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扬州慢》教学设计
《扬州慢》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姜夔及其词风。
2、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内涵。
2、比较阅读,与辛弃疾《永遇乐》比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教学重点
“黍离之悲”的解读。教学难点
对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赏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吟咏了二十四桥的美景,几百年后,又有一位文人路过此地,化用了这一名句,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诗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
二、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由于讲究音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典雅,意韵谐婉,但也有用典过多,词意隐晦等特点。同时他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留下了十七首当时用于演奏的古乐谱,对研究唐宋音乐极有价值,留有《白石词》。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三、背景简介: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邗沟、广陵、江都、芜城、维扬等名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 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四、整体感知
1.提问:大家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情感上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悲凉、凄凉、凄冷等)
2.提问:从哪些地方(字、词、句)读出这种感受的?
明确: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二十四桥„„为谁生”等。3提问:刚才你所撷取的这些词语,诗人是从哪些感官来描写的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景、声(以上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青青荠麦 废池乔木
景—— 二十四桥 —— 眼前之景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 声——— 清角吹寒
五、小序的分析
1、序作为词的一个部分,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由,概括了写作的主旨。
2、小序中的“黍离”的来源 明确: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3、这段序中的内容,在词中都有相对应的词句。请把这些对应的词句找出来。明确:“余过维扬”对应:“过春风十里” “荠麦弥望”对应:“尽荠麦青青”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对应:“废池乔木” “戍角悲吟”对应:“清角吹寒”
4、序的最后一句:“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在词中,最能形象地表达这种悲情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四、课文分析鉴赏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先点出“名都”,再化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的赞语,只八个字,就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旧是为了伤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何在呢?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绍兴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兴二年(1164)金兵屡次南侵之事。词人把扬州的残破完全归到“胡马窥江”,如此选材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
废池乔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作为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
4、“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
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目睹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缅怀往昔的繁华,立即想到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当时杜牧任职于淮南节度府,和判官韩绰一起寻佳访丽,征歌逐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等。从这些诗句来看,是扬州繁华的象征。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衬托下,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
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绝。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因桥边盛产红芍药花,故又称红药桥。作者面对清冷的景色,看到桥边依然盛开的红花,不禁悲从中来,向芍药发问:你们寂寞地开在这里,无人来观赏,你们为谁而开呢?这里将无情的花儿赋予了情感,意蕴至深、悲痛已极。花且如此,人何以堪?到这里,全词结句,但词意绵长,余音缭绕,久久不绝,词人的悲怆之感达到了高潮。
四、比较阅读《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扬州慢
内容 抒写作者抗敌救国宏图大志,表达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忠之心。描绘昔日的繁华扬州由于受到金人的践踏而呈现的惨状,揭露金人的残暴。
情感 表达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忠不为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体现国亡土丧的黍离之悲,和凄凉悲怆的心情。
风格 苍凉中透露悲壮、豪迈 幽寂悲凉、婉约 手法 用典 化用、反衬
五、小结:
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词的上半阕写扬州兵灾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丧土之悲。上半阕主要写实,抓住了“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这些富有特征的战乱之后的景物,又以黄昏相衬托,暗淡、凄凉,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作者怀念故国,憎恨敌人的爱国思想感情从中自然流露出来。
词的下半阕运用杜牧故事,处处设想,抒写黍离之悲。下半阕作者运用杜牧的典故,写景抒情有虚有实。“桥”、“月”、“波”是眼前景物,是实写。将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带出,用来进行今昔对比,令人产生“桥在人去”的怅惘。这样就使主题更加突出了。
第二篇:扬州慢教学设计
走进历史文化名城——扬州
——《扬州慢》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姜夔及其词风;
2、学习虚实结合、化用诗词、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及拟人等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探讨、点拔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味诗人为国家的残破以及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1、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一课时完成。【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flash音乐《烟花三月》。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扬州。
李白有首诗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中作者送友人至扬州,今天我也送大家到姜夔笔下的扬州去走走、看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姜夔的《扬州慢》。关于作者姜夔,大家了解多少呢?
二、知人论世:
姜夔(1155 — 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三、解题: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这是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
(朗读指导:语速慢,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
四、学习小序:在词中有何作用? 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予怀怆然、感慨今昔),他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怆然、悲:词的感情基调是悲切、伤感、深沉的。
五、学生诵读;配乐朗读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朗诵,体会其中蕴含的悲切伤感之情。欣赏课文朗诵同时,思考词中是如何表现这悲切伤感之情的。
六、整体感知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说明今昔发生了巨变,而且这一巨变使得词人满怀悲伤。那么,扬州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如今展现在词人眼前的扬州城是怎样的呢?(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破败荒凉的景象,在词的正文中,作者有没有描绘?)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无声冷月、红药徒生)等。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破败荒凉的景象?所见所闻(视觉、听觉)★ 合作讨论:词人是如何通过这破败之景来表现自己的满怀怆然的? ㈠所见:
⑴荠麦青青: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营造了扬州怎样的景象?(凄凉,荒芜)首先从视觉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冲击
⑵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为无情之物怎会“厌言”呢? 用了拟人修辞。(废池、乔木是金兵劫掠时的目击者,受害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起到了点缀,衬托的作用,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对扬州人民的痛苦表示同情。
⑶冷月无声:月亮本就“无声”,也无所谓冷暖。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词人移情于物,以“冷月无声”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萧条,寂寥,冷清,落寞,表现扬州城的残破衰落,抒发作者悲哀之情。
⑷“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如何表达出悲伤的情感的?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如何表达出悲伤的情感的?
红药徒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感伤而已。
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采用了虚拟之法: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还是无人欣赏。类似的诗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
流露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的无限伤痛之情。㈡所听:清角吹寒: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回荡(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通感 ——(触觉写听觉)“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
以黄昏清角吹寒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寂、悲凉的氛围,从而点明扬州已成空城一座,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的“怆然”之情。
小结:现在的扬州城破败、荒凉、萧条。
如果用上阕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的话,那么,如今的扬州城实际上等于 2 是一座“空城”:空旷、空荡、空无一人、毫无生气。
因而,今日的扬州令姜夔不禁悲从中来(予怀怆然、感慨今昔),扬州城自古就是如此吗?不是
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文中哪些句子能有所体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繁华热闹
这些繁华热闹的景象,词人有没有为我们作具体描绘?没有,化用诗词,通过杜牧的诗句想象得来。
介绍扬州:
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过渡句)扬州的盛况亦见于古诗词,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繁华。
晚唐大诗人杜牧更是一生至爱扬州,曾在此流连十年之久,这里有他无数的浪漫回忆,留下了他无数的动人诗篇。(多媒体投影杜牧的四首诗。)
小结: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扬州的繁华,可谓盛极一时。
而这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我们也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名都(佳处)。一“名都”,一“空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眼前的空城之景是作者看到的,而“名都”则是作者通过化用的诗句联想到的,这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一虚一实,虚实相济)。
词人不仅化用杜牧的诗句,让我们可以想见扬州昔日的繁华,甚至在下阕中,他还想象唐朝的杜牧穿越时空、来到了扬州。杜牧来到今日的扬州会是什么感受?
“惊”
为什么而“惊”? 因“空”而“惊”,惊“十里扬州” 竟然变得“荠麦青青”。“惊”扬州昔日繁华,今日萧条,昔盛今衰、古今变化之大。
(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在设想杜牧“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的情况下,以杜牧之惊,从侧面衬托出劫后扬州的荒凉破败。侧面描写
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呢?战争。“自胡马窥江去后”
这是金兵南侵造成的,流露出对战争的厌倦,对国家的伤痛(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之情。
战争是摧毁人类文明、摧残人类生命的黑手。古代更是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扬州,扬州变为残破不堪。
(多媒体投影创作背景)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曾攻破扬州,烧杀掳掠。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1176年,虽然已过十五年,作者路过扬州时,映入视野的还是劫后的扬州一片荒芜,满目疮痍的萧条景象,联想起了昔日的繁盛,不禁思绪翻滚,感慨万千,写下此词,表达他因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这种情感我们也可用序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黍离之悲”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悲。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行役路过西周故都,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黍离》诗。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稷,是两种农作物。离离,指行列貌,整齐茂盛的样子。靡靡:行步迟缓貌。摇摇:形容心神不安。噎:忧深气逆不能呼吸。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
七、总结全文:
综观全词,作者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情,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有虚有实,从而突出了劫后扬州的荒凉,伤今怀古,抒发了“黍离”之悲。
八、让我们再来齐诵全词,进一步体会他的“黍离之悲”。(学生齐诵全词)
九、拓展延伸
大家对这首词今昔对比、虚实相济的表现手法领会得应当很深刻了。但这还不是终级目的,我们还要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阅读鉴赏同类作品。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十、总结收获 问题引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诗歌鉴赏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从诗歌中发现问题,也能像老师一样出题目,能解决问题,体会出诗人的感情。
备教手记:
按照教学的进度,正好学习到诗词这一板块,而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上想要获得的一个突破,因此,我选择了《扬州慢》作为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小序中的“予怀怆然、感慨今昔”作为突破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引导挖掘: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破败荒凉的景象?词人是如何通过这破败之景来表现自己的满怀怆然的?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呢?
通过让同学们分析昔日的扬州和今日的扬州,了解它所采用的艺术技巧,尤其是虚实对比的手法,从而整体把握文本主旨。
但囿于课堂的设计,对诗词的诵读不够重视,缺乏其应有的厚度。且课堂上还出现了不少细节问题,这些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克服的。
第三篇:扬州慢教学设计
《扬州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主旨《黍离》之悲
2、培养学生自行阅读鉴赏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内涵。
2、意象、修辞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诗歌鉴赏氛围
【教学重点】 如何走入诗境,感受诗人深沉的黍离之悲。【教学难点】对名句的赏析。
【教学方法】 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结合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南宋词人姜夔的一首词。本词的词牌为扬州慢,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扬州的一首慢词。大家也许没去过扬州,但是我们都听过大诗人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逸事,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连帝王都对此心生向往,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那么如此美好的扬州在姜夔的眼中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来通过小序初步感知一下,齐读小序。
二、初读感知(齐读小序)
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答题情况。
1、诗人眼前的扬州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夜雪初霁、满目荠麦青青、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的冬至日晚景图。
2、小序不仅交代了交待了词作的时间,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写作的缘由,其他词人的评价。也直接点出了这首词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即“黍离之悲”。那么何为“黍离之悲”? 《诗经·王风·黍离》篇写的是周平王东迁之后,故宫被废,长满禾黍,诗人见此,悼念故园,不忍离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1.离离:行列貌。一行行。2.迈:行走。3.靡靡:步缓貌。4.摇摇:心神不安。5.噎:忧闷极深,不能呼吸。
我们置身在和平时代仿佛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对诗人的家国之悲感同身受,但当我们又看到这些片段(播放圆明园被摧毁前后对比的视频)是否也勾起了沉淀在我们民族记忆中的那些伤痛,是啊,最大的痛不是爱情得不到实现,亲情得不到长久,而是生命得不到保障,国家的命运决定着个人的幸福感,所以当昔日繁华的街道再没有涌动的人潮,曾经辉煌灿烂的楼宇退去了斑斓的色彩,我们怎能不黯然销魂,潸然泪下。让我们带着这份忧伤齐读这首词,走进南宋那个飘摇在风雨中的朝代。
三、再读理解(齐读正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学诗之人要能够设身处地走进诗人所造之境,才能深切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板书。
1、词的上片写了一座空城,词人怎样表现城的空的?
明确:意象。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
2、你认为这些句子中哪些词最能营造出意境?
春风十里本来为和煦温暖之景,但所望的尽是野麦子,亦即看不到人烟,顿感荒凉。
废池乔木使我们联想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自胡马窥江去后”已有十五年,时光如流水却没有洗去战争的伤痛,连被战火灼伤过的树木、摧毁过的城池都不愿提起,更何况人。一个拟人含蓄的写出战争的可恶可怖。
清角吹寒,“清”修饰“角”,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跟“寒”“空”用在一起,表明了扬州的荒凉冷落。“寒”不仅表明号角声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让人觉得心寒。空城之中回荡的是号角的声音,以这种声音更加反衬出城中的空,烘托一种肃杀的氛围。
提示:哪个词和空城形成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空城与名都相对,鲜明的今昔对比,诗人满怀着对这个昔日名城的景仰而来却失望痛苦而去的心情。
意境:清雅空灵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读出这种意境。
(一生单读上片
提示:词里的特殊句式,开头用一字领起,稍作停顿,其义直贯本句及下句,称“一字逗”,要读出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等。)
2、下片诗人没有写自己,却写到了唐代大诗人杜牧,上片已经暗引了他的名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写到扬州昔日的繁华,下片写杜牧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明确:下片暗引了许多杜牧的诗句,说明他的才华横溢。一个“惊”字道出出乎意料之意,拟想杜牧如果看到现在破败的扬州会有多么失望,痛苦,一个“纵”字点出即使才高如此,也写不出此时心中的难受。诗人表面上说杜牧实则在说自己,说杜牧写不出内心的痛苦,实则是说即使有再高的文学造诣也描摹不出此时自己心中的忧伤,极言痛苦之深。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法,更见含蓄。
(一生单读下片
提示:“惊”和“深情”要读出情境。)
四、涵咏赏析(教师朗读)
朱熹说诗歌是有血脉贯通流转的活的整体,不能引外来的道理作硬性分解,破坏作品的艺术生命,而要反复涵咏感受,如嚼橄榄,如品香茶,才能获得作品的深层意蕴。下面让我们用这种方式来品味最后两个名句的意蕴。老师为大家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细细地涵咏玩味。合作探究
1、赏析“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6分)
化用二十四桥的典故,说明桥仍在,美人却已逝,物是人非,顿感萧条,以乐景衬哀情。倒装句式,突出冷月。碧色的寒水本就给人无限寒冷之感,而又以冷月浸泡其中,更加寒气逼人。动静结合,凸显环境之冷清。
月本无声,此处表面写月,实则写人,诗人内心痛苦到哽噎难诉,乃痛苦的极至了。
2、赏析“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6分)
一个“念”字交代此句为诗人拟想,即是虚景。“年年知为谁生”使我们联想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名句。桥边野花本无主,何谓为谁生呢。诗人故意发问,无非是借景语说情语:经过战乱,这里的人有的死去,有的逃亡,即便留下来的,也没有赏花的心情了。芍药花的情怀是多么寂寞啊。物尚如此,何况是人?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将人的思绪导向茫茫的画面之外。以景作结,移情入景,催人泪下,言有尽而意无穷。
五、小结
扬州破败了,破败在荒淫无能的南宋小朝庭手中,破败在一大群贪生怕死的文官武将手里,布衣青衫的姜夔来此,为她唱一首挽歌。他没有杜牧的依红偎翠,春眠不晓,他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了,在斜阳巷陌中,留下了瘦马枯缰的长长身影,留下他这首《扬州慢》。
六、拓展延伸
欣赏古典诗歌,要“入乎其内”,置身诗境,以便与诗人取得共鸣。但是,还要“出乎其外”,与作品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便更好地把握作品。这首词诗人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带我们走进了他的世界,反观全词诗人善用对比创造诗境,巧借典故表情达意,故作疑问引人遐思。我们只有善于缘景才能明情,让我们以练带学,通过一道高考题来强化对这种方法的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度破讷沙①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释】:①破讷(nè)沙:沙漠名。②鸊鹈(bì tí)泉:泉水名。碛(qì):浅水中的沙石。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七、结束语
托尔斯泰说: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而我要说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才有动力和压力去更好的继承传统,发展未来。懂史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懂诗可以让我们穿越回过去。希望我们能既带着一份责任又带着一些浪漫学习和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
第四篇:《扬州慢》教学案例
以读促懂,缘景明情,关注细节
——《扬州慢》教学案例
奉化高级中学
陆萍
一、诗歌教学现状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在简短的语言中包含中深刻的道理,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正因为古诗词语言的“浓缩、简练”,使得学生在理解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考试时不知所云,得分率也相应低的可怜。
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做一个引导者:让学生慢慢爱上这种文化的精髓,教给他们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改变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姜夔的《扬州慢》是一篇优秀的词作,意象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表现手法的运用也非常突出,可作为教学古诗词的一个范本。
二、教学设想
1、缘景明情,置身诗境
在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要根据作品中意象的特点去体会独特的意境。《扬州慢》词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词中“荠麦、废池、乔木、空城”等意象无不展现着如今扬州的萧条破败,由这一组意象构成的画面,定会使我们读者明白为何姜夔面对此景会心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明白词人情感,我会先让他们去理解意象。
2、以读促懂,反复吟诵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诵读是学好古诗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诗词传达出来的情感。这首慢词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特别注意词中的“重低音、停顿、一字逗”等,反复吟诵也是教授这篇课文的重要环节。将朗诵穿插在整个课堂中,如在理解意象之后,在明了词人情感时等。
3、关注细节,注重手法
这首词最大的特色便是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将昔日繁华一时的扬州和今日残破的空城扬州形成对比,前后的意象、氛围也完全不一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关注。
三、教学环节
(一)导入
有句话很有道理“行者思名都,游者爱佳处”,既然是风景名胜,文人骚客总会驻足流连。很多人都介绍扬州是个好地方,晚唐大诗人杜牧更是一生挚爱扬州,在此流连十年之久。他说歌舞升平的地方便是扬州(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里有他心中的女神,体态轻盈,芳龄十三,扬州十里的佳丽也无人能比(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赢得青楼薄幸名);在这里可以趁着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夜色,教着佳人吹箫(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带着这些美好的憧憬,姜夔踏上了前往扬州的路。
(二)缘景明情,置身诗境
1、在这样一个冬雪初停的晚上,词人独自骑着马前往扬州。这一路上,他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扬州?请大家齐声朗读小序。明确:荠麦弥漫、四顾萧条、戍角悲吟
2、这样的一个城市不再是杜牧笔下的春城,已经成了一个怎样的城市,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一个能很好形容扬州的词。明确:空城
引导学生思考“空城”是怎么样的?(空旷、空荡、萧条、毫无生气等)
3、围绕这个空城,大家能设计哪些问题? 如:空城的“空”体现在哪些方面?
扬州为何会变成一座空城?
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空城的“空”体现在哪些方面? 上片:荠麦青青、废弛乔木、清角吹寒 下片:二十四桥、波心冷月、桥边红药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的深刻含义。
5、这样的一个扬州让姜夔悲从中来,他想象着杜牧再次来到扬州,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惊”。因空城而惊,曾经在这里有无数美好回忆的杜牧必定难以接受,而对姜夔来说,这一些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
(三)关注细节,注重手法
1、为了展现扬州这些触目惊心的变化,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对比。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
虚实结合。一边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扬州,一边是因杜牧诗歌而得知的昔日的扬州。
2、今昔的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扬州变成了一座空城?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原句。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了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
结合背景: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得残败不堪。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大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虽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疮痍满目,不禁满怀追忆。
3、面对此情此景,词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想借词抒发什么感情? 明确:怆然、黍离之悲、感慨今昔
提示:尤厌言兵中的“厌”采用拟人手法,词人将他们人格化。它们是十五年前惨案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留在他们心中,更何况人呢? “窥”写出了金人的可恨、可鄙。
(四)结尾
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如此评价姜夔: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姜夔虽然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与苏辛有异,但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血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见到祖国面临灾难时,仍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黍离之悲。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首词,进一步体会姜夔的感情。
四、教学反思
一个教育家曾说过:经历+反思=成长。经常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尽管知道反思对于一个年轻教师的重要性,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在教学后忽略对整堂课的反思。很少问自己的教学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有没有切实的落实教学目标?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否发生了冲突,有没有及时的解决„„今天我将就《扬州慢》一课的设计和效果进行反思。本堂课的亮点
1、找到适合的抓手
抓住了“空城”这个词眼,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空城”展开,设计了三个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大问题。如:空城的“空”体现在哪些方面?扬州为何会变成一座空城?一个“空”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到了一个抓手,就可以贯穿全文,顺利引领学生进入文本。
2、注重意象的理解
本专题主要是希望学生能“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能够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品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从而得到审美享受。因而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抓住了这些意象:青青荠麦、废弛乔木、清角吹寒、波心冷月、桥边红药„„特别指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为何号角吹出来的声音会让人寒冷?月为何会“冷”?荠麦为何是“青青”?引导他们“青青”是说草木非常旺盛,一改昔日楼阁参差,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冷月”就引导他们从观察视角这个角度和一切景语皆情语思考„„如果能真正理解这些意象,就能明白词人在其中想要营造一种凄凉、萧条、清冷的意境,想要表达的的忧虑、悲痛的情感就能凸显出来,拜读作品者也能被其悲痛的情感打动,真正融入到文本中去。
当然在教授《扬州慢》一文时,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1、提问不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空城的空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实我的本意是想问“哪些意象体现了空城的特点?”但因为表述不明确才使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所云。尽管问题一问出就发觉了,也做了补充,但是过于复杂啰嗦的提问本身就是不恰当的。同时这个题目本身也没有切实的考虑到学情,授课班级是一个高一班级,在进高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只接触过《沁园春.长沙》一词,还不是非常明确什么是意象。这堂课就告诉了我两点:一是提问要明确简介;二便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具有梯度和针对性。
2、缺乏教学机智
在上课前我对整堂课进行了设计、安排、策划,但是忽略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时就缺少纠正,缺乏合情合理的引导,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也打乱了我整堂课的安排,使得教学环节变得非常凌乱。如提出第一个问题哪些景物体现了空城的特点?一个学生回答:“犹厌言兵。”这是完全错误的答案,但当时我就顺着他的话下去了,使得整堂课就乱起来,自己也无从下手。事后我在想,如果我这样引导:犹厌言兵这个不是景物,那是什么东西在“厌”言兵呢?这样一来就可以引出废弛乔木这个意象,同时也可顺势问,为何废弛乔木会“厌”言兵?这种教学机智的缺失其实也是备课不充分的表现,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备足课,如学情、学生会问的问题等。
3、忽视文本中重要信息 第一、忽视小序。这一首词比较特殊,因为姜夔个人的喜好,在词的前面有一段小序。而我在处理教材时,基本上就放弃了小序。事后才发现其实小序当中包含了很多内容如词人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写作的时间、缘由及整首词的感情基调。特别不容忽视的是“感慨今昔、怆然、黍离之悲”。如果学生能很好理解小序,便可以大致理解词人想表达的情感。
第二、忽视助于情感表达的词。如“惊、难、仍、尽、犹”等。如这个惊,可引导学生去思考杜牧为何而惊:曾经在这里留下过无数诗篇,发生过很多美好事情的杜牧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也便更能明白姜夔是实实在在面对了这一些触目惊心的变化,想象和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如这个“仍”,仍是仍然、依旧的意思,二十四桥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在桥上吹箫的人已不再,简单一个字,便传达出了物是人非的情感。
4、忽视朗读
这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诗文本应该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能够通过读,明白词的意思;通过读,再次体会词中的情感;通过朗读,来展现对词的理解。尽管我也知道朗读的重要,也有意识的让学生在读,可是缺少恰当合理的指导,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把每次的朗读变成有目的、有意义的过程,没有想着通过朗读去改变什么情况。当然很多老师也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等到下次再教授这首词,我会做以下几点指导。
第一、在刚上课阶段,让他们多读几遍,目的便是熟悉文本。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解除一些字词上的障碍和一些破句。这首词要注意姜夔的夔字形和读音,可以去探讨“少”是第一声还是第三声,在读音的探讨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如果通过读的“慢”体现沉痛的心情。这个慢不仅要从语速、语调、节奏上去把握。因为整首词是悲伤的基调,所以读的时候语调尽量要低沉,在语速要上要尽量慢。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词中的情感。
第三、看词中的特殊句式,来选择停顿。本词很多句子采用“一字逗”,即用一字领起,其义贯穿本句及下句,因此读的时候要稍作停顿,读出其提示语气。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马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这些字读的时候我们尽量要重音和停顿。其实想想学生只是高一,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一字逗”,如果教师不引导不指导,他们如何指导呢?
第四、用读来区别情感。这首词通过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想象中的扬州和现实中的扬州。既然在姜夔心中,原来的扬州时繁华至极,令人向往的,内心也是很激动很憧憬的。所以我觉得在读“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豆蔻辞工,青楼梦好”的时候就应该适当加快语速,不受整首是慢词基调的限制。而在读现在实实在在看到的衰败的扬州时,就要再放慢,感受姜夔内心的沉重。
第五、在理解意象的过程中,指导朗读。有时候不一定要每次都读整首词,可以在每次分析意象后,及时指导朗读。“荠麦青青、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意象是要营造凄凉的意境,所以要放慢速度,同时这些景象都融在这座空城里,所以我觉得“都在空城”的“都”不仅要读的慢,也要注意停顿和加重语气。
这就是我在教授《扬州慢》一文后的反思,语言很平实,目的很简单,只是希望下次可以教的好一点。
第五篇:《扬州慢》教学反思
《扬州慢》教学反思
《扬州慢》是南宋词人姜夔所作,属婉约词,词调缓慢,词风感伤。词作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氛围会比较沉闷。备课中我着重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的鉴赏兴趣。我的教学准备及授课过程立足于两点:
1、尽力创设情境。
2、尊重学生主体。
我以配乐朗诵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感伤、悲哀的情调氛围,学生沉浸其中,很多学生在聆听和诵读中有所动容。恰当的情境创设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置身词境,为进一步深入文本研读鉴赏做好了铺垫。
文本鉴赏是这节课的核心。我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从析意象到明手法,无不是学生自主探究,我仅是课堂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考,互相补充,完善赏析。我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课堂中学生对一个地方的解读很给我启发。“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不同的学生对这八个字的解读不一样,大致归纳有三种意见:
1、“犹厌言兵”的主语是人,人看到废池乔木,触目伤怀,不愿再提及曾经被侵略的历史,表现了词人及百姓对战争的痛恨。
2、“犹厌言兵”的主语是朝廷。朝廷不愿谈及战争,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主和大于主战,所以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朝廷不抵抗无作为的不满。
3、“犹厌言兵”的主语是废池乔木,是拟人手法也是移情,是词人借托外物来表达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被侵略的伤感。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我感受到文本解读的无限可能,这也符合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文本在文学生产和文学接受中获得生命。
学生在鉴赏中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沉浸文本,感受词情,但是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引导,因此鉴赏中对字词句的理解和领悟到位,却没有对画面的描述,在调动学生将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这一点上还显不足。
课堂是属于全体学生的,可是所有学生的全程参与做得不够,发言和回答问题只是局限于几个人,这一点也表明了教师的调动能力不足。
诗词鉴赏是难点,审美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体验,才能真正读懂诗词,与作者产生共鸣。那么,对教师而言,最难解决也最核心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鉴赏兴趣。说句实话,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答案,还得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