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有感
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有感
通过阅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一书,我深深被有效教学理念所影响,更被书里提到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修炼自己师德的观点所吸引,感受颇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经过几年的教学,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
做一位教师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更要先修自身。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如果老师自己无德,那么在教育学生时即便长篇大论的教育,可能也无法使学生折服;老师如不是待学生如同己出,让学生如沐春风,哪有一路乖巧的学生。所以,我一边学习着教师中的榜样,一边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们的榜样,用榜样的行为检查自己灵魂麦田的质量,以爱的眼神守着幼苗的茁壮成长。教师只有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学生,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师德,不应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
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我曾在一次总结时这样写到:“只要用心,其实一切并不那么难”,的确如此。用心来育心,不就是对教师自身灵魂的一种要求,不就高尚的师德吗?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把身心系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别无所求,我愿以我的青春乃至生命来守好我灵魂的麦田,育出丰收,育出一生精彩。
第二篇: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有感
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一书有感
最近读了《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一书,本书在内容上共分为五个主题,包括:备课行为与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行为与师德修养;课堂调控行为与师德修养;对学生评价行为与师德修养;教师合作与师德修养。这五个内容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围绕着有效教学展开。作者对每个话题先进行提问,引领读者阅读和思考,然后分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价,最后对每个话题进行讨论与评析,把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的讨论上升到理性高度。
在读书的过程中,使我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让我拥有了很多感想和体会,也对我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同时,通过读这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并使我联系到教委提出的高效课堂,让我知道了怎样在课堂中把发现让给学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我们的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让他们在沐浴知识阳光的同时,也具有健康的人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师德修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因为备课态度不同,授课效果就会有差别,课堂效益就会有差异,学生的成长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有高尚师德的教育者才能在备课中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才会把孩子的成长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上来,构建一种充满民主的和谐课堂;因为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给孩子一个公正的评价,使教学真正成为有效的教学,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与其他教师团结合作、互相配合,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去影响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合作探究。
所以我认为要想进行有效的教学,首先要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所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决不会做到爱岗敬业;一个仅仅将教书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教师,决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更谈不上有高尚的师德,也就甭谈什么进行有效的教学了。
二、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前提。书中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富有实效,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书中还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
三、不断学习。一个现代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终身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绝不能作为一个把知识装入没有情感、没有个性的僵化的物器中的知识贩卖者,而更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智能力得到开启,逐步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并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获得一种生成性的学习工具。
四、要经常自省: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短在何处,然后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注重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自觉地做到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成为有效的教学。
第三篇: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有感
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有感
------谈 师 德
读过《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一书,我深深被有效教学理念所影响,更被书里提到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修炼自己师德的观点所吸引,感受颇多。这使我想起自己,回顾从教的这十一年来,同许多的青年教师一样,我在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中遇到过不同程度的挫折,但我从来都执着地守着教育这一块麦田,以心育心,以魂感魂。
我是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自豪的神圣情感踏上三尺讲台的。不太幸运的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的村级完小,当我到达那里后才知道了什么叫做荒凉与贫瘠;当同去的年轻老师买回一本《麦田的守望者》置于他乡的枕边,我感到了任重而道远;当随着年迈的校长走进由砖石作骨、泥灰为肤,迎面便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办公室,我心有千结;当看着戴着斗笠,履着草鞋,身穿破衣的学生家长从怀里掏出由塑料纸与布帕包裹的学费,颤微微递上时,我转过头将眼泪轻拭„„当我头顶烈日或脚踏薄霜走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时,便会想起老校长语重心长的话“希望你的人和你的名字一样不怕吃苦哇”,也会想起在教室里那群充满兴奋之情望着我的孩子。学生的基础差加上我的没经验,经常有一种莫名的无助和远离他乡凄凉在我独处时来临,此时寂静和眼泪是我唯一的朋友。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里几位老师的故事让我为这感动:我们年级二班的班主任黄老师毕业后与恋人一起分到了沙河镇,因她是厉庄人,有感于本地的教育,不久便请缨回到了这里任教,爱人也因小孩无人照看,只得随之回来。黄老师工作忙无暇顾及家里,不忍打消妻子积极性的丈夫周老师主动“下岗”当起了女人背后的男人,黄老师所任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她班的学生表现全校最好,她从不为此骄傲自满,批改作业认真仔细,教育学生耐心细致,家里贫寒的学生没有没接受过她赠送的衣物,没有没吃到过她家饭菜的。他们不为金钱、不为名利、守着清贫,守着一方净土。当时身为学校教导主任的刘老师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他曾发表过多篇省市级论文,但他却放弃了“高飞”的机会留在了学校,对妻子交代的理由是便于照顾女儿,事实上经常将7岁的女儿一个人留在家里做作业。他当时带的班有几个学生非常调皮,据说上四年级时就有与老师打架的劣迹,而且是妈不要、爹不管的。一次上课时间,科学老师拎着其中俩学生耳朵进了办公室,狠狠地说:“滚到你们班主任那里去,说你们干的好事!”看当时光景,那俩学生可能会有大麻烦,因为很多的班主任都会在此时大做文章,除掉“祸害”,可刘老师除了一个手势之外什么也没说。没过五分钟,他俩主动讲诉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诚恳的认了错,就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去给科学老师道歉。我以为刘老师该生气了吧,结果他反倒从椅子上起身,拍了拍俩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一席话,声音不大但十分有力,俩人不语,事情得以解决。这件事让我初步得出了一种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教育方法。
原来,做一位教师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更要先修自身。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如果刘老师自己无德,不要说他不说话,就是他长篇大论的教育,可能也无法使俩学生折服;黄老师如不是待学生如同己出,让学生如沐春风,哪有一入乖巧的学生。所以,我一边学习着教师中的榜样,一边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们的榜样,用榜样的行为检查自己灵魂麦田的质量,以爱的眼神守着幼苗的茁壮成长。
师德,不应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教第二年,我当上了毕业班的班主任遇到了一群十分调皮的男孩子,当一个男生占多数班的班主任,若不是经历了一番磨练,恐怕柔弱如同一个女子的我是不能胜任的。这时我的显然只能以柔克刚,当危害以柔克刚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毕竟他们在前一年级就已经破罐破摔了呀。我留心了孩子们的家庭档案,找到了症结之所在。作为一名教师,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能够分享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我班的学生,我常称他们为小伙子结果,他们真的成为了棒小伙,当听到其他老师对我班学生的表扬时,我是由衷的高兴。我曾在一次总结时这样写到:“只要用心,其实一切并不那么难”,的确如 此。用心来育心,不就是对教师自身灵魂的一种要求,不就高尚的师德吗?
金山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龙王河,她以她的灵性昭示着我们,她以她的存在在教会我们。所以,我别无所求,我愿以我的青春乃至生命来守好我灵魂的麦田,育出丰收,育出一生精彩。
第四篇:《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读书体会
《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读书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带领下,我学习了《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这本书,书里的内容共分为五个话题:一是备课行为与师德修养;二是课堂教学行为与师德修养;三是课堂调控行为与师德修养;五是教师合作与师德修养。书中通过大量生动、有情境的教育教学案例,对每个话题先进行问题揭示,引领我们阅读和思考,然后分步对每个案例进行评价,最后对每个话题进行讨论与评价,把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的讨论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让我懂得了教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在师生地位上,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方法上,以合作交流为主;在学习状态方面,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教学背景上,以现实生活背景为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不断地“再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地博览群书,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厚,就越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尊重学生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习内容引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跳出教材,走进现实,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宽阔的平台。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师德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篇:读《有效教学》有感
读《有效教学艺术》有感
暑假里读了《有效教学艺术》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而这本书尤如在我从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让我受益多多。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空场所,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能够平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能够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满诗意,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课堂。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有准备的课堂。
从教十多年了,每次上课前我都仔仔细细地阅读教材,严格按照教材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教案设计。但是还是看到学生的作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说,备课备课,原来并不容易。
1.理解用好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编写者是从一个普遍适用的角度去规划编排体系和呈现形式的,对于不同的地区资源、不同的学生状况、不同的教学个性,肯定不是最适合的。因此,首先要有这样一种态度:尊重、理解并用好教材,这是备好课的前提,在尊重基础上发挥与创造,在理解基础上补充与改变,这是备好课的需要。确定重点,找准难点并精心设计教学策略,是备课的重心所在,稍有偏离就可能导致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
2.了解学生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们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3.准确定格自我。备课必须以自己能依此上好课为前提。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思维品质以及经历、经验都自有特点,生搬硬套或盲目仿效必将事与愿违,教师必须有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自我认识,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进而发挥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作用。比如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讲起来就会有不同的风格。每个老师对教材不同的解读,加上独特的个人风格,会让一节课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4.重视课后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批判性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
5.不忘育人关怀。课堂是学生成就道德的一块园地,让学生在学好知识、增进能力的同时,收获理想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备课的重要方面。备课中,我们要根据知识点和课堂情境特点有意设计,有机渗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讲台哲思——“头”与“尾”
“万事开头难”。说书有开讲,小说有开篇,相声有引子,戏剧影视有序幕。那些巧妙合理、引人入胜的开讲、开篇、引子、序幕,一出现就能抓住听众和读者的心,激起人的情趣,很快使人集中了注意力。开讲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情境法、诱导法、悬念法、激疑法、连锁法、倒装法、朗诵法、解题法、展示法等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开头”的方法尽管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民谚有云:“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既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有恰到好处的收尾,才是完整的一堂课。精彩的结尾会对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结尾的方式诸如归纳式、回应式、发散式、迁移式、推测式、假想式、扩展式、提炼式、启发式、提醒式、总结式等等。
以前我在上课的时候也不十分注重课的“开头”和“结尾”,现在才知道那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养成有“头”有“尾”的上课习惯,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语言魅力——逆话顺说
多少年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作为互勉自励的箴言,一直被人们所称道。老师批评学生的用意都是好的。学生一旦有了毛病、犯了错误,老师从对事业、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坦诚告诫,单刀直入,备陈厉害,使被批评者脸红心跳,热汗淋漓,心悦诚服,这当然不错。然而在有些时候,尽管老师苦口婆心,入木三分,可听者不仅无动于衷,甚至还产生对立情绪,毫无效果可言。从上述“药”的实际事例当中我们不难想到,批评学生也要讲求方法。不仅是老师教育学生,包括同志间的帮助、朋友间的劝勉,只凭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恰当的形式、温和的态度、得体的言词,才能使对方易于理解和愿意接受。当然,耳提面命、大声疾呼有时是必要的,而更多的时候则应是和风细雨,婉言相劝,疏导启发,恰如良药未必都“苦口”一样,忠言也不必皆“逆耳”。
四、育人妙谛——课堂教学“管”什么?
教师在课堂中要:管方向、管目标、管容量、管难度、管程序、管结构、管时间、管教法、管气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正转变角色,成为课堂的管理者;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中努力做到——有疑问: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有讨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的任务是积极引导、热情鼓励、及时点拨。有惊讶:释疑学生的迷惘,轻轻点拨后茅塞顿开,惊讶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之情。有笑声:气氛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教态亲切,学态自如,在幽默与笑声中完成教学任务。有沉思:在关键问题上教师要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探索。有联想:教师不要把课讲绝了,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联想,透过有限去展现无限。
教师的人生可谓艺术人生,教学是让学生高尚和聪明的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教学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展示艺术才华,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提高修养、探求知识、陶冶情操的艺术殿堂。读书,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的伟大,明白了教书育人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会不断地读书,用读书来充实我的教学,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