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学课程标准(经济专业)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 学 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4、学 分:3学分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
二、金融功能的变革
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货币概述(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货币“质”的规定性
一、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三、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 思考题:
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起源的?
2.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述货币“质”的规定性? 3.试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类型。
第二节 货币“量”的规定性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三、我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及其纠正
四、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2.试述我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的根源及其后果。3.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以价格形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二、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
三、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
四、贮藏手段:货币购买力的“暂歇”
五、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思考题:
1.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如何? 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有哪些特点?
3.与流通手段相比,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有哪些特点? 4.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贮藏作用有哪些进展?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演变
二、我国的货币制度
三、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
四、国际货币制度 思考题:
1.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3.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哪些特点?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
4.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5.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6.为什么说不理解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金融? 7.一国两制下香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8.什么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谋求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目前解决的状况如何?
9.试述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及前景。10.试述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演变发展过程。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信用制度、信用工具及其类型和利息与利率的基础知识,掌握信用的特征、形式和作用及信用、利息与利率的概念和现值、终值;理解利息的本质和利率理论及利率决定。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
二、信用的特征
三、信用制度及信用形式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
五、信用风险防范 思考题:
1.什么是信用?它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2.试述信用的特征。3.试述信用的经济职能。4.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5.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6.试述银行信用的特点。
7.试述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及其相互关系。8.如何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的产生?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及其类型
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
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
五、金融衍生工具 思考题:
1.什么是信用工具?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要求? 2.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的本质
二、利息率及其分类
三、利率理论及利率决定
四、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
五、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思考题:
1.试述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2.什么是利率?它是如何分类的? 3.试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4.试述IS-LM框架下的利率决定理论。5.试述利率杠杠的功能。
6.试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第四章 金融市场(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及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特性及理论,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类型及功能,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和证劵投资基金市场的基本知识及理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特性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五、金融市场的发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内涵与外延?它与普通商品市场相比有什么特性? 2.如何对金融市场进行分类?
3.金融市场由哪些要素构成?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何? 4.试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5.如何理解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短期信贷市场
二、同业拆借市场
三、商业票据市场
四、短期债券市场
五、回购市场
六、CDs市场 思考题:
同业拆借市场有哪些主要模式?其共同点何在?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股票市场
二、长期债券市场 思考题:
1.我国公司股票上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从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入手,论证稳定股市的政策主张。
3.长期债券市场由哪几部分组成?发展我国长期债券市场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第四节
其他金融市场
一、黄金市场
二、外汇市场
三、保险市场
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五、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六、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 思考题:
1.我国外汇市场有哪些缺陷?矫正这些缺陷应该采取哪些举措? 2.从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入手,预测未来黄金价格变动的趋势。3.论述我国保险市场高速发展的动因。4.比较分析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异同。5.简述对冲基金的主要特征。6.简述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7.各国创业板市场发展采用了哪些模式?
第五节
国际金融市场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构成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1.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2.简述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3.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它有哪些特点?
第六节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二、有效市场理论
三、资本结构理论
四、行为金融理论 思考题:
试述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四大理论体系。
第五章 金融机构(4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演变与现状及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状况;解掌握金融金融机构的含义、分类、功能及各金融机构在机构体系中的地位;掌握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状况。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一、金融机构及其功能和类型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思考题:
1.试述金融机构的功能。2.试述金融机构的基本类型。
3.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哪几种制度形式? 4.西方国家专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投资基金?其组织形式如何?
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机构
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与演变
三、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 思考题:
1.我国的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2.试述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世界银行集团
三、国际清算银行
四、区域性金融机构 思考题:
1.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各自贷款的特点。2.国际清算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3.亚洲开发银行的主要宗旨是什么?
第六章 商业银行(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的基础和发展,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结构,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主要业务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 思考题:
1.当代商业银行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2.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如何? 3.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 4.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思考题:
1.试述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组成。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变迁
三、《巴塞尔协议》系列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思考题:
1.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2.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大小的指标有哪些?
3.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变迁。4.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5.简述《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改过程。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
一、中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历程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思考题:
1.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历程。2.简述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3.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4.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的作用与问题。
第七章 中央银行(4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和机构设置,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以及其组织形式等基本知识,理解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的地位、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和金融监管原则,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清算业务,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特殊职能及中央银行开展的特殊金融业务。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客观要求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2.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3.试述二战后中央银行发生了哪些变化。4.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试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
四、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2.试述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3.试述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4.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
第八章 货币需求(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地位和机构设置;掌握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和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熟练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主要类型、职能以及其业务活动的原则。联系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掌握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了解中央银行支付清算制度的内容及作用。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一、货币需求及其理论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
三、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
2.试述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的关系,并弄清这一关系的实际意义?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三、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四、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五、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析 思考题:
1.试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2.试述费雪的交易方程式。3.试述剑桥方程式。
4.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5.试述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一、权变法和规则法
二、中国传统的货币需要量确定方法
三、多项挂钩法和单项挂钩法 思考题:
1.试述权变法和规则法的内容并加以比较。
2.试述我国传统的货币量测定方法“1:8”的经验数据法。
3.试述用多项挂钩和单项挂钩法测定货币需要量的方法和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九章 货币供给(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全面地把握和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了解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式,熟练掌握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了解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三、货币供给理论在中国 思考题:
1.试述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试述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一、货币出白银行
二、出白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三、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
四、对“贷款引出存款”质疑的解析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的? 2.“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会不会导致信贷失控?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一、现金运行机制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思考题:
1.试述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关系。2.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3.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在量上有哪些限制因素。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一、由存款派生引出的货币供给模型
二、基础货币“质”和“量”的规定性
三、基础货币变动与中央银行控制
四、货币乘数 思考题:
1.试述基础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2.试述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3.试述影响货币乘数的若干因素。
第五节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一、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的转换
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
三、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复杂性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2.试述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复杂性。
第六节 货币供给与相关经济范畴的联系
一、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二、利率、汇率变动与货币供给
三、虚拟经济与货币供给 思考题:
1.试述利息、汇率变动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2.试述虚拟经济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供给量有效性的影响。
第十章 货币均衡(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和把握影响货币供给增减变化的因素,理解和掌握货币供给的通用模型,掌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以及我国目前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掌握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了解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第一节 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三、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什么关系? 2.货币供求与利率之间有何关系?试以IS―LM模型加以说明。
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
一、货币失衡的原因
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 思考题:
1.试分析货币失衡的原因。
2.试述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对策。.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
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 思考题:
1.如何运用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变更政策的配合实现内外均衡? 2.如何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解决“米德冲突”? 3.试分析我国近年来内外均衡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4.如何判断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我国目前可采取哪些措施消除过度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5.国际资本的流入会给货币均衡带来哪些冲击?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通货膨胀的衡量、分类,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应,熟练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 思考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不能将它与货币发行过多、物价上涨、财政赤字划等号? 2.试述通货膨胀的类型。3.如何度量通货膨胀?
4.试述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通货膨胀效应的不同评价?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思考题:
1.试述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2.货币主义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治理通货膨胀的主张上有何不同? 3.试述你对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认识。
第三节 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
三、通货紧缩的理论 思考题:
1.什么是通货紧缩?它如何进行分类? 2.试述西方的通货紧缩理论。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
一、通货紧缩的成因
二、通货紧缩的治理 思考题:
1.试述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
2.谈谈你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形势的看法。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调控(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目标及相互间的关系,熟练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了解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掌握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及其选择标准,掌握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和干扰因素。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
2.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统一。3.试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特征与选择。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思考题:
1.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2.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其效果和局限性如何? 3.什么是再贴现政策?它有哪些优缺点?
4.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它有哪些优缺点? 5.如何完善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时滞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前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新变化? 2.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第四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理论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
二、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
三、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
四、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思考题:试述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演进过程。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实践
二、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
思考题: 简述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涵。
第六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一、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因
三、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方法
四、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有效性
五、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思考题: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因是什么?提高中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第十三章 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2课时)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三、金融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思考题:
1.试述格利和萧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2.试述戈德密斯关于金融发展的要点。
3.试述麦金农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的分析。
第二节 金融压抑、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
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
二、金融约束理论
思考题:试述金融深化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创新及其理论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 思考题:
1.试述金融创新的主要包括的内容。2.试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为什么说金融创新既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又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因素? 第四节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一、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开放
二、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思考题:
1.试述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全球化的形成过程。
2.试述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出勤、课堂提问及期末闭卷考试。教学参考资料:
1.《货币银行学》,戴国强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货币金融学》,黄宪、江春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3.《金融学》,王松奇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4.《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唐旭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 5.《货币金融学》,[美]米什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胡庆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7.《金融学》,张强、乔海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李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9.《金融学教程》,杨长江、张波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当前金融改革开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上海金融学会编,学林出版社
第二篇:《经济应用文》课程标准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旨在着重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能力,是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共30课时,2学分。使经济类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文体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知识和一般方法,获取必备的专业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总体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为写好毕业论文和从事学术研究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有直接社会效用的文书,它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公务的工具。应用文写作是研究实用文内部规律和实用文写作规律的科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为普通高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在学生经过普通高中或中职的语文课教学,具备了相应的语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应用文写作是写作学的分支,属写作学课程。但它不同于常见的基础写作课,它以写作学的理论为基础,更侧重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实 用文体的写作特点、规律和写作方法的学习,不讲授文学写作(创作)。应用文写作中的财经文书、法律文书、广告、新闻等章节的写作教学内容与 经济、法律、艺术、文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紧密联系,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现代汉语、基础写作、逻辑学及文体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与本课程前 后相关的课程有:《语文》、《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各专业课程。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文章成了信息生产、贮存、传递、交流的一种主要手段,成了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有些国外专家、学者把人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称为“第一文化”,把掌握电子计算机语言称为“第二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须掌握这两种“文化”,而第一文化又是第二文化的基础。如果说工业的描述手段是“蓝图”,那么,科学技术的表现手段就是“文章”。所以,不管是语文、财经、法律等专业的学生,还是理、工、农、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好应用文写作。本课程教学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通用能力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教授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结合写作训练,作 1
文讲评等环节,遵循实用为本,适度放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想方设法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的格式和方法,为将来参加工作,满足社会对应用文写作日益迫切的需求做准备,同时促进各类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设计的思路
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任务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
了解写作原理和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文种的写作规范,能运用有关写作方法和技巧,锻炼表达能力,培养对经济活动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多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
高职高专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其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就是强调学科的应用性、现实的针对性和社会的实践性。应用文写作的本质特征就是“工具性”,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应当结合例文的分析进行,而例文的补充一定要慎重,要尽量选用写得规范的文章。
3.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勤写多练,一直是写作教学中倍受重视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只有切实重视写作训练,并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学生所学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只讲不练,或练得不够,是不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规律,也无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本着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以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以体例模块化,实践项目化组织安排教学,锻造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讲授与训练,学生能系统了解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较熟练地掌握专科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应用写作技能,能写出主旨明确、详略得当,结构合理、语言得体、格式规范的常用经济应用文。
2、具体目标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了解经济应用文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二章
行政公文 教学目标
本章着重了解、熟悉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决定、会议纪要等行政文书的特点、体式和写作要求;掌握公告、通告、通知、通报的区别、格式和写作技巧;练习写作行政公文。第三章 日用类经济文书 教学目标:
了解书信、条据、启事、声明、海报等日用类经济文书的特点、格式和写作要求,掌握这几种文书的写作技巧,重点练习写作条据和启事。第四章 常用事务公文 教学目标:
了解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简报、规章制度的作用、特点和写作要求,掌握几种事务性文书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掌握总结和述职报告的区别,训练写作计划、总结和述职报告。第五章 常用经济市场文书
教学目标:
了解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合同、招投标书的作用、内容和写作要求,掌握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方法,掌握经济合同的写作要素,掌握几种文书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练习写作市场调查报告和经济合同。第六章 财经专业文书
教学目标:
了解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分析方法,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了解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反诉状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要求,掌握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和几种诉讼文书的区别。练习写作四种诉讼文书。第七章 经济活动文书
教学目标:
了解广告、说明书、经济简报、经济新闻和公司介绍的作用、写作要求和特点,掌握几种经济活动文书写作的技巧和要求,训练写作广告、产品说明书、经济新闻和公司介绍。第八章 经济学术论文 教学目标:
了解经济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掌握论文写作的结构、内容要求,规范学术论文的写作。
三、内容标准 项目一:文体与语体 实训目的: 使学生了解文体与语体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应用文的语言特点。教学准备:
实训之前布置学生学习课本文体与语体部分的知识,并查阅有关材料。方式:学生分组讨论(每班5人为一小组),师生共同解决。课时:2学时 项目二:公文的标题
实训目的:公文的标题与普通文章的标题有很大不同,它有严格的规范。通过本项训练,要使学生掌握公文标题的写作规范,为下一步公文的写作打好基础。实训准备:在对公文的特点及文种等理论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方式:学生分组讨论(每班5人为一小组),师生共同解决。课时:2学时 项目三:公文写作 实训目的:
1、公文中的请示、函、报告,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容易混淆,通过本项训练,使学生能更好掌握三种公文的特点,避免便用中的错误。
2、通知是公文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文种,通过本项训练,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通知的特点。
方式:学生分组讨论(每班5人为一小组),师生共同解决。课时:2课时 项目四:事务文书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事务文书中的计划、总结、简报的格式写法及行文特点。
实训准备:在学生已经对以上文种的写作特点已有一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方式:学生分组讨论(每班5人为一小组),师生共同解决。课时:2学时 项目五:财经文书 性质:课堂实训
实训目的: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合同的格式、行文特点。
实训准备:在学生对以上文种有一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实训方式:
1、分小组进行讨论(5人一小组)
2、各小组写出评析内容
3、教师根据所评析内容评定成绩(满分为10分)课时:2学时 项目六:司法文书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几种主要的司法文书的写作特点.实训准备:在学生对几种主要的司法文书有一定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训方式:课堂分组讨论,然后把主要内容表述出来。教师根据所写内容评定分数(满分为10分)课时:2学时 项目七:传播文稿
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对已学过的新闻、广告文的写作特点有更好的了解。实训准备:在对传播文稿的性质、特点已有一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实训方式:分组讨论(每5人一小组)、并写出评析内容,然后教师评出成绩(满分10分)课时:2学时
(2)课外实训项目安排如下:(具体的见下表)项目一 为国家行政机关代为拟写公文稿 项目二 对本校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调查 项目三 模拟进行一次购买计算机设备的洽谈活动 项目四 模拟组织一次系学生会
项目五 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工科类学生适用)项目六 参加一次校园活动
项目七 模拟举办一次XX单位年终总结大会 项目八 模拟法庭撰写诉状
基于课时的限制,我们把课外实训项目内容与训练落实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在第二课堂完成。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教师课内精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加强学生实践训练环节。
3、学生按照教学内容完成相应的作业。
(二)考核评价建议
1、本课程属于考查课程
2、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20%,考试成绩60%。
3、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定,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情况、综合作业进行评定: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的使用与规划 要教授一门课程首先要选好教材,教材的选择要科学合理,符合大纲要求,本课程的教材是经我们教研室精心选 择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张德实主编的《应用写作》(第二版)。教材所选 6
内容编排新颖、科学,包括写作理论、例文简析、习题训练三部分内容,特别突出了文案教学和综合训 练。文案教学采用了文体介绍、典型文章与瑕疵文章对比分析的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的得失。各章的综合 练习,除了巩固概念类的习题外,还设计了模拟性的写作训练,体现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以学生为主,以练为主 ”的特色。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为了增大每堂课的信息容量,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使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小班授课。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试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教师通过教学软件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充分利用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的设施进行教学。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数学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六)其它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
第三篇:金融学专业简介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在很多人看来,即深奥又神秘。其实金融学本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从利率调整到物价上涨,从买房贷款到百姓存款,到处都有金融学的影子。那么,金融专业是做什么的?金融专业的前途如何?就业领域有哪些?立志金融行业的同学们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来增加竞争力呢?
‘专业解析’
每个人都离不开金融学
提起金融,人们常会将它与经济、货币和银行联系在一起。实际上,金融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等。金融学理论一共包括3部分,即货币理论、银行理论、金融理论。金融是指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资金的融通。广义的金融,包括与货币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这注定了每个人都离不开金融。
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搞不清金融学和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可以这样看,经济学比较宏观,它包括金融、国际贸易、财政、税收、保险、会计、统计等相关学科,杂而不精;相对而言金融学比较微观,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和运作。例如: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与外汇的买卖,股票、债券、基金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和国际货币结算等等。应该说,金融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学科分支。
知名作家严行方认为,金融学这棵大树的根基确实在经济学那里,但它和经济学是同一片森林里两棵完全不同的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经济关系及资源配置,金融学研究的主要是资金流通及货币信用。无论个人投资还是公司理财,金融学要比经济学实用得多。尤其是在短期资本和财富运用、增值方面,它的指导作用更大。
本科阶段主要课程
本科阶段金融学的主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学、国际贸易、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经济学、现代货币理论、国际货币制度概论、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学习金融学的同学们在本科阶段除了要求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比如分析、预测股票和外汇价格的变动,掌握时机买卖证券赚取利润的技巧等。金融学专业一般学制为四年,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与就业’
近年来,金融学专业一直稳居在报考专业的前5名,可谓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金融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75%,是毕业三年内就业最稳定的行业之一,也是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据教育部公布的2010 1
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金融学专业普通院校的就业区间处于B+,就业率≥85%;211院校就业区间处于A-;就业率≥90%。
用人单位青睐高端人才
中国加入WTO后,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都面临着外国巨型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这就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加大了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它给予了金融专业强大的发展动力。
农村商业银行某营业室负责人傅经理说:“现在的毕业生机会很多,20多年前,北京只有四大行,就业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而现在除了工、农、中、建四大行,还有股份制的银行,比如中信、民生、华夏、招商等。而外资银行也越来越多,比如花旗、渣打、德意志银行等,这些在北京开了可能都不止一家。另外,每年还有一些地方性银行也会转成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如,浙江商业银行就从原来的区域性银行转变成了全国性的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都在北京有分行,这也是地区性银行向全国性银行转变的一个趋势。相对来说,毕业生的就业的渠道是越来越广了。”傅经理表示,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加入到了本土竞争的行列,他们的到来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银行业的传统盈利模式。从以前的靠存贷利差增加收入,扩展到现在的个人业务、基金业务、股票业务等,从而使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也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增多并不意味着是对所有毕业生而言,大部分机会更多的赋予了高层次的金融人才。傅经理表示,懂外语,有丰富的金融经验的人才,特别是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知识的高端人才尤其走俏。事实上,由于连续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使得业内对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
主要就业领域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以外,还有几大主要去向:
一、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其局限在于,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本科生想进入很难。
二、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这样的公司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如果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建树,这一行业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该行业对学历的要求一般要达到硕士学历,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高。
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如果有在银行、证券的从业经历,进入到金融租赁、担保行业中应该更有作为。
四、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精算是非常吃香的。
五、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六、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在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也是不错的,但它对财务、产业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七、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
“现在银行的就业竞争有的是30:1,有的甚至是50:1,竞争相当激烈。如果只将目光聚集在银行业,那么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傅经理说,“大学毕业生不妨放宽思路,一些信托公司、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包括典当行都是金融专业学生可以选择的方向。”例如,典当行,它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取综合费用和利息。在一些资金的运作模式上和银行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光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在柜台抵押付款。有些大的典当行还有区域的连锁,资金如何用出、资信审核、抵押放贷等环节,都需要金融的专业知识。所以,这些都是毕业生们的就业渠道。如果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尽量多掌握一些专业相关技能。傅经理表示,其实,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
‘报考指南’学校众多 重点集中在二本以上
目前我国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院校共有300多所,专业设置总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财经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经济学院或金融学院下设的金融学专业,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等。另外,一些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金融专业,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世界经济博士点在国内最早培养国际金融方向的博士生。
开设金融类专业的院校尽管在办学层次、培养水平、专业特色、录取批次之间都有差别,但从历年报考的情况来看,金融类专业录取分数一直是居高不下。好的专业院校大都集中在二本以上,名校的金融专业尤其难考。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历年来高分段考生集中的院校,在京录取分数段都在630分—670左右。除了以上几所顶尖院校,厦门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天津财经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专业可以说是“传统优势项目”。这些院校在京录取分数段大都在600分—630分左右。也属于中、高分段考生竞争激烈的院校。
由于金融专业报考热门,很多一般院校的金融专业收分都比较高,如果考生的成绩一般但对金融学非常感兴趣,可以考虑退而求其次。例如江西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等总体来讲开设金融专业时间较长,学科各有优势,比较适宜于喜欢金融专业但成绩中等的考生。这些院校的金融专业录取分数段大概在500分—520分左右,在京属于二批次招生院校。
另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也是该专业在京招生的“大户”,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只在一批招生,且分数较高。金融学和国际金融专业分数段都要达到560分—620分左右。而北京工商大学则是以经济学大类在京招生的,文科一批要达到530分—
580分之间,二批分数达到了500—530分之间;理科只在二批中招生,且分数也要达到490分以上。(以上分数为2010年数据,仅供参考)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除了院校层次和分数以外,在报考时院校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院校,在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会带有自身的特点。
如北京语言大学的金融专业培养要求是:经过专业学习和强化训练,学生能熟练掌握英语技能,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并综合运用各种最新的金融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中的金融问题。其专业课程大都采用双语授课,对学生语言方面的培养要求更高些。如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注重宏观金融理论、政策及应用金融的教学与研究。其特点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金融专业立足微观金融,着重培能在“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适应金融市场变化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除了不同院校的相同专业外,即使是同一所院校开设的同一个专业,也会根据培养目标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中央财经大学的就有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公司理财等方向同时招生。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报时一定要看清院校层次、专业方向、院校章程、专业录取分数等信息,选择和自己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报考,以免出现失误。
学金融数学要求高
金融类专业对学生数学的要求大都非常高,尤其是证券、保险类,其中保险专业会涉及到一个保险精算师的职业资格考试,数学科目之难让很多数学专业的同学都为之咋舌。
中国银行国门支行的王经理表示,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虽然这些专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但并不意味着适合所有的学生。如果单从纯粹的文理分科来说,大部分与金融投资有关的专业都应列入文科(财经类专业)。在很多高校里,其他财经专业的数学课程开设的是相对简单的经济数学,而金融类专业开设的则是高等数学。另外,毕业生进入证券投资、证券及保险相关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因此,良好的英语、数学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对数字比较敏感,同时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更适合选择金融专业。需要提醒的是,从事金融工作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承担投资风险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开设院校’部分开设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金融学重点学科分布: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第四篇:金融学专业详解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金融学专业详解
金融学专业详解:
专业概览
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专业排名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财经大学 南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辽宁大学就业前景
1)高学历人才需求旺盛
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2)复合型金融人才渐受欢迎
除了学历要求之外 , 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运城中公教育
本文转自运城中公网。————————————————————————————-百度文库
第五篇:金融学专业(专升本)
金融学专业(专升本)
一、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两年半至五年。
二、专业发展方向
国际金融、银行、投资理财方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知识结构,适应在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四、基本培养规格
1、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银行、证券等业务的基本能力;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毕业总学分:80 学分
课内总学时(含网络课件、辅导答疑等):1440学时
六、毕业实践考核
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业实践考核。
七、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
(三)、大学英语
(四)、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线性代数
(一)、管理学原理(学位主干课)、财政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
(二)(学位主干课)、金融市场学
(二)(学位主干课)、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投资学、中级财务管理、金融机构管理、国际结算、资产评估、个人理财规划原理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