看一下就离开,许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受封在秦中为王,考虑感化教育秦人的办法,于是征召许衡担任京兆提学。秦地百姓刚刚脱离战乱,想要学习没有老师,听说许衡前来主管教育,所有人没有不高高兴兴前来学习的。所属郡县都建起了学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世祖率军南征,许衡于是返回怀州,学生们纷纷挽留而没有成功,就跟着送他到临潼才回来。

中统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请许衡回到京师。过了不久,许衡称病辞职还乡。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担任右丞相,要许衡辅佐他,就又将许衡召至京师,让他在中书省参与议事。

阿合马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于是揽政专权,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不久调任左丞,许衡屡次请求辞职。皇帝早就想要开设太学,正巧许衡一再尽力请辞,于是就先答应了他的请求。(至元)八年,皇帝命许衡担任集贤大学士,兼任国子祭酒,亲自替许衡选择蒙古弟子让他进行教育。许衡接到任命,高兴的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国人子弟原始质朴的素质还没有丧失,对所看到与听到的都很专心学习,如果把他们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养几年,一定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课余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

(后来)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至元)十八年,许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有的人不远数千里前来许衡墓前痛哭祭拜。

第三篇: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1)语文试题

命题人:成林洲 姜小卫 杨亚植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题共10页,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用0.5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上。

3、答第一部分前,将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拜识 声部 矫揉造作 弃暗投名 B、摆治 嶙选 潜移默化 流金砾石 C、接种 隔膜 临危授命 断简残编 D、负荷 验证 根深蒂故 攻守同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从当年“低调的黑马”,到稳稳地坐满联合国秘书长十年任期,安南或许比他的前任加利,更懂得如何在大国间纵横交错,虽然他谦和温顺的性格饱受非议,但这可能正是他得以善终的根本原因。

B、今天,听了李金华的一番实话,才知道审计署的确遭遇了外部力量的干预,没有全部公布中央部委的问题,实是无可讳言之举。

C、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公里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D、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和比赛门票相比,真可谓独占鳌头,除去赞助商优先购买等因素,普通民众要想亲眼观看开幕式可需要一定的运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如今不仅向国家交纳了500多万元的税金,而且已经还清了银行贷款。B、现在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令领导满意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C、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来了。

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遇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对于奥运史还是建筑史,2006年9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举世瞩目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今天上午完成了它工程中最富有悬念的一道程序——钢结构卸载。

,再过两年,奥运会开幕式将在这里举办,大约50多块金牌竟在这个伟大的建筑中诞生。

①中国人能不能把钢“鸟巢”建起来? ②一个建筑史上的世界之最,由此诞生。

③这就意味着,“鸟巢”重达42000吨的钢铁枝蔓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来,④而今天的顺利卸载意味着“鸟巢”建设成功了。⑤几年前曾经有这样一种质疑的声音:

A、⑤①④③② B、③②⑤①④ C、②③⑤①④ D、⑤①④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几十年来,美国军队的机动性一直是五角大楼关注的问题,建立一支规模更小反应更敏捷的部队,一直是美国军方的新军事理论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在96个小时内,能将一个作战旅的3000名军人以及8000吨装备部署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为满足军方的需求,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设计世界上最大的地效运输机——“鹈鹕”,它能运载17辆坦克,从陆地或水面起飞,贴近水面飞向,同时也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各种地形上空飞行,而且可以在陆地机场降落。

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已经在研制这种飞机。1967年夏,美军方专家聚集在国防情报局,共同解读一张极不寻常的间谍卫星照片,照片摄自恨海边上的一个苏联小城,在一圈围墙里,停放着一台巨大的形似飞机的飞行器,但机翼却极短,看似根本无法飞行。这个“黑海怪物”到底是什么?这一疑团在以后的10年中被逐一解开。情报专家得知那是一架地效飞行器,一种能利用被称为“地面效应”的空气动力学现象运载大量货物高速掠过水面飞行的新型飞行器。

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设计的地效飞行器“鹈鹕”和“黑海怪物”的原理很相似。竟大量研究证实,地效飞行器只有设计得非常庞大,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优势。这种飞行器与空气动力学长期以来遵循的“高速就是效率”的准则相抵触。目前大多数远程飞机都是高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因为在低空稠密的空气中飞行大大增加油耗。而如果将飞行高度降低到极端贴近地面,由飞行器的速度产生的空气垫就会支持飞行器在空中飞行,因此它的巡航效率比高空喷气式飞机更高。

按现在的设想,“鹈鹕”将装备4对5.88万千瓦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个发动机舱中安装两台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带动一个直径15米的40页螺旋桨,每个发动机舱前面都有两组反向旋转的螺旋桨。尽管“鹈鹕”尺寸巨大,但由于其货舱无须采用加压设计,制造难度大为降低。

地效飞行器的翼展及飞行高度决定着地面效应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这种空气动力支撑的大小与翼展成正比,与飞行高度成反比。“鹈鹕”150米长的翼展在高度30米处也能获得“微小的地效作用”,这种作用在15米、6米、3米的高度明显递增。

驾驶“鹈鹕”相对要复杂一些。飞行前,机组人员和任务制定人员必须使用雷达和卫星图像检查飞行路线上的天气、陆地等情况,以决定如何利用顺风飞行或是绕开陆地进行掠海飞行还是提高飞行高度跳过它。工程师们也预见到了操控上的复杂性——没人能在15米的超低空手动驾驶这种庞然大物以时速480米的速度飞行,因此控制装置将设计成高度自动化。

5、下列对“地效飞行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地效飞行器”是指波音公司研制的“鹈鹕”和前苏联研制的“黑海怪物”。

B、是专指能装载17辆坦克,从陆地或水面起飞,贴近水面飞行,同时也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各种地形上空飞行,而且可以在陆地机场降落的飞行器。C、是一种运输能力特别强又能超低空飞行的飞行器。

D、是一种能利用被称为“地面效应”的空气动力学现象运载大量货物高速掠过水面飞行的新型飞行器。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们在“黑海怪物”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鹈鹕”地效飞行器。B、“鹈鹕”地效飞行器与空气动力学长期以来遵循的“高速就是效率”的准则相抵触。C、“鹈鹕”地效飞行器的巡航效率比高空喷气式飞机更高。

D、“鹈鹕”地效飞行器功率强大,形体庞大,货舱无须采用加压设计。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前苏联研制的“黑海怪物”之所以被美军发现,是由于他的尺寸巨大所致。B、气动力支撑地效飞行器重量的大小与翼展成正比,与飞行高度成反比。

C、由于“地效作用”在15米、6米、3米的高度明显递增,所以当地效飞行器与地面的距离为“0”时,这种地效作用将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D、由于没人能在15米的超低空手动驾驶这种庞然大物以时速480千米的速度飞行,因此控制装置将全部设计成自动化。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尊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忠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死扣法令条文,对人苛刻严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所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趋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隘何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尊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净及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始微时,与萧何善 微:地位低 B、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任命,授职 C、至朝时,惠帝让参曰 让:谦让 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遇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参与休息无为 ②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B、①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C、①及为将相,有隙 ②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①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当官后,曾与萧何不和,但萧何却不计前嫌,推荐曹参接自己的班当丞相。事实证明,曹参当政后的一系列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很受后人称道。

B、曹参任丞相后,不仅自己无所事事,日夜饮酒,而且在下属来办事时也叫人喝酒,使人开不了口,办不成事。

C、曹参的行为引起了惠帝的担心,私下要草参的儿子加以劝谏。不料其儿子却被曹参眼里教训了一番。D、曹参与惠帝的一席对话,打消了惠帝的疑虑,惠帝认可了曹参的做法。但曹参最后总还是被惠帝体面地罢了官。第二部分

四、(23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译文:(2)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译文:

(3)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老马识途”的故事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随之,果然得道。②长途,代指驱弛之力。

(1)这是杜甫晚年滞留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答:。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使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其理由。(4分)

答:。

13、根据下列内容,填写空缺部分。(5分)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知来着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词辞》)

(3)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描写的“木石前盟”,指的是 日以甘露灌 的故事,预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前生有缘。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①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宁静的日子。

②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时,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

③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④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⑤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自述道:“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会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唯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⑥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主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远的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视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⑦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但是,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追求为目标,那么,不管表面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4、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请说明文中划线的两个比喻句所表达的内涵。(6分)

(1)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答:。

(2)潮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答:。

15、文章第六段,作者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那么作者所追求的“丰富的安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请用原文的话回答)(4分)

答:。

16、(1)文章第五段,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自述,阐发了怎样的哲理?(3分)答:。

(2)文章结尾,作者引用莎士比亚名言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答:。

17、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陈述。(6分)

六、(共15分)

18、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5分)

①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②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更新。③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④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提要。定义:。

19、一个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出相应内容。(4分)

【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做事果断(1)形象表达: ;抽象表达:大度宽容。(2)形象表达:胡子眉毛一把抓;抽象表达:。20、中国传统年画,常常借助于喜庆明丽的色彩和象征吉祥的事物来表现美好的愿望,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凤凰象征富贵吉祥等。请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这幅年画,并从中任选一个象征事物,说出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6分)

答:①说明性的文字:

。② 象征。

七、(60分)

21、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于丹上电视讲课感到有点紧张,就问不满三岁的小女儿怎么办,小女儿就说:“妈妈,我给你吹吹。”她就学着大人的方式在妈妈的胸前吹了吹,并说:“现在不紧张了吧?”

又一次,于丹紧张地熟悉自己的讲稿,小女儿就找来姥爷、姥姥、姑姑等人,要求他们都来亲亲妈妈,然后问:“这会儿不紧张了吧?”

最近,于丹又去电视台讲课,女儿拿出了她带有小猪、小猴、小蝴蝶的发卡,让妈妈戴在头上,说:“这样就漂亮多了,也不会紧张了。”

于丹说,我每次紧张的时候都从女儿那里得到了支持,感受到了温暖。

读了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感受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

一、1、C(A、弃暗投名的“名”应为“明”。B、嶙选的“嶙”应为“遴”。D根深蒂故的“故”应为“固”。)

2、C(A“纵横交错”的意思是“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而语境义应该是“处理各国之间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应该用“动词”,仅从词性上判断都是错误的。根据语境,此处应用“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B“无可讳言”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而语境义却是“要掩饰,要讳言”,为中央部委做掩饰,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根据语境义,此处应该用“无可奈何”D“独占鳌头”之意为“科举时代中了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而语境义是“一个不如一个”,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比比赛门票抢手得多,带有两者相较的意思,“独占鳌头”只能说明一个事物在众多事物中首屈一指,位居第一。根据语境义,此处应该用“天壤之别”。)

3、C(A“不但……而且……”这对关联词用得有问题,犯了逻辑错误,应该将“向国家交纳税金”放在“而且”之后。B前一句是两个方面,后一句是一个方面,一二面搭配不当。D“站在……的高度(角度、立场)”这一结构的宾语残缺。)

4、A(五句话按照逻辑进行判断,并注意标点,就很容易判断出句子的排列顺序,此题非常简单。要强调的是,学生并不会注意通过标点来解决问题,还是会出错误。)

二、5、D(A理解太简单,没有从原理上说。B从原文即可看出,这是表述“鹈鹕”的内容,不能用来做“地效飞行器”的解释。C理解过于简单,没有从原理上说。)

6、A(此题只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段,即可选出答案。原文表述的意思是,这种地效飞行器“鹈鹕”正在研制中。)

7、B(A原文并没有交代美军方是如何发现“黑海怪物的”,无所依傍。C虽说地效作用与高度成反比,但是原文有限定语“在一定范围内”,所以此推断毫无道理可言。D“高度自动化”并非“全部自动化”,这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

三、8、C(“让”文言文,特别是传记中,多用“责备”之意。此处根据语境也能推断出来。)

9、A(“与”既可做连词,又可做介词,意思有很多,这恰恰是学生不注意区别的地方。前句“参与休息无为”是个省略句,“与”后省略了“民”,“与民”就是“对老百姓”,此处是介词。/后句中“与秦”就是“跟秦国”“同秦国”,意思是“跟、同、和”,也是介词。要注意的是,虽说都是介词,但是意思不一样!)

10、D(此题非常简单,只要耐心辨析,就可以看出来。D项中只是将“休”这个词翻译错了。从惠帝的话语里就可以推断出来,前面说“善”,后面不可能做“罢官”之意来理解。)

四、11、(1)惠帝对曹相国不理朝政感到很奇怪,以为曹参因为自己年轻而看不起自己。(2)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与高帝相比,您认为谁更圣明威武呢?”

(3)曹参对老百姓采取了休养生息、按照既定方针办事的策略,因此天下人都称赞他做得好。

12、(1)“片云”“孤月”营造出一种凄凉冷落的意境,流露出诗人孤苦无依、知音难觅的忧愁和苦闷。“落日”“秋风”则描绘出一种兄转开阔的意境,传达出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与豁达。(2)此题首先要判断是多种看法都可以呢,还是只能有一种看法。从诗句的语言表达和意境来看,此诗明显有两种感情、两种情调,既有悲苦凄凉,又有豁达开阔。因此做答前必须明确这一点。答案其实就是上一个题目答案内容的分解。

13、(1)常在于险远(2)悟已往之不谏(3)神瑛侍者、绛珠仙草

五、14、(1)时代的巨变在我的内心引起了躁动与不安,使我成年后的生活变得动荡不安。

(2)我的内心仍有所思考,有所追求,只不过因为比从前思考得更深邃,追求得更高远。所以表面看来才如此平静。

15、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

16、(1)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个阶段,应使自己的生命从追求物质朝着追求精神的方向发展。

(2)任何一种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17、(1)生活(日子)的安静:每天,我在家里看书,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2)精神(心境)的安静: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着精神话的方向发展;

(3)丰富的安静: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的和平之中。

六、18、博客是一种内容按时间排列,并且不断更新,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交流,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的网站管理系统。

19、(1)宰相肚里能撑船(2)主次不分(只要意思对即可)

20、答:(1)画面正中是一个躺在芭蕉叶上的胖娃娃,他头佛手,右手抱着一个大仙桃,左手拖着一只蝙蝠,左腿一颗大石榴(或者“玉米”),右上方是一只仙鹤,左下方是一方印章。(2)“仙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仙桃”象征“长寿”,“蝙蝠”与“佛手”象征“幸福”,“芭蕉叶”象征“四季常青”。(只答其中一个即可)

七、参考高考阅卷标准。

此题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是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结合起来命制而成的,学生在审题上疏忽大意,因此审题的好坏就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下。

从命题来看,要注意此题的重点。“感受温暖”主要在“感受”上,在于对温暖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上,而不只是对温暖做浅层地解说。记叙、议论皆可,但要注重“过程”,注重“分析”;不注意这一点就会简单的写成“以温暖为话题”的话题作文,这就偏离了题意。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

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与萧何很要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切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

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便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官吏中有善于言辞、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他日夜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凡是来见的人都想有话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总是用醇酒招待他们,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饮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

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以为“难道是因为我年龄小而瞧不起我吗?”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看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抛下群臣逝去,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无所事事,怎么去考虑天下的安危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皇上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劝谏曹参。曹参大怒,抽了曹窋二百鞭,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隘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的话说对了。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

太史公说:曹参作为汉朝相国,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原则。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无为而治,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第四篇:山东省2008-2009年潍坊市高三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肖(xiào)栖息(qī)倾圮(pǐ)前倨后恭(jū)B.谂知(shěn)衣袂(jué)炽热(chì)脱颖而出(yǐng)C.睥睨(pì)淬火(cuì)旋风(xuàn)跌宕起伏(dàng)D.犄角(jǐ)口讷(nè)羞赧(nǎn)恪尽职守(kè)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癖好 须臾 声名鹊起 缘木求鱼 B.戏谑 挑唆 横槊赋诗 积腋成裘 C.伎俩 起讫 焕然冰释 得失俱亡 D.磐石 慰帖 功亏一篑 流言飞语

3.依次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网

(1)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_____。(2)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______,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3)我们的车在甘肃的定西高原上盘旋。天已经有些 了,头顶甚至隐隐约约有几颗星星。A.领会 陪衬 暗淡 学 科网 B.领悟 映衬 黯淡 C.领会 映衬 黯淡 学 科 网D.领悟 陪衬 暗淡 学科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B.你们几位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业。

C.“工资不够花,除了自己吃饭穿衣,还要供女儿上学。”陈阿姨说,“现在明智的选择是省吃俭用存些钱以备不时之需。”

D.美国游泳巨星菲尔普斯,在奥运会上夺金如同探囊取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八枚金牌,成为当今世界泳坛和奥运史上的奇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就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致肾病联系了三鹿集团,想确认三鹿奶粉是否真的存在质量问题和对婴儿可能因为食用该奶粉而患肾病的情况是否知情。

B.对企业来说,现在可能要做的是整顿,以度过当前的危机,让消费者重建对产品的信任。我想,这个过程是艰巨而漫长的。

C.在太空行走中,翟志刚身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航天服价值3000万人民币,成功地使自己免受太空极端温度和辐射的伤害。

D.他的创作在时代旋律与艺术创新、历史潮流与个人价值、讴歌真善美与冷静审视社会上,有着非凡的糅合能力。这是谢晋电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根本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乳白玉雕燕雏

龙与凤,都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其实,那是原始民族社会图腾崇拜的遗痕。现代学者有的认为,龙是原始夏氏族的图腾,凤是原始殷氏族的图腾,果真如此吗?

这是个有趣的学术课题,在讨论是否之前,这里要提及一件与此有关的玉雕燕雏。它,羽毛未丰,稚态可掬,似破未久、尚嗷嗷待哺。然而,却伏胸展翅,躁动于故巢,急于效母燕飞翔钻天呢!这一寓动于静的艺术造型,原是殷人的一件玉雕佩饰,1976年出土于殷墟中。玉燕呈乳白色,然而,真燕上体却呈蓝黑色,前胸亦呈黑褐色。故而,燕子又被称为玄鸟,意为青黑色的鸟。殷人对玄鸟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曾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殷始祖契的母亲名叫简狄。简狄正同女伴在河中沐浴,忽有玄鸟飞过,有卵附落,简狄吞吃了鸟卵而有孕,后生子契。契长大以后,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氏。始有商族,即殷人。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录有这一故事,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同时,契也被称为“玄王”。这是殷人以鸟为图腾的最早记载了。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不断从多方面予以考证,也不断提出新的材料和证据。最早,当推闻一多教授,他曾从文献的角度,广泛加以考证,证明殷人以凤为图腾。其中,他引用了个有趣的例证,大意是说春秋末年,楚国哲学家老子将鲁国思想家孔子比之为凤,而孔子将老子比之为龙。孔子是殷人的后代,而殷人恰是以凤作图腾的。后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关于晚周帛画的考证》一文中,也提出了与闻氏相似的结论。

几年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称,他在八片甲骨上找到十条卜辞,其中都将被殷人尊为高祖的王启亥的“亥”字刻成从亥从鸟形,即在“亥”字之上刻一鸟。如将这些字依时序排列起来,其作为图腾崇拜的形象,如何从象形到字化,又如何由繁到简的衍变痕迹,依稀可见。这显然是殷人以凤鸟为图腾的新证。凤鸟作为殷人的图腾形象,从种种迹象不难看到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简狄吞卵的传说中,被崇拜的还是一种具体的鸟儿燕子;而在青铜族徽、甲骨卜辞中,其图像已呈形形色色,且都是比较抽象的鸟了;在殷墟与燕雏同出的有只玉凤,其造型有鸡冠、鹤足、孔雀羽尾等多种禽鸟的特征。鸟图腾发展为凤的形象,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从中可见氏族、部落不断联盟、融合的残痕。后来,当人间出现了大一统的“帝王”,凤也就被宣称为“百鸟之王”了。

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证明凤鸟是殷人图腾的一项是

A.龙与凤都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其实是原始部落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B.老子将孔子比之为凤,孔子是殷人的后裔,而殷人恰是以凤作为图腾的。C.甲骨文中被殷人尊为高祖的王亥的“亥”字刻成从亥从鸟形。D.《诗经》中的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7、对全文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凤鸟成为“百鸟之王”的发展过程。B.说明凤鸟成为殷人图腾形象的发展过程。

C.说明凤鸟成为图腾形象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D.说明殷人以凤为图腾是氏族、部落不断联盟、融合的残痕。

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中出土的玉雕燕雏,正是此时殷人崇拜的图腾的形象。

B.神话传说中认为,殷人是玄鸟的后代,这是最早的历史记载,《诗经》的记载内容与其相近,作者以此说明殷人崇拜玄鸟的原因。

C.闻一多从文献的角度,胡厚宣从汉字字形演变的角度提出材料和证据,证明凤鸟作为殷人的图腾的发展过程。

D.凤被宣称为“百鸟之王”,是氏族部落首领在氏族部落的不断联盟、融合中而成为大一统的帝王的写照。

三、科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段)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②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③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④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太尉是其谥号。②汾阳王:郭子仪。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列入其中。④戢:jí,管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行营节度使 领:领导 B.戚不敢言 戚:忧虑 C.舆来庭中 舆:抬着

D.然终不以在吾第 第:住宅,府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大乱,若何 臣死且不避 B.吏以告泚 必竭诚以待下

C.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D.何敢言我 何故而至此

11.以下各组句子,分别直接表明段太尉“不畏强暴”和“爱护百姓”的一组是 A.① 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 ②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网 B.① 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谕谌 ②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C.①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②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D.①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② 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尉愿替他治乱。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邠州从此无祸乱。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亲自为伤者疗伤喂饭,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4分)(2)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3分)(3)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3分)1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 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1)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2),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3),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五、(12分)

16.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4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夺取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17.学校要举行课本剧汇报表演,请你结合剧情内容写一段串联词,将下面两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不超过40字。(4分)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一班演出。

18.下面“中国”的英语拼写中“i”少了一点,请你发挥想象,用某一图形或标志来代替这一点,并阐释添加这一图形或标志的含义。(4分)

(1)添加的图形或标志(用文字表述):(2)含义:

六、选做题,从

(一)(二)中任选一题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听 雨 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代蒋捷的《虞美人》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差别。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性。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脑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久久不停。(选自散文集《二月兰》)

19、作者为什么说“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0、文章引用了蒋捷的《虞美人》一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21、第六段中“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22、作为一代大儒,季羡林先生身上有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哪些特点?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在心上打上深深的印记。

小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同是,纯朴、刻苦、良善„„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

1923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接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臧老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做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成了“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的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他历来嗜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他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

他不仅读,而且写。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诗作《我》寥寥10字,却滚热发烫:“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

以往每年,请求题词、题诗、题名、作序、写评论的接连不断,来访者络绎不绝,这可忙坏了我们的臧老,挤占了本来很忙的诗人时间。然而,热心肠的臧克家只是尽最大的能力“应酬”,再累也心甘情愿。在臧克家的心目中,感情这座天平上,友情的砝码是重于亲情的——他对朋友的满腔热情真像火一般炽烈。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个人生历程,99个春秋使他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些糖果他们吃。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人。”同时,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年景虽云暮,玮光犹灿然”,他的诗句唱出了自己的夕阳情,从中可以感到老诗人一颗年轻的心在搏动。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一次,某地“希望工程”向他求字,他二话没说,当即写了“爱心如火”4个大字,表现出诗人的激情和爱心;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000元著作稿酬„„

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9、本文引用《有的人》中的诗句开篇结尾,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20、为什么说臧克家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4分)

21、传记往往撷取传主的几个侧面加以介绍,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臧克家的?(4分)

22、探究思考臧克家的艺术人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诗人?(6分)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不断攀向高处时,你得低下头来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更多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人到了高处才觉得低处的广阔,但是人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山的高伟。

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

请以“看高处与看低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文题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C.(前倨后恭jù 衣袂mèi 犄角 jī)2.A.(集腋成裘 涣然冰释 熨帖)

3.D(“领悟”:理解。“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陪衬”:陪衬的事物。“映衬”:映照,衬托;“暗淡”:多指光线昏暗,不明亮;也指色彩。“黯淡”:指色彩暗淡)

4.B.(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不时之需:随时的需要;探囊取物:伸手到袋子里取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得办成某件事情)

5.D(A成分残缺,在“三鹿奶粉致肾病”后加“的问题”;B“过程”与“艰巨”搭配不当;C结构混乱,应把“3000万人民币”提到“‘飞天’航天服”之前且再加“的”字)

二、6、A(A项的大前提,是泛说,不是论据材料)

7、B(A项不顾“作为殷人的图腾形象”这一限制,概括对象不当。C、D均是以偏概全)

8、D(A项“此时”限制不当。B项“最早的历史记载”说法不妥。C项只证明凤鸟是殷人图腾,没有提及发展过程)

三、9.A(领:兼任)

10.C(A如果,副词/尚且,副词;B介词“把”/连词,表修饰C就,连词,表顺承;D怎么,副词/什么,代词)

11.A(B①表现段太尉做事讲究策略;C②表现段太尉廉洁;D①非指太尉之事)12.D(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

四、13.(1)您如果能任命我担任都虞候,(就)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注意“诚”“某”“已”等字的翻译且句子通顺。满分4分)

(2)(焦令谌)催逼得更厉害,(农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注意“益”“无以”“即”等字的翻译且句子通顺。满分3分)

(3)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它。(注意“幸”“货币”“慎”等字的翻译且句子通顺。满分3分)

14.(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

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15、(1)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2)落霞与孤鹜齐飞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五、16.答案示例: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苏轼需要一座庐山,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17.答案示例一: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聆听一曲爱情与自由的悲壮赞歌。示例二:雷雨阵阵,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赞歌。

18、答案示例:添加的图形或标志(用文字表述)——用台湾岛的形状来代替这一点。(2分)添加的含义——有了“台湾”这一点,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2分)

六、(一)

19、从常理角度看,作者研究学问、写作文章需要安静的环境,雨声应该是讨厌的;(2分)为下文写作者听雨不烦反乐作铺垫,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听雨的快乐。(2分)

20、作者与蒋捷两人年龄不同,听雨的心境也不同。蒋捷是中年听雨就谈“悲欢离合总无情”,作者已到望九之年听雨却“兴高采烈”。(2分)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听雨的喜悦,表现他心系农民(或“关注民生”等)的情怀。(2分)

21、作者听雨并不是像古代文人那样追求雅致(或借雨抒发个人情感),(2分)而是为麦田久旱后喜逢甘霖感到高兴,他想到的是“俗事”。(2分)

22、参考示例:①作者关注民生,心系农民,心忧天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②老当益壮,年近九旬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③对景物之美和人生之美有着细腻的感受。

(二)19、首尾呼应,深化主题;(2分)突出了臧克家非凡的诗歌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2分)20、童年生活在农村深受农民的影响,同情、热爱农民,为农民和底层小人物呐喊;(2分)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生活更丰富,题材更广阔,成了人民的代言人。(2分)

21、成长经历和诗歌创作成就;读书写作的执着追求;童心未泯、爱心如火的人生境界。(酌情判分)

22、深入生活,热爱人民,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读书学习,笔耕不辍;饱含激情,充满爱心。

七、参照高考标准 附:文言参考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的儿子郭晞任尚书,兼任行营节度使,驻扎在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杀害,以乱天子边地安危之事。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后,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全都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用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已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焦令谌)催逼得更厉害,(农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派人求见并劝说焦令谌。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怎么竟敢说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血污,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临时驻扎在径州的淮西军统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责打无罪之辈,还收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焦令谌虽然凶暴傲慢,但是,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汗流浃背。

等到太尉自泾州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财物。”待到过歧州时,朱泚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而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让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第五篇: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工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

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关。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受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宗白华强调中国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一个“永恒的灵的空间”,强调中国艺术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的本身”;他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的一面,并且与《易》象相联系,更多地体验“器”的非物质化的一面,与“道”可以契合的一面。中国艺术家追求“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作品显示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所以宗白华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说过,中国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中国艺术常常包含一种形而上的意味。一些西方汉学家特别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这种考证和分析当然很有价值,但他们中间有的人在这么做的时候,常常抽走中国艺术的精神的层面、审美的层面,抽走宗白华所强调的虚灵化的层面。在他们那里,中国艺术不再是“永恒的灵的空间”。这样,他们的研究,实际上完全否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的价值。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突出了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追求的密切联系。艺术的本体之所以是“意象”,艺术活动之所以是意象创造活动,就是因为它可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从而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已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选自叶朗《追求照亮生活的艺术之光》,有删改)1.与“意象世界”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意象世界是一个完整并且有意蕴的情景交融的感性世界。

B.意象世界是一个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人与万物相融的世界。

C.意象世界是一个美与真相统一的能显现真实的感性世界。

D.意象世界是一个感性与意义相统一而更偏重情感的世界。【答案】D【解析】“更偏重情感的世界”错,无中生有。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中国美学关于艺术作用的观点人手,阐明了意象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而指出

杜夫海纳所说的“灿烂的感性”是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

B.第二段紧承上文,指出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的能动作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C.第三段首先指出中国美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中国传统艺

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最后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

D.第四段在前三段论述意象理论内涵、特点和影响的基础上,最后阐明意象理论可以引导 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答案】B【解析】A项,“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错,原文没有相关表述。C项,先“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D项,第三段不是论述其“影响”。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离不开“心”的能动作用,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美就在天地万物之间不 复存在了。

B.中国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特别值得重视,它使得中国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 艺术之一。

C.西方汉学家都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完全否定中国传统艺术的 精神价值。

D.因为艺术活动可以不断地去创造意象,所以艺术才得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

【答案】A【解析】B项,“使得中国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之一”是受“中国美学”的影响。C项,“都喜欢”错,原文是“一些西方汉学家”。D项,因果倒置。生活世界。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明]叶向高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余三过滁阳,皆未成游。甲辰之冬,仲山林先生太仆寺闻余道滁甚喜,治具饮余于丰乐。诘朝①游醉翁,放于琅琊觞焉。于是生平之所心艳神往,以为不了之愿者,至是而始偿。顾其山童水涸,求所谓林壑之美,蔚然而深秀者,差不逮干。所闻亭之翼然者,寝以颓;酿泉之潺然者,寝以淹塞而不治也。心窃叹之。州守卢君方谋修葺而未竟。

其明年,余复至留都,仲山先生则以书告余日: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吾视其途径甚殊,其若堂若阁若祠,无不饰者。其泉之翳郁者,浚而加香,且护以周垣,毋使滓秽矣。其梅之手植于文忠者,若增芳妍。其池之环亭者,疏泉注之,毋使虞涸。又周为石栏,可倚而临池且望梅也。其循池东折复南而为皆春亭,业已久圮,则砌而新之,旁之日“山高水清”。又决池水环之,复注为半池,如块如钩,疏而为涧,可以流觞矣。凡此皆守君之画也。公帑民间,不费一钱,凡此皆守君之捐也。夫吾与子之游,于今半载耳,而景象之异,至于如此。吾恨不得与子载酒其间,共赏今日之胜,愿吾子记之。

余惟知自元祜以前,琅琊之山川寂寥无闻,至文忠而始著。自文忠以后,琅琊之山川虽著,久而渐以废,至今日而始复。计其时世,皆当国家熙隆,久道化成之日。方宋之盛,滁介江淮,舟车商贾之所不至。而今日之滁则南北冠盖之所经,其民困于征发,而失其本业,萧条穷苦,无以为生。为长吏者亦日奔走逢迎,束带于腰,经营厨传之不暇,而暇及于山水之乐,又使其民从之游而乐乎?盖其时势之不同,有如此者,守君日夜孜孜拊循其疲民而与之休息,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而守君因得以其暇隙,搜访名贤之故迹而复其旧观,使滁之人伛偻提携而往游者,几若文忠之盛。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而文忠为守,虽日以苍颜白发颓然于两亭之间,不闻其时有如林先生者,以一代名流从容览眺,以增山水之胜,是尤守君之可自诧于文忠者也。(选自明万历《滁阳志》,有删节)[注]①诘朝,同“诘旦”,即平明,清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具饮余于丰乐

饮:饮酒

B.顾其山童水涸

童:光秃

C.则砌而新之

新:翻新

D.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

程:衡量

【答案】A【解析】饮,使动用法,是喝酒,即“请(我)喝酒”。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答案】D【解析】均为介词,表被动。A项,句末语气词/代词,哪里;B项,连词,并且/况且;C项,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中表停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曾经三过滁阳都未能完成游览琅琊二亭的心愿,等到有机会游览时,发现欧阳修。描绘的各种景象已不存在。

B.滁阳太守亲自筹划主持修复琅琊山各处景观,使醉翁亭和丰乐亭焕然一新,修复这两座亭的费用都是太守捐献的。

C.琅琊山因欧阳修名扬天下,其扬名之时都处在国运昌盛之时;滁阳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D.文章对当时的滁阳太守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认为在当时复杂困难的局面下,时任太守甚至比欧阳修做的还要好。

【答案】C【解析】C项,“历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错,于文无据。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5分)

译文:

(2)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5分)

译文:

(1)我近来第二次游醉翁亭,这已经不是我和你上次同游的醉翁亭了。(2)所以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虽然困苦却有了好转,虽然劳累困窘却常常有生活宽裕自足的感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8分)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8.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分)

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9.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4分)

10.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2)土地平旷。

(陶渊明《桃花源记》)(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4),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6),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8),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1)余独好修以为常(2)屋舍俨然(3)一觞一咏(4)征蓬出汉塞(5)弃掷逦迤(6)料峭春风吹酒醒(7)如今有谁堪摘(8)小楫轻舟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斜

视 毕淑敏

我上了一所自费的医科学校。开学不久,我就厌倦了。但拿了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心里总有沉重的负疚感,加上走读路途遥远,每天萎靡不振的。

“今天我们来讲眼睛„„”新来的身穿雪白工作服的教授拿出一只茶杯大的牛眼睛,解剖给我们看,郑重地说:“这是我托人一大早从南郊买到的。你们将来做医生,一要有人道之心,二不可纸上谈兵。”随手尽情展示那个血淋淋的球体,好像那是个成熟的红苹果。

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都是医院里著名的医生,但教授演示到我跟前时,我故意眯起眼睛。我没法容忍心灵的窗口被糟蹋成这副模样。从栅栏似的睫毛缝里,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下了课,我急急忙忙往家赶。换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丛飘拂的白发。是眼科教授!没想到教授乘车的路线和我一样。只是他家距离公共汽车站很远,要绕过我家住的机关大院。

教授离开了讲台,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头。他疲惫地倚着椅子扶手,再没有课堂上的潇洒。我心想他干脆变得更老些,就会有人给他让座了。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圆,没法给老师抢个座。

终于有一天,我在下车的时候对教授说:“您从我们院子走吧,要近不少路呢。”

教授不认识我,说:“哦,你是我的病人吗?”

我说:“您刚给我们讲过课。”

教授抱歉地笑笑:“学生和病人太多了,记不清了。”

“那个院子有人看门。让随便走吗?倒真是节约不少时间呢。”教授看着大门,思忖着说。

“卖鸡蛋的、收缝纫机的小贩,都所向无敌。您跟着我走吧。我们院里还有一座绿色的花园。”我拉着教授。

“绿色对眼睛最好了。”教授说着跟我走进大院。

一个织毛衣的老女人在看守着大门。我和教授谈论着花草经过她身边。我突然像被黄蜂蜇了一下——那个老女人乜斜着眼在剜我们。

她的丈夫早就去世了,每天斜着眼睛观察别人,就是她最大的乐趣。

从此,我和教授常常经过花园。

一天,妈妈对我说:“听说你天天跟一个老头子成双成对地出入?”

我说:“他是教授!出了我们大院的后门就是他的家。那是顺路。”

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妈妈相信你,可别人有闲话。”我大叫:“什么别人!不就是那个斜眼的老女人吗!”

不管怎么说,妈妈不让我再与教授同行。怎么对教授讲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盘托出。“那个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简直是个克格勃!”我义愤填膺。

教授注视着我,遗憾地说:“我怎么没有早注意到有这样一双眼睛?”他忧郁地不再说什么。

下课以后,我撒腿就跑,竭力避开教授。不巧,车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走到大院门口,教授赶到我面前,说:“我今天还要从这里走。”

知识分子的牛脾气犯了。“您要走就走吧。”我只有加快脚步,与教授分开走。我已看见那个老女人缠着永远没有尽头的黑毛线球,阴险地注视着我们。

“我需要你同我一起走。”教授很恳切很坚决地说。作为学生,我没有理由拒绝。

我同教授走进大院。我感到不是有一双而是有几双眼睛乜斜着我们。斜眼一定是种烈性传染病。

“你明确给我指一指具体是哪个人。”教授很执著地要求。

我吓了一跳,后悔不该把底兜给教授。现在教授要打抱不平。

“算了!算了!您老人家别生气,今后不理她就是了!”我忙着劝阻。

“这种事,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放过去了呢?”教授坚定不移。

我无计可施,况且我从心里讨嫌这种人。我伸长手指着说:“就是那个缠黑线团的女人。”

教授点点头,大踏步地走过去。“请问,是您经常看到我和我的学生经过这里吗?”教授很客气地发问,眼睛却激光般锐利地扫描着老女人的脸。

在老女人的生涯里,大概很少有人光明正大地来叫阵。她乜斜的眼光抖动着:“其实我„„我„„也没说什么„„”

教授又跨前一步,几乎凑近老女人的鼻梁。女人手中的毛线球滚落到地上。这时听见教授一字一顿地说:“你有病。”

“你才有病呢!”那老女人突然猖狂起来。饶舌人被抓住的伎俩就是先装死,后反扑。

“是啊,我是有病,心脏和关节都不好。”教授完全听不出人家的恶毒,温和地说,“不过我的病正在治疗,你有病自己却不知道。你的眼睛染有很严重的疾患,不抓紧治疗,不但斜视越来越严重,而且会失明。”

“啊!”老女人哭丧着脸,有病的斜眼珠快掉到眼眶外面了。

“你可不能红嘴白牙地咒人!”老女人还半信半疑。

教授拿出烫金的证件,说:“我每周一在眼科医院出专家门诊。你可以来找我,我再给你做详细的检查治疗。”

我比老女人更吃惊地望着教授。还是老女人见多识广,她忙不迭地对教授说:“谢谢!谢谢!”

“谢我的学生吧。是她最先发现你的眼睛有病。她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教授平静地说,他的白发在微风中拂尘般飘荡。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11.简要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5分)

(1)教授上课→(2)结伴同行→(3)同行**→(4)教授执意诊疾→(5)感化斜眼女人。

12.赏析文中第③段划线的句子。(5分)

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表达了“我”对教授的尊敬之情(1分)。

13.小说以“斜视”为题,结合文章谈谈题目的内涵。(6分)

①指眼睛的斜视,文中指眼疾。②指心灵的斜视:无聊小市民斜眼看人、无事生非的龌龊心理和“我”性格上的狭隘。③突出了教授医治的不仅是眼睛的斜视,更是心灵的斜视。(每点2分)

14.结合作品,对下列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文章第一段说“我”对学医厌倦,萎靡不振,而文末教授却说“我”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小说最后一段写斜眼女人“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这样写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1)①“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②注意到女人斜视,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③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④教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2)示例一: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

示例二: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与前文多处的“乜斜”形成照应,情节上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示例三: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用思想性格鄙俗狭隘的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全文,表现了丑恶的现象根植于粗鄙狭隘的心灵,诞生于误解或曲解的土壤,并且会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蔓延。要想使“乜斜”变为“笔直”,需要榜样的引导和自身的觉悟,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反思,这样美好善良的高贵品质一定能够战胜丑恶现象的深刻主题。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撼卫

通牒

混合物

枉费心机 B.博弈

筵席

捉谜藏

不辨菽麦 C.提炼

潦草

卸包袱

呀呀学语 D.树阴

委曲

勘误表

绵里藏针

【答案】D【解析】A项,“撼卫”应为“捍卫”;B项,“捉谜藏”应为“捉迷藏”;C项,“呀呀学语”应为“牙牙学语”。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不久前去世的撒切尔夫人在马岛战争中指挥若定,一言九鼎,凭借此役巩固了“铁娘子”作为女性领袖以及一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战的英国首相的声望。B.窄窄的巷子仅容得下一人通过,所以当地人都叫它“一人巷”,溪水上有一块突出的小石块叫“谦让石”,如果两人在巷中狭路相逢,就可以借石块让路。

C.许多教育界专家认为,鹰式教育的严厉和溺爱式教育的温情平分秋色,家长要根据孩

子的性格特点和天赋秉性因材施教,抱着积极的借鉴心态学习其真谛。

D.治理牛皮癣的问题由来已久,令市民深恶痛绝的城市牛皮癣一度销声匿迹,近来又东

窗事发,而且数量多,手段新,覆盖面广,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答案】A【解析】A项,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B项,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用错对象。C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两种教育方式不存在比赛性质,且“严厉”和“温情”无法平分。D项,东窗下谋划的事被告发。比喻阴谋败露。使用对象为人。此处应用“死灰复燃”较为恰当。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省规定,有关部门在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将徽派古建筑保护纳入改造建设规划,切实避免损毁现象的发生。

B.卫生防疫部门在防治H7N9流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与之有接触的禽类市场、养殖场、流通地,就立即采取关闭、捕杀等手段予以截杀。

C.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推进了信息化进程,保障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的实现,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一步保障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D.由于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赛期,2013年举办的第117届波斯顿马拉松赛逐渐成为全球最具影响的赛事,吸引了上千家媒体前来报道。

18.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四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为着伟大的“中国梦”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一代代中国人,使中国已经成为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示例:

①一代代中国人为着伟大的“中国梦”艰苦奋斗、埋头苦干。

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③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

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

19.请从下列作家和人物形象的组合中选择一组,仿照例句写一段话。要求:①句式一致;②体现人物特征。(5分)

曹雪芹·林黛玉

关汉卿·窦娥

迅·祥林嫂

沈从文·翠翠

青·大堰河

金·觉慧

契诃夫·别里科夫

路遥·孙少平

示例:

低眉顺眼,如银镯般润泽;呆滞黯然,似木偶般无光。在祥林嫂的命运历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

[例句]苟且偷安,如泥土般隐忍;愤然觉醒,似火山般爆发。从林冲的性格突变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施耐庵内心的纠结与渴望。

20.下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通过想象再现诗中场景。请补写其中划线句子的场景,要求:①突出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处不超过45字。(6分)渭川田家 [唐]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夕阳西下,余晖披洒,映照着村落四野,村巷深处到处都是晚归的牛羊。

。野鸡呜叫,声声在耳,满眼是已经秀穗的小麦,树上的桑叶稀稀落落,想必那吃足桑叶的蚕儿早已休眠,丰年在望,想想都让人高兴。

②。此情此景安逸舒心,让人羡慕,令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式微,式微,胡不归?”

示例:

①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倚着院门,伫望、迎候着孙儿的归来。:②劳作的农民荷锄归来,停下脚步与老人悠闲地聊天,开心地谈着收成,久久不愿离去。

五、(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假如你观察山涧里一派激流的水,除了你感叹“逝者如斯夫”之外,你也可以见到涧内种种东西应付水流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树叶,草根,落花,是完全跟水走的,可以算第一种。大一些的东西,例如石块,大树的老根,无论水流得如何湍激,是丝毫不动的,可以算第二种。涧床深处,有许多鱼,头部一律向着上流顶着,鱼身的方向恰恰和水流的方向相反;好像争着往上流游去,却是并不见有什么进步。他们是潮流中的挣扎者。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合肥市20 1 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

1.D2.B3.A

二、(33分)

4.A5.D6.C

7.(10分)(1)我近来第二次游醉翁亭,这已经不是我和你上次同游的醉翁亭了。

(2)所以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虽然困苦却有了好转,虽然劳累困窘却常常有生活宽裕自足的感觉。

’8.(4分)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9.(4分)“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10.(6分)(1)余独好修以为常(2)屋舍俨然(3)一觞一咏(4)征蓬出汉塞(5)弃掷逦迤(6)料峭春风吹酒醒(7)如今有谁堪摘(8)小楫轻舟

三、(24分)

.11.(5分)教授上课;结伴同行;同行**;教授执意诊疾;感化斜眼女人。

12.(5分)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表达了“我”对教授的尊敬之情(1分)。

13.(6分)①指眼睛的斜视,文中指眼疾。②指心灵的斜视:无聊小市民斜眼看人、无事生非的龌龊心理和“我”性格上的狭隘。③突出了教授医治的不仅是眼睛的斜视,更是心灵的斜视。(每点2分)

14.(8分)

(1)①“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②注意到女人斜视,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③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④教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2)示例一: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

示例二: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与前文多处的“乜斜”形成照应,情节上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示例三: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用思想性格鄙俗狭隘的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全文,表现了丑恶的现象根植于粗鄙狭隘的心灵,诞生于误解或曲解的土壤,并且会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蔓延。要想使“乜斜”变为“笔直”,需要榜样的引导和自身的觉悟,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反思,这样美好善良的高贵品质一定能够战胜丑恶现象的深刻主题。

四、(24分)

15.D 16.A 17.A

18.(4分)

示例:

①一代代中国人为着伟大的“中国梦”艰苦奋斗、埋头苦干。

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③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

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

19.(5分)

示例:

低眉顺眼,如银镯般润泽;呆滞黯然,似木偶般无光。在祥林嫂的命运历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

20.(6分)

示例:

①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倚着院门,伫望、迎候着孙儿的归来。:②劳作的农民荷锄归来,停下脚步与老人悠闲地聊天,开心地谈着收成,久久不愿离去。

五、(60分)

21.(60分)参考2012年安徽卷作文评分要求

下载山东省潍坊市2008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潍坊市2008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语文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三)语文试题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

    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语文注意:①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测试时间为150分钟。②请将第Ⅰ卷答案写出第Ⅱ卷前的答题格内......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

    合肥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

    合肥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难易度与文本材料的选择是紧密相关的,从合肥三次模拟和全省其他地市模拟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

    2009届山东省日照市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2009届山东省日照市第一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2013.3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

    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4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2014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