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3.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4.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代表作: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并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③文学革命。(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白话文逐渐普及。)
5.评价:①进步性: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③性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6.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7.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
19世纪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从1915年开始
口号或指导思想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性质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特点: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由此体现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特点。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德国在山东特权转给日本)
二、经过:
1.五四运动爆发
(1)
时间:1919年5月4日
(2)
地点:北京
(3)
主力:学生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3.扩大:
(1)号召: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标志: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3)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特点: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2020年中考)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
反封建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
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游船
代 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主要内容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标
志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在哪里:①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4.中共二大:
(1)主要内容: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中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领导机构: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结果:失败。(军阀吴佩孚镇压)
失败的教训: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