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2019-05-15 03:0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夏银川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夏银川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一篇:宁夏银川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宁夏银川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文文本阅读(9分,每小愿3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B.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湖底的河流 彭家河

隐藏进水里的水,如何寻找?就如在浩渺星空寻找一粒星子。

我在千里之外想起故乡,自己仿佛正淌过清澈的河水,水下光滑的卵石在胖乎乎的脚丫下吱吱乱叫,不时踩上一块青苔,一条冰凉的蛇便划过脚背……

那时的西河,河面在三条山脉断裂处的谷底,河床很宽,水面只是河床中间的一绺,水面下是大大小小的光滑卵石,水边是一直斜伸向山坡的宽敞而光秃的沙地,再向外就是长满芦苇和杂草的土坡。从这座山到对面那座山,必须经过宽宽的河床。

我上小学时,学校要扩建成砖瓦房,修砖瓦房需要河沙,沙在西河边到处都是,当年也没有公路,于是学校便组织学生全部下河去背沙。不光有学生,还有老师、家长。沙分干湿,色泽较深的是水分重的湿沙,这些沙装在背篼里就不会从篾缝里漏出去。灰白的是干透的响沙,走一路,细沙会形成一股沙流不断往下漏,估计背不到学校就漏完了。铲沙的大人早知道这些,往往先往背篼里铲一铲湿沙垫底,再铲干沙。有些调皮的孩子偷偷铲几铲干沙背上就走,干沙边走边漏,背篼越来越轻。

那时,一学期只学语文数学两本书,也没有课外作业。放学后,我们就在教室背后的山坡或者路边玩耍。到了周末和寒暑假,我们还要到村外的山坡上放牛。放牛场在山嘴上,在那里可以看到山下的河沟。放牛场对面的山腰修通了公路,一辆辆汽车从河边来来回回拉沙,说山那边在修大坝,要把西河拦起来。小孩子对大坝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躺在石头上看那些绿壳红壳的汽车在公路上慢慢爬。傍晚把牛赶回家后,那些汽车也不停歇,开着灯继续拉沙,灯光雪亮。

在我小学毕业那年,听说大坝已经修好,要下闸蓄水。陆陆续续有河边的住户往山上搬迁,村上开会有了一些陌生姓氏的男人,班上也有一些陌生口音的孩子。此时,站在学校后的石头上,可以看到远处山下,西河的一小片水光亮了起来,不久有船从河两岸来来回回。我想象当初没有蓄水的时候,从这边的山腰到那边的山腰,要走过多少弯弯曲曲的山路,现在船只要直直一划,就到达了。船经过的路线,正是当年我们在山下仰视的鸟儿们飞行的路线。小时候想,只有神仙可以自由飞行,现在看来,从水底向上看水面,船上的我们何尝不是在另一个世界呢?

我时常想起蓄水前的小河,现在它们到哪里去了呢?那些水还会不会在之前的乱石中流淌?湖面升起来,河流遁隐在水下,哪些是河水哪些是湖水?水藏在水中,才是一种不显山露水的大智慧。

西河上的大坝蓄水后,把曾经半山腰下的一切掩藏在水下,我想,在我们这一辈之后,谁也不知道水下之前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如果谁再说起之前的村庄,会不会觉得恍如隔世?或许,正因为人生短暂,岁月无痕,我们才如此看重人间的古往今来,才会对脚下大地上的万物充满悲悯。

如今,西河在我的家乡音讯全无,它已深深埋藏在十三亿立方的水域之下,这片水域叫升钟湖。山民们转身成为渔民,吃惯红苕苞谷的肠胃已经适应鱼虾河鲜,耕田犁地的手艺被捕鱼撒网取代。深山老林变成水乡泽国,一水之隔,天地已经焕然一新。我的童年,已经淹没在湖水之下,岸边只是人到中年的回乡人。

寻找湖面下曾经宽阔的西河,打捞记忆深处的陈年旧事,慢慢明白,世间所有的人事,也如西河,一直在静静地沿着自己的河道暗自流淌,哪怕我们没有看见。(选自2018年2月2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行文,摘取小时候的生活片段,表现出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B.文章运用时空转换的叙述方式,开篇从现实入笔,通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流露出作者对西河消失的失落与眷恋之情。

C.“有些调皮的孩子偷偷铲几铲干沙背上就走”作者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们的顽皮与淘气,表现了作者对他们这种行为的不满之情。

D.作者在文章中对童年趣事进行了描述,又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写出家乡的变化,用质朴的文字抒写着对家乡的深情.5.联系文本,谈谈你对“隐藏进水里的水,如何寻找?”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6.面对已经掩藏在湖底的故乡,作者生发出哪些人生感悟?(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2015-2019中国单车租赁用户户规模及预测

注:左侧纵轴表示用户规模,石侧纵轴表示增长幸,“E”表示预测。材料二:

调查显示,被访者对共享单车投放后这营管理维护表示“不大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7.8%和9.3%;有35%的被访者希望加大投入,解决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

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中,“车辆有破损”问题最突出,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成车座损坏,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这种情形,其中有25.4%的被访者把它排在问题首位。

有58.4%的被访者在早晚高峰期间有过寻车困难的经历,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三位,其中,有19.4%的被访者认为这个问题最严重。

针对使用者素质问题,有70.5%的被访者遇到过车辆遭恶意损坏,在所有问题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40.9%的被访者认为这是首要问题。

许多被访者认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十分严重,还有部分被访者反映使用者随意将共享单年停放在人行道或盲道上,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内,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容市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出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摘自2017年5月11日《北京晨报》)材料三:

近期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郑州多地违规新投增单车,而疏于线下运维管理,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秩序和形象。今日(2月6日)下午郑州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对“哈罗业车”“摩拜单车”“ofo单车”“易购宝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进行约谈。

均谈要求:

一、从即日起立即暂停新增投放车辆,一旦发现,将作为严重失信行为纳入企业征信档案,并上报市信用办定期对社会公示。

二、对“哈罗单车”近期在郑州市区内新投增的车辆,立即拿出相关方案,限期召回或分流。

三、各企业要加强春节期间对违规停放车辆的清理,特别是对交通枢纽、轨道与公交站点、行政与商务办公区、大型广场与超市、机动车道等重点区域,及时清运违停和积压车辆。

四、各企业要及时召回破损、故障等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确保用户车辆正常使用和运营车辆安全。

五、各企业要在2018年3月15日前将管理所必须数据信息接入政府指定监管平台。各企业要立即组织实施,如组织实施不及时或不到位的,市交通委将向社会及时通报,并限制相关企业在本市投放车辆。

(选自2018年2月6日映象网快讯)材料四:

(猎豹全球智库)发布首份《共享单车企业发展报告》,中国首创的无桩共享单车实现了弯道超车,焕发了全球自行车行业的“第二春”,以ofo为首的中国品牌也正在主导全球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其中,ofo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均稳居行业第一。

全球共享单车行业在2017年间的周活跃渗透率迅猛增长,最高涨幅1258%,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2.27亿。其中,2017年9月至12月,海外市场用户周活渗透率涨幅达2440%。分析还称,全球自行车每年的需求量在1.1亿辆左右,骑行人数的占总人口的15%,总骑行人数超11亿。(选自2018年3月7日央广网)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材料一可知,中国单车租货市场用户规模预计2019年將继续增长,用户增长速度与之形成反比。

B.调查显示,共享单车在投放运营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早晚高峰寻车困难”的问题,被认为是最为严重的。C.部分共享单车企业,违规增投、疏于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郑州市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约谈,提出了整改要求。

D.通过对《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的分析,可以清晰地预测出:海外市场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8.下列对相关材料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2015到2019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预测用户增长率最高的是2016年,新增用户人数最多的也是2016年。B.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维护不及时、投放量不够以及使用者素质低下等问题,这正是共享单车当前面临的困境,急需解决。

C.从郑州市相关部门对共享单车企业约谈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连续新增投放已经给市场造成了乱象,影响了政府形象,因此被予以严重警告。

D.全球共享单车用户渗透率及其涨幅、用户规模前景看好,其中ofo在国内外市场稳居行业第一,主导了全球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

E.材料一、四从国内外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而材料二、三则对共享单车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可以说未来共享单车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9.“共享单车”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如何让这个“新发明”成为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请结合文本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金人迁汴,乃举家南渡河,居汝之鲁山。磐年方冠,从麻九畴学于郾城,客居贫甚,日作糜一器,画为朝暮食。自是大肆力于经史百氏,文辞宏放,浩无涯涘。及河南被兵,磐避难,转入淮、襄间。宋荆湖制置司素知其名,辟为议事官。丙申,襄阳兵变,乃北归,至洛西,会杨惟中被旨招集儒士,得磐,深礼遇之,遂寓河内。

中统元年,即拜益都等路宣抚副使,居顷之,以疾免。李璮素重磐,以礼延致之,磐亦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有终焉之意。及璮谋不轨,磐觉之,脱身至济南,得驿马驰去,入京师,因侍臣以闻。世祖即日召见,嘉其诚节,抚劳甚厚。璮据济南,大军讨之,帝命磐参议行省事。璮平,遂挈妻子至东平。召拜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

出为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郡有西域大贾,称贷取息,有不时偿者,辄置狱于家,拘系榜掠。其人且恃势干官府,直来坐听事,指麾自若。磐大怒,叱左右捽下,箠之数十。几死,郡人称快。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磐曰:“四万人多矣,何烦他郡!”使者怒,责磐状,期三日尽捕蝗,磐不为动,亲率役夫走田间,设方法督捕之,三日而蝗尽灭,使者惊以为神。

曲阜孔子庙,历代给民百户,以供洒扫,复其家,至是,尚书省以括户之故,尽收为民,磐言:“林庙户百家,岁赋钞不过六百贯,仅比一六品官终年俸耳。圣朝疆宇万里,财赋岁亿万计,岂爱一六品官俸,不以待孔子哉?且于府库所益无多,其损国体甚大。”时论韪之。

磐以年老,累乞骸骨。丞相和礼霍孙为言,诏允其请,进资德大夫,致仕,仍给半俸终身。年至九十二,卒之夕,有大星陨正寝之东。

(节选自(元史·王磐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B.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C.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D.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最初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大约在商明,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后来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B.贾:商人。在古代,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这叫做“行商坐贾”。现泛指经商的买卖人。

C.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一枚铜制铸币(方孔钱)为一文,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里穿起来,称为一贯或吊。

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文段后“致仕”也是这个意思,此外还有“告老、解褐”等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磐治学勤勉,文辞宏放。他青年时,客居异乡,非常清贫,每天只有一碗粥而已,他勤勉的学习,努力研究经史百家学说,终使文辞豪放大气,浩荡无涯。

B.王磐为民除害,维护明廷威仪。有个西域商人放债取息,对那些不能按时偿还的人,私设公堂,非法拘禁拷打,而且依杖权势,蔑视官府,肆意妄为;王磐大怒,令人将他拿下,施以杖刑,郡人称快。

C.王磐工作尽责,能力出众,蝗灾发生后,面对使臣的指责,王磐立下三天捕尽蝉虫的期限,他来到田间,想方设法,果真在三天内灭尽蝗虫。

D.王磬敢于直言,保护孔庙。尚书省通过清查户口把孔庙的民户收为一般平民。王磐认为孔庙民户百家每年交纳的赋税,仅相当于一个六品官一年的俸禄而已,这对于府库所增不多,而对国体损伤很大。”时论都认王磬的话有道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

答:。

(2)及璮谋不轨,磐觉之,脱身至济南,得驿马驰去,入京师,因侍臣以闻。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鹧鸪天

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悉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注: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的前两句写征尘扑面,去路迢道,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开篇暗含愁苦之意,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悲作了铺垫。

B.

三、四句“周遭碧、分外娇”写作者置身于绿的海洋、花的世界,精神为之一振。

C.下片前三句由景转入,作者是骑马走在队列的后面,清楚地看到队首已过了小红桥。其中的“旌旗”喻指军队。

D.最后两句中的“愁”字是寻觅“相思句”构思过程中苦恼的“愁”,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一句形象表达出词人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

E.本词视野广阔,写景优美,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词风不同。15.简要赏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中的叠词。(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劝学》中以螃蟹的事例告诫我们学习不可心浮气躁的句子是:。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犒赏军队、赛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句子是:。

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孔子研究院的专家提出建立全球孔子学院研究中心将孔子文化基因植入全球文化发展,这一观点石破天惊,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应。

一些偏远的山村,精种文化生活单调,聚众赌博已经蔚然成风,这无疑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和危害。新疆高铁的开道,不仅影响带动了新疆各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使许多新的行业应运而生,高铁快递便是其中之一,业内表示,共享汽车跟网约车几乎同时落地,但是网约车逐渐形成规模并规范化,而共享汽车始终不温不火,主要原因是停车不便。

央视稿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陆与台湾演员联合表演了一段精彩节目,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洗耳恭听,都被他们表演的内容打动了。

读书的乐趣很难和他人分享,因为读书更多的是获得一种心照不宣的快乐,安静地读,安静地体会,才更有收获。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B.当得知自己能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深造时,李宁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班主任,并感谢班主任多年对他的关怀。

C.不仅奥运会传承奥林匹克主义的价值观,还通过体育运动传递世界各地青年的奥林匹克运动理想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D.姚剧《王阳明》通过悟理、立功,治理社会等篇章,以传记体的方式,讲述了他格竹、剿匪、传道讲学等跌宕起伏、文治武功,体现了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和“明德亲民”的思想精髓。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入冬后,自我省东南部地区发生特大雪灾以来,政府各界对火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已逾千万元之巨。(广播稿)

B.您是教育改革专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我代表全县教师热烈欢迎您回到故乡传经送宝……

C.小张在操场上丢了一件上衣,他在寻物启事上写道:“本人不慎在操场上丢失了一件蓝色耐克上衣,哪位检到,赶快交还”。D.老爷爷,看您鹤发童颜的样子,登临这么陡峭的山都不用拄拐杖,请问您多大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话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电于书和纸质书的,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电子书虽方便快捷容量大,但

;而纸质书虽没有辐射等弊端,油墨沁香,传统厚重,但有些书籍的厚度却常常令我们望而生畏,所以,两者各有干秋,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有其使用的人群,电子书的发展。

21.古人的清明节是这样过的。感受春季“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美好;祭拜先祖: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头;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尽享对生活的热爱。

依据上面的文字,发挥你的想象,描写一段古人过清明的场景。要求:以上三个场景任选其一进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5分)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可能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信仰”而义无反顾。

“上北大、拿冠军、打海盗”,每个想法都犹如一粒种子,先理到心底。再悉心浇灌,最终开出绚烂的花来,一位名叫宋玺的90后退伍女兵用奋斗书写了与众不同的青春。

觉醒的青年,正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

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提取两三个关键词,确定立意,以“我们(我)的青春或我看青春”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规范,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银川市2018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文文本阅读:3*3=9分 1题,(3分)选B 解析:A项“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述错误,因果倒置;C项“文中引用《出塞》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D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2题,(3分)选C

解析:

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

3题,(3分)选A(“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于文无据,说法绝对。)

(二)文学类文本答案:3+5+6=14分

4、(3分)答案C(解析:“不满之情”错)

5、(5分)答案:“隐藏进水里的水”是指已经被掩藏了的西河,以及随之消逝的故乡。“如何寻找”隐含着作者对已逝故乡的追思与眷恋。本文以问句开头,引出下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以及人事变迁的感悟。“水藏在水里”表达新颖别致,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解析:考点:理解句子含义。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6、(6分)答案:人生短暂,世事变迁,更应对万物充满悲悯,而看重人间的古往今来。西河已逝,面对家乡巨变,应该追忆,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解析:本文倒数第二段中)回忆往昔,应当明白,很多人事,就算被淹没,被掩藏,就算不被看见也要沿着自己的河道流淌。面对家乡巨变,乡愁无处安放思考。解析:考点:文章主旨理解。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

(三)实用类文本答案:3+5+4=12分

7题(3分)B项,“早晚高峰寻车困难”的问题,被认为是最为严重的。”表述错误,只是“58.4%的被访者中”认为最严重。

8题(5分)BE

解析:(A项“新增用户人数最多的也是2016年”错误。增加最多的是2017年。

C项影响的是城市形象。D项“主导了全球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已然时态,原文为正在进行时)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多选不得分。9题(4分)答案:

从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强对共享单车运营商的的监管力度。从运营商来说,要搞好投放后的运营和维护,同时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

从使用者来说,要提升自身素质,不故意损坏车辆,不乱停乱放车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从未来发展来说,继续扩大共享单车在海外市场运营量,做大做强。等等。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少一点扣1分,满分4分。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结合材料,材料二、三、四则内容。材料二,提到车辆破损、寻车难、使用者乱停乱放等问题。材料三,从政府管理者的角度,如何提升监管力度等。材料四从发展前景来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答案:3*3+10=19分 10. D

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解析:朝廷派使者督查捕灭蝗虫这件事,不是来抓役夫,役是动词,征调民夫四万人。A项“人以为不足”错。B项“真定朝廷”错。C项“不足欲牒”错)11. D(“致仕”是正式退休;“解褐”是入任为官)12.C(“王磐立下三天捕尽蝗虫的期限”错,应是使者给王磐定的)

13.译文:(1)蒙古军攻破永年,要屠杀全城百姓,王禧又拿出全部家财来捐助蒙古军作为军费,使永年百姓免遭大难(众人依仗他才得以幸免)。(得分点:“罄、赀、费”各1分;句意2分)

(2)等到李璮阴谋不轨,磐发觉后,抽身(独自)跑到济南,得到驿站马匹飞奔到京师,通过侍臣来报告给皇上。得分点:(脱身、因、闻,各1分,句意2分)附翻译: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代务农,每年收麦万石,乡人称“万石王家”。父王禧,金末出钱帮助军队,因而授官为进义副尉。蒙古军破永年,要屠杀全城百姓,禧将拿出全部家财来捐助蒙古军作为军费,使永年百姓免遭大难。金人迁都汴梁,禧全家南渡黄河,定居于汝州鲁山。磐年方二十岁,在郾城拜麻九畴为师。因是流落异乡,非常贫困,每天做粥一钵为一日饮食。自此以后大力研究经史百家学说,其文辞宏伟豪放,浩荡大气。蒙古军进入河南,磐为避难而转入淮襄之间。宋荆湖制置司素闻其名,推荐为议事官。太宗八年(1236),襄阳兵变,王磐又北归至洛阳西,恰逢杨惟中奉旨招揽儒士,遇磐,以厚礼对待,于是王磐寓居于河内。

中统元年(1260),拜磐为益都等路宣抚副使,不久因病免职。李璮素来敬重王磐,聘请他去,磐也爱好青州风土民情,买田于弭河之上,其庐舍题名曰“鹿庵”,有终老于此的打算。等到李璮阴谋不轨,磐发觉后,抽身(独自)跑到济南,得到驿站马匹飞奔到京师,通过侍臣来报告给皇上。世祖闻知立即召见,嘉奖其忠诚不贰。李璮占据济南,朝廷派大军征讨,世祖命磐参议行省事。磐在平定李璮之后,携妻子至东平。朝廷召入朝拜为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

出任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时,郡内有西域大商,放债取息,有不能按时偿还者,私设公堂,拘禁拷打。该商人恃势冒犯官府,竟在议事厅擅坐,举止自若。磐闻知大怒,令左右将他拿下,施以杖刑,又把他从城上摔到城下,几乎死去,郡人称快。真定发生蝗灾,朝廷遣使督促捕捉,动用民夫四万人,还认为不够,欲通知邻道来帮助捕捉。磐认为四万已多了,何必再烦扰他郡。使臣大怒,斥责王磐,限三日内捕尽蝗虫。王磐不理他,亲率役夫到田间去观察,设法捕捉,三天内蝗虫灭尽,使臣大惊,以为他很神奇。

曲阜孔子庙,历代都拨赐民一百户来洒扫,不服别的劳役。现在,尚书省通过清查户口把孔庙的民户收为一般平民。王磐上书道“:林庙户百家每岁交纳赋钞不过六百贯,仅相当于一个六品官一年的俸禄而已。圣朝疆土万里,财赋每年亿万计,岂在乎这一六品官的俸禄而不侍奉孔子。而且,收此六百贯,对于府库所增不多,而对国体损伤甚大。”时论都认为王磐的话有理。

王磐因为年纪老迈,多次请求告老还乡。丞相和礼霍孙替他求情,下诏同意他的请求,进升为资德大夫,退休后,仍然供给一半的俸禄到去世。活到九十二,去世当晚,有一颗明亮的流星从他卧寝的东面陨落。

(二)古代诗歌阅读:5+6=11分 14题:AC。

解析:(A项,没有羁旅之情。C项,“旌旗”是借代修辞。)15题:

答案:历历,是清楚明白,分明可数的意思。穿着戎装的战士们,衣着威风,气势雄伟,所以容易辨别出来,萧萧指骏马的声声嘶鸣;(陈述内容)两个叠词形象生动的描摹出军容雄壮的场景;(从表达效果)渲染了作者因能为国效命,一展抱负的喜悦欢畅心情;(从情感角度)同时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从艺术效果)评分标准:一点2分,三点6分,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不能漏掉。

(三)名句默写5分

16题:(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评分标准:满分5分,每空1分,每错1字扣1分,漏字扣分,多字扣分,所填句子不能颠倒。字迹清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题:(3分)D项

解析:石破天惊,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来多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正确。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褒义词,不可用于贬义。错误。应用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产生,后泛指顺应某种时机,条件,需要等而产生。正确。不温不火:意为不冷淡也不火爆,适用正确。1980年以后“不温不火”的用例逐渐多见,逐渐跟“不愠不火”并行使用。因为字形有了变化,照着“温”的字面意义,旧瓶装新酒,人们按照一般人通常的理解,对““不温不火”的语义进行了改造,赋予它性格温和义和销售行情不火爆义。这类语义在《人民日报》上的始见用例是1994年。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例如请你畅所欲言,我们洗耳恭听)。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适用对象一般是双向或者多向的,此处是单向的,使用不正确。改为“心领神会”。

18题:(3分)A项(隐含的两面对两面,“成色、质量”本身包含着两面性)解析:B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把“就读于”改为“到”,或把“深造”删掉。C项:语序不当,“不仅”要放在“奥运会”之后。D项:宾语残缺,讲述了“文治武功”错,后应加“的一生”。

19题(3分)

B项。B项:传经送宝,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正确。

解析:(A项:广播稿里不应出现括号加注内容;“累计已逾千万元之巨”文言语体,不符广播稿的语体特征。)C项:寻物启事,“赶快交还”,语气生硬。D项:“多大了”,不得体,应该是“高寿”)20题(6分)

答案:优缺点相互补充。闪烁的电子屏会对眼睛有一定的损害。(或可能会产生辐射)并不会必然导致纸质书的消亡。(或不会影响纸质书的发展)填对一个得2分,满分6分

分析:空,是材料的论点句,由下文对两类书的分析中,可提取出关键字“优缺”点;空内容应该为电子书的缺点,由此得出“闪烁的电子屏会对眼睛有一定的损害或点出辐射关键词”。空是结论句 “由两者各有千秋,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各有其使用的人群”可推断出要填的句子应该是两类书的关系,由此得出答案“并不会必然导致纸质书的消亡”。21题答案:(5分)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

第一个场景依据材料,侧重写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抓住“生长、清洁、明净”等特点,主题明确2分,两种修辞2分,语言文采1分。

第二场个景依据材料,侧重写清明节祭拜先祖的沉重、哀伤,主题明确2分,两种修辞2分,语言文采1分。

第三个场景依据材料,侧重写春季到来,人们闲适、欢愉的状态。主题明确2分,两种修辞2分,语言文采1分。

四、22题作文(60分)

任务要求:1.要求提取两三个关键词,组成立意。2.有副标题的要求。

立意要求:三则材料的关键词有:青春、信仰、奋斗、觉醒、痛苦、困厄、积蓄、力量等。可以组合的立意有:例如:青春就是有信仰,去奋斗;有信仰才可能有觉醒的青春;痛苦面前唯有奋斗,才可实现梦想;以奋斗积蓄人生的力量等三个关键词形成的论点,其它言之成理也可。两个关键词的立意:比如:无奋斗不青春,觉醒是青春的关键变量,青春就是一场积蓄力量的战斗。青春有信仰,人生有力量等。评分要求:

一类立意:能选用三个关键词,体现它们之间的关联,有道理,有思辨。

二类立意:通篇只围绕了两个关键词展开,无关联,只并列。三类立意:通篇只有一个关键词,属话题作文。不合立意要求:立意与材料的关键词无关;

不符评分要求:1)不符合副标题的要求,没有从“我们或我”的角度谈立意;2)文体不规范;3)无正标题,或把副标题当成正标题,或正副标题都无。4)错别字一个1分,不重复扣分,5分。5)字数少50分扣1分。

第二篇:河南省2017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小编推荐]

河南省2017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关于书法中的匠气

“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死板。

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孙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

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摘编自《艺术科技》2016年10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死板,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B.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的楷体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

C.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

D.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去,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书法家米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笔下的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他们不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

B.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

C.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避除匠气所必需的一种严谨态度,更是我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

D.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以一部缺乏必须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的工匠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

B.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家在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

C.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D.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调对书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梁启超的1927年

1927年给王国维、梁启超这些学有根底、历经世变的学人带来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

王国维投湖自尽,与其说是为过去殉葬,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绝望。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变局中,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冷静地选择了离世。与王国维不同,梁启超一生常处在政治漩涡中,对世变的承受力也更强一些,但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内心波澜。但他仍想为未来用力,也就在这一年,他对同门师弟伍宪子说了两点想法:一是做人方法,在社会上要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二是做学问的方法,在学术上要造成一种适应新潮之国学。他思考的重点还是人,培养人才,转移风气,建立新学术路数。这和他一贯的思路也是吻合的。

梁启超在晚清提倡“新民说”、办《新民丛报》、自号“新民子”。他曾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他流亡异国的十几年间,以其“新民体”的文字为媒介,不断地将他的思想主张传递给国人,也确实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梁启超生于1873年,在比他小20岁的这一代人,比如同是生于1893年的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这些人将来走的道路各不相同,而他们在成长的年代都曾浸润于他的“新民体”文字中。在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上,像他那样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读书人,似乎唯有印度的泰戈尔、甘地。

到1927年,梁启超虽然仍寄望于“新人”,却不再提“新民”,也不再提“国民运动”,而是“不逐时流的新人”。难的不是新人,而是“不逐时流”的新人。伍宪子如此理解:“做人要不逐时流,此有同于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功夫。为学要适应新潮,即在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学之间的会通调理。这两点都从求上进来。令人起敬。” 伍宪子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但这一解读并未触及他思考的内核。如果说,“新民”、“国民”都还是群体性的概念,寄望于国族群体的觉醒,来改造这个国家,那么,“不逐时流的新人”则是个体性的,是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不随波逐流的。伍宪子只是从个体修养的角度去理解,忽略了他当时提倡“不逐时流的新人”的时代处境,1927年,藏书家叶德辉在湖南被戮的消息令人震惊。

梁启超瞻望未来时,当然会想到他所亲历的世变。他曾说清末15年之变超过了以往150年,其实何止是150年。但1927年的冲击带有更多不可预测的成分,超过了他以往的经验范围。他的同事王国维自沉带给他的震撼不能忽略,虽然两人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不同,但在那一年他们的许多感受是一致的。这是他说出上述两点思路的背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他心目中的“不逐时流”当然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曾国藩式的个人修养层面,而是想得更远、更深一些。

晚清大变局造就的梁启超,在新的民国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在老大帝国瓦解之后,他所期待的“少年中国”并未出现,唯有新人才配得上一个新的国家,他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没有这样的新人,中国还将是那个老中国。两年后,56岁的梁启超一病不起,对于如何才能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他却已来不及作更深入的思考。

(摘编自《杂文月刊》2016年12期)相关链接:

①“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工夫”:曾涤生,即曾国藩,字涤生。“诚拙”即诚实。曾国藩说:“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②“他(梁启超)懂得中国历史,说的明白中国文化,同时又了解西方学术,他一定能提的出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的方案,让大家减少盲从和瞎碰。这于世界、于中国助益多大呢?可惜死早了,留给我们后死者这么一个沉重的任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估量中国文化。”

——伍宪子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的一项是(3分)A.印度的泰戈尔和甘地都曾对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梁启超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足以与之媲美。

B.在做学问方面,梁启超一直认为要创造一种能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理学之间的会通调理”的是用新潮的国学,来改变不良的学术风气。

C.1927年,梁启超一改过去提倡“新民”“国民运动”,而且出“新人说”。他认为,只有造就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才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D.既懂得中国历史文化、又了解西方学术的梁启超,却令人遗憾的过早去世,对于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未能作更深入的思考。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学有根底的王国维和梁启超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的不同,但1927年的大变局给两人带来的心灵震动,却是一样大的。

B.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常年流亡异国,期间他仍不断将“新民说”思想传递给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C.伍宪子虽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也对梁启超1927年说的两点想法有较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未触及其内在核心。

D.由于未曾经历大的政治变革,对事变的承受力较弱,在时代的大变局中,王国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最终出于对未来的绝望,选择了投湖自尽。E.梁启超对亲身参与的戊戌变法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清末15年的变革超过了以往150年甚至更多,这点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可窥见一斑。6.“不逐时流的新人”有哪些特点?梁启超为何在1927年提出“新人说”?(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除夕雪

除夕夜,雪还在下着,对面的山已经成了刚出笼的白面馒头,被霭霭的暮色笼罩着。咔嚓”一声,一棵枝桠在雪的重压之下,带着雪沫扑簌簌地落了下来。然后就是静寂,无边无际的静寂。一个亮着晕黄的灯光的草屋下,几个孩子倦倦地偎在炭烧火桶边,旁边一只烧煤的炉子,放着一只铝锅,里面“突突”地冒着热气,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屋外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老大飞快地拉开木门,门像老牛一般哼唧着,光亮由一根木棍被拉宽,像面镜子躺在雪地里,她喊道:“妈!”

母亲挑着两担雪,拖着一地水迹走了进来,老二老三也都一起站到了地上,眼巴巴地看着母亲。

母亲摘下头上的围巾,脸颊冻得通红,说:“原以为有最后一班公交,没想到今天三十,中午就没了──”母亲一早就出门卖菜了。

拨开筐子里的积雪,母亲扒拉出三棵大白菜,老二失望的眼神垂了下来,老三委屈地瘪嘴,眼圈泛红,老大瞪了他们一眼,就去拎起炉上的锅灌水。

母亲剥去了身上的军大衣,那还是父亲留下的,抻了抻衣袖,看着这三个瘦骨伶仃的儿女,眨眨眼说:“今天过年我们吃元宝吧。”

“元宝?”几乎是异口同声,目光也聚光灯般投向了母亲,老三吧嗒着满嘴的口水。

母亲点头,指挥道:“老大,你把这几棵白菜洗洗!” “老二,去把床下的粉丝拿出来!”

老三才五岁,睁着透亮的黑眼珠注视着母亲,母亲说:“你给我准备一瓢水。” 母亲舀了几碗白面在盆里,吩咐道:“加水!”

老三两只手颤巍巍地端着水瓢,滴了两滴,“不够!”母亲说。又加了一点,母亲直接从老三手里夺过水瓢,“哗”的一声,水冲到面里,隐了身,母亲操手搓揉了起来,面团像雪球一般滚大,圆滚滚的像个白胖子,母亲安慰般拍打着面团。洗净的白菜从热水里捞起,切碎,放到摊开的纱布里拧干,粉丝同样烫软,一起切碎,放在一个盆子里搅拌,加盐,又一通拌着,白菜也慢慢泛着喜色。

母亲把擀面杖直接压在了面团上,横一道竖一道,胖子被压扁,抻长。直到一张大面皮摊在桌上,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压在面皮上,一个圆形的面皮就出来了。“饺子!”老二惊呼道,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包过饺子,父亲擀面皮是掐一小块面剂,擀面杖搓动两下,一块面皮就飞了出来。不像母亲这样费劲。饺子七零八落地散在桌上,像一群咧嘴的大肚汉。母亲对老二说:“去烧水吧!”老三在一旁不安分地用手揉揉捏捏,被母亲拍落了,老三噘着嘴,老大在一旁安静地包着饺子。

当水汽弥漫着整个屋子,一只只水饺“扑通通”地跳下水,沉到锅底,母亲掂着锅铲说:“你们三个把对联贴上!” 等三个孩子回到了屋里,三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到了桌上。母亲颇为神秘地说:“这里面有惊喜,你们谁吃到了,谁明年就有好运哟!”

老二咬了一口,惊叫道:“我吃到了!”就吐出一枚硬币,摊开手掌,熠熠生辉。老三有些着急,吞了几口溜光水滑的饺子,停了下来,翻着白眼看着老二,母亲吃了一个饺子,鼓励说:“三子,吃啊!”

老三眉头锁住,又解开,叫道:“我也吃到了!”从嘴里就吐出了硬币,在手里扬了扬,那样子比吃了开心果还兴奋。

老大看着母亲,说:“我吃撑了!”就把碗里两个饺子拨到了母亲的碗里,赶紧把碗抽走。母亲牙齿“咯噔”了一声,蹙眉,老三叫道:“妈也吃到了!” 老二拍着巴掌说:“大姐,就你没有吃到了!”

老大鼓起嘴咽着一口,瞪大眼说:“不好,我吞到肚子里了!” 欢乐的笑声爆起,冲破除夕夜白雪皑皑的屋顶张扬开来。母亲转头望向墙上丈夫的照片,嘴咧开,眼圈却已经红了„„(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12期)

7.下列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除夕夜的雪景,突出了过年的热闹和草屋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通过穿“父亲”留下的军大衣、“父亲”去世后没包过饺子、墙上挂“父亲”的照片等细节,暗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C.第三段划线句子属于细节描写,既生动地展现了那开门后光线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同时“门像老牛般哼唧着”,也暗示了这个家庭生活的窘迫。

D.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老三天真烂漫,老二鲁莽性急,老大贴心懂事,个性鲜活,真切生动。8.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简要分析结尾段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给事中蕃孙也。登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以从父临安为郎中,改刑部。坐累,谪岳州通判。久之,移随州知州,擢陕西佥事,历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举治行卓异,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逾月,资遣还乡。初,镇守中官廖堂党于刘瑾,假进贡名,要求百端,继者以为常。充嗣言:“近中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鸡、走狗诸物,皆借名科敛。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及侵扣驿传快手月钱、河夫歇役之属,无虑①十余事,苛派动数十万。其左右用事者,又私于境内抑买杂物,擅榷商贾货利。乞严行禁绝。”诏但禁下人科取而已。十二年移抚应天诸府。宁王宸濠反,充嗣谓尚书乔宇曰:“都城守御属于公,畿辅则充嗣任之。”乃自将精兵万人,西屯采石。遣使入安庆城中,令指挥杨锐等坚守。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贼果疑惧。事定,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言其功。时已就进户部右侍郎,乃赐敕嘉劳。有建议修苏、松水利者,进充嗣工部尚书兼领水利事。未几,世宗嗣位,遣工部郎林文霈、颜如翙佐之。开白茅港,疏吴淞江,六阅月而讫工。语详《河渠志》。嘉靖元年论平宸濠功,加太子少保。苏、松白粮输内府。正德时骤增内使五千人,粮亦加十三万石。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寻改南京兵部尚书。七年致仕,卒。诏赠太子太保,谥康和。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九)【注】①无虑:大约,总共。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段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B.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C.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D.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吉士,官名,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位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为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从父,作为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

C.敕,即敕命、敕喻,本是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明清时期,敕的范围扩大,也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

D.白粮,与漕粮相对,明代主要由苏州、松江等府供纳。在用途上,漕粮主要为军饷,白粮个则主要供应宫廷、宗人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李充嗣为官一方,因政绩显著被举荐并多次被提拔;又因为平定朱宸濠有功,得到朝廷嘉许慰劳,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B.李充嗣直言敢谏,不阿从富贵。刘瑾的党羽假借进贡的名义向地方百般索求,李充嗣直陈其弊端,但朝廷只是下诏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的行为。C.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宁王朱宸濠谋反,李充嗣亲率军队抵御叛军,巧用计谋使叛军疑惧,为最终平定叛乱立下大功。

D.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兴修苏州、松江水利时,李充嗣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仅用六个月就顺利完工,并写下《河渠志》加以纪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5分)(2)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登岳阳楼望君山① 【明 】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注】①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湘女)游此,故名。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全诗以岳阳楼为聚焦点,生动描绘了暮色笼罩下洞庭湖独特美丽的景观,取材颇有新意,可谓别具一格。

B.首联直写诗人登临岳阳楼远望洞庭所见的景象:暮色降临,夜朗风定,湖水清澈,如练铺开,水波不兴。

C.第二、三联,着力描绘君山的美丽景色。“一点”表明是远望,“青”是指君山的颜色。诗人已完全陶醉于悠悠的青山绿水之中。

D.尾联写清澈的洞庭湖水能够涤荡清除巴陵万古愁,既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春水的喜爱赞美之情,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E.题目“登岳阳楼望君山”点明了事件,“望君山”三字统领全诗:前三联写望中景色,第四联写望中所感。15.本诗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试对这两种表达技巧各举两例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变的角度,描述天地万物均永恒变化的两句是“,”。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先拍击水面达三千里,然后才“

”,飞腾升空。(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两句是“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改善,就会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甚至竭泽而渔,那势必会断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B.一些网友认为网络词汇是过眼云烟,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就消失了,因此没有必要把这些词汇编入字典里。

C.由于近年钢铁产业极其萧条,重庆钢铁公司2016年巨亏25亿元,在公司业绩严重下滑的背景下,李仁生临危受命,走马上任。

D.抗战时期,中国大学集体内迁,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教育实史话。狼烟哭泣,家园飘雪,西南联大却书声琅琅,弦歌不辍,培养了许多人才。

E.阳春三月,春风徐徐,花园里杏花、桃花东方争芳斗艳,仙人掌也来比美,白兰花散发着淡淡醉人的清香„„真是如花似锦,令人陶醉。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南极科考队凭借“雪龙”号在极地多年的航行经验,并结合卫星影像图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得以驶入罗斯海水域开展科考作业。

B.为了逃130元的门票,人和老虎最终都死了,而这却并未结束,两种不同的死亡,迅速在网上掀起了“挺虎派”和“挺人派”对立的热浪。

C.2016年,被冠以“网友制造”的“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等流行语瞬间蹿红,但又很快从舆论中降温。

D.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人体上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突然猝死。

19.填入下面一段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人 ① 会说,影视剧 ② 就是虚构出来娱乐的,何必太认真呢? ③ 别忘了,影视剧也属于文化产品,既然是产品,就应该追求品质,④ 要做到质量合格,而不是敷衍塞责、胡编乱造,否则岂不就成了假冒伪劣产品,⑤ 成了对观众时间与精力的一种浪费?更何况有些影视剧,⑥ 历史、医疗等题材的电视剧,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远不是娱乐逍遥那么简单,应当审慎对待。

A./

根本

而且

必须

而且

如同 B.可能

本来

但是

至少

/

譬如

C.一定

/

况且

包括 D.也许

本来

然而

甚至

甚至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文化交流的前提,①

;如果本土文化都失落了,又用什么去交流?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为便利,②

。但有一点始终不会改变:

。有了本土文化这一基石,每个民族的文明之花才会呈现出自己的独特姿容,人类文明这座百花园也才会异彩纷呈。“只有民族的,还是世界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21.下面是某中学青年教师说课活动的构思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特别是要注意相关信息的整合,超过9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在中国体坛,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以鲜明的个性成为一个独特的且颇有争议的存在。赞赏者称他为“藏獒”,对他追求时尚流行、初语惊人、桀骜不驯的张扬的个性推崇备至。他们认为正是这种个性使他在赛场上充满了血性和“舍我其谁”的霸气,才能在关键比赛中勇于搏杀,力挽狂澜,并取得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个人大满贯等骄人战绩。而质疑者则对其夺冠后脚踢广告牌、激情撕球衣等个性化行为加以否定,并认为正是过于张扬的个性阻碍了他的成绩——他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对外“作战”输球最多的队员,还留下了里约奥运会上与双料大满贯失之交臂的遗憾„„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和他的个性有必然的联系吗?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2017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 1.C2.D3.C4.A5.AC 6.特点:(1)诚拙、振拔向上(2)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

原因:(1)1927年给梁启超带来了很大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2)1927年,他期待的少年中国一直没有出现;(3)他对救国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认为唯有新人,才能配上这个新的国家。(每点1分)7.C 8.(1)坚强乐观。丈夫去世以后,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支撑起整个家庭,在除夕夜给孩子们包饺子吃,营造欢乐的氛围。(2)吃苦耐劳。到年三十了,她还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买菜,没赶上公交车,徒步回家,直到除夕夜才回来。(3)聪慧能干。她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包饺子,贴对联,感受过年的氛围,让孩子们都吃到硬币,预示着他们能有好运,使他们感到开心和快1乐。(4)挚爱亲人。她不仅对三个孩子充满爱,而且对逝去的丈夫也无比怀念。(每点一分,然后4点5分)9.(1)前呼后应。结尾段“除夕夜白雪皑皑”与标题和第一段形成呼应和照应,结构更加严密。(2)“欢乐的笑声”与开篇形成对比,营造了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突出了亲情的温暖和孩子们苦中作乐的坚强乐观,你与主题的表达和主体事件的背景相契合。(3)突出了母亲悲喜交加的复杂心理。既有对丈夫的思念,又有对迫于窘境、失去父爱的孩子们的悲悯怜爱,更有对亲情温暖、孩子成长懂事的喜悦和欣慰。(每点2分)(每点2分,共4分)10.B11.C12.D 13.(1)年成大灾,李充嗣请求拨发库银,运来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流亡的百姓多聚集在开封,他命人煮粥给他们吃。(关键点“大馑”“帑金”“振”“糜“各1分,句意1分)

(2)在辖区内传令,扬言京军和边防部队十万人很快赶到,催促供给粮饷,来欺骗反贼。(关键点“传檄”“部内”“趣”“绐”各1分,句意1分)14.AD 15.(1)比喻。①将暮色中的洞庭湖水比喻为白练和明镜,突破了湖水的平静、宁静。②将君山比喻成芙蓉,突出了君山的美丽。(3分)

(2)奇特的想。①将君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想象成湘妃对镜梳头,突出了君山的动人可爱。②想象顺流而下的春江水,能够把巴陵之地的万古愁荡涤一清,突出了洞庭水的清亮和荡涤心灵的效果。(3分)16.(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5分)17.CE18.C19.B 20.①是本土文化的存在(或:是本土文化不能失落)②文化交流也更为频繁(便利、多)③本土文化依然是民族文明的基石(或:本土文化仍然是一块坚固的基石)(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21.教师先确定课题,然后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制定教学目标,(2分)接着设计出包括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在内的教学过程,并对其反复修改形成说稿,(2分)之后正式说课。(1分)

22.【写作指导】本次作文属于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与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相似,可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本次写作围绕体坛“藏獒”张继科的鲜明张扬的个性引起热议这一事件设题,其实揭示的是“各性与成就”之间的关系。材料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每一种均可单独立意。要求在文中必须作出判断、亮明观点,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写作时应着眼于论证“个性”对“成就”取得的意义、价值或影响。主要参考立意:①鲜明的个性能促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就;②过于个性化会成为人生成就的阻碍;③要有个性,但应适度。(如有其他立意,只要与材料切合,亦可)(60分)

第三篇: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1)语文试题

命题人:成林洲 姜小卫 杨亚植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题共10页,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用0.5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上。

3、答第一部分前,将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拜识 声部 矫揉造作 弃暗投名 B、摆治 嶙选 潜移默化 流金砾石 C、接种 隔膜 临危授命 断简残编 D、负荷 验证 根深蒂故 攻守同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从当年“低调的黑马”,到稳稳地坐满联合国秘书长十年任期,安南或许比他的前任加利,更懂得如何在大国间纵横交错,虽然他谦和温顺的性格饱受非议,但这可能正是他得以善终的根本原因。

B、今天,听了李金华的一番实话,才知道审计署的确遭遇了外部力量的干预,没有全部公布中央部委的问题,实是无可讳言之举。

C、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公里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D、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和比赛门票相比,真可谓独占鳌头,除去赞助商优先购买等因素,普通民众要想亲眼观看开幕式可需要一定的运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如今不仅向国家交纳了500多万元的税金,而且已经还清了银行贷款。B、现在我们基层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令领导满意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C、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来了。

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遇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对于奥运史还是建筑史,2006年9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举世瞩目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今天上午完成了它工程中最富有悬念的一道程序——钢结构卸载。

,再过两年,奥运会开幕式将在这里举办,大约50多块金牌竟在这个伟大的建筑中诞生。

①中国人能不能把钢“鸟巢”建起来? ②一个建筑史上的世界之最,由此诞生。

③这就意味着,“鸟巢”重达42000吨的钢铁枝蔓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来,④而今天的顺利卸载意味着“鸟巢”建设成功了。⑤几年前曾经有这样一种质疑的声音:

A、⑤①④③② B、③②⑤①④ C、②③⑤①④ D、⑤①④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几十年来,美国军队的机动性一直是五角大楼关注的问题,建立一支规模更小反应更敏捷的部队,一直是美国军方的新军事理论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在96个小时内,能将一个作战旅的3000名军人以及8000吨装备部署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为满足军方的需求,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设计世界上最大的地效运输机——“鹈鹕”,它能运载17辆坦克,从陆地或水面起飞,贴近水面飞向,同时也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各种地形上空飞行,而且可以在陆地机场降落。

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已经在研制这种飞机。1967年夏,美军方专家聚集在国防情报局,共同解读一张极不寻常的间谍卫星照片,照片摄自恨海边上的一个苏联小城,在一圈围墙里,停放着一台巨大的形似飞机的飞行器,但机翼却极短,看似根本无法飞行。这个“黑海怪物”到底是什么?这一疑团在以后的10年中被逐一解开。情报专家得知那是一架地效飞行器,一种能利用被称为“地面效应”的空气动力学现象运载大量货物高速掠过水面飞行的新型飞行器。

波音公司的工程师设计的地效飞行器“鹈鹕”和“黑海怪物”的原理很相似。竟大量研究证实,地效飞行器只有设计得非常庞大,才能更好的体现出优势。这种飞行器与空气动力学长期以来遵循的“高速就是效率”的准则相抵触。目前大多数远程飞机都是高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因为在低空稠密的空气中飞行大大增加油耗。而如果将飞行高度降低到极端贴近地面,由飞行器的速度产生的空气垫就会支持飞行器在空中飞行,因此它的巡航效率比高空喷气式飞机更高。

按现在的设想,“鹈鹕”将装备4对5.88万千瓦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个发动机舱中安装两台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带动一个直径15米的40页螺旋桨,每个发动机舱前面都有两组反向旋转的螺旋桨。尽管“鹈鹕”尺寸巨大,但由于其货舱无须采用加压设计,制造难度大为降低。

地效飞行器的翼展及飞行高度决定着地面效应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这种空气动力支撑的大小与翼展成正比,与飞行高度成反比。“鹈鹕”150米长的翼展在高度30米处也能获得“微小的地效作用”,这种作用在15米、6米、3米的高度明显递增。

驾驶“鹈鹕”相对要复杂一些。飞行前,机组人员和任务制定人员必须使用雷达和卫星图像检查飞行路线上的天气、陆地等情况,以决定如何利用顺风飞行或是绕开陆地进行掠海飞行还是提高飞行高度跳过它。工程师们也预见到了操控上的复杂性——没人能在15米的超低空手动驾驶这种庞然大物以时速480米的速度飞行,因此控制装置将设计成高度自动化。

5、下列对“地效飞行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地效飞行器”是指波音公司研制的“鹈鹕”和前苏联研制的“黑海怪物”。

B、是专指能装载17辆坦克,从陆地或水面起飞,贴近水面飞行,同时也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各种地形上空飞行,而且可以在陆地机场降落的飞行器。C、是一种运输能力特别强又能超低空飞行的飞行器。

D、是一种能利用被称为“地面效应”的空气动力学现象运载大量货物高速掠过水面飞行的新型飞行器。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们在“黑海怪物”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鹈鹕”地效飞行器。B、“鹈鹕”地效飞行器与空气动力学长期以来遵循的“高速就是效率”的准则相抵触。C、“鹈鹕”地效飞行器的巡航效率比高空喷气式飞机更高。

D、“鹈鹕”地效飞行器功率强大,形体庞大,货舱无须采用加压设计。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前苏联研制的“黑海怪物”之所以被美军发现,是由于他的尺寸巨大所致。B、气动力支撑地效飞行器重量的大小与翼展成正比,与飞行高度成反比。

C、由于“地效作用”在15米、6米、3米的高度明显递增,所以当地效飞行器与地面的距离为“0”时,这种地效作用将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D、由于没人能在15米的超低空手动驾驶这种庞然大物以时速480千米的速度飞行,因此控制装置将全部设计成自动化。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尊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忠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死扣法令条文,对人苛刻严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所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趋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隘何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尊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净及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始微时,与萧何善 微:地位低 B、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任命,授职 C、至朝时,惠帝让参曰 让:谦让 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遇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参与休息无为 ②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B、①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C、①及为将相,有隙 ②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①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当官后,曾与萧何不和,但萧何却不计前嫌,推荐曹参接自己的班当丞相。事实证明,曹参当政后的一系列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很受后人称道。

B、曹参任丞相后,不仅自己无所事事,日夜饮酒,而且在下属来办事时也叫人喝酒,使人开不了口,办不成事。

C、曹参的行为引起了惠帝的担心,私下要草参的儿子加以劝谏。不料其儿子却被曹参眼里教训了一番。D、曹参与惠帝的一席对话,打消了惠帝的疑虑,惠帝认可了曹参的做法。但曹参最后总还是被惠帝体面地罢了官。第二部分

四、(23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译文:(2)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译文:

(3)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老马识途”的故事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随之,果然得道。②长途,代指驱弛之力。

(1)这是杜甫晚年滞留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4分)

答:。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使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其理由。(4分)

答:。

13、根据下列内容,填写空缺部分。(5分)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知来着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词辞》)

(3)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描写的“木石前盟”,指的是 日以甘露灌 的故事,预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前生有缘。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①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宁静的日子。

②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时,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

③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④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⑤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自述道:“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会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唯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⑥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主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远的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视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⑦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但是,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追求为目标,那么,不管表面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4、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请说明文中划线的两个比喻句所表达的内涵。(6分)

(1)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答:。

(2)潮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答:。

15、文章第六段,作者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那么作者所追求的“丰富的安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请用原文的话回答)(4分)

答:。

16、(1)文章第五段,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自述,阐发了怎样的哲理?(3分)答:。

(2)文章结尾,作者引用莎士比亚名言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答:。

17、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陈述。(6分)

六、(共15分)

18、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5分)

①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②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更新。③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④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提要。定义:。

19、一个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出相应内容。(4分)

【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做事果断(1)形象表达: ;抽象表达:大度宽容。(2)形象表达:胡子眉毛一把抓;抽象表达:。20、中国传统年画,常常借助于喜庆明丽的色彩和象征吉祥的事物来表现美好的愿望,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凤凰象征富贵吉祥等。请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这幅年画,并从中任选一个象征事物,说出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6分)

答:①说明性的文字:

。② 象征。

七、(60分)

21、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于丹上电视讲课感到有点紧张,就问不满三岁的小女儿怎么办,小女儿就说:“妈妈,我给你吹吹。”她就学着大人的方式在妈妈的胸前吹了吹,并说:“现在不紧张了吧?”

又一次,于丹紧张地熟悉自己的讲稿,小女儿就找来姥爷、姥姥、姑姑等人,要求他们都来亲亲妈妈,然后问:“这会儿不紧张了吧?”

最近,于丹又去电视台讲课,女儿拿出了她带有小猪、小猴、小蝴蝶的发卡,让妈妈戴在头上,说:“这样就漂亮多了,也不会紧张了。”

于丹说,我每次紧张的时候都从女儿那里得到了支持,感受到了温暖。

读了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感受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

一、1、C(A、弃暗投名的“名”应为“明”。B、嶙选的“嶙”应为“遴”。D根深蒂故的“故”应为“固”。)

2、C(A“纵横交错”的意思是“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而语境义应该是“处理各国之间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应该用“动词”,仅从词性上判断都是错误的。根据语境,此处应用“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B“无可讳言”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而语境义却是“要掩饰,要讳言”,为中央部委做掩饰,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举。根据语境义,此处应该用“无可奈何”D“独占鳌头”之意为“科举时代中了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而语境义是“一个不如一个”,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比比赛门票抢手得多,带有两者相较的意思,“独占鳌头”只能说明一个事物在众多事物中首屈一指,位居第一。根据语境义,此处应该用“天壤之别”。)

3、C(A“不但……而且……”这对关联词用得有问题,犯了逻辑错误,应该将“向国家交纳税金”放在“而且”之后。B前一句是两个方面,后一句是一个方面,一二面搭配不当。D“站在……的高度(角度、立场)”这一结构的宾语残缺。)

4、A(五句话按照逻辑进行判断,并注意标点,就很容易判断出句子的排列顺序,此题非常简单。要强调的是,学生并不会注意通过标点来解决问题,还是会出错误。)

二、5、D(A理解太简单,没有从原理上说。B从原文即可看出,这是表述“鹈鹕”的内容,不能用来做“地效飞行器”的解释。C理解过于简单,没有从原理上说。)

6、A(此题只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段,即可选出答案。原文表述的意思是,这种地效飞行器“鹈鹕”正在研制中。)

7、B(A原文并没有交代美军方是如何发现“黑海怪物的”,无所依傍。C虽说地效作用与高度成反比,但是原文有限定语“在一定范围内”,所以此推断毫无道理可言。D“高度自动化”并非“全部自动化”,这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

三、8、C(“让”文言文,特别是传记中,多用“责备”之意。此处根据语境也能推断出来。)

9、A(“与”既可做连词,又可做介词,意思有很多,这恰恰是学生不注意区别的地方。前句“参与休息无为”是个省略句,“与”后省略了“民”,“与民”就是“对老百姓”,此处是介词。/后句中“与秦”就是“跟秦国”“同秦国”,意思是“跟、同、和”,也是介词。要注意的是,虽说都是介词,但是意思不一样!)

10、D(此题非常简单,只要耐心辨析,就可以看出来。D项中只是将“休”这个词翻译错了。从惠帝的话语里就可以推断出来,前面说“善”,后面不可能做“罢官”之意来理解。)

四、11、(1)惠帝对曹相国不理朝政感到很奇怪,以为曹参因为自己年轻而看不起自己。(2)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与高帝相比,您认为谁更圣明威武呢?”

(3)曹参对老百姓采取了休养生息、按照既定方针办事的策略,因此天下人都称赞他做得好。

12、(1)“片云”“孤月”营造出一种凄凉冷落的意境,流露出诗人孤苦无依、知音难觅的忧愁和苦闷。“落日”“秋风”则描绘出一种兄转开阔的意境,传达出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与豁达。(2)此题首先要判断是多种看法都可以呢,还是只能有一种看法。从诗句的语言表达和意境来看,此诗明显有两种感情、两种情调,既有悲苦凄凉,又有豁达开阔。因此做答前必须明确这一点。答案其实就是上一个题目答案内容的分解。

13、(1)常在于险远(2)悟已往之不谏(3)神瑛侍者、绛珠仙草

五、14、(1)时代的巨变在我的内心引起了躁动与不安,使我成年后的生活变得动荡不安。

(2)我的内心仍有所思考,有所追求,只不过因为比从前思考得更深邃,追求得更高远。所以表面看来才如此平静。

15、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

16、(1)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个阶段,应使自己的生命从追求物质朝着追求精神的方向发展。

(2)任何一种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17、(1)生活(日子)的安静:每天,我在家里看书,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2)精神(心境)的安静: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着精神话的方向发展;

(3)丰富的安静: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的和平之中。

六、18、博客是一种内容按时间排列,并且不断更新,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交流,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的网站管理系统。

19、(1)宰相肚里能撑船(2)主次不分(只要意思对即可)

20、答:(1)画面正中是一个躺在芭蕉叶上的胖娃娃,他头佛手,右手抱着一个大仙桃,左手拖着一只蝙蝠,左腿一颗大石榴(或者“玉米”),右上方是一只仙鹤,左下方是一方印章。(2)“仙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仙桃”象征“长寿”,“蝙蝠”与“佛手”象征“幸福”,“芭蕉叶”象征“四季常青”。(只答其中一个即可)

七、参考高考阅卷标准。

此题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是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结合起来命制而成的,学生在审题上疏忽大意,因此审题的好坏就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下。

从命题来看,要注意此题的重点。“感受温暖”主要在“感受”上,在于对温暖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上,而不只是对温暖做浅层地解说。记叙、议论皆可,但要注重“过程”,注重“分析”;不注意这一点就会简单的写成“以温暖为话题”的话题作文,这就偏离了题意。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

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与萧何很要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切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

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便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官吏中有善于言辞、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他日夜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凡是来见的人都想有话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总是用醇酒招待他们,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饮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

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以为“难道是因为我年龄小而瞧不起我吗?”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看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抛下群臣逝去,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无所事事,怎么去考虑天下的安危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皇上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劝谏曹参。曹参大怒,抽了曹窋二百鞭,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隘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的话说对了。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

太史公说:曹参作为汉朝相国,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原则。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无为而治,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第四篇: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工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

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关。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受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宗白华强调中国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一个“永恒的灵的空间”,强调中国艺术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的本身”;他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的一面,并且与《易》象相联系,更多地体验“器”的非物质化的一面,与“道”可以契合的一面。中国艺术家追求“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作品显示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所以宗白华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说过,中国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中国艺术常常包含一种形而上的意味。一些西方汉学家特别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这种考证和分析当然很有价值,但他们中间有的人在这么做的时候,常常抽走中国艺术的精神的层面、审美的层面,抽走宗白华所强调的虚灵化的层面。在他们那里,中国艺术不再是“永恒的灵的空间”。这样,他们的研究,实际上完全否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的价值。

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突出了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追求的密切联系。艺术的本体之所以是“意象”,艺术活动之所以是意象创造活动,就是因为它可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从而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已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选自叶朗《追求照亮生活的艺术之光》,有删改)1.与“意象世界”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意象世界是一个完整并且有意蕴的情景交融的感性世界。

B.意象世界是一个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人与万物相融的世界。

C.意象世界是一个美与真相统一的能显现真实的感性世界。

D.意象世界是一个感性与意义相统一而更偏重情感的世界。【答案】D【解析】“更偏重情感的世界”错,无中生有。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中国美学关于艺术作用的观点人手,阐明了意象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而指出

杜夫海纳所说的“灿烂的感性”是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

B.第二段紧承上文,指出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的能动作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C.第三段首先指出中国美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中国传统艺

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最后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

D.第四段在前三段论述意象理论内涵、特点和影响的基础上,最后阐明意象理论可以引导 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答案】B【解析】A项,“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错,原文没有相关表述。C项,先“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D项,第三段不是论述其“影响”。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离不开“心”的能动作用,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美就在天地万物之间不 复存在了。

B.中国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特别值得重视,它使得中国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 艺术之一。

C.西方汉学家都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完全否定中国传统艺术的 精神价值。

D.因为艺术活动可以不断地去创造意象,所以艺术才得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

【答案】A【解析】B项,“使得中国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之一”是受“中国美学”的影响。C项,“都喜欢”错,原文是“一些西方汉学家”。D项,因果倒置。生活世界。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明]叶向高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余三过滁阳,皆未成游。甲辰之冬,仲山林先生太仆寺闻余道滁甚喜,治具饮余于丰乐。诘朝①游醉翁,放于琅琊觞焉。于是生平之所心艳神往,以为不了之愿者,至是而始偿。顾其山童水涸,求所谓林壑之美,蔚然而深秀者,差不逮干。所闻亭之翼然者,寝以颓;酿泉之潺然者,寝以淹塞而不治也。心窃叹之。州守卢君方谋修葺而未竟。

其明年,余复至留都,仲山先生则以书告余日: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吾视其途径甚殊,其若堂若阁若祠,无不饰者。其泉之翳郁者,浚而加香,且护以周垣,毋使滓秽矣。其梅之手植于文忠者,若增芳妍。其池之环亭者,疏泉注之,毋使虞涸。又周为石栏,可倚而临池且望梅也。其循池东折复南而为皆春亭,业已久圮,则砌而新之,旁之日“山高水清”。又决池水环之,复注为半池,如块如钩,疏而为涧,可以流觞矣。凡此皆守君之画也。公帑民间,不费一钱,凡此皆守君之捐也。夫吾与子之游,于今半载耳,而景象之异,至于如此。吾恨不得与子载酒其间,共赏今日之胜,愿吾子记之。

余惟知自元祜以前,琅琊之山川寂寥无闻,至文忠而始著。自文忠以后,琅琊之山川虽著,久而渐以废,至今日而始复。计其时世,皆当国家熙隆,久道化成之日。方宋之盛,滁介江淮,舟车商贾之所不至。而今日之滁则南北冠盖之所经,其民困于征发,而失其本业,萧条穷苦,无以为生。为长吏者亦日奔走逢迎,束带于腰,经营厨传之不暇,而暇及于山水之乐,又使其民从之游而乐乎?盖其时势之不同,有如此者,守君日夜孜孜拊循其疲民而与之休息,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而守君因得以其暇隙,搜访名贤之故迹而复其旧观,使滁之人伛偻提携而往游者,几若文忠之盛。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而文忠为守,虽日以苍颜白发颓然于两亭之间,不闻其时有如林先生者,以一代名流从容览眺,以增山水之胜,是尤守君之可自诧于文忠者也。(选自明万历《滁阳志》,有删节)[注]①诘朝,同“诘旦”,即平明,清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具饮余于丰乐

饮:饮酒

B.顾其山童水涸

童:光秃

C.则砌而新之

新:翻新

D.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

程:衡量

【答案】A【解析】饮,使动用法,是喝酒,即“请(我)喝酒”。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答案】D【解析】均为介词,表被动。A项,句末语气词/代词,哪里;B项,连词,并且/况且;C项,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中表停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曾经三过滁阳都未能完成游览琅琊二亭的心愿,等到有机会游览时,发现欧阳修。描绘的各种景象已不存在。

B.滁阳太守亲自筹划主持修复琅琊山各处景观,使醉翁亭和丰乐亭焕然一新,修复这两座亭的费用都是太守捐献的。

C.琅琊山因欧阳修名扬天下,其扬名之时都处在国运昌盛之时;滁阳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D.文章对当时的滁阳太守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认为在当时复杂困难的局面下,时任太守甚至比欧阳修做的还要好。

【答案】C【解析】C项,“历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错,于文无据。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5分)

译文:

(2)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5分)

译文:

(1)我近来第二次游醉翁亭,这已经不是我和你上次同游的醉翁亭了。(2)所以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虽然困苦却有了好转,虽然劳累困窘却常常有生活宽裕自足的感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8分)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8.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分)

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9.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4分)

10.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2)土地平旷。

(陶渊明《桃花源记》)(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4),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6),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8),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1)余独好修以为常(2)屋舍俨然(3)一觞一咏(4)征蓬出汉塞(5)弃掷逦迤(6)料峭春风吹酒醒(7)如今有谁堪摘(8)小楫轻舟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斜

视 毕淑敏

我上了一所自费的医科学校。开学不久,我就厌倦了。但拿了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心里总有沉重的负疚感,加上走读路途遥远,每天萎靡不振的。

“今天我们来讲眼睛„„”新来的身穿雪白工作服的教授拿出一只茶杯大的牛眼睛,解剖给我们看,郑重地说:“这是我托人一大早从南郊买到的。你们将来做医生,一要有人道之心,二不可纸上谈兵。”随手尽情展示那个血淋淋的球体,好像那是个成熟的红苹果。

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都是医院里著名的医生,但教授演示到我跟前时,我故意眯起眼睛。我没法容忍心灵的窗口被糟蹋成这副模样。从栅栏似的睫毛缝里,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下了课,我急急忙忙往家赶。换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丛飘拂的白发。是眼科教授!没想到教授乘车的路线和我一样。只是他家距离公共汽车站很远,要绕过我家住的机关大院。

教授离开了讲台,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头。他疲惫地倚着椅子扶手,再没有课堂上的潇洒。我心想他干脆变得更老些,就会有人给他让座了。又恨自己不是膀大腰圆,没法给老师抢个座。

终于有一天,我在下车的时候对教授说:“您从我们院子走吧,要近不少路呢。”

教授不认识我,说:“哦,你是我的病人吗?”

我说:“您刚给我们讲过课。”

教授抱歉地笑笑:“学生和病人太多了,记不清了。”

“那个院子有人看门。让随便走吗?倒真是节约不少时间呢。”教授看着大门,思忖着说。

“卖鸡蛋的、收缝纫机的小贩,都所向无敌。您跟着我走吧。我们院里还有一座绿色的花园。”我拉着教授。

“绿色对眼睛最好了。”教授说着跟我走进大院。

一个织毛衣的老女人在看守着大门。我和教授谈论着花草经过她身边。我突然像被黄蜂蜇了一下——那个老女人乜斜着眼在剜我们。

她的丈夫早就去世了,每天斜着眼睛观察别人,就是她最大的乐趣。

从此,我和教授常常经过花园。

一天,妈妈对我说:“听说你天天跟一个老头子成双成对地出入?”

我说:“他是教授!出了我们大院的后门就是他的家。那是顺路。”

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妈妈相信你,可别人有闲话。”我大叫:“什么别人!不就是那个斜眼的老女人吗!”

不管怎么说,妈妈不让我再与教授同行。怎么对教授讲呢?我只好原原本本和盘托出。“那个老女人,眼斜心不正,简直是个克格勃!”我义愤填膺。

教授注视着我,遗憾地说:“我怎么没有早注意到有这样一双眼睛?”他忧郁地不再说什么。

下课以后,我撒腿就跑,竭力避开教授。不巧,车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走到大院门口,教授赶到我面前,说:“我今天还要从这里走。”

知识分子的牛脾气犯了。“您要走就走吧。”我只有加快脚步,与教授分开走。我已看见那个老女人缠着永远没有尽头的黑毛线球,阴险地注视着我们。

“我需要你同我一起走。”教授很恳切很坚决地说。作为学生,我没有理由拒绝。

我同教授走进大院。我感到不是有一双而是有几双眼睛乜斜着我们。斜眼一定是种烈性传染病。

“你明确给我指一指具体是哪个人。”教授很执著地要求。

我吓了一跳,后悔不该把底兜给教授。现在教授要打抱不平。

“算了!算了!您老人家别生气,今后不理她就是了!”我忙着劝阻。

“这种事,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放过去了呢?”教授坚定不移。

我无计可施,况且我从心里讨嫌这种人。我伸长手指着说:“就是那个缠黑线团的女人。”

教授点点头,大踏步地走过去。“请问,是您经常看到我和我的学生经过这里吗?”教授很客气地发问,眼睛却激光般锐利地扫描着老女人的脸。

在老女人的生涯里,大概很少有人光明正大地来叫阵。她乜斜的眼光抖动着:“其实我„„我„„也没说什么„„”

教授又跨前一步,几乎凑近老女人的鼻梁。女人手中的毛线球滚落到地上。这时听见教授一字一顿地说:“你有病。”

“你才有病呢!”那老女人突然猖狂起来。饶舌人被抓住的伎俩就是先装死,后反扑。

“是啊,我是有病,心脏和关节都不好。”教授完全听不出人家的恶毒,温和地说,“不过我的病正在治疗,你有病自己却不知道。你的眼睛染有很严重的疾患,不抓紧治疗,不但斜视越来越严重,而且会失明。”

“啊!”老女人哭丧着脸,有病的斜眼珠快掉到眼眶外面了。

“你可不能红嘴白牙地咒人!”老女人还半信半疑。

教授拿出烫金的证件,说:“我每周一在眼科医院出专家门诊。你可以来找我,我再给你做详细的检查治疗。”

我比老女人更吃惊地望着教授。还是老女人见多识广,她忙不迭地对教授说:“谢谢!谢谢!”

“谢我的学生吧。是她最先发现你的眼睛有病。她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教授平静地说,他的白发在微风中拂尘般飘荡。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11.简要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5分)

(1)教授上课→(2)结伴同行→(3)同行**→(4)教授执意诊疾→(5)感化斜眼女人。

12.赏析文中第③段划线的句子。(5分)

我看到教授质地优良的西服袖口沾了一滴牛血,他的头发像南海观音的拂尘一般雪白。

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表达了“我”对教授的尊敬之情(1分)。

13.小说以“斜视”为题,结合文章谈谈题目的内涵。(6分)

①指眼睛的斜视,文中指眼疾。②指心灵的斜视:无聊小市民斜眼看人、无事生非的龌龊心理和“我”性格上的狭隘。③突出了教授医治的不仅是眼睛的斜视,更是心灵的斜视。(每点2分)

14.结合作品,对下列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文章第一段说“我”对学医厌倦,萎靡不振,而文末教授却说“我”以后会成为一个好医生。教授为什么会这样说?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小说最后一段写斜眼女人“从乜斜的眼珠笔直地掉下一滴水”,这样写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1)①“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②注意到女人斜视,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③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④教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2)示例一: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

示例二: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与前文多处的“乜斜”形成照应,情节上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示例三: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用思想性格鄙俗狭隘的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全文,表现了丑恶的现象根植于粗鄙狭隘的心灵,诞生于误解或曲解的土壤,并且会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蔓延。要想使“乜斜”变为“笔直”,需要榜样的引导和自身的觉悟,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反思,这样美好善良的高贵品质一定能够战胜丑恶现象的深刻主题。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撼卫

通牒

混合物

枉费心机 B.博弈

筵席

捉谜藏

不辨菽麦 C.提炼

潦草

卸包袱

呀呀学语 D.树阴

委曲

勘误表

绵里藏针

【答案】D【解析】A项,“撼卫”应为“捍卫”;B项,“捉谜藏”应为“捉迷藏”;C项,“呀呀学语”应为“牙牙学语”。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不久前去世的撒切尔夫人在马岛战争中指挥若定,一言九鼎,凭借此役巩固了“铁娘子”作为女性领袖以及一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战的英国首相的声望。B.窄窄的巷子仅容得下一人通过,所以当地人都叫它“一人巷”,溪水上有一块突出的小石块叫“谦让石”,如果两人在巷中狭路相逢,就可以借石块让路。

C.许多教育界专家认为,鹰式教育的严厉和溺爱式教育的温情平分秋色,家长要根据孩

子的性格特点和天赋秉性因材施教,抱着积极的借鉴心态学习其真谛。

D.治理牛皮癣的问题由来已久,令市民深恶痛绝的城市牛皮癣一度销声匿迹,近来又东

窗事发,而且数量多,手段新,覆盖面广,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答案】A【解析】A项,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B项,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用错对象。C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两种教育方式不存在比赛性质,且“严厉”和“温情”无法平分。D项,东窗下谋划的事被告发。比喻阴谋败露。使用对象为人。此处应用“死灰复燃”较为恰当。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省规定,有关部门在实施城市危旧房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将徽派古建筑保护纳入改造建设规划,切实避免损毁现象的发生。

B.卫生防疫部门在防治H7N9流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与之有接触的禽类市场、养殖场、流通地,就立即采取关闭、捕杀等手段予以截杀。

C.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推进了信息化进程,保障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以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的实现,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一步保障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D.由于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赛期,2013年举办的第117届波斯顿马拉松赛逐渐成为全球最具影响的赛事,吸引了上千家媒体前来报道。

18.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四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为着伟大的“中国梦”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一代代中国人,使中国已经成为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示例:

①一代代中国人为着伟大的“中国梦”艰苦奋斗、埋头苦干。

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③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

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

19.请从下列作家和人物形象的组合中选择一组,仿照例句写一段话。要求:①句式一致;②体现人物特征。(5分)

曹雪芹·林黛玉

关汉卿·窦娥

迅·祥林嫂

沈从文·翠翠

青·大堰河

金·觉慧

契诃夫·别里科夫

路遥·孙少平

示例:

低眉顺眼,如银镯般润泽;呆滞黯然,似木偶般无光。在祥林嫂的命运历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

[例句]苟且偷安,如泥土般隐忍;愤然觉醒,似火山般爆发。从林冲的性格突变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施耐庵内心的纠结与渴望。

20.下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通过想象再现诗中场景。请补写其中划线句子的场景,要求:①突出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处不超过45字。(6分)渭川田家 [唐]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夕阳西下,余晖披洒,映照着村落四野,村巷深处到处都是晚归的牛羊。

。野鸡呜叫,声声在耳,满眼是已经秀穗的小麦,树上的桑叶稀稀落落,想必那吃足桑叶的蚕儿早已休眠,丰年在望,想想都让人高兴。

②。此情此景安逸舒心,让人羡慕,令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式微,式微,胡不归?”

示例:

①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倚着院门,伫望、迎候着孙儿的归来。:②劳作的农民荷锄归来,停下脚步与老人悠闲地聊天,开心地谈着收成,久久不愿离去。

五、(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假如你观察山涧里一派激流的水,除了你感叹“逝者如斯夫”之外,你也可以见到涧内种种东西应付水流的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树叶,草根,落花,是完全跟水走的,可以算第一种。大一些的东西,例如石块,大树的老根,无论水流得如何湍激,是丝毫不动的,可以算第二种。涧床深处,有许多鱼,头部一律向着上流顶着,鱼身的方向恰恰和水流的方向相反;好像争着往上流游去,却是并不见有什么进步。他们是潮流中的挣扎者。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合肥市20 1 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

1.D2.B3.A

二、(33分)

4.A5.D6.C

7.(10分)(1)我近来第二次游醉翁亭,这已经不是我和你上次同游的醉翁亭了。

(2)所以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虽然困苦却有了好转,虽然劳累困窘却常常有生活宽裕自足的感觉。

’8.(4分)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9.(4分)“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10.(6分)(1)余独好修以为常(2)屋舍俨然(3)一觞一咏(4)征蓬出汉塞(5)弃掷逦迤(6)料峭春风吹酒醒(7)如今有谁堪摘(8)小楫轻舟

三、(24分)

.11.(5分)教授上课;结伴同行;同行**;教授执意诊疾;感化斜眼女人。

12.(5分)这句话是对教授的细节描写(1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血红与发白色彩对比强烈(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南海观音的雪白拂尘(1分);刻画了一位教学认真、医者仁心的眼科老教授的形象(1分),表达了“我”对教授的尊敬之情(1分)。

13.(6分)①指眼睛的斜视,文中指眼疾。②指心灵的斜视:无聊小市民斜眼看人、无事生非的龌龊心理和“我”性格上的狭隘。③突出了教授医治的不仅是眼睛的斜视,更是心灵的斜视。(每点2分)

14.(8分)

(1)①“我”建议并陪伴教授走近路,教授认为“我”心地善良;②注意到女人斜视,教授认为我有很强的观察力;③教授意在消除“我”和斜眼女人之间的隔阂;④教授鼓励“我”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2)示例一:使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凸显。结尾用“笔直”与“乜斜”以及斜视女人的感动落泪与上文无事生非形成对比,从而烘托出教授高尚人格的感染力,表现出教授的“人道之心”。

示例二: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既曲折有致又完整紧凑。小说前文写斜眼女人搬弄是非,最后以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这样的安排与前文多处的“乜斜”形成照应,情节上又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示例三: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用思想性格鄙俗狭隘的斜眼女人受感动结束全文,表现了丑恶的现象根植于粗鄙狭隘的心灵,诞生于误解或曲解的土壤,并且会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蔓延。要想使“乜斜”变为“笔直”,需要榜样的引导和自身的觉悟,也需要社会整体的反思,这样美好善良的高贵品质一定能够战胜丑恶现象的深刻主题。

四、(24分)

15.D 16.A 17.A

18.(4分)

示例:

①一代代中国人为着伟大的“中国梦”艰苦奋斗、埋头苦干。

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③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

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

19.(5分)

示例:

低眉顺眼,如银镯般润泽;呆滞黯然,似木偶般无光。在祥林嫂的命运历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

20.(6分)

示例:

①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倚着院门,伫望、迎候着孙儿的归来。:②劳作的农民荷锄归来,停下脚步与老人悠闲地聊天,开心地谈着收成,久久不愿离去。

五、(60分)

21.(60分)参考2012年安徽卷作文评分要求

第五篇: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

语文

注意:①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测试时间为150分钟。②请将第Ⅰ卷答案写出第Ⅱ卷前的答题格内。③将自己所在区、县、学校、学号等项目填在第Ⅱ卷左边的密封线内。④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意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间jiàn 黑白相间 亲密无间 居间调停

B.劲jìng 疾风劲草 强劲有力 刚劲正直

C.挨āi 挨门逐户 挨打受骂 延挨度日

D.舍shǒ 舍我其谁 不舍昼夜 魂不守舍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攻势凌厉 搬门弄斧平步青云 喧宾夺主

B.相濡以沫 瑕瑜互见 诩诩如生 一劳永逸

C.各行其是 炙手可热 花团锦簇 殚精竭虑

D.碧波粼粼 好事多磨 精兵减政 满腔怨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哲啊,让我拿上你用血液铸就的指南针,披荆斩棘,在生活的绿阴里感受生命的_________。

②班主任多次耐心找他谈话,____________他,使这个失足少年重又加到班集体中来。

③这个新开辟的网站内容丰富、富有创意,很吸引人,谁浏览了都会____________的。

A.强大 教导 留恋

B.强悍 教导 留恋

C.强悍 诱导 留连

D.强大 诱导 留连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让我们徜徉其中,含英咀华,尽情感受遥远的馨香。

B.等我们来到音乐厅,里面已是万头攒动、济济一堂。

C.一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当他与人民利益、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了。

D.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求全责备,都是不对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急需把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管理好。

B.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他在各种诱惑面前,之所以能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关键在于人生观起了决定作用。

D.有些作家背离了大众欣赏习惯,弄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却自诩是在搞探索和实验。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

①两岸一望无际的是草原,②两岸,草原一望无际,③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④像波浪一样逶迤着的是绿色,⑤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的还是绿色。

⑥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玉台新泳》《革命烈士诗抄》《古文观止》这三部选集的编者分别是徐陵、萧

三、吴楚才和吴调侯。

B.王勃、五实甫、王夫之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初期、明代中期和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

C.小说《死魂灵》、诗歌《西风领》和《死水》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果戈里、英国的雪莱和中国的闻一多。

D.《虎符》《悭吝人》《桃花扇》这三部著名剧作的主人公分别是如姬夫人、阿巴公、侯方域和李香君。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驻马听

白朴

(一)吹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二)歌

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花朝月夜,个中唯有村韦娘。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韵悠扬,小楼一夜云来往。

8.对曲中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裂石穿云”是状写吹奏的笛(或箫)声高扬有力。

B.“白雪阳春”本是歌名,这里指歌女唱的是非常高雅的歌。

C.“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交代地点是凤凰台,时间是黄昏,室内演奏,室外大雪飞舞。

D.“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状写歌的韵味悠长,余韵绕梁;歌声清越高昂,声干云霄。

9.对这两首曲的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曲为了状写曲声悠扬,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二)曲在这一点上与

(一)曲相同。

B.

(一)曲中间几句写暮云、梅花和鹧鸪,其实是间接地写乐曲声,作者采用的是侧面烘托的写法。

C.

(二)曲中间几句写歌声,直接写演唱者,作者采用的是正在描写的方法。

D.诗、词、曲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古人强调“诗庄,词媚,曲俗”,创作时这些艺术特色不可混淆,本曲就是以俗见长的。

10.对下面这首题为《拾贝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不要求一缕非分的阳光,不希冀一滴额外的雨露,没有说一句浮华的话,悄悄在水下孕育着珍珠。

A.这是一首风物诗,以珠贝孕育珍珠,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默默地探求美好事物的精神。

B.首两句从珠贝的生活地点着笔,赞誉珠贝对世界无取无求。

C.第三句写珠贝能孕育珍珠,但却朴实自重,毫不浮华。

D.结句写珠贝外表平凡而内含珍珠,暗示着诗人对默默工作的态度和默默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山名),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匈奴王后的称号),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讽喻以礼节。冒顿在,因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的一组是

A. B.

C. 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的一组是()

A. B.

C. D.

13.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后面是被动句,“见所”表被动)

B.齐虏!以口舌得官(这是一个省略“者,也”的判断句)

C.未可以仁义说也(否定句,宾语是代词,因而前置)

D.奈何弃之匈奴(疑问句,含有感叹意味)

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十辈来——十多个使者来了。

B.数苦北边——多次侵扰北方边境。

C.慕以为阏氏——敬重公主,以为她是王后。

D.意不能遣长公主——竟然不能把长公主嫁给单于。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刘敬深入分析事理的一组是

①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

②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③未可以仁义说也

④因使辩十讽喻以礼节

⑤贪汉重币

⑥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

⑦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A.①②③B.⑤⑥⑦C.③④⑦D.①⑤⑥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刘敬出使匈奴,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建议伏奇兵以制敌,表现他不同凡俗的识见。

B.高帝不用刘敬之言而致败,后又斩前使以示自责。

C.冒顿不讲伦理,说明修文德以来远的仁义道德不能使之感化。

D.刘敬劝高帝与匈奴和亲,在当时是惟一可取的明智之策,而吕后却哭着阻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

科学和技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大约从16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科学与艺术就隔膜起来。

分道扬镳使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辉煌成就,同时也给两者带来困窘。本来,人的左脑专司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则司形象思维功能,二者通过处于中间位置的结合胼胝而传递信息,交互作用。然而,一些潜入科学深宫或钻入艺术象牙塔而目无旁顾的人,由于思维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便易产生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患有神经过敏症,荷兰伟大的画家梵·高则患有抑郁症。

也许是这种绝对分离,使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感到孤寂和厌倦,所以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家便涉独艺术,而不少艺术家也垂青于科学。结果,不仅有益于心灵的健康,而且有助于事业的创新。

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不仅给个体的科学家或艺术家带来福音和成就,而且使科学群体呈现新的场景。正因为如此,当今的一些科学大师、艺术大师都力图推翻科学与艺术之间人为的藩篱,实现两者的大融合。

高科技和艺术各行其道,怎会走到一起?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感情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17.文中列举物理学家牛顿患神经过敏和画家梵·高患抑郁症的意图是说明

A.科学和艺术分道扬镳给两者带来的困窘。

B.长期潜入科学深宫或钻入艺术象牙塔而目无旁顾的恶果。

C.思维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易产生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

D.左脑和右脑专司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功能未能综合运用。

18.“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句话的意思是

A.艺术和科学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B.艺术和科学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C.科学和艺术是一个完美的结合体,她们要受情感和智慧的制约。

D.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和富有意义。

19.选作本文的标题,最好的一项是

A.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B.科学与艺术的联姻。

C.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意义。

D.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姻缘关系。

20.下面不符合原文说法的一项是

A.科学与艺术的分离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进步,但也产生了副作用。

B.科学家涉猎一点艺术,有益于心理健康。

C.艺术家多研究科学,有助于艺术的创新。

D.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和情感。

题号

总分

得分

第Ⅰ卷答题卡

一、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456

910

答案

二、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516

答案

三、

得分

评卷人

题号

答案

语文

第Ⅱ卷(90分)

注意: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得分

阅卷人

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老树

你站着,你就这么站着,你就这么孤零零地站着,站在荒漠无边的旷野里。

那一片片飘舞着你生命旗帜的树叶呢?那小憩你的枝头又远走高飞的小鸟呢?那从远方匆匆赶来读你满脸深刻皱纹的风风雨雨呢?

几度悲欢离合,一切都已远去,只有你无言地伫立着,撑起一片清淡高远的天空。

从你日渐稀疏的枝叶,我知道你衰老了。

不是么,你那道劲的根须裸露在地面上,是丧失竭力扎向泥土深处的欲望么?而在你嶙峋的脊背里除了浓缩多少人都无法经历的年轮外,不也留下风雨剥蚀的伤疤,不也刻下岁月沧桑的印记么?!现在,我就静静地坐在你的根上,让苍茫的落照和无边的旷野作为背景,细细感知你的生命之轻,感知你的生命之重!

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

在黄昏的风里,我低吟起一句名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吟着唱着,我思想的汁液顺着你的根须仿佛就要抵达冬的深处,我知道,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你刻满皱纹的脸上定会绽出几星嫩绿的笑颜!

21.文中“生命之轻”“生命之重”的“轻”“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答:①“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不直接写“当春天到来时”,而写“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量采用问句,这在表达上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6分)

A.本文赞美了老树的顽强的生命力。

B.文中引用诗人雪莱的诗句,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C.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老树的寂寞而顽强。

D.“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E.“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与本文的旨趣最为接近。

F.作者对老树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和伤感。

得分

阅卷人

五、(12分)

25.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3分)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浅尝②即浅尝辄止③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④品尝⑤慢慢品味。所以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⑦有的书只需知道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⑧通读⑨细读⑩反复读

必须删除的三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扩展下面文字。(内容要能与上下句衔接,它数在50字左右。)(5分)

春天和青春是生命中两片最美的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的意蕴,一样的主旨,耐人寻味,催人奋进。

27.读下面一段话,在画横线的地方,各填一个和上下文衔接的比喻句(单、复句均可)。(4分)

实践证明,勤备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阅卷人

六、(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充满了矛盾。

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

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上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

请以“生活中的矛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基础等级(50分)

发展等级

(10分)

总分

评卷人

(50—41)

较好

(40—31)

(30—21)

(20—0)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参考答案:

一、1.B(A“居间调停”,“间”读jiān,其余读jiàn;C“挨门挨户”,“挨”读āi,其余读ái;D“魂不守舍”,“舍”读shè,其余读shě)

2.C 3.C 4.A 5.D

6.A(③句的“绿色波浪”比俞“草原”,与②句呼应;③句的“逶迤而去”与⑥句的“在天际……”衔接自然)7.B 8.C 9.D 10.A

二、11.A 12.C 13.D 14.B 15.D 16.A

三、17.C 18.B 19.B 20.C

四、21.①生命已衰老 ②老树生命力的顽强

22.与杨柳、杏花形成对照,表现老树生命力的顽强

23.把读者引入所营造的氛围

24.A、B、C

五、25.必须删除的三处是:② ④

26.参考答案:春天铺展在我们身边,处处充满生机;青春涌动在我们体内,时时激励人们。要像迎接春天一样去迎接青春,要像珍惜春天一样珍惜青春。

27.略

六、28.作文(依据200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下载宁夏银川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夏银川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