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文档资料

时间:2019-05-15 01:2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文档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文档资料》。

第一篇:2018年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文档资料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课时: 一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朴素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难点:揣摩作者在写景文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他的山水游记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柳宗元、宋代苏轼等人的山水散文,都曾受他的影响。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一篇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解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断,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种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这篇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耐人寻味。

(三)学习课文 ⒈整体感知

第 1 页(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词。

(2)播放应掌握字、词的幻灯片。幻灯片一:

⒈利用工具书、书下注释给下列字注音。遂 寝 藻 荇

⒉利用工具书、书下注释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欣然起行 无与为乐者 遂至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⑶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正音、解词。

⑷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作品的内容,思下考以问题: ①播放思考题幻灯片。幻灯片二:

思考题一: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用文中词语)②学生思考、讨论。③明确思考问题一:

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绘景→抒怀。

⑸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⑹翻译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⑺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层意。①学生思考、讨论。

第 2 页 ②明确:

第一层:(开头……相与步于中庭)叙事,交待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何夜无月……结尾)抒情,面对月光、竹柏疏影抒发感慨。⒉精读课文

⑴播放思考题幻灯片。幻灯片三:

思考题二: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哪些词句可以表现出来? 思考题三:文章第三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⑵学生思考、讨论。⑶明确思考题二:

“欣然起行”表现出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

“无与为乐者”,“寻张怀民”,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

教师讲解:作者为什么会同时具有兴奋喜悦和寂寞两种不同的心情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况。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人陷害入狱,后经人多

第 3 页 方营救才于十二月结案出狱,被贬官至黄州,身居闲职,而且还受到监管,过着失意的闲居生活。内心苦闷寂寞,于是放情山水,到大自然中寻求诗情,寻求精神的寄托。⑷明确思考题三:

课文第三层,作者连发两问,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

这句看似多余,但仔细品味则又感到文章因此而意味更深一层,是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笔。这两句话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当复杂,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透出某种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这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由于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风月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给予人的无穷愉悦,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无法领受的。苏轼得到一种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悦,这是身处逆境的苏轼聊以自慰的。⑸朗读,并简要分析下列写景语句的妙处。⑹播放写景语句的幻灯片。幻灯片四:

朗读,并简要分析下列写景语句的妙处。①“月色入户” ②“欣然起行”,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⑺学生思考、讨论。

第 4 页 ⑻明确写景语句的妙处。

①句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作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

②是作者的反应,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其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③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字,以极精练的文字描画出承天寺庭院中优美的月色,表现出浓郁的诗情。其妙处在于:将月色当作水来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前者突出月光的“空明”之色,后者突出树影的“交横”之态,创造出一个澄澈透明的世界。⑼指导学生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散文。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过记事、写景、抒情,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看似浅显,却别有情趣,你是如何

第 5 页 理解作者心境的?

(五)板书设计 : 教案点评:

1.注重诵读教学。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展开讨论、解释疑难,教师作必要的点拨和的适当讲解,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

思考:《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活动过程 :

启发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参考答案:

在社会飞速发展,物质文明急剧膨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我们还需保持一颗平静空明之心。在物欲横流,精神滑坡的社会中,我们应保持一种内心的宁静,同时更应做一有心之人,要善于观察和寻找围绕在我们周围的种种美和善的东西。

第 6 页

第二篇:记承天寺夜游 资料

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

(一)——《记承天寺夜游》专家导引视频脚本

莱芜市实验小学 毕淑娟

老师们:大家好!

欢迎参加初中语文远程研修,我是大家的老朋友毕淑娟,很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这个火热的盛夏。希望老师们守住内心的清凉和宁静,以一颗平和的心,踏上今天的研修旅程,收获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感动。

在前面的两天里,老师们已经从理论层面对课例研究的设计流程和实施要求有了一些了解,很多老师可能觉得有些繁琐,有些复杂,有些为难发愁的情绪。下面,我想首先谈谈自己对课例研究的几点理解,帮助大家澄清一些认识,理清一些思路,消除一些顾虑。

1.要把握课例研究的流程。混合式课例研究要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完整过程,整个过程虽然看上去很繁杂,但其实类似于老师们平时的优质课评选,很容易操作。回想一下,每次参加优质课比赛,赛课教师都要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经历一次次备课,一次次上课,一次次听课,一次次评课,一次次完善教案的过程,目的就是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渐趋完善,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其中的反反复复,不仅仅是三备两磨而已,可能甚至于十几备、十几磨。课例研究的过程无非就是让大家共同磨制出一节好课的过程,与平时打磨优质课相比,无非就多了个用网络记录下来、呈现出来的要求。对于咱们一线教师而言,“如何打磨出一节好课”应该是大家最迫切需要的,也是最有实用价值的。所以,无论是课例学习还是课例研究,老师们都要耐住性子,循着课例研究的进程一步步走下去,既不能减少环节,也不能省略步骤,更不能只是走走过场,要真做研究,做真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相信大家一定会走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2.要明确课例研究的主题。本次研修的主题是:“课标贯彻:基于问题的课例研究”。之所以确立这样一个主题,一是基于老师们在平日的教学中贯彻课标的意识不强,不能把课标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基于老师们在平日的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但老师们又不善于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更不善于通过具体的课例去追踪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致使这些问题长期影响、制约着教学效益。本次研修,我们就是要通过基于问题的课例研究,一以贯之地追踪研究问题,引导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认识与选择、发现与调整,引导老师们从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提高老师们贯彻课标的能力。所以,如何基于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发现问题、锁定问题、分析问题,如何通过具体的课例一以贯之地追踪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成课标要求的目标任务,就成了我们这次课例研修的关键和重点。

3.要掌握分工观课的方法。平日里,老师们最常参加的教研活动就是听评课,但是,听了无数节课,评了无数节课,大家所关注的却总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教学素质是否过硬、教学设计是否新颖、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教学重点是否突出等,却很少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更很少基于要着力解决的“研究问题”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课、评课。本次课例研修,我们力求引导大家学会针对研究问题和目标任务确定观课维度、设计观课量表,学会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分工观课,通过细致的观察、记录、分析、综合、评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判断,给出指导意见和改进建议,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以上三点是我们进行课例研究的基本要求。下面,我想结合《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案例,来谈谈课例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如何一以贯之地追踪问题。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国正先生曾经倡导要适当增加文言文教学的分量,高中应该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初中应该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张伟忠老师也曾说过:“要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就得多学习文言文,现代文多学一篇少学一篇影响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教材所选的文言文,你学这一篇和不学这一篇,那差别就大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你不学,还能是一个中国人吗?还能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吗?”张老师的话发人深思。可是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却不太重视文言文教学,很多文言文教学也只是停留在读读、背背、译译、写写的层面,让学生感觉味同嚼蜡。其实,语文教学之所以有味道,之所以丰富多彩,我想正是源于我们对文章理解的不断深入,源于我们不断走进文本深处后的新感悟、新认识,源于我们从学生兴奋乃至幸福的笑容背后感受到的那份喜悦,那份对文化传承的欣喜。这也是我们之所以选择一篇文言文作为磨课课例的原因之一。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这篇文言小文,行文叙事简洁,写景如绘,抒情含蓄,寥寥八十余字,既描绘了月夜小景,又传达出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可以说是言约义丰,内蕴深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并不困难,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时代久远,学生的阅读面又相对比较狭窄,对当时的背景知之较少,且与作者在年龄、心理及阅历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很难深刻地解读文本,很难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又往往因为考试的功利把教学的着眼点局限在疏通文意和机械背诵上,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化、平面化,致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文字的浅表层次,对文本解读不深,理解不透,很难走进文字的深处和作者的心灵深处,很难获得深刻的思想感悟和有益的人生启示。此外,群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质疑能将阅读指向文本的深处,但我们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却往往不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或者对学生的质疑置若罔闻,不予理睬。所以,要走进文本深处,就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就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真正体现对学生质疑的尊重。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这些教师的教学现实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此次课例研讨,群组成员确立了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对于意蕴丰富的文言文,怎样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层次品读?2.如何尊重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思维碰撞中升华认识?力图通过该课例的研究实现如下目标任务:1.强化教师落实课标中所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以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的目标;2.提升教师依据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突破学生不能深入解读文言文意蕴的问题。

为一以贯之地追踪研究问题,在备课研讨中,群组成员围绕解决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改进、调整教学设计,执教教师根据大家的建议侧重了教学设计层次性不够分明的问题,重新定位并丰富了对文眼“闲”的解读,试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引领和指导,让学生可以从语气、语调、语速等多个角度朗读玩味,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论世知人,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课内窄面阅读走向丰富的课外延展。

在课堂教学中,执教老师紧扣文章的文眼——一个“闲”字,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文本的意蕴,力图通过补充背景、渲染铺垫、情境模拟、增删调换、联想想象、对比朗读等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体味作者“遇月”的“清闲”,“寻友”的“悠闲”,“赏月”的“安闲”,走进了“闲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教师以一字“撬开”了整篇文本的阅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了月夜如诗的画境,走进了作者如歌的心境,走进了文言文学习的深处,从诗人的生活境遇和人生况味中得到了心灵的浸润和生命的滋养。

在观课研讨中,群组教师围绕研究问题确定了三个观察维度:一是课堂教学中“反复诵读品味文本意蕴”的落实情况,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的落实情况,三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落实情况。通过观课,老师们发现,在“诵读品味”方面,执教教师能够运用“师生合作”、“集体诵读”、“自由诵读”、“个人诵读”等多种方式诵读课文,在读中品,在读中悟,不仅感受到了月夜景色之美,品味出了本文语言之美,文化之美,还感受到了作者旷达闲适的思想之美。整堂课贯穿朗朗的读书声,出色达成了“反复诵读、多角度品读文本意蕴”的目标。在“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方面,教师在学生能够自己习得时,“惜字如金”不设一问;而在需要问时,教师又是“泼墨如水”,一问再问。这种收放自如的追问机智,真正推动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在“主动学习”方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对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了至关的重要作用。但老师们同时也发现,执教教师在多角度、深层次品读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有些环节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得问题的处理显得比较仓促,学生感受不是很深,与预设效果有点差距。

在课后研讨中,群组教师通过分析观课数据,得出观课结论,对研究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获得了共同提高,最后高质量地完成了第三次教学设计,形成了更高效的解决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本次课例研究,群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磨砺和提高,但收获最大的应该是执教教师丁慎杰老师。近日和丁老师谈起那些磨课的日子,丁老师颇有感触地说:“三轮磨课,我所经历的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蜕变。文言文教学教师究竟要教什么?如何才能让一个个躺在纸上的文字能够站起来和你说话?‘言’是我们要重视的,字字句句,实词虚词逐一抓落实,让学生能理解文意,背诵全文,考出好成绩这当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当然这也正是我们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但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是学生,假如所有的文言文都如此这般地“落实”“抓实”,我们还会不会兴趣盎然?谁又能保证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就是最有效果的教学?所以,我们不仅仅要重视‘言’,更要重视‘文’。张伟忠老师曾经这样强调:‘文言文教学一定要从文到言、从言到文走上几个来回。光理解言不行,我们的老师要从各个角度,查阅相关资料,彻底了解文本的背景,文章的字词语言等,有了这些东西作基础,老师们就要引导学生把读不懂的地方读懂;把读得浅的地方读得深刻;把让学生模糊的地方变得清晰。’三备两磨,并非是一味的追求课堂形式的花样翻新,经过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经历对教材的认真钻研,我才渐渐地感觉到了‘心中有书’。当凝练的八十余字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冲荡,一起拥挤之时,‘在反复诵读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层次品读’的目标又一次浮现:‘深入品味,感受遇月之清闲——模拟动作,感受寻友之悠闲;情境想象,感受赏月之安闲——联系感悟,感受闲人之情怀’的思路渐渐明晰。从思路的繁杂到条理清晰,从简单的引导到诸多方式帮助,磨课后所呈现的设计,避免了学生对于词语积累的机械记忆,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深刻的感受中真正地走进了文本。”从丁老师飞扬的神采和动情的言语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磨课虽经历痛苦与艰辛,但蜕变后的精彩却显而易见。”

本次课例研究,群组成员经历了课例研究的全过程,并将行动的轨迹做了全程的真实记录,上传在了省“课例打磨”研修平台上。关于案例的学习,建议大家:

1.要按照课例打磨的基本流程环环紧扣、循序渐进地逐一浏览、学习,不要采用快进式和跳跃式。

2.要带着问题观看这些课程资源。老师们最好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个性化备课,明确教学设计的亮点与缺陷,然后结合自己的困惑,带着问题去观看课例研究的文本资料和视频资料。

3.要开展与课例研究结果的对话。要能够对课例研究的结果发表自己的意见,明确指出课例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阐明自己的理由。

4.要借鉴课例研究的成功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经验。

当然,我们所开发的课例也不过只是个例子。“三备两磨”只是展示了围绕问题进行科学规范的课例打磨的过程。尽管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围绕研究问题不断探索实践、修改完善,但也难免会有很多遗憾和缺漏之处。希望参与培训的老师能够以批判性的眼光学习和借鉴,循着我们的研究进程,真正探索课例研究的过程,思考课例研究的意义,切实将“课例研究”和“课堂打磨”的教学研究理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校本教研和教学活动中去。

本次课例研究和资源开发,时间短暂,任务繁重,的确是非常辛苦、非常磨人。但是,它带给每一个人的却是专业的成长、思想的成长和精神的成长。群组成员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协作和切磋交流为教学实践带来的极大的指导意义,深刻地感受到了交换思想而碰撞出的智慧火花,这段经历一定会一直摇曳着芬芳,绽放在他们的心头,弥漫他们的语文人生。希望他们的课例研究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1.课例研究的过程很“磨人”,但更能“炼人”。老师们一定要努力把心沉静下来,全神贯注,坐得住,学得进,把此次学习当成自己成长蜕变的一次机缘。

2.课例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明确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一以贯之地追踪问题,着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课例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课例研究一定要有“团队意识”。俗话说,一个人走,可能走得快,但大家一起走,才能走得远。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不能藏着掖着,不能孤军奋战,要取长补短,以灵感触动灵感,以思想点燃思想,实现团队成员的协同共进。

4.课例研究一定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下功夫。要努力落实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5.课例研究一定要“取法乎上”。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老师们只有切实经历“三备两磨”的完整过程,规范地学、严谨地做,方能取得真经,深谙其道。

6.课例研究一定要“深潜”其中。要学习企鹅精神,潜得越深,冲劲越大;只有潜下去,才能冲上来。不能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要在“真学”、“真思”、“真做”。

7.课例研究一定要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常态”。课例研究无非是日常教学研究的结构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只要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努力以发现者的眼光去关注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以研究者的姿态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持续地走下去,就一定会探寻到语文教学的真谛。

期待大家在今后的课例研究中能够“磨”出更加成熟、更加出彩的课例!期待大家在不断的磨砺中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蜕变!期待大家撑一支智慧的长篙,不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路收获语文教学最美丽的风景!

谢谢大家!祝大家研修愉快!

第三篇: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疏通文意,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熟读成诵,默写全文。2.过程与方法:赏析本文写景句子的妙处,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并积累文言重点实词和虚词,记住词语的基本意义。2.品析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探究“闲人”的内蕴,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问答法、练习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如果把中国古典文学宝库比作一个展画厅,那么其中一定有许许多多使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的精美佳作。有一种画轴,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独有的淡雅高洁,使人喜爱。其中,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便是绝佳之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轴精品,借东坡文采,有幸一览一千年前的那个月夜,那片竹柏影。

二、走进作者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2.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寓居于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这篇仅为80余字的短文真实地记录了苏轼当时谪居生活的一个片段。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名家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3.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发现月光从窗口射进来,于是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4.教师强调并引导学生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2)念无与乐者:(思考、想到)(3)解衣欲睡:(想要,打算)(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怀民亦未寝:(也;睡)(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第二课时

四、自主探究

1.朗读课文并思考这次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

答: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2.是什么原因激起了作者夜游的兴致呢?

答: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所以“欣然起行”。3.记叙部分哪些字词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遂、寻。4.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用原文回答)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把句中的“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五、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文中“闲人”的深层意蕴。答: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六、小结

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开放性问题)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七、作业

1.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人人的家乡都有美景。你知道你的家乡在月夜里是什么样子吗?请以“月夜里的家乡”为题写一篇短小的游记。要求大胆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第四篇: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陋室铭》

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散文与欧阳修齐名合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释】

(1)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2)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考虑。与为者乐,共同游乐的人。

(4)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5)遂:于是,就。

(6)寝:入睡。

(7)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一同,共同。

(8)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9)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10)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总称。荇,一种多年水生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1)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12)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在句中译为清闲的人,或有着闲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

(13)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14)耳: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于是)我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以)一起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的地面上,月色如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与张怀民的关系之好,首先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练习】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月色入户(进入)2.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3.念无与乐者(想到)4.相与步于中庭(一同)...5.水中藻荇交横(水草)6.盖竹柏影也(盖)...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庭院的地面上,月色如积水般清澈透明,水中有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三、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四、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 答:、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②“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

五、“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月光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竹柏影_____,此句运用了__比喻______的修辞手法。

陋室铭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文名遐迩。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亦并称“刘白”。据史载,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按王朝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他毫无怨言。刘禹锡是个文人,于是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

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他在愤激之中,有话如鲠在喉,倾吐为快,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竖于门外。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1)名:成为有名的(词位活用,名词作动词)

(2)灵:成为灵异的(词位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3)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4)惟:只

(5)馨:散播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吾,我。

(6)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这里指知识渊博的人.有学问的人。

(7)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学问之人。

(8)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素:不加装饰的(9)金经:用金泥做成的经文,或《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这里泛指佛经。

(10)丝竹:琴瑟,萧管,这里指的是合奏乐器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11)乱耳:乱,使„„烦乱。

(12)案牍,官府的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今义 样子;劳,使„„劳累。

(14)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5)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和前一句引用典故表明:“陋室不陋”)

(1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丝竹,琴瑟萧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也有表舒缓语气的作用。

(17)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8)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注释】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屋子的主人)的品德高尚(屋子就不显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平时和我交谈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奏乐声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让我的身心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西汉文学家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练习】

一.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只)(香气,这里只品德高尚)...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朴素)(佛经)...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奏乐的声音)(官府的公文)(使劳累).....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著名).二.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译: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何陋之有?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E)B.忘路之远近(A)C.渔人甚异之(B)D.具答之(B)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A)F.君之病在肌肤(A)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

第五篇:记承天寺夜游

写景抒情状物类——《记承天寺夜游》考点梳理

一、主要内容梳理 1.分层理解

元丰六年——步于中庭:记叙交代、与夜游。庭下——竹柏影也:描写(虚实结合)何——两人者耳:抒情。2.中心句与感情理解

中心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感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苏轼和张怀民共同点:都是闲人;都被贬了,心情抑郁,但仍思进取;都有豁达的胸襟

闲的理解: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同时指明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

其次,它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情感。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慨叹。景色的描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四、主要内容考察方向预测 1.景物特点

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50字以内)

2.主旨情感

本篇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下载2018年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文档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文档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承天寺夜游

    2015新民中学语文学科复习资料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诵读,积累文言词语能力目标:赏读,欣赏月夜美景情感目标:悟读,体会作者闲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缕月光勾起......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一、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文章夜游写景的千古名句 3.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夜游蕴含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巩固卷(总分67分) 一、 文学常识 (10分) 1、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内容,读出文章韵味。 理清文章思路,品味赏析名句。 理解“闲”字内涵,感悟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赏析写景名句。2.体会作者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2、诵读、品味文章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教材分析说明 本文通描述在一个空灵澄澈的月夜,作者与好友闲庭信步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境。贬官之作,多悲情,即闲游,诣也是落寞之举。教科书,教参均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