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教学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教学策略
都镇湾宝塔小学 钟锋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谈的素养。”然而,现阶段许多教师因大量的读写任务而重视读写教学,忽视了口语交际的训练,造成许多小学生只会当一名机械的聆听者或简单地回答问题的“应声虫”,不愿意自主表达、交流,更不用说乐于表达交流和善于表达交流了。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发挥了他多少本应该具有的功能呢?本学期,我们宝塔小学就这一专题——“怎样使学生有序表达,实施口语交际”进行了专题研讨,在活动中还与向王桥小学进行了联校研修,在鲜活的研修课例中,在反复的交流碰撞中,我分析有如下四个误区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缺失:
一、重视了口语交际课,轻视了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还要有意识的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去培养,并且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我们的教师曾精心准备口语交际课,但非口语交际课预设交际环节的就少了,致使出现为上口语交际课而上口语交际课,这样逐日就丧失了诸多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鲜活素材和良好契机。
二、重视了口头作文,轻视了人际、社会间的交际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是为了实现交往与应对。使学生逐步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进而实现“我会说”的目标。回顾我们的教学,很多教师注重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甚至强化训练口语表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完成口头作文是单方面的,是个体行为。而要实现交往与应对,不仅要求学生有表达的技能,还要有倾听、理解、交际应对的能力,这是双向的、综合性的。换言之,口头作文课侧重“作文”,具有单一性;而口语交际课侧重“交际”,具有综合性,它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
三、重视了说的环节,轻视了听、评的细节。
作为教师,每一次口语交际课都会进行认真的设计,提前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并予以指导,让学生课前认真收集、准备交际材料,其出发点是为学生说准备材料,让学生“有话说”。课堂上也给足展示时间,但往往不能说的精彩,究其原因:缺少交际的说话是失真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巧妙、机智地使用听评的细节,让学生点评,或是让学生提问,比如:听了该同学的交流,你还想知道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常常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记得宝塔小学刘家一老师执教的一节《教你学一招》的口语交际课上,一学生介绍自己的绝招是做饭,待学生介绍完之后,刘老师机智地问道:“听了他的介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立刻有两个学生站起来发问:“我想知道他是怎样做饭的?”“我想知道他的绝招‘绝’在哪里?”。这两个同学的问题正切中了该同学交际的“要害”,没有完成必要的交流,没有把话说清楚,有了这两个同学的点评与追问,该同学明白了自己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可见,有效的点评能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
四、重视了学生的演说,轻视了教师的示范引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作为教师,每一次口语交际课都给学生十足的准备时间。在口语交际展示环节,也是尽可能让学生展示,让其充分表演与表达。我也曾看到这样的例子:某教师组织学生口语交际课,先是让学生读教材中的要求,再给时间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提出要求予以指导,组织学生对说的好的同学进行“鼓掌式”评价,整节课就这样在学生的演说中结束。试问学生收获多少,是否达成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着实有探究的空间。教师在组织口语交际课时要能在课前或课中突破难点时以身示范,恰到好处择时机地示范交际,甚至在示范交际展示后要求学生提问,以促进学生思维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针对上述误区导致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弱化,我们语文教师要循课标、思方法、去激活口语交际课堂,努力打造有效的口语交际课。究竟怎样才能上好有效口语交际课呢?我本人结合研修组及联校研修活动作了如下肤浅思考:
一、精心准备,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平台。
我在这里要说的不仅是学生的准备,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深入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了解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搜集了哪些材料,并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形式。譬如:二(上)语文教材“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益小动物”的图文资料;活动方式包括询问、阅读、收看影视、网上查询等;然后以记忆、剪贴、绘画、抄写等形式,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准备在班上交流。
二、创设情景,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氛围。
“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这是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听话”、“说话”练习,而是师生心灵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有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氛围,学生才能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向往桥小学的向金成老师执教的一节《身边的垃圾》的口语交际课就很好地使用了这个策略。他在课前将本校整洁、脏乱两个方面的图片拍下来制成幻灯片,课上伴随问题创设情景予以展示,当问及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个个抢着说;当展示整洁画面,问及垃圾哪儿去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引导完成了交际任务,整个过程显得轻松自如、水到渠成。
三、多法并举,打造有效口语交际课。
1、先看后说,用插图想象地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能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生动材料。有的口语交际内容配有插图,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交际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本质的习惯,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能力。
2、先想后说,用思维有序地说。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未形成,他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善于思考,东一句,西一句,杂乱无章。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先想后说的习惯,做到说话有条理,以理服人。
3、边演边说,用形象绘声地说。缺乏具体情境的口语交际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因地制宜创设具体的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进入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加之小学生天性好动、善于表现自己,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角色体验,通过自己的表演或看表演,对人和事有了直观的印象,就有了说话的题材,说起来会更有兴趣,表达也会更清楚。
4、以评促说,用追问完整地说。口语交际时,常会遇到一些“拦路虎”,使口语交际难以顺利进行;作为教师,要因势利导,就可以将停滞状态的课堂变成多向互动的“场”。做法很简单,一是可以让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向别人请求帮助,二是要其他学生对说不下去的同学进行点评,甚至提问,这样“一请一问”、双向互动,自然解决学生说的困难。
5、以导助说,用引领规范地说。上面提到的“一请一问”可以促进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卡壳”现象,但是要想学生真正能有所突破,能说、会说、说好,还需要教师必要的引导与示范,但双向互动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对学生“卡壳”要多宽容、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第二篇: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教师:莫桂芬
单位:忻城思练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经过几年探讨,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交际话题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例如第十一册《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字吗》,农村的学生对电脑并不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样的话题学生无话可说,更没了交际的兴趣。《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支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农村,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说清好与不好的理由。通过交际,能更全面地看问题。但是,农村孩子很少过生日,即使有也是一碗寿面两个鸡蛋。根本不可能请客吃饭。倒是在一些婚庆、佛事上大办宴席。于是,我把话题变换了一下,让学生讨论农村的这些习俗好不好。学生更积极地去观察生活,甚至主动地了解大人的看法,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讨论时,学生个个有理有据,异常活跃。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培养目标,又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
2.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的动机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住处交互来往,呈双向或多向互动状态。创设情境,能让儿童从感受、体验形象中开始,而儿童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会使词语与形象沟通起来,同时,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才能切中繁杂,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2.1 实物展示法。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生动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例如《爱吃的水果》一课,我把“葡萄”、桔子、柚子、柿子、梨、苹果”寄放在水果盘中,学生的视觉、味觉、知觉一下被唤醒,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并在观察之后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能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特点,使交际有序,活跃地进行。
2.2 教师描述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例如《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一课,上课伊始,我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勤奋好学,各项活动总出类拔萃,从不轻易犯错误,可是他做了错事,总不承认,爱撒谎,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学生一听帮老师解决问题,思维活跃纷纷说出许多见解。这样一下子进入了问题情境,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
2.3 模拟社会生活实例法。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再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说明,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例如《购物讲价》中,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物品分小组摆在“玩具柜”“文具柜”“用品柜”中,再现商店的摆设,然后要求各组分工,(顾客和售货员),要求“顾客”每人要买一件物品,“售货员”要热情待客,比比看,谁买的最便宜,再说说购物所得。这样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交际更为活跃。在农村缺乏课件的情况下,模拟社会生活实例不失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应多做课前准备,多花费一些心思,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3.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课程标准》指出:“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致使说话时磕磕碰碰,词不达意。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3.1 师生互动,重在引指、规范语言。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介绍健康的小常识》中,教师先介绍预防感冒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必须说清楚要预防什么,治疗什么,用什么药(方法),注意把药名、药量介绍清楚。
3.2 学生互动,重在实践,发展口头语言。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3.3 扩大互动,重在检验,巩固口语语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他个有长效性。短短的40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如上完《购物讲价》后,我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与爸爸、妈妈一起上市场,注意观察大人们在购买中的讨价还价,甚至自己出购买一件小物品。这样长期训练,扩大互动范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4.关注过程、积极评价,激励交际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在互动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既要专心致志地听人发言,并对稍纵即逝的语言内容作出快速反应,明白对方说话的意图,捕捉说话者的观点,并经过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时刻关注过程、引导、激励,使交际活动顺序进行。
4.1 定优秀,感受成功。口语交际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4.2 鼓励落后,树立信心。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我常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总之,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更好地激起他们交际的欲望。
第三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说
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我认为,教活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地创设情境,经过分析,我认为创设情境的策略主要有两种:
创设交际情境,在于把握教学机遇。于永正老师上言语交际课《学一点问的本领》就是这样。他抓住本班数学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被救者家属写来表扬信这一契机开始教学。他让学生看过表扬信后,说:“朱校长说,准备在明天全校老师会上表扬周老师,但对这件事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一下。校长请我们班问问周老师,问清楚了,写下来,交给朱校长。”这样,巧妙地给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采访创设了跟校长交际的情境。不但如此,于老师还特意请来了周老师,让学生像记者一样提问,这又是一个交际的情境。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为第一个交际情境所激发;而第二个交际情境则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情境的创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通过教师语言创设情境。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尤为重要。如:苏教版第八册口语交际《两只小花狗》,在看图之前,教师先用语言描绘出图中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怎么会出现如此情景呢?”这样就快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去探索漫画大意,创编有趣的故事。
2、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如《学配音》一课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课件或录像播放《小萝卜头》,体会演员的配音,让学生感悟。然后再播放无配音 的《宝莲灯》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给动画片配音。这样,变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情绪高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配音就不是件难事了。
3、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愿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在具体事件中该怎么做、怎么说。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演演林冲和洪教头,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会到故事中,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人物间的口语交流,发散思维,丰富语言。再如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安慰》,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练习所提供的语境,分角色表演,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容易产生说的欲望和说的激情,进而让学生懂得安慰别人必须有同情心,说话要委婉动听及多说鼓励的话的道理,真正学会安慰别人。
4、通过活动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有:作实验、游戏、手工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或者参加各类活动时进行训练等。训练的方法为:首先以活动为先导,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活动,再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如果是即兴说话,则按事先设计的活动内容和程序,指导学生边活动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小红吃早点时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了她的身上,小红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换衣服。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红。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①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③小红马上轻声说:“老师,吃早点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三、教学多样化,让孩子们会说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
(一)口语交际专题训练。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
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比如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题目一般是自我介绍、借文具、带路问路、道歉、转述、看病等;中年级的训练专题一般是:介绍一本书、劝阻、找人、建议、约请、接电话等;高年级一般是:用压岁钱、讲故事、说实验、请教别人、说成语、演讲、辩论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比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更注重了学生的主观性,这使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教师,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及思维。
(二)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社会学角度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在一些好的语文课上,教师这方面的引导、矫正等往往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三)随机训练。(1)紧扣生活随机训练。丰富多采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组织“该不该看动画片”的讨论等。(2)利用活动随机训练。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国际卫生日上街宣传后交流感受,开展有关热点问题(减负就是不做作业、怎样过双休日等)的讨论、辩论等。
从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许多同学怕与人交谈,害怕参加口语交际训练。有的同学想说,可又表达不清,不断需要别人提醒和帮助。进一步了解,你会发现这些同学读书很少,且特别害怕朗读,因此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呀。口语交流的随机性特征决定了参与交流的对象必须有良好的说话习惯、丰富的语言积淀等,用来口语交际的语言材料要有“招之即来”之神
奇功效,而这一切与大量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立足课堂教学,抓好朗读、背诵训练;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扩大积累。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和背诵有利于感受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有利于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规范语言、培养语感,更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说、写的能力。苏教版教材把朗读和背诵作为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水平大有裨益。“胸藏万江凭吞吐”,口语交际不可“无米之炊”,需吞纳百川,方能“口若悬河”,而这一切是离不开读的。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是一个新事物,就像春天一样鲜活,就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还有待于我们教师一起来研究、探索,一起开创小学口语教学万紫千红的新局面。
第四篇: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范文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贵州省仁怀市实验小学
熊顺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交际话题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的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这样的话题使学生无话可说,更没了交际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农村,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面对课文中较为脱离农村实际的话题,我常常进行变换,让学生就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讨论,异常活跃,既达到了“用教材教”的培养目标,又很好地利用了当地资源。
二、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的动机
1、关注日程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例如,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孩子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学生们作自我介绍:“我叫×××,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朋友。我喜欢看书,也喜欢唱歌,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学生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抢着要发言。我就抓住时机,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儿”、“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之间相互对话,把自己想问、想说的都告诉对方。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学生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入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它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优的学生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戴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们对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有话可说、友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三、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课程标准指出》:“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导致说话时磕磕巴巴,词不达意。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
1、师生互动,重在指引、规范语言。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
2、学生互动,重在实践、发展口头语言。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式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3、扩大互动,重在检验、巩固口语语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优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
总之,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更好地激起他们交际的欲望。
第五篇:农村小学“口语交际伊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伊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经过几年探讨,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交际话题。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支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农村,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过生日,请同学畦:饭好不好》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说清好与不好的理由。通过交际,能更全面地看问题。但是,农村孩子很少过生日,即使有也是一碗寿面两个鸡蛋。根本不可能请客吃饭。倒是在一些婚庆、佛事上大办宴席。于是,我把话题变换了一下,让学生讨论农村的这些习俗好不好。学生更积极地去观察生活,甚至主动地了解大人的看法,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讨论时,学生个个有理有据,异常活跃。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培养目标,又
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
二、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的动机。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住处交互来往,呈双向王戈多向互动状态。创设情境,能让儿童从感受、体验形象中开始,而儿童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会使词语与形象沟通起来,同时,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才能切中繁杂,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1、实物展示法。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生动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例如《爱吃的水果》一课,我把‚葡萄’’、桔子、柚子、柿子、梨、苹果,寄放在水果盘中,学生的视觉、味觉、知觉一下被唤醒,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并在观察之后调动原臂的知识积累,能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特点,使交际有序,活跃地进行。
2、教师描述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例如《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一课,上课伊始,我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勤奋好学,各项活动总出类拔萃,从不轻易犯错误,可是他做了错事,总不承认,爱撒谎,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学生一听帮老师解决问题,思维活跃纷纷说出许多见解。这样一一下子进入了问题情境,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
3、模拟社会生活实例法。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再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揖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说明,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例如《购物讲价》中,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物品分小、组摆在‚玩具柜’’‚文具柜…‘用品柜‛中,再现商店的摆设,然后要求各组分工,(顾客和售货员),要求‚顾客‛每人要买一件物品,‚售货员‛要热情待客,比比看,谁买的最便宜,再说说购物所得。这样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交际更为活跃。在农村缺乏课件的情况下,模于兰社会生活实例:不失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应多做课前准备,多花费一些心思,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误程标准》指出:‚不断发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农村,方言的大量使用给学生的交际带来极大的阻碍。一部分学生在交际时出现了不会说的现象,致使说话时磕磕碰碰,词不达意。发展、规范语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交际实践中规范语言,在互动中发展语言。l、师生互动,重在引指、规范语言。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口语交际"中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上对学生的言语进行指导、修正,并做好典范。《介绍健康的小常识》中,教师先介绍预防秋噪的了亨法,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必须说清楚要预防什么,治疗什么,用什么药(方法),注意把药名、药量介绍清楚。
2、学生互动,重在实践,发展口头语言。面向全体,人人练说,生生互动是最好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
3、扩大互动,重在检验,巩固口语语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
个短期行为,他个有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如上完《购物讲价》后,我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与爸爸、妈妈一起上市场,注意观察大人们在购买中的讨价还价,甚至自己出购买一件小物品。这样长期训练,扩大互动范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关注过程、积极评价,激励交际信心。
‚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在互动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既要专心致志地听人发言,并对稍纵即逝的语言内容作出快速反应,明白对了了说话的意图,捕捉说话者的观点,并经过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时刻关注过程、引导、激励,使交际活动顺序进行。
l、定优秀,感受成功。口语交际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2、鼓励落后,树立信心。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蒽。针对这种情况,我常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目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总之,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习、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更好地激起他们交际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