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四专题《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高一(1)班 刘建松 记录:余珍
师:不知道是谁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蠢才。问问大家,你喜欢什么花.?
生:我喜欢百合,她代表百年和好,圆圆满满。生:我喜欢梅花,在寒冬开放,象征坚强,师:怪不得你的名字中有个梅字。还有吗?
生:我喜欢菊花,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师:古代的一些君子是很喜欢—— 生:莲花
师:为什么?背一背莲花的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 师: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对莲花的最高评价是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周敦颐的诗句,以莲花来比喻做人应当不受世俗利诱,恪守洁身自好的坚贞之情。师:歌德曾说,人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把他最美好的东西从心中统统掏出来。今天我们要接触一位现代散文大家,在江湖上是赫赫有名的,他的成名作就是荷躺月色 师:去过荷塘吗?我们学校也是有的吧?见识过吗?
生:现在有的是残荷。想起叶败花落的凋零,只剩满水池的残叶,的确是件令人伤感的事。雨中的残荷该是凄婉动人的
师:从学校的那方水塘之前经过,看到仅有的几棵荷花已是叶残花凋,不仅想起《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那日,众人游至荇叶渚,宝玉眼见得满池残荷,不禁想要找人把这甚是煞风景的残荷拔掉,偏是黛玉不肯:"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师:你敢不敢在在晚上去荷塘边散步 生:我希望,最好是有月亮的晚上 师:可能是希望是两个人,有浪漫情调,但需要在几年之后,这个标题有点特殊,看到这个标题你头脑中第一个想象是什么? 生: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是写晚上的景色 师:你说了这篇文章的体裁,还有吗? 生:是写荷塘上的月色,师:写月色的诗歌是很多的,但散文似乎不多,是单纯写月亮吗? 师:还写月色下的荷塘。
师:这样说来,荷塘月色是两块内容,既写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 师:哪些段落写荷塘上的月色,哪些写月色下的荷塘。生:课文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师:好,这些都是写景比较集中的段落,我们先来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一些问题,写了哪些景,从什么角度写的,即怎样写?(生朗读课文)
师:问一个问题,你是用怎样的心情来朗读的?
生:是一种很悠闲的欣赏的语气朗读,因为是月下漫步吗。师:可你们读的时候明显超速了,不是散步而是跑步,在早锻炼。写了哪些景物? 生:荷花,荷叶、荷香 生:还有流水 师:还有吗? 生:荷叶
师:大家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大家讨论讨论,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景物说说怎么写的?
生:我觉得写荷香最特殊,师:特殊在哪里?
生: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的是清香,作者偏偏用听觉来说
师:你说出了特殊的修辞手法,叫——
生:通感,既然是通感,两者必须有相通点,说一说相通点。生:是说香气是淡淡的,微风送来,一会有一会无,时强时弱,生:还有若有若无,捉摸不定,很飘忽。师:那歌声呢?
生:是远处的高楼上的歌声,那也是一会有一会无,捉摸不透。
师:可能是个女子在唱歌吧,在暮色中,有人在用心歌唱,那甜美的歌声渗透到你的心肺中,哦,一不小心,老师也说了句通感—— 生:甜美的歌声
师:完全正确,是味觉和听觉的打通,比如我们听邓丽君唱歌,就觉得在吃甜美的汤团,滑润入口。我们不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说一个通感的句子,比如我们班有个同学说话慢条斯理的,你来个通感。(生思考)
生:他说话好像山涧的溪流,哗哗的流淌 师:有点意思,生:他说话就像冬日的阳光,让人温暖。照得人亮堂堂。
师:这是说他说话有亲和力,就像刘老师说话一样。(有点自做多情)生:他说话就像春蚕吐出缕缕的蚕丝。
师:好。如果说就像蟒蛇突出红红的舌头,就超级恐怖了。还有同学要说? 生:叶子用裙来比喻,是说裙子漂亮,不,是说荷花漂亮,师:荷花和裙子之间有什么相似点?老师怎么没发现? 生:都是圆的,并且很大,这是相似点。
师:那老师比喻锅盖,那也是圆大的,荷花像锅盖可以吗? 生:绝对不可以,很难看。
生:叶子出水很高,荷花的茎很细,就像身材高条的舞女,跳舞是展开的裙,很漂亮。师:最好是芭莱舞,那时用脚尖跳舞的,难度系数更高,那也就更加亭亭了。生:我来说荷花。作者用比喻手法和拟人。写出了荷花的状态,袅娜,羞涩就是拟人手法。
师:老师读书的时候,这里有一句是删掉的,是刚出浴的美人,现在才显出了庐山真面目。大家评评理,能删吗?
生:不能删,这句很美。
师:美在哪里?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先放一放。等会来解决,如果老师忘了,别忘提醒。
课文中说有零星的点缀这些白花,如果说开满了白花,这样也可以吧? 生:点缀说说数量少,物以稀为贵,是说荷花很珍贵,很稀有。
师:老师的头上也零星的点缀这些白发,我要好好照顾,这些不是白发,而是——能用书上的句子来说一说吗?
生:一粒粒的明珠,师:这样比喻说荷花的珍贵和晶莹,零星的点缀和珍珠就有关系了,那同理可得—— 生:有袅娜的开着的,那就是碧天里的星星,碧天比做荷叶,荷花就是星星,因为是月光下,写出了荷花的明亮剔透。
师:同理可得
生: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荷花,那一定是刚出浴的美人,那样的纯洁和妩媚,师:妩媚这个词用的好,人世间有千娇百媚。而我独爱你这一种。由此可见,美人是不可丢弃的,否则就缺少照应了,减弱了文章的美感,当然,朱自清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删掉的。还有吗?
生:我说说荷波吧,这是一个动态描绘,把荷波比做闪电,写出景物的灵动和活泼,当然也有点调皮。流水是用默默的来修饰,一般脉脉是修饰女性的眼睛的,写出了流水有情。
师:看来荷花有意,流水有情啊。这些景物我们概括一下,写荷花荷叶从形态美,写荷波荷香是动态美,写流水是静态美。总之明月下的荷塘呈现出一种幽美之境。那荷塘上的月色?如果老师让你描绘月色你会怎样描绘?
生:月光皎洁,明亮,生:月光透过香樟照在大地上,铺上一片银白。师:你们都是正面描绘月光,看课文正面描写月光的句子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着一片叶子和话上,师:泻改做照可以吗?
生:不可以。泻写出月光是从高处下来的,有种动态美,既然是流水,那用泻更贴切。师:抓住了月色的特征和状态,评析的有理。有没有侧面写月光的——
生: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有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光下景物的蒙胧美,生:通过影子写月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落下斑驳的参差的黑影,诮冷冷的如鬼一般。
师:这是通过影子描写月光的,但黑影与倩影能换吗? 生:不能,黑影是峭楞楞的,就是鬼的摸样。师:怪不得有个词叫黑鬼,师:倩影是画还是印,?
生:还是用画好,画的东西珍贵,有价值,而印的价值就不高。
师:比如老师为你画张像,把你画的活灵活现。你就很乐意挂在堂堂炫耀,这是俺老刘送给本人的。假如有人也需要这张画,我复印一张,那你可能会不乐意,因为没有多大的价值,我可以复印很多,可见
画比印要
生:珍贵,有价值。师:那就写出了
生:写出了倩影的珍贵和可爱。
生:老师这里也有一句通感,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奏着的名曲。视觉和听觉的打通,写出了月观的和谐柔媚。
师:你已经正确的理解了通感,老师很高兴。如果改做如假日步行街上,强劲的迪斯科音乐那绝对是不合格的。生:那就破坏文章的蒙胧优雅的意境。
师:看来只能演奏的悠扬的音乐了。比如梁祝化蝶。同学们,这段中你们还有疑问吗? 生:老师,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生:解释说明,生:哪位来解释说明一下?
生:酣眠就是睡的熟,像猪一样,(生笑)比如晚上就寝时;小睡就是打瞌睡,中午午休时的
师:以后睡觉时不要把这句当作挡箭牌,护身符,具体解释解释。生:这是比喻,酣眠比喻月亮淡淡的,小睡就是月光朗照。师:是这样吗?你喜欢酣眠还是小睡,生:我喜欢酣眠,师;朱自清更倾向于——(读这几句话,读后学生自然理解了,有时课堂中朗读有特殊效果)
生:小睡是指淡淡的月光,而酣眠是明亮的月光。作者喜欢在淡淡的月光下散步,就像人的小睡一样。别有滋味在心头。
师:如果说月色下的荷塘是幽美之景。那么荷塘上的月色是 生:朦胧 生:迷幻
师:迷幻用的很贴切,这些景物描写好象是在天上的,不在人间。除了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外,作者还捕捉到
生:荷塘的四周的景物 师:四周重点写了哪些景? 生:杨柳,灯光,蝉声
师:怎样写这些景物,跟前面两段有区别吗? 生:写树的时候有远近的对比,写灯光是用拟人手法。师:说一说灯光吧?
生:是渴睡人的眼,是说灯光一明一暗的,很模糊的样子。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是树缝里,漏着的,并且是一两点,当时风吹来,树叶摇动,所以灯光就复明复暗的,和忍不住要打瞌睡的眼睛相似了。
师:欧阳修曾在《六一诗话》中引梅尧臣的话说:“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评价荷塘月色是恰当不过了,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但欧阳修还有半 句话“含不尽之意,见於言外”。下节课我们解决不尽之意的问题。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班级:上虞丰惠中学高一(1)班 教师:刘建松 记录:沈丽君
师:上一节课我们品尝了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光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月色朦胧,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象。现在我们试图走进先生的心灵世界,探索先生心灵的奥秘。文章中有没有直接说先生心灵的语段,找一找,读一读(估计学生会找到第三自然段)。追求刹那间的感受只为暂时忘却现实的黑暗,但他毕竟是一个现实中的人,也不可能真正超然,蝉声和蛙声又袭上他的心头,不觉愁从此起,一幅无奈而又无助的自画像。
生:这几天心颇不宁静,开头就直接点明心情。师:还有吗?
生: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段。
生: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还有这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是无福消受了。师:大体都找到了,其中第二自然段可以看作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在银光下,人的灵魂在游荡,寂寞的心灵独白.空旷,伤怀.就像我们所有人都曾经度过的时刻.艰难,但是真实.褪去矫饰和浮华。说一说作者当时的心境。
生:是说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另一个世界就是荷塘月色的世界。生: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了,是说现实世界很中不自由,有很多的烦心事,没有人理解他。
师:看来只有月光理解他的,真正是月亮代表我的心。还有吗?
生:白天他可能有很多的家务事,朱自清就不能安心的写文章,写散文,连思考的空间也很狭小,而现在自由了,所以说这是独处的妙处。
师:这样就照应了开头一句。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师:有时一个细节可以透露人的内心的复杂性,说一说在这一段中,你发现了哪个有价值的细节。
生:背着手踱着
师:哪些人会背着手踱着
生:一般是年纪大的人,像我们就不可能的,师:同学们充满朝气,背着手踱着的可能性很少,我们是插着手跑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生:踱有点悠闲,背着手是说有心事,不高兴。师:你的生活中碰到过类似情况吗?
生:我爸爸就是这样的,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是抽烟不停的抽烟,然后在客厅里踱来踱去。
师:其实踱步的时候就是思想最激烈斗争的时候,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踱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找一些句子来说明说明。
生:第一段说忽然想起日夜走过的横荷塘,在着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景色吧。这里忽然想起是说平时没有时间,出来散步,也看出生活中有很多的烦闷。希望有所发泄。释放
师:还有吗?
生:忽然想起采莲的事,于是又记起西洲曲的句子 生;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是自己的门前。
师:全文明显的用了三处想,我们重点分析这三处想和作者的心态有什么关系?谁来说一说?
生:第一个忽然想起日夜走过的荷塘,就是游荷塘的原因,是由于他平时生活很不自由。师:对,忽然想起就是作者有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走向荷月世界,想寻找一份感情的寄托。所以作者到荷塘的感觉是——
生:这一片天地仿佛是我的,我且受用着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写出了喜悦之情 师:什么叫好象是我的?
生:实际上不是我的,在喜悦之余有隐约的伤感。
师:这种哀愁是淡淡的,这里有一个字很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复杂的情绪。生:且 师;什么是且 生:况且 师:是况且吗?
生:是暂且,作者也知道这段时间是短暂的,是来之不易的,是忙里偷闲的,所以不免有些惆怅,但也有喜悦。
师:这样看来,文章就笼罩的淡淡的喜欢和淡淡的哀愁这两种主要情绪,这是解读文章的一把钥匙,那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渗透在景物中,作者选择景物很有讲究的。说一说。
生:所以荷香也是淡淡的,流水也是脉脉的,这些景物有一种恬静美 朦胧美。跟他心情有关。
生:轻雾是薄薄的,像笼着轻纱的梦,也选择了淡雅之景,这也符合此刻的心境。生:就是连月光也是淡淡的,而我认为是到了好处,文章写写了许多树,写了柳树,师:读一读这些杨柳树(生读)
生:柳树是一团烟雾,很多很多。古人称柳树为烟柳,烟柳远看模糊,近看却没有,天地见笼着说不清的感觉
师:老师想到了一句诗,烟锁池塘柳,多形象,所以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潜意识的选择了一些幽静的景物,作者完全陶醉与这个荷月世界,一系列的意象浓淡相间地勾勒出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使作者不安定的心得到了暂得的安闲,心灵的郁结得以轻解。但有个疑问,有一样东西看起来很不协调。是什么?
生:蛙声和蝉声。
师;你喜欢蛙声和蝉声吗? 生:不喜欢,太吵,太闹。
师;蝉声一直在叫吧,在作者离家时也一定鸣叫,为什么要放到后面呢,放到前面行不行?(生思考)
生:因为这句后面有作者的评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用蝉声的热闹衬托写出作者的孤独和寂寞。是用衬托手法。
师:那我放到前面行不?可以从情感的角度考虑考虑(生思考)
生:因为一开始是到荷塘去排遣烦闷的,看到的荷塘迷幻优美的景色,心情自然高兴,人在高兴可能不会注意烦躁的蛙声。,师:你是说作者的注意力不在那里吧?是有道理的,“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都没有。”言其处境在鸣蛙燥蝉之。这一特殊刺耳的声符,将作者整个如镜心境打碎,那种似梦似幻的朦胧之景打碎,他意识到眼前的荷景尽管美,但也有着美丽的遗憾,是蛙声把作者拖回到现实,但他想立刻回到现实中去吗
生:不想。
师:这是一位有许多烦恼想发泄又缺少勇气的文人,他只有化为幻想和回忆。于是就有了忽然想起采莲的往事。读一读此段,告诉大家,你用怎样的心情朗读。(生读)
生:我用欢欣鼓舞的口气来朗读,文中说采莲是唱着艳歌,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很浪漫的。
师:很好,那哪些人在采莲? 生:少年的女子。师:谁在看,生:少年的男子。师:是在看采莲吗? 生:在看心上人。
师: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老师给大家描绘以下场面:阳春江南,清风拂面,荷花飘 香,少男少女荡游船,唱艳歌;亭亭翠荷,灼灼芙蓉,意态万方;英俊少年,明丽淑女,情态千种,乘鹢首彩船,束素腰拥碧裙,时而依船采菱,时而清歌传情,时而嬉水流连,时而“交传羽杯”,简直就是一场天然的相亲会。可能着少年中也有着朱自清年轻的影子,说不定他也站在旁边在默默的看着某位年轻的女孩。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写出少年的无拘无束,情窦初开,幸福莫名,相亲相爱的
师: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少年的浪漫,而如今是中年了,青春不在。浪漫不在。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是每个现实世界的中年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这就是理想世界,我们知道,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也。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采莲赋写的热热闹闹,风风火火。那西洲曲删掉可以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生:写女子采莲时候的生活,和心情莲叶拂面,荷香入怀,她低眉信手,心中是喜是忧是甜是嗔,说不清道不明。
师:这里用了谐音手法,“莲”和“怜”同音,在古语中“怜”就是“爱”的意思。而现代有“怜爱”的词语,意思就有所变迁了,主要是偏指怜惜。在这句诗中使用一个同音词,巧妙的把女子对意中人的爱意表达出来了,“莲子清如水”意即“爱你纯洁如水”,表达得非常自然含蓄而又情真意切。写出女子的纯净之美。《采莲赋》那“群居”的热闹和《西洲曲》那“独处”的妙处也印证了作者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心境。脑海中才能呈现出一幅完整的“江南采莲图”。于是作者沉醉于浪漫之中,这样想着,——
生:猛一抬头,不觉是自己的门前,师:作者在强调一个词
生:什么也没有,心灵又不宁静。
师:大家说一说,作者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一是钱理群老师的社会角度的解读,二是孙绍振老师的伦理角度的解读,都有道理)
师: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每个成熟的心灵都确知它的存在,并且都曾栖息过。它对人类的心灵生存与成长起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人们又往往对它视而不见。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现实与理想这两极。
板书:
诗意的栖居
现实世界:颇不宁静 苦闷烦恼 荷月世界 忽然想起 自由短暂 理想世界 忽然想起 无忧无虑 现实世界 这样想着 什么没有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景物描写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关注社会生活,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自己的思想感情,没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法
范读法
学生 诵读
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资料链接: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
四 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我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畔,月色下自己的心情抒写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正音,积累词语。
2、学生听范读,赏美景,初步感受作者心情。
三、主旨探究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梳理出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的变化过程?
(1)学生讨论交流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2、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教师补充
1、作者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环境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2、“且”表明了作者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流露出一丝喜悦。
3、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四
4、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采粮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作用?
思考讨论: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交流后明确:不可删去。因为采莲是江南的旧俗,是热闹欢快的,作者回忆采莲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抒情手法:
思考讨论:如此细腻复杂的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交流后明确:(1)直抒胸臆(2)间接胸臆(借景抒情和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4、小结:
作者以“心里颇不宁静”开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描写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惦念热闹欢快的江南采莲,表现了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寻暂时的平静和自由,但最终不得解脱而回到现实的矛盾和无奈的心路历程,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第二课时
一、多样式,个性化阅读
1、学生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认真揣摩,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赏析)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修改并补充自己的赏析短文。
3、全班讨论交流。
学生先声情并茂地诵读自己喜欢的文字,随后有条理地赏析自己喜欢的文字。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在学生个性化的赏析中尽量寻找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部分学生可能主要赏析第4、5、6段的画面美和语言美。通过师生平等对话,重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娴熟的语言技巧,描绘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营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赏析第4段:本段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荷韵,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字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静谧的月下荷塘图。
赏析第5段:本段描写了月光、雾气、荷叶和荷花,主要运用比喻、虚实结合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柔和的荷塘月色图。
赏析第6段:本段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主要写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主要运用衬托、以动衬静(反衬)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的荷塘四周图。
四
二、叠音词、动词的选用
1、叠音词: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写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曲曲折折”表现了荷塘的广度,用“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
叠音词运用的效果:(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2)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节奏明朗,韵律和谐。
2、动词(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动词使用精当,富有表现力。
三、小结:
在作者眼中,幽静安宁的荷塘美景“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正是作者为摆脱心中的“不宁静”而寻求的精神避难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为读者营造了似真似幻的艺术境界,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板书设计
家————荷塘月色————惦念江南————回到家中(不宁静)
(暂时宁静、自由)
(不宁静)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画面美
情调美
语言美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清雅脱俗,行文典雅,意境开阔。只是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把握不到位,可能是学生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吧。不过,课后我做了相应的调研,出现这类问题是与学生接触名家散文太少,对作者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不够。
四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
《荷 塘 月 色 》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第一课,是传授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电教手段】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没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
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 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作者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 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
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
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第四篇: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荷塘月色》教案 苏教版必修2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品味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移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关键词句,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美读课文,通过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涉及的社会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
专心
爱心
用心 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四、初步感知
1、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2、了解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结合教材98页4),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3、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
专心
爱心
用心 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5、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6、——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分析小结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课堂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令人回味。
七、布置作业
1、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选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背诵第4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了课文的结构、线索,理解了作者在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鉴赏朱自清笔下的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
二、品读·体悟
1、要求学生带感情朗读四至六段。
2、提问:四至六段分别写了什么景色?(月下荷塘、塘中月色、荷塘四周)
3、安排学生逐段谈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4、教师点拨引导:
专心
爱心
用心 第四自然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
专心
爱心
用心 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三、美读课文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段,反复诵读,读出景色的美。
(注意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的变化,充分把作者的“淡淡的喜悦”或“淡淡的哀愁”传达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这些描写中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笔法灵活多样,井井有条。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神韵,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文字清丽典雅、凝练传神、韵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本文词语。
2、背诵第5、6段。
专心
爱心
用心 5
第五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一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四、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探究学案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
五、教学过程
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一.脉络梳理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
我与曲径(2.3)
我与荷塘和月色(4.5)
我与妻儿(10)
我与家乡(7-9)
我与荷塘四周(6)
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分析: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是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分析: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拓展学案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
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二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 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 “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知法、品味法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安排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李白在《月下独酌》里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 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苏轼在《水调歌头》里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的一种载体。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 居扬州。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 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4 年出 版诗与散文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1928 年出版 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 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3、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二)信息筛选 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
1、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何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明确: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三)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明确: 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 次井然,形象精确。——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 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 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四)能力提升
学生自己阅读第五段,合作讨论作者在这里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 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 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也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五)分析鉴赏
1、第五段“酣眠” “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 “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 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2、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 “铺”,其好处是什么?(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入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 “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字和“铺” 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3、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 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三、课堂小结
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 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作业设计
背诵第四、五、六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学生背诵 4-6 段,教师强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你知道这是什么修辞吗?
二、文本解读
(一)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理解“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明确:通感:就是人的各种感觉之间的交流、沟通、转移。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 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B.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C.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再如: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能力提升
1、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哪些?
明确: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 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八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十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 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 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 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三)分析鉴赏
1、第六段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情而不得,当然伤感。
2、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3、第十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 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 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三、课堂小结
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特别工细。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 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 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
四、作业设计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宁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