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亲亲指甲钳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
2、通过相互讨论和相互观察,知道如何爱护指甲。
3、感受亲亲指甲钳的温馨气氛,乐意使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手指甲。
活动准备:
1、一把指甲钳。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1)教师做手捂肚子,脸上表情痛苦的样子,问:小朋友猜猜我怎么了?为什么会肚子痛呢?(幼儿自由讨论后)小结:因为常常自己咬指甲。
(2)引导幼儿讨论了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有指甲吗?你知道指甲有什么用吗?
小结:指甲有保护手指和脚趾的作用,有帮助人们做事的作用,还有帮助人们行走的作用,通过指甲还可以看出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等。
2、讨论:如何爱护自己的指甲。
(1)教师:大家都知道指甲对我们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指甲呢?
(2)幼儿进行自由讨论并得出一些结论,如:指甲长了要及时剪掉,要用指甲钳剪,手脏了要及时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长长了,我们不剪,这样做会怎么样呢?
小结:不及时剪指甲,指甲会断掉,还会伤害别人;不及时洗手,指甲中会有许多脏东西;经常咬指甲会使手指变形,还会将病菌带入口腔;还会影响手指的生长等等。
3、游戏:亲亲指甲钳
(1)出示指甲钳,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呀?(2)这个指甲钳最喜欢和谁亲一亲呢?
(3)教师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指甲,边剪边说:亲亲我的手,亲亲我的手。
(4)谁也让指甲钳亲亲他的手呢?
4、延伸活动
教师和阿姨一边给幼儿剪指甲,一边用儿歌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附儿歌:
指甲钳,真漂亮,亲亲我,亲亲你,亲亲大家的小小手。
第二篇:亲亲宝贝小班教案
亲亲宝贝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小猫搬家的原因,树立保护水质等环境意识.。
2.培养幼儿爬,走平衡木等动作的灵敏性。
3.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二、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自制钓鱼杆,与幼儿人数相等。
2.木马(代表小山),平衡木(代表小桥)体育器材。
3.电话机(玩具)、录音机
4.“保护河水,此处严禁堆放垃圾”牌子一块。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入题:
1.师问:小朋友,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小鱼)师:小鱼生长在哪里(水里)
2.出示图片(一副河水清澈有小鱼;一副河水浑浊没小鱼。)
师问:老师带小朋友到高兴河和悲伤河边看到什么(幼儿答:河水清,有小鱼,树木,居民住房,×河边堆放垃圾,河水混浊,没有小鱼……)
3.总结幼儿回答情况,问幼儿,小朋友,悲伤这条河边被居民倒垃圾,水变脏了,小鱼没了,小猫钓不到鱼吃怎么办 ?谁能替小猫想办法 ?(幼儿讨论:给小猫搬家,买小鱼给小猫吃,爬到树上去让爸爸开大卡车把垃圾运走,找环保叔叔……不让倒垃圾……)
(二)进入游戏活动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高兴河里没有垃圾污染,那里的鱼多,我们先帮小猫把家搬到那条河边去住,好让小猫能钓到鱼吃,小朋友扮演小猫,把钓竿子带上好不好(好)待小朋友的爸爸把×条河边的垃圾运走后再搬回来。
2.向幼儿讲清游戏规则玩法:全班分成6队,每队人数相等,每队第一个幼儿头戴小猫头饰,手拿钓鱼竿,要翻过小山,走过小桥(注意安全)鱼竿和头饰不准丢,到小猫新家后站好(每队前一个幼儿到“家”后,后一个幼儿才能“搬家”。看哪队幼儿搬得快,先结束的一队是优胜者,选出前三名)
3.老师作示范表演后,幼儿开始游戏,不该“跑”的幼儿喊“加油”。
4.第一次搬完后总结发奖,这时电话铃声响起,教者接电话: 内容:小猫原来的家小河的垃圾运走了,居民们不再倒垃圾,河水清了,小鱼又游回来了(表扬小朋友环保意识强)
5.把消息告诉幼儿后,再把“家”用同样方法搬回去(放音乐,增加幼儿高兴的气氛)
6.总结游戏情况,出示“保护河水人人有责,严禁乱倒垃圾”的牌子,课程结束。
第三篇:小班社会活动魔法亲亲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魔法亲亲》
活动目的:
1.倾听故事,观察画面,感知小浣熊母子真挚深切。
2.体验与妈妈互送亲亲,产生喜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3、在故事的体验中初步树立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活动准备:
绘本《魔法亲亲》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下阅读
(一)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一:
1、观察画面:它是谁?怎么了?猜测发生了什么事?
2、结合自己经历,回忆刚上幼儿园的情形,进行分享。
3、谈谈那时候哭的原因。(离开家、不能见到朋友、和妈妈分开等。)片段阅读二:
4、倾听故事:妈妈和奇奇述说上学乐趣。
5、奇奇在学校的同学有谁?猜测奇奇所在的学校是怎么的?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老师会是哪种动物?
片段阅读三:
6、倾听故事:感受温暖的“魔法亲亲”。
7、妈妈所说的有魔法的亲亲是什么?
8、奇奇说:“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后,会做什么呢?为什么?
9、奇奇妈妈看着奇奇离开时,做的手势是怎么样的?学一下,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片段阅读四:
10、观察画面,揭示答案:森林学校在大树上,学校老师是猫头鹰,学生都是啮齿动物和小型食草动物,上课时间在晚上。
1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详细流程:
P1(先问再看图)
1、小朋友今天沈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2、看图片
2、你认识他吗?他是什么小动物?教师介绍:他是一只小浣熊,他的名字叫奇奇。
3、他怎么了为什么哭?
4、那请小朋友跟着沈老师一起来来听听故事,看看奇奇到底为什么哭?
5、讲故事
6、反问:奇奇为什么哭? P2—6
1、你们看谁来了?她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奇奇妈妈跟奇奇说了些什么?
2、讲故事。P2—6讲完。
3、妈妈说什么?奇奇幼儿园都有些什么动物同学?那你猜猜看奇奇的幼儿园是怎么样的?他们的老师会是什么动物? P7(先问再看图)
1、这时候,奇奇妈妈告诉了奇奇一个秘密,说是能让奇奇在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不再害怕和孤单?你们猜猜是个什么秘密?
2、我们一起来听听是个什么秘密。
3、讲故事
4、这个秘密是什么? P8—9(先问再看图)
1、有了亲亲后的奇奇是怎么样的了?
2、讲故事
3、有了亲亲后,当奇奇想妈妈的时候他可以怎么做?洗手的时候会没有吗?
4、你觉得奇奇会喜欢这个魔法亲亲? P10—11
1、讲故事
2、他喜欢这个魔法亲亲吗? P12—13
1、那天晚上,奇奇站在幼儿园门口,他说他也要送妈妈一个礼物,你猜猜会是什么?
2、讲故事
3、奇奇送了妈妈什么?
4、有谁发现奇奇的幼儿园是怎么样的?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5、你们看看妈妈的手是怎么做的?是什么意思? P14
1、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这是我爱你的意思。做个手势送给后的妈妈吧。P15(先问再看图)
1、现在奇奇已经能高高兴兴去学校了,那我们一起跟着奇奇去他幼儿园看看吧。
2、看图片,你找到齐齐了吗?同学都有谁?老师是谁? P16(先问在看图)
1、故事已经看完了,你们猜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看图片
3、接下来我想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
第四篇:小班教案:亲亲一家子(科学、社会)
小班教案:亲亲一家子(科学、社会)小班教案:亲亲一家子(科学、社会)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理解数量,认识数字3.活动准备:
1、小熊玩具大、中、小。糖果若干。
2、数字卡片、塑料罐。活动重点: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理解数量。活动过程:
1、瞧这一家子:
幼儿与熊一家子打招呼。区分大、中、小。
2、欢乐一家子
熊妈妈请小熊吃糖,吃几颗糖,请用眼睛看,耳朵听: 第一遍:眼睛看,耳朵听,教师将2颗糖放入塑料罐。第二遍:眼睛蒙上,耳朵听,教师将2颗糖放入塑料罐。第三遍:同上,放入4颗糖。
熊妈妈请小朋友吃糖,先用手摸摸是几颗糖? 摸到的糖果数量用数字卡片来表示。
第五篇:小班亲亲一家人主题活动方案
亲亲一家人主题活动方案
一、主题说明:家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感,得到温暖。刻意渲染这种本已存在的氛围,为的是强化亲情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孩子从出生七就和家人亲密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孩子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抱回的对象。然而,最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该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孩子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医院,是他们学习做人的起点。也许爸爸妈妈之间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蛋我们始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二、主题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3、能用多种方式表达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
4、了解并描述爸爸妈妈的喜好。
三、主题环境创设
1、创设友好、温馨、家庭式的环境氛围。
2、布置“我的家”、“全家福”等专栏。
3、布置“亲亲一家人”亲情专栏区。
四、家园共育
1、与孩子一起翻阅家庭生活的照片,使孩子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体验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
2、请家长尽量抽时间来园参加相关的活动,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
主题“亲亲一家人”的反思
本学期的第一个主题“亲亲一家人”,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因为家是宁静的港湾,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我们试图沿着营造→体味→抒发→回报的脉络将幼儿与父母之间原本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使这种情感成为幼儿丰富的情感世界中永不褪去的组成部分。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较温馨的氛围,重新划分了娃娃家的区域,并将娃娃家布置一新,我们的主题墙也设在那里。亲情树上是一片片心形的树叶,树叶上贴着全家福的照片;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我的家”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家,里面是爸爸妈妈的照片,下面的柜子上,摆放着爸爸妈妈最喜欢的东西;在树和家的空地上,我们播种了一颗颗爱心,那是孩子对家长的祝福。我们的主体墙以爱为主线,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语言活动《敲门》和艺术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是贯穿在一起的,语言活动《敲门》,让幼儿在关注生活细节中渗透惦念、关爱的心情。特别是在情境表演时,看到爸爸(妈妈)回家时表现出的抱一抱、亲一亲等等,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也为爸爸妈妈表演了,有的还让已经进门的爸爸妈妈重新到外面,敲了门再进来,然后再帮爸爸妈妈开门、拿鞋,抱一抱、亲一亲。这首儿歌也为下次的活动《亲亲热热在一起》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由于幼儿对于歌词已经熟悉,在音乐的伴奏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在创编部分中,他们也能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来替换相应的歌词,进行表演,如:“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外婆来敲门”,“我和爷爷在家里,总想奶奶来敲门”等,从中让幼儿体验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在活动《我的爸爸妈妈》中,我们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父母和自己与父母的相象之处,幼儿们都大胆地讲述着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我的眼睛长得象妈妈”、有的说“我的皮肤和妈妈一样白”、也有的说“我的脸和手长得象爸爸”等等,让幼儿体验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馨和亲密的关系。而活动《爸爸的领带》使爸爸真正介入到幼儿的生活学习当中。领带是爸爸的主要衣饰特点,是男性特有的衣饰品,装饰领带的活动可以使幼儿熟悉爸爸的衣饰特点,从而更加留意、关心自己的爸爸。当爸爸们在班级的相册中看到孩子亲手为自己画的领带时,一个个笑得是那样的幸福。而此时孩子们送出去的又岂止一根画的领带呢? 活动《生气的爸爸妈妈》,也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之间偶尔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但我们始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是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在整个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去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爱幼儿园的每一个同伴……激发了孩子爱家的情感,从而形成为家做事的意识,也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写到这里,突然又生出很多的感想。作为父母的我们,平日里,有没有因为工作而忽视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因为应酬而耽误孩子的教育?有没有因为粗心而忘记对孩子的承诺?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心情不佳而伤害了孩子的情感?我们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让我们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让孩子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享受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