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教中心典型案例申报材料
中职教育德育体系建设实践
――――**职教中心典型案例申报材料
我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发现学生骂人,就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学生不讲卫生,就开展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结果是治表不治本,如何建立系统化的德育教育体系,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工作中构建出五必修、四必开、三步走、七规、三爱、三包一训,富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
1、针对学情,提出三步走方针。
大家知道,很多来职校读书的是三流学生,他们一是文化知识的短腿,厌学对学习没有兴趣;二是行为习惯不良,缺少文明礼仪;三是没有人生目标,破罐子破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面对学生的这种状态,实施德育教育的三步走,第一步:先修枝打叉懂规矩,入学的第一课是军训,军训的第一课是学习校规校纪,学生要先知其规,再修其行;第二步是施肥浇灌知情理,在制度的约束下,开展多种形式的以触动心灵为主线的德育教育活动,其中道德讲堂是必修课,感恩教育是必开题;第三步:加工制造修技能,在管理和修德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才能先成人后成才。
2、恩威并施,德育课程五必修
在职业教育办学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必须坚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触动心灵的德育教育活动为主线,以规范教育、制度管人为保障,以人为本,恩威并施,学校每学期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德育教育工作计划,德育教育活动时间表,有全校性的必选动作,也有各专业部的自选动作,其中五项必修课是全校开展的必选动作,即:学习行为规范,实施关爱计划,承包留得住工程,开办道德讲堂,开展军事训练。
---建七规,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学校制定了校规、课规、舍规、操规、卫生规、言行规和礼仪规等。《职教中心学生日常规范》,建立学生每日规范、班级每日规范和学生20分制的处罚制度。
---施三爱,实施关爱计划。领导班子带头,全体任课教师参与,每人承包一组学生,对其成长实施生活关照、学习关怀、心灵感化。使学生变自卑为自信、转低沉消极为积极向上的心态。
---搞三包,承包留得住工程。为了稳定这些孩子安心学业,我校采取了班子成员包班,教师包组,班主任包人,层层留住学生的管理办法,一个学生流失,多个老师有责。教师们凭借着对学校的热爱,对职教事业的忠诚,一个一个的说,一家一家的访。学校的每个在读学生,都凝聚了他们大量的心血。
---开一训,每学期开展军训。新生入学第一课,老生的复习课,我校坚持每学期开展全校性的军训一次,对规范学生言行,提高执行力收到良好效果。
3、道德讲堂,德育活动四必开。
开展浸润心灵的德育教育,以传承中华文明为积垫,以行孝、善举为内容,开办道德讲堂系列活动,其中:感恩在生活中、洒扫应对、日行一善,做文明职教学生四项活动为必开活动。
在四项必开活动中,感恩教育在生活中,收效明显,这是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单亲家庭、孤残家庭、病困家庭、留守家庭和隔代家庭较多,这些学生中,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生活重任。因此孝敬老人,帮助同学,感恩父母,感恩师长,尊老爱幼的德育活动是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钥匙。我校的道德讲堂成为全旗学校文化建设的十大亮点之一,旗委宣传部文明办,旗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现场表彰会。
4、留感恩作业,做感恩之事。道德不光在课堂上讲,而且要在生活中做,学校提倡学生怀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每逢放假,学校给同学们布署感恩作业:回家为父母做一顿饭,晚上为母亲洗一次脚,为劳累一天的父亲锤锤背。
5、开道德班会,讲感恩故事。
每学期开一次道德班会,每人讲一个所见到的感恩事迹,班主任对同学们的关爱,打动心灵的故事。让同学们从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开始,做一个知情达理,明礼感恩的人,从而树立人生目标,努力学习技能,实现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目标。
第二篇:旬阳县职教中心 德育工作案例
让理想灿烂绽放 让德育展翅翱翔
旬阳县职教中心德育工作案例
【基本概况】
旬阳县职教中心位于县城党家坝教育文化园区,占地面积223亩,现有教职工168名,在校学生三千余人,年短训4000余人次。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商务文秘等十多个专业。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办学思路;确定了服务“三农”、服务区域产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长短结合”发展道路,狠抓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奋力创建全国职教名校,吸引八方学子来校就读。
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 校办室、教务处、招生办、总务处等部门负责人。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规划,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德育工作,指导开展德育工作。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线实施者,学校以加强班主任培训与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责任意识,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德育工作团队。
一是实行每周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充分利用班主任例会加强对各班班务管理工作的研究、指导与培训,通过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加强班主任的校内培训与学习。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培训交流会,通过校内优秀班主任的现身说法,将优秀班主任好的做法有效的转化到各班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定期组织全体班主任到学校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文化布置优秀班级进行参观、交流,通过现身说法、身边的榜样等激励活动进一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理论学习。学生处负责班主任队伍的理论研究学习,每学期在班主任队伍中开展“撰写一篇德育论文、组织一节观摩主题班会、记录一个德育工作典型案例”的三个一活动和学习优秀班集体案例、问题学生转化案例、特殊教育案例的三案例活动,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理论水平。
经验二: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德育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接受教育。
1、校内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每学期举行“一日常规”学习竞赛,开展“学规范、用规范”系列活动;二是新生进校首先召开入学教育大会,将新生入校 生教育活动月,号召各班开展各类切实有效地德育教育活动;三是每学期举行了“我爱我的专业”演讲赛、经典诗词朗诵赛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树立理想目标;四是每学年举行“庆国庆红歌大赛”,“元旦才艺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学生提供成长和个人出彩的平台;五是每学期举行运动会、“校内篮球赛”活动,锻炼学生体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六是每学期召开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奖励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干部标兵,激励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理想目标;七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宣传活动和课外活动,通过活动浓郁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为各类有专长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2、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有效
社会实践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促使道德形成的主要途径。一是学校每年组织军训,规范学生行为,锤炼学生意志,教育学生团结友爱,有集体荣誉感;二是各专业定期组织专业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实践,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专业,融入社会,在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树立理想。
经验
三、发展学生社团组织,为学生打造出彩舞台
一是着力培养学生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推行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成长。加强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力度,实施不定期培训,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使学生会干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为学生各项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完善学校清蓝环保社组织,团委和学生处大力培养和引导,号召更多学生加入环保社,组织开展各类环保教育和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才,三是大力发展文学社、篮球社、棋艺社、舞蹈社等学生社团组织,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锻炼学生能力,为学生出彩提供舞台。
经验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德育始终
学校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德育始终,通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夯实学校德育工作。
1、以一日常规为抓手,狠抓学生纪律教育。
学校每学期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办展板、写广播稿、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活动形式,将一日常规教育贯穿学生教育始终,通过夯实一日常规,狠抓学生纪律教育,切实解决部分学生对自身要求不严、思想落后、习惯较差、在学校影响较坏的问题。
2、注重细节教育,学生日常习惯得到好转
一是狠抓落实“三不一戴”工作,即:不说脏话,不乱扔乱抛,不留长发,严格推行学生证佩戴制度。二是加强仪容仪表检查力度,杜绝学生中出现染发、长发,穿奇装异服、拖鞋、短裤等现象;三是加大对学生生活用品“五有”(餐具、牙具、洁具、生活用具、床上用品)的检查力度;四是加强对学生“讲普通话、说文明语”的教育引导;五是加强对校园乱丢乱扔现象的治理,加强对乱丢乱扔的监管和引导教育,鼓励主动拾垃圾行为;六是加强对学生打饭、打水、购物自觉排队的引导教育。
3、注重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每学期学生处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学生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配齐饭盒及洗漱用品,勤洗澡、勤换衣,注重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
4、扎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学生处注重教育学生从细节小事做起,见到老师要问好,见人主动打招呼,讲普通话,落落大方、礼貌待人,配合学校做好“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
经验五: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培养发展型人才 一是每学期各专业部组织召开专业思想教育大会,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努力学习,树立专业理想。二是每学期由招生就业办、教务处、学生处联合组织召开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大会,为学生提供当今就业现状情报,引导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储备,号召学生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理念。三是邀请合作企业中的专家骨干来校开展就业、创业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社会就业现状、企业需要的人才分析、就业中的行为习惯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就业创业理想,教育学生做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终身发展型人才。
经验六:夯实理想目标教育,树立职业理想
理想目标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最终目标,夯实了理想目标教育,就解决了职业学校学生不爱学习、意志消沉、没有理想目标的窘况。我校完善理想目标教育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理想目标教育贯穿于学生职业学习的始终,获得了良好的实效。
1、实行理想目标卡制度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进校要有理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身情况,制定每学期、每学年和整个中职学习的理想目标,并形成职业理想目标卡,卡片上墙。学期初调整,学期中对照落实,学期检查完成情况,确保每位学生有理想目标,有落实过程,能完成。
2、理想目标教育“三个一”制度
通过每学期学校举办一次“我爱我专业”演讲赛,班级召开一次理想目标教育主题班会、办一期理想目标教育展板活动,夯实学生理想目标教育。
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理想目标教育。
学校通过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理想目标的引导教育。一是联合招办、教务处、各专业组做好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大会;二是加强晨会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与管理;三是通过主题班会、展板、广播稿等多种活动形式加强学生理想目标教育;四是通过教室文化布置,渗透理想目标教育。
4、发挥榜样力量,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目标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学生榜样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目标。一是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校举办讲座,通过优秀毕业生的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二是加大对学校各类先进学生的奖励力度,激励学生努力奋斗;三是号召学生向2012年先后获得“陕西省十大孝亲敬老楷模”、“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荣誉称号,2013年再次获得“陕西十佳自强女孩”荣誉称号,并被推荐为国家十佳自强女孩的候选人的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马治芳同学学习,教育引导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成果展示】
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校内培训等各种途径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了一个团结奋斗、德才兼备的优秀班主任队伍
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经典诗词朗诵、红歌大赛、元旦才艺展示等,以活动为载体,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接受教育。
学校的学生会、清蓝环保社、文学社、舞蹈社等社团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为起航文学社编撰的校刊《校园风尚》。
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学校德育始终,图为仪容仪表规范牌、文明礼仪牌和学生教育大会。
学校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图为学校每学期召开的专业思想教育大会和“我爱我专业演讲赛”。
学校将理想目标教育确定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左图为2012年获得“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荣誉称号的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马治芳同学在北京领奖;右图为学校邀请优秀毕业生旬阳县金力源公司经理刘金耀到校做报告会。
二〇一四年四月
第三篇:武安市职教中心示范校建设典型案例1
武安市职教中心师资培养典型案例
建示范校强实力 重师资培养提内涵
2013年7月
一、实施背景:
2011年7月我校启动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时,在师资配备、师资培训、教师技能赛、教学、教研、教改等多方面虽已达到评选国家级示范校标准,但放眼学校发展,对于万人中职大校的发展来说,师资队伍建设仍是发展的瓶颈所在:一是教学改革仍滞后于企业岗位所需。那些实践性教学、高效课堂、魅力课堂还有差距,项目化教学还在逐步推行过程中,“校本革命”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缺乏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因此,我们必须高标定位、放眼未来,科学合理制定一系列师资培养计划,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创新培养办法,使师资“软件”紧跟示范校建设新步伐。
二、主要目标:
我校开始实施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以来,以强劲之势、蓄力之势、辟径之势,突破重围,突出革新,凸显特色,大力推动教学环境、教研教改、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培养、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学校设施改善、新专业开发、重点项目建设、校园文化提升等各项工作,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过程中,校领导高度重视,拨专项资金,加大对学校师资的培养力度,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为总目标,努力提升教师理论业务和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示范校内涵建设的机遇,从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多面手”管理队伍入手,精心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任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国培、省培和本校“双百工程”培养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教学 比武赛,每年开展“学术月”活动,攻关各层次教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不断加强对人才队伍业务绩效、教学改革的整体管理工作。
三、实施过程:
(一)高标定位 迈向国际 造就专业领军人强师质
1、加大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力度
在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下,进一步加大紧缺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教务处及有关部、处室人员针对示范校项目建设中师资队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计划,本着实事求是、专业需求、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师资培训原则,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总体要求,优先选拔优秀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外出培训。
2011年选拔2名教师赴德国培训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18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6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2012年上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3人省级培训40人(基础培训13人,提高培训27人)。委派2名教师赴新加坡培训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13名教师参加12个相关专业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名教师参加2个相关专业的国家级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15名教师参加河北省专业学科带头人基础和提高培训。
2013年申报出国深造培训人员7名,国家级培训15名,省级培训14名,国家级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5名。截至目前,已委派1名教师赴德国培训学习国际先进的中职教育理念,9名教师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5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9个专业、11名教师参加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
2、任贤任能 遴选教学能手 重新确定专业学科带头人
校级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速我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目前,我校重点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青教师多,2 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在重点专业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的专业带头人,是我校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日常考评、教学成绩、带领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成绩(包括教师技能大赛)、各领域获得的学术成果及个人荣誉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积分评选,2012年我校重新确定了27名新一届学科带头人和30名教学能手。
3、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工作方面,除按要求按计划进行校内集中业务学习培训和全员参加市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外,我校还制定了一系列各级各类业务培训计划,其中,每年组织全体教师开展5次校本培训,学校自主制定教师培训计划200余人。
(二)广开渠道 精挑细选 培养中流骨干重师资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新要求和我市提出的以“十心立师德、十力提师能、十气修师表”(即“三师”)为主题的落实意见,进一步强化“三师建设”,完善教师师德和专业成长档案,推动“三师”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生动格局。
2、培育省市级优秀、骨干、教学能手、名教师 实力雄厚
我校注重培养本校骨干力量进军省市级教坛,近年来,50多名教师成为省、市、县各级中心教研组成员,4名河北省名师,2名省骨干教师,4名省优秀教师,8名省教学能手,1名邯郸市优秀教师,1名邯郸市级骨干教师,6名邯郸市教学能手,68名武安市骨干教师,63名武安市优秀教师等。
在武安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两届“三名”评选活动中,我校有2名校长获选“名校长”,3名班主任获选“名班主任”,14名教师获选“名教师”。
3、实施“四优”培养 成就职教人才
我校针对职业类学校特点,学校已启动实施“优秀教学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技师、优秀管理干部”的“四优”培养工程,以此为契机,使此项工作与实施“双百工程”、“青蓝工程”、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本着培养学校管理多面手、教学业务骨干的目标,特别是要在全校大力开展传、帮、带活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支持力度,高标定位,以锻炼、培养为主,使他们全面快速成长起来,早日成为职业教育的“台柱子”和领军人物。学校采取个人申报、部门主管推荐、答辩、综合考评的方式评选出2012优秀教学标兵18名,优秀班主任22名,优秀技师8名,优秀管理干部8名。
(三)注重内涵 力行“双百” 抓实岗位练兵提师能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增强专业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鼓励、支持教师利用寒暑假或其它无教学任务等时间外出学习、进修,到企业、行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学习。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自我加压,向“师傅”、“高级技工”、“高级技师”和“工程师”方向努力,目前,我校98.4%的专业课教师达到高级工以上的技术职称,20%专业课教师达到技师以上职称,“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专业课专任教师的85.6%,合理构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2、严格落实“双百工程”提素质
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四个重点专业、两个配套项目为抓手,结合学校目前各专业课程开设,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选择各专业对口企业,本着深入实践、提升技能、创新模式的原则,分三个阶段全面实施“双百工程” ——百名教师下车间学技能,百名教师对岗位修业务,为建设“双师型”队伍提供保障。
目前已有82名教师下车间学技能,25名教师对岗位修业务,圆满完成实践培训任务。参照已提交的工作日志和参训报告,总结经验、分析成效、取长补短,第三阶段培训任务正在落实,力争使参加学技能、修业务培训的教师人数双双突破100名,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示范校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改革培养模式 实现岗位练兵
我们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内容的改革,加强实践环节以及“双证书”教育的培训,体现出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培养同样也是要走“岗位练兵”模式。
我校针对专业所需、技能所需、未来岗位所需、不同程度的学生所需,采取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下企业实践培训,利用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把课堂设在车间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让专业教师也进工厂、下车间实习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尤其是两年来,我校结合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按照国家、省级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计划要求,通过外派10余名教师进企业学习实践,并及时在校内对同专业教师开展二级培训;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陆续委派50余专业教师带班到企业进行实践,聘用100多名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来校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了专业教师队伍的技能教学水平,加快了主体专业的建设步伐。
(四)脚踏实地 重视大赛 兴起学术科研展风采
1、各级教师业务、技能比赛出成果
2011年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河北省中小学创新教育协会组织的首届课堂教学艺术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例三项评选活动,我校教师22名获得一等奖,41名获得二等奖,23名获得三等奖。武安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说课比赛3名教师荣获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三等奖;张素平、吴 旭鸣两位教师在海南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说课比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33名教师参加邯郸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优质课比赛,我校以绝对的优势获得比赛的第一名。
2012年9名教师参加武安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说课比赛,1名教师获一等奖,3名教师获二等奖,5名教师获三等奖;在武安市教学课件比赛中,1名教师获一等奖,3名教师获二等奖,1名教师获三等奖;在河北省“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6名教师获得二等奖,8名教师获得三等奖;河北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5名教师获得二等奖,7名教师获得三等奖;两名教师参加全国“创新杯”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分获二、三等奖;我校教师王钰获得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说课比赛一等奖。
2012年“时事报告杯”河北省中职学校教师礼仪风采大赛我校一举夺得团体一等奖,侯丽辉荣获个人一等奖。机电部5名教师代表我校参加河北省“中国联通杯电子信息技术大赛”电子设备装接项目获团体三等奖和精神文明奖。
每年组织全校性的教学大比武活动,根据新课改要求,文化课采取“同题异构,随机抽班”的组织形式,专业课突出了技能实训的特点。这既是教师业务素质的考察和比赛,又是我校“能力本位六环节课改教学模式”的演练和展示。每次比赛结束,都要评出一、二、三等奖,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并推荐他们参加省市和全国的比赛,展示我校教师风采,提高学校品牌的含金量。
2、抓实教研教改显成效
我校大力推广“定向培、技巧教、情趣学、示范做”十二字教学法,全面推行“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技能课堂、魅力课堂。通过能力过关和教学比武的展示,目前全校教师过关率达到84.3%,要求教师学期组织两次以上示范课,由达到我校过关标准的优秀教师承担,重点示范能力本位项目化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收 到了显著成效。我校的“项目化六环节”教学模式得到了省市专家的高度评价。
3、推广“学术月”活动提内涵
首届“学术月”活动将学术研究与教学业务相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相吻合,与提升自身素质、塑造“双师”型教师相媲美,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期间,学校共收集课题(含工作案例、教学案例)494件,其中中层课题51项,工作案例58个,教学案例304个,论文81篇。
第二届“学术月”活动与示范校项目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制定和完善了了四个重点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及学校总体项目的具体行动计划,“双百工程”、“第二课堂活动”相继着手实施。我校全年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29篇,国家级论文2篇,主编省级教材4部,校本教材14种,申报立项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课题14项,1个省级综合实验课题已结题,1个邯郸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出版《时代的留影》专著1部,出版《2011年暨第一届“学术月”成果集》一部,参加国家、省、市级学术成果评奖、论文比赛、说课比赛、课堂教学设计比赛、课件比赛、健康评优课比等各种比赛累计获奖126项。
第三届“技能学术月”活动开展了我校首届师生技能大赛、教学比武、装备实训车间等活动。本着“做精品、出成果“的原则,共收集研究成果122份,全年立项课题的有2个国家级课题,14个省级课题,近期又申报18个省级课题。指导教师报刊发表学术文章111篇,河北职成教网上传文章13篇,参与编写教材7部,并有6位同志参与了河北省对口高考指南的编写,体现了大校名校的风范和实力。
(五)着眼发展 走出请进 助推青蓝建设上层次
1、走出请进 多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教务处积极与上级教育部门联系,及时组织教 师参加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师资培训,近三年我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走出去”的教师达三百余人次。校领导多次率领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到省内外兄弟学校参观取经,与当地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近年我校先后邀请到张志增、颜景信、王晓勇等数名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座、开培训会,采取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提高培训。其中,60名教师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千秋业教育顾问公司中德合作项目“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
2、注重内部培养,为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搭建舞台、创造良好氛围,加强学科专业梯队、团队建设
积极开展师资校本培养,注重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进行一对一结对子的青蓝工程。
要求新教师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拜师学艺。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必须承担帮扶新教师的职责,灵活采取集体办公、学科教研等多种方法,从师德、业务、技能、技巧等多角度引导青年教师,努力他们的业务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3、要求全体教师积极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及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学历层次
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目前我校已有38人取得了研究生学历证书,占专任教师比例的10.5%,努力提高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
四、条件保障:
(一)严格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的相关管理政策要求科学制定各项师资培养计划;
(二)师资培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学校设专门组织机构对经费进行统一支配管理;
(三)各个建设项目要求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每一项目标都 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并设督导机构;
(四)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鼓励教师积极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等。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通过着力落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加大对学校师资的培养力度,使我校教师理论业务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从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多面手”管理队伍入手,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任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国培、省培和本校“双百工程”培养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教学比武赛及每年开展“学术月”活动、学术教研、教学改革等多个工作领域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我们将继续努力,坚定步伐,推广现有成果,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促进全面工作再谋新蓝图,再上新台阶。
六、体会与思考:
对照示范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中规划的各项指标及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仍有一定的潜力和差距,一些瓶颈问题急需攻克。我们会下定决心,以培养双师型和“四优功勋”教师为目标,继续落实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任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出国培训和本校各项培养培训等,形成本校教学风格,造就拔尖人才队伍,真正打造一批又一批职业教育的领军人物。
第四篇:安徽汽车职教集团典型案例
双主体育人
三段式培养
四通道改革
——安徽汽车职教集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成果报告
2006年6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联合相关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我省率先组建职教集团——安徽汽车职教集团。集团成员在自愿基础上,开启了我省资源集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走内涵式、集约化和集团化办学之路的运作模式,实现了较紧密的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和校协携手。截止目前,集团成员增至40家,其中企业19家、协会4家、院校17家。
一、成果形成背景
“十一五”以来,我省实施工业强省和“打造汽车轮子上的安徽”宏伟战略,着力提升汽车工业“领军”地位,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奇瑞、江淮两大汽车品牌,傲然进入全国十强行列。产业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此行业背景下,2005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引发了职业教育对集团化办学的思考。安徽省教育厅也相继出台《关于组建职教集团的若干意见》等各级政策文件,为集团化办学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面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行业快速发展、职教加剧转型的新形势,推动校企合作引向深入,促使更多的学校加强联合,“唯有抱团才能发展”已形成共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改革,积极探索一条特色化、集团化、多元化的办学道路,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2006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我校率先成立安徽汽车职教集团,在师资培养、引企入校、教学改革、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果,开创技术技能型人才连锁培养的创新之路。
二、工作过程及成效
我校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资源集成与共享,推进学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通过明确校企双方同是育人主体,促进“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过程共同参与、实习就业共同管理”三个阶段培养有效衔接,立足
“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课程改革、开放交流”四个通道,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改变”,形成了校企良性互动、双赢发展,提升集团办学水平。
(一)育人“双主体”,校企合作掘“深度”。
深化校企对接融合,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一方面学校聘请企业工程师技师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产品安排到实训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企业主动对接学校,安凯、奇瑞、星马等合作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并先后送来车桥、发动机、变速箱等专项拆装设备供学生动手实操,帮助学生岗位技能达到企业规定的要求。通过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学校“订单”纷至沓来,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先后开办了安凯车辆班、星马汽车班、江汽车桥班、奇瑞汽车班、合力焊接班、合肥朝柴班、退伍军人“试车员”等企业订单班,累计为企业定向培养了5000余名技能人才。此外,我校还为江淮股份公司进行了数控加工技术的岗前培训,为安凯股份、合力叉车、江淮重工等公司进行了焊装专项培训,为江淮车桥公司进行机械加工培训,为安凯集团组织技能考证培训等。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大胆革新,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技能鉴定成绩与学生学业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双证就业率,如钣喷班采取技能考核代替期末考核,并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考核;二是将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活动与实习生的管理相结合,实行跟踪动态管理,每学期选派10名左右教师到企业锻炼并管理实习生,通过调研实践,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需求;三是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企业岗位要求结合起来,做到菜单教学,邀请企业教师来校授课、组建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与江淮等企业开展教学实习。在立项省级重点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学校大胆引企入校,先后与山东奔腾公司等7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成教育部奔腾、PPG、SPX、丰田TEAM-
21、通用AYEC项目实训基地,并采取“工学交替”模式,积极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实习效果,解决校内资源不足难题。作为省市技能大赛中职汽车项目的赛点学校,学校还加大了硬件设备的投入,添置了国赛用的全套设备,投入各类设备价值近1000万元,为我省汽车人才选拔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学校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把企业文化引进融合到教学管理中,建有汽车文化广场、汽车知识长廊,组织“广汇杯”、“大步车业杯”校企文化技能艺术节,“安凯杯”、“合力杯”校企运动会,企业家报告会,职教集团年会等,按企业要求开设《汽车文化》课程、借鉴企业7S管理模式等,让学生在校就能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搭建“立交桥”,校际合作拔“高度”。
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实行“1+2”模式联合办学,先后与30所县级职教中心开展“1+2”模式联合办学,联合招生达5115人,稳固了办学规模,实现了成员学校间的互利共赢;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先后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开设电大汽车班;成功申报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获批合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校办学空间,为集团的人才连锁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校不断探索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方式,在自主招生、“3+2”联合办学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集团内中高职教育资源效益,推进中高职衔接取得新进展。参加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论坛,共同研讨该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的教学计划。与安徽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不仅大力开展与国内各院校的合作,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德国BBS6学校、韩国加图立上智大学签订联合协议,并开设中德班及中韩班,积极构建就业、升学、留学一体的三维立交桥。
(三)融合“教学做”,课程改革提“亮度”。
在调研机械、汽车类企业对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职教集团大胆对骨干专业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其中: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尝试“一年级公共实用基础课,二年级分专业
方向”的教学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确定“以掌握电类技能操作为主、辅以机械技能操作”的教学目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打破课程界限,以“不同类别的零件加工”为主线,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将理实一体化课程在2011级秋初实验班试用后,已全面推广至12级汽车专业新生中。该专业每周有《汽车认知与维护》、《汽车维修技能》两门课程固定安排在车间教学,仿照4S店的要求来管理。此外,我校还在汽车专业二年级学生中,择优组建钣金和喷涂班,大部份课程在钣金和喷涂场地按模块学习。我校从2008年起,开始设立中德合作班,该班实行小班教学,按照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每学期定期由德国汽车专家来授课两周左右的时间。这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我校示范创建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联合集团内职业学校教师积极打造了《汽车维护》等6门精品课程,其中三门课程被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其余三门被确定为市级精品课程,教师自拍、自编了《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汽车认知与基础维护》两本教材,并在各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十多本中职课改教材。其中倪彤教师的《影视动画案例教程》还入选教育部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以全省汽车类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为平台,为集团成员学校培训师资300多人,出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在各专业中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每年平均安排20多名教师参加各专业培训、出国培训、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等,10名教师赴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参加说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和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四)加快“走出去”,开放交流拓“宽度”。
职业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职教集团自2008年开始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学校与德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也等国学校互派师生交流考察,集团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项目,学习了先进办学理念,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
职教集团注重对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县、乡等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职业学校培训专业课师资、提供实训条件、安置学生实习、开展技能鉴定,并引导集团内成员学校加强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如我校积极承担对口支援皖北等地职校、三峡移民库区、四川松潘、西藏山南地区及新疆职教工作,先后接受受援学校的5名领导和老师来校挂职交流;与阜南一职高、界首一职高合作联合申报对口帮扶项目;利用省级汽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积极为各校培训专业骨干教师;向集团成员学校赠送数万元的汽车专业实训设备。此外,学校还组建全省中职宣传联盟,创办集团刊物《汽笛》,提高集团办学影响力;参加各类校企合作交流会、合作论坛及集团化办学研讨会20余次,加强与省内外其他职教集团沟通与交流。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变“单元”为“多元”。学校不仅集中与23家大中型企业签约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立职教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集校企之合力,编制与企业岗位要求同步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实用教材。学校还将教育部通用AYEC项目、钣金喷涂特色项目与中德合作项目、德国IDK行会满师认证、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进行合理嫁接,融合多元培养模式,彰显职业教育的广度。
(二)变“合作”为“融合”。校际联合办学不再局限于联合招生,更加注重“教材、教学计划、师资水平、设备配比”四个同步,推动集团成员学校均衡发展;校企合作不再局限于就业输出,更加注重“生产技术、理念文化、兼职教师、培训项目”的四个引进,引进AYEC、PPG、SPX、TEAM-21等多个项目,努力实现五个对接。
(三)变“平行”为“立交”。按照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求,拓展办学层次,与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央电大、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德国BBS6学校、韩国加图立上智大学等高校合办远程、自考、函授等多形式
本专科教育。学校还积极探索与外国高等教育的衔接,努力搭建就业、升学、留学一体的三维“立交桥”。
(四)变“自测”为“他评”。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将学生顶岗实习表现、技能鉴定成绩纳入期末考核,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学校邀请了知名汽车4S店钣金、喷涂专业师傅来校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实行完全意义上的考教分离,四、成果推广及成效
(一)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新引擎。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赛、国赛上屡获殊荣,1人还入围世界技能大赛。教师队伍教研能力显著增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00多项,现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全省优秀教师2人,教坛之星6人、骨干教师30名和双师型教师100名,40%的教师实现学历技能双向提升,20多人获得德国“行动教学方法”结业证书,80余人次参加国培省培及国外等进修。
(二)成为辐射其他地区和学校的正能量。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安徽省国示范学校校长联席会秘书长单位,积极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100多批次兄弟学校来校学习交流经验,我校均无私分享了相关经验成果。学校还积极带动全椒职教中心等20多所集团成员学校同步发展,为全省中职学校培训汽修专业骨干教师300多人,对口支援皖北、渝北、藏南、松潘和新疆,助推城乡、东西部职教一体化发展。
(三)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坚持对接行业企业,培养数万名实用技能人才,奔腾、丰田、庞贝捷等多个特色项目培训基地纷纷落户我校。每年开设10多个企业订单班级,积极提供技术支持、零件加工、人才支撑、职工培训、自考助学等服务,为我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成为社会广泛赞誉的好口碑。学校出席并多次在教育部集团化办学成果交流会上交流经验,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多次参与我省相关职教集团组建论证指导,推动了我省集团化办学快速发展。承担全国交通运输行
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省选手集训、安徽省中职汽车类技能大赛、江淮安凯等企业员工成长路径培训和园区企业员工自考助学服务,为集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安徽汽车职教集团将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教育领域深化改革为契机,抢抓安徽“三个强省”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集团协同育人机制,坚持“一个核心”(连锁接力培养汽车产业集群的技能型人才)、“两个支点”(校企合作与校际联合)、“三个原则”(自愿参加、优势互补、骨干带动),切实下好“四个功夫”(合作、落实、分工、实力),着力搭建好“六个平台”(课程开发、教改科研、就业指导、技能实训、师资培养、创业教育),真正形成生源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就业链,促进集团各成员单位共同进步、提高和发展,为培养新型汽车人做出我们新的努力。
第五篇:法律援助中心典型案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典型案例汇编
(一)未知少年触法网 法律援助显真情
案 由:未成年人盗窃案 案情简介:
被告人张某等5人,均为男性,无业。其中,张某,男,17岁,2008年伙同其他4人盗窃10次之多,盗窃范围从惠农区流窜到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盗窃目标主要是摩托车和面包车,张某被指控盗窃价值37899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办案过程:
被告张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法院指定辩护,2009年9月1日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惠农区人民法院的指派函后,及时指派律师为其辩护。经辩护律师调查、核实取证,对指控证据不足的部分提出异议,且被告人张某在案发后,认罪态度较好,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本着平息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态度,最后落实张某的盗窃数额为15000元,判处有期徒刑7年。案件点评: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法院在查清事实后,律师辩护意见大部分被采用,律师认为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只是随同或帮助他人实施盗窃,对盗窃的赃物去向不关注、不在乎、不追求分赃,且属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案情决定了律师不可能有太大作为,但是律师以把每一个案件做成“精品”案件、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为宗旨,不因是法律援助案件而掉以轻心委以应付。他们深入的分析,反复的奔波,终于用质朴的语言打动了法官,减轻、从轻判处未成年人的处罚。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02号
九名保安状告公司 追索加班费获支持
案 由:劳动争议纠纷 案情简介:
梁某等九人自2007年12月起,陆续被聘到宁夏一物业公司从事公共秩序维护员工作,工资为800元/月。工作期间,该公司长期安排员工加班,但拒绝向员工支付相应的加班费,从而导致梁某等九人一直没有享受法定的节假日,就连春节也不例外。长期加班,又没有得到任何的经济补偿,2009年3月11日,梁某等九人向金凤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承办经过:
金凤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梁某等九人的法律援助申请后,决定给予其法律援助,同时指派律师承办该案。受案后,承办律师第一时间与九位申请人取得联系,积极了解案情,同时迅速准备相应证据。其中包括申请人的《值班日志》、物业公司自认要求加班的录音资料、证人证言以及工资条。为了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尽快使申请人拿到应得加班费,承办律师不辞辛劳多次往返撮合申请人与物业公司进行协商,最终双方在开庭前形成初步的调解方案。承办结果:
金凤区仲裁委于2009年5月5日进行了第一次开庭审理,基于双方已达成初步调解方案,于是在仲裁委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物业公司于2009年5月31日前一次性向九位申请人支付加班费40000元。后因物业公司迟迟不履约,最终调解以失败告终。2009年6月17日,金凤区仲裁委又进行了第二次开庭,并于2009年7月22日作出裁定:该物业公司分别向九位申请人支付相应的加班费、被拖欠的工资,并退回违法收取的培训费共计42200元。至此,这桩涉及多人的劳动仲裁案件最终以全额支持而告以段落,而恶意拖欠费用的物业公司也补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办案体会:
第一、从案件本身而言,承办律师在此向劳动者提出以下建议: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一旦遇到加班情形,应当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即在工作中留心准备身边可行的关于加班的证据;具体而言加班事实的证据主要表现为:《加班申请条》、《加班审批条》、《值班日志》、工资条、证人证言、录音资料(公司的自认)等。第二、从办案经验而言,集团诉讼或仲裁案件对于承办律师有着较高的业务要求。它不仅要求承办律师应当有缜密、严谨而清晰的办案思路、严密而周全的工作计划、更重要的是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从而保证此类案件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以维护当事人地合法权益。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03号
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
案 由: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案情简介:
2008年12月15日,胡某驾车沿兴庆区科技园区德源南街由南向北超速行驶至兴春路交叉口,在超越前方车辆时,车辆失控与路口北侧的温某驾驶的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温某当场死亡。该次事故经银川市兴庆区交警二大队认定胡某承担本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温某不负责任。温某有一子一女均未成年,妻子姬某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父母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温某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现温某因胡某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给温某的父母、妻子、儿女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痛苦和创伤无法弥补。2009年的4月份,姬某的家人来到兴庆区法律援助中心,讲述了上述事情,从他的讲述中得知温某的儿子才一岁多,之前还因为吃三鹿奶粉患上了肾病,为了给孩子看病使这个本不宽裕家如雪上加霜,而对方责任人至今没有进行赔偿,这一连串的打击已经让本身重病的姬某不堪忍受,几近崩溃,所以由她的其他家人代为申请法律援助。兴庆区法律援助中心审查了申请人的经济困难证明、身份证明、以及和案件相关的其它材料后认为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和范围,立即为其办理了相关手续,并指派律师为她们办理此案。审理结果:
接收此案后律师做了大量的调查取证和查阅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诉讼请求和赔偿数额,在法庭上据理力争,最终,在多方的努力下,2009年5月11日由兴庆区法院主持调解,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调解协议,同意由对方胡某一次性赔偿姬某及其子女、公婆各项经济损失30万元。至此,此案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解决,有了这些赔偿款,姬某之子的病也有了希望,她们一家今后的生活也有了着落,车祸酿成的惨剧也有了补救。后记:
本案中受援人不但经济困难,而且身体患有重病,不幸丈夫遇车祸去世,幼子因奶粉质量问题也患重病,灾难一重接一重,本来艰难维持的一家面临坍塌,法律援助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救人于危难中,替政府履行社会职责,挽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这就是法律援助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04号
因见义勇为合法权益受侵害案
案 由:因见义勇为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案情简介:
2009年4月1日下午17时左右,公交三分公司25路车驾驶员马某驾驶宁A20222号车行驶到北苑小区站时,上来一名男子,直接走入车厢的后面。当车行驶到民生巷口站(原老二中)时,就听到车厢内有乘客的尖叫声,马某回头看时,车厢内比较混乱,几名女乘客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而那名男子正用拳头暴打一名小男孩,马某准备上前制止时,那名男子见状跳车逃跑追赶另一名女乘客。见此,马某不顾一切跳下车拦截,随后马某用力卡住那名男子的脖子,并让周围的群众帮助拨打110报警。这时,那名男子为了逃脱就去咬马某的左手大拇指,在马某用右手掰那名男子时被对方咬断了中指。后来,那名男子被110人员带到了文化街派出所进行询问调查。马某的伤情经银川市公安局鉴定为轻伤。2009年7月2日银川市公安局交通公安分局和银川市客运行业见义勇为协会表彰了马某的见义勇为行为,并给予了五百元的奖励。马某因伤住院治疗19天,花去医疗费以及因看病引起的其它费用近万元。就在马某住院治疗后因为没有上班,公交公司也暂停给他发工资,这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马某生活很困难。2009年7月23日,马某的母亲来到兴庆区法律援助中心,经过咨询得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后,就代其申请了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经过审查,认为此案符合法律援助范围,遂决定给予马某法律援助,并指派律师办理此案。办理结果:
因此案中马某是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受伤,而且为轻伤,已经达到了公诉的要求,公安机关也准备侦查完毕后移交检查机关,但是办案律师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后了解到对方当事人即实施加害行为的那名男子有智力障碍,就决定采用调解的方式解决这件事,只要能够达到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这一目的即可,经过多次接触,对方终于同意给予马某2.5万元经济赔偿,而马某这一方也不再追究对方其他责任。因轻伤害案属于可自诉的案件,当事人双方在公安侦查阶段就调解结案,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公安机关便终结了此案。另外,办案律师还建议马某随后要做好工伤的申报工作,争取获得相应的赔偿。后记:
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社会的公德,作为一名公交司机在见到车上乘客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能挺身而出实在是难能可贵,而在见义勇为的同时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了侵害,法律援助将此种情形列为援助范围,帮助见义勇为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英雄不再流血又流泪”,这是法律公平正义的体现,是政府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肯定和鼓励,虽然英雄不再流泪了,但是我们还是忠心的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安定和谐,那样,英雄就更不必流血了。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05号
断指民工被辞 难索工伤工资 法律援助帮忙 维权获得赔偿
案 由:工伤赔偿、追索劳动报酬 案情简介:
2009年5月,宁夏西吉县农民工王某来到中宁县某建筑公司承建的青铜峡市某建筑工地打工,他的任务是在建筑工地当木工,用人单位没和他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也没给王某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5月25日,王某在工地工作时左手不慎被电刨子打伤,经诊断为左无名指损伤、左小指中端已缺失。伤后,公司只向王某支付了4000多元医疗费,王某因家在外地且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医疗费被迫放弃继续治疗的机会,公司从4月起就以种种理由拒绝支付王某工资,并辞退了王某,王某伤后生活没着落、没住处,一时深陷囹圄。办案经过:
2009年6月15日,王某来到青铜峡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希望通过法律援助能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快速得到赔偿。工作人员一边安慰王某,一边联系到用人单位,不料,用人单位即中宁县某公司因工程即将竣工,公司人员已经撤回。王某听后情绪激动,扬言要死到中宁县某建筑公司去。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再次做他的思想工作,把他从绝望中拉了回来,还为他找临时住所,解决生活困难,帮助他建立生活信心。援助工作人员一边继续联系中宁县某建筑公司,中宁建筑公司负责人表示对此事不管,并扬言:爱到哪里告就告去。援助工作人员回来后立即着手帮助王某拟写了工伤申请书,依法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希望通过劳动仲裁帮助王某讨回公道。2009年8月,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王某为工伤。王某得知劳动仲裁程序繁琐、时间长,希望援助中心帮助其快速解决。为此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也并没有气馁,多次往返于中宁县某建筑公司交涉王某伤后赔偿及工资一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耐心的说服工作,中宁县某建筑公司终于答应协商赔偿,近日,王某依法拿到了赔偿款12000元及拖欠的工资,并向法律援助中心表谢意。案后心得:
农民工朋友们在进城务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寻找正常、合法的进城务工途径,注意用人单位的经营资质。
2、学法、懂法,发生劳动纠纷后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3、加强法律援助宣传,使劳动者明确知道法律对他们有哪些保护措施,用人单位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发生劳动争议有哪些救济途径。
4、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时注重非诉讼调解的作用,防止激化矛盾。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06号
雇员受害 终获赔偿
案 由:雇员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案情简介: 范某某于2009年5月20日,受雇到宁夏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某村委会活动室工地做工,其工程实际负责人为毛某,当时毛某与范某某约定日工资为60元。2009年5月29日上午11点许,范某某在上述工地三米高架板上砌砖时,由于架板钢管卡脱落致架板倒塌,导致范某某从架板上摔下,中途遇离地面一米高的钢管拦挡,当即致伤胸部而陷入昏迷,由毛某用车送范某某到隆德县人民医院门诊救治,当天由于该医院仪器出现故障,为拍Ⅹ光片,又转至另一家医院治疗,于2009年6月26日出院,住院28天。范某某住院期间的医药费3481.98元由毛某支付,其余毛某先后又给付给范某某吃饭费用1250元。经医院诊断,范某某伤情为胸壁软组织钝挫伤、右肋第6、7肋骨骨折。2009年8月4日,范某某的伤情经鉴定为轻伤,伤残等级为十级,休息(治疗)期110天,营养期1月,护理期1月。
出院后范某某多次找毛某协商解决赔偿事宜,毛某均不愿承担主要责任而未果。无奈范某某由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来到隆德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援助。承办过程:
在审查了范某某的援助申请后,考虑到对方毛某系该建筑工程的负责人,完全有能力承担赔偿责任,加之其又利用宁夏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承包的该工程,为了便于当事人尽快解决赔偿问题,拿到钱后继续治疗,法律援助中心建议采取诉讼调解的方式解决该案比较现实,以避免双方互相推脱责任,拒绝赔偿。
很快,案件承办人员通过医院调取病历,询问证人等做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固定了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和第十七条规定的案件性质和赔偿范围项目,为受援人代书了诉状,最后以宁夏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毛某为共同被告,请求判令共同承担范某某各种赔偿金21000元。承办结果:
在法庭调查阶段,对方委托代理人答辩认为不属于雇员人身损害赔偿,而应该先进行工伤事故认定程序,因此请求人民法院予以驳回范某某的诉讼请求。而受援人律师认为双方存在事实雇佣关系,而不存在劳动关系,不具有构成认定工伤的标准。在法庭上,以此为焦点,经过双方的大量举证、质证等环节辩论,通过法庭审理。最终以雇员受害赔偿为案由,通过法庭主持调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由毛某和宁夏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医药费、伙食费4731.98元后,再赔偿范某某各种经济损失13260元,并当庭给付给范某3260元,剩余10000元于2009年11月23日前付清。律师说法:
结合该案件,当事人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意外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义务人一般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 :“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和第17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因其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住宿费和误工费事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的规定,而使受害人获得赔偿。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07号
八旬老人生活无着落,寻求法律解忧愁 案 由:赡养纠纷 案情简介:
吴某现年82岁,共生育七个子女,1994年妻子去世,留下吴某孤单一个人生活,且尚能自理。2001年初吴某因年事已高生活无法自理住进了养老院,因是代养需交生活费用,而子女又不愿分担,吴某回到家里生活也无人照料,致使老人的身体状况很不好。2009年老人被逼无奈申请法律援助诉至法院,要求子女解决养老问题。办案过程:
受理申请后,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协调,首先指派法律工作者进行调解,在无法调解的情况提起了诉讼,法院受理后及时开庭判决。承办结果:
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可经相关部门调解,子女拒绝缴纳老人的生活费用,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对簿公堂。最终,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律师的多方努力,法院如期开庭审理,判决吴某各子女理应承担赡养义务,根据子女具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好的多负担,差的少负担的原则确定了赡养数额,判决由被告每月支付原告吴某100-200元生活费,并要求及时履行,由此解决了老人的生活忧愁。案件点评:
无劳动能力和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赡养纠纷案件,无劳动能力和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此类案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但通过法律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我们不仅要提倡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更要注重法律的最终保障力,当道德约束失效时,应当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予以保护。我们必须看到,法律需要有人去维护,否则只是白纸一张,因此,面对弱势群体权益侵害的时候律师的法律援助显得尤为重要,本案就深刻地说明了这点。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 , 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08号
法律援助关注民生 滞留农民工顺利返乡
案 由:追索劳动报酬
案情简介:
赫某、马某、马某等13名西吉县吉强镇夏大路村的农民,于2009年6月份来到宁夏石嘴山市某示范农宅建设工程,由于发包方和承包方因工程造价、承建款项等问题产生了纠纷,双方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打工农民工资得不到兑付,13名农民工急于返乡因拿不到工资而滞留,工人生活也出现了问题,情绪非常激动,围在乡政府讨要说法。办案经过:
2009年7月9日,乡政府接待了农民工后,司法所协助处理,经多方协调未果,建议农民工通过法律援助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中心接到申请,及时指派法律服务所办理此事,法律服务所人员接案后,积极调查取证,查找出拖欠工资的症结所在,是因承包方和发包方两工头之间签订的合同存有重大瑕疵,达不成一致的主要原因是发包方随意增加工程量和承包方不能按期完工产生的纠纷,办案人员确定了工作的重心是捋顺两工头之间的利益关系。经双方同意,帮助核实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在确保农民工工资如数发放的前提下,参照市场行情帮助发包方和承包方重新确认了双方的工程款项,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承办结果:
在双方确认了承建后的工程款项后,经多方协商和调解,服务人员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双方都满意的前提下,调解将拖欠农民工的13182元工资如数发给了务工人员,他们高兴的拿着工资返回老家。至此,一场即将激化的群体性矛盾纠纷被平息了。案例点评:
法律服务者办案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受援人利益至上的理念,尽可能追求最有利于受援人的结果,在受援人法律意识薄弱、缺少必要证据的情况下,承办案件要花费很多精力,只有通过认真分析案情,多方求证,找到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才能让当事人满意,寻求并最终以非诉讼调解的方式结案,以温和的态势平息双方当事人分争,舒缓社会冲突。这样不仅化解了社会矛盾,也可以使受害人权益最快、最好的得到维护。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09号
叶某劳动争议纠纷案
案 由:劳动争议 案情简介:
叶某于1996年7月份开始在某建材公司从事司炉工工作,至2008年7月突发“精神分裂症”,经过一年的休假治疗病情仍未好转,后经银川市医院鉴定为“贰级精神残疾人”。某建材公司遂于2009年7月23日解除了与叶某的劳动合同并支付了相关补偿金。后叶某的父亲在代办就业失业登记证、领取失业救济金时发现单位自2004年1月就停交了叶某的养老保险金、自2005年起停交了失业保险金,因此叶某无法办理失业登记并领取失业救济金。在与单位协商未果后,叶某的父亲代其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请求某建材公司补缴叶某的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金。承办经过:
2009年8月12日经叶某父亲的申请,金凤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审查符合受理条件后,指派“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为叶某办理该案。承办律师根据相关证据材料为叶某代书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请求叶某的单位(某建材公司)补缴叶某在被解除合同前单位欠缴的养老保险金及失业保险金。银川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了该案后,承办律师根据案情查阅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补充了所需的证据材料:由银川市劳动就业服务局所出具的证明,证明单位欠缴失业保险金的事实;由金凤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出具的叶某的工龄证明,证明其工作的年限。根据相关的证据材料表明,某建材公司欠缴失业保险金的数额多达20余万元,而失业救济金需在解除合同之日起60日内向相关机构申领,逾期视为本人自愿放弃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因此叶某已不可能在9月23日前完成失业登记并领取24个月的失业救济金,因此将补缴失业保险金的请求变更为赔偿失业救济金损失8760元。在庭审过程中,某建材公司代理人(公司副总经理)承认叶某在公司工作的事实及时间,并且承认公司自2004年起因搬迁厂房导致停产从而停缴了全厂职工的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现公司正逐渐恢复生产,因此会在年底前逐步将全厂职工的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缴清,使叶某能够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险待遇。而承办律师认为,因叶某已被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其养老保险以后将由本人缴纳,因此单位应尽快将叶某的养老保险金缴清并办理相关手续;而失业救济金的领取因有60日的期限,所以单位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额补缴并完成失业登记手续,因此单位应全额赔偿叶某的失业救济金损失。承办结果:
最终在仲裁庭的主持下,某建材公司同意了承办律师的调解方案,双方当庭达成和解协议并由仲裁庭做出调解书,即某建材公司在25日内缴清叶某的养老保险金并办理好相关手续,在40日内全额赔偿叶某的失业救济金损失8760元。案件点评:
劳动争议纠纷是法律援助案件中比例较高的一类案件,劳动者个人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工作的环境及条件、劳动合同是否签订、社会保险的办理、工资的扣发情况等往往都是由用人单位掌握主导权及决定权。我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最大限度内赋予了劳动者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及权利在受到侵害后应当获得的救济。在劳动争议纠纷中,劳动者一方的举证责任通常较难实现,因此在法律援助案件中就需要承办律师尽其所能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案的成功调解,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化解了劳资双方的纠纷,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
CCCLE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项目
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 典型案例汇编010号
帮忙修车造成五级伤残 法援帮助获赔18万元
案 由: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 案情简介:
2007年12月9日18时许,宁夏某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客车驾驶员郑某驾驶宁C09061“宇通”客车沿302省道由西向东行驶至49km处时,与前方由郭某因故障头东尾西临时停放的宁NJ03—41653“奔野”轮式拖拉机追尾相撞,造成帮助郭某修车的行人郭某、郭某二人受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事故后经盐池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郑某应负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郭某应负本次事故的次要责任,郭某、郭某二人不负本次事故责任。郭某先后在盐池县某医院与宁夏附属医院住院治疗72天,花去医疗费56342.87元。郭某就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相关费用在与对方调解未果情况下,2009年6月22日,郭某的妻子来到盐池县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承办过程:
盐池县法律援助中心接到申请后,申请人的家庭属于农村低保户,经审查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决定给予法律援助,并指派中心律师承办该案。承办律师接到指派后,通过会见受援人郭某的妻子(受援人郭某经司法鉴定伤残等级属五级,目前是左眼瞎右耳聋,大脑反映迟钝的残疾人),详细查阅案卷材料后,了解了整个案情的经过。承办律师随后理出整个案件证据清单,包括受援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法医学活体损伤鉴定书》、疾病诊断证明书、住院医疗费收据、相关票据等,并详细计算出受援人依法应得到的赔偿数额,于当天代理受援人将被告郑某、宁夏某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郭某诉讼至法院。在开庭前,承办律师与对方当事人多次沟通、协调,认真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努力化解矛盾。承办结果:
2009年8月11日,盐池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本案,承办律师在最大限度保障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配合主审法官积极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被告宁夏某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赔偿原告郭某各项损失共计126000元,已支付35000元,剩余91000元于当日一次性付清。被告郭某赔偿原告郭某各项损失共计54000元,已支付16000元,剩余38000元在2009年12月30日前分期付清。案例点评:
案件历经近2年时间,申请人的赔偿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不到2个月时间,通过诉讼调解的方式,圆满地解决了赔偿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使受援人身体受到创伤的同时,心灵上能够得到一定的慰籍,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