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让“教案”扼杀“备课”
别让“教案”扼杀“备课”
——给教师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备课空间
沭阳县汤涧中心小学
张峰 孙迎霞
教师书写教案一直以来在教育界被尊为金科玉律,这本应该是无可厚非的问题,一些老一辈的教育家都提倡教师写教案,并且他们自己也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教案。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教案”这一老师的基本功却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案”是用来干什么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一清二楚。“教案”是“教学方案”的简称,它的定义为:老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准备实施的教学方案。说得再直白一点,“教案”其实就是老师把课前备课思路在纸上的具体呈现。这才是“教案”的庐山真面目。它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是使教学更流畅,更完整,把自己的教学思想贯彻得更彻底。如果一个老师要想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属于自己的教案,就必须认真备课,对教材钻透、挖深,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堂高质量的课,就会有一篇高质量的教案,因为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就能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教案。
这也就让一些人这样断定:一份高质量的教案代表的就是认真的备课,就是一堂高质量的课。渐渐地在人们意识当中,教案演变成了评定教师是否认真备课的唯一标尺了。每次检查教师业务时,教案的检查就首当其冲,数一数教案的课时数够不够,看一看教案的书写认
不认真,每个课时的份量足不足,是详案还是简案等等。似乎一个教师的教案的格式越完整,书写的越认真,内容越充足,就可以证明这位教师的备课就越充分,教学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一位教师的教案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就得被指名批评,而且是多次批评,只要是学校开检查总结之类的会议多多少少都要拿出来涮涮,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久而久之,我们的教案就有披上了另一层外套——为了检查,我们教师写教案的目的就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教案与备课、上课脱节了、脱离了。它成了一种摆设、装饰品,它被用来装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责任心,教学效果。用一句话来说“教案”的目的变质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不正常的现象中发现“教案”真的变质了。
1、“教案”的创作变假。
刚才笔者已经提到“教案”是一个教师在认真备课后撰写出来的,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并针对自己的教学风格所设计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教学流程后在书面上的体现,这就是说一篇合格的教案必然是具有个性化的,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结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的教案都不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一种机械式的抄录,不加思考,照抄教案。教师在写教案时不是根据自己备课的情况去写,而是舍本逐末,通过《教案》之类的书,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抄照搬下来。有的教师甚至连抄都不抄,把以前的老教案拿过来改头换面,将往年的备课本换上新封面当作本学期的备课,权且应付了事。试想,这样的一篇教案如何去指导教师去上课。还有的教师“拿来主义”,把《教案》或别人的教案收为己用。
2、“教案”的内容变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案是用来指导教师上课的,纵观我们的课堂,从事实上来说,把我们多数的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与教案相比,你会发现,教师上的是一套,而教案上写是另一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路线,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
笔者曾在检查中发现一位教师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第二教时的教案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爬山时的艰辛,体会老人到底累不累。”看到这儿我不仅就迷惑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怎么去教?在我们这儿连一个小土包都没有怎么让孩子去说出爬山的感觉呢?这样的教案内容在我检查或平时与教师的交流中还发现过许多,相信很多教师都有同感。教案内容的变味还体现在另外一点上,就是课时数的设计,有的教师在教案上把一课设计为两课时,可有时候两个课题根本上处理不完应教学的内容,要用上三个课时的时间,那第三个课时的教案怎么办呢?有时教案上写了两个课时完成,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只用了一个课时的时间就完成了,那多写出来的那么课时怎么处理?
3、“教案”的流程变形。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用来在上课时指导教师教学用的,所以它应该是在教师针对一篇课文的备课后、在要教学这篇课文之前这一段时间里完成的。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教案往往都不是这样出现的,它不是超前就是超后,有的教师为了省事,把一时期的教案,甚至半个学期的教案早早地就写好了,这种情况比较少,更多的是在
课上过完了,教案没有写,然后匆匆忙忙地利用一个星期,甚至更少的时间突击式地把落下的教案补成。这都违背了教案的本义。
为什么“教案”这个教育界的金科玉律蜕变成今天的地步呢?在走访时,我从许多的老师的交谈中发现了他们对教案的这样两种看法可能是导致教案变质的原因。
1、写教案成了一种负担——费时耗力。
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许多、甚至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教师们都认为教案已经成为自己教学工作的累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算一下,备好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大约要花费一到二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一些刚踏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所需要的时间还要更长,每位教师每天大约是两到三节课,那么每天用来备课的就需要三到四个小时。但“教案”的要求仅仅把课备出来是不行的,还要把备课的思路写下来。我们都知道,一位教师就是机械式地抄写一篇教案也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把我们的备课思路转化为教案这还是一个边想边写的创作教程,所需要的时间当然会更长一点,我们权且算着五十分钟吧(其实这个时间是不充足的,我询问过许多教师,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如果要把自己想好的备课流程写下来,大约需要一个小时)。那么把备课的思路写成教案又要花费去老师的一个半小时到二个小时。这样算起来,每天教师每天花在备课和写教案的时间就要四个小时左右。
2、写教案没有必要——写教案不等于备课。
我在和这些教师在交流时,也提出:“写教案是一位老师的必修
课,一个老师如果不写教案怎么上课呢?”当时有一位教师反问了我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你应该问一个教师如果不备课怎么上课呢?”这句让人值得回味的话,不仅让我提出了一个疑问:教案等于备课吗?备课就一定要写在教案本上吗?这个问题以前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现在提出来细细地揣摩,它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与探讨。一个教师辛辛苦苦地用一两个小时备好一个课时,还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它写下来,试问一个已经被教师构思好了的教学流程,为什么非要把它一字不漏地写下来才算数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已经在脑中形成了较为具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教学流程中一些细节加以把握,把课堂中会出现生成的内容加以标注,把教学的重难点加以提醒,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方方面面都一丝不苟地写下来。
“穷则变,变则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教案”的问题有必要作出改变,让“教案”不再阻碍教师的备课,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种不成熟的建议,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改变写教案的形式。
在这里笔者想对教案作一个新的认识:不一定是写在教案本的才叫“教案”。我们要从它的本质上去理解它,它是用来呈现教师的备课思路,是教师把自己在备课中对教学时的一些注意点、关键处或者有必要重点讲解的地方等作一个批注用来提醒自己,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不应该强调它的呈现方式,它可以由多种方式呈现。认真备课不等于认真写教案,只要是能让教学者把自己的备课方案能较好地在课堂上加以运用,那么它写在什么地方都应该是一
篇优秀的教案。所以我们的备课形式要更新,再也不能是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这样的“三个一”来备课了。下面笔者提出几种备课的形式,以此来抛砖引玉。
1、直接在教材上备课。
我们的课堂是围绕教材来的,教师围绕教材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学生围绕教材根据教师的引导学习知识,没有了教材我的课堂如何去教学?把课堂比作是阵地,没有了教材等于没有了武器,把师生看成是朋友,没有了教材就等于没有了交流的纽带„„其实,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非常注重教材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在上课时,拿着教案上课的远远没有拿教材上课的老师多。在笔者检查教师业务的时候,曾发现很多教师在自己的教材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添添写写,教材中的每页的空白处基本上都会有备课痕迹,再仔细地看看写的内容,那可都是教师备课时的心血,都是能够很好地引导自己课堂教学的精辟的语言、智慧的火花呀!笔者和他们交流:“你们写了教案为什么还要在教材上备呢?”“写在教案本是用来查的,写在教材上是用来上课的。”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老师们浪费了多少心血后发出的心声。既然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道具,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备课思路体现在教材上呢?在许多老师的教案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大段大段地摘抄教材中的内容,然后在下面写下自己对这段话的教学构思,这样的内容如果直接备在教材上既方便又实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而且在教材上备课也便于教师在教学时去参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
2、直接在听课笔记上备课。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渐渐体会到:听别人的课也就等于自己在备课。一节同样的课,在自己没有上之前听一听别人的是如何去教学的,在听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入自己的想法:这个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处理得好,如果我来教学的话,我会怎么把这个好的地方用于自己的教学环节中;这个教学环节授课教师没有处理好,如果是我来处理这个教学环节我会怎么做等等,一边听一边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听课笔记上,一节课听完了,这课时的教案也就完成了。而且这样的教案是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即学习了别人成功的经验,也汲取了别人失败的教训。因为它是从实践中来的,所以它也是经得住推敲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集体备课。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有一千人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们对同一教材的看法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备课时都会加入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在这独特的教学设计中有自己精彩的地方,但也可能出现考虑不周的地方,把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中起来,集思广益,各位教师把自己的备课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取长补短,这样每个教师的备课都会变得更完善。而且把教师的备课时间分散了,几个教师用同样的时间把备课完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再也感受不到了压力。把这种备课方式与上面提到的第二种备课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先集中一个年级中教同一学科的教师,大家做下来,针对一个单元的教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把大家的意见整理为教案并根据集体备课的教案指定教师进行上课,其余教师负责听课,在听课的时候把自己对教案中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修改,然后自己再进行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加显著。
4、教后记也是一种教案。
教师的备课和教案往往都是在课前完成的,一个课时结束了,那么备课和教案也就随之结束。在这里笔者认为,在一个课时结束后,备课和教案还可以继续下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你有那些收获,那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再次进行教学同一个教学内容的话,会如何组织教学?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一写下来,我们称之为教后记,其实细想一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备课呢?有的同志认为这不过是“马后炮”、“事后诸葛”罢了,但是我们的教学水平,往大了说,甚至是社会的发展不正都是由这样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吗?
二、改变检查教案的方式。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抄教案的问题,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教师为什么要抄教案,其实很简单,在调查时,教师的答案百分之百都是 “抄教案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如此而已”,这个答案就不禁让人对当前检查教案的方式提出了疑义。试问检查教师教案又是为了什么呢,它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当然是为了检查与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备课,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能够做到先备课再上课,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检查教案 的出发点是为了检查教师的备课,但现在的教案检查真的起到了这个作用了吗?但这里笔者不得不把上文中提过的一个观点再次提出:教案等于备课吗?备课就一定要写在教案本上吗?当我们想着这个问题再来审视当前的教案检查,我们会发现许多被扭曲的、、畸形的、不合理的地方,那么当前的教案检查有那些弊端,教师的备课情况又应该如何去检查呢?对此,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1、不论教案形式,查备课痕迹。
当下,检查教师的教案时要看教案的形式是否规范。在检查时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考查的:是否有教学目标,是否有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是否完整,完整的教学教程又应该有第一步怎么样,第二步怎么样等等,条条框框让老师们在那个小小的牢房里转,有的教师转了一辈子,也离不开那个框框。新的课改提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生成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永远都无法预测每个教学环节,有生成的课堂永远是精神纷呈的。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时刻注意课堂生成的问题,在设计教学时要随机应变,要能够紧随课堂,为课堂教学服务。设想,这样灵活的备课思想怎么可以用条条框框来把它约束起来,把它约束起来了,还能在课堂中出现生成吗?少一些框架,多一点率真,让课堂教学生成不断,精彩不绝。这样的备课痕迹不一定非要教师以教案本的形式呈现,反过来说,教案本的形式也根本呈现不了这样的备课思想。所以在检查教师备课时,不是简简单单看一看教师的教案写的是不是完整,是不是规范,而是要看该教师是否真的备课了,从他的备课痕迹上来检查,让教师自己把备课的痕迹拿出
来,这种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打开教师的教材,听教师上课,考核一下一节课的质量等,你都会发现该教师是不是真的备课了。
2、不论教案数量,查备课质量。
当下,检查教师的教案时要看每课时教案的分量是否足实。在检查时,只要每课时的教案超过两张教案纸就被认为是合格的教案;如果是一张,或一张多一点,那么就会被会认为是简案,是不合格的,如果更少就会被提出批评;要是教案能超过两张,那么这一定是好的教案,会被点名表扬,并要求广大教师向该师学习。这一检查方式也就导致我们的教师拼命地抄教案,而且还要抄得多,这使得本来就是浪费教师时间的“抄教案”变本加厉,让教师的负担越来越重。吴江市教育局教科室的张菊荣校长在网上曾说过:“用观念来备课,用头脑来备课,而不是用笔来备课。”这真是一语中的,备课是一个教师的脑力劳动,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不是不可以单靠一支笔来完成。教师就是写下一句由自己想到的,能够在教学中实用的教案,也比抄袭来的长篇大论要有价值的多。“集少成多,聚沙成塔”,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教师一下子就能把课备得怎么样完美,也不能要求教师一下子就能才思敏捷,文如泉涌,写出数量丰富的教案。另外,笔者还有一个疑问,把教案写得那样的详细真的有用吗?把重点的地方作上记号,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把教学环节作一个提纲挈领,不至于自己在教学时语无伦次、课堂组织没有秩序等,这就应该是很好地完成了备课的任务了,有必要长篇大论吗?我们可以看教师的备课痕迹是否真的实用,是否真的可以为课堂服务,这才是教案应该被
赋予的身份,在检查时我们也要从这点出发,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是不合理的。
3、不论教案课时数,查备课的实用性。
当下,检查教师的教案时要数课时数是否符合标准。在教案的检查记录中,我们往往会看到 “某某老师某某教案有多少课时,应备多少课时,实备多少课时”这样的内容,不达标的就一定是不合格的教案,为了让自己的教案达标,许多教师就不得不加班加点去拼命地补教案。那么这里的应备多少课时的标准在什么地方?没错,在设计教案的学科计划中的确提出要制定课时标准,可是有几位教师真正是按照这个课时标准来进行组织教学的呢?这并不是我们的教师不按计划做事,而是要考虑课堂教学的特殊性,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是一个灵活的变量,它不是一尘不变的。举个简单的语文教学的例子(因为笔者是一位语文教师,但是别的学科的教师也都反映有这样的现象),在制定课时标准时,预计某一课教材应该用两个课时完成,可是在教学时发现,用两个课时的时间根本完成不了预期的教学任务,那么就势必要再加一个课时;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也会有,预计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完成的教学任务只用了一个课时就完成了。这样算来,预定的课时标准就根本派不上用场,也就不能拿来检测教师备课的应备课时数。因此在检查中,我们不能再去数教师的课时数了,要想真的知道教师的备课数量是不是足实,看的不是外在的数量,而是内在的质量,看它的实用性,教师完全可以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完成的教学内容,为什么非逼着教师写两个课时的教案呢?只要教师能出色地完
成教学任务了,那么它备多少课时都不应该是检查的重点。要想知道教师是否完成了备课任务,那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是最好的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点了。
4、不论教案的超前,查备课的实效性。
当下,检查教师的教案时要看教案是否能超前备课。很多情况下,都很强调教师要超前备课,只要在检查中能做到超前备课的就会被作为楷模,所以有的教师为了在检查中能给检查的人员留下好印象,能够让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不管自己现在教到那儿,也不管写出的教案实用性如何,就一个劲地写,直到把一个星期后才上到的教学内容都写下来才罢手。“能超前备课的都是好教师,教案落后的都不是好教师,跟得上进度的是正常的教师”这句话真的能站得住脚吗?笔者承认,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备课马虎,质量跟不上,不能及时备课后进行上课,这应该提出批评,但那些能超前备课的就一定是好教师了吗?备课是为了上课,这是毋庸置疑的,备完课后去上课,这样的教学才会有序,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人类的记忆能力是有规律的,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根据研究描绘了“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人的记忆力一般维持在一个星期左右,而且在这一个星期里越往后遗忘得就越快。把自己心中备课的想法写下来如果不及时地组织进行教学的话,那么时间长了就会把自己备课的想法中的一些环节遗忘掉,这就要求教师不得不再次进行备课,之前的备课与教案都成了无用之功。在检查时,就不能“以超前教案论英雄了”,而是要看教师备课的实效
性。教师在下一阶段要教学什么内容,可以在一天前,或两天前准备好,甚至在半天前准备也为时不晚。超前备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总的来说,“教案”不等同于“备课”它们是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在检查教师备课时,也不能单单只从“教案”入手,长此以往,“教案”必定会成为教师备课的最大障碍、最大的心病,改变我们对教师“教案”检查的不合理现象吧,还给教师一个自由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备课空间。
第二篇:少儿英语教育:别让兴趣班扼杀孩子的兴趣
少儿英语教育:别让兴趣班扼杀孩子的兴趣
1.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根据调查报告,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相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应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无不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表明,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让孩子坚持下去。
2.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3.“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奥唐纳对现代英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父母过多安排孩子活动的教育模式,已经令英国青少年养成了需要别人领导和不会自己作决定的性格。
第三篇:别让地球哭泣教案
《别让地球哭泣》教案设计
安字中心校 纪雪玲
目标:
1、知道相关法律知识;
2、会运用法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情境中培养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重、难点:在学法用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教、学具:小黑板、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请往老师这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一个流泪的地球画面)地球为什么哭了?(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各抒已见)是啊,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可是,当我们正享受着母亲赐予我们快乐的同时,人类却又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母亲的健康。我们的地球曾经是山清水秀、绿树红花,小动物们在草地上快乐的追逐,鸟儿在林中愉快地歌唱,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多么动人的场景啊!可是由于人类贪婪,野生动物正在以每年一种的速度灭绝,随着这灭绝,河流在干涸,草原在沙化,良田被占用,南极在溶解,臭氧层漏洞在扩大,杀戮、围猎、烧荒、伐木、填湖、倾倒,天上地下的鸟兽鱼虫无不惊惶失措,委顿不安,我们的地球母亲流泪了,面对哭泣的地球,我相信此时的你们一定和我一样想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呐喊:“保护环境,别让地球哭泣。”(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自学讨论
用你的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中你都能知道哪些?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1)生自由读(2)小组交流
2、汇报:
学生代表汇报。
师随机贴出各种法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三、法庭辩论
师:你们知道了这么多法律知识,想用它们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吗?捡来的天鹅能吃吗?
(1)师口述案例
(2)生分能吃和不能吃两组,进行辩论。(3)请听课教师下结论。
四、实例分析:
1、生例举生活中见到的有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事例,生帮助分析。
2、师出示事例,生分组分析。(任选其一)(小黑板)①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小明的妈妈一大早就叫小明起来植树,小明却说:“妈妈,植树太累了,又耽误学习,我不去。”他的做法对吗?
②小红和爸爸一起到集市赶集,发现卖野生青蛙的,她就要买下来,这样做对吗?
③小强很爱鸟,学习了很多有关于鸟的知识,他捉来一只鸟,精心喂养,他这样做好吗?
④小丽在集市上看到卖野生野鸡的,吓得他赶紧躲开了,你同意他的做法吗?
五、拓展
师:人类的各种不良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你想为保护环境做点贡献吗?怎样做?(生各抒已见)六:小结:同学们,为了鸟儿不再失去自由,为了鱼儿不再死去,为了阳光更加灿烂,为了地球不再哭泣,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去罅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好地球这个人类家园。
第四篇:学校扼杀创造力
Ted演讲(肯.罗伯逊)
学校扼杀创造力
早上好.还好吗?很好吧,对不对?我已经飘飘然了!我要飘走了.(笑声)这次会议有三个主题这三个主题贯穿会议始终,并且和我要谈的内容有关其中之一就是人类创造力的伟大例证这些例证已经体现在之前的演讲当中以及在座各位的身上.从这些例证中我们看到了创新的多样化和多领域.第二点--这些创新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完全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我对教育感兴趣事实上,我发现每个人都对教育感兴趣难道不是吗? 我发现这很有趣如果你参加一个晚宴,你说你在教育部门工作坦白的讲,如果你在教育部门工作,事实上你不会经常参加晚宴,(笑声)所以你不会被问及你是做哪行的。你永远不会被问到,很奇怪。但是如果你被问及,他们问:“你从事什么行业?”你说你在教育部门工作你会发现他们涨红了脸,那意思好像是“我的天啊,”“为什么让我碰上?整整一周我才出来一次”(笑声)但如果你要他们谈谈他们的受教育经历,他们会把你“钉到墙上”.因为这些事情都涉及个人的隐私,对吗?比如宗教信仰,薪水等我对教育特别感兴趣,我认为我们都是如此我们对此有巨大的既得利益部分因为教育旨在将我们带入我们无法掌握的未来大家想想,今年入学的小孩2065将退休.没人知道会怎样--虽然过去四天会议进程里都是关于这方面的专业讨论--但我们还是无法预知这个世界五年后的样子。这就是为何我们要让这些孩子接受教育。我认为正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决定其非同寻常。
第三点就是我们都认同一个观点--这些孩子的特别之处正是他们的创新能力。我觉得昨晚Sirena的表现令人惊奇,对吗?她很出色,但是我认为她在孩提时代时没显得与众不同。现在的教育提倡的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老师能发现一个天才学生。但我认为所有孩子都是伟大的天才。而我们却无情地扼杀了他们的才能。所以我想谈谈教育和创造力。我认为创造力和文化知识在教育中占同样比重,所以这两方面我们应同等对待。(掌声)谢谢。而且,非常感谢。(笑声)还剩15分钟。我出生于--说错了(笑声)
最近我听到一个很不错的故事--我很愿意讲讲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女孩正在上绘画课。小女孩只有六岁她坐在教室的后排,正在画画,而她的老师评价她几乎从不注意听讲,但在绘画课上她却听得很认真。老师饶有兴趣地走过去问她:“你在画什么?”她说:“我画的是上帝。”老师说:“可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这时小女孩说:“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上帝的样子了。”(笑声)
我儿子四岁时在英国--实际上他那会儿在哪都四岁(笑声)严格地说他四岁那年在哪个国家记不清了,只记得他四岁那年去演舞台剧《基督诞生》你们记得那部剧的情节吗?应该记不得,情节太长。故事太长。梅尔.吉布森演过那部剧的续集。你们也许看过,叫《基督诞生II》。我儿子James在那部舞台剧里演Joseph,我们为此很兴奋。我们以为那是个主要角色。我们给观众们发了T恤:上面印着“James Robinson 扮演 Joseph"(笑声)他的角色不一定有台词,剧情是三个国王拿着礼物走进来他们分别拿着黄金,乳香精油,没药精油。演出开始了。我们坐在观众席上我认为他们应该按顺序出场,演出结束后我们对James说:“你们刚才演的对吗?”他说:“对啊,怎么了,哪错了吗?”其实他们把剧情改了。他们是这么演的:三个小演员出场,四岁的小家伙们头上戴着擦杯子用的毛巾,他们放下手上拿的盒子第一个孩子说:“我带来了黄金。”第二个孩子说:“我带来了没药精油。”第三个孩子说:“Frank带来了这个”(笑声)(注:“frankincense乳香精油”英文发音和“Frank sent this”英文发音相似)
以上例子的共同点就是孩子们愿意冒险。对于未知的事物,他们愿意去尝试。难道不是吗?即使尝试的结果是错误的,他们也不惧怕。当然,我并不认为错误的尝试等同于创新。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不打算做错误的尝试,你永远不会创造出新东西。如果你不想让孩子们做错误的尝试,等他们长大了,多数孩子就会丧失创新的能力。那就会使他们也变得惧怕错误的尝试。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公司经营方面。我们不能容忍任何错误。这就使得现在的教育体系成为最不能容忍错误的领域。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毕加索曾说过:“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我们长大后能否继续保有艺术灵感。我坚信: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了创造力,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丧失了创造力。为什么会这样?
五年前,我住在Stratford-on-Avon(注:英国市镇,莎士比亚出生与埋葬之地)。现在我已经搬到了洛杉矶。可想而知,这是个多么合乎逻辑的移居。(笑声)其实,那时我们住在Snitterfield就在Stratford郊外,那里是莎士比亚父亲的出生地。你有过灵感吗?我曾经有过。你没把莎士比亚和他的父亲联想在一起,对吗?因为你忽略了莎士比亚也曾经是个孩子,对吗?莎士比亚七岁时什么样?我从没想过--他七岁时的某个特定场景。比如他在上英语课,想想他在上英语课--多么不可思议(笑声)“你要努力学习”你能想象他父亲边说边把他抱上床,“现在该睡觉了”他父亲又说:“放下笔,别再写那些东西了,别人都看不懂。”(笑声)
话说远了,刚才说到我们从Stratford搬到洛杉矶,我想说的是,对于这次搬家,我儿子并不愿意。我有两个孩子。儿子现在21岁了,女儿16岁。我儿子不愿搬到洛杉矶。虽然他喜欢这,但在英国,他有个女友,是他的最爱,叫Sarah.他们认识只有一个月后就开始交往了。我们要搬家时他们已交往了4年。这对于16岁的年龄来说已经很长了。我儿子上了飞机后很郁闷,他说:“我再也找不到像Sarah那样的女孩了。”但说实话,做为家长的我们为此很庆幸。因为那个女孩是我们搬家的主要原因。(笑声)
但搬到美国后,有些事使我印象深刻。如果你周游世界,你会发现: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存在相同的学科等级制度。没有例外。不论哪个国家。你认为也许会有例外,但没有。排在最前面的学科是数学和语言,接下去是人文学科,艺术排在最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如此。而且相同的还有,就是在艺术学科范围内也有等级制。通常学校把美术课和音乐课看的较重要,然后是戏剧课和舞蹈课。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天天安排舞蹈课,但却每天都安排数学课。为什么?为什么不是每天安排舞蹈课呢?我认为舞蹈课很重要。我认为舞蹈课和数学课同样重要。如果有允许,孩子们会不停地跳舞,我们也一样。我们都有体会,对吗?(笑声)事实上,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开始教导他们别的东西,(以前是教他们走和跑),而随着他们长大,我们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头脑。而且略微偏重大脑的一侧。
如果你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来参观我们的教育体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公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那么当你看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产业化的发展,我相信,你就会明白是谁在真正从中受益,是谁被教导着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谁得了满分,谁是第一名--关于公办教育的目的,我想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上所有的公办教育都以培养大学教授为目的。难道不是吗?因为大学教授是象牙塔尖上的人。我也曾是一名大学教授,也是塔尖上的人。(笑声)我倾慕大学教授的学识,但我们不应该用这样一个头衔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其实大学教授只是360行中的一行,只不过他们比较好求知,我这样说不是因为对他们的倾慕。在我看来,大学教授有个特点--虽然不是共性,但很典型--他们只用脑子生活。而且偏重于大脑的一侧。用书面语来说就是--他们脑体分离。他们只是把身体当作大脑的载体而已,难道不是吗?(笑声)这个载体可以载着大脑去开会。如果你想亲身体验你就去参加一次会议--学术研讨会,然后在会议结束后再去迪厅蹦迪。(笑声)在那你会看到,成年男女在不和乐拍地疯狂摇摆。期待夜晚的结束好回家写篇关于蹦迪的论文。
注重培养学术能力的观点根植于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形成这种状况还有个原因--所有国家的教育体系在最初建立时也就是在19世纪之前--那时教育还不是公共事业。那时建立教育体系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有两点基本的等级原则。第一点,对工作最实用的科目是最重要的科目。这样就能轻易地避开孩子们喜欢的科目,从小就不让他们碰触。理由就是不这样学就找不到工作。对吗?别玩音乐了,你成不了音乐家;别画画了,你成不了艺术家。这些温和的忠告--筑成现在的大错。全世界都被卷入了工业革命的热潮。第二点,学术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好学生的主要标准这种标准是那些大学自己制定的。只要你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整个教育体系不论哪个国家的公共教育都是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序最终目标是为了考入大学。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很有天才的有创造力的学生被钝化了。因为这些学生发现他们的专长在学校并不受重视甚至还受到蔑视。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这样扼杀孩子们的天才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今后30年全世界毕业的学生将超过过去的总和。这就是人口增长造成的,人口增长关系到我们谈论的许多话题--包括技术和技术变革对生产力的影响、人口统计学及人口爆炸。很快,文凭就不再有含金量了。是这样吧?我上学那会儿,有文凭就有工作。那时候如果你没工作,那是因为你不想找。说实话,我那时候就是这样。(笑声)但现在的状况是,孩子们有文凭却经常呆在家里打电脑游戏,因为以前只要学士学位的工作岗位现在需要硕士学位,现在还没毕业的孩子将来就得有个博士学位才好找工作。这就是学术学位的通货膨胀。这是整个教育体系坍塌的前兆。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反思我们评价好学生的标准。
培养人才有三个原则第一,多样化。我们认知世界的角度不同有的从视觉角度,有的从听觉角度,有的从美学角度有的从抽象的角度,有的从动态的角度。第二,好学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如果观察一下人类大脑的内部组织,就像我们昨天所看到的演讲中演示的,大脑发育具有关联性。大脑不应被分成几部分。其实我认为应该创造性地把大脑看作一整套工序--生产有价值的原创想法的工序--这种原创想法往往来自互动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呆板的常规模式。
大脑本来就是由神经来连接左脑和右脑这个连接部分叫胼胝体(医学名词)。女性大脑中的这个部分比男性的要厚。昨天听了Helen的演讲受到启发,我认为脑部特征可能使女性更善于应对头绪纷乱的事情。对吗?虽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我对于这方面的了解其实来源于我的亲身体验。我妻子在家做饭时--感谢上帝,她不常做饭,(笑声)虽然她不擅厨艺但很擅长其他一些事--不过她做饭时总是打打电话,和孩子们说说话,给天棚刷刷漆,还在旁边做开胸手术。而我做饭时就会关上厨房门,不让孩子们进来打扰,不打电话,这时如果我妻子进来我会很生气。我会这样对我妻子说:“Terry,我在煎鸡蛋,请你别打扰。(笑”声)大家都知道那句有哲理的话--如果森林里有棵树倒了可没人听到,那是否意味着没发生过?记得这句话吗?最近我看到一件很棒的T恤,上面印着:“如果一个男人说出他的心声却是在森林里说的,而且没被女人听到,那应该不算犯错吧?”(笑声)
培养好学生的第三个原则就是--个性化。我目前在写本书--书名叫《顿悟》,素材来自一些访谈,访谈内容是关于怎样发现自身的才能。对于这点我很感兴趣。激发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是一次对话我采访了一位很优秀的女士,也许很多人没听说过这个人,她叫Gillian Lynne,你们知道这个人吗?应该有人知道吧。她是一个舞蹈编剧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作品。她编舞的作品有《猫》、《歌剧魅影》。她很有才华。我在英国看过由皇家芭蕾舞团演出的她的作品。你们也看过她的作品。有一次,我和Gillian 吃午饭,我问她:“Gillian,你是怎样成为舞蹈家的?她回答说:说起来很有意思,她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希望。她上学那会儿是1930年代,老师给她家长写信说:“我们认为Gillian患有学习障碍症。”她无法集中注意力,她老是坐不安生。用现在的话讲,那意思就是她有多动症。你们也这么想吧?但那时候是1930年代,“多动症”这个词还没出现。那个老师用词不当。(笑声)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用“多动症”这个词。
于是,Gillian去看病。她妈妈带她去的,医生让她坐在椅子上,她把手压在腿下,这样过了20分钟她妈妈一直在向医生讲述Gillian在学校的表现:她在学校不安生,她总是晚交作业,等等,其实不过是个才8岁的孩子--最后,医生走过去坐到Gillian的旁边对她说:“Gillian,你妈妈跟我说了很多现在我想和你妈妈单独谈谈。“你在这儿等一下,我们马上谈完。””医生和她妈妈出去了。但医生在出去时把收音机打开了收音机在医生办公桌上。在他们走出房间后,医生对她妈妈说:“我们就站在这儿观察一下她。”他们离开房间后,Gillian站起来,随着音乐跳起舞来。她妈妈和医生在门外看了几分钟医生对她妈妈说:Lynne太太,Gillian没病,她是个舞蹈天才。让她去上舞蹈学校吧。”
话说到这,我问Gillian:“后来怎么样了?”她回答道:“我妈妈送我去了舞蹈学校。我无法形容那里有多棒。那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坐不住的人。我们必须在动态中才能思考。”他们跳芭蕾,跳踢踏舞,跳爵士舞,跳现代舞。后来她考入皇家芭蕾舞学校,成为芭蕾舞女主演,事业发展很成功从那毕业后从皇家芭蕾舞学校毕业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Gillian Lynne 舞蹈公司遇到了Andrew Lloyd Weber(注:歌舞剧《猫》的编曲者)。她负责担任过一些极其成功的音乐剧的编舞她给数以万计的观众带来了艺术享受,她也是个亿万富翁。可是,有人也许曾认为她有多动症命令她“冷静。”
现在,我想说的是--(掌声)AL Gore(注:美国前副总统)曾在这里做过一次演讲内容是关于生态学以及Rachel Carson(注: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引发的那次环境保护运动。我相信对于未来,我们的唯一出路是贯彻一种新的人性化生态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应重新定义人类能力的多样化。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我们的方式正如我们开采地球的方式--以功利为目的。但这种方式对于未来将不再适用。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那些最基本的准则也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准则。Jonas Salk(注:美国生物学家、医学家)曾说过:“如果所有的昆虫都从地球上消失的话,那么50年之内,所有生命也将从地球上消失。而如果人类从地球上消失的话,那么50年之内,其他物种会活得更好。”他说的很对。
TED倡导的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现在,我们必须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小心地避开那些按部就班的规则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运用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而且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培养他们。我们的任务是全方位地培养孩子,这样他们才能面对未来的社会。顺便说句--我们可能活不到未来那天但孩子们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能在未来有所作为。谢谢大家。
第五篇:学校扼杀创造力
There have been three themes running through the conference, which are relevant to what I want to talk about.One is the extraordinary evidence of human creativity in all of the presentations that we’ve had and in all of the people here.Just the variety of it and the range of it.The second is that it’s put us in a place where we have no idea what’s going to happen in terms of future, how this may play out.I have an interest in education, actually, what I find is everybody has an interest in education.If you are at a dinner party, and you say you work in education.Actually, you are not often at dinner parties, frankly, if you work in education.You can see the blood run from their face.They are like, “Oh my God,” you know, “Why me? My one night out all week.” But if you ask about their education they pin you to the wall.Because it’s one of those things that goes deep with people, am I right? We have a huge invest in education partly because it’s education that’s meant to take us into this future that we can’t grasp.If you think of it, children starting school this year will be retiring in 2065.Nobody has a clue despite all the expertise that’s been on parade for the past four days--what the world would look like in five years’ time.And yet we are meant to be educating them for it.So the unpredictability.I think is extrordinary.And the third part of this is that we all agree on the really extrordinary capacities that childen have---their capacities for innovation.What you have there is a person of extrordinary dedication who found a talent.And my contention is all kids have tremendous talents.And we squander them, pretty ruthlessly.So I want to talk about education and creativity.My contention is that creativity now is as important in education as literacy, so we should treat them with the same states.I heard a great story, a little girl who was in drawing lesson.She was six and she was at the back, drawing, and the teacher said this little girl hardly ever paid attention, and in this drawing lesson she did.The teacher was fascinated and she went over to her and she said, “What are you drawing?” And the girl said, “I’m drawing a picture of God.” And the teacher said, “But nobody knows what God looks like.” And the girl said, “They will in a minute.”
When my son was four in England, he was in the Nativity play.It was a big story.Mel Gibson did the sequel.But my son James got the part of Joseph, which we were thrilled about.We considered this to be one of the lead parts.We have the place crammed full of agents in T-shirts: James Robinson IS Joseph!He didn’t have to speak, but you know the bit where the three kings come in.They come in bearing gifts, and they bring gold frankincense and myrhh.This really happened.We were sitting there and I think they just went out of sequence, but they just swithed, that was it.Anyway, the three boys came in, little four-year-old with tea toerls on their heads and they put these boxes down.And the first boy said, I bring you gold.And the second boy said, I bring you myrhh.And the boy said, Frank sent this.(Frankincense)What these things have in common is that kids will take a chance.If they don’t know, they’ll have a go.They’re not frightened of being wrong.Now I don’t mean to say that being wrong is the same thing as being creative.But we do know is if you’re not prepared to be wrong, you’ll never come up with anything original.If you’re not prepared to be wrong, and by the time they get to be adults, most kids have lost that capacity.They have become frightened of being wrong.And we run our companies like this by the way.We stigmatize mistakes.And we’re now running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where mistakes are the worst thing you can make.And the result is that we are educating people out of their creative capacities.Picasso once said this, he said that all children are born artists.The problem is to remain an artist as we grow up.I believe this passionately, that we don’t grow into creativity, we grow out of it.Or rather, we get educated out of it.I lived in Stratford-on Avon until about five years ago.In fact, we moved to Los Angeles.So you can imagine what a seamless transition that was.You don’t think of Shakespeare having a father, do you? Because you don’t think Shakespear being a child, do you? How annoying would that be? Must try harder.Being sent to bed by his dad you know.Anyway, we moved from Stratford to LA, and I just want to say a word about the transition, actually.My son didn’t want to come.He loved it, but he had a girlfriend in England.This was the love of his life, Sarah.He’d known her for a month.Mind you, they had their fourth anniversary, because it’s a long time when you are 16.Anyway, he was really upset on the plane, and he said, I’ll never find another girl like Sarah.And we were rather pleased about that, frankly, because she was the main reason we were leaving the country.But something strikes you when you move to America and when you travel the world.Every education system on earth has same hierarchy of subjects.At the top are mathmatics and language, then the humanities, and the bottom are the arts.Everywhere on earth.And in pretty much every system too, there’s a hierarchy within the arts.Art and music are normally given a higher status in schools than drama and dance.There isn’t an education system on the planet that teaches dance everyday to children the way we teach them mathematics.Why? Children dance all the time if they are allowed to, we all do.Truthlly what happen is as children grow up, we start to educate them progressively from the waist up.And then we focus on their heads.And slightly to one side.I think you have to conclude the whole purpose of public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is to produce university professors.Isn’t is? They are the people who come out the top.We shouldn’t hold them up as the high-water mark of all human achievement.They are just a form of life, another form of life.But they are rather curious, and I say this out of affection for them.There is something curious about professors in my experience, they live in their heads.They live up there and slightly to one side.They are disembodied, you know, in a kind of literal way.They look upon their body as a form of transport for their heads, don’t they? Now our education system is predicated on the idea of academic ability.The whole system was invented around the world, there were no public syatems of education before the 19th century.They all came into be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ism.So the hierarchy is rooted on two ideas.Number one, that the most useful subjects for work are at the top.So you were probably steered benignly away from things at school when you were a kid, things you liked, on the grounds that you would never get a job doing that.Is that right? Benign advice---now, profoundly mistaken.The whole world is engulfed in a revolution.And the second is academic ability, which has really come to dominate our view of intelligence, because the universities designed the system in their image.If you think of it, the whole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is a protracted process of university entrance.And the consequence is that many highly talented, brilliant, creative people think they’re not, because the thing they were good at school wasn’t valued, or was actually stigmatized.And I think we can’t afford to go on that way.In the next 30 years, according to UNESCO, more people worldwide will be graduating through education tha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history.More people, and it’s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its transforation effect on work, and demography and the huge explosion in population.Suddenly, degrees aren’t worth anything.Isn’t that true? Now kids with degrees are often heading home to carry playing video games, because you need an MA where the previous job required a BA, and now you need a phD for the other.It’s a process of academic inflation.We know three things about intelligence.One, it’s diverse.We think about the world in all ways that we experience it.Secondly, intelligence is dynamic.If you look at the interaction of human brain, you will know that intelligence is wonderfully interactive.The brain isn’t divided into compartments.And the third thing about intelligence is distinct.I believe our only hope for the future is to adapt a new conception of human ecology, one in which we start to reconsititute our conception of the richness of human capacity.Our education system has minded our mind in the way that we strip-mine the earth: for a particular commodity.And for the future, it won’t serve us.We have to rethink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n which we are educating our children.There was a wonderful quote by Jonas Salk, who said.If all the insects were to disppear from the earth, within 50 years all life on earth would end.If all human beings disppeared from the earth, within 50 years all forms of life would flourish.What TED celebrates is the gift of human imagination.We have to be careful now that we use this gift wisely and that we avert some of the scenarios that we’ve talked about.And the only way we will do it is by seeing our creative capacities for the richness they are and seeing our children for the hope that they are.And our task is to educate their whole being, so they can face this future.And our job is to help them make something of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