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思我的汉族民歌
反思我的《汉族民歌》这一课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要成长为新时代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一、反思自己的备课过程
音乐课的备课和语、数、外等学科一样要精备,甚至花费的时间更多。有很多老师对“小科”老师有偏见,看到我趴在办公桌上认真思索备着课,有时会奇怪地说:“音乐课还用备课?放几首流行歌学生不是高兴得很?”其实不然。要这样的方法去上课,那还有音乐老师干什么,学生自己都会放哩。而且这样的音乐课能坚持多久?更大的问题是根本违背音乐课的宗旨。音乐课不只是简单的听听流行歌曲,会唱几首流行歌曲。我们担负着提高中学生音乐鉴赏水平,提高中学生各方面音乐技能的重任。每个星期才一节音乐课,要在短短的一节课完成这样的重任,必须要精心备好课,才能驾驭好宝贵的一节课时间。
1、备好学习目标
目标是三维的,知识、情感、价值观。其实就学习中的内容也许只
一、两个点。但是通过这
一、两个点的教与学,贯穿三维的总体教学目标。如“汉族民歌”一个点是让学生对汉族民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第二个点是按体裁分为三类:一类是山歌,二是号子,三是小调,每一类型民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根据两个点设计整个教学流程,流程中了解民歌环节就是三维目标中理论知识落实的一个环节。在第一个内容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对民歌的定义这一环节,也是教会学生怎么介定什么是民歌什么这一技能目标达成的过程。
2、备好教学流程
目标确定好了后,教学流程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要能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要他们能主动配合,就要费脑筋了噢。自己理论功底丰厚,可能设计的流程内容很有趣,会讲得很精彩学生就会喜欢听。如果自己没多少内容可以拿出来,就要借鉴网上别人上课的流程了。书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就一本音乐鉴赏书,而且每一章只有学习的几首歌曲例子和根据学习目标设制的宏观问题,根本没有细节流程可以借鉴。其实编者也是为了给教者宽广的空间去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细节。那么教者就应该把整堂教学流程像导演一场戏一样,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语言都在剧本中设计好。我在《汉族民歌》这节课中,就是把很多引导的语言都记录在备课本中的,以便上课时能流畅的驾驭课堂。
二、反思自己的上课过程
1、自然地导入流程
我上课老不喊起立,老师您好,这样的程序。有时我会直接放音乐,有时会聊天的形式。如《汉族民歌》这节课,进教室看到学生们很沉闷,我会说:“同学们看你们无精打采的样子,上课前给你们唱一首非常流行的歌吧!”学生自然就高兴了,其实唱的就是山歌体裁的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只唱几句,学生会大叫老歌,不流行,换一首。我会笑着说:“当年很流行的嘛!”其实不用换了,接着我讲课的问题就出来了:“这首歌被现在的一位农民歌手再次唱红的噢,他是谁啊?”学生自然回答阿宝。“那就你们的知识水平,这首歌是民歌吗?”接着又来一首《黄土高坡》民歌和非民歌对比,得出民歌的定义。如果学生看到我来了很高兴的望着我笑,我会说:“看你们笑这么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唱一首歌你们听听吧。”很夸张的音调唱起《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让学生开心,接着讲课的问题就出来了。
2、灵活地处理流程时间
精心导演的一场戏,有时由于学生的现场配合会出现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流程中,对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旋律感情基调听后进行描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班,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反应很快,而且主动举手。这个问题是内容目标二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如果很快答出来,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在其他出彩的教学环节上。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的班,学生半天说不上来一个词,这时老师也没必要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浪费时间,可以说出几个词让学生进行选择回答,因为大量的时间要用在山歌旋律感情基调形成原因的讨论上。
3、生活化的情境教学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就是教学的源泉。以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讲解,会更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讲到汉族民歌的历史发展,我们湖北民歌的举例中,我就举了我在生活中收集的一首民歌。在初中上学时的某一个夏天,我婆婆给我唱过的一首民歌。“一把扇子嘛,哟哟,二把扇子嘛,连连„„”我模仿老人颤微的声调唱了一下,学生立刻热烈鼓掌。我说我可能是这首歌的唯一传人,学生听着都羡慕不已。这就是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情感教学。通过自己游玩桂林时对唱山歌的情境再现也是让学生听着津津有味,有的甚至立刻想到桂林去对对山歌。
4、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不是老师自导自演的过程,很多老师为是老师导,学生演,我认为老师演很重要,师、生共演更精彩。老师演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演能让其体验学习的快乐过程,从而兴趣更浓,印象更深。在学山歌时,我设计了师生对唱的环节,老师唱上句,学生和唱下句衬词部分,真是开心极了。在学号子部分时我设计大家一起唱一领众和的《众人划浆开大船》,这首歌动感强烈,又是号子歌曲流行化的优秀代表作品。学生就是喜欢节奏强,动感强的现代歌曲,一起唱唱这样的歌曲既能让学生都动起来,又能把号子体裁的歌曲深深印入脑海,又感受到原始劳动号子原来也能这么演变成现代流行歌曲,体会到了民歌的发展与创新过程,真是一举多得。
音乐教育最终也是人的教育、情感的教育,通过以上自然的导入,真实的情境教学,精彩的师生互动教学环节,肯定能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得快乐,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情感得以升华,从而得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要多写教学反思,多总结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自己提升成为一名出类拔粹音乐教师。
第二篇: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澧水船夫号子》 2.《小河淌水》 3.《茉莉花》 教学目标
1.用心聆听《澧水船夫号子》,尝试参与《过滩号子》的表演,体会号子节奏固定,与劳动紧密结合,既适合边唱边劳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的特点。
2.欣赏《小河淌水》具有时代感的通俗演唱,感受山歌的节奏自由,常在歌曲的开头加一些吆喝性的喊句。
3.聆听《茉莉花》,感受小调词曲的优美流畅,节奏规整,感情表达细腻、委婉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说出号子、山歌、小调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
黑板 拔河绳 多媒体
方法:视听、讲授、对比、讨论 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合作这节音乐课,据我了解咱们高一 班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不错的班级,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在这节课把你们班团结合作的精神拿出来,也再次向今天来听课的老师证明我们是最棒的。①请同学们聆听音乐,找一找你们熟悉的旋律。(播放音乐)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 学生:《茉莉花》 ②老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首乐曲是29届奥运会颁奖的音乐。大家都知道《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民歌的种类有很多,从体裁上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学生:小调、号子、山歌
2、新授课小调《茉莉花》
①我们知道,民歌的种类非常丰富,可以分为小调、山歌和号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小调《茉莉花》。(播放音乐)②同学们想听老师来演唱这首歌曲吗?
③再次播放音乐,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这首小调歌曲《茉莉花》有怎样的音乐特征(旋律怎样,节奏怎样)学生:旋律婉转,节奏规整
3、欣赏山歌《小河淌水》
①同学们,学习了小调,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山歌,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有着“东方小夜曲”之称的歌曲《小河淌水》。(播放音乐)
②仔细聆听歌曲的词,想象一下,在银色的月光下,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居住的地方。(伴着老师的朗诵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
③知识延伸:各地的山歌的名称也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和四川的晨曲等。
4、聆听号子《澧水船夫号子》
①了解号子的定义: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号子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作劳动、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②欣赏歌曲《澧水船夫号子》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流经湖南西北部。全曲以船夫摇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变而成,通过节奏平缓、曲调悠扬动听的《三幺台》、《平板》和曲调简洁有力的《数板》以及节奏明快、曲调紧张急促的《高腔》等,生动地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的劳动过程,展现了澧水船夫船夫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开朗、勇敢坚毅的性格。它是一曲船夫们用辛勤劳动和汗水谱写的劳动赞歌。
③欣赏了《澧水船夫号子》让我们感受了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半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教学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我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对我们汉族的民歌有一定的了解,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解决老师留下的课堂作业,找一找哪些歌曲是运用民歌来作为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感谢同学们,好,下课。
第三篇:民歌教学反思
一、音乐的语言情景的设计 《龙船调》导入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让学生用普通话读那段对白,自己再用湖北方言带入,我让学生用普通话读那段对白,自己再用比较夸张的湖北方言带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进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二、互动、活跃的教学气氛带领学生很快的进入状态
学习气氛较好也是我认为最成功的地方。我始终认为只有老师进入了状态学生才会有积极的学习情绪,在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可以尽快进入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听乐曲的理解。使学生对带有典型地方特色的乐曲产生兴趣,对主体旋律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再加上师生互动,学生掌握的基本不错,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通过多媒辅助教学,并科学进行引导,使整堂课内容变得丰满起来了,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课改教学给学习带来乐趣。
不足之处:最失败的地方就是知识点的不准确,名歌的类型分类,龙船调既有小调为主,但是歌曲开头又有山歌的风格的名歌类型,在这个问题上我出现了很低级的错误,说明对知识掌握没有特别严谨,以后上课一定精益求精。我却觉得自己的课堂调控不够理想,有些问题都是稍微的讲了一点,没有再深一点的挖下去,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在教学中还应该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够通过自己的激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欣赏歌曲时,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应从民歌的类型中发掘问题,从而一步一步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不足是学生参与稍微薄弱了些,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来表演,以后会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现才艺的舞台、生从师教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师生共营的课堂。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顺序渐进,重在参与,重在过程,有良好的结果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应以发展性评价的方法去促进、完善。千万不要出现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并且在开放式提问题与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中,一定要以发展、激励、发现为指导思想,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能力,陶冶性情,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第四篇:我最喜欢的一首民歌
我最喜欢的一首民歌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各族人民在朝代的更替之中,文化交融而富有民族特色,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民歌是各民族文化的象征与积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民族歌曲源远流长,世世代代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劳动、斗争,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句句是发自肺腑的关于本民族生活的象征。在我国的民歌音乐之中,带有草原特色的内蒙古民歌是我所喜欢的一种地方民歌。我最喜欢的一首民歌是,内蒙古民歌《鸿雁》。
鸿雁只有短短的两个小结,却浓缩了乐观向上的草原人的生活态度与日常生活。“鸿雁天空上,队队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悠扬。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的曲子悠扬宏达,给人以遥远的意境。歌词无处不体现出草原的广博,雁过辽阔的景色,以及草原人的豪放与情思,就如同鸿雁一般在草原上飞过,念念从南向北从北返还。“鸿雁没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长,草原上春意暖。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曲子中笛声的运用,划过整个曲子,如同鸿雁划过蓝天,飞过辽阔无际的草原。
蒙语原声中的《鸿雁》,内蒙特色的乐器的运用,舒缓的乐曲,歌手声音由近飘远,由远及近。就像一排排大雁从我们头顶飞去,秋日飞向温暖的南方,带走人们的思念,春日里再飞回这片旷野,把人们的思念带回。马头琴的特色的声音,在内蒙古的民歌中沾染了自己鲜明的爱憎与纯真的情感,乡音土语淳朴自然。
“酒喝干,再斟满。”草原上一个个蒙古包中,热情好客的蒙古人用马奶酒招待原来的宾客,今夜不醉不还。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歌将民族日常生活情境写在歌声之中,或悲壮,或辽阔,或感伤,或快乐。每一个音符所代表的都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态度或是一种纪念。
歌声,琴声,雁鸣,风过,云动,草摇。这一切的意象都是从民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淬炼而出,清爽开阔舒缓的调子,使听众仿佛坠入了草原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并不是过客而是真真切切的在其中体会到了民族特有的风情。
正是这种淳朴又自然的旋律吸引我们去欣赏它,感受它,感受草原的辽阔,草原人的豪放,感受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意境,感受鸿雁飞过旷野情思。曲子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升华为最美妙的情感音符感动着我们一代一代的把民歌传承下去。
第五篇:我最喜欢的一首民歌范文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10测控2W
10314235
周茜
我最喜欢的一首民歌:《茉莉花》
何为民歌???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形式逐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的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歌曲艺术。其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博大的文化背景。因此这些歌曲绝大部分都不知道作者是谁,而是以口头传播的形式,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承至今,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了民族音乐。
其实从小到大,我听的最多的歌曲是流行歌曲,比如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王力宏的《改变自己》、林俊杰的《小酒窝》等流行歌曲,而且有事没事总能随口哼出几句。然而经过岁月流逝和时光沉淀,如今最能勾起我心灵深处记忆的那一首歌,却是民歌——《茉莉花》。对绝大多数同龄人来说,《茉莉花》一定是一个熟悉的歌名,因为这真的是一首我们小听到大的一首江苏民歌。然而虽然大家都很熟悉这首歌,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她,有些人只是觉得她是一首普通歌曲。曾经有人问我,那么多民歌你为什么会偏偏就喜欢《茉莉花》这首民歌呢?其实我也回答不出所以然来,就是喜欢,没有为什么。如果非得说出个为什么来,也许是我本生就比较喜欢茉莉花吧!喜欢茉莉花在暮春三月的百花中姿压群芳,然而却洁白无暇、芬芳馥郁、朴实无华、婉转秀丽的品质。每次当我专注地听着《茉莉花》歌曲时,我好想可以感觉到穿堂入室的微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茉莉花香,或忧伤、或欣喜,就这样拂过我的心头;又如吹过原野的风,绿草如茵的草地上随风而舞的是头戴花环的美丽少女,风扬起她长长裙裾,清香怀绕。。每次听到这首歌曲,总是令我为之向往,自己就是那个偏偏起舞的少女。
以前我也听过东北、河北版的《茉莉花》,可是仍然最喜欢江苏民歌《茉莉花》,江苏版的《茉莉花》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其表现的是少女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让人为之神往。对于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的形式,基本上我已经达到耳顺能详的地步了,然而在2013年蛇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和席琳-迪翁两人以女声二重唱的形式演唱《茉莉花》时,让我耳目一新。虽然《茉莉花》是老歌,但是经由她们两人的演绎,却变得独具匠心,美不胜收!
中国的民歌历史悠久、蕴藏丰富, 具有丰富的体裁和多样的风格, 它在反映人们生活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对于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 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它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 覆盖生活的不同层面, 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是世界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精品。而江苏民歌《茉莉花》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还有其他许多典型的民歌如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陕甘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湖南民歌《浏阳河》等等。茉莉花歌词: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