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陶艺校本课程实施初探doc
小学陶艺校本课程实施初探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 金长刚
摘 要
陶艺校本课程的开设,顺应当代美术教育改革方向,符合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方向,因缺陶艺师资、缺陶艺教材、缺陶艺教学资料、等原因使陶艺课程开展得不理想。我校在近年陶艺校本课程教学探索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了培师、促教、促学、促交流„„推动了陶艺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走出了一条利用网络资源促陶艺校本课程实施的路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促,陶艺,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 curriculum ·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自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重要决策,改变基础教育中长期以来单纯由政府规定统一课程的格局,在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制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的学校围绕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的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并逐渐产生了一批教学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的校本课程,极大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陶艺教学融合多种教育于一体,是一门与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可以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灿烂历史文化的渊源及发展,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开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几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陶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一种非常有效的载体。为此,教育部在二十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将陶艺教育正式 1 列入教育内容,并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开设陶艺课”,充分肯定“陶艺”课程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近几年上海、广东、山东等发达地区将陶艺课程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有效载体,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也因种种原因,陶艺课程在广大不发达地区开展得不理想,究其根源:(1)陶艺师资缺乏:多数美术教师对陶艺课程,陶艺知识一知半解,无法胜任陶艺教学;(2)陶艺教材乏:无相应的陶艺教材是开陶艺课的一大障碍;(3)缺陶艺教学资料、教学经验(4)缺陶艺设备:多数学校认为开陶艺课程设备要求高,需要拿出一大笔钱为开设一门课程服务并不现实。诸多原因使多数学校不能涉足陶艺课程,导致陶艺课在广大学校推广较慢。
我校在2003年开设了陶艺校本课程,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小学陶艺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子,取的了明显的效果。
1.网络培师
目前为止,还没有学校培养专门的中小学陶艺教师,因为陶艺和美术的密切联系,基本上陶艺课都是由美术教师担任,但多数老师对陶艺知识、技能并不了解,如何迅速提高老师的陶艺知识和技能就成了学校的燃眉之急,由于地区差异,西部地区陶艺培训活动也非常的少,但互联网络解决了这一问题,internet为美术教师学习陶艺知识、技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我们通过“中国陶艺网”(http://ceramics.arts.com.)发现大量有关陶艺发展简史、制作技法、陶艺作品等丰富的信息资料,对我们老师开展自学陶艺提供了极大帮助。由于网站介绍的知识非常丰富、详细,我们美术教师在网站上学习到了各种陶艺知识,较快的适应了教学的要求。并且我们在网上,通过大量的比较、可以对同一技法的多种比较,择优学习,使我们少走弯路,迅速的提高了美术教师的陶艺技能。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我们的美术教师很快的达到了小学陶艺教学的基本要求,解决了教师 2 缺乏的问题。在网站上我们发现了有陶艺培训方面的通知,学校的金老师通过网站消息,参加了四川美院的2005寒假陶艺知识培训,使陶艺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网络促教
internet为美术教师的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陶艺教学同美术课一样,示范作品对孩子们十分重要,可一般初开陶艺课的学校陶艺作品很少,几乎没有,但网络上的陶艺示范作品却非常丰富,可以轻松解决教学方法和需要的图片资料,如“宁国陶艺网”(http://),不仅了解到了中国许多的陶艺家,观看了他们的许多的陶艺作品,还可以欣赏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WORLD-FAMOUS CERAMIC ARTISTS STUDIOS)了解意大利著名陶艺家阿尔多.朗蒂尼的经典作品及荷兰陶艺家芭芭拉.南宁的陶艺制作过程,知道了陶艺为达效果不拘一格的多种制作方法,消除了陶艺制作的神秘感,极大的开拓了老师们的思路。在搜索中,巧妙利用google的功能,找到合适的关键字进行搜索,也收获了意外的惊喜,例如我们输入“陶”字,就搜索到日本一千多个有关陶艺方面的网站, 虽然文字内容我们不认识,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好的陶艺作品是不需要用语言和文字来说明的,通过学习了解日本的陶艺网站,极大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打开了我们的教学思路。通过互联网上的“网上展厅”观看了许多国内、国际著名的陶艺展览,大开了眼界,陶艺知识和欣赏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6.网络促教学资料收集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到日本陶艺作品800多幅,香港、台湾陶艺作品800多幅,内地600多幅陶艺作品及二十几集陶艺录像课资料,50多个陶艺教学课件,这些资料里不仅有世界陶艺大师的作品,也有小学生,幼儿园孩子们的 “大作”,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陶艺教学资源,对我校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展起到了重要 5 的促进作用。现在我们开展陶艺教学再也不会为没有资料发愁了。
综上,我校开展陶艺校课程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了培师、促教、促学、促交流„„推动了陶艺教学的深入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造等综合能力, 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和弘扬祖国民族传统陶艺文化的情感,当然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我校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观念与技术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资料:《美术课程标准》
《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美术教育展望》 徐建融 钱初熹 胡知凡
《中学陶艺课程研究》 上海闸北中学 李道光
《儿童陶艺教学活动方法研究》 广东少年宫 何小华
《陶陶乐计划》香港路德会吕明才中学 郑绍麟
第二篇:陶艺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陶艺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肖镇小学张文杰
陶艺校本教材的开发校领导一直很重视,通过以往的教学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从表现的内容角度去确立教材的横向体系。学生的陶艺制作,不像专业院校的学生那样刻意地追求某种高难度的技艺或深刻的理念,更不像工匠作坊制作那样规规矩矩如出一炉,他们的陶艺作品是在没有受任何理性的束缚,只是根据自己内心的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直接感知,运用他们所利用的材料进行最直率的表现。因此,教学要重在引发创作兴趣,激发丰富的想象及大胆的创意,陶艺教材内容的选择从表现的角度当以课题为主线,且以学生所熟悉喜好的内容,又适于表现为宜,即以人物、动物、实物为内容,以生活趣事、童谣、传说故事,心中之事为专题,以罐、瓶、盆为形体确立教材表现的主干内容,并注意主干内容与主干内容之间的交叉互补。从塑造的形式去确立教材的纵深体系。学生陶艺塑造的形式不外乎这几种:(a)手捏成型。(b)泥板成型。(c)泥条盘筑成型。(d)挖空法。(e)综合成型。因此,学生的陶艺作品造型简洁,表面粗糙,形象简单化,表面装饰往往采用粘粘泥球、泥条、泥块或刻、挖、镂、刮。小学生在做陶时,胆子很大无拘无束,塑造的形象比较随意,不考虑形象的特征与比例,更不会想到成型的技巧与泥面的厚薄,因而造型比较稚拙和随心所欲,不注意表面的装饰。因此,教材的内容在塑造手段选取适宜学生能够迅速掌握的方法,同时又能够在教师有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起学生去创意性地塑造,这样安排,表面上似乎没有严格意义的技法要求,实际上这样做,能够减轻技法学习上的超重负担,增强学习上的兴趣与动机,渗透性让学生自觉掌握一些基本技法。
从知识的学习方面,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掌握陶瓷艺术基本的知识,和创作方法,在认识上从陶艺就是玩泥巴改变为陶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融科学、技术、艺术为一体的。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做到备教材、备学生,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从对学生的思想方面,学生喜欢一些能够展现他们才能的课题,特别是这种能够体现自己独特创意构思的动脑动手结合的课题,学生会倾注更大的注意力和兴趣来做这件事情,所以,教师就更加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艺术是充满灵性的一门学科,教师要时刻留意观察学生身上的显现出来灵性,并予以正确的、恰当的引导,这样才会让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小天使在艺术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第三篇:陶艺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陶艺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韩店镇肖镇小学 张文杰
知识目标:
1、识陶艺是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2、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陶艺作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泥条成型法等的基本造型方法。
2、分析优秀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运用陶艺的基本方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情感目标:
1、在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遗产重要位置,使学生了解陶艺创作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并认识到陶艺创作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通过讲解、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的陶瓷艺术,学会基本的泥条盘筑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泥土造型,创造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借以表达个性与情感。
学习最基本的泥条成型方法,根据自己的构思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教学内容: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陶瓷的发明与创造对人类生活方式起着促进作用。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陶瓷的艺术殿堂,领略她的艺术风采。
一、中国古代陶瓷作品欣赏
教师简单介绍陶瓷的发展,艺术表现手法和美感表达。第二部分:重申陶瓷知识与技能(传承文化)
师:通过欣赏是我们了解了传统的陶瓷文化,1、何谓“陶”?何谓“瓷”? 生回答:
师:通过触摸陶艺,同学们能说出几种成型方法。生:回答
教师设问:在我这又一份被打乱的陶艺生产流程的图片,我们边看边想,看看应该怎样正确的排列?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摆一摆(利用教学课件)生:摆放顺序(到计算机前操作)师:这种排列方法对吗?
二、制作步骤: 第一步我们叫它揉泥。
第二步做成了基本的形状我们叫成形。第三步在基本形状上添加我们叫装饰。第四步,为了使它更加坚硬要进行烧制。
只有经过以上这些环节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作品。
三、现代作品欣赏
我看出同学们都按耐不住想动手试试,怎样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很多同学在创作中的困惑。看看下面的作品你能从中汲取那些创作灵感——造型、技法、情感抒发? 学生观看并思考:
我们以竞赛的形式,分为三个队:红队VS黄队VS蓝队。要求:
1、用我们所学过的泥条和泥板成形与装饰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件陶艺作品。
2、作品成型与装饰手法典型、造型新颖、做工工整、全组参与合作。
3、以文字说明作品的艺术创意。
4、在25分钟完成作品。(注意时间控制)
四、作品点评
1、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学生到讲台上来也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他的陶艺作品。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相应得肯定和希望。
五、教师总结
我们会针对此次课题在班级内举办一次陶艺创作展,希望通过观看大家的作品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增姿添彩。
第四篇:小学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开发校本课程,至今已经开课四个学期,全面步入了正确的运行轨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推进下步工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为了正确引领和有效促进校本课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我校于学期初依据新课改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与学期教学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和具体做法:
1、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2、组织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3、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4、学期末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二、认真全面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全面发展。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快地掌握阅读写作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热情。
1、课外阅读心得体会展,国庆征文竞赛,读后感、读书节等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写作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教学中有一定困难。
(二)下步设想。
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的探索与研究。
2、努力探索资金解决途径,力争尽快让学生拿到校本教材。
第五篇: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05——2006学年
一、指导思想以课改的新精神、新理念为指导,以开放式教育思想为主线,充分发挥本校资源优势,立足本校,循序渐进地开发和管理本校校本课程——侨乡风韵、孝心责任心教育。使之成为本校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形成特色。用家乡文化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用形象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要富有孝心责任心,促进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
1以侨乡的乡土地理、历史、特产为载体,以家乡文化、资源为中心,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养成健康的情趣,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我们既开发课程资源,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2、“孝心责任心”主题教育
孝心责任心教育是我们学校传统的特色教育产品,是我们学校依据自己的特点将思品教材重新整合,然后作为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态,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和志向。孝心责任心教育是播撒希望的种子、编织未来的梦想。
三、教学目标低年级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家乡的美丽可爱,从而培养学生对家
乡的热爱
2、通过孝心责任心主题教育,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懂得做事要
有始有终,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尊敬长辈,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中年级
1、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风貌和历史人物的了解,培
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
2、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和家乡特产的了解,培
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高年级
1、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
命感。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侨乡浓厚的文明文化和高尚追求以及
高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了解侨乡的历史风貌,风俗民情,以及特产资源等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美好愿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四、具体措施
1、遵循以下原则
人文性原则: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载体,用人文手段保护儿童的积极性,引导多角度审视分析事物,提高认识能力,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开放性原则: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挖掘社会生活资源,鼓励学生探究,用好社会、生活、自然等教材,跳出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将教学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亲历性原则: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以亲历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知识教育为辅,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中,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开辟新的途径。
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方式只是一种手段,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侨乡怀抱中去研究、探索、发掘其淳朴丰厚的民间文化精华。
2、遵循多样性原则构建活动方式
孝心、责任心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根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在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遵循以下方式:
(1)责任心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自身和社会现象中提取有关“责任心”的问题进行探究。成立合作学习小组、课题研究小组、自助小组和道德法庭等专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机构,对有关责任心的现实问题进
行全面探究。
(2)情境讨论式主题班会活动。班主任老师根据责任心培养的具体要求,设计特定的情境,在老师或学生主持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辩论,逐渐明辨是非,形成关于责任认识的正确观点,并激发责任情感。
(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活动。基本活动方式有参观、考察和小记者采访,其内容涉及本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古迹、文化遗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等,主要是了解各行业履行责任的基本情况。
(4)社会参与的实践性活动。这种活动的根本特征是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三种形式。如为社区特殊人群的生活和家政服务;参与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参加地方公益活动、手工劳动、工厂劳动、田间劳作等,根据活动内容和实验基地分工,组建雏鹰假日小队进行实践活动。
(5)周末德育作业活动。开展以“孝心、责任心培养”为核心的德育作业,即:①读一本有教育意义的好书;②每天做一件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事;③搞一次社会调查,或与成人进行一次交心活动;④每天摘录一条重要新闻;⑤学会背一首健康向上的歌曲;⑥看一部爱国主义影视片;⑦给师长写一封信;⑧学会一件拿手的家务活;⑨做好一次小老师;⑩每天做好一件孝心事。
3、加强实施评价。
(1)重视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和功能。淡化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强调客观了解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了解家乡,促进自我发展。(2)实施多主体参与学生评价
以自评为主,教师同学共同参与,必要时也可让家长参与。
(3)突出过程性评价
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注重教学活动中学生情感态度,认识及行为的发展,进行即时、动态、灵活的评价。
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