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工具教学反思(推荐)

时间:2019-05-15 01:5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使用工具教学反思(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使用工具教学反思(推荐)》。

第一篇:使用工具教学反思(推荐)

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作为本学期的第一课,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有利于促进一学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即然教学的是“使用工具”,那就让学生亲身经历使用多种工具的过程,在使用中培养兴趣,在使用中掌握技能。切不可一二种工具走个过场,更不可看看插图说一说来“画梅止渴”。

1、工具的准备。要准备多种工具,对教师而言是增加了不少负担,很多老师会通知学生自带些工具,虽然减轻了教师准备的负担,但是学生要么忘记带了,要么带的不多,就那么几种常见工具。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带”+“就地取材”来解决这个材料问题。学校的劳技器材中有榔头、螺丝刀、剪刀、锯子、镊子、木工刨、卷尺、尖嘴钳等十多种工具,而且数量较多,完全能满足四人小组的使用。有了那么多可以动手操作把玩的工具,学生的上课兴趣自然就高涨了。

2、“选用什么工具好”的活动安排。此项活动,要求学生选用合适的工具将铁钉、螺丝钉、图钉从木头里取出来。螺丝钉应分一字和十字螺丝钉,而给学生小组提供的螺丝刀只有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故意制造些麻烦,让他们更深入了解“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干活”的重要性,并在活动中,通过不同小组间的借调工具,来加强组与组之间的合作配合。对于这个活动材料的准备,平行班的第一班教学,需要老师辛苦一下,准备好各组的材料,而后续的班级,一则为了避免准备上时间紧张,二则也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我在让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取出各类钉子后,又安排了一个“选择合适工具快速而保质地将这些钉子再钉回木头里去”的活动。这样,即再一次让学生选择工具使用工具,又完成了下一个平行班的准备工作,一举两得。不过,在进行这两项活动中,有部分小组的同学为了偷懒,用榔头将螺丝钉拔出或敲入木头,教师应强调一下这种操作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有其缺点,会减少该枚螺丝钉的承重能力,在生活中实际操作应用时不可取。

总体而言,本学期的第一课还是能够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技能,并为后续教学活动作好铺垫等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

第二篇:工具使用教学反思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1

空气是游戏的好伙伴。它会轻轻托起一切,它会痒丝丝地亲亲脸庞,它会住在气球里、皮球里、空盒子里……在它的怀抱里,风车、风筝、肥皂泡尽情嬉戏;和它在一起,风铃叮当叮当,悄声细语;一眼看见它,“大嘴怪”大口大口吞噬,鼓得肚皮圆圆……

空气是如此有趣、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其他的事物呢?在这个主题的学习过程中,或许不仅有幼儿的成长,也有教师可以获得的启迪。可以由此而了解如何选取适合幼儿的,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自主生成更适合的活动设计。

我们的班级工作是以家长工作作为基础的,我们觉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是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除了与家长交流教养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宣传新的幼教思想、幼教概念,每周的主题活动都应该有家长的参与,如在这一周中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给气球充气,直接了解充气的步骤、方法、注意要点,并在幼儿园有关活动时带上气球。家长和孩子共同装饰两个气球,使孩子每天观察气球的变化,如气球变瘦了吗,为什么。

这样的活动是家园合作下才能够得以更好的开展,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了乐趣。增长了知识。萌发了对空气的祝福之意,感激之情。对我们来说,爱孩子不是说在嘴上,要挂在心里,爱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爱孩子就是关怀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爱孩子就是责任,因为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才会做的更好。在每个主题的课堂时间与课的生成中,我们还要有细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这颗爱心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这颗爱心撒向每一个角落的都是一样的爱,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心,赢得家长朋友的心!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有心在生活中随处扑捉到一些与课题相关连的生成内容,那么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一定能够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受到启发,不断的受到激发,相信我们这些爱孩子的人能够染让他们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明天我们将创造更灿烂的阳光!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2

课堂活动:分两大活动阵地进行探究。其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在这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调查表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是统计自己组的同学共用过多少种工具。课堂氛围很活跃!学生统计的工具还真不少,应该说我们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使用工具的经验的。例举的工具很多,比如:剪刀、菜刀、老虎钳、锤子、镊子、螺丝刀、斧子、开瓶器等等。其二,分组活动,每组发了较多的工具和一块木板,木板上面钉着不同的钉子,要求先观察选用什么工具好。然后让学生用工具,把钉在木版里的铁钉、图钉和螺丝钉弄出来,并做比较:哪种工具用着更省力且方便,并做好记录。目的为了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认识到:不同工具有不同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最后对教科书上的几项工作进行探讨,选择使用滑轮、斜面、杠杆,让学生对工具进行再一次的观察。

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趣高涨,热热闹闹的,可到最后总结以上活动,引出“简单机械”时,学生还是犯迷糊。关于机械的定义,书上的定义给我模棱两可的感觉,书上是这样阐述的: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我们都知道这个“省力”是针对力学上的,但是很多孩子对省力的外延无限地扩大化;还有对其另一个中心词“方便”,孩子对其也非常模糊;孩子把定义扩大化,于是他们想到“电饭锅”、“铅笔”、“电火炉”等。

课后想想:假如用力学去解释那肯定能精确,但小学阶段并不要求深入探究力学原理。小学科学概念的广而浅,有时候真为难到科学教师。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3

本课通过“亚运”引学,以帮助吉祥物阿和闯关为线索,将学习任务设置成趣味性较强的三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攻“第一关”掌握了打开文件和“橡皮”工具的使用。通过攻“第二关”学习“直线”、“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通过攻“第三关”学习了新建文件、设置画布大小。并巩固“直线”、“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看书、与同学交流和向老师请教,尝试操作后总结操作技巧。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些演示操作,给学生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本课使用了一个半成品范例,让学生在操作中有参照的标准,不会盲目的操作。通过案例中使用粗细不同的直线,让学生掌握选择直线样式的操作,并通过第三关的范例里面用“细线”表示玻璃的反光,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样式不同的线的作用。

但是,本课的知识点较多,由于时间的限制,没能深入地挖掘某一个工具的使用技巧,并且本课在实践中,“生成”与“预设”有不一样的地方,本来预设在第二关讲解“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技巧,由于学生普遍掌握和时间的关系,没有在这里细讲,而是在学生攻“第三关”时,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做了一个补充。

另外,在评价环节,老师让学生通过组内互评,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是老师却没能在全班展示每个小组选出来的作品,只能展示其中的两三个小组,这样打击了其他小组的积极性。我觉得如果课后把作品上传到班级网站上,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也许会是一个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方法。

最后,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互帮互助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为大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去看书或者帮助同学。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4

单元起始课,是各单元教学内容的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用在单元起始课的作用上还是很贴切的。可是,单元起始课“该怎么上”和“上到怎样的程度”,却是常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或者是有所重视但不知如何实际操作。

《使用工具》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的第一课,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分别是“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和“选用什么工具好”。在研读教材之后,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材没有对“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那怎么行?既然是研究工具,当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具啊!于是,我决定课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工具?

2班的学生最认真,好几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阐述,我及时给予肯定。然后按“机械”——“简单机械”——“工具”的讲解顺序让学生明确了科学范畴上的“工具”概念。(机械: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位装置。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比如螺丝刀、铁锤、剪刀、镊子等。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然后是认识各种常见工具。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采用让学生先看图抢答再核对的方法,并随机向学生介绍了各种工具的主要用途。

本课的重点戏是“拔钉子”活动,我自作主张,加了个“钉钉子”的活动。原以为,这样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学生不可能感兴趣,全班演示一下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学生争着抢着要动手,轮不到的同学干脆离开座位跑到实践学生的旁边看,甚至还对他指指点点。到现在我还在后悔,当初没有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活动一:钉钉子

师:老师这里有螺丝钉和铁钉,你能把它们弄进木板吗?

马上有学生举手。教师把钉子和木板给学生,但没有提供工具。学生马上叫起来:要工具。

师;你要什么工具?

生:羊角锤。

学生用羊角锤把铁钉钉进了木板。

师:从这个活动中,工具有什么作用?(工具可以让我们省力或方便。)

活动二:拔钉子

先让学生用手试试看能不能拔出钉子,个别学生因为用力过猛手指有点划破,都没有成功。

然后让学生选择工具,学生选择了羊角锤拔出了螺丝钉和铁钉。

教师再把两种钉子分别钉进木板,并要求用其他的工具。学生选择了螺丝刀拧出了螺丝钉,用老虎钳拔出了铁钉。

师:同样一件事,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更省力或方便。

活动三:实践题

根据书上给出的三个情境,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来解决问题,并概括出“我们可以组装或制造出各种工具。”

这三个活动,让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工具的作用,还明白了选择工具的重要性,并建议学生去组合和制造工具,前后连贯层次合理,对学生的思维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实在是不敢苟同!钉个钉子不仅耗时多还是弯斜的。用羊角锤拔钉,不知道利用支点撬,只是用蛮力往上拉。真希望教育部门和主管领导好好地反思反思。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5

一、存在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还存在局限性,部分实践内容需要带孩子出去参观,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而且有些音乐歌曲内容不及原有教材中少儿歌曲;教材中虽然增加了数学部分,但是缺乏逻辑性,数学操作用书不能与教材很好的结合,部分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在大班语言领域的故事教学中包含的内容太多,即有故事教学又有纸工,一个活动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难度。

2、配套资料方面的问题

让我们感到最头痛的就是早期阅读教材,开学一个多月了才盼来姗姗来迟的教材,没有配套的磁带和幼儿小图书。在使用过程中教学大图书太小,不能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效果不佳。其它教学配套的大图片,部分与教学内容不太符合。

3、受班级人数影响的原因

新教材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身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随着我们对新教材的不断深入理解,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要进行师生互动有相当的困难,原因是幼儿人数多,影响到了教师对不同幼儿的关注程度,以及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二、使用新教材中对青年教师培训的形式及内容:

1、“读书”——自主学习树意识。一是读《纲要》、《指南》。《纲要》、《指南》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二是读教育教学专著。教育名著、新课改理论文章是教师最好的、最直接的专家。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三是倡导团队共分享,开展“读书沙龙”学习活动,每一个学期向大家推荐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2 、“对话”——反思研讨促发展。针对新教材的新理念开展“协作对话式”培训活动,具体的实施分为:在课例解析中的协作对话,在名师引领下的协作对话,在网络平台上的协作对话等三个步骤。其中可以着重开展“新课程下的环境创设”及“新课程下的区角活动”教师论坛,使青年教师对幼儿园的环境创

工具使用教学反思6

学习内容:椭圆工具和曲线工具的使用

反思:说来惭愧,今天上课前我没有进行认真的备课。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学习内容,就这么“大胆”的走进了课堂,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有些惭愧,可是还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最近太忙了、太累了......

成人的第一课——摈弃一切借口,这是今天我给自己的约定,任何事情都没有我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来得重要。

上节课,学生已初步认识了椭圆和曲线工具,并用此工具画了气球,这节课,为了帮学生加强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我给学生出了几个绘画题目:气球、太阳、荷叶。孩子们很有兴趣的进行了绘画的创作,三(5)班同学在这方面发挥的非常不错,整体表现较好,但课堂气氛不如三(4)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没有三(4)班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说去表达呢,其一是我的问题设计不好,还有呢,有待观察发现。

须改进的地方:走进孩子,多认识,了解一些孩子,并和他们做朋友。

课堂评价方式有待改进,不能仅仅是口头上的表扬,适当进行可见性的鼓励。

是的,平时工作确实很忙,忙到我常常忽略了我心底的声音,加油lulu,上好每一节课,对得起每一双求知的眼睛,你会做得更好。

第三篇:《多边形工具的使用》的教学反思

《多边形工具的使用》的教学反思

张天霞

在教学三年级《多边形工具的使用》一课时,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操作实践中主要采取了分层探究的方法。

通过探究式教学,一是让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探究式任务,层层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形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体系;二是使各类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寻求进步,并不断获取成功的同时,提高全体学生的兴趣,循序渐进的学到知识。

在这一课里,教材的编排也是很有讲究的,多边形工具的使用相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了这样的设计:

“我们找到了多边形工具,下面请同学们尝试使用它,看你能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学生尝试操作后,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你的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都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师生对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接着进行了习得性的练习,然后教师问:“你能不能用多边形工具来画一个四边形或五边形呢?”“能!”学生有了画三角形的经验和方法很快地画出了四边形和五边形。

这看起来是个很小的细节,可是却体现着一个在知识上层层递进的道理,学生的认知是:“画三角形——画四边形或五边形——画多个边的图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学生一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积累愉快的成就感。如果让学生一开始就去画边数多的图形,一定会给学生增加了难度,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对于课程中的难点,可采用多层次探究式教学法。不能把一个较难的目标任务直接抛给学生,不然就破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知难而退。因此,要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本内容之间层层寻找切入点,把这个总任务分解制定出符合学生心理与实际的循环渐近的小任务,最终达到总任务,在制定子任务时必须遵循各个子任务间的自然衔接。

第四篇:《画图工具的使用》一课的教学反思

《画图工具的使用》一课的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我特意安排了本堂课的教学,其目的就是要掌握和巩固前面学习过的铅笔、刷子、橡皮擦、直线、矩形、圆、喷枪、颜色填充工具、放大镜等画图工具的使用。同时引入新知识点“文字工具”的使用,想通过本堂课让学生掌握画图工具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于是我自己示范画了一幅“有山、有水、有草、有树、有房子、有文字的山水画,意在向学生表明堂握了这些画图工具,我们也能画出漂亮的山水画。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我则“沉”入学生中间,互相讨论,平等对话,一起探究。我一方面勉励学生面对失败不气馁,冷静地理清思路后再尝试,培养、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帮助。学生学习兴致盎然,涌现出不少很有创意的作品,我并把这些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和兴趣。附图:

美中不足的是,我的示范时间用时过长,导致少数学生无法按时完成作品。结果留下遗憾。

我认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的,不应为创造而创造、刻意更改教材内容,要做到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遵循“从知识到技能、从技能到知识”的认知规律:自学→掌握知识;动手→培养技能;应用→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毕竟,未经“必然王国的跋涉与历练”,哪有“自由王国的驰骋与翱翔”?

2.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

金丹实验学校 贵大立

2005年12月

第五篇:六年级上学期《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单元起始课,是各单元教学内容的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用在单元起始课的作用上还是很贴切的。可是,单元起始课“该怎么上”和“上到怎样的程度”,却是常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或者是有所重视但不知如何实际操作。

《使用工具》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的第一课,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分别是“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和“选用什么工具好”。在研读教材之后,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材没有对“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那怎么行?既然是研究工具,当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具啊!于是,我决定课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工具?班的学生最认真,好几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阐述,我及时给予肯定。然后按“机械”——“简单机械”——“工具”的讲解顺序让学生明确了科学范畴上的“工具”概念。(机械: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位装置。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比如螺丝刀、铁锤、剪刀、镊子等。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然后是认识各种常见工具。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采用让学生先看图抢答再核对的方法,并随机向学生介绍了各种工具的主要用途。

本课的重点戏是“拔钉子”活动,我自作主张,加了个“钉钉子”的活动。原以为,这样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学生不可能感兴趣,全班演示一下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学生争着抢着要动手,轮不到的同学干脆离开座位跑到实践学生的旁边看,甚至还对他指指点点。到现在我还在后悔,当初没有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活动一:钉钉子

师:老师这里有螺丝钉和铁钉,你能把它们弄进木板吗?

马上有学生举手。教师把钉子和木板给学生,但没有提供工具。学生马上叫起来:要工具。

师;你要什么工具?

生:羊角锤。

学生用羊角锤把铁钉钉进了木板。

师:从这个活动中,工具有什么作用?(工具可以让我们省力或方便。)

活动二:拔钉子

先让学生用手试试看能不能拔出钉子,个别学生因为用力过猛手指有点划破,都没有成功。

然后让学生选择工具,学生选择了羊角锤拔出了螺丝钉和铁钉。

教师再把两种钉子分别钉进木板,并要求用其他的工具。学生选择了螺丝刀拧出了螺丝钉,用老虎钳拔出了铁钉。

师:同样一件事,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更省力或方便。

活动三:实践题

根据书上给出的三个情境,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来解决问题,并概括出“我们可以组装或制造出各种工具。”

这三个活动,让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工具的作用,还明白了选择工具的重要性,并建议学生去组合和制造工具,前后连贯层次合理,对学生的思维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实在是不敢苟同!钉个钉子不仅耗时多还是弯斜的。用羊角锤拔钉,不知道利用支点撬,只是用蛮力往上拉。真希望教育部门和主管领导好好地反思反思。

下载使用工具教学反思(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使用工具教学反思(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具使用管理制度

    工具使用管理制度一、生产及维修所用一切工具,由公司统一配备、统一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所开领用工具的料单,仓库一律不准发放,否则由仓库管理人员包赔损失。 二、公司根据生产......

    使用工具教案

    1、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 常识在实践中解决......

    使用工具教案

    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

    图形工具的使用教学设计

    《农家小院——图形工具的使用》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裕华区位同小学杨英英 一、教材分析 《图形工具的使用》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二单元的内容,现行的中......

    《信息工具知多少》教学反思

    《信息工具知多少》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已知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信息技术改变了现有的产业结构,推动了......

    《使用工具》习题1

    判断题 1、我们经常用剪刀制作数学方面的图纸,所以它是学习用品,不是简单机械。 2、不同工具是有不同作用的,但是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3、所有的工具都能帮我们带来方便。......

    论如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论如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多媒体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恰当地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能渲染情境,创设氛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学生一个有......

    Photoshop选择工具的使用教学设计

    项城市新华学校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总第02课时 第2课 选择工具和填充工具的使用 设计人:刘文欢审核人:孔卫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选择工具的使用(2)、选区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