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五单元

时间:2019-05-14 21:2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三第五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一篇: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2.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3.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4.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术” C.“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下列与梁启超 “开民智”不符合的是()A.举办新式学堂 B.创办新式报刊

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 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

6.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指()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

7.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8.1860年前后,中国人对外国生活好奇并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的情绪在慢慢地增长,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这一“情绪”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①民族危机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西学东渐不断深入 ④清政府统治腐朽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今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说的“道”是()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 B.科学技术 C.民本思想和制度 D.自然规律 10.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1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

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12.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这样做()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

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13. 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分道德为两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A.陈独秀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

14.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5.蔡元培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担任北大校长后,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A.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 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D.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16.小说《妖梦》中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7. 1919年12月31日深夜,诗人刘大白在他的诗作《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得、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A.胡适等人提倡文学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工农运动勃然兴起

18.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19.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

★20.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21.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阐发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22.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24.李大钊在其1918年发表的《庶民的胜利》中指出:“„„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在这里,“潮流”指的是()A.向西方学习B.社会主义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反马克思主义运动 2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26.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27.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28.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

是()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9. 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3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31.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32.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33.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34.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35.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36.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7.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及时真实地向中国老百姓讲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向世界传递了伟人的声音。下列表述与其精神相一致有()

①“重启中国改革列车”②“南海边的伟大诗篇”③“推进改革开放的‘宣言书’”④“开启国企改革大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8.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9.2012年12月,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40.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了“路径障碍” 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的 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凡谈时务、讲西学者,无分朝野,皆不出“中体西用”之一途„„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材料二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康有为《孟子微》

材料三 《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倡导“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其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对传统思想的态度与材料一、二有何不同?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43.(2012·杭州)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指出是哪三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每个阶段起始时期的核心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人在第二、第三阶段的“觉悟”最终对中国政治面貌所起的革命性变化。

(3)材料二中邓小平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

44、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 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

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

1—5BADCC 6—10BAAAB 11—15BCAAD 16—20DADAB

21—25BBDBC 26—30BABAD 31—35DBDBC 36—40DADAD

41、【答案】(1)直接目的:坚持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避免被西方文化同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思想家及主张:孟子,“民贵君轻”。特点: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3)不同:从维护到完全否定。批判继承(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等。

(4)趋势:从传统儒家思想向民主思想演变。

42、【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43、【答案】(1)学术觉悟(学器物):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科技。

政治觉悟(学制度):维新派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伦理觉悟(学思想):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2)政治觉悟(学制度):结束君主专制,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伦理觉悟(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共成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概念和标准)。原因:“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

44、【考点】本题以史学研究和史学观点为切入点,全面考查了学生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和论证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答案】(1)科举制度(2分);“究天理”(2分)(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2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2分)(3)代议制度建立;(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3分)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3分)(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第(4)问,指出一个时期的含义或用法,给1分,指出两个及以上时期的含义或用法,给3分。

第二篇: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报刊和书籍的内容代表了中国20世纪历史前进新方向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国闻报》 D.《新青年》

3.鸦片战争中,中国一些有识之士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政治制度.振兴中华 B.经济制度.御侮强国

C.军事技术.抵抗外侮 D.印刷技术.传播西学

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C.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D.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6.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1.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能够反映这一历史观点的历史事件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7.维新变法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新派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

B.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时斗争策略的需要

C.维新派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就有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 D.维新变法中建立并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宣传和活动的中心

8.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9.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4.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中华民族资本主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10.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成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11.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 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 《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12.“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

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14.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 1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D.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7.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 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退出时代舞台

18.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

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19.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①魏源 ②康有为 ③孙中山 ④张謇 ⑤毛泽东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20.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④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22.毛泽东总结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新民主主义论》

2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4.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

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科学发展”和“邓小平理论”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二.材料题(共3小题,26题16分,27题12分,28题22分,合计50分)

26.(16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请回答: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⑴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实践结果有何共同点?(2分)?

⑵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4分)

⑶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4分)⑷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4分)

26.(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4分)(言之有理即可)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

(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4分)(言之有理即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27.(12分)中西思想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材料一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

材料二 张之洞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梁启超评价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为当时维新派的‘流行语’,举国以为‘至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的主要原因。(4分)

(2)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主要有哪些?在此基础上,中国产生了哪些进步思想?(4分)

(3)据材料三,在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上,张之洞和梁启超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有何进步性。(4分)

27.(1)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4分)(3)西方思想:民主、自由、民权、进化论、议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2分)

进步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2分)

(4)进步性:“中体西用”是一种含有变革图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弊端,认识到西学有其合理之处,有弥补中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国传统义化不足的价值与作用,主张以儒家文化精神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重新建构民族文化。(4分)

28.(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2分)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2分)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4分)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2分)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2分)

28.(22分)(1)民权主义。(2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2分)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分)

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帮助。(4分)

(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2分)认识:党章的修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2分)

必修三第五单元检测一参考答案:xcz 1-10 DDCBC ADCBB 11-20 DBBCC DCADB 21-25 CCBBC 26.(16分)(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结果:失败,其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2分)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 动。(4分)(言之有理即可)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12分)(1)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4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分)

(3)西方思想:民主、自由、民权、进化论、议会、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2分)

进步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等。(2分)

(4)进步性:“中体西用”是一种含有变革图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弊端,认识到西学有其合理之处,有弥补中国传统义化不足的价值与作用,主张以儒家文化精神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重新建构民族文化。(4分)

28.(22分)(1)民权主义。(2分)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2分)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分)

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4分)

(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2分)认识:党章的修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2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三篇:高中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必修三

至于消费时能想到买几本什么书,似乎是爱知识,但那是一种很坏的想法,被它麻醉,结果是很庸俗的认为自己从庸俗中解脱出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必修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必修三1

重点单词短语用法

1.rather than

含义:①与其说...不如说...②而不是

用法:连接名词、代词、副词、动词、介词短语、句子

例句:

① I think I'll have a cold drink rather than coffee.② He rather than you is going to visit the factory.③ The color seems green rather than blue.拓展:①would do…rather than do …宁愿…而不愿…

I would attend the meeting rather than type the documents

② rather than:表客观事实,其后动词形式与主句一致

Other than 除…之外常用于否定句中

He has been playing cards rather than getting on with work.Yon can't go there other than by swimming across the river.2.chat 聊天;闲聊vi/n

用法:

①vi.: chat-chatted-chatting

②n.:不可数名词 have a long chat with…

例句:

①We should help the children who are addicted to chatting online

②QQ where you can chat with your friends ,makes communication easier.3.surround 包围、围绕

用法:常与介词“by”连用be surrounded by/with

例句:

①The people were surrounded by the flood.②I want to surround the building with trees.拓展:surrounding周围的,只能用于名词前作定语

4.measure

含义:

①v.:测量、衡量、判断

②n.计量制、计量单位、措施

用法:

①v.当measure作不及物动词时意为“有…长(宽、高等)”用于量尺寸、面积与表示数量的词或短语连用,其主语是表示物的名词或代词。

②n.:不可数名词

take measures/steps to do sth.采取措施作…

例句:

①Our classroom measure seven meters wide.②It's hard to measure the importance of good manners.③An hour is a measure of time.拓展: measurement n.尺寸、测量 beyond measure 非常、及其 in some measure 在某种程度上

take one's measure 给某人量尺寸

5.settle down

定居、平静下来、专心于

例句:Because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many people left their hometown andsettled down in shanghai

拓展:settle down to doing sth.开始认真对待某事

settle on sth.决定做某事

settle for sth.勉强认可某事

6.manage to do sth.设法做成某事

例句:The soldiers managed to save the children from mudslide(塌方).辨析:

① manage to do sth.侧重设法做成某事、相当于succeeded in doing sth.He managed to organize a live concert.He succeeded in organize a live concert.②try to do sth.侧重尽力做某事但不一定成功

I try to persuade him to give up smoking but failed.7.catch sight of

看见、瞥见(强调突然看到)

用法:侧重表达看的结果,相当于see

例句: Wen I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I caught sight of my boss

拓展:at first sight 乍一见,见到第一眼。out of sight 看不见 lose sight of 看不见,忽略

8.have a gift for 有…天赋

例句:

She has a gift for learning English.拓展:“gift”的三种用法

① 表天赋、天资、才能

He is a man of many gift

② 指礼物

This car was given to me as a birthday gift

③ “gifted”作形容词表有天赋的。be gifted at/in

My sister is gifted at drawing

9.border n./v.含义:①n.边界、国界、边沿

②v.与…接壤、接近

用法:

① on the border of 在…的边缘

② border on 接近、近乎于

例句:

① We camped on the border of a lake

② She felt an anxiety bordering on hysteria(癔病,歇斯底里,不正常的兴奋)

拓展:border边境居民 borderline边界线 borderland边疆

10.speed

用法:①作不及物动词时表:速进、疾行

②作及物动词时表:促进、使加速 speed up

③作名词表:速度、速率 eg:

① The ambulance sped to the hospital.② China is speeding the construction pace in order to catch up with thedeveloped countries.③ at a speed of sixty miles an hour

11.impressed

使印象深刻、使铭记

用法:

①be impressed by/with

②impress on sb.sth.③impress sth.on/upon sb./one's mind/memory eg:

① The girl impressed me most favorably

② My father impressed on me the value of hard work

③ What he said and did was really impressed on me/my memory

12.rise-rose-risen

含义:

①上升

②站起来、起床 相当于:

stand up 和 get up

例句:

①The teacher rose and left the office.②We should form a good habit of rising early in the mooning

辨析:rise 与raise

① rise vi.作:“上升”讲时指继续上升,常用于指自然景观、物价、温度、河水、人的职务等

The sun has not yet risen

② raise vt.意为“举起”、提出、饲养、种植、作“举起”讲时往往有使物体到达应有的高度之意

Let's raise glasses to the

friendship.13.mixture n.混合物、混合状态

例句:

The talk was conducted in a mixture of English, Russian and French.拓展: ① mix vt./vi 混合,调配

If you mix blue and yellow.You will get green.② be /get mixed up 弄糊涂了,杂乱无章

be /get mixed up in/with 卷入、牵涉进去

Mix up 混合、混淆

14.confirm

含义:① vt.证实、证明、批准

② 使感觉更强烈、确认

例句:

① The new minister will be confirmed by the Queen.②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confirmed me in my belief.拓展:confirmation n.证实、确认书

15.distance

含义:① n.距离、远方

② 指时间的久远

例句:

① We can see the mountain from the distance。

② After this distance of time, I can't recognize him at the time.拓展:distant 遥远的 in the distance 在远方 at/from a distance 从远处,隔一段距离。

16.dreamed about/of(doing)sth.梦想、梦见、做梦、想象

例句:

① I never dreamed of seeing snow falling in September in Xinjiang.② He got the first place this time ,but he never dreamed of /about it.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必修三2

重点句型

It is so wet there that the trees are extremely tall.本句为so…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

Beijing is so beautiful that it attracts many visitors from abroad everyyear.The trees are extremely tall, Some measuring over 90 meters.Some measuring over 90meters为独立主格结构,在句子中作状语。独立主格结构主要表示谓语动词发生的时间、原因、条件或伴随情况等。相当于一个状语从句或并列句。独立主格结构有下面几种形式:

①名词(代词)+动词ing形式

We shall play the match tomorrow ,weather permitting

②名词(代词)+过去分词

The job finished ,we went home.③名词(代词)+不定式

So many people to help him,he is sure to succeed.④名词(代词)+介词短语

A girl came in,some books in hand.⑤名词(代词)+形容词或副词

He sat in the front vow, his mouth half open.⑥There being +名词(代词)

There being nothing else to do ,we went home.⑦ It being +名词(代词)

It being Christmas, the government offices were closed.At school ,they had learned that most Canadians live within a few hundredkilometers of the USA border.过去完成时态:had learned 但由于从句表达的是客观事实所以从句使用一般现在时。

学好英语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很多人说学英语不就是为了应试考试吗?实则不然,英语是一门语言,不论是考试还是交流当中也能用到,而当你在学英语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英语,学英语的动机是什么,只有明确自己的动机之后,你才会关注一切和英语有关的信息,这样才能保持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

第二、保持良好的英文阅读习惯

像英文经典名著、报纸、电子邮件以及社交媒体等等,保持一定的阅读习惯,可以给你带来很多有趣的新词汇,即便你已经在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下面,也可以帮助快速提高你的阅读反应能力,再者新的学习新的词汇的时候回将你脑海中的其他词汇重新记忆,另一方面阅读对词语构建表达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词句是本身带有英语思维方式,存在潜在的熏陶,所以英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且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订阅有去的在线阅读频道

像youtube或者播客频道,涵盖政治话题、生活、教育等话题内容,你可以在休闲时刻或者上班路上收听,在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口音发音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你很快就会发现你所听到的以及你能理解的都是纯正的以英语为母语国家人士的词汇,对于的发音以及听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四、不断的使用新词汇以达到巩固的作用

要说这个技巧是非常大众化的一个技巧,因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都喜欢一些新鲜事物,不太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多多的使用新单词进行词句构建,让学习的过程保持新鲜感,同时也能在词句构建的过程中塑造英语思维方式。

第五、保持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英语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碰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那么对于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日后出现学习瓶颈的时候自己能够轻松的找到突破的方法,但如果遇到问题不予与积极解决,问题越堆越多对自身的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技巧的验证也是会起到很大的一个负面的作用.高中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必修三

第四篇: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课文检测

课文单元检测I.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及所给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

1.Black _____(加拿大的)jazz pianist Oscar Peterso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ianists in jazz history.2.The British Foreign Secretary is the m_____ who looks after foreign affairs.3.Many Europeans explored the _____(大陆)of Africa in the 19th century.4.Could you give me a hand to carry my ______(行李)to the bedroom?

5.The _____(风景)of the West Lake is beautiful beyond description.6.Two sailors did not see land until they had sailed _____(向西)for nearly two days.7.The plane is leaving in half an hour, so we’d better go a_____ now.8.Don’t leave matches or cigarettes on the table w_____ reach of little children.9.The m_____ leaf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Canada since the national flag was introduced in 1965.10.When I woke up this morning the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_____(霜).11.Six people have _____(证实)that they will attend the lecture but ten haven’t replied yet.12.The hotel, which is situated three miles north of d_____, is clean and cheap.13.As soon as the sun comes out, the _____(薄雾)will fade away.14.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marked the _____(黎明)of a new era in European history.15.The farmer was so careless that he _____(混合)up the two kinds of vegetable seeds.16.A(n)_____(自助餐)will be served in three styles.You may choose western food, Chinese food or Muslim food as you like.2.课文缩写

Li Daiyu and her cousin Liu Qian were ____ ____ _____with their baggage to Canada to visit their cousins on the Atlantic coast.______ ______ take the aeroplane all the way, they took the train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Canada.The _____ that they could cross the whole continent was exciting.Canada is _____ ____ ____ country in the world.People say Vancouver(温哥华)is Canada’s ______ ______city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and the Pacific Ocean._____ over 90 metres.That afternoon aboard the train, the cousins ____down in their seats.They managed to ____ ______ _____ some mountain goats and even a grizzly bear(灰熊)(牧童)Stampede(大西部赛马会).Many cowboys ____ ___ ____ ____ ____wild horses.They also learned that most Canadians live within a few hundred kilometres of the USA border and the population is only _____over thirty million.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A second grade wind makes the tips of the branches tremble _____(slight).2.My brother spends hours on the phone _____(chat)to his friends.3.A great number of _____(eagle)winged their way across the valley.4.At pres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taking _____(measure)to reduce the pollution.5.The pianist _____(surround)by a crowd of fans will hold a concert in the Worker’s Stadium.6.If you add too much liquid, the _____(mix)will not be thick enough.7.It became fashionable for _____(wealth)families to send their teenage children to foreign countries.8.A straight line is the shortest _____(distant)between two points.9.It is an old _____(traditional)for Chinese people to get together and eat dumplings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10.Mr.Smith was _____(please)that his father was being taken care of in the Home of the Aged.11.What _____(impress)me most after visiting the school was that the students were polite and intelligent.4.选用方框内合适的短语,并用其适当形式填空。

rather than, catch sight of, settle down, have a gift for, all the way, take a trip

1.I would like to _____ to Tibet by the end of this year.2.The train is so crowded that I am keeping standing _____.3.These are political _____ social matters.4.After John came back from abroad, he decided to _____ in his hometown.5.My little brother _____ singing songs.He has a golden voice.6.The best time to _____ those birds is the early morning.

第五篇: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重点知识解析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重点知识解析 U5Canada ——“ The True North”

Words and Expressions: 1.multicultural adj.多种文化的 Canada is a multicultural country.multi-是一个前缀,意为“多”

multistory ____________

多国的、多民族的 __________ multiform ____________

多向的 __________ multichannel ________________

多彩的,彩色的 ____________ multipurpose _______

多媒体 __________ 2.quiz n.测验,问答比赛

Students are having a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iz/test.examination正式的,大型的“统考,入学考试”。

exam同examination,是其缩略形式,test侧重指对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也指对物品质量,价值以及成分等的测试,仅指小测验或智力游戏。3.rather than 宁愿„而不愿;而不是;与其„到不如;并列连词,用于连接两个并列成分

He decided to telephone rather than(to)send an email He ran rather than walked home.搭配: would do„rather than do„/ would rather do„than do„宁愿做„而不愿做 prefer to do„rather than do„宁愿做„而不愿做

would rather sb.did /had done sth.宁愿某人做某事

注意:rather than表示客观事实,它连接的并列成分可以是名词、代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动名词、分句、不定式、动词等。后接不定式时,不定式可以带to,也可以不带to。但rather than位于句首时,则只能接不带to 的不定式。[练习] 根据句子意思及要求填空或翻译。

1).He came running all the way ______ ______walking.2).Rather than ______(ride)on a crowded bus, he always prefers ______(ride)a bicycle.3).I’ d rather you ______ ______(not come)yesterday.4).She likes to keep things in the house ______ ______ throw them away, though many are useless.5).I think Tom, ______ ______ you, ______ ______ ______(blame).6).他宁愿死也不愿在街上乞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chat vi.&n.聊天,闲聊

搭配:chat about sth 闲聊某事

chat with sb.与某人聊天

have a chat with sb about sth.与某人闲聊某事

[练习]:He chatted___his friend____the Russian concert which was to be held the next week.It is good for you to ____ ____ ____ ____your friends sometimes.5.surround vt.& vi.包围,围绕

As a child,he was surrounded by love and kindness.The professor loves to surround himself with his students.搭配:surround„with„ 用„把„围住 be surrounded by/with被„围住 surrounding adj.附近的,四周的 surroundings n.环境(用复数形式)[练习]:(1)The villagers watched the soldiers helping the people____(surround)by the flood____(feel)very excited.(2)She hopes to bring up her children in healthy _____(surround).6.measure vt &.vi.测量,衡量,判定 measurement n.测量,尺寸 Could you measure the height of the wall for me? We must take measures to stop pollution.搭配:make sth to sb.’s measure 照某人的尺寸做..take measures to采取措施做某事

[练习]1)The tailor made a suit ______ _______ _______.2)Success isn’ t _______ _______ how much money you have.3)我们教室的尺寸是长10米宽6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settle down定居;(使)安静下来;平息 Father settled down to read a book.After years of travelling, he decided to settle down.搭配:settle down to使某人安下心来做某事 settle(down)in在„定居下来

Settle a dispute/an argument /an issue 解决争端/争论/问题 [练习](1)Something is disturbing him ,so he can’t ______ ______ _____his work.(2)He finally settled down to _______(do)his homework.(3)They have finally ______ ______ _______Canada.8.manage使用;完成(困难的事);经营

They at last managed to escape from the burning building This shop doesn’t belong to me, I only manage it.2 搭配:manage to do sth.设法做成某事

manage it设法做到 manager n.经理,经营者management n.经营,管理 manageable adj可操纵的,可处理的 The Smiths were not rich , but they ______ to send their two daughters to colleges.A.tried B.managed c.attemped d.failed 9.catch sight of 看见;看到

If you catch sight of Liu Qiang, ask him to come to school.搭配:at first sight 看第一眼;乍一看 lose sight of 看不见 at the sight of 在看到„时 at the sight of 一看见 lose one’s sight 失明 in / within sight 在视线内

out of sight 看不见

1﹞ ______ ______ ______ his mother, the boy stopped crying.2﹞ I ______ ______ ______ my former teacher just now, but very soon he turned a corner and I ______ _______ ______ him.10.have a gift for(doing)sth.= have the gift to do sth.对„„有天赋;有做某事的才能

Yao Ming has a gift for playing basketball.I have no gift for foreigh languages.搭配:have a talent/genius for /be gifted in有„的天赋 a gifted/telented person 一个有天赋的、有才华的人 翻译句子 1)他天生有着讲故事的才能。

11.mix vt.&vi.混合;调配 mixture n.[u,c] 混合(物);混合状态

1)The chemist mixed(up)some medicine for me.药剂师给我配了些药。2)Oil and water don’t mix.油和水不能混合。3)Oil won’ t mix with water.油不能和水混合。

搭配:mix „and/with „把„与„混和起来 mix sth.up弄乱,弄错,使„充分混合 mix sth.in/into把某物掺进去 be/get mixed up with sth./sb.与某事有关,与某人混在一起 mixed adj.混和的

[练习]1)Don’ t try to _______ business ______ pleasure.2)Mix the eggs ______ the flour.3)I don’ t want to ______ ______ ______ in the affair.12.confirm vt.证实,证明;确认,批准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the singer will give a performance.The latest evidence confirmed me in his honesty.搭配:confirm sth./that„/wh-„证实„„;进一步确定„„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已经确定„„ confirmed adj.成习惯的 confirm sb.in sth.使某人确信某事 confirmation n证实,证明,确定 13 in the distance 在远处;远方的

The mountain looks smaller in the distance.从远处看山变小了。I can see a sparrow flying in the distance.我能看到远处有只麻雀在飞。

联想扩展:

at a distance隔着一段距离 at a distance of 隔„远的距离 keep one’s distance保持距离,疏远 distant adj.遥远的,远离的,冷淡的 [练习](1)Her father advised her to______her distance from the fellow.(2)We can see a windmill ______ the distance.(3)The picture looks better ______ a distance.14.nearby adj.附近的,邻近的 adv.在附近,不远 The car is parked nearby..I go to a nearby school./She has found a job on one of the farms nearby.[重点用法] nearby作形容词时,既可放在被修饰词之后也可放在被修饰词之前。如: There were complaints from nearby residents / residents nearby.15.terrify vt.使恐怖;恐吓 terrified adj.恐惧的;受惊吓的 terrifying adj.(令人)可怕的

1)He terrified his children with ghost stories.(鬼故事)2).Her husband’ s violence terrified her.搭配:be terrified at/by sth.被某事(物)恐吓 be terrified that„害怕„ be terrified of 对„感到恐惧 terrify sb into doing恐吓某人做某事 [练习]1)She ______ that she would fail in the exam.2)From her ______look,we could see the girl was______of the stranger.3)It was a ______ experience.16.impress vt.使印象深刻;使铭记 impression n.[c]印象;感想 impressive adj.给人印象深刻的

1)The sights of the city never fail to impress foreign tourists.2)We were most impressed with/by your efficiency.搭配: impress sth.on/upon sb.= impress sb.with/by sth.使某人铭记某事物 make/give/leave an impression on/upon...给„„一个印象 have/get the impression that 有„„的印象 [练习] 1)He _______ his honesty_______ me.2)One candidate in particular ______ us ______ her knowledge.3)You ______ an excellent ______ ______ us.4)When I first met him I _____ _____ ____ ___ he was a humorous man.Book3 Unit5答案:

1.多层的 multinational 多种形式的 multidirectional 多通话线路的, 多波段 multicolored 多种用途的 multimedia 3. 1).rather than 2).ride;to ride 3).hadn’ t come 4).rather than 5).rather than;is to blame 6).He would rather die than beg in the street.= He would die rather than beg in the street.4.with,about ,have a chat with 5.1)surrounded,feeling 2)surroundings 6.1)to my measure 2).measured by 3).Our classroom measures 6 metres by 10 metres 7.1).settle down to 2).doing /do 3).settled down in 8.B.9.1).At the sight of 2)caught sight of;lost sight of 10.He has a(natural)gift for telling stories.11.1)mix, with 2)into 3).be mixed up 13.1)keep 2).in 3)at 15.1)was terrified 2)terrified, terrified 3)terrifying 16.1).impressed;on 2).impressed;with 3).made;impression upon 4).had the impression that

下载必修三第五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三第五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晋江一中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第五单元晚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2分,共60分。1.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说课稿全英版

    Teaching plan for Unit 5Canada-the true northBook3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sson with you. The content of my les......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学案一(教师版)

    高二历史第14周学案一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先进思想(20-21课) 1.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践: A.机器生产 B.议会制度 C.军事技术 D.科......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汇编)

    追随能够改变你命运的那颗星,那颗永远在你心中闪烁的明星。当它在你面前闪耀时,抓住这宝贵的机会。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五单元教案

    Teaching plan for Unit 5 book 2 Good morning, professors,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ssons with you. 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is Senior En......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必备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必备 I. 一箭双雕 1. praise v.表扬赞扬 phrase n. 短语词组 2. penny n. 便士;一文钱 penniless adj. 贫困身无分文的 3. wonder v. 惊奇;纳闷想......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阜盛(fù)敕造(chì)歆享(xīn)模样(mó) B.朱拓(tà)呜咽(yâ)绾者(wǎn)嫡亲(dí) C.炮烙......

    必修三部分一二单元主观题

    2013-11—21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一、二单元主观题训练 1.航空英雄罗阳“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 航空事业。英雄谢幕,精神长存,在深化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