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6 荷塘月色教案 鲁教版必修1大全

时间:2019-05-15 05:0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 6 荷塘月色教案 鲁教版必修1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 6 荷塘月色教案 鲁教版必修1大全》。

第一篇:高中语文 6 荷塘月色教案 鲁教版必修1大全

荷塘月色

【设计说明】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景抒情散文中的佳作。作品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公开叛变而归于失败,全国上下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作为一个有正义感、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朱自清的内心充满着苦闷和彷徨。而本文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在特定时代情境下的苦闷与哀愁。这篇散文在教学上有三个重点:一个是领会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在作者笔下无论是那田田的荷叶、朵朵的荷花、缕缕的清香、溶溶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微微的风、淡淡的云,还是荷塘四周隐隐约约的山、高高低低的树等,都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呈现出一派和谐、幽静、静谧的气象,真正做到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二是学习景物描写的细腻生动。这篇散文无论是写荷塘中的叶、花、香,还是写月色的云、光、影,都极其细腻,宛如一幅工笔画。同时,作者灵活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将读者带入到优美的意境中去。三是感受语言的清新优美。本文用语准确生动,遣词造句生动传神。【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熟读课文 积累词语 背诵课文4、5、6段 技能目标

1、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品味本文清新的语言

3、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背景资讯

本文写于1927年,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国共分裂后,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令他震惊不已,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后,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他也不能像那些激进知识分子,从此便踏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以暴制暴”的武装斗争为内容的政治革命道路。他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自然便会发出“踯躅计行程,嘶骢何处行”的感喟了。《荷》正反映了这种苦闷。

二、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找出表示作者行踪、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教师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2、讨论思考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是全篇的“文眼’,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因为从一开篇,作者就给整篇文章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

(2)“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暂得片刻自由的作者,心中充满放松感,立刻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中。正是因为心绪宁静,所以作者用心感受着这片脱离于人世的仙界。一是因为独处,一是因为自然,这两样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独一无二的荷塘。作者怀着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看到的荷塘,荷叶,荷花,荷波,流水无一不美,无一不深情款款,有着美人的身姿,在微风中散发着幽幽清香,在微风中颤动,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陶醉啊!作者对荷塘的描写之细腻,对荷叶,荷花等的体察之深,尤其对荷香的感受和描摹,足可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之幽静,而且充满了文人笔下的诗情画意,读者自然也为这样的一种画境所化,如同身在其中了。

(3)“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情感发生了变化? 但”字笔锋陡转,蝉蛙的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收放自如。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3、分析探讨:作者在这一片荷塘月色完全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没有。首先看“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的“且”字;再看,当他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第三,“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这些都能说明,这安宁只是暂时的,因为,现实是很难改变的,因此,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

4、总结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所以,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可概括如下: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三、深化拓展

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才能魅力永存。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作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4、5、6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讨论: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教师明确:

2、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教师明确:

3.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教师明确:

4、探讨: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

运用了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凝碧,流动很快,像闪电般;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明确: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比拟不仅使描画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还能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作用。如“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又如“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句,则有不见风,而风自空穴来的效果;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句,写出了叶子和水互动——含情脉脉,风姿绰约的情态。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的不同。

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相似点:微风之馨香(时有时无,持续不断)一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细柔飘忽,婉转渺茫)

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且奇趣无穷。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这就是运用了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这种修辞手法主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通感也叫移觉。

举例强化对通感的认识。如:

突然是绿茸茸的草板,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三、咀嚼品味语言

解语言的需要咀嚼品味。所谓“咀嚼品味”,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 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 “”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教师总结: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

四、布置作业:以“校园的色彩”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教学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很多名家讲过公开课,我也多次听过公开课。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深深的困扰了我,那就是:朱先生将日日走过的普普通通的荷塘描绘地美妙如斯梦幻如斯,一次又一次我能被她深深地打动,而我的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却总不能深入进去,他们能够读出朱先生笔下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味道,而对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却时感隔膜,体会不出荷塘月色的美到底在什么地方。直到有一次上课,我不经意地叫起一位学生让他谈一下对荷塘月色的理解。他并不算一位好学生,是搞音乐专长的,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他说:“老师,能不能这样来理解,各种艺术之间是相通的,以我对音乐的直觉,荷塘月色本身就是一首格调高远、旋律优美的乐曲,正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既有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心酸,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追求。” 这位很少被提问到的学生的回答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不能说这种理解完全对,但他以更直观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也让我的学生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理解了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

是呀,教学相长,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学也是无止境的,只要教师怀着倾听的心态去感受教学,关爱学生,们就能发现文章的美、生活的美。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景物描写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关注社会生活,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自己的思想感情,没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法

范读法

学生 诵读

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资料链接: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

四 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我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畔,月色下自己的心情抒写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正音,积累词语。

2、学生听范读,赏美景,初步感受作者心情。

三、主旨探究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梳理出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的变化过程?

(1)学生讨论交流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2、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教师补充

1、作者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环境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2、“且”表明了作者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流露出一丝喜悦。

3、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4、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采粮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作用?

思考讨论: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交流后明确:不可删去。因为采莲是江南的旧俗,是热闹欢快的,作者回忆采莲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抒情手法:

思考讨论:如此细腻复杂的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交流后明确:(1)直抒胸臆(2)间接胸臆(借景抒情和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4、小结:

作者以“心里颇不宁静”开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描写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惦念热闹欢快的江南采莲,表现了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寻暂时的平静和自由,但最终不得解脱而回到现实的矛盾和无奈的心路历程,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第二课时

一、多样式,个性化阅读

1、学生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认真揣摩,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赏析)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修改并补充自己的赏析短文。

3、全班讨论交流。

学生先声情并茂地诵读自己喜欢的文字,随后有条理地赏析自己喜欢的文字。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在学生个性化的赏析中尽量寻找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部分学生可能主要赏析第4、5、6段的画面美和语言美。通过师生平等对话,重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娴熟的语言技巧,描绘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营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赏析第4段:本段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荷韵,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字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静谧的月下荷塘图。

赏析第5段:本段描写了月光、雾气、荷叶和荷花,主要运用比喻、虚实结合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柔和的荷塘月色图。

赏析第6段:本段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主要写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主要运用衬托、以动衬静(反衬)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的荷塘四周图。

二、叠音词、动词的选用

1、叠音词: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写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曲曲折折”表现了荷塘的广度,用“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

叠音词运用的效果:(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2)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节奏明朗,韵律和谐。

2、动词(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动词使用精当,富有表现力。

三、小结:

在作者眼中,幽静安宁的荷塘美景“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正是作者为摆脱心中的“不宁静”而寻求的精神避难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为读者营造了似真似幻的艺术境界,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板书设计

家————荷塘月色————惦念江南————回到家中(不宁静)

(暂时宁静、自由)

(不宁静)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画面美

情调美

语言美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清雅脱俗,行文典雅,意境开阔。只是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把握不到位,可能是学生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吧。不过,课后我做了相应的调研,出现这类问题是与学生接触名家散文太少,对作者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不够。

第三篇: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案

《荷 塘 月 色 》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第一课,是传授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电教手段】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没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

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 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作者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 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

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

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第四篇:高中语文 1 劝学教案 鲁教版必修1(写写帮整理)

劝 学

【设计说明】

本文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指导意义。根据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心理特点,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基础上,运用自由朗读和背诵比赛,及制作文言词语卡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在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积累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对句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深入思考,了解两个观点在时代背景、基本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了解荀子的思想及作品;积累“劝、中、疾、于、者、而、生、知”等实、虚词和古今字、通假字。2. 技能目标

学好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写法;背诵并翻译全文。3. 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明确“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指导自己的学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设喻的特点。教学过程 1.结构图解演示

2.研读课文

(1)课文每组比喻包含的意义及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的内在联系。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1段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2)设喻说理及特点。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A.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B.设喻方式多样:正反设喻、正面设喻、反复设喻(博喻)

C.设喻和说理紧密结合,形式十分灵活:有的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D.比喻与对偶句的结合,使文字整饬,增强了文章气势。

作业:讨论“学不可以已”与“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教学反思】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现代思维学研究指出:思维结构是认识内容内化于人脑中而形成的能参与人脑思维活动的意识系统。思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状况受到知识水平的影响,因为极大部分知识是前人或他人的认识在脑中的内化,是别人的思维结晶。我们学习知识、识记知识,实际上是间接接受前人内化的内容,能便捷地充实自己的思维结构。我们学习本文,要借鉴其中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积累文言常用实虚词,其中重点是中心论点,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其思想性和逻辑性,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含义也可迎刃而解。

1994年在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定义“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撑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地愉快地应用它们。”以往学习者常被看成务必得到“塑造”的“客体”,而教师则被视为对其施加影响的重要力量。但是,当责任性、能耐性、创造性等在人的成长与社会剧变中备受关注,在教育过程中显其价值的时候,教与学的矛盾之间,后者开始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学终究比教重要,学习者又终究比教育者重要。”“劝学”也应该包括这现代之义。

第五篇: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吧。

二、学生听音频朗读课文

下面同学们边听音频朗读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2、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三、内容赏析

1、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遗世”:脱离人世。)

现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

⑴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

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提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明确: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

3、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赤壁的心情?

明确:乐──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诵”、“歌”,表现出泛舟赤壁赏美景的愉悦;“纵”、“凌”,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4、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2、3段,看看客人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1)、饮酒放歌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2)、英雄的古今对比。(3)、个人境遇。

(4)、人的渺小和人生短暂。

5、学生自读课文第四段,思考: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明确:“苏子”的回答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6、面对灾难性命运,苏轼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积极进取,直面人生,听任天命,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也赞成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把问题绝对化,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有这样一句评价苏轼的话:“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解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四、本文有何艺术特色

①、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②、“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一是韵脚多变。二是骈散结合。)

③、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后赤壁赋》,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2、背诵全文。

3、预习《游褒禅山记》。

附:板书设计

景:秋江月夜泛舟图(清风、明月、水)情: 乐―――喜―――乐

理:“变”与“不变”的哲理。多角度看问题。

听听那冷雨

一、导语:

有一个人曾深情地说过这样的话: [幻灯片]“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同学们,从这三句话当中,你能否猜测一下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同学来说说。备参:中国人,怀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诗人,浪漫的人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就是这样一位“东方赤子”却远离祖国怀抱43年,几十年,他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中充满乡土观念,去国怀乡之感,思乡思亲之情,他就是余光中(图片)[幻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幻灯]

二、听听雨声,初步体验

1.闭上眼睛,听听“雨”声,说说它让你想起了什么?(让一列学生说下去。自由说。)余光中先生听那冷雨有什么感受?

三、品读美文,体验“听雨”感受

1、找一找课文具体描写听雨感受的段落。集中在哪几段?

围绕“听雨”,品读第5—10段,具体体验作者对听雨的丰富而复杂的感受。

2、每位同学都选取自己最有感触的一段或几句话,投入地读。学生自由读。配乐,大家每人大声读自己喜欢的那段文字。个别读。推荐读。范读。等等。

3、大家认为自己对哪几句最有感触,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感触这么深。读着这些文字时,你有什么联想和体验?用一二个形容词概括感受

学生读第5段。(凄迷,沧桑。)学生读第6段。(雅趣,惆怅)学生读第7段。(柔美,惆怅)学生读第9段。(狂野,惊悸)学生读第10段。(回忆,感伤)

4、在学生讲述体验时,插入第五段和第七段的解读。第五段:

1.作者写到了在哪两处听雨?古大陆和台湾岛。

2.在古大陆和台湾岛上,听雨有怎样的不同感受呢?你来说一下。

古大陆上是凄凉凄清凄楚。岛上的话则笼上一层凄迷。3.为什么到了岛上除了凄楚之外更笼上了一层凄迷了呢?

因为大陆是他的根,离开大陆使他有一种人在旅途,漂泊不定,命若浮萍之感,所以说凄迷,迷便是迷茫,便是失去了方向。

4.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5.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第七段:赏析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把雨声比作钢琴演奏,把演奏者比作美人。为什么是“灰”美人呢,这和满天烟雨有关,灰蒙蒙的,让人想到灰姑娘,定语“温柔的”是在形容美人,但更和绵绵细雨相沟通,美人的纤手为何是冰冷的,写出了冷雨的冰冻感。

三、结合全文,体验文化的乡愁

1.在这里余光中听绵绵的春雨,听潇潇的秋雨,也听狂野的夏雨,听大陆的雨,也听台北的雨。余光中为何一概要用“冷”字来形容自己听到的雨呢?

参考:一方面突出了春寒料峭的雨给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表达作者因远离故乡的亲人而产生的凄冷之情。作者借冷雨这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惆怅凄迷的意境,表达了乡愁。(幻灯)

板书:雨的凄冷

情的凄凉

2.体味文中不同层次的乡愁

作为一个诗人作家,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就更为丰富。余光中先生自己曾说过:大概最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干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份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幻灯)

结合全文的其他段落,如第1—4段和最后2段,去体会余光中先生在雨中品出的还有什么。同桌一起学习,大家找其中一段重点体会,填空造句:“那冷雨里有„„”。同桌交流一下,确定用最贴切的语言来形容。

参考:

那冷雨里有:料峭之节的寒冷,故园之思的绵长,归期无望的无奈,等待无着的苦痛,对文化现状的担忧。

四、朗读抒情式结尾

他那望穿秋水的期盼与厦门街的雨巷等长。二十五年的深沉思念在这里沉淀,二十年未归的憾恨在须臾之间凝结成白霜。也许二十五年的乡愁已经成了余光中永远的心结。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乡愁》。作者曾经发下过这样的誓言,他说: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后事难料,前尘隔海,古屋已不再,作者只好向他那一座无瓦的公寓走去,去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一、导语:

有一个人曾深情地说过这样的话: [幻灯片]“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同学们,从这三句话当中,你能否猜测一下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同学来说说。备参:中国人,怀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诗人,浪漫的人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就是这样一位“东方赤子”却远离祖国怀抱43年,几十年,他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中充满乡土观念,去国怀乡之感,思乡思亲之情,他就是余光中(图片)[幻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幻灯]

二、听听雨声,初步体验

1.闭上眼睛,听听“雨”声,说说它让你想起了什么?(让一列学生说下去。自由说。)余光中先生听那冷雨有什么感受?

三、品读美文,体验“听雨”感受

1、找一找课文具体描写听雨感受的段落。集中在哪几段?

围绕“听雨”,品读第5—10段,具体体验作者对听雨的丰富而复杂的感受。

2、每位同学都选取自己最有感触的一段或几句话,投入地读。学生自由读。配乐,大家每人大声读自己喜欢的那段文字。个别读。推荐读。范读。等等。

3、大家认为自己对哪几句最有感触,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感触这么深。读着这些文字时,你有什么联想和体验?用一二个形容词概括感受

学生读第5段。(凄迷,沧桑。)学生读第6段。(雅趣,惆怅)学生读第7段。(柔美,惆怅)学生读第9段。(狂野,惊悸)学生读第10段。(回忆,感伤)

4、在学生讲述体验时,插入第五段和第七段的解读。第五段:

1.作者写到了在哪两处听雨?古大陆和台湾岛。

2.在古大陆和台湾岛上,听雨有怎样的不同感受呢?你来说一下。

古大陆上是凄凉凄清凄楚。岛上的话则笼上一层凄迷。3.为什么到了岛上除了凄楚之外更笼上了一层凄迷了呢?

因为大陆是他的根,离开大陆使他有一种人在旅途,漂泊不定,命若浮萍之感,所以说凄迷,迷便是迷茫,便是失去了方向。

4.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5.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第七段:赏析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把雨声比作钢琴演奏,把演奏者比作美人。为什么是“灰”美人呢,这和满天烟雨有关,灰蒙蒙的,让人想到灰姑娘,定语“温柔的”是在形容美人,但更和绵绵细雨相沟通,美人的纤手为何是冰冷的,写出了冷雨的冰冻感。

三、结合全文,体验文化的乡愁

1.在这里余光中听绵绵的春雨,听潇潇的秋雨,也听狂野的夏雨,听大陆的雨,也听台北的雨。余光中为何一概要用“冷”字来形容自己听到的雨呢?

参考:一方面突出了春寒料峭的雨给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表达作者因远离故乡的亲人而产生的凄冷之情。作者借冷雨这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惆怅凄迷的意境,表达了乡愁。(幻灯)

板书:雨的凄冷

情的凄凉

2.体味文中不同层次的乡愁

作为一个诗人作家,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就更为丰富。余光中先生自己曾说过:大概最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干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份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幻灯)

结合全文的其他段落,如第1—4段和最后2段,去体会余光中先生在雨中品出的还有什么。同桌一起学习,大家找其中一段重点体会,填空造句:“那冷雨里有„„”。同桌交流一下,确定用最贴切的语言来形容。

参考:

那冷雨里有:料峭之节的寒冷,故园之思的绵长,归期无望的无奈,等待无着的苦痛,对文化现状的担忧。

四、朗读抒情式结尾

他那望穿秋水的期盼与厦门街的雨巷等长。二十五年的深沉思念在这里沉淀,二十年未归的憾恨在须臾之间凝结成白霜。也许二十五年的乡愁已经成了余光中永远的心结。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乡愁》。作者曾经发下过这样的誓言,他说: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后事难料,前尘隔海,古屋已不再,作者只好向他那一座无瓦的公寓走去,去听听那冷雨。

《张衡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四书五经六艺,文中各官职)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

2、指导学生来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

三、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2分钟)

2000年前,一位先辈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这就是“浑天说”。这位先辈通过此学说设计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后来,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就是我们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南朝历史学家范晔《后汉书》走进张衡,了解他的贡献,体会他的为人,品味他的处世情怀。

二:了解《后汉书》(5分钟)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三:初读课文(25分钟)

1、学生集体朗读(6分钟)

2、提示注音(2分钟)

属文(zhǔ)

璇机(xuán)

算罔论(wǎnɡ)蟾蜍(chán chú)

逾侈(chǐ)

邓骘(zhì)中有都(dū)柱

乞骸(hái)骨

疾恶(wù)

3、疏通字句(10分钟)

(1)虽才高于世,而无娇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俗人结交。(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善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也得不到提升。(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5)时政事减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情。

4、疏通词语(7分钟)

善: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友善 交好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擅长 征:从此替爷征。(《木兰诗》)——出征,远行

挟天子以征四方。(《赤壁之战》)——征伐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征召,特指君召臣 精: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本义是纯洁的上等米

以精铜制成。(《张衡传》)——物的纯质

瑜得精兵五万。(《赤壁之战》)——军中精锐 精思傅会。(《张衡传》)——精心,专诚

施: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实施,施行

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论语》)——加,施加 施关发机。(《张衡传》)——设置

机:衡善机巧 ;牙机巧制。(《张衡传》)——器械,机械不闻机杼声。(《木兰诗》)——织布机 施关发机。(《张衡传》)——枢纽,关键 四:整体感知课文(10分钟)

1、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不慕当世”

2、他在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

文学成就:“善属文”,作《二京赋》,《思玄赋》

科学成就:(科学发明)“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科学著作)“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3、政治上的作为怎么样?

善政理:迁侍中,在帷幄。为河间相,收禽奸党。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艺术特点

材料处理上裁剪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关于人物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五:课堂小结(3分钟)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本文在讲述这三方面成绩的时候,重点放在了科学成就上,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写人叙事不一定非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认为,张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源于他具有高尚的品格。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不为外界所惑,潜心钻研。也希望大家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才。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候风地动仪的构造。第二课时:

一:品味张衡的成就及其为人(20分钟)

师: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老师想问大家,张衡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他的为人,他的品格,他的性情对于他的科学成就有怎样的影响呢?

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3)品格文才,不慕名利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不慕当世”

从容淡静: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何谓从容?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只有从容;才能风云在握„„

何谓淡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想“明志”——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需要一种淡泊;要想“致远”——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需要一种宁静。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容淡静”的心境。唯有从容淡静,才能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

无娇尚之情: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格,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获得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不慕名利:不追求名利。一个人,只有真正的把名利放在一边,从容淡静,潜心做事,明确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才会从容不迫做一个成功人。张衡这样做了,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万祀千龄,令人景仰,他发明的地动仪,在今天依然造福于人类。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云:“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在隐居隆中的十年里,躬耕读书,心怀大志,广交士林,终能成就一代伟业。《资治通鉴》的编写者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这一理想,司马光十九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就开始工作。他怕睡过头,耽误了工作,特地制作了一个“警枕”,好让自己及时醒来。对于文稿,他严格要求,不断修饰,润色,力求完美。皇皇数百卷的巨著,都是他用工楷书写而成。司马光完成编写工作,下的是实实在在的工夫。古往今来,能够做到从容淡静、不慕名利而终成就伟业的人有很多,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看自己的周围,随着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节奏,造就了一批批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神话,丰富了多彩的外面世界,却也如现代广告般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推波助澜似的激起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们更愿意享受马背上驰骋的快感,而不去体验真实生活的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工作历程。心浮气躁,见异思迁,投机取巧,随之而来,也成了一些人心目中推崇的目标与做法。他们成天挖空心思,就是想做所谓的大事,却因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屑做,结果成了无所事事,怨气一肚子的“专业人才”。此时浮躁便慢慢成了我们工作学习的大敌,它让我们骄傲自满,不求甚解,毫无深度,满足现状,停滞不前。中国科学界“两弹一星”巨星钱学森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自省的,同学们正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能够拭去心底的浮躁,把心静下来,潜心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必会成为有用之人。

但凡有大志者,必先拭去浮躁。有大作为之人,必潜心做事!

论无性造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无性造人的知识及作者的态度,学习本文推理严密、层次清晰的论证特点,品味课文清新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根据文章内容尝试给“克隆 ”下定义;评价文章内容,就“克隆”现象发表个人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科学世界的认识,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作者的态度及推理过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有一绝技,能用自己的猴毛变成另一个自己,这是吴承恩大胆新奇的文学想象。但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采用一项技术即将这一想象变为现实,那么这一技术是什么?引出克隆技术。要真使用克隆技术来造人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能不能这样做?下面我们看看美国著名科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对此的看法。引出课题《论无性造人》。

二、让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并向其他同学进行简介。

克隆,即通过无性繁殖(如细胞丝分裂)可连续传代并形成的群体,常用于细胞水平的描述。克隆技术则是由众多的基因或细胞群体中通过无性繁殖和选择获得目的基因或细胞的技术操作。基因克隆技术及细胞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关键技术,也是现代肿瘤生物治疗中的重要技术。

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羊 在1996年7月诞生,这使得克隆这一专业名词几乎在一夜之间为大多数公众耳熟能详。而克隆技术涉及人类自身时,争论就大了。

三、走进文本,了解作者的观点,分析其论证。(主要采取“围绕问题思考并展开讨论”的教学方法)

1.什么叫克隆?本文中的“无性造人”与“克隆”的概念是否相同?(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并作分析明确)

明确:克隆,据课文上理解为“由任何动物或植物的随便哪个细胞含有的DNA来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生物个体。”

本文中的“无性造人”指不仅要“克隆出像煞供体亲本的某些人来”,更要得到“一个人的真正复本”。

2.作者认为克隆人的前景如何?为什么?(让学生快速读文本,标划出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对论证部分进行分层,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克隆要算前景中最暗淡的部分了。”

因为:①仅是象征意义上取消死亡;②克隆人没有孝心、敬意、举目无亲;③对其成长期的教育;④来自公众方面的质询;⑤挑战人的独特性。

3.那么,人能不能实现“无性造人”的目标呢?

学生依据文本找准相关的语句进行归纳概括,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

明确:①“时间只是问题之一”,就“大得可怕”。

②“环境”是非常要紧的方向,要造的“丝毫不差才行,”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则要克隆其父母

一家子

家庭之外的人

外围联系

整个世界

由此可知,难度有多么的大。

4.当我们具有以上条件后是否就能实现“无性造人”的目标了呢?

明确:还是不行。因为,首先,这意味着用一个完全相同的世界来取代今天的世界。还有,复制了同样的世界也就复制了同样的问题。再有,“这件事就会周而复始,”“反复无穷”。

作者认为这远超过了他挖空心思想象的某种永劫。

5.由此,作者明确了自己的观点 “天道喜变不喜居”,不如“多一些新的变种,多一些不同的歌声”。

6.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作进一步思考:作者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总结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特色。)点拨:这篇文章不像一般科技文,目的不是介绍什么原理现象,而是引导我们对科学本身加以思考,作者不是靠研究而是靠推理来告诉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

①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视角新颖独特,分析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如果只是为了说明无性造人是不可能的,这篇文章可以写得很简单,我们很难解决无性造人所需的时间问题,更不可能复制无性造人所需的环境,其余的都不必写。但作者的用意是让大家就无性造人这一问题做一彻底的有趣的思考。所以,他先从无性造人可能产生的后果谈起。接着作者将这一问题深入一步:我们不具备无性造人的条件。最后,作者才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想无性造人的事了,天道可是喜变不喜居的。

②这篇科学随笔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让学生标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品味,并归纳出特点。

明确:优美清新、幽默含蓄、通俗易懂。

在阐述克隆暗淡的前景时,作者说:“很难想像,一个未经配对儿的胞核能有什么孝心或敬意之类的事;更难想像,一个人那新的、自行生育的自我,不过是一个绝对茕茕孑立、举目无亲的孤儿。”“请问,如果你在55岁的时候,通过代理人,成为一个不可救药的少年犯,你当作何感想?”没有面色凝重地说教,只有不断引人深思的让步假设,深入浅出,令人信服。“这些词语真正的意思,是指邻近的密密挤挤的人群,在讲,在听,在微笑,在皱眉,在给与,在保留,在勉励,在推动,在爱抚,或对这个个人抡起大棒。”“仅有些基因组,而没有人在其周围,你会培育出一株脊椎植物,不会更多。”令人信服而有文采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含蓄幽默的句子使得行文活泼,意趣盎然。比如“试想,你要克隆一个不同凡响、成绩辉煌的外交家,好让他照管遥远未来的中东问题。你必须逮住并说服他摘下一个细胞”,生动幽默地描绘出无性造人必需的前提。

另外,通俗亲切的语言也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比如,“罢了,还是别去想它吧”。“这还不算”“可事情才刚刚开头”“然后,还克隆什么?”“你得克隆整个世界,少一点也不成。否则就没有任何希望。”“这太过分了,想都不敢想”。“别鼓捣任何人,连你自己在内。头顶上面有个天,天道可是喜变不喜居的”等等。

三、就文本的观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克隆人的看法,可展开辩论。

引导:这篇文章,托马斯用的诙谐幽默的语言,调侃的语调,娓娓而谈,生动的向我论述人类不可能克隆出一个真正的自我。人类也不可试图去克隆自己,否则只能是自我麻烦。那么你如何看这一问题的?

【补充科学界的争辩】

任何科学研究的出现都会引起人们的争论,所谓见仁见智,克隆人的出现更是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争论自然更多,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多种多样,很难统一起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要有:

①反对克隆人的学者提出了3条理由:克隆人使人的基本定义发生了改变,使人丧失了尊严;克隆人彻底搞坏了社会人伦关系;克隆技术若被狂人滥用将会危害社会,如克隆出希特勒等纳粹分子等。

②金科溪教授认为,克隆人理论上是可行的,不必为克隆人可能带来伦理问题而不敢从事克隆人的科研。他也提出3条反驳理由,决定人命运和性格的不是生物基因,而是社会因素。科学院家即使复制出希特勒的躯体,也无法复制出他的思想和情感;人的尊严不在于生育方式,而是人的社会性人格;人的伦理观念是会变化的,可以根据变化的客观存在再给人们以伦理定位。

③复旦大学徐宗良教授认为,人毕竟是社会人,制造出生物的人是人类的一种退化。徐宗良说,我国现有的科技伦理教育还相当欠缺,大家更多的是从纯技术的角度关注事件本身,而缺乏深层次的伦理思考。他呼吁加强科研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的伦理观念,这将有助于科研的规范和有序。

附(板书)

(1—4)克隆人前景暗淡

我们不具备条件(5-14)

时间 环境(15—17)无性造人不可能发生

我们也不希望 用一个同样的世界 取代今天的世界

同样的环境难以复制

(18)天道喜变不喜居

写法: 1.论证角度巧妙,推理严密,层次清晰。2.语言优美清新、幽默含蓄、通俗易懂。

琵琶行

教学目标:⑴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⑵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⑶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一位盲人將要离开人世间时,对别人说 “ 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 人们请来了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首曲子,盲人留下热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地离开了人间;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地说:“我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的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精妙的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就请同学体会文中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欣赏作者化动听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1)字词正音 : 湓 pãn(江名)贾 g ǔ(商人)思 sì(名词,思绪)嘈 cáo(声音粗重)舫 f ǎ ng(船)虾蟆 hámï 钿 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篦 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呕哑 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嘲哳 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2)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3)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4)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闻听琵琶女弹奏琵琶、讲述身世,并为她作了这首《琵琶行》。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5)理清诗歌思路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两个。诗人、琵琶女。)

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3、教师小结。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1、赏“景”

有感情朗读课文,划出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讨论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 ”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再次出现做好了准备。其它如:“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黄芦苦竹绕宅生”等。)、品“声”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三个回合: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三闻琵琶湿青衫。)(2)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如此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①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

(虽未明写,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 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a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b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c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请同学们用曲线图来表示音乐的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③三闻琵琶,为何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相通,心灵相融。)、悟“情”

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识“知音”

(1)学生讨论: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2)交流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向“对话”交流,不仅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品味文言文意蕴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能够为我们创造和展示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会涌现出许多美妙的想象,再呈儿时编织过的金色的梦,你会忘却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任凭温柔的微风抚弄;你会一改往昔的沉静,只觉得热血在沸腾„„如果你细心地寻觅,你会惊讶地发现,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竟然如此简单,它只是几个最普通的符号。这些简单而又神奇的符号,就是音乐世界。

古今中外,有关音乐的佳话不胜枚举,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本诗中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请你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音乐的理解来个性化地解读《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运用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写一篇听后感,在全班交流。《蒙娜丽莎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导语

生活中,一首美妙的乐曲,当令人回味无穷;一幅杰出的画作,会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本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让我们跟随作者傅雷先生,一起来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课件展示(题目、蒙娜丽莎画像)

师: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下蒙娜丽莎画像。请大家注意画像中的一处细节,与课本46页对照一下。蒙娜丽莎的手指是修长的,课本因为印刷的原因,看上去显得有些臃肿。

二、作家、作品简介

师:关于画像的作者达•芬奇,(课本43页注释1有介绍)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展示(达 芬奇自画像)从这幅素描像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深思睿智的老者形象。关于作者傅雷,我们来看看他的生平简介。课件展示,找一名学生读一遍。

三、阅读文本,初步感知文本内容(课件展示此句)学生默读文本,要求:

学生自主找出文本中不明确读音的字词 2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

反馈交流。

学生个别发言后,师课件展示(易读错的字音)要求全班齐读一遍。

妩媚(mâi)虔敬(qiánjìng)歌伶(líng)给予(jǐyǔ)融洽(qià)相契(qì)

轮廓(kuî)棱角(lãng)瞳子(tïng)肖像(xiào)颤动(chàn)摒弃(bìng)

怅惘(chàngwǎng)衣褶(zhě)2. 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简介这幅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

第二部分(4-13):重点探讨这幅名画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第三部分(14-20):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以及艺术技巧。

第四部分(21):赞美达•芬奇超绝的绘画艺术与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文本首先简介这幅画作名字的由来和它的传奇故事,接着重点探讨了这幅名画的艺术成就,也就是“蒙娜丽莎微笑之谜”。“这消魂的魔力,这神秘的爱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作者凭借自己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从“音乐的摄魂制魄的力量”来源于那种“恍惚不定的音符”,推测这幅画作摄人心魄的原因,就在于“蒙娜丽莎微笑”的“莫测高深的神秘”。“因为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之后,作者又分析了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以及艺术技巧。

四.品读文本,充分感受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课件展示此句)师:用一个词概括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 “神秘”

作为一名欣赏者,作者认为这神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课件展示此句)学生思考回答,应该会找出第九段段首句。教师顺势提醒学生仔细阅读九、十两段。此处可以安排学生朗读文本第九段,提醒学生注意疑问句语调的上扬。

(一)引人产生一系列疑问(引人生“疑”)

微笑的有无

微笑的意义(温婉、感伤、快乐、童真)

(二)对象的表情和含义随个人的情绪转移(“貌”随情移)欣赏者悲哀——微笑成感伤 欣赏者快乐——笑容在扩大 小结:这种神秘感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文章用一句话作了概括,即“它能给予我们以最飘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如果再要求用一个字来表示这种境界,那就是“虚”。

艺术的生命在于“虚”,在于意境。(课件展示此句)它不仅体现在绘画作品中。下面请大家通过图片来欣赏一尊雕像。(课件展示)

师:蒙的魅力来源于微笑的神秘,那么维纳斯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学生活动:同位交流讨论。

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魅力感受。

学生发言。

师: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他的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来阐述自己对维纳斯的美的感受。(课件展示)

“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而且,和这些部分相比较,人们会突然觉察到,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师:这种神秘气氛使人产生无尽的想象,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课件展示)“虚”中包含着不尽的梦幻!

应该说,维纳斯雕像在失去双臂后产生的巨大魅力是创作者始料未及的,这是一个偶然的结局。但是,油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却是达•芬奇苦心经营的结果。请大家看文本14段到结尾部分。

师: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人物肖像中的哪几处细节特征体现了蒙的神秘魅力?(课件展示此问题)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具体内容。(1)神秘的微笑:

口唇的皱痕

脸部的轮廓

扁长的眼睛、全无光彩的瞳子

不十分规则线条的下巴(2)头发、手是神秘气息的遥远的余波

(3)似烟似雾的青绿色风景如梦幻般,是神秘气息的衬托。五.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内容: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傅雷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引领读者来感受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的。首先是以普通欣赏者的身份,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诠释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所在,以及由此产生的迷人魅力。然后又以专业欣赏者的身份,从研究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分析这幅画作严谨的构图及技巧,使读者认识到蒙娜丽莎的魅力之源。

就这样,作者引导我们走进了艺术欣赏的大门,使我们对艺术品的感受从感性层面逐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此处有课件展示

六.布置作业(课件展示)

我国古代艺术素有重虚的传统,绘画多留有空白,诱人联想,讲究“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戴熙《习苦斋画絮》)。

欣赏图片“齐白石的虾”,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学生思考、回答。

《套中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

2.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准确深入地把握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起小说,大家都很熟悉,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小说人物形象,或者是有自己比较喜欢的小说作家。你能举出读过的小说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吗?(学生温习就知识,作为新知识的触发点)

文学即人学,这些人物在文学的画廊里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别里科夫,一个套中人。(板书:套中人

契诃夫)

二、自读

初识套中人

别里科夫科为什么被称为套中人?

衣着上的套子

晴朗日子穿雨鞋、棉大衣,把脸蒙在竖起的衣领里,穿羊毛衫,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

用具上的套子

晴天带雨伞,把表装在灰色鹿皮套子里,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出行坐马车也要支起车篷,卧室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睡觉则用被子蒙住脑袋

职业上的套子

教古希腊语,歌颂过去,憎恶现实

思想上的套子

官方禁止的才觉得一清二楚,而对一切没有被政府明令禁止的事物他都觉得可疑、害怕,违背法令的就闷闷不乐

语言上的套子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在这部篇幅不算长的小说里这句话竟然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了九次之多,简直就像咒语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学生练习以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含义,符合语境,同位互评)

套子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别里科夫从外到内彻彻底底地装进套子里面,读来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恶。

三、品读

再识套中人

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有什么后果? 1.套己

战战兢兢

六神不安、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

如脸色苍白(“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别里科夫脸色苍白,站起来。“他俩走远了,不见了。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他站住,瞧着我。„„”)

在上述脸色变化中揭示了别里科夫畏惧新事物的程度逐渐加深。(套子的牺牲品——可悲可怜)

2.套人

开除事件、辖制事件,他总是像一个幽灵一样不请自到地造访每个教师的住所,一句话不说地坐上一两个钟头,然后又像幽灵一样地消失了。他的恐惧像毒瘤一样一点一点地蔓延,传染给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他在学校里待了15年,整个学校乃至全城被他这样的情绪控制了15年,竟然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想要反抗,想要对他说一个不字。可以想像一下,那是怎样的15年啊!全城的人什么都怕: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寄信、交朋友、读书,不敢周济穷人、教人识字,不敢吃荤、打牌,不敢搞任何娱乐活动,人们都像他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苟且偷生。上面是“面”的铺写,还不具体深入;因此作者匠心独运地把别里科夫放到所谓“恋爱事件”(漫画事件、骑车事件、争吵事件)中,作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点面结合手法使别里科夫这一形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套子的卫道士——可憎可恨)

3.套死

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争吵,柯瓦连科一推,华连卡一笑,最终结束了别里科夫短暂的一生。这个套中人最终套进了棺材,永久性地套住了。

四、解读

三识套中人

别里科夫为什么会成为套中人?(学生讨论)

恐惧使得套中人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恐惧使得他的同事们敢怒不敢言,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丧失做人的尊严,丧失做人的起码原则,如虫豸一般苟延残喘。而恐惧产生的根源是渗透在人骨子里的奴性和漠然。长期的封建高压统治在国民身上造成了奴性心理,这种奴性心理让别里科夫战战兢兢,对新事物的禁令盲目附和,这两者是别里科夫恐惧病的病根所在。精神上的奴性是多么害人,多么可怕,对人心灵的毒害是多么巨大,一个丧失了人格尊严的人是多么地猥琐„„

试想想,如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当成顶天立地的人,能互相关心,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而不是在他人身上寻开心(学校里的人极力撮合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婚姻并非因为他们关心他,那不过是给烦闷无聊的生活寻找点调味剂罢了)。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内心怎么可能被恐惧牢牢地控制住呢?人还有什么必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

必要时出示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五、悟读

审视套中人

文章的结尾说:“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许多多,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一个别里科夫死了,可还有更多的别里科夫活着。这个人不只是活在19世纪,他还活在21世纪,甚至还会活在下一个世纪。他也不只是活在俄罗斯,他还有可能活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那么你还见过哪些套中人?(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学生讨论生成自己独特的体悟与看法。

套子可以分为合理的套子、落后的套子、反动的套子。合理的套子,如生活中必要的规章制度、进步的道德规范,在民主基础上制定的法律法规;落后的套子,主要是过时的,违反客观现实的套子,甚至是压迫人民的法律、制度、观念、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契诃夫忽略肖像描写是因为他想要表现的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人,而是“一类人”,他真正的表现对象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群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

六、结课

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也埋葬了很多的套中人。一个别里科夫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弱点。也许他的墓志铭上写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套子”故,两者皆可抛。我们愿在后面加上:我们终会舍弃那些落后的套子,成为自由呼吸的人!

《鸿门宴》考评课详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情节及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

2、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那么,西楚霸王项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失败的英雄?鲁莽的帝王?还是多情的烈士?我们究竟如何看待霸王?我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能够抓住细节,通过探讨和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讲读课文

1、宴会前

先从标题入手,“鸿门宴”这个词,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惊心动魄,千钧一发,刀光剑影,剑拔弩张,生死系于一瞬,两方对垒,暗藏杀机,一触即发,一发而不可收。电影、电视上常常见到这个场景,主人摔杯为号,刀斧手一拥而上„„】

“宴”就是请客吃饭,谁请客?【项羽】在什么地方请客?【鸿门】项羽请谁?【沛公刘邦】

项羽为何要请刘邦吃饭?【想在酒宴上杀了刘邦】真是这样吗?【酒宴上项羽并没有想杀刘邦的意思。之前在曹无伤来告密后,想过杀刘邦】如何告密的?【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王”应该怎么读?什么意思?【读第四声,称王的意思。】项羽听了有何反应?【项羽“大怒”,要带兵教训刘邦。】

项羽为何“大怒”?【刘邦不但在关中称王,并且把珍宝都占为己有。当年楚怀王命令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刘邦先进咸阳,理应称王呀?再说,那些珍宝是战利品,也理应归刘邦呀?【项羽认为是他消灭了秦军的主力,他才有资格成王。项羽是将门之后,而刘邦只是小小亭长,因此他瞧不起刘邦,他认为刘邦根本没有资格和他争抢王位。刘邦和项羽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看见秦始皇巡游会稽,也曾颇为自负地说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

项羽要带兵消灭刘邦,他手下的将士支持吗?【支持他,范增指出刘邦“其志不在小”,劝项羽“急击勿失!”】“其志不在小”的“小”指什么?【“贪于财物,好美姬”。】

刘邦不喜欢这些,他喜欢什么?【他志在天下。】

从哪看出来的?【范增说刘邦头上的云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是天子的征兆。只是一个借口。】 “急击勿失”是什么意思?【赶紧攻打刘邦,不要错过了大好时机。】

大好时机指什么?【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范增进言

实力如此悬殊,看来刘邦难逃此劫。项羽的部下都支持消灭刘邦吗?【项伯不支持】

何以见得?【他去刘邦军中通风报信。不是因为他对项羽消灭刘邦的决定不满,而是他想通知张良跟他一起离开。】 课文中哪句话讲到了这个意思?【“欲呼张良与具去”】“去”的意思【“离开”】

项伯为什么要通知张良呢?【张良曾救过他。“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的意思【救活,使„„活命,使动用法】 项伯此去并不是反对项羽消灭刘邦,而是为了报答张良当年的救命之恩。从刘邦军中回来后,项伯对消灭刘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因为他劝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因”的意思【趁着】

趁着什么?做什么?【趁着刘邦来谢罪,好好招待他】刘邦立了大功,进攻他是不仁义的。不能诛杀有功之臣,为什么去刘邦军中之前项伯不这么说呢?【因为他得了刘邦的好处:“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项伯得到了人家的好处,自然要为人家说话。怎么说的【“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同“俱”,详细,详尽。】 哪些话?谁的话?【“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秋毫”和“近”是什么意思?【“秋毫”,秋天里鸟兽刚刚长出的细毛,这里比喻细小的东西。“近”是接触、沾染的意思】

刘邦既然不敢占有任何财物,在等待项羽的到来,为什么还要派兵将把守关口呢?【为了防止强盗的出没。这里的“非常”和今天的意思不一样,这里的非常是指意外的变故。“所以”是“„„的原因”的意思,“倍德”,忘恩负义。“倍”同背,背叛。】

刘邦说的是真心话吗?【是因为打不过项羽,不得已说的软话。可见刘邦能言善辩】

刘邦这番话看似说给项伯听,实际说给项羽听的。【“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刘邦请项伯把这番话详详细细的带给项羽听。】项羽接纳了项伯的建议【“项王许诺”】

项伯告密,刘邦大惊,张良献策

项羽本来要杀刘邦,秣兵厉马,杀气腾腾,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可是听了刘邦托项伯传来的软话,听了项伯“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批评,竟然改变了主意,答应“善遇”刘邦,紧张的临战气氛便开始缓和。“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2、宴会中

刘邦是一个人来赴宴的吗?【不是】带了多少人?【百余骑,“骑”,一人一马为一“骑”】

到了鸿门第一件事是什么?【“谢”,道歉。“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己没有料到能先入关破秦,抢了项将军的风头。“郤”,同“隙”,隔阂,嫌怨。】

刘邦说“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是什么意思?【我们本来是亲密的战友,现在您生我的气,都是小人在挑拨我们的关系。】“小人”是谁?【曹无伤】刘邦此时知不知道谁是内奸?谁告诉他的?【项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可见项羽性格【政治上无知,直率】 刘邦谢罪,项羽说出内线

故事发展到此,刘邦、项羽的矛盾似乎都消除了,而且项羽还请刘邦喝起了酒。两大军事集团真的没有矛盾了吗?【有矛盾,项羽虽然被刘邦的软话、恭维话给迷惑了,大将军范增却很清醒,他一心要杀了刘邦。“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目”什么意思?【本义是眼睛,这里用作动词,以目示意。】

也就是使眼色,范增又是使眼色,又是举起玉玦,他要告诉项羽什么?【这是他们事前约好的,是在请求项羽下令杀了刘邦。】

项羽答应了吗?【没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举玦,项王默然不应

项羽现在不想杀刘邦了,范增也改变主意了吗?【没有,他还要杀刘邦】

他怎么做的?【他让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有一个成语,说的就是这件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刺杀成功了吗?【没有“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翼”什么意思?【本义是鸟的翅膀,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蔽”,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蔽”,保护。】项伯为什么要保护刘邦?【他得了人家的好处,“约为婚姻”】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沛公 这一段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鸿门宴上几个人的座位的尊卑顺序是怎样的?你从座位中能看出什么?【“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的顺序,你能看出什么?【项羽君臣很傲慢】项羽傲慢可以理解,范增作为臣子却坐在刘邦的上首就有点不合礼仪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想羞辱刘邦君臣,激怒他们,好找借口杀了刘邦】刘邦对位次提出抗议了吗?【没有,刘邦作为地位相同的一军统帅,能委曲求全到项羽军中登门谢罪,自然不会在意这细小的礼节。城府深】

鸿门宴上杀机重重,杀气腾腾,刘邦君臣就甘心坐以待毙吗?【张良让樊哙进帐救刘邦】

项羽的士兵让他进去吗?【“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纳”,接纳,让他进来。】樊哙进去了吗?【“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用一个字概括一下樊哙是如何进帐的?【闯,可以看出樊哙救主心切,很神勇】

樊哙进帐后的神态【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神态描写可以看出樊哙当时怎样的心情【很是愤怒,他指责项羽,说刘邦“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项羽“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刘邦“劳苦功高”指什么?【“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这句话本来是刘邦说的,项羽曾听项伯转述过,樊哙表面上是指责、抱怨,实际是在恭维项羽。樊哙的意思是说,您才是真正的霸主,我们都对您是诚惶诚恐,恭恭敬敬,您怎么能不体恤我们呢?

项羽有辩解吗?【没有:项王未有以应,曰:“坐。”,一方面樊哙的话又一次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他要杀刘邦的理由的确拿不到桌面上来】

樊哙闯帐是无礼之举,项羽为何不借此假装大怒,杀了刘邦君臣呢?【他在刘邦进营道歉的时候就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项羽是英雄,即使要杀刘邦,也是在战场上,他不屑于这种下三流的手段】

樊哙闯帐,项羽邀樊入帐

项羽不杀刘邦,换句话说,刘邦基本上是安全的。刘邦也这样认为吗?【刘邦不这样认为,他希望早一些离开这危险的地方】刘邦是怎么做的【他借口上厕所,跑了出来】

3、宴会后

刘邦担心项羽怪罪吗?【担心: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为之奈何”什么意思?【这可怎么办呢】樊哙和张良怎么说?【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樊哙说:“做大事情就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也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就像刀和砧板,我们是(任人宰割的)鱼肉,何必告辞呢?”

张良怎么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这是什么句式?【宾语前置。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些什么(礼物)?”】

刘邦带了为什么没有送呢?【没有机会送,范增一直在置刘邦于死地,气氛很紧张,不适合送礼物。】现在为何要送呢?【他不辞而别,是失礼的行为,刘邦希望通过进献礼物来讨好项羽,让他别生气。】既要不辞而别,又要进献礼物,这两件事有矛盾呀?刘邦怎么解决的?【他让张良帮他敬献礼物,自己带樊哙等四人先走。“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古时候的“走”是跑的意思。他是走小道,“间行”。】

刘邦逃归汉营

刘邦成功的脱离的险境,当项羽知道刘邦不辞而别时,他生气了吗?【没有,他接受了礼物。】 项羽糊涂受礼

范增有何反应?【“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骂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小子,糊涂的臭小子】为何要骂项羽糊涂?【宴会前范增曾劝项羽杀了刘邦,宴会上范增也曾作了周密的部署,却由于项羽没有下命令而最终错过了良机】错过良机,结果会怎么样?【“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都要被刘邦俘虏了,被动句】

范增指桑骂槐

楚汉战争的结局也证明了范增的预言,项羽兵败于垓下,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上。刘邦回到汉营立刻诛杀曹无伤 曹无伤被杀

三、分析人物形象

司马迁采用了人物对照的方式来描述两方对垒,主帅——项羽vs刘邦,谋士——范增vs张良,武士——项庄vs樊哙,间谍——曹无伤vs项伯,这样对比来写,让我们感受双方的斗智斗勇,人物性格会更加鲜明。

1、我们先来看项羽和刘邦对待对手的态度,从中能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

【项羽对待刘邦很傲慢,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轻易就把他给放了,由此可以看出他自高自大,毫无远虑;刘邦对项羽不惜降低身份,百般逢迎,以掩盖自己的政治野心,由此可以看出他深谋远虑,忍辱负重。】

2、项羽和刘邦对自己部下的态度如何呢?从中能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

【项羽不采纳范增的计谋,放虎归山,养虎为患,由此可以看出他刚愎自用,意气用事;刘邦采纳张良和樊哙的建议,成功的躲过了一劫,由此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他能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项羽和刘邦对待内奸的态度如何呢?从中能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

【项羽对相伯的内奸行为视而不见,由此可以看出他治军无法,任人唯亲;刘邦从鸿门宴回去后,就立即诛杀了曹无伤,由此可以看出他治军严谨,有奸必除。】

4、项羽和刘邦对待内应的态度如何呢?从中能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

【项羽把曹无伤是内线一事告诉了刘邦,可以看出他胸无城府;刘邦百般拉拢相伯,又是祝酒,又是结为亲家,由此可以看出他善于争取团结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

总结:

项羽——自高自大、毫无远虑、刚愎自用、意气用事、治军无法、任人唯亲、胸无城府;

刘邦——深谋远虑、忍辱负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治军严谨、有奸必除、善于争取团结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

四、课文小结

《鸿门宴》一课中,作者将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语言精练生动,刻画人物个性鲜明,我们应该认真学习。

五、板书设计

宴会前----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范增进言

项伯告密,刘邦大惊,张良献策 宴会中----刘邦谢罪,项羽说出内线

范增举玦,项王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沛公

樊哙闯帐,项羽邀樊入帐 宴会后----刘邦逃归汉营 项羽糊涂受礼,范增指桑骂槐

曹无伤被杀

(项羽:主动---被动;刘邦:被动---主动)

下载高中语文 6 荷塘月色教案 鲁教版必修1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 6 荷塘月色教案 鲁教版必修1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荷塘月色 一、课本导入 中国人是个喜欢热闹的民族,就拿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来说,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形容得最为贴切,“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年要放鞭炮庆祝,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高......

    高中语文 3 为了忘却的纪念教案 鲁教版必修1

    3 为了忘却的记念 【设计说明】 1.本文篇幅较长,学习时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地形式化的传输,宜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由浅入深,沉入文本,将情感融于其中,走进人物,感受有血有肉的人物形......

    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大全5篇)

    《荷塘月色》教案 《荷 塘 月 色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第一课,是传授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

    高中语文必修1包身工教案

    《包身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

    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一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

    高中语文《读书的艺术》教案鲁教版必修一(推荐)

    《读书的艺术》教案 读书的艺术 山东省邹平一中 贾云芳 〖学习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对读书艺术的基本观点。 2.在讨论的基础上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语言风......

    高中语文 4 10《项链》教案 鲁教版必修2(模版)

    《项链》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3.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

    高中语文 3_9 荷塘月色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模版)

    3.9 荷塘月色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