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处处充满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教学重点】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相关图片、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集体演唱《国歌》,让学生讲讲升国旗时,这国旗是怎样被升上旗杆的?
2.提出升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旗帜上升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
出示滑轮,滑轮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它没有随物体的升降而变化,所以叫做定滑轮。然后操作。让学生观察滑轮的构造。
二、探求新知 1.猜测滑轮的作用。
问:你们认为定滑轮可能有什么作用?汇报小结。2.观看《定滑轮实验操作》微视频。3.组装定滑轮,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分组做一个跟旗杆相似的滑轮装置。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此装置。
①学生分组实验(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用定滑轮做提升)
②学生可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并记录。(绳子一端挂钩码,一端用测力计)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④讨论:有什么发现?
(2)讨论谈话:既然定滑轮省力不明显,为什么还要在高高的旗杆上安装定滑轮呢?
(3)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红旗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4.观看《动滑轮实验操作》微视频。5.组装动滑轮,研究动滑轮的作用。(1)讨论:动滑轮是否省力呢?(2)学生实验(动滑轮省力)。
① 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② 分组实验。(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用定滑轮做提升)③ 汇报实验结果
④ 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三、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 1.出示图片。
2.我们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四、课后延深
你观察到的滑轮都是单个使用的吗?
第二篇: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授课人:向斌
课 时 :1课时
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定滑轮是否省力方案。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特点分别是什么?有哪些例子? 2.轮轴可以分为几类?它们特点分别是什么?有哪些例子?
(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1.引入:升国旗图片,为什么一根绳子就能把我们的旗子升到那么高的地方?
2.概念引入:定滑轮,固定转动而不移动位置的滑轮
3.你们见过吊车吗?吊车是怎样把重物吊起来的呢?(展示吊车吊起重物图片)吊车上面有没有滑轮?(学生一般只知道吊车上的定滑轮)4.吊车上有一个随着我们的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我们称之为:动滑轮。
5.出示滑轮,让学生观察滑轮的构造,然后介绍滑轮的定义。
(三)探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省不省力?为了弄清使用定滑轮省不省力,我们怎样来研究?
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探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3.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并通过数据讨论和发现规律。4,小组汇报。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
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呢?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 定滑轮具有不省力,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板书)
(四)会移动的滑轮
思考:动滑轮的作用与定滑轮的作用是否相同?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
出示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小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使用动滑轮省不省力。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的示数,和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
小组汇报: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动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动滑轮具有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板书)
(五)课堂小结
动滑轮和定滑轮有什么区别?
四、课外作业
1、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
2、如果你想拉起比你重十倍的东西,你应该怎样设计滑轮组?
第三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动滑轮和定滑轮
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课题: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内容: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课型:新授
教法:讲解、讨论
教学用具:铁架台、滑轮、钩码、线、定滑轮和动滑轮、重物(钩码)、橡筋、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升旗片段或出示有关图片资料。
问:为什么向下一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了?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1.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台的旗杆顶(或回忆升旗仪式),想一想为什么轻轻一拉绳,旗帜就能长那么高。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旗杆顶有一个轮子)
2.结合导入新课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的问题逐渐清晰。
并通过引导学生把思考的焦点凝到了那个轮子上。
3.认识定滑轮的定义。P10
4.实验操作了解定滑轮的作用:
(1)试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
--1--
(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5.仔细体会利用定滑轮后有什么不同?
(指名学生发言,把探讨内容引到省力上)
6.可以用挂秤实际测试。
三、会移动的轮子。
1.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2.讨论动滑轮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得到使用。
3.比较动、定滑轮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训练
如果说定滑轮也是一处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
板书设计:
动滑轮和定滑轮
为什么向下一拉绳子,旗帜就升上去了?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知道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2--
第四篇: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内容: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并进一步熟悉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用具: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 右边钩 定滑轮 我们的发现 码个数 码个数 的状态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课堂总结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课外作业
1、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
2、如果你想拉起比你重十倍的东西,你应该怎样设计滑轮? 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第五篇: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定滑轮和动滑轮
二、教学目标(1)、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3)、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用探究式学习法来认识滑轮的特点,并进一步熟悉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四、教学用具:
滑轮4个、细线、200克钩码10个、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米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举两个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实例。
(二)、进行新课
1、引入:你们见过吊车吗?吊车是怎样把重物吊起来的呢?(展示吊车吊起重物图片)吊车真是一个大力士。其实,这并不奇怪,若果有必要的工具的话,老师比吊车更厉害呢!(肯定大多数同学说我在说大话)不信是吧,等着瞧
2、教师演示实验:你们说,我用一个钩码能不能把两个钩码吊起来?一个能吊起三个吗?……(老师一边说一边演示)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原因就在于用了这个东西——滑轮组(板书)
3、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出示实验器材:认识滑轮组的构造,那部分是定滑轮,那部分是动滑轮。
4、提出问题:你能利用我手上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吗?你怎样设计呢?(1)学生在讨论后举手来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装,并把设计的方法画到黑板上。在没有教师的讲解和演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摸索着来按自己设计的图型,利用滑轮完成探究,并把成功的实验有关的数据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总结。
(2)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定滑轮、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的示数,和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
学生在研究动滑轮时会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刚好是钩码重力的二分之一,这时我启发学生观察在提起钩码的同时把动滑轮也提了起来,从而为引入理想 情况下拉力和实际情况下拉力为什么不同做了很好的铺垫。
(3)学生利用米尺来观察定、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4)、认识滑轮组: 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两个滑轮组合起来再把钩码提起来呢?
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黑板上画出绕线方法。
提出问题: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拉动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提出问题: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
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是: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5)老师详细分解滑轮组的构造与组合。
5、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在黑板上画出段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并且进一步总结出拉力移动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因为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要利用这个规律来设计滑轮组并进行相应的计算,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能自己直接把规律告诉学生,要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六、课堂总结
你们懂得吊车能吊起很重很重的东西的原理了吗?靠什么?——滑轮组
七、课外作业
1、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
2、如果你想拉起比你重十倍的东西,你应该怎样设计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