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说课稿《快乐的果园》
一、说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散文诗,写是的果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树、桃树、苹果树,还有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小蜜蜂、小鸟、小兔等,果园有了这些朋友所以很快乐。此次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小朋友感受果园的快乐,也感受朋友间带来的快乐。因此,活动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去理解和感受。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者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
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句子。”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定为:
1、欣赏散文诗,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
2、能大胆地讲述和表演,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丰收和朋友间带来的快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会复述简单的词语、句子,感受果园的快乐。
难点是让幼儿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
四、说活动准备
其实像这样的散文诗教学,应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但是由于水平和时间上的问题,我没有采用多媒体手段,但是也尽力去做好每一个准备工作。先给幼儿创设一个有果园的环境,里面有梨树、桃树、苹果树,配好一首节奏欢快的《快乐小舞曲》音乐歌带,还做了散文诗中出现过的小动物的头饰,准备好幼儿表演采摘丰收果实的人们要用的篮子。应该说,这些准备可以让活动开展得生动一些,好让小朋友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说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首先,我播放《快乐小舞曲》,带领幼儿一起进入果园当中,小朋友们其乐融融,能够快快乐乐地进入活动场地开始活动。其次,我让幼儿说说果园里有什么,引导幼儿以观察的方式回答老师的提问。之后,我手指幼儿面前的三棵果树,让他们猜猜这三棵果树是什么树,引导幼儿以想象的方式回答。(二)、基础部分
这一部分正式进入散文诗欣赏,我先读一遍,幼儿欣赏,理解大概内容,然后我提出一系列有关果树的问题,引导幼儿以听的方式来回答,并鼓励他们大胆讲述。
这一部分,让幼儿边理解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从而让他们知道白白的是梨花,粉色的是桃花,红红的是苹果花,黄澄澄的是大梨,粉粉的是桃子,红红的是大苹果,通过幼儿自由讲述和老师的适当提示,让他们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
以上都是静态教学,然后我讲述散文诗第二遍,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发给他们头饰,让他们表演,培养他们大胆的表演能力。最后提到的采摘丰收果实的人们也是让幼儿表演采果实,体验丰收的快乐。这些是动态教学。
教学中动静结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也可让活动开展地生动、丰富。(三)、提升部分
理解了散文诗的内容之后,我就问幼儿果园为什么很快乐?然后可以问小朋友们自己快不快乐。把果园的快乐提升到幼儿自己的快乐,让他们感受朋友间带来的快乐。(四)、结束部分
这部分是让幼儿感受快乐的气氛,播放《快乐小舞曲》,幼儿和教师手拉手围着果园唱一唱,跳一跳,然后快乐地离开果园,活动就此结束。
第二篇: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快乐的果园》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散文诗《快乐的果园》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散文诗,写是的果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树、桃树、苹果树,还有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小蜜蜂、小鸟、小兔等,果园有了这些朋友所以很快乐。此次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小朋友感受果园的快乐,也感受朋友间带来的快乐。因此,活动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去理解和感受。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者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句子。”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定为:
1、欣赏散文诗,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
2、能大胆地讲述和表演,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丰收和朋友间带来的快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会复述简单的词语、句子,感受果园的快乐。
难点是让幼儿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
四、说活动准
其实像这样的散文诗教学,应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但是由于水平和时间上的问题,我没有采用多媒体手段,但是也尽力去做好每一个准备工作。先给幼儿创设一个有果园的环境,里面有梨树、桃树、苹果树,配好一首节奏欢快的《快乐小舞曲》音乐歌带,还做了散文诗中出现过的小动物的头饰,准备好幼儿表演采摘丰收果实的人们要用的篮子。应该说,这些准备可以让活动开展得生动一些,好让小朋友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说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首先,我播放《快乐小舞曲》,带领幼儿一起进入果园当中,小朋友们其乐融融,能够快快乐乐地进入活动场地开始活动。其次,我让幼儿说说果园里有什么,引导幼儿以观察的方式回答老师的提问。之后,我手指幼儿面前的三棵果树,让他们猜猜这三棵果树是什么树,引导幼儿以想象的方式回答。(二)、基础部分
这一部分正式进入散文诗欣赏,我先读一遍,幼儿欣赏,理解大概内容,然后我提出一系列有关果树的问题,引导幼儿以听的方式来回答,并鼓励他们大胆讲述。
这一部分,让幼儿边理解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从而让他们知道白白的是梨花,粉色的是桃花,红红的是苹果花,黄澄澄的是大梨,粉粉的是桃子,红红的是大苹果,通过幼儿自由讲述和老师的适当提示,让他们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
以上都是静态教学,然后我讲述散文诗第二遍,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发给他们头饰,让他们表演,培养他们大胆的表演能力。最后提到的采摘丰收果实的人们也是让幼儿表演采果实,体验丰收的快乐。这些是动态教学。
教学中动静结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也可让活动开展地生动、丰富。(三)、提升部分
理解了散文诗的内容之后,我就问幼儿果园为什么很快乐?然后可以问小朋友们自己快不快乐。把果园的快乐提升到幼儿自己的快乐,让他们感受朋友间带来的快乐。(四)、结束部分
这部分是让幼儿感受快乐的气氛,播放《快乐小舞曲》,幼儿和教师手拉手围着果园唱一唱,跳一跳,然后快乐地离开果园,活动就此结束。
第三篇:中班语言散文诗《落叶》活动设计
散文诗:《落叶》
设计意图: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诗歌《落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本教材值得去挖掘其内在的文学内涵,让幼儿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让幼儿多维度地去感受美、欣赏美、体会美与表现美。借助动感的画面让幼儿心情愉快地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在表达想象的过程中,达到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2、学习躺、坐、藏等动词,能用动作表现。
3、尝试有表情地朗诵散文。
活动重点:
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活动难点:
尝试有表情地朗诵散文。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讨论引出课题。
(出示第一幅图片)提问:秋天到了,秋风轻轻的吹,这些美丽的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猜想各种小树叶可能飘落的地方。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教师朗诵散文诗《落叶》,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朗诵散文。下面我们听一首散文诗,小朋友们要仔细听,看看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幼儿根据散文诗回答树叶都落到了哪里)
2、分别出示课件理解内容:
课件1,提问:秋风吹来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丰富词汇:飘落)
课件2,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树叶当做什么?
课件3,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树叶当做什么?
课件4,提问:树叶还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树叶当做什么?
课件5,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树叶当做什么?是怎么说的?
5、请幼儿边看图边完整欣赏散文诗一遍。提问:散文叫什么名字?
三、幼儿学习朗诵散文:
(1)自由读(幼儿喜欢那一句,就读那一句。)(2)幼儿看着图片完整的轻声读,教师适时引导。
(3)分角色朗诵。(教师扮演大树)
(4)师幼完整配乐朗诵“落叶”。
四、拓展。
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五、结束部分舞蹈“落叶”,感受秋天优美的环境。
老师:秋风来了,让我们变成一片片落叶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吧。附散文: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小床;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里面,把它当做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幼儿园里,小朋友看见了说:“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第四篇: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小蜗牛的微笑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的名字叫王歆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微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等环节来展示本节课的说课。
一 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编制生动有趣的情节来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易于被幼儿接受。《小蜗牛的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选用了幼儿所熟悉的小鸟、大象、小兔子等动物形象,以小蜗牛的内心想法、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 说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应发展,能够比较好的运用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但是此阶段幼儿理解水平有限,要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还纯在一定困难。
二 说教学目标
按照《新纲要》的教育木匾,并且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目标为:
1、情感目标:体验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朋友间的友爱,乐于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2、能力目标:提高欣赏童话故事的能力,并且发展感受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能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 说重点、难点
根据上述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如下:
1、活动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并且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2、活动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3、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中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等方面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 说教学准备
一)物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二)知识经验准备:中班的幼儿已经能看懂单一的图画,并能够根据画面说出有什么东西,发生率什么事。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采用里如下的教法:
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是幼儿通过直接观赏故事图片来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3、讨论法: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
4、提问法:提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二)说学法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观察法、发现法、讲述法。
1、观察法:幼儿仔细观察故事的画面,了解故事讲述的内容,大致理解故事内涵和情节。
2、讨论法:幼儿通过与同伴一起交流讨论故事里讲述的内容,大胆猜想,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3、讲述法:幼儿在大致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且尝试复述故事。
六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出示两张表情(微笑、哭泣)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
在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
【设计意图】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引出主题。既能激发幼儿积极听讲的兴趣,也将活动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二)进行部分:讲述故事内容,提出具体问题。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2)故事有那些角色;
(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2、分段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教师分两次提问(播放课件前,播放课件后):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大家知道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2)朋友感到怎样?
(3)咦?看看小蜗牛这怎么了?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播放故事录音:小蜗牛不开行的原因)
(4)小朋友们来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结合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合作讨论。
3、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欣赏结束,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逐级提问
(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
教师逐步引导儿童理解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但它有帮助朋友的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于是就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教师要着重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并且进行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解决活动重点。
三)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主题
教师要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
(1)我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2)我为小朋友做了什么;(3)我为老师做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简单表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并且激发幼儿主动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兴趣。并且解决活动难点。
七 说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理解了《小蜗牛的微笑》的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并且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中,相信幼儿会更主动的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第五篇: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耳朵上的绿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展孩子的词汇量;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能力和情感两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从能力上,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
2、从情感上,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教学难点是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ppt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角色游戏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角色游戏法是因为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儿兴趣,引出ppt。
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看ppt,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4、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角色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且通过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台表演唱歌,请小朋友帮它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请幼儿讨论并说说)
二、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法和提问等方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
1、到“小松鼠不摘草,也不采花,他真好。”通过提问:a、小松鼠来到花园里想怎样打扮自己?b、小松鼠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他怎么想?c它为什么不用花草打扮自己?d、这件事被谁看到了,它们怎么说?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到“小松鼠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提问:a、小松鼠怎么会这么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闪亮的绿星是什么?是从哪儿来的?
3、到结束,提问:小松鼠上台表演了,为什么台下的观众都惊呆了?
三、看ppt,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通过看课件的形式完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涵。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到底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要扮成闪亮的绿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为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萤火虫的回报,请小朋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对待人和事物,进行思想提升。
四、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