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社会主义教案打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
(一)社会主义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主义包括所有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潮和运动,其共同特征是,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理想社会,使人从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共同富裕。狭义社会主义专指科学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指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科学社会主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狭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并列,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资本主义社会;
3、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存在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制度。
二、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
1、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其理论成果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主要标志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到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其主要标志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3、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主要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一)意义:
1、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系统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需要;
2、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3、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提高识别能力,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界限的需要;
4、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需要。
(二)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世界联系中国;
3、成就联系挫折;
4、现实联系历史;
5、现在联系未来
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何认识:
1、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
2、把社会主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
3、运用阶级观分析社会主义。
意义:
1、回顾社会主义的过去,在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中,总结、吸取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
2、考察社会主义的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计划。
3、展望社会主义的未来,在总结历史,考察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心。
第一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乌托邦》。2、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马布利(1709~1785)和巴贝夫(1760~1797年)。主要介绍巴贝夫的基本思想。3、19世纪前半叶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介绍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家的基本观点。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公社制度”。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第一,三大空想家的历史观都含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第二,三大空想家把背叛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社会矛盾的弊病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控诉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思想奴役,并力图找出其根源,特别是接触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第三,三大空想家提出了许多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其中有不少科学的因素。
(2)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第一,三大空想家都未能从根本上跳出唯心史观的圈子,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三大空想家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第三,三大空想家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而奋斗
(一)、马克思、恩格斯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工人运动。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观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唯物史观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2)唯物史观正确地说明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3)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
剩余价值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1)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2)剩余价值学说,明确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位,以及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无产阶级肩负着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3.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过程中,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4.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斗争、相互支持。
5.必须创立共产主义的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6.要实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各种革命形式(包括暴力和和平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7.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
8.在过渡时期结束以后,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这个社会的基本点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消灭剥削。
9.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有条件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并能消灭三大差别,使社会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10.共产主义社会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四、评价
(1)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来社会时,实际上强调了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二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生产力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上述四个特征。这就隐含着一个任务,建成的社会主义必需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2)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预测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但其中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因素,如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商品、货币和市场持否定态度;对国家消亡的论断。
(3)启示: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词句。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服从和服务于实践。
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一、苏联简史
1、十月革命前的国情;
2、列宁时期;3、斯大林时期 ;
4、赫鲁晓夫时期
5、勃列日涅夫时期 ;
6、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时期
6、戈尔巴乔夫时期
二、列宁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一)一国胜利论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1917年十月革命战争以后到1918年3月外国武装干涉以前,列宁“直接过渡”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模式的建立。
2、“直接过渡”的思想和战时紧急措施的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3、“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和新经济政策。
4、列宁晚年思想:①经济落后的国家也能够建成社会主义。②要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③大力发展大工业,为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④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⑤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⑥加强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⑦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三、斯大林模式
(一)斯大林模式的历程
(二)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1、经济上: 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
2、政治上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内民主被破坏。
3、文化上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办下来。文化上、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或者学的领导人说了算。
(三)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客观因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
2、落后的经济文化。
3、国内斗争。
4、国际环境的影响。主观因素
1、斯大林的个人性格。
2、共产党内部在组织原则和党内成分上的缺陷。
(四)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经济体制中大量地存在着“超前”因素;政治文化中大量地存在着“滞后”因素;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基础条件存在“先天不足”。
(五)斯大林模式的继续:勃列日列夫时期。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与苏联的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在思想理论和政治方面,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1)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使其向社会民主党方向转变。(3)实行多党制,总统制和主权国家联盟制。
2、经济改革新思路。1)提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新论断。2)提出把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与经营方式区别开来的设想。实行多种所有制。3)提出“克服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成见”。建立和组 织“真正的市场经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3、对外关系方面,提出一套“国际政治新思维”。(1)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2)强调各国“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远因:俄国专制主义的传统,苏俄建国时的经济基础;近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外因:外国势力的和平演变; 内因:苏联模式的弊端,苏共的腐败
(三)苏联解体的教训
1、苏东剧变的一个根本教训,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
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全力搞好经济建设,关心人民生活。
3、必须改革旧体制,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4、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讲: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二、毛泽东时期对革命的探索
1、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1)封建社会的腐朽;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马克思主义的魅力;4)苏联的输出革命。
2、如何革命:革命的路线、道路、经验
三、毛泽东时期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的改造、建设的两种思路
“拉动”与“准拉动”: 拉动:强调和重视先进的社会运作机制对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准拉动:强调和重视社会运作机制与其他社会要素的相互适应。两种思路都坚信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论述,都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建设的方向,只不过对超前尺度和分寸的具体认识和把握不同
1、三次冲突:第一次是在建国前后,围绕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问题,两种思路开始表现出差异。第二次表现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认识方面。第三次表现为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的不同看法,两种观点的代表分别是毛泽东同志和邓子恢同志。
2、三种趋势: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是两种思路的不同逐步从思想的、理论的领域扩展到现实的、实践的活动中,从潜在的思想认识转变为对现实问题的不同认识,进而又转变为对建设实践的不同指导;二是它们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也日趋严峻。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1、从“走俄国人的路”到探索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 致 脉 络: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发展关系; 9月,中共八大,制定发展任务; 11月,八届二中全会,波匈事件的借鉴,严防脱离群众,决定整风。1957年,2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4月,整风导致反右派。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9年,庐山会议,反右倾。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61年,八字方针。1962年,七千人大会。1963—1965年,调整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 思考:毛泽东时期的探索:——社会主义必要的“痛”
1、前提:中国的国情(国内外)、苏联的影响。
2、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3、作用: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提供借鉴。
4、成就:工业大国(世界第六)、政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
5、错误:经济失衡、政治固化、社会混乱。
6、评价:必要的“痛”。
四、邓小平时期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逻辑结构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及其意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基本国情的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初级阶段理论成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含义、特征)┃成为我们制定路线、┃ ┃方针、政策的依据
┃ ↓ ┏━政治 ┗━基本路线─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基本纲领━╋━经济
↓ ┗━文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
所有制 ━┓
┣━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领导 ┃ 法制建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 文化建设
┃ 一国两制 ┗━国际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性质、内容、进程)
┗━对外开放(性质、内容、进程)
(二)、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3、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背景: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
2、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六、科学发展观:
1、提出的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2、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篇:科学社会主义教案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湖北大学理科研究生课程
导 言
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
(一)社会主义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主义包括所有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潮和运动,其共同特征是,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理想社会,使人从资本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共同富裕。狭义社会主义专指科学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指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科学社会主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狭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并列,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资本主义社会;
3、科学社会主义的三种存在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制度。
二、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
1、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其理论成果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主要标志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到十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其主要标志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3、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主要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一)意义:
1、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系统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需要;
2、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3、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提高识别能力,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界限的需要;
4、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需要。
(二)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世界联系中国;
3、成就联系挫折;
4、现实联系历史;
5、现在联系未来
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何认识:
1、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
2、把社会主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
3、运用阶级观分析社会主义。
意义:
1、回顾社会主义的过去,在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中,总结、吸取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
2、考察社会主义的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计划。
3、展望社会主义的未来,在总结历史,考察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心。
第一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莫尔:《乌托邦》。2、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1720~1780)、马布利(1709~1785)和巴贝夫(1760~1797年)。主要介绍巴贝夫的基本思想。3、19世纪前半叶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介绍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家的基本观点。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公社制度”。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第一,三大空想家的历史观都含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第二,三大空想家把背叛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社会矛盾的弊病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控诉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思想奴役,并力图找出其根源,特别是接触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第三,三大空想家提出了许多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其中有不少科学的因素。
(2)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第一,三大空想家都未能从根本上跳出唯心史观的圈子,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三大空想家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第三,三大空想家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而奋斗
(一)、马克思、恩格斯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政治条件:工人运动。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观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唯物史观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2)唯物史观正确地说明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3)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
剩余价值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1)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2)剩余价值学说,明确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位,以及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无产阶级肩负着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3.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过程中,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4.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斗争、相互支持。
5.必须创立共产主义的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6.要实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各种革命形式(包括暴力和和平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7.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8.在过渡时期结束以后,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这个社会的基本点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消灭剥削。
9.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有条件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并能消灭三大差别,使社会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10.共产主义社会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四、评价
(1)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来社会时,实际上强调了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二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生产力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上述四个特征。这就隐含着一个任务,建成的社会主义必需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2)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预测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但其中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因素,如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商品、货币和市场持否定态度;对国家消亡的论断。
(3)启示: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词句。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服从和服务于实践。
第二讲: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一、苏联简史
1、十月革命前的国情;
2、列宁时期;3、斯大林时期 ;
4、赫鲁晓夫时期
5、勃列日涅夫时期 ;
6、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时期
6、戈尔巴乔夫时期
二、列宁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一)一国胜利论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1917年十月革命战争以后到1918年3月外国武装干涉以前,列宁“直接过渡”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模式的建立。
2、“直接过渡”的思想和战时紧急措施的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3、“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和新经济政策。
4、列宁晚年思想:①经济落后的国家也能够建成社会主义。②要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经济。③大力发展大工业,为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④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⑤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⑥加强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⑦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三、斯大林模式
(一)斯大林模式的历程
(二)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1、经济上: 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
2、政治上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内民主被破坏。
3、文化上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办下来。文化上、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或者学的领导人说了算。
(三)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客观因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
2、落后的经济文化。
3、国内斗争。
4、国际环境的影响。主观因素
1、斯大林的个人性格。
2、共产党内部在组织原则和党内成分上的缺陷。
(四)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经济体制中大量地存在着“超前”因素;政治文化中大量地存在着“滞后”因素;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基础条件存在“先天不足”。
(五)斯大林模式的继续:勃列日列夫时期。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与苏联的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在思想理论和政治方面,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1)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使其向社会民主党方向转变。(3)实行多党制,总统制和主权国家联盟制。
2、经济改革新思路。1)提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新论断。2)提出把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与经营方式区别开来的设想。实行多种所有制。3)提出“克服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成见”。建立和组织“真正的市场经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3、对外关系方面,提出一套“国际政治新思维”。(1)强调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2)强调各国“自由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远因:俄国专制主义的传统,苏俄建国时的经济基础;近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外因:外国势力的和平演变; 内因:苏联模式的弊端,苏共的腐败
(三)苏联解体的教训
1、苏东剧变的一个根本教训,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
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全力搞好经济建设,关心人民生活。
3、必须改革旧体制,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4、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第三讲: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二、毛泽东时期对革命的探索
1、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1)封建社会的腐朽;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马克思主义的魅力;4)苏联的输出革命。
2、如何革命:革命的路线、道路、经验
三、毛泽东时期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的改造、建设的两种思路
“拉动”与“准拉动”: 拉动:强调和重视先进的社会运作机制对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准拉动:强调和重视社会运作机制与其他社会要素的相互适应。两种思路都坚信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论述,都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建设的方向,只不过对超前尺度和分寸的具体认识和把握不同
1、三次冲突:第一次是在建国前后,围绕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问题,两种思路开始表现出差异。第二次表现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认识方面。第三次表现为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的不同看法,两种观点的代表分别是毛泽东同志和邓子恢同志。
2、三种趋势:随着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一是两种思路的不同逐步从思想的、理论的领域扩展到现实的、实践的活动中,从潜在的思想认识转变为对现实问题的不同认识,进而又转变为对建设实践的不同指导;二是它们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也日趋严峻。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1、从“走俄国人的路”到探索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 致 脉 络: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发展关系; 9月,中共八大,制定发展任务; 11月,八届二中全会,波匈事件的借鉴,严防脱离群众,决定整风。1957年,2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4月,整风导致反右派。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9年,庐山会议,反右倾。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61年,八字方针。1962年,七千人大会。1963—1965年,调整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 思考:毛泽东时期的探索:——社会主义必要的“痛”
1、前提:中国的国情(国内外)、苏联的影响。
2、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3、作用: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设提供借鉴。
4、成就:工业大国(世界第六)、政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
5、错误:经济失衡、政治固化、社会混乱。
6、评价:必要的“痛”。
四、邓小平时期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逻辑结构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及其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基本国情的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初级阶段理论成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含义、特征)┃成为我们制定路线、┃ ┃方针、政策的依据
┃ ↓ ┏━政治 ┗━基本路线─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基本纲领━╋━经济
↓ ┗━文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
所有制 ━┓
┣━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领导 ┃ 法制建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 文化建设
┃ 一国两制 ┗━国际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性质、内容、进程)
┗━对外开放(性质、内容、进程)
(二)、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3、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背景: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
2、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六、科学发展观:
1、提出的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2、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四讲:世界社会主义的革新和继续发展
目前,世界上约在102个国家中有150个仍保持原名的共产党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从地区分布看,亚洲38个,非洲13个,欧洲55个,大洋洲3个,美洲40个。(截至2006年12月)
一、越南、古巴、老挝、朝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
(二)古巴的改革、存在的问题对策
(三)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
(四)老挝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
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有近30个共产党在积极开展活动,党员人数约有100多万。比较有影响的是西欧国家的共产党,力量和影响较大的有法国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希腊共产党。面对苏东剧变带来的困境,加之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阶级结构日益变化的新形势,特别是在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盛行的情况下,西欧大多数共产党在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和共产党名称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论和策略,探索适合本国情况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奋斗目标上,认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破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扼杀了民主和自由,提出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强调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必将是民主的最高形式,其特征是人民群众真正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并行使权力以有效监督政权机构。强调要把自由、平等和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以争取一种新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目标;在党的性质问题上,大多数党均宣布不再是工人阶级一个阶级的政党,而必须是其他社会阶层的群众组织,应该从维护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大多数党普遍强调必须重视本国的一切进步思想和文化传统,应该从实际出发去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生活原则上,多数党均否定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而强调党内生活的民主、自由和多样性;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道路上,多数党普遍主张通过民主道路来变革和改造现行资本主义社会,“超越”资本主义,进而实现社会主义。
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
从发展中国家共产党的组织情况看,现今世界亚非拉120多个民族独立的国家中约有60多个国家建有共产党,党员人数约170万。这些党绝大部分都处于非执政地位。力量较强的有印度共产党、尼泊尔共产党、巴西共产党、智利共产党、南非共产党。苏东剧变后,绝大多数党主张从本国实际出发,走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采取合法斗争方式,逐步积蓄力量,分阶段实现自己的斗争目标。
四、当代世界主要社会主义流派
(一)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的通称)的思想体系的总称。民主社会主义同近代许多社会主义思潮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要求改变自己处境的工人运动的产物,是从第二国际时期各国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中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并不是或主要不是某种民主原则,而是指一种政治秩序,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具体而言就是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的议会民主制度;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也不是指纯粹的劳工运动及其奋斗目标,而是指由各阶层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其目的是建立起一种团结互助的社会秩序。
(二)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是对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笼统称谓,是一种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它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三)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生态运动,80年代末90年代初臻于成熟,影响日益扩大,号称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生态运动或绿色运动中的一个派别,是生态运动诸多派别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股思潮。它主 张把社会主义运动同生态运动结合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保护地球上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又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一种既与第二国际观点相对立,也与列宁主义相抗衡,以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为己任,并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主题的新社会主义思潮。它不是区域性概念,也没有自己的党派系统和组织机构,是一个主要以具有共同学术传统的理论来维系的思想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卢卡奇、德国的科尔施、意大利的葛兰西。第五讲:当代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二)当代资本主义变革的新走向及其原因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就生产力变革而言,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和加速发展的势头。第二,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经济危机出现新形态。
就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当代资本主义也发生了很多新变化:第一,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普遍建立了宏观经济调节机制。第二,所有制形式多样化,资本占有形式不断社会化。第三,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加大。第四,垄断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发展迅速。
就上层建筑的变革而言,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第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职能不断扩大。第二,资产阶级国家公民权普遍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有很大发展。第三,国家法制化程度提高,监督和制约国家权力机构的因素大大加强。
2、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第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是促使当代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动因。第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第三,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了一些有利的国际环境因素加速了经济发展。(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
1、各种经济危机的频频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重要表现。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在加深,并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使人类历史进程发生了空前的巨大的飞跃性变化。第二,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理论。第三,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从高潮到低潮大的曲折和不少失误。
(二)社会主义对20世纪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第一,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制度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创造了许多文明成果。第二,埋葬和铲除了法西斯主义和殖民主义。第三,维护了二战后的世界和平。第四,在解放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步和发展。(三)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曲折和失误? 客观社会历史原因:第一,这些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之后,面临双重历史任务;第二,这些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虽然在社会制度上高于资本主义,但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仍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这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同资本主义并存和对立的格局中进行的,资本主义的实力占优势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围,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种高压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第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前车之鉴,一切都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从而难免发生各种失误。
主观上的原因和其他原因。第一,各国指导思想上的错误。第二,封建主义及其他落后意识影响较深,普遍缺乏民主传统和法制观念。第三,大党大国主义的盛行,是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危机的重要原因。第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政策,是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的直接原因之一。
三、21世纪的社会主义
(一)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变化
第一,执政的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变得更加成 熟了。第二,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住社会主义阵地,并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第三、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产党都坚持下来了,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在增大。第四、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有所加强。
(二)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
第一,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是过去那种“一条道路、一种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的发展,而将进一步多样化,走各具特色的民族化发展的道路。第二,未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出现过去那种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第三,未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不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数量的增加,而主要表现在“点”的繁荣和“质”的提高。第四,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将由过去“不共戴天”进入一个既有矛盾和斗争,又可以相互借鉴和合作的新阶段。(三)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
2、政治复杂化;
3、文化殖民与和平演变
(四)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1、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的曲折和发展。2)、各国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革命和建设道路。3)、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抓住经济发展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并且要把改革具体制度同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统一起来。5)、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6)、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消除自然经济和封建主义遗毒。7)、搞革命和建设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2、深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重温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借鉴资本主义的新因素;两种制度的长期共存
3、深化对当今时代的认识
参考书目: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俞良早著:《列宁主义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徐秉让著:《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卢之超主编:《斯大林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4年版。
8、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9、李会滨主编:《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谢钟著:《历史演进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
11、俞思念等著:《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程又中著:《苏联模式的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赵明义主编:《当代社会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蒲国良主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杜康传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篇: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体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渊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内容及其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三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及理论根源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容及特征依据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四、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讲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
一、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三、中国改革历史经验
四、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
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
六、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评价
第五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四、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定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的基本内容
三、关于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第七讲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论
一、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意义
第八讲 中国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
一、中国对外战略历史演变
二、中国对外战略基本原则
三、中国与外部世界
四、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九讲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一、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二、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举措
三、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四篇: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
(一)提出
(二)论证
1.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2.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其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矛盾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2、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所有制形式更加多元化
4、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
5、社会福利制度化、体系化
6、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的变化
7、政治的现代化
(二)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1、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的结果
2、资产阶级吸取经验教训的结果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自我调控
②发达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自我调节和改良
3、各种进步运动影响推动的结果
4、对发展中国家控制剥削的结果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除。
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
2.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自我调节和改善的余地在缩小。
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
3.资本主义对其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
(一)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在今后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它仍将在整体实力上保持着自己的优势。(当代资本主义具有自我调适、自我修复、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挥有一个历史过程。
(三)落后国家摆脱国际资本主义的控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同样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一)社会主义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
(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及其实现的条件
第二节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和途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一、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政党
1、无产阶级承担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1)什么是无产阶级
(2)为什么无产阶级能成为变革资本主义、创建社会主义的主导力量
(3)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实现条件
2、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
(1)政党的含义
(2)无产阶级政党的特点
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1、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表现
2、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3、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形式——暴力革命;和平过渡
三、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
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
1.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了全球性。
第一,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一国范围内趋于缓和,但在世界范围内有所加剧;跨国公司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全球经济无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深化。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表现得更为复杂。
第三,随着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阶级矛盾走向国际化。
2.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使经济增长与人类生存的矛盾激发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高度发达导致人的极度异化。
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节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二、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历史经验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战略
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历史经验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
(1)马恩关于三阶段基本特征的论述
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第三,共产主义社会将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2)列宁
第一,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经历一系列阶段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
正式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根据成熟程度的不同分为: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
2、斯大林及苏联以后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
(1)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探索:超越阶段的实践。
第一、斯大林认为过渡时期是短暂的。
第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是短暂的历史阶段。
第三、斯大林降低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准。
3、毛泽东有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1)建立与建成理论
*1955年3月,毛的一次讲话:“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情况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原来又很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既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
(2)脱离实际的大超越
(3)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4)大过渡理论
所谓“大过渡“是把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看成过渡时期的理论。
1962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的公报中,正式宣布:“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提出
2、丰富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回归吗?
回归论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要完成的经济任务都是要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2、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一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处于同一大社会形态,因此前两者的社会制度是一样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是一个特殊的转型中的社会形态。
反对论观点
1、社会形态不等同于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属于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所面临的前提不同,内容也不全相同。
3、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基础不同,经济结构存在的前提、背景、内涵不一样。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权基础不同。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战略
(一)分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1、毛泽东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
2、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内容
3、新三步走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毛泽东:均衡战略
2、邓小平:“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和“两个大局”的思想
3、江泽民:西部大开发
4、胡锦涛:“板块式”协调发展战略
(三)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这一概念。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3、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87年十三大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1、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中国特色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加以概括,并写入新党章的总纲。
2、十五大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从九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3、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十六大,进一步指出我国正处于必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十七大,分析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时,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8个方面阐明了基本国情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指明了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深刻变化以及阶段性特征对经济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特征: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九
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二)改革的措施
1.经济上推行社会主义定向的革新
2.政治上进行经济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警惕西方分化政策
3.对外政策上奉行独立自主、多样化、多边化的外交
二、苏联模式的特点
(一)经济体制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
2、在经济结构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3、在经济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的部门管理体制。
4、在经济运行上完全排斥商业和市场的作用。
5、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但平均主义色彩浓厚。
(二)政治体制的特征
1、在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强调专政和国家镇压职能,国家安全机关占据特殊地位和拥有特殊权力。
2、以党代政,苏维埃实际上成为把党的决定变为国家法令的表决器。
3、在国家结构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各加盟共和国无自主权。
4、在执政党自身领导体制上,实行个人集权和终身制。
(三)文化体制的特征
1、建立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
2、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行政强制的管理方式,形成了高度的舆论一致。
3、在精神生活上,对领袖大搞“个人崇拜”。
(二)经验教训
1.要坚持党的领导
2.要坚持多党合作
3.要紧密联系群众
4.要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5.要搞好执政党建设
6.要搞好民主法制建设
7.要发展经济
8.要坚持改革
9.要对外开放
10.要处理好民族问题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一)研究对象:概括的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及其相互关系。
新表述:研究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变革资本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历史进程一般规律的科学。
(二)理论体系
1、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基本原理——两个必然、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理论、发展阶段理论等等
四)社会主义从传统体制到现代体制的转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确定
1、邓小平理论
何为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发展阶段——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发展动力——改革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主题下对外开放
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发展战略——三步走
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党和工农知识分子,各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2.“三个代表”
3.科学发展观
第五篇:科学社会主义[范文]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 民主理论与实践的
新进展
姓名:
学号:
专业:
艺术硕士 课程名称: 政治理论课 授课老师: 崔老师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摘要: 真正的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是密不可分的。中共十七大报告生动形象地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是对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理论认识的深化。为了推进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十七大还决定“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这是提升党内民主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关键词: 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党代表任期制;民主政治建设
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和光辉前景。报告从六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作了全面的部署。透过十七大报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进展。在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个新思路、新论断、新举措中,“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提法和举措尤为引人注目。“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意味着我们党对民主与社会主义有机联系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与生命相依的高度;而“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则从扩大党内民主方面,体现出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着力推进,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共对民主政治认识的新高度
民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真正的人民民主或日人民当家作主,则是和社会主义密不可分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早在160年前就认定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和重要特征,明确主张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第一步是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恩格斯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恩格斯说的“共产主义”也就是社会主义,可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一定意义上把民主等同于社会主义。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挺进的实践中,更是反复强调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虽然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之初提出了“普遍、平等、直接”的民主原则和“秘密投票”的选举方法,并且还曾在选举中采用过竞选方式,但他并没有认真坚持下去,致使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和形象。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民主大旗。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民主的途径建立人民革命政权,大兴民主政治之风,使人民民主思想广泛深入人心。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三三制”的政策,即在抗日根据地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人员中,共产党员、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各阶级、阶层的代表都积极参加了竞选,不仅有文化的地主、有产者的代表参加了竞选,没有文化的工农群众的代表也参加了竞选,呈现出一派激烈竞争的景象。毛泽东为此兴奋地说:“在抗战中间,老百姓进步甚快,加上有领导,有方针,一定可以实行民主政治。例如在华北,已经实行了民主政治,在那里,区长、乡长、保甲长多是民选的。县长,有些也是民选的了,许多先进的人物和有为的青年。被选出来当县长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扬眉吐气地当家做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全国人民在1954年进行了空前广泛的、自下而上的人民代表的选举,由此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然而,由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党和国家尤其是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在对形势和问题的判断把握上发生了失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民主、片面强调专政的“左”倾路线。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酿成十年灾难,不仅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遭受惨重损失,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更是惨遭狂风暴雨的摧残。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以其惊人的胆识和毅力,冲破“左”的重重阻力,在1978年底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在民主问题上,邓小平根据国内外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旗帜鲜明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应当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一论断把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联系的认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82年,在邓小平倡导下,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民主和社会主义关系理论的认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再三强调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先后作出许多重要决定或具体安排。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专列一个部分论述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问题,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文献中当属第一次。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一部分中,报告使用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提法,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又跃上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的民主政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基本经验和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成为民主政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进展的科学指针。“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既是对人民民主价值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和发展规律的充分认知。民主价值的高企,显示的是人民主体地位的突出和强化;民主愈发展,社会主义就愈具生命力,而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的水平也就愈能得到提升。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表述,必将成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主导思想和巨大动力。
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党内民主迈上新台阶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具有86年历史、近60年执政经验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当代中国,愈益彰显出其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的精神。
政党的民主特性首先体现为党内实行民主制度,而党内民主制度的最高形式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一个政党充分发挥全党智慧、把握时局脉络、及时作出重大决策、统一全党意志的组织制度保证。无产阶级政党从共产主义同盟开始就十分重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之初,就规定了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他们认为,党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它应该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为此,党章第33条明确规定:“代表大会于每年8月举行。遇紧急状况中央得召集非常代表大会。”这是因为只有实行代表大会年会制,才便于党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集思广益,分析形势,总结经验,采取对策。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在共产党尚未执政的不利条件下很难完全实现,但他们开创的党内民主制度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却有深远的影响。从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到1869年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国范围内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从列宁领导时期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到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都尽最大努力积极贯彻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虽然由于斗争形势的不利或敌人的干扰破坏等种种原因,这些党在当时未能做到每年都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但在坚持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原则方面却是无可挑剔的。
恩格斯直到晚年仍坚持认为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大会……让全党哪怕一年有一次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列宁对坚持党代表大会年会制不仅坚定积极,而且具有创新精神。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在列宁领导的6年多时间里,尽管发生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和国内的激烈叛乱,但从1918年至1923年,俄国共产党定期举行了6次党代表大会(从七大至十二大)。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所处的政治环境也十分恶劣和复杂,但依然认真坚持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在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个党章中明文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定期召集一次。”然而,当代各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一般都是5年举行一次,甚至有的党曾经出现过两次党代会的召开相隔十几年的情况。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创设的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后来被改变了。这种改变始于斯大林当权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换言之,是斯大林破坏了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传统。中国共产党由于受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党代会不能正常召开的情况也相当严重,如党的六大于1928年召开,而七大直到1945年才举行;八大的召开是在1956年,而九大的召开则推迟到1969年。其间虽有战争、**等不便举行全党代表大会的原因,但除此之外恐怕还应该从国际共运内部的不正常状况、从党的领袖的主观意志方面去寻找原因。人们不禁要问,既然连党的代表大会都不能正常召开,党内民主还能正常存在和发扬吗?
当然。也不可否认,毛泽东曾经很重视党代表大会的作用。早在1948年9月他就明确指出:“实现党内民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的制度。我们党内是有民主的,但是还不足或者缺乏。现在要增加。办法是用代表大会、代表会议代替干部会议。”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对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在实现党内民主方面的意义是早有认识的。因此,在1956年召开党的八大时,他不仅支持恢复早年的党代会年会制,而且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党代会常任制。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彻底克服长期不召集党代表大会这个缺点,“把党的民主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党中央委员会在党章草案中,决定采取一项根本的改革,就是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样”。毛泽东设想的党的八大确认的党代会年会制和常任制,是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创新发展。这种“年会制”与马恩开创的年会制有所不同,虽然仍是每年召开代表大会,但并不是年年换届。但是,这种令人鼓舞的党内民主制度的创新设想,长期以来并没有在中国共产党内得到推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颇感遗憾的事情。那么。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什么仍然没有提出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和常任制,而是提出了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呢?
众所周知,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发扬党内民主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在一些地方已经进行 的、十六大明确要求的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得到积极的开展或加强。然而实践表明,这项
制度的试点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应该说目前尚未具备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和常任制 的成熟条件,还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而原来以党委全会替代党代会年会的做法,使党的代表大会处于“休息”状态,绝大多数代表在参加完党代会之后,对党内决策的优先知
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实际上是根本不能享有的。这项制度就在党的十七大上被郑重提出并
确定下来。
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就是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代表由党员选举产生,获得代表资
格和职务后,其代表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届期相同,任期内切实履行职责,并接受党员
监督。
实行党代表任期制,以落实代表的主体地位和任期职责为前提,以建立健全制度和工作
机制为重点,既要高度重视保障代表在任期内的权利,不断强化代表的任期意识、代表意识
和责任意识,实现代表对党内事务和党的工作的广泛参与和切实监督,同时也要教育督促代
表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代表在推进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发展中的示范与引领作
用。
实行党代表任期制,是在还不能实行党代会年会制、也不能改变“党委全会制”的条件下,扩大和落实党代表权利的制度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扩大党内民主的重大举措,对于
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积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推展人民民主的政治责任意识,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不仅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
生命”,同时还决定在党内民主方面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既表明党对人民民主亦即社会
主义民主重要性的认识的空前深化,也表明党对自身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有了前所未有的
理解。相信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合力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春天将会和着物
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脚步节拍迎面而来,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伟大国家雄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是指日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