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13:4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7th-20th)

课程标准的内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前提条件:――社会发生根本转型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进步„物质基础 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保障„

文化条件:思维范式改变:由亚里士多德――伽、牛顿实验科学范式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的形成和发展 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意大利人)成就如下:A 创立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实验+数学

B 重要发现 : a落体定律 b 确定均速运动、匀加速运动 c 发明天文望远镜、著《关于两世界体系的对话》宣传“日心说” 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微积分+经典力学)

A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容: a 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 b 万有引力定律 B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牛顿力学体系

D意义:科学预见性的威力——(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二)现代物理学的进步(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A 1905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

E=mc2 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时间和空间则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发生“迟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B 1916年 完成“广义相对论”:

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即时空会发生“空间折叠”和“时间隧道”

C 意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思想的革命。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前提:电子和放射现象的发现 19th末20th初,为认识微观世界奠定基础(1898年伦琴发现X射线、居里夫人„)量子理论提出:为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提出。

A 1900年 普朗克(德)提出“量子假说”――物质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能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地变化。

B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运用量子假说解释光的本质。丹麦的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影响:

A推动了物理学的新发展――30年代诞生“量子力学”

量子论是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 1 科学理论之一,他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他们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他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二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一)谁是万物的创造者 1基督世界的“神创世”说和精神独裁

(二)科学进化论的创立 1 历史背景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崇尚理性蔚然成风。经济和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工业革命推动)理论基础:细胞学说和拉马克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a 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 b 细胞学说创立:19th 施莱登、施旺 早期生物进化论创立:拉马克(法)-“获得性遗传理论”:动物器官用进废退、生物与环境关系

2、诞生: 1859年《物种起源》主要观点:

a 生物是由进化而来的:由低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b 物种有共同的原始起源,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结果

c“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普遍规律(优胜劣汰)(3)1871年《人类的起源》 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1)特点:进化论是最伟大的科学思想之一,时代进步产物

(2)作用:

A对欧洲的思想界:挑战封建神学的神创世,促进了思想解放。

b 对生物界:把发展变化思想引进生物界,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看法,开创生物学的新时代

c在欧洲的宗教界和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遭到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反对,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d 对近代中国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和介绍进化论,唤醒国人,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好和新文化运动(赫胥黎《天演论》)e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分歧:(1)宗教:特别是基督教,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宣扬神创说; 科学: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代表,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是对神创说的有力挑战。

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从方法论方面说,宗教说学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基础上的。从政治上来说,宗教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维护特权的工具,科学是要追求民主和平等。三 蒸汽和电的革命(科技革命)

(一)前提条件:客观: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渴望解放生产力

科技:人类认识自然的不断进步,科学成就不断涌现,尤其是物理学的不断进步(牛顿力学、电磁学)

(二)表现: “蒸汽时代”的到来:

18、19世纪 a 18世纪上半 蒸汽机运用于矿井抽水

b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

c 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1807蒸汽轮船、1814蒸汽机车 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大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社会化大生产形成;工业化发展形成工业城市和工业国家;蒸汽动力用在在交通运输业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2 “电气时代”(19世纪末――)

a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 b 科学实践运用:电能的产生

1867 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比)―电动机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c 电力的普遍运用:电话、电车、无线电报„ d 内燃机的发明运用:

(三)历史意义――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内燃机、汽车、合成化工、规模化炼钢,促进了第二次技术革命 推动社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结构,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物质、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影、电视)四 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

(一)前提条件

(1)二战后,和平国际环境为各国经济、科技提供保障(2)激烈的国际竞争直接推动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3)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论、逻辑数学运用等

(二)概况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a 1946年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ENIAC)冯•诺伊曼(美)b 60年代末,互联网(Internet)诞生于军事通讯系统(美)c 20世纪90年代,WWW网诞生 蒂姆•伯纳斯-李(英)d 特点:界面直观、声像兼备、链接灵活、高速传输

(三)历史影响(科技“双刃剑”的理解)

1进步性: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出现和信息经济的发展,加快经济全球化

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管理水平。

改变生产方式:打破传统时空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了学习方式: 2 局限性:

(1)网络垃圾与网络犯罪„网络黑客与世界安全问题

(2)青少年沉溺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会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四)通过对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什么?(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反之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科技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合理的把握,为人类造福。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1课 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欧洲的多次革命和战争使得局势动荡,各国政治生活中的现象使得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2.主要特征:深入发掘人类感情世界,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为主要特点。

3.主要成就:(1)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2)英国:拜伦的《唐璜》;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3)德意志:海涅是杰出代表,作品是《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4.影响: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主要特征: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3.主要成就:(19世纪30年代以后)(1)法国: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2)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3)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里的《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20世纪以来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英国箫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美国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4.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三、现代主义文学

1.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主要特点:作品内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反传统。

3.代表作品: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4.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与人格自由发展的冲突。

四、苏联文学

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代表作品:高尔基的《母亲》等作品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杰出代表;“解冻文学”出现,以爱伦堡小说《解冻》为代表。

四、亚非拉美的文学

1.背景: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2.主要特点: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压迫思想的民族文学。

3.代表作品:印度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中国鲁迅的《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第2课 美术的辉煌

课程标准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对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

2.艺术价值:题材选择历史重大事件。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3.代表作: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和安格尔的《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2.艺术价值: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在表现手法上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3.代表作: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的画家哥雅的代表作是《枪杀马德里市民》。

三、现实主义美术、1.背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艺术价值: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代表作: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代表作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三、印象画派

1.背景:19世纪60年代,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印象画派兴起。2.艺术价值:早期印象画家们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后期印象画派强烈主张抒发个性,并吸收包括中国水墨画在内的东方艺术的一些特点,线条粗犷,形式夸张富有装饰性。3.早期的印象派画家以法国的莫奈《日出·印象》和马奈《草地上的午餐》为代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后期印象派主要有梵高的《向日葵》;塞尚《樱桃和桃子》。

四、现代主义美术

1.背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的心灵造成巨大精神创伤;受工业化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的视野。

2.艺术价值: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吸收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3.代表作:法国马蒂斯的《舞蹈》。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第3课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课程标准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背景:19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使音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2.特点: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突出个人感受,弘扬民族特性。

3.表现:(1)浪漫主义:19世纪,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兴起。到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时期。代表作: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被誉为“乐圣”,代表作品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和《合唱交响曲》;“歌曲之王”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的代表作《小夜曲》和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2)歌剧: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和未完成的的《图兰朵》;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卡门》。(3)俄国的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4)美国音乐:歌曲《淡褐色头发的珍妮》和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体现出美国国力上升和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现代主义音乐)

1.主要特征:现代主义音乐:流行音乐,通俗易懂,轻松活泼。

2.表现:(1)爵士乐:起源于美国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吸收欧洲传统音乐的和声与音调,一战后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2)摇乐滚:运用电子发生或操纵,表演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表达他们对西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二战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50年代 5 “猫王”普莱斯利受到广泛欢迎,英国“甲壳虫”摇滚乐队轰动一时。(3)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的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第4课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条件:(1)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2)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给影视艺术发展提供了动力。2.过程:

(1)诞生:19世纪末,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他们在巴黎首次向公众放映了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发展: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的构图和剪辑等技术,被称为“蒙太奇”,并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20世纪20~30年代:1927年之前的电影都是无声片(默片),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是卓别林。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1927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首次拍摄有声电影。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3)进一步发展:二次大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相继问世,各国电影纷纷兴起,电影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苏联:具有教育性强、艺术性高和内涵深刻的特点。德意:现实主义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莉莉·玛莲》等。印度:载歌载舞,民族色彩鲜明。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出国门。美国:好莱坞电影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和浓厚的商业气息,如《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

二、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1.条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2.概况:

(1)诞生: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发明。1928年,英国一家电视台第一次试验发送电视图像。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宣告了电视艺术的诞生。

(2)发展: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首先在英美迅速发展。1930年英国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40年代初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进一步发展:二战后,电视进入了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艺术被称为“第八艺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三、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影响)

1.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直接反映人类在科技方面的进步,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

2.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3.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以独特的魄力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电视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的传递,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质。

第二篇:历史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经济恢复初步阶段

1.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乱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无法生产和制造汽车、飞机和各种设备。

2.结果:仅用三年时间,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工农业生产超历史水平,完成经济恢复工作。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三大改造)“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实质: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的转变。

(2)过程: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3)历史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

2.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3.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四、错误的探索 :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影响: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结果:失败

改革:1959~1961年,面对我国出现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实行了十六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年起开始恢复,1965年基本完成。

2.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第十二课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背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思想界,引发思想大讨论

2.基本内容 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3.重要意义 确定了党和国家发展、工作的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房从此拉开序幕。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极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根本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城市改革。

【继续】城市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改革促进了城市企业改革的实行

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

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篇:必修三第四单元3

2013年高考政治复习检测试题同步测试(必修三)

10.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江苏盐城三模)《菜根谭》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要做到“近之而不染”必须()A.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C.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2.漫画《“忙”道》旨在说明()

B.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D.回避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①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亟待提高 ②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尚需加强 ③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依然较低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2年广东深圳宝安模拟)2011年11月2日,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开始启动。本届读书月主题为 ——“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这表明()①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阅读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 ③该活动有利于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 ④该活动体现了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4.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广东投放了大量资金建起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431座,城乡社区文化站17 700多间,文化广场5 000多个,农家书屋12 291家。全省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人均面积、建设水平和功能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文化事业()①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极大提高广东经济发展水平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11年3月,受日本地震核泄漏的影响,我国碘盐受污染、碘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四起,一度造成部分地区出现公众抢购食盐和哄抬食盐价格的现象。在抢购食盐的民众中,绝大部分人是出于盲从,他们并不懂得碘盐不能防核辐射,也不知道我国加碘食盐90%以上是井矿盐而不是海盐。

“盐未荒人心慌”折射出()A.大众传媒造成了公众盲从心理 B.文化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C.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D.发展文化事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6.据报道,“中国首善”陈光标在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中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陈光标“裸捐”对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启示是()A.青少年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B.青少年要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C.青少年只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能成为道德模范 D.青少年阶段加强自身修养主要靠吹嘘

7.季羡林先生不仅在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且以求真务实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给国人留下了无穷的人格魅力财富。从季羡林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A.立足社会主义实践和不断追求文化创新的统一 B.高尚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C.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D.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统一

8.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下面对“学会做人”与“学会知识和技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科学文化修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④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一次领导同志读书座谈会上提出:“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多抽点时间读读书,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这告诉我们()①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 ②只要多一点读书学习,就能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③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12年广东惠州调研)子曰: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今天,我们应从中对“小悦

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进行的反思是()A.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B.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C.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 D.在全社会加强德育培养,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1.从多年前的南京“彭宇案”到现在各地频频出现的好心助人却反遭讹诈的事例,人们在讨论此类事件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会在心理上产生更大的道德负担——当我们看到有人遇险时,是该援助,还是绕路离开?有不少人感叹道德滑坡,世风日下,但也有人指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这句话启示我们()A.要提高道德认识 B.要遵守道德准则 C.要重视道德实践 D.要加强道德监督

12.曾出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盛大集团总裁,以身价10亿元跳槽至新华都集团的唐骏因学历造假而成为新闻人物。某网站一份464 559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8%的人认为学历造假“关乎诚信,是不能容忍的造假行为”。这表明()①明礼诚信是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②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可以相互促进 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④我们必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材料二: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塞缪尔·约翰逊说:“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应当确立怎样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

(1)上述名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请你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4.材料一:郭明义,一个鞍钢普通职工的名字,在2011年已传遍全国。他平凡朴实的言行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1996年起,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来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5年的工作;1990年起,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起,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共计12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人”,在浴池给老人搓澡,每次下楼时都捎上邻居的垃圾,一辈子没占过便宜。其实他只是做了一些普通的好事,但好得太持久,太纯粹,以至于让人无法理解和相信。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郭明义精神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第2课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1.B A项强调文化创新,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应积极参加先进、健康的文化活动。D项错误,我们要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而不是回避。

2.A 漫画中占用盲道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③强调的是知识文化水平,这与题意无关,应排除。①②④正确。

3.C ②错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①③④符合题意。4.D ③中的“极大提高”说法明显错误。

5.C 材料没有涉及大众传媒的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中的“决定”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不是文化事业发展问题。

6.B 题中是强调“裸捐”对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启示,B项正确。A项强调了科学文化修养,与题意无关。C项说法过于绝对,因此错误。D项说法明显错误。

7.B “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体现了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季羡林先生的“求真务实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体现了他的高尚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应选B。A、C、D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8.A 本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①②正确地阐释了二者的关系。③说法太绝对,夸大了科学文化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促进作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能说哪个更重要,故④说法错误。

9.D ②说法过于绝对,错误。①③④符合题意。

10.B A项错在“根本任务”。B项是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谈“小悦悦事件”的警示,正确。C项中的“物质文明”、D项中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11.C 材料中的观点是批评那种只说不做的现象,所以强调的是要重视道德实践。12.C 由题干中88%的人的观点可以看出①④的说法正确。②③的说法与题意不符。13.[解析]本题以名人名言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的理解。第(1)问,通过阅读名言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即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第(2)问,设问已经限定了答题所用的具体知识,注意答案不要超出要求。说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其对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的积极意义,二是思想道德修养缺失的危害。

[答案](1)上述名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知识与道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必须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2)①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积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会危害社会。

14.[解析]本题以郭明义同志的事迹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理

解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追求更高道德目标的措施和郭明义精神作为先进文化的作用。

[答案](1)①郭明义精神是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②弘扬郭明义精神,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③弘扬郭明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2)①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③在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四篇: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2.(2010年唐山4月模拟)《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5.(2010年高考上海卷,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10.“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朱熹

B.顾炎武

C.董仲舒

D.程颐 11.下列哪一言论不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的体现()A.“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B.“塞兼并之路”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春秋大一统”

12.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三教合归儒”

C.君权神授

D.人无有不善 13.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①春秋大一统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三教合归儒”④“三纲五常”、“孝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15.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16.下列各项中,发挥和光大儒家思想的是()

①“制天命而用之”②“焚书坑儒”③“天人感应”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2005年珠海深圳三校4月模拟)关于理学的演变,不正确的是 A.理学和心学是明清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B.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

C.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即心学 D.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使理学走到极端

18.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维新运动时期 D.新变化运动时期

19.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主张()A.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C.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D.三人都尖锐地揭露道学家是“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20.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1.这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不择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显著不同的是()A.借助宗教,神化君权 B.重视发展官方教育

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D.制造冤案,消除异己 22.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论语·颜渊》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材料四: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08年9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孔子文化节期间在山东曲阜隆重举行。儒学经典《论语》中的五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请回答:

(1)四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论语》中的五句话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理念?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二:“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三: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材料三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王阳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主要相同之处?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他又说:“气者,理之依也”。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的独到之处何在?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提出了哪两者之间的区别,后人是如何高度概括他的这种主张的?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B 5.C 6.A 7.D 8.A 9.C 10.C 11.D 12.C 13.B

14.B 15.D 16.C 17.D 18.A 19.D 20.B 21.A 22.C

二、非选择题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第(1)问在把握每个材料中心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第(2)问材料强调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第(3)问材料体现了“君”与“民”的关系。第(4)问在理解五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答案:(1)民本、人文思想。

(2)关键:取信于民。统治者应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3)“民贵君轻”的观点。统治者应“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4)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

2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第(1)问把材料信息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回答。第(2)问利用材料并联系教材中关于王阳明的内容回答。第(3)问应主要从内容及实质两方面分析。

答案:(1)格物致知。“穷理”。

(2)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唯心主义观点。其特点是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 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都承认“理”的存在,实质都是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 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25、答案:(1)①思想家:王夫之;②独到之处:用“气”和“理”来比做物质实体与是客观规律,(或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强调物质是普遍存在的(或物质是第一性的),这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2)①思想家:顾炎武;②提出: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③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五篇: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报刊和书籍的内容代表了中国20世纪历史前进新方向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国闻报》 D.《新青年》

3.鸦片战争中,中国一些有识之士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政治制度.振兴中华 B.经济制度.御侮强国

C.军事技术.抵抗外侮 D.印刷技术.传播西学

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C.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D.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6.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1.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能够反映这一历史观点的历史事件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7.维新变法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新派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

B.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时斗争策略的需要

C.维新派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就有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 D.维新变法中建立并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宣传和活动的中心

8.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9.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4.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中华民族资本主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10.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成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11.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 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 《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12.“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

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14.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 1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7.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 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退出时代舞台

18.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

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19.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①魏源 ②康有为 ③孙中山 ④张謇 ⑤毛泽东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20.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④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22.毛泽东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新民主主义论》

2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4.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

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科学发展”和“邓小平理论”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二.材料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2分,28题22分,合计50分)

26.(16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请回答: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⑴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实践结果有何共同点?(2分)?

⑵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4分)

⑶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4分)⑷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4分)

26.(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4分)(言之有理即可)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

(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4分)(言之有理即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27.(12分)中西思想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

材料二 张之洞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梁启超评价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为当时维新派的‘流行语’,举国以为‘至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的主要原因。(4分)

(2)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主要有哪些?在此基础上,中国产生了哪些进步思想?(4分)

(3)据材料三,在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上,张之洞和梁启超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有何进步性。(4分)

27.(1)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4分)(3)西方思想:民主、自由、民权、进化论、议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2分)

进步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2分)

(4)进步性:“中体西用”是一种含有变革图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弊端,认识到西学有其合理之处,有弥补中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国传统义化不足的价值与作用,主张以儒家文化精神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重新建构民族文化。(4分)

28.(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2分)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2分)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4分)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2分)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2分)

28.(22分)(1)民权主义。(2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2分)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分)

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帮助。(4分)

(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2分)认识:党章的修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2分)

必修三第五单元检测一参考答案:xcz 1-10 DDCBC ADCBB 11-20 DBBCC DCADB 21-25 CCBBC 26.(16分)(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结果:失败,其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2分)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 动。(4分)(言之有理即可)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2分)(1)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4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分)

(3)西方思想:民主、自由、民权、进化论、议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2分)

进步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2分)

(4)进步性:“中体西用”是一种含有变革图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弊端,认识到西学有其合理之处,有弥补中国传统义化不足的价值与作用,主张以儒家文化精神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重新建构民族文化。(4分)

28.(22分)(1)民权主义。(2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2分)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分)

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4分)

(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2分)认识:党章的修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2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下载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

    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右图所示地图可以用来研究()。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

    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和练习第四单元(模版)

    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和练习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把握两条基本线索: 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

    人教语文四下第八单元练习题

    第八单元练习题班别: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qīzicìxiùkǔnbǎnɡbǎifābǎizhònɡcàiɡuólǐcǎichǎnɡwèiwúnénɡwéilìɡǔntànɡyàojìtānɡyàojìchān......

    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整合

    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整合 引入—— 根本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现象:文化产品质量降低,迎合低级趣味,不负责的传播......

    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鲁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生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第十六课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 宪法规定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从......

    人教必修三历史期中总结

    期中考试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

    人教2016版历史七上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秦汉时期的历史。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发展和大一统时期,第三单元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

    人教语文四上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四单元练习题班别: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tóujǐnɡzhènɡzhònɡlìhàiɡōnɡyǎnɡbùzhōujīnɡjùcānyǐntǎnɡruòjúcùbùānshìhòupíqìdūnzheháob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