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经济恢复初步阶段
1.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乱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无法生产和制造汽车、飞机和各种设备。
2.结果:仅用三年时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工农业生产超历史水平,完成经济恢复工作。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三大改造)“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实质: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的转变。
(2)过程: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3)历史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
2.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3.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四、错误的探索 :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影响: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结果:失败
改革:1959~1961年,面对我国出现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实行了十六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年起开始恢复,1965年基本完成。
2.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第十二课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背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思想界,引发思想大讨论
2.基本内容 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3.重要意义 确定了党和国家发展、工作的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房从此拉开序幕。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极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根本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城市改革。
【继续】城市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改革促进了城市企业改革的实行
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
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篇: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试题
语文必修2)
9、)
(1)坎坷()()(2)扶择()()(3)学不中()(4)攥成()(5)灌注()(6)共勉()
17、作者为什么不从三岁失去右手,七岁上小学讲起,而是从高考分数达到本科段,但因是残疾人而被打入死档时讲起?(4分)
18、“再写一遍”在文中的作用和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1)作用:
(2)含义:
19、怎样理解“残人有为而全,全人无为而残”这句凡人的名言?你能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例子来说明这句名言吗?(3分)
三、语言表达。(16分)
20、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
真正的勇敢,绝不是永没有怯懦的时候,只是永不被怯懦吞噬罢了;真正的。
21、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种情景,把它们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4分)情景一:清晨,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答:
情景二:夜晚,月亮就要出来了。
答:
四、作文。(70分)
时下,风行“绿色”,什么“绿色”食品,“绿色”蔬菜,“绿色”材料,连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理念中也有“绿色”的一席之地(称作“绿色”奥运),甚至连乳白醇香的牛奶也冠以“绿色”的品牌。
这则材料中的“绿色”能引起你想些什么呢?请以“绿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用心 爱心 专心
()
必修2)(第
第三篇: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主权国家
1、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
2、分类:按
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主权的地位: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和生命和灵魂
2)国家主权的特性:
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两者关系: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两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4、主权国家的权利:
1)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2)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
位一律平等
3)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4)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5、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二、国际组织
1、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2、地位:是国际社会的3、特点: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4、概况:名目众多,规模不一
5、分类:以为标准,分为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
以地理范围为标准,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6、作用:(1)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2)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b、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c、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三、联合国
1、性质: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机构:联合国设立了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主要机构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简单的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作用:A、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B、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四、中国与联合国关系
1)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2)中国在世界裁剪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一、国际关系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
4、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详见课本94页)
贸易;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缔结条约或协定使用武力
5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二、.国家利益
1、含义: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
2、地位: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表现: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即存在着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
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4、态度: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内
政、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使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三、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1、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
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2、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1)安全利益,如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2)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3)经济利益,如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效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3、要求;
1)对国家a、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不移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b、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2)对公民:a、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昂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b、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c、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d、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e、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a、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b、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
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b、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c、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2、发展问题
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3)影响发展的因素: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途径
1、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解决途径:
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1)各国关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a、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b、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c、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d、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共同发展的权利
2)中国政府关于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主张
a、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b、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c、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d、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e、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第二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详见课本101页)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1)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1)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 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意义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协调国家利益关系,促进国际合作。
5、世界多极化现状
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格局并未形成。
二、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1、国际竞争内容: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扩展)综合国力的含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应对措施
1)世界各国: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的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我国: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外交政策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的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a、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我国外交政策的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地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b、内容及其关系: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和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见课本107页)
四、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第四篇:必修4 第四单元教案.二doc
必修4 第四单元
复习提纲
课文类型:古代人物传记 涉及篇目:《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读课文,了解句读,完成句读练习。
3、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完成实词的含义的解释。
4、背诵有关段落。
5、完成句子翻译练习。
6、常识对人物的评价。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字词积累
蔺相如(lìn)蹂躏(lìn)吝啬(lìn)租赁(lìn)缪贤舍人(Miào)(shâ)秦缪(mù)公
列观(guàn)道观(guàn)观察(guān)睥睨(bì)(nì)薜荔(bì)(lì)
裨益(bì)髀骨(bì)俾所周知(bǐ)
请就汤镬(huî)前进缶(fǒu)罄竹难书(qìng)左右皆靡(mǐ)
秦王不怿(yì)
刎颈(jǐng)之交
脖颈(gěng)
栘中厩监(yí)(jiù)缑王(gōu)猴王(hïu)伺候(hîu)诸侯(hïu)阏氏(yān)(zhī)淤泥(yū)於靬王(wū)(jiān)单于(chán)姓单(shàn)单元(dān)
天雨雪(yù)旃毛(zhān)羝乳(dī)
廪食不至(lǐn)檩子(lǐn)禀告(bǐng)凛冽(lǐn)
节旄尽脱(jiã)
睫毛(jiã)
麾下(huī)
牦牛(máo)
纺缴(zhuï)上缴(jiǎo)檄文(xí)明月徼徼(jiǎo)
檠弓弩(qíng)引擎(qíng)
棫阳宫(yù)地域(yù)文有彧(yù,有文采)
扶辇下除(niǎn)
撵出去(niǎn)
斧钺汤镬(yuâ)(huî)泣下霑衿(zhān)(jīn)诡言(guǐ)垝垣(guǐ)(yuán)
清脆(cuì)
佹得佹失(guǐ,偶然)
姽婳(guǐ)(huà)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少善属文(zhǔ)连辟(bì)公府
逾侈(chǐ)
陟(zhì,登高,提拔)罚臧否
鸷鸟(zhì)
阴鸷(zhì,安排)贽见(zhì,拿着礼物求见)
精思傅会(深入地思考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等。)蟾蜍(chán)(chú)
赡养(shàn)
瞻仰(zhān)水何澹澹(dàn,安静)髀(bì)肉复生:两条大腿的肉又长出来了。形容人贪图安逸,无所作为。
二、文学常识积累
1、司马迁:字子长,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曾师从孔国安学习《尚书》,从董仲舒学习公羊派的《春秋》。任太史令时博览群书,20岁出游,搜集《史记》的写作材料;天汉三年为李陵辩护处以宫刑,出狱后为完成父愿继续写作并完成《史记》。他由于身陷囹圄、遭受宫 1 刑,不再把修史看作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颂赞,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磊落而多感慨,所以说这部书既是一部通史,有时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述,鲁迅说它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2、《史记》:为了体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宗旨,司马迁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虽然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它们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12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三千年的兴衰革沿。10表、8书作为12本纪的补充,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30世家围绕着12本纪而展开,如果说本纪是北斗,那么世家就是环绕北斗的28星宿。至于70列传,则是历史天宇上北斗、二十八宿以外的群星。《史记》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生活画面。
3、班固:东汉辞赋家、史学家。字孟坚。其父班彪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曾做《史记后传》65篇,补写《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固少能属文,汉明帝很欣赏他的才干,后奉诏修史,于章帝建初七年基本完成了《汉书》的写作。因窦宪案牵连入狱死于狱中。作品《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
4、《汉书》:班固编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它的精华在于对西汉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例如《苏武传》。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记叙,全面展示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5、张衡: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字子平。作品有《二京赋》。
6、范晔和《后汉书》:晔(398~445年),字蔚宗,顺阳(今南阳淅川县)人,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被贬为宣城太守时郁郁不乐,于是删节众家成《后汉书》一家之言,《后汉书》被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被誉为古代史学名著之一,足见它巨大的史学、思想和文学价值。范晔一生狂狷不羁,意志颇不满于朝廷,晚年终于发作到了顶点,加入了彭城王谋反阵营。元嘉二十二年(455年)十一月,同党徐湛之上表首告,供出了所有谋反同党及往来檄书信札,谋反失败。不久,范晔等被处死,连坐从诛的还有其弟广渊、其子范蔼等。
三、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可与不:不,通“否”。
(2)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3)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4)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5)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7)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畔”通“叛”,背叛。)(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打湿。)(10)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11)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12)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13)陵始降时,忽忽如狂。(“忽”通“惚”,精神恍惚。)(14)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2(15)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16)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形的器物)(17)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尊”通“樽”,酒杯。)(18)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抓捕。)
2、一词多义
负: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的)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幸: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因为。⑥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介词,在)⑦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通过)
因入京师,观太学(连词,接着)
衡乃拟班固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借)伺者因此觉知(因为)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于是)
顾: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只是,不过)
顾野有麦场(环顾)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3、解释下面古今异义的古义
(1)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5)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6)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7)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8)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9)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方向)(10)衡下车,治威严(刚刚上任)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惠等哭,舆归营——用舆抬着。⑤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拄着。
⑥臣事君,犹子事父也(侍奉)。⑦天雨雪(下)。
⑧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递眼色,看)
3(2)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③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在三辅一带)。(3)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⑤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让„„停下来,制止)
⑥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让节操亏损,让使命辱没。)⑦宜皆降之(让„„投降)
⑧置煴火,覆武其上(让„„背朝上)⑨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让„„投降)。⑩空以身膏草野(让„„肥沃)
⑾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让„„争斗)(4)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③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认为„„节操高尚)大将军邓骘奇其才(认为„„独特、出奇)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
(2)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被关押)
(3)宾语前置:①何以知之。②信义安所见乎?③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④子卿尚复谁为乎?
⑤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定语后置: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5)介宾短语后置:①拜送书于廷。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6)省略句:①单于募降者赦(其)罪。
②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
③帝引在左右,讽议(于)左右。
四、将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比较这两种计策,我们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来让秦国承担起理亏的责任。
2、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为了尊重大国的威严而用整饰礼仪表示敬意呀。
3、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秦国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为君主,从来就没有坚定明确地遵守约定的。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之所以离开自己的亲人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了前面,把个人的恩怨放在了后面。
6、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武帝赞许了且鞮侯单于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其持使节送被扣押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并赠送单于很丰厚的礼物,来回报他的善意。
7、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假如他们加害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刑罚处罚他们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
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况且陛下年事已高,颁布的命令不合常规,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就有数十家,你的安危不得而知,你还又为谁守节呢?
9、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这个仪器(地动仪)用精铜铸造而成,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合在一起盖住,形状像酒杯,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案来装饰。
10、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它内部的发动机件的枢纽和机件的巧妙构造,都隐藏在形似酒器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
11、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张衡常常思考自沈安全的事情,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就写了《思玄赋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五、给下面的两段文字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太史公说:知道将死二不害怕,必定是很有勇气的,死并不是难事,勇敢面对死亡这才是难事。当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身边侍从的时候,就当是的形势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掉,但是一般人往往会因为胆小懦弱而不敢表现出来,而蔺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后来又避让廉颇,让他的名声比泰山还重,他在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呀。
2、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翻译: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 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六、课文人物评价
1、蔺相如:司马迁早就在《史记》的赞语里对蔺相如的智勇双全的才能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一个身份低微的舍人,却能主动为主人分忧解愁,化险为夷,初显才智和勇气;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抱着赴死的决心和勇气智斗秦王及其群臣,两次不辱使命,让秦王难堪,群臣胆寒,使秦王一时不敢加兵于赵。在廉颇宣恶言的情况下他引车避匿,隐忍以待,他顾全大局的深远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令门客无言以对,让廉颇负荆请罪。他的大智大勇、大仁与大义赢得了千古美名。
2、廉颇:赵国的一代名将,曾令秦国的名将王翦、白起无计可施,他对赵王的忠诚日月可鉴。但是在对待蔺相如的迁升之事上未免太小气,居然宣恶言欲加侮辱。值得庆幸的是他能知错能改,蔺相如的大气与大度令其汗颜,不得不负荆请罪,但是这一举动却成就了“将相和”美名。看来“得失寸心间”这话不假。
3、苏武:西汉名臣,深陷异族囹圄,始终不改汉节。面对卫律的淫威,以就死之心从容应对;在李陵的劝降之词面前,以赤诚之心、出决绝之语。苏武宁死不屈、忠君爱国的举动令匈奴单于感佩,让投降者羞惭。十九年北海,持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脱,啮雪咽毡,掘鼠食草,直至回归故里,须发尽白。爱国名臣,苏武堪当。
七、默写句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_。
3、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鄙贱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
5、卒相与欢,________________。
6、已而相如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1
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历史)
习题内容:第三单元试卷编号:54
命题人:郭莹试卷总分:20分
班级:学生姓名:检测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检测目标】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解体原因、凯恩斯主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8分)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这里“干预”的本质含义是()
A.实行全面救济B.全面整顿金融C.压缩补贴农业D.加强计划调控2、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4、凯恩斯理论中“看不见的手”指的是()
A.资本家的生产B.劳动者的消费
C.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D.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二、简答题(12分)
5、本单元学过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经济改革有哪些?请列举实施者和改革名称。
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