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时间:2019-05-15 01:5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第一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教育

威戎教委 高卫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文化创作不仅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作家众多、名家辈出,而且题材广泛、技巧精纯、意境高远、作品丰富。诗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堪称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也堪称一枝独秀的艺术奇葩。中华古典诗词以其意境高远阔大,含义深刻隽永,语言生动精炼,韵律跌宕优美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宝库。也正因为如此,古诗词教学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自然成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小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也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教育。那么,在蕴含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利用古诗词,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团结,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经久不衰的繁荣。中华古诗词中的爱国情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主要也最为浓郁而强烈的情感。利用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长期以来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利用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教育,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借助古诗词,教育学生心系家国,热爱祖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国家之兴衰败亡,牵动着每一个有爱国心的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历代文人墨客虽身处江湖,仍不忘爱国忧国,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也正是这些爱国诗篇,敲打和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爱国情结,激励他们去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虽“位卑”却从未“忘忧国”,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表达了诗人吞声失路,壮志难酬的无限憾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虽已至暮年,忧国之心却从未泯灭,听着大作的风雨,想象着自己率领百万雄兵去收复中原失地,拳拳爱国之心可昭日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则是诗人临终时的遗嘱。陆游一生盼望收复中原,家国一统,但诗人至死都未看到“王师北定中原”,带着难言和无尽的憾恨,诗人离开了人世。其殷殷爱国之情从字里行间迸涌而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抗金名将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词句,激励着无数华夏儿女的爱国情结,感召着无数胸怀家国的爱国赤子前赴后继;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的诗句则让我们看到了戍边将士驰骋疆场,为国戍边的豪迈情怀……教学时,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从小积淀强烈的爱国情感,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毕生心血。

2、借助古诗词,教育学生热爱农村,热爱乡村田园生活。乡村生活悠然自得、淳朴闲适;乡村自然风光幽静亲切、恬静自然,是田园众多诗人和大量田园诗词滋生繁衍的乐土。小学生德育教育就应立足乡村生活和乡村自然风光,教育他们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哺育自己的家园。义务教育课标版语文教材,选编了众多优美的描绘和赞颂田园生活与田园风光的诗词,这是进行德育渗透与教育的不可多得的素材。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都描绘了乡村田园风光的美好,读来春意阑珊,亲切自然,情趣盎然;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的诗句,作者采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描绘了乡村四月农忙耕作图画,寥寥十数字就把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热爱表露无遗;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乡村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的诗句,在意趣横生、意味深远的白描手法下,把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情趣和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活脱脱地展现在乡村孩子面前;吟咏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的诗句,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烟雨朦胧的早春垂钓图,如此幽静闲适的环境,如此安闲自在的情趣,谁还去羡慕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呢?诵读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早春时节,万物在春雨滋润下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图景。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诗句,因“材”施教,教育我们的孩子热爱乡村生活,热爱田园风光,培养他们生于乡村,立足乡村,扎根乡村,献身乡村的美德。

3、借助古诗词,培养学生关心民生疾苦,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部中华民族的发祥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人民的奋斗创业史。在勤劳朴实、善良憨厚的劳动人民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不能摈弃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诵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时,我们在引导学生知道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种一粒粟,夏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等诗篇都采用白描手法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同样,白居易的《卖炭翁》、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的力作,更是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心和对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无情揭露与鞭挞;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则是对古代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总结和血泪控诉。教学这些诗词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在字面后面的深刻含义,理解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了解民生疾苦,关心民生疾苦,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热爱劳动人民的好孩子。

4、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在古代,祭祀和战争都是国之大事,战争尤为重要。我们在看到战争保境安民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更应看到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反映了战争的旷日持久及出征将士命运的悲惨;“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十五从军征》)通过一个从军六十多年的老兵的凄惨晚景,深刻揭露了古代兵役制度的罪恶;“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则以白描手法揭露了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田园荒芜,家毁人亡,白骨蔽野。在古代冷兵器时代,作为国之凶器的战争对劳动人民造成的伤害尚且如此深重,现代战争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生理和心灵的创伤就更加沉重。因此,教学这类诗词时,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认识战争机器的罪恶,增强他们对战争的憎恨,增强他们对和平的热爱。

二、利用古诗词,加强对学生的情谊教育

情谊教育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包括亲情教育和友情教育两方面。亲情是人之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亲情教育自然也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对手足亲情的无限牵挂与思念,溢于言表,透于纸背,让人感动至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既表达了对母爱亲情的思念,更表达了对无私伟大母爱的讴歌与赞美;“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更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手足相怜,不应互相迫害,泯灭人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因诗施教,引导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切感知亲人对自己的款款深情和殷殷关爱,身体力行的去回报亲情,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好品质,帮助学生维系良好稳定的亲情关系。

友情是人际伦理道德的又一组成部分。自然,情谊教育同样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友情教育。古人向来重视友情,珍惜友情,讴歌深厚真挚的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的诗句中,李白反问、夸张手法并用,赞颂了自己与汪伦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则在表明自己冰清玉洁的心志的同时,更多的表达了与友人难分难舍之情。诗人既在自我表白,又在劝慰友人,更在宽解亲友,可谓一往情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千古名句,则是诗人对友人远离的依依惜别之情的传唱。想到友人此去,西出阳关,路途遥远,边关荒凉,人地生疏,相见何期?离愁徒增,别恨陡涨,诗人没有更多言语表白,惜别之情于频频劝酒的细微举动中自然流泻而出;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的吟咏,则是高适对友人的劝勉和鼓励。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孟浩然《过故人庄》等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感知诗句大意,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教育他们要与人真情相见,坦诚相待,结为志同道合的学友,珍惜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健康成长,健康成才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很难想象学生会走向成功。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诗词深意,适时地拓展延伸诗词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吟咏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诗句,我们从简练概括的字句中感受的不仅是诗人高昂的情调和豪放的胸怀,而且被诗人目光的远大、气概的豪迈、勇于攀登、胜凌绝顶的豪情壮志所感染,也因此会立下“凌绝顶,览众山”的雄心壮志;诵读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我们会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学习苏轼词句“谁言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黄发唱白鸡。”,我们自然被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乐观上进的旷达所感染:身处逆境,不要灰心,既要乐观上进,又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吟唱于谦名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我们也会自觉学习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精神。毋需更多举例,这些言情写志的诗篇,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美好素材,教学时,我们可以适时对学生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和教育,教育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壮志,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国家的富强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腾飞而努力学习,贡献毕生。可以想象,这种融德育教育于诗词教学效果,远甚于枯燥无味的政治说教。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诗词教学自身不仅具有审美价值功能,更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意、深切体会情感,让学生受到较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和感染,从而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美德,较好地实现德育渗透和教育。总之,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先贤思想的滋养,使学生身心受到传统文化精髓的洗礼,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古诗词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扬帆远航。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也越显突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已经迫在眉睫。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难题。本文从结合课堂常规、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偶发事件和结合网际交流四个方面对小学中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信息技术渗透

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我结合自身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好习惯终身收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建构其道德品质的主体,德育所要做的就是要创造具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环境,引导并促成教育对象道德的发展。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套鞋套进机房;刚上完课的机房(或专用室)桌椅乱摆,桌面上或隐蔽处常见有杂物、书本和笔;正在运行的电脑有的显示器已关闭了。这样的状态对下一节来上课的学生将造成不良的影响。机房上课的管理一直是令计算机教师头疼的问题,而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导,如何去营造这个场所。造成上述局面原因有:在专用室上课,班级的约束力小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由于贪玩而匆匆离去。我们能否使学生不匆匆离室?比如准时下课并督促学生做好整理工作;我们能否让学生感受到在专用室上课更需有约束力?能否使学生树立起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感?答案是无疑的:完全可以。如要求学生进入微机室时用鞋套套在脚上;按照学号对应机号入座,每台机器配有一本登记簿,进入微机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机器是否正常;上课过程中责任到人,如因人为因素引起机器故障的则全校通报并照价赔偿;上课时对吃零食或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全校通报;上完课后正常关机并把板凳安放整齐,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例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屏幕上出现如下信息“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或者只关闭显示器而不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还必须认识到,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为文件取个好名字(便于识别)的好习惯。如果老师随便给文件取个名字之后,又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我都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四件事情:填好上机记录、关机并且摆好键盘、鼠标和桌椅,以准备给下一节课的同学上课。虽然这些都只是小事,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行为习惯。

二、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各种素养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在信息技术课的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

1、法学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word基础和应用时,讲一讲有关文件完整性和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文件的丢失和损害,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此外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常见的病毒,各有什么危害,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检测和消除这些病毒。可通过实例(欢乐时光病毒、爱虫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也可要求学生围绕“病毒”这一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主题讨论会。

在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又不能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适当地选择现实生活中有关计算机安全的典型事例和一些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2.竞争意识

竞争,通常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各自努力,分出高低优劣,从而推动事物发展的活动形式。无论是放眼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还是着眼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竞争可以促进优胜者更上一层楼,激励中游者后来居上,鼓励暂时落后者奋起直追,使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鉴于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性活动。比如举行电子板报比赛;举行打字比赛;设计艺术字比赛;情景、主题思想绘图竞赛,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3.协作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课堂上教师可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布置较复杂的自学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或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授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我命题为“我爱校园”成果展示。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本次环境教育活动的一些资料、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成果展示,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每一小组积极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效果非常好。

再如:在兴趣课引导学生学习完《网页制作》之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文字处理,图片加工,表格制作、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内容筛选、音视频作品制作等众多的知识、技能,而每位学生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即使完成也难有精品,学生对各制作环节的把握度也难完全理解更难有对作品质量的高要求,甚至于应付敷衍了事。但是如果让他们共同完成这项综合性任务,在合作中他们能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既有利于各展所长,又能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据此,我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揉合进不同的组别,要求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网站的设计、制作和发布。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各小组成员分头行动起来,搜集材料,版面设计,文字录入,图像处理、色彩建议„„各负其责,又通力合作,精心制作,许多好建议,妙点子不断涌现,一个个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版面清晰美观、富有时代特色的网页展现在眼前„„不但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的个性也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4.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例如通过Windows的种类及发展,介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远大志向,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又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金山公司的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并重点向学生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三、结合偶发事件,及时进行品德教育

在机房上机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如能抓住契机,及时、充分地利用遇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所教的六(1)班有同学说自己的文件被别人删除了,我就找到这位删除别人文件的“高手”,并不急于批评他,而是把他的文件给删了。下课后,他就找到老师说,老师,该管管咱们班的人了,你瞧,整天尽乱删别人的文件。我就抓住时机问他,你删过别人的文件吗?他说,老师我都是跟他们闹着玩的。我马上说,我也是和你闹着玩的呀,你急什么?将心比心,同学文件都在你们班的共享目录里,你为了好玩,别人也一样着急呀,恶意删除别人的东西,可是违法的呀。后来,我还围绕这件事组织了交流讨论,让这个同学专门谈了他的感受,尤其是当他找不到自己的文件时的心情,给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较好的思想教育。

四、结合网际交流,强化学生网络道德 对于青少年来说,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看的内容,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要注意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必要的教育,如“上海两名女中学生因约见网友离家30多天,身心受到伤害。”等案例,教育学生要慎交网友,不要随意约见网友;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之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此外,我们可在校园网上设立论坛,学校的校园网的论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由讨论的场所,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小学生与Internet”这样一个论坛区,在这个BBS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倾诉的空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BBS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总之,学科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的、生硬的教育,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会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有心栽花花满枝”,相信信息技术会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遍开德育之花。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新建县第三小学

陈丽云

[摘要]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起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的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黄继光》、《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的教育对象心理等性格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的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小鸟说几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的内容,教育这些小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能使他们增加自尊自荣。为些,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学校大队部干部,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性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是,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处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邱少云》、《张海迪》等教材的教学我都不得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彰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不得走在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八十年代的新雷锋》一课时,我在引导了学生学习朱伯儒和雷锋的事迹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朱伯儒、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课后同学们自觉地组织了学雷锋小组,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助人为乐,例如:我班同学赵杰得了病住进医院,她在家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两个雷锋小组到家里帮助干家务和到医院帮助她学习,同学们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凑起来共48元,送给了赵杰。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而我年教的班中,雷锋小组的同学不论刮风下雨都定时去敬老院、车站等处整理环境卫生、送茶水。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千载难逢 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1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仙来学校 彭露芳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学实践中如何去渗透,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困惑过。因为数学学习的内容,表面上似乎很难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不像语文,本身就有“文道结合”的教学要求。因此,掌握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渗透德育教育呢?现将本人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1、利用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我在教学知识同时,注意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①结合教材内容,及时渗透。

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

点”: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 学家的故事。

平时教学中我结合实际,找到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丰富素材,及时渗透到教学中去。如概念教学,我在引入、得出结论和应用的辩证分析过程中,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在变化中求发展,实现知识迁移。

②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适时进行渗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可选取一些好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用水、用电、改革前后的人均收入等,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我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我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2)示范导行,感染习惯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我的示范作用以及我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所以我平时一贯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我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辅导“差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我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若我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2、灵活运用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使数学德育理论具体化、操作化,同时,又要使数学德育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我应灵活运用如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强化德育情感。

(1)转化法。就是把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转化成学生的一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拼拼摆摆,动脑思考,顺乎自然地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中领悟出“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2)比较法。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例如,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中年级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高年级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的互相转化等等,在数学中,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生有比较,有鉴别,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3)迁移法。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学习统计知识,可结合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册统计“白色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学科,使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效率,而且逐渐树立起普遍联系、转化的观点。

3、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德育教育

在课堂上,我不但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受到教育,这样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精神风貌、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更容易模仿大人,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语言、神态、仪表、动作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高尚的人格是每一个为师者送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老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对事业、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2、在数学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计算及检查的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复习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等等。

学生刚入学,就要抓紧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做才是好习惯。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用他们喜爱又容易接受的儿歌形式提出具体要求。如专心听讲的习惯,歌诀是:“眼不离老师,脑不离问题,勤思多开口,智慧属于你。”认真书写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歌诀是:“写作业时要做到:写字姿势要摆好,细心看题要记牢,一心一意认真算,数学成绩一定好。”及时复习和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回到家里要做到:回想上课学多少,打开课本复习好,书本文具放整齐,准备明天上学校。”

仅仅对学生提出要求还不够,还要进行具体指导及训练。如教独立检查作业的方法,口算题检查的方法是“一数二对三算”,“一数”就是数一数题数够不够;“二对”就是和课本上的题对一下,看题抄对没有;“三算”就是再算一遍,用尺子盖上得数,算一道往下移动尺子,看想的得数与原来写的得数是否一样。做竖式计算题要边做边查,概括为十六个字:“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查计算、四对得数”,“一对抄题”就是抄完题要和原题对一下,看是否抄对;“二对竖式”就是写好竖式,先和题目对一下,看竖式的数和符号是否抄对;“三查计算”就是计算后查一遍,看是否算对;“四对得数”就是把得数抄到横式等号的后边,一定要和竖式的得数对一下,看横式上的得数是否抄对。做应用题时要按“读、找、想、算、答、查”六步去做,“读”就是认真读三遍题,并在题前边画“△”,表示读了三遍;“找”就是找条件和问题,条件画横线,注明是第几个条件,问题画双横线;“想”就是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及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算”就是列式计算,并要写单位名称;“答”就是答题;“查”指按以上五步查一遍。以上的检查方法,老师要教给学生,并做示范给学生看,再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学习。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向课下延伸,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最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再如,我们学习辨认方向后,可以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以自己的家为中心,或以家乡的某一雄伟建筑为中心,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以咱们的国家为中心,分别说说他们的东南西北有什么?这样不仅是课内知识课外用,同时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项长期的任务,教师必须不断地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完善实施过程,全面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姓名

张丽华

作者姓名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

邮件:heikouhong001@tom.com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也越显突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已经迫在眉睫。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难题。本文从结合课堂常规、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偶发事件和结合网际交流四个方面对小学中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德育

信息技术

渗透

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我结合自身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好习惯终身收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建构其道德品质的主体,德育所要做的就是要创造具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环境,引导并促成教育对象道德的发展。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套鞋套进机房;刚上完课的机房(或专用室)桌椅乱摆,桌面上或隐蔽处常见有杂物、书本和笔;正在运行的电脑有的显示器已关闭了。这样的状态对下一节来上课的学生将造成不良的影响。机房上课的管理一直是令计算机教师头疼的问题,而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导,如何去营造这个场所。造成上述局面原因有:在专用室上课,班级的约束力小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由于贪玩而匆匆离去。我们能否使学生不匆匆离室?比如准时下课并督促学生做好整理工作;我们能否让学生感受到在专用室上课更需有约束力?能否使学生树立起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感?答案是无疑的:完全可以。如要求学生进入微机室时用鞋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套在脚上;按照学号对应机号入座,每台机器配有一本登记簿,进入微机室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3.协作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课堂上教师可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布置较复杂的自学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或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授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我命题为“我爱校园”成果展示。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本次环境教育活动的一些资料、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成果展示,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每一小组积极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效果非常好。

再如:在兴趣课引导学生学习完《网页制作》之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文字处理,图片加工,表格制作、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内容筛选、音视频作品制作等众多的知识、技能,而每位学生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即使完成也难有精品,学生对各制作环节的把握度也难完全理解更难有对作品质量的高要求,甚至于应付敷衍了事。但是如果让他们共同完成这项综合性任务,在合作中他们能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既有利于各展所长,又能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据此,我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揉合进不同的组别,要求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网站的设计、制作和发布。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各小组成员分头行动起来,搜集材料,版面设计,文字录入,图像处理、色彩建议„„各负其责,又通力合作,精心制作,许多好建议,妙点子不断涌现,一个个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版面清晰美观、富有时代特色的网页展现在眼前 „„ 不但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的个性也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4.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例如通过Windows的种类及发展,介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远大志向,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又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金山公司的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并重点向学生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三.结合偶发事件,及时进行品德教育

在机房上机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如能抓住契机,及时、充分地利用遇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所教的六(1)班有同学说自己的文件被别人删除了,我就找到这位删除别人文件的“高手”,并不急于批评他,而是把他的文件给删了。下课后,他就找到老师说,老师,该管管咱们班的人了,你瞧,整天尽乱删别人的文件。我就抓住时机问他,你删过别人的文件吗?他说,老师我都是跟他们闹着玩的。我马上说,我也是和你闹着玩的呀,你急什么?将心比心,同学文件都在你们班的共享目录里,你为了好玩,别人也一样着急呀,恶意删除别人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东西,可是违法的呀。后来,我还围绕这件事组织了交流讨论,让这个同学专门谈了他的感受,尤其是当他找不到自己的文件时的心情,给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较好的思想教育。

四.结合网际交流,强化学生网络道德

对于青少年来说,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看的内容,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要注意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必要的教育,如“上海两名女中学生因约见网友离家30多天,身心受到伤害。”等案例,教育学生要慎交网友,不要随意约见网友;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之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此外,我们可在校园网上设立论坛,学校的校园网的论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由讨论的场所,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小学生与Internet”这样一个论坛区,在这个BBS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倾诉的空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BBS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总之,学科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的、生硬的教育,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会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有心栽花花满枝”,相信信息技术会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遍开德育之花。

下载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 安徽省蒙城县城关七小 李彪 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要注意策略性。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发挥教师人......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数学传授的是理性知识,其思想情感是隐藏的。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其丰富的内涵,适时地创造渗透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铸造健全的人格,成长为符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讨 程河镇小 杨华菊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庆云县尚堂东宗小学 王琳 [摘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经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悉心钻研的课......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吕家坪中心小学谭秀凤满中爱 内容摘要: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99-01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结合自己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义龙新区雨樟镇半坡小学谯应国 曾有人说过,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得到性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