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1:0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导学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115—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图形这样的排列吗?(房间图)这种排列我们说它们是有规律的。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小结:像这些图形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我们叫做“重复排列规律”。(板书)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一)揭示课题:我们生活中处处可发现规律,规律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事物的规律啊?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瓷砖图

1、小东搬新家了。小东家的厨房装修地非常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家的厨房,厨房漂亮极了,厨房的哪里有规律呢?我们先来看看壁砖,你能说说它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2、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课件演示):

(1)斜看(2)横看(3)竖看

3、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板书)

4、你能说说循环排列的特点吗?

5、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练一练

1、我们发现了图形的这么多的规律,现在老师要来跟大家做个游戏,请你猜一猜,缺少的是什么水果?(课件出示)

2、看来大家学得还不错,一下子就猜出来了,那请你学着自己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在练习纸上把它画出来。(画一画)

3、独立完成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练习纸做一做)强调这一题和前面几题的不同。(他的规律是和前面的倒过来的)

4、如果我们把图形换成了数和字,你还能找到规律吗?请你在练习纸上写下来。

三、欣赏生活中的规律图案。

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现象到处都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

四、小结。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呢?你有什么收获呀?

2、对呀,我们学了找规律,现在你知道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哪几种?(重复排列规律、循环排列规律)

五、课堂延伸。

刚才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有规律图案,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请你在练习纸的反面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吧。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后分析: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东家厨房装修图案引出规律。厨房的墙面和地面的图案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它们的规律很多,观察的角度不同,规律不同,从同一角度观察,它们的规律相同。以行为标准观察,它们都呈循环排列。以墙面为例,它的第一行有四种图形,下面各行都是这四种图形循环排列而成:第二行是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变化来的。同样第三行、第四行也是按这样的规律,在上一行的基础上变化来的。地面的规律和墙面一致,只是要从颜色的角度观察。

板书:

找规律

重复排列规律 1、2、图形的位置不同 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

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图形的排列不同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doc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龙山第四小学:向阳群 教学内容:教材第115—11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红蓝彩色笔、正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课件出示,动物园开运动会前三小队的排列情况。请学生猜一猜第四小队应该怎样排列?

2.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规律,而且有许多规律比我们以前学过的规律更美丽、更复杂,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欣赏主题图,感知规律。

最近小东家买了新房子,想请大家去做客,你们愿意吗?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下小东设计的墙壁装修图,他设计的既美观又有规律,请同学们先自己观察一下,想一想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到底有什么规律?

2、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们小组找出了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同学观察出一些规律,可有些同学却很迷惘,下面和大家一起来探索这幅画面,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导学生说说每一行都有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3、当学生行与行之间的规律发证后,引导其观察列与列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变化规律同行与行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

师小结:大家都发现了每次都是第一个往后移动,其他的图形依次往前移动一个位置,这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循环排列的规律。我们班里的同学真棒!同样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找到了不同的规律,看来学习需要有心人。

4、地板砖的规律,巩固认知。

师:小东家的地板砖更漂亮,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板砖颜色的 排列规律。

①(出示地板砖的图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先看看每行都有哪些颜色?再看看每行颜色的排列顺序,你发现了什么? ②汇报规律

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每次都是怎样变的。

④小结:哦!难怪小东家的地板砖颜色这么漂亮,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学问的,看来我们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猜猜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出了墙面和地面图案的规律,小东非常感谢大家,他拿出了许多水果来招待我们,你能猜一猜空盘里应放什么水果吗? 课件出示水果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排有什么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请你们猜一猜。

2、第115页做一做(课件出示)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有什么排列规律。

3、游戏(找4名同学做排队游戏,每一名同学都当一次第一,按照已学过的规律,排一排。)

4、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课件出示)①我爱数学 学我爱数 数学我爱 ②1234 4123 3412 5试着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反馈评价。

6、小小设计师: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事物排列规律,也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

出示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纸上自己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

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四、回顾整理,归纳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找规律

板书设计

循环排列规律

第三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教学设计思路:

1.“看规律”,从教材情景图导入,充分观察,充分交流,充分评价。2.“识规律”,感悟图形排列特征。

3.“做规律”,用规律知识创造生活美。

4.“赏规律”,感受有规律图形的审美价值。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红、蓝彩色笔;水果图、正方形、星形、圆形若干。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用星星来对自己做一个评价“积极发言、认真动脑筋、快乐学习”,看谁能获得三星,加油。

一、创设情境、欣赏规律: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请随老师的口令做动作: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接下来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是的,刚才我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来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买了一套新房,装修得很漂亮,小东请同学们去玩。来到厨房,同学们被厨房的墙面和地面上的图形排列吸引住了。小东神秘地说:“这些图形的排列可是有一定规律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规律吗?”

2、(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我们先找找墙面的规律,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火眼金睛,发现的方法得最多、最快?

(1)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小组内交流想法。(2)学生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找出的规律? ①竖着看——每行都有那4 个图形,缺少哪个图形就填哪个图形。②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所以根据斜行来填。

③横着看——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后一个,其他的图形都往前移动一格。

(3)师:你说的可真好,我们一块来仔细研究研究他发现的规律!哪个小组也发现了横着看的规律?

(4)师:大家听明白了嘛?好,我来问问,第二行是怎么变出来的?

(5)师:一起来看看,是这样变的嘛?(边课件边解说)第一个圆形移到了最后,其他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谁能像老师一样来说说看?

(6)师:大家会说了吗?那就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行到第三行的变化说给你同桌听听吧!

(7)师:第四行是怎样变出来呢?谁能说一说。让我们一起来说说。(8)师:回想一下刚才的动画,每次都是怎样变的呢?

(9)师生小结:大家都发现了每次都是第一个往后移动,其他的图形依次往前移动一个位置。这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数学家把它叫做循环排列的规律。我们班的同学真棒!同样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找到了不同的规律,看来学习需要有心人。

3、地板砖的规律、巩固认知

师:小东家的地板砖更漂亮,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板砖颜色的排列有规律吗? ①(出示出地板砖的图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先看看每行都有哪些图形,再看看每行颜色的排列顺序,你发现了什么? 有没有像刚才那样的循环规律? ②汇报规律。

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每次都是怎么变的?

④小结:哦!难怪小东家的地板砖颜色这么漂亮,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学问的,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

二、快乐游戏,体验规律

师: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上来通过排队的游戏,来演示一下这种第一到末尾的循环排列规律。(给四位同学戴上标有1、2、3、4数字的头饰。教师完成板书1234、2341、3412、4123、1234)现在又回到了原来的排列顺序了,接下来又应该是多少了呢?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四种图形或数字进行的循环排列现象,从第五行开始重复出现,每四行就会出现一个大循环。而且这种排列可以无休止地排列下去。(板书省略号。)这就是典型的循环排列现象。

三、闯关游戏,运用规律

师过渡:为了让我们学得开心,老师为大家设计了一个勇者闯关游戏。有胆量挑战吗?(有!)我们闯关胜利后就能打开智慧之门。第一关:画一画

第二关:做一做

☆★○● ●☆★○ ○●☆★________ 第三关:填一填

第四关: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2、1234、4123、3412、3、2468、4682、6824、、2468 第五关:寻找规律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请同学们找找藏在身边的规律。谁来说说?(衣服的花纹,地板上的瓷砖,窗帘、斑马线、交通红绿灯……也是有规律的。)

四、欣赏规律,体会数学之美(机动)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五、联系生活,创造规律(机动)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事物排列的规律,也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师:这是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可是上面什么图案也没有,需要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给这块手帕设计出有规律的花边或图案。注意,设计的花边或图案要有规律。请小组长从抽屉内拿出学具袋,每个袋子中有一张正方形的纸和图片,同学们要先商量怎样摆才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图片,4个人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图案最漂亮,开始。(出示活动要求)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大屏幕出示要求:(1)图案可以设计在边上,也可以设计在中间。(2)设计得既要美观,又要与众不同。

六、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机动)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评议。)同学们设计得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杰作吧!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吗?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对他说吗?

师:母亲节快到了,你们肯定在想送些什么礼物给自己的母亲吧!不如,我们就用今天学习的循环规律设计一副画送给自己的母亲,好吗? 生:好!

师:并对妈妈说声:妈妈,您辛苦了!

七、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能获得几颗星?用手势告诉老师,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发现了事物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当了一次小设计师。你们的学习干劲真让老师佩服!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以后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扮得更加美丽。谢谢!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天天快乐!板书设计: 找规律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5页《找规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能力,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生活。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循环排列的规律。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请随老师的口令做动作: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接下来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是的,刚才我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来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感知规律

师:同学们,最近小明搬家了,可是他不知道厨房的墙壁怎样设计,这可难住他了,你们想不想帮帮她?那好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五角星这四种图案,你们能帮他设计一个图案吗?设计好的同学用你的行动告诉老师。师巡视。展示:重点讲循环排列规律,学生汇报。

师:老师也设计了一个,你们觉得怎么样,发现这里边的规律了吗?

2、发现规律

(1)横着观察 ①从上往下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会观察。现在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观察:(点击课件)请看,第一横排的图形怎样变化得到第二横排的图形? 小组内的小朋友互相交流。学生汇报。

师:请同学们注意,第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

师:是的。把第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第二横排的最后一格。(课件演示)师:那其余的三个图形又怎样移动的? 学生回答。

师:对,其余的三个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了一格。(课件演示)师:谁再来说一遍?

师:第二横排的图形又怎样变化得到第三横排的图形? 学生回答。

师:对,是把第二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第三横排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一格。(课件演示)

师:那第四横排的图形又是怎么得到的?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大家都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课件演示):每次把上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下一横排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了一格。这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数学家把它叫做循环排列规律。(2)竖着观察

师:横着观察有这样的规律,竖着观察呢?(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

同桌的小朋友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学生汇报。

师:对,他是从左(右)往右(左)观察的,把每一竖列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下(上)一竖列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一起向上(下)移动了一格。(课件演示)

三、巩固新知,应用规律

1、摆一摆

师:同学们真棒,刚才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找到了墙面图案的排列规律,看来学习需要有心人,在你们的启发下,小明设计了自己家的地板砖图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你能安老师要求摆一摆吗?(1)从上往下,横着看,第五排应该怎样摆,学生动手摆。学生汇报,说理由

(2)从左往右,竖着看,第五排应该怎样摆。

学生汇报,说理由

2、欣赏: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物品)

3、猜一猜

师:今天大家表现可真不错,学会了这么多知识,但学了还要会运用,请同学们猜一猜应填什么水果?(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再考考大家。(课件)

4、画一画

(1)例1 师:(点击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现在你们能根据规律画一画吗?

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5、做一做

师:真能干!老师相信你们能很快地做对下面的做一做。学生画,老师巡视。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

比较

师:例1和“做一做”的图形排列规律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6、小小设计师。

师:是啊,我们学会了按一定的顺序找规律,那你们还能不能自己设计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呢?设计小手帕(放音乐)小组学生设计,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并相互评价作品。教师将部分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是啊,正是这一个个有规律的排列,才有了我们这个精彩的世界。希望同学们以后用心观察,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规律,从而创造我们美的生活!

教学反思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

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为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让学生排一排、摆一摆等活动,比较直观形象,学生容易理解。

首先,通过游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帮主小明设计墙面图案,让学生直观感知,接着出示老师设计的墙面图案,(即课本中的墙面图案)让学生找规律,在学生充分讨论和发现后,通过电脑演示,呈现墙面图案的规律,并且用动画演示图形排列的循环规律,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的排列规律,印象深刻。

在认识了图形的规律后,让学生通过猜一猜、画一画、排一排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加深规律的概念。

最后设计的“手帕”图案的游戏,让学生更加感受到学习找规律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探索,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整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做到了让学生动脑、动眼、动手、动口,合作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美感。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教学中却没能达到我理想的状态。首先是我本身忘了一个环节,课前没有谈话,对学生不是很了解,开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循环排列规律叙述不充分,语言组织不到位,部分孩子的学习显得不是很主动。但后来让他们充分交流后,课堂气氛提高了很多,通过今天的课堂和前面的试讲,我还发现每一次试讲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孩子,同样的课题,每一节课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生成都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可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一个老师要想很好地掌控好你的课堂,必须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不断地经验积累,不断锤炼教学机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还应该不断地完善自我,改善自己应对小学课堂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

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游乐园图片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游乐园的叔叔阿姨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项庆祝活动。请看!(例1主题图)

师:游乐园里热闹吗?

生:热闹……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生:我看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很多小朋友。

师:观察一下彩旗是怎么挂的?彩花是怎么串的?你还发现了什

么?

师:这些物体都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他们都有规律。

(引出课题——课件出示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图案)

师:我们先来看看彩旗的规律?你知道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

师:哪位同学能够完整地回答?

生: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彩旗是按红、黄,红、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

师:回答得太好了,表扬这位同学!

生:棒……棒……棒……你真棒!

师:彩花呢?能像刚才的同学那样完整地回答吗?

生: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朵彩花是绿色的。彩花是按绿、紫,绿、紫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彩花是绿色的。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游乐园里还有什么?

生:还有灯笼和小朋友。

师:我们再来看看灯笼是怎么挂的?

生: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灯笼是按紫、红,紫、红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

师:同学们啊,你们知道吗?到游乐园玩的小朋友都是守纪律、讲文明的孩子。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吧?

生:这些小朋友是按女生、男生,女生、男生这样的规律排列的,下一位应该是女生。

2、师: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师:今天,老师在摆放物品的时候啊,摆了一半突然忘记了接下去该怎么摆,你们能帮我吗?

生:能!

——例2 摆一摆

师:这一排物体有什么规律?下一个物体是什么?

生:这些物体是按正方体、圆柱,正方体、圆柱的排列顺序一直排下去的,下一个物体是圆柱。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好吗?

生:好!

师:对,她说得很完整。那下一题又该怎么填呢?

生:这一排图形是三个三个一组的,按紫色三角形、橙色圆形、绿色正方形,紫色三角形、橙色圆形、绿色正方形的顺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接下来应该是橙色圆形和绿色正方形。

3、师:装修师傅在粉刷房子,想请你们做小帮手,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那请你们看吧。

——例3 涂一涂

师:这一排方格有什么规律?接下来涂的是什么颜色呢?

生:这些方格的颜色是有规律的,按照绿色、黄色,绿色、黄色的顺序排列,黄色后面是绿色,再接着是黄色。

师:那这一组三角形呢?

生:这些三角形的颜色规律是由蓝、黄、红三种颜色一组轮着出现的,蓝色后面是黄色,黄色后面就是红色。

三、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师: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课件出示图片:斑马、衣服、长城、桥、地砖、楼房等。

生:哗……好漂亮啊!

2、师: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谁来说一说?

生1:我们教室的地转是有规律的。

生2:教室的窗帘也有规律。

生3:我们学校的围墙设计是有规律的。

生4:我们教室的日光灯是按照规律来安装的。

生5:我的衣服上有一些有规律的图案。

……

(教室的天花板、地板、校园围墙、自己的衣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四、实践操作,创造规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袋都非常灵活、眼睛观察得十分仔细。现在,我想看看谁的小手是最灵巧的?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涂一涂,在练习纸上设计出更好看的图形。

师: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先商量好,然后再动手操作,设计图案。(师巡回辅导)

展示作品,集体评价。表扬小小设计师。

师:你们觉得这组同学设计的图形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他们的颜色涂得很均匀。

生:图形的颜色很清晰,他们的规律很漂亮。

……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留一个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相信你们会有特别的收获。

板书设计: 找规律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发现整十数相乘的计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师:说的这么流利,有什么小窍门吗?

生:因为有规律。 师:说的时候用到了什么知识?(乘法口诀)看来同学们对乘法知识掌握的不错,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课件2)学生尝试完成练习题:9×6= 8×11= 12×3= 5×13= 24×2= 17×3= 40×4= 5×61=

(二)自主探索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知识: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让我们一起到乘法算式中去找找规律。

1、课件出示乘法算式:40×4=160,认识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2、请看大屏幕上的这组算式,能直接说出得数吗?

(1)课件出示5×1=

5×10=

50×10=

师:指名说是怎么算的?(用口诀)5×10是怎么算的?1在这里表示什么?(1个十,5乘1个十表示5个十,就是50)出示50×10= 这个会算吗?又是怎么算的?你能说说为什么积的末尾有2个0?

(2)课件出示 3×2=

3×20=

30×20=

师:这三道会算吗?指名说是怎么算的?

2、出示探究一:5×1=5 5×10=50 50×10= 500

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其中的规律吧,现在进行第一回合的比拼,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选择其中的两道观察比较,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开始!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汇报交流。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指名说。引导学生说:你选择哪两道算式?发现了什么?板书:5×1=10 5×10=50

生1:我们组发现了算式的变化,从5×1到5×10,乘数1扩大了10倍,再到50×10,乘数5和1都扩大了10倍。 生2:我们组发现计算结果,由5到50到500都是扩大10倍。

生5:我用5×1=5,然后再把省略的0写上就等于500。 生6:老师,我发现了很重要的问题:5×1=5, 5×10=50,乘数1扩大10倍,5没有变,它们的积也扩大了10倍;50×10,乘数10没有变化,5扩大10倍,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师: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能把这个发现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吗?同桌商量一下该怎么说?

课件出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两个乘数都扩大十倍,积就扩大100倍。

3、师:我们在第一组算式里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其他组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出示第二组算式:

3×2=6, 3×20=60, 30×20=600

请看第二组算式里有没有这样的规律?选择两个算式比一比,有吗?指名说。你选择了哪两个算式?有什么规律?还有没有不同的选择?两个乘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4、师: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这样的规律解决问题吗?

课件出示:12×4= 12×40= 能直接说出得数吗?你用的是哪一个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倍,出示120×40=

你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

5、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规律,而且还运用规律解决了问题,现在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完整说一遍吗?你来,你再来说一遍,我们大家一起来把发现的这个整齐响亮的说一遍吧,预备起。生齐读,非常好!

6、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150×30=

150×40=

看乘数末尾的0与积末尾的0有什么关系。150×40=

这个算式中,乘数150中有一个0,乘数40中也有一个0,可积的末尾有3个0,是不是算错了?指名说,说的真好,掌声送给他。原来150×40中,虽然乘数末尾只有两个0,但是150×40=产生了一个0,再添上原来的0,一个就有3个0了,所以没

有算错。所以请记住老师的小提示:在计算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时,一定要数清乘数中0的个数,切记不要把新产生0的与原来乘数中的0混淆了。

看来第二组算式里也有这样的规律,那你能照样子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吗?写完和同桌交流一下。板书学生举的例子。

(三)巩固反馈

1、师: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第二回合的比赛了,请同学们完成大屏幕上的练习题,时间2分钟,开始。时间到,全部写完的请举手,老师来采访一下他们几个:你算的这么快,能说一说你的方法吗?(先把0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没看的0补上)哦,你是这么算的,我再来采访一下×××,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他的意思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遍。(先把0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没看的0补上)同学们我们用他们刚说的方法完成剩下的题目吧。刚刚同学们算的有对有快,老师把这个方法做了一个总结,一起来读一下:

课件出示:整十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先把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其实这个方法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要算,算末尾0前面的数得多少,板书:一算。第二步要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板书:

二看。第三步要在积的末尾添上0,板书:三添。

2、师:同学们能够接受新的挑战吗?课件出示第三回合比赛的练习题。请同学们迅速完成。

请同学们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照样子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写完和同桌交流一下。请个别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算式。集体评议。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规律,还运用了规律。下面和同桌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通过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2、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计算特别快,我们比试比试?

49 97 124 511 333 156

生开火车对答案。 师: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乘数,乘数,积。(板书)

(二)引入新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你们是怎么计算的?51 32 510 320

生:一五得五,二三得六,5乘10等于50,3乘20等于60。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说一说。

生:510,10比1后面多了一个0,所以就在得数5的后面增加一个0。

生:先不看那个0,算完后再加0。

师:这个算式你们是怎么算的,为什么?

生:320 ,就是3乘2个10,等于6个10,是60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板书课题:找规律

生1:1加了个0

生2:1扩大10倍

师:哪种描述更准确?

生:扩大10倍

师:谁能总结一下规律?

生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扩大10倍。

生2:积扩大10倍

师:积为什么会变?

生:其中一个乘数扩大10倍。

师: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计算这些题目吗?(大屏幕出示题目)

49 123 117

490 1230 1170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四九三十六,9扩大10倍,所以积也比36扩大10倍,是360。

生:先不看末尾的0,算完后再在末尾添上0。

师:下面这些题目你还会算吗?(出示题目)

51 32

5010 3020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

生1:50个10是500

生2:30乘2个10,就是302=60,所以30乘2个10等于60个10,就是600 师:观察上面算式中乘数和积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大约两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

师:下面我们就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

生1:第一个数相差10倍,第2个数相差10倍,积相差100倍。

师:应该叫乘数,不是相差10倍,应该是扩大10倍。

生1:第一个乘数扩大10倍,第二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第一个乘数扩大10倍,第二个乘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

(三)运用新知师:如果我们想把这种规律运用到类似的题当中去,我们计算时可以怎样做呢?

37 153 233

3070 15030 23030生:可以先不看末尾的0,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就可以了。(四)巩固应用

师:你能根据这个算式,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不看0,然后在末尾添上0。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P30~3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

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会交流,体验合作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探讨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故事。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2、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N”来表示数量,说成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兴趣高涨初步感受到规律的存在。

二、自主探索,掌握规律。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算一算”并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1)学生口算结果,随机显示主题图片。

(2)强调“50×10、30×20、12×40、120×40”的计算,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教师:50×10表示50个10相加,看数位表是500、50×10=50×2×5=10 0×5=500。

设计意图: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算一算,特别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况。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分组出示有规律的算式。

第一组:5×1、3×2、12×4、5×10、3×20、12×40。设计意图:在理解了上述算理的基础上,再探索每组中两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

第二组:5×10、3×20、12×40、50×10、30×20、120 ×40。

第三组:5×1、3×2、12×4、50 ×10、30×20、120×40。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发现的规律吗?现在让你来算“150×30”的话,你想怎样算?

设计意图:“150×30”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使学生明确:先计算15×3=45,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0,即150×30=4500。

2、试一试。

问题一:你能根据所给的算式按照规律写出几个算式吗?6×3=15×4=18×2=

生:生汇报6 0×3=6×30=60×30=。

师:通过写算式我们发现,可以在第一个因数后面添0,或在第二个因数后面添0,也可以同时在两个因数的后面添0。

问题二: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16×30=160×3=160×30=16×3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1: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一个0。

生2: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一个0。

生3: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两个0。

生4:先算16乘以3等于4 8,再在48后面填两个0。

三、初步应用,小结方法。

1、算一算。(教材第31页“练一练”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同桌交流算法,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校正错误。

(1)这道题能看懂吗?请独立计算后把得数填在表格内,有困难的同学请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2)练习反馈。

2、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练习,熟练提高。

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归纳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接下来我们利用自己的发现,去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下载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马琪闵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 学生已经学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罗东小学 缪纯旺 2010-5-18 背景分析: 《找规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是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新增加的内容。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快乐教学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博乐市第一小学:吴燕 评价案例——快乐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许昌市古槐街小学:李玉萍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的排列找到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是什么。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

    找规律教案

    课题: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执教者:陈琳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

    《找规律》教案

    找 规 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七册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和第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

    找规律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3)情感目标: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