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5《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语文版
《诗词五首》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活动设计:
课前任选一名诗人,每人准备一首古诗,感情朗读,注意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学习陶渊明 《饮酒》
1、作者简介,了解诗人的生平及生活态度
2、整体感知:
①反复朗读诗歌,明确:“ 庐 喧 篱” 的读音 ②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③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3、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 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叙述、议论] 思考: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
写诗人身居人世,并非无俗事纷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 1 后六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神来之笔:写景]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超然的南山,这些大自然高洁淳朴的美好景致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的牵挂,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 [想象采菊老人悠然自得的神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秋日夕照图 描写]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主旨句:抒情] “真意”既指未受官场污染的淳朴民风,也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真谛。“真”也可理解为“返朴归真”,此情此景,心中体会,难以言表。
三、学习王湾 《次北固山下》
1、学生看文中注释,解释题目。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2、介绍作者: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3、朗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朗读。
②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③ 教师总结,指导朗读要求:
A、节奏停顿 B、轻重缓急 C、抑扬顿挫 D、感情充沛
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 出来才抑扬顿挫。下边把这首诗的前两节标上符号示例(/表示节奏,有/ 线的地方应该适当的停顿或舒缓;“—”表示中重,“、”表示重读),没有符号 的地方可以读得轻一些。请按照朗读诗歌的要求,朗读这首诗。④师范读、练习读、分组读、齐读。
4、细读揣摩:
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归纳: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便,一叶白帆好象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整体把握。
四、学习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范读、齐读
2、教师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他的朋友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所以被称为“张十八”,这种称呼在唐代十分流行。
韩愈这首诗最绝妙的一笔就是第二句,“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在北方的早春时节,春寒料峭,在常人眼里,哪有一丝春的气息。可是一场无声的春雨过后,一切就不一样了,大地上,草儿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冒出了纤细的嫩芽,虽然它们是那样的不起眼,甚至连你弯下腰去仔细地观察时,都无法看到生命的绿色,但是,韩愈却捕捉到了这最早的报春者的形象,它们不是天上翻飞的柳絮,也不是树上闹眼的桃花,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小草,那样的不事张扬,却又齐心合力,大家一起冒出头来,使人们远远地望去,可以看出那一片充满生机的漫山遍野的绿色,这是一种多么激动人心的无处不在的春色呀!韩愈为之深有感触,所以他忍不住告诉朋友,这才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景色,也是一年中最可珍惜的时光呀,比起春色满园、烟花似锦来,更有一番动人的风韵与景致呀。这就是一年之际在于春,而最美好的春光却是在早春的道理,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情不自禁地吟出“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五、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三首诗
2、将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改写成二、三百字的写景散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背诵、默写上节课所学的诗
二、学习李贺《雁门太守行》
1、简介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 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 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3、讲解字词。
①黑云:乌云,这里兼指战云,形容敌军攻城人多势众。②城:雁门郡城关,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③易水:古来被称为易水的不止——处,诗人借用,不一定实指,使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歌》。
4、理解重点句子。
诗作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交织了古战场特有的悲壮。以一个“压”字,点明边塞风云突变,恶战甫临或刚过。再用“甲光”去印证“城欲摧”,表现出边塞将土守危城,蹈死地而愈压愈坚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两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字最为传神,直陈了战争的残酷、持久。“临易水”三字巧妙地升华了将士们慷慨抗敌的情感。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
5、朗读背诵。
三、学习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1、作者简介
2、范读、齐读
3、教师赏析
马致远这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阳下, 乌鸦归巢, 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 瑟瑟秋风中, 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 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全曲不着一“秋”, 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 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枯藤老树昏鸦,” 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藤”、“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采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式,语调也因平仄的转换而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为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笔锋一收,又将我们从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中拉回到无奈的现实里来: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宛然,无论情愿不情愿,喜欢不喜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迹天涯的孤行苦旅还得继续。“仄仄—平平—仄仄—”,音声一变,气息也由舒缓再次转为短促,显示出诗人的激愤的情绪,我们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
“夕阳西下—,”“平平平仄——”我们的心再次被诗人揪起来:落日西逝,暮霭笼罩,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往何方?
“断肠人在天涯。” “仄平平—仄平平——”诗人发出一声仰天浩叹,就此作结。“伤心的旅人,在遥远的异乡漂泊流浪。”是伤心?是孤寂?是悲哀?是无助?还是无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这既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与嗟叹,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有力质问和无情揭露。
整首小令初看起来,纯用白描手法,仔细揣摩,却又满是比喻象征。用词之精炼准确,结构之精致巧妙,寓意之深刻广泛,实为罕见。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4、背诵、默写
第二篇: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饱读诗书,又睿智勇敢,所以在上课之前老
师想考考大家,让我们共同领略古诗的魅力与风采,我来说诗歌的名字,你来背诵作者与诗句。大家准备好了吗?从大家铿锵有力的回答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大家必胜的信心。好,一首思恋家乡与亲人的小诗《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第二首: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看来说大家饱读诗书,还真是名不虚传啊。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李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一首别有情味的小诗《渡荆门送别》。
一、古诗鉴赏四步法
鉴赏古诗有方法,首先,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种方法,那就是古诗鉴赏四 步法:
1.自由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结合背景,做到读得流畅,读懂诗意; 3.抓住诗眼,做到读出韵味,读出深情。4.赏析景物,做到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三、“别”有韵味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读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及诗句的停顿。
下面就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一会请大家来展示你的风采。
这几位同学都做到了读准确,也读出了诗歌的韵味。可是要想读懂、读情、读境,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接下来我们就要去了解李白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深情。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主了解学案上的作者介绍及背景介绍。好,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到底对李白了解多少,是否已经明确了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杜甫给予李白高度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曾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可谓是豪情万丈,踌躇满志。《渡荆门送别》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
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此时,25岁的诗人李白,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他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四、“别”有诗意
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相信会对大家疏通诗意有很大帮助。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与尾联共八句。下面就请大家继续朗读诗歌,结合学案自主学习与巩固练习部分,逐句翻译,疏通诗意,看一看诗歌的每一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首联两句: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你能说说这两句交代了什么内容吗?对了,这两句是叙事,交代了作者“渡荆门”的目的。朗读的时候平实一些就可以了。)
颔联两句: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 流。(这两句是作者出了荆门山之后看到的长江两岸的实景:山、原野、江、大荒。)
颈联两句: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霞在江水上空凝结,成为海市蜃楼般的美景。
尾联两句: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下面让我们共同疏通一遍诗意。现在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意,那么就请大家带着对诗歌的理解,齐读诗歌。
五、体悟诗情
同学们已经把诗歌读得非常流畅了,但是我们还要读出感情。那么,我们如何抓住这首诗歌的诗眼呢?请大家思考:诗歌中抒情的诗句是哪两句?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本无感情的故乡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这也是这首离别家乡的诗歌的独特之处。)尾联两句凝结为诗人读故乡的深沉的眷恋与惜别之情,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把语调放低沉些,语速舒缓沉稳一些。下面就请同学们,揣摩尾联两句,酝酿感情,尝试读出作者的浓浓乡情。一会儿,找两个同学展示一下。
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倾听,听后给出评价。请大家用饱满的感情,齐读最后两句。同学们已经能把诗人的深沉的乡情读出来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读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四句,看看诗人描绘了如何别样的风景?
六、“别”样风景
请同学们继续朗读诗歌颔联和颈联六句,六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1.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随”和“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
2.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随”字将地形地势的变化真切的表现出来,化静为动,给人以空间感、流动感。“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壮丽的景色。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事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2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以动衬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所以读的时候,应该注意语调要上扬,语速要轻快。
七、再读传情
作者描绘了荆门山外长江两岸特有的秀美风光,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读出诗人的情感,读出诗歌的意境。大家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小组合作演绎,首:语调平实,语速适中;
颔:语调上扬,语速稍快,音色清亮;(兴奋、喜悦)颈:语调高亢,快慢结合,浑厚粗犷;(万丈豪情、朝气蓬勃)尾:语调深沉,语速徐缓沉稳。(无限眷恋)我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
八、“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白告别家乡,辞亲远游,虽依依惜别,却也朝气蓬勃,豪情万丈,离别于他是一首轻快的歌。离别是诗歌的一大主题,离别于柳永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忧愁;于李煜是“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怅惘;于王维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与思念;于徐志摩,则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的静默。
离别,或惆怅、或豁达,在诗人的笔下被定格为永恒,千古传诵。
九、畅叙别情
大家的生活中,必定也有大大小小的离别,或许是与至交好友的悲伤离别,或许是第一次离家住校与亲人的难舍难分,或许是假期与同学的短暂分离。每一次离别,都承载了种种离情别绪。请你用真情的笔触,流泻属于你的别样情怀。
要求:描写、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相结合,不少于200字。
其他四首诗歌方法同上。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诗词五首》西江月教案 语文版
《西江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词。过程与方法
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阕词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上阕词意,借助图画,展开想象,进行景物描写,体会词的意境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阕词的意思。
难点
根据上阕词意,借助图画,展开想象,进行景物描写,体会词的意境美。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诗与词有什么区别?
3解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2)你们在夜间走路有什么感受?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看投影,听课文朗读,注意重音和停止的地方。2自由练读上阕词,并在书上标出重音和停顿的地方。3指名读并评议。4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上阕词的意思。
1复习学习诗词的方法。投影:学习诗词的方法:字
词
句
诗意
体会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
2默读词的上阕,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参照老师提供的一些词的意思先自学,投影词意。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上阕词的意思。4交流上阕词的意思。
(1)指名读第一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2)指名读第二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3)齐读三、四句。讨论:
A.是什么送来一阵阵稻花香? B.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C.是谁在说丰年?
D.指名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5把上阕词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体会上阕词的意境。
1在上阕词中,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板书:看
听
闻
想)
2上阕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3小结:上阕词主要写了黄沙岭夏夜月光下的清丽美景。(板书)
这些景物美吗?有这么多的美景陪伴着作者夜行,他孤独吗?
4、上阕词中,作者从看、听、闻、想着几个方面来描写乡村夏夜月光下的清丽美景,你从中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板书)
(五)指导朗读。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词,用心体会景物的美丽。
2指名读,齐读并评议。
(六)拓展:观察图画,想情景写一段白话文。
1出示图。
2投影。小练笔:根据上阕词,图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写了那些景物?把作者看、听、闻、想到的补充进去,写一段白话文。提示:可抓住“明目”、“清风”、“稻花香”、等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描写。
3生练笔,师巡视。
4展示,交流,修改。
(七)作业 1修改白话文。
2背诵上阕词,预习下阕词。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看
明月
惊鹊
乡村夏夜月光下的清丽美景
听
清风
鸣蝉
蛙声
热爱大自然
闻
稻花香
关心人民生活 想
说丰年
企盼丰年 教学反思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30《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语文版(新)
《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
1、领悟诗词佳句,感悟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和所创设的美妙意境
2、积累诗词名句
重点:感悟诗词表达的真挚情感和创设的美妙意境 难点: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迢迢牵牛星>> 一 导入
中国情人节是哪天?怎么来的?请学生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朗读
三、读诗要弄清抒情主人公,抒的是什么情。本文抒情主人公是谁?抒的是什么情? 明确:织女星,抒的是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因此,从主题上看,本诗是一首思妇诗
四、分句分析
第一二句:点明描写对象 第三四句:采用什么方式写织女?
1、外表:素手,衬托织女的美丽,语言非常精炼。请问:假如你要表现一个人美丽,你会怎么写?一般人是全方位地写,而这里只用一个字就表现得很传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写,而不一定要全方位地写。现在学到了这个技巧,再要你写一个性格很粗暴的人,你会怎么写。(眉毛粗、竖)
2、动作描写:擢和弄,描写了一个劳动场面,表现了织女怎样的特点?(学生可能会答成勤劳)
第五六句:最会织布的织女为什么会“终日不成章”?
明确:魂不守舍,心绪不宁。可见,织女不一定勤劳,而是因为无法忍受思念之苦,因而用劳动来排遣。
什么原因导致织女“魂不守舍,心绪不宁”?答案在后四句。
第七至十句:“那浅浅的银河,定然不甚宽广”,跟第一句“迢迢”是否矛盾?
明确:河并不远,但因为不能相见,因而显得很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明知道彼此相爱,1 却不能在一起。
为什么不能相见?因为有人干涉。表现了织女怎样的感情?
怨恨、无奈。如果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还有理由来解释,但是明明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令人刻入骨髓。
五、分析六个叠词的作用。
增强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又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
六、本诗主要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情景交融
学习《渡荆门送别》
一、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预习下一课;
3、〖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学习《春望》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 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 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 “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第二课时
一、介绍诗人及解题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2、“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二、朗读
1、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2、一生试读
3、全班齐读。(边塞诗,温柔?霸气?)
三、分析
一句话概括全诗内容
。他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雪景
送别)
板书
漫天大雪图
雪中送别图
所以将全诗分为两层
将写景和送别的过渡句找出来
分两组
学习两层
要求:1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话叙述 2结合具体字词 分析诗句 例:“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一副雪花漫天飞舞的形象。“即”写作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瀚海阑干百丈冰,愁去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漫天大雪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雪中送别图” 全班读。
五、对比阅读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积累的送别诗。说说背背
下面我们选择大家熟悉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
1、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自选角度,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一下。比较角度提示:
送别人物:《白》诗岑参送武判官;《杜》诗王勃送杜少府;《黄》诗李白送孟浩然;《元》诗王维送元二。
送别地点:《白》诗新疆轮台;《杜》诗京城长安;《黄》诗湖北武汉;《元》诗京城长安。目的地:《白》诗京城长安;《杜》诗蜀州;《黄》诗江苏扬州;《元》诗新疆安西。送别环境:《白》诗冰天雪地;《杜》诗烟雾迷蒙;《黄》诗繁花似锦;《元》诗初春雨凄清。
送别心情:《白》诗百感交集战友别;《杜》诗洒脱少年刚阳别;《黄》诗诗意风流别;《元》诗深情体贴真情别。
朗读基调:《白》诗慷慨宛转;《杜》诗高亢爽朗;《黄》诗轻快潇洒;《元》诗舒缓诚挚。诗歌风格:《白》诗豪放雄奇;《杜》诗开阔俊朗;《黄》诗潇洒飘逸;《元》诗清新明快。重要特点:《白》诗咏雪显气概;《杜》诗直抒胸怀;《黄》诗绮丽意境,诗意细节;《元》诗截取典型情节。
教师小结:《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写给杜少府的,意境开阔,刚健爽朗,文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儿女情长的悲伤之态,所以应读得高亢,读得铿锵有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仿佛是一支抒情畅想曲,读来应是轻快潇洒,仿佛一颗诗心随着江水荡漾;《渭城曲》凄清的氛围可以用舒缓的节奏来表现,那对朋友深情体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种诚挚关切的久久凝视,也是深情的劝酒辞。而我们今天学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是边关将士英雄气概和儿女心肠交织在一起的高歌,它悲而不哀,因此应读得慷慨而婉转。
2、四人小组表演读,四首送别诗一人读一首。学习《西江月》
一、导入新课: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二、感知作者: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三、合作探究
1、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2、互动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长。因为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3、互动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
明确:白日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4、互动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
明确: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的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 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5、互动4: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明确:到了后夜,天边尚余几颗星。
6、互动5:“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吗? 明确: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
7、互动6: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吗? 明确: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
8、互动7: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
明确:词人用的是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
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9、学生创造性的表述下片内容(可参照上片的表达方式)。
四、总结
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的好,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板书设计
西 江 月 辛弃疾
写景烘托:明月
惊鹊
清风
鸣蝉
稻花香
蛙声 真情流露:热爱田园
避雨惊喜
兴趣盎然 后记: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斑羚飞渡》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所选的一篇散文精品,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故事非常惊险,可读性强,故事本身就是动物世界的奇观。课文中展示的一幅幅凄美的图画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关注动物世界情感的极好的典范,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3、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斑羚的精神。
教学难点
1、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
2、对“爱”的再理解、再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讲故事导入: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一个同样令人悲壮感人的关于斑羚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2、简介作者
沈石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作协理事。1952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宁波慈溪。1979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其动物小说别具一格,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二、整体感知
欣赏《斑羚飞渡》视频,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划分课文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2)交待了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飞渡前)
第二部分:(3—16)写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小的一半生存的方法。(飞渡时)
第三部分:(17)写镰刀头羊悲壮的走向死亡。(飞渡后)
飞渡前(身陷绝境)——飞渡时(一跳失败、母羚绝望、分成两拔、斑羚渡飞)——飞渡后(走向彩虹)
三、自主研讨
1.文章从哪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绝境?
答:文章开头设置了悬念,“逼”“伤心”等字可看出。第二段中形象的比喻(对山的),斑羚的跳跃能力等可看出斑羚群已无路可逃。
2.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文章重点抓住哪些进行描写?
明确:镰刀头羊,因为它成功地指挥了这次飞渡。(三次叫声: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文章从外形、神态、动作、叫声等方面,重点刻画了镰刀头羊的形象。
3.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如何理解此时头羊的心理?
明确:在危难时刻,所有的斑羚都注视着这只头羊,而头羊沿着悬崖巡视一圈之后,知道前面是绝路,而后面又有狩猎队的追击。头羊一时想不出拯救这群斑羚的办法,只好仰望苍穹,悲鸣数声,表现了内心的绝望。
4.镰刀头羊为何“悲怆地轻咩了一声”从年轻斑羚的行列走到老年斑羚的队伍里了?
明确:斑羚群分为两拨之后,头羊发现老年斑羚那拔少十来只,为了使自救方案取得成功,必须使两拨斑羚数量一致,于是头羊从年轻的行列走出,归入年老的队伍中,其他中年斑羚也随着归入年老的队伍中,然而,选择老年斑羚那拨,即是选择了死亡,因此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忧伤的叹息,表达了它沉重而悲壮的心情,也是召唤补充死亡队伍。
5、(1)斑羚是如何飞渡的呢?请同学们一起读读“斑羚飞渡”的第9自然段,边读边在文中圈出半大斑羚和老斑羚飞渡的动词。
(走、退、飞奔、起跑、跃、跳、钩、蹿跃、猛蹬、起跳、坠落、落)
(2)、细读课文,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刚才从这一段中飞渡的斑羚羊,以及老羚羊和镰刀头羊这些动物身上,你感受到这是一群怎样的斑羚呢?可以看出哪些可贵的品质?
教师总结斑羚精神: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勇于牺牲、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关爱后辈。
6.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明确: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7.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一事为什么让“我”感到震惊?)
明确:“我”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8.找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句子,阅读体味: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明确:彩虹是虚幻、美丽的。虚幻而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9.在这群斑羚的身上,我们年青的一代,要从这群斑羚身上学些什么东西呢? 明确:面对种群的灭绝这群进退维谷的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它们的智慧、才能,胆识,特别是从容镇定,舍已为人的情操,可贵的团体精神。
教师总结:确实,作为人类的我们,面对生命,应让生命显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四、体验反思
沈石溪曾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
1、那么下面请大家看一个人类面对生与死的资料,与动物斑羚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说吗?
出示资料:
一个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同学们,动物亦是生命,动物亦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2、思考:斑羚飞渡这一悲剧是谁造成的?(人)
3、是啊,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请用心感受这些画面,然后思考:从人类的身上我们又能想到些什么呢?(屏幕显示:人破坏动物,破坏自然的资料)(板 结束语
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真心希望人与自然能和谐共处,希望斑羚们今天的悲局不再重演,最后把《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送给大家,来结束今天的课。
“所有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学生齐读。
五、布置作业
写一则关于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公益广告。
附: 板书设计
飞渡前—— 身陷绝境(极度危险)
峰回路转(一线生机)方式:踏板 跳跃↗飞渡时↘ 斑羚飞渡(从容一跃)场面:凄美 悲壮
飞渡后—— 走向彩虹(英勇献身)结果:无悔 新生
教学反思:
本教案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研读与探究,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对文章相关语段的体味与感悟,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文本内容。同时教案注意了自然与生活的联系,在教授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自然渗透生活故事和人文情怀,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情感熏陶的目的。所以在教授本课内容中,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写出的读后感也很有内涵。可见,要想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教师的素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精心的设计好每一节课,常学常新,这样想不上好一节课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