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时间:2019-05-14 07: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社会主义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第一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浅谈中国之民生问题

从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问题一直是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而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纵观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追溯“民生”问题的发展发现民生问题从古至今一直贯穿于人类生活之中“民生”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曾一度占有统治地位思想的儒家学派中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充分说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宁”联系在一起,但是回顾我们的历史,不难发现民生问题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却很少得到真正的重视。两千多年“君为重、民为轻”的封建思想奴役了中国人民,主人成了公扑,公仆成为了主人,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欧洲一些国家的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进而这些国家快速的发展,于是后面就有了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给撕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遭到践踏。众多仁人志士呐喊民众觉醒,共同救国,以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民生问题首次与国家兴衰存亡联系到了一起。中山先生认为:“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的生活问题,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要解决民生问题就需要“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中山先生的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性,中山先生“关注民生”的想法落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注意,由于诸多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生问题也时不时受到干扰和冲击。改革开放以后,重新拨乱反正,民生问题又被提到了首要位置,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社会新矛盾的形成,民生问题更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解决好民生问题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表现形式、解决程度及其社会影响各不相同,原始社会中,民生问题以简单的生存为目的的形式凸显出来,由于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生产力极低,民生问题无非是保障生命安全、共同劳动以保证食物共享,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这种“大同”局面不复存在;在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料,是被奴隶主阶级奴役和剥削的工具,此时的民生问题表现为奴隶阶级要求获取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料,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井田制被私有制取代,奴隶转变为农民.由于奴隶主阶级无限度的榨取奴隶的血汗,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奴隶被迫起来进行反抗,在生产力和阶级斗争的作用下,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确立起来;当秦始皇一统天下,掀开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序幕时,民生问题表现为解决减租和吃饭的问题,渴望获得土地的要求,但在历代农民起义打击下,统治者调整政策都会改善一下农民的生存状况,但是在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下,减租不可能的,解决农民耕者有其田问题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近代中国,民生问题表现为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中如何生存、发展问题,近代各革命阶级提出了种种解决民生问题方案,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不能解决民生问题.各种方案的尝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思想解放和经济近代化。中国的民生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真正解决了当时民生问题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农民的土地问题,继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道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失误,极大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步法大大加快;“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要求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十七大则把民生问题和社会建设提到相当的高度,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再次具体而明确地指出了全面小康的民生目标。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

从民生问题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大力改善民生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改善民生问题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的建设。社会公正有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共享,二是为每个人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而民生这个问题的改善与这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其次,是有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对发展经济的意义很大,甚至无可替代。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直接拉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外贸拉动、投资拉动和内需拉动。在这三个经济动力中,内需拉动最重要。只有通过扩大内需才能使经济平稳增长,不会大程度上被其他国家的金融**所影响。故而民生问题的改善,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是否具有一种可持续的推动力。再者,改善民生是确保国家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但只要把问题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就可以确保这个社会的安定。

当前,劳动就业、物价房价、医疗卫生、入学教育、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环保治安等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此一来,改善当前社会所存在的民生问题,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霍海燕.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J].理论探索,2002,18(3);36-38

传统文化与当前建设文化的联系、民生问题、黑格尔哲学(德国历史不看)元旦过后

开卷

第二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论为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而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以某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是宗教而不是科学;其实践结果,是宗教狂热而不是社会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不但传统的公有制理论,而且传统的商品、货币、资本、劳动价值、经济增长方式等理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逻辑推演和实践发展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进程,必然要求我们不但要走进《资本论》,更要走出《资本论》;要使社会主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得以统一,就必须从经济学的对象、内容、方法、性质、宗旨方面作根本的改变,建立全新的经济学范式。

下面我将就近几年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谈谈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

高考公平。

今年的7月15日,也就是高考结束一个月后,河南、山东、安徽、湖北四省8位律师联合致信教育部,反映北京部属高考高校招生中存在严重地域歧视问题,建议教育部改革招生制度,取消高考的户籍限制,增加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湖北等地的高等教育投资,并扩大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额。

我们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经历过高考的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每年围绕高考的新闻和段子大都比较敏感。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说是一湖北小伙在北京一建筑工地当小工,偶然间和在建写字楼的设计师聊,没想到他们竟都是1992年参加的高考(那时候全国一摸一样的考题),湖北民工当年考了515落榜了,设计师在北京当年考了497上了建筑工程大学。20年后,他们过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现在各地的高考试卷不同,已经无法直观的从考分来衡量高考的地域性不公,但这种不公却始终存在着。今年北京大学在北京本地计划招生612名(含文理科医学部),而在河南则仅仅招录108名,在安徽只计划招录45名;清华大学在北京计划招生203名,在河北、安徽分别只计划招录54名和65名,再如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是268名,而在河南只计划招生104名,在湖北的招生计划只有64名。那么再看看高考总人数吧,今年北京参加高考的人数是7.34万人,河北是45.93万人,安徽50.6万人,山东55.07万人,湖北45.7万人,河南95.24万人。是否触目惊心?招生比例的严重失衡与宪法精神相悖。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此处的平等不仅仅指法律制定、法律适用的平等,也指任何公权力机关都不能通过任何形式对公民予以任何没有正当理由的不公平对待。招生比例的显著差异也违反了我国《教育法》第九条中“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规定。诚然,虽然人口因素不是制订高考招生计划时考虑的唯一因素,但如果忽略人口因素制订的高考招生计划的公平性很难保证且难以让人信服。

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我们,对公平的诉求尤为突出。高考,似乎是我国现阶段最公平的考试,每年都有近千万人参加高考,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这个貌似公平的考试却依然充斥着如此的不公,不能不让我们愤慨。教育部作为主管全国教育的部级行政机关有责任和义务保证教育公平。目前的各高校施行的高考招生指标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早不合时宜,应该取消。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更公平更自由的招生体制。在现有的招生体制未改革之前,教育部应该对各高校提交的招生计划严格审查,应该扩大在河南等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额,从而确保各高校在全国的招生应参照考生数量等因素确保招生比例均衡。也许这个过程充满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为了维护这起码的公平,这个过程又必须去经历。

乌坎事件

乌坎事件,是2011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汕尾市所属陆丰市的一宗群众运动。由于土地被村委会成员私下变卖问题,村民代表过去两年十数次之上访仍丝毫没有解决之下,村民与地方(汕尾市与其下之陆丰市)政府发生矛盾,在2011年9月21日东海街道乌坎村有三四千人聚集在陆丰市政府大楼与派出所,不久获政府答覆,可问题没有实质解决。乌坎村之后再爆发多次示威,警民发生激烈打斗,之后村民自发组织「乌坎村村民临时代表理事会」,在12月9日起村民每天在村内村委会附近的仙翁戏台前集会示威,并在游行通往陆丰市政府大楼前与警方爆发冲突,此后开始警民对峙局面。

汕尾市政府12月9日把乌坎村民申诉定性为“(事件与)在境外的某些机构、势力和媒体与乌坎村事件确实有一定关系,把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无限放大”,但村民表示这只是土地问题诉求。另当天中午,村民薛锦波等五人被刑事拘留,其中薛锦波在被关押了三天后死亡。官方验尸结果与薛之家人探视后认定的情况大相径庭,这两件事情激起村民情绪而把事件激化,亦因此乌坎事件得到国际媒体的注意。

12月20日,政府官员先派代表进村内与村民代表临时理事会谈判,成为事件和平发展的转机,同时由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牵头成立工作组处理,承认民选之“乌坎代表临时理事会”地位,对村民过激行为不追究,并称释放被拘留村民与尽快再对薛锦波进行验尸确定死因,翌日晚上双方撤除路障,结束每天举行之集会,其后两天村民欢迎**进村,并把被捕之其中三人释放,双方对峙局面结束。

今年2月1日,乌坎村举行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大会,由村民一人一票推选11人组成的村民选举委员会;2月11日通过村民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推选村民代表,并选举村内7个村民小组组长共109人,3月3、4日以同样方式选出村委会成员与村民小组代表各7人,被政府点名视为闹事分子的或示威组织者全部当选为村委会成员,这几次选举均全程开放给记者媒体在旁拍摄,亦有市政府与工作人员在旁监督。2月16日汕尾市官方正式把薛锦波遗体交还其家属并发放90万人民币抚恤和殓葬费,但并未再提及致死之责任问题。

乌坎事件可以折射出我国现阶段很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我谈一谈新闻自由方面。乌坎事件在中国国内常规媒体也有见报道,但只局限于官方(广东省委与陆丰市委)发出之通稿;但中国境内的互联网上,以 “乌坎”、“薛锦波”和“陆丰”等关键字,于各大网站查询微博和关键字网页曾一度遭封锁。在中国大陆通过搜索引擎依然可搜索到乌坎事件的相关消息,但多只是报纸转载官方之消息;官方新闻多只见于南方网(转载陆丰市委宣传部或广东省官媒南方日报消息)、南方日报、广东卫视(如郑雁雄与**会议与讲话)与汕尾市政府官方网站。国内媒体在零星上访以至军民对峙僵持这段时间,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前基本上只能刊载陆丰市政府的通稿,并不见独立采访报道,包括南方都市报或南方周末等。尽管有内地记者亲赴乌坎采访(如南方都市报有记者以个人名义前往),因南方网只转载陆丰市政府的消息,所以乌坎村内曾有“南方网报道失实,丧失职业道德”横幅出现。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乌坎转机”提示我们什么》评论以后,各地报纸网站才开始刊发独立之评论与采访报道。另外除媒体外,还有青年村民自行拍摄录像编辑成视频《乌坎!乌坎!》或集会相片,通过网络供网民下载发放,向外界表达诉求及寻求网民关注甚至声援;在事件僵局以至选举前后,他们每天以微博(主要在新浪微博)向外发放当天村内集会与选举情况之图文与视频(这些图文有被媒体采用),成为事件中除媒体以外最重要的消息传播方法,这也是事件中消息传播的一个亮点。事实上,近年来对于某些敏感事件的新闻封锁屡见不鲜,但由于互联网的日渐壮大,这种新闻封锁越来越难。既然封不住,又何必去封?又何必使敏感的事情越来越敏感?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是任何体制下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我们更应该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

从乌坎事件本身看,一是当地人的诉求集中在民主选举上,甚至亮出了“保障人权”这样的口号,表现出当地农民渐渐萌发的公民意识,以及明白经济纠纷的幕后原因实为政治因素。二是积极参加抗争的人大部是青年人,特别是90后年轻人的加入让抗争开始利用高科技手段。村民开放一间屋子,欢迎境内和境外传媒采访,变成了临时性的新闻中枢,相信传媒并愿意通过媒体发声以及选择微博等作为发声方式。三是村庄代表人发表讲话,希望全大陆都可以民选官员,诉求有突破地域的趋向。

从政府应对看,或许当地政府低估了此事件的严重性和扩张力,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主要领导人的执政新理念和治理新举措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有评论指出,虽然开明的广东政府采取了一些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却未能阻止乌坎事件的发生和发酵,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前,此事件越闹越大,出乎了领导者的判断力,应引起高度关注和思考。

源于换届选举、土地买卖、村务公开等问题引发的纠纷,本应该得到及时解决的问题,一直在省委领导的重视下百姓才放心,这说明了地方在处理社会矛盾时存在没有及时疏通民众合理的诉求,把问题一再抑制最后导致了问题进一步的激化,以至于乌坎成为国外敌对势力利用的工具,村民说:他们的矛头直指原来的村两委干部腐败行为。他们非常欢迎省工作组进村开展调查工作,并表示他们会全力配合省工作组进行调查,并希望省工作组能够让他们公开公平公正地投票选举村两委,查处涉及违法违规有腐败行为的干部,并向村民公开乌坎村自1992年至2011年的账务收支明细表,等等。

透过乌坎事件,亦说明了当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日趋尖锐。稍不留神或者处理不当,就会成为不可预知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正确分析和把握主要矛盾。它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际问题。它将直接决定国家执政为民的理念,乌坎事件正如**说:村民的过激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矛盾问题。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当巨量的事情被挤压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空当中如果得不到突破,势必会引发一些矛盾集中冲突,复杂和突出利益如何有效化解确实考量一个地方的领导才能。

什邡事件

什邡事件,是于2012年7月1日起发生在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的一宗群体性事件,起因系什邡市动工建设“宏达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这个项目被曝有极大的负面环境影响,导致大量群众集会游行,以示抗议。什邡市政府当局派出大量警察、武警、特警官兵前来维稳的行动,引起了严重的警民冲突,并导致多人受伤,当局已经决定停止建设此项目,并否认有人在事件中死亡。7月3日,什邡公安局发出措辞严厉的通告,其勒令“凡煽动、策划、组织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或打砸抢的人员,三天内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7月4日凌晨,四川省什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通告,称为平息事件,公安机关依法对27名涉嫌违法犯罪人员予以强制带离。

什邡市这个投资100多亿元的钼铜项目,被称为国家汶川大地震灾区产业发展振兴重大支撑性项目、四川“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也是经国家环保部按照新标准同意开工的项目。能够为当地带来40亿元的利税和3000个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超过 400亿元。这一项目之所以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直至引发群体性事件,除了人们担心环境污染问题,在治理层面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决策过程缺乏民意支撑。缺乏民众参与的决策过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社会冲突,尤其是与老百姓生命健康和生活安全息息相关的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求政府在法治和尊重实践的基础上,将专家的意见和百姓的意见综合考虑,形成发展的目标要求。

二是社会管理中存在全能政府思想。工业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党、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面对风险挑战,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共享发展成果。政府不可能再包揽一切,并且天然认为老百姓就应该支持政府论证为有益发展的项目。

三是社会治理成长缓慢。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社会主体性日益增强,但是制度化参与能力提高缓慢;另一方面是决策过程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与程序还比较缺乏,与人们日益高涨的参与意识与权利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愈发冷静的看待我国GDP的高速增长,但各级政府对GDP增长速率的追求却似乎从未停息过。地方政府极力追求GDP高速增长和老百姓对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这个矛盾变得越来越敏感。然而,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对GDP增长的超越。生产力发展之所以不同于GDP增长,是由于生产力作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而GDP增长,则可以在不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仅靠资源买卖、产业折腾、财富转移、统计参数转变就可产生。因此,如果说,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泡沫经济,那么,泡沫经济的根源是折腾经济,折腾经济的根源是GDP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是必要的,但以牺牲生存环境换来的经济发展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什邡事件并未结束,不管最终该钼铜项目是否对什邡市民的健康生活造成影响,该项目是否能在什邡市得以开展,这类事件已经在提醒我们,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迫在眉睫。

第三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并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创新、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一是针对“空想”而言,二是作为一种理论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同其他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它直接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理想。

1、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在某些方面,列宁的理论不同于马克思的,毛泽东的理论也不同于列宁的和马克思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同于毛泽工的、列宁的、马克思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背景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具体国情的不同。

理论创新的源泉在于实践:在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而取得的。如果没有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的事实、新的实践,就不可能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在这种创新活动的开始阶段,人们在采取某些新办法时,不一寂静认识到它们的全部意义,但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却发生了原有的理论所始料未及的新情况,从而生长出新的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并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这个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两次伟大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伟大革命的任务,是把鸦片战争以后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为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是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伴随着这两次伟大革命的进程,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产生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产生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形成这个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收获。

实改革开放以来,在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两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正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毛泽东同志领导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为以后的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

3、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艰辛孕育着发展,探索推动着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关键就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怎样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有一条正确的道路;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坚定信心与决心。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唯一正确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恩格斯:《哥达纲领批判》 [3]列宁:《论粮食税》、《列宁选集》 [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5]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6]《邓小平文选》1—3卷 [7]十六大报告

[8]胡锦涛同志在学习“三个代表”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3年7月1日)[9]莫尔:《乌托邦》 [10]戈尔巴乔夫:《新思维》 [11]赵曜等:《科学社会主义:从马克思到邓小平》,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2]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四篇:科学社会主义课题论文

浅析中国改革的经验与不足

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史,是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一部伟大史诗,它符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与不足。

一、中国改革的经验

1.“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

这一改革思路最先由邓小平提出,要求人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试、大胆闯,对了坚持,错了改正。现在回过头来看,该思路不仅成为贯穿于整个中国改革过程的重要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

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首先,需要“过河”是明确的,坚定的。建国以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尽管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已经不能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其次,过河的最终目的也是明确的,坚定的。那就是要通过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富民强国。但要过的河有多宽,有多深,彼岸是个什么样子,则是不清楚的。换句话说,虽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从中国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但若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三个有利于”。换句话说,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也不会盲目采用市场或经济手段。在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而是针对中国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同时,还需看到,“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制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克服阻力、争取时间、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明智之举。目标的渐进性首先反映了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过程。如果在人们认识水平没有达到时提出过高的目标,不仅会遇到较大的阻力,而且会面临很大的执行困难。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别说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提出商品经济,也会面临很大的阻力和引发激烈的争论,因此1979年开始改革时只是提出一个比较笼统的改革目标:“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随着实践的进展和认识的深化,改革的目标也呈现不断深化和提高。从1982年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1984年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后来对其经济运行模式的进一步表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直到1992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的目标。贯穿始终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据中国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生产力,而具体要建成怎样的经济体制,或者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内容,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

2.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回顾30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率先从农村开始进行改革,既是客观形势所迫,又是最合理的改革选择,对于保障改革的整体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农村面临的问题最为突出,最为迫切。改革之初,中国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粮食和食品的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解决食品短缺,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虽然导致粮食和食品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实行农业集体经营,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因此,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必须改变农业的集体经营方式,探索适合中国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经营方式。其次,农村经济相对独立。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经济相对独立,与其他领域的联系相对简单,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涉及复杂的配套改革或关系调整。再次,农村是计划经济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与前苏联不同,中国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彻底的。中国既没有集体农庄,农民也不是农业工人,农户始终保留少量自留地,农贸市场也一直存在。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农村经济关系相对简单,改革措施容易形成。实际上,农村改革的主要举措,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是改革决策者的发明,而是来自于安徽农民的实践。改革措施只是简单承认了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农民自发实行的做法为合法,并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

正由于以上原因,农村改革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进展顺利,而且成效显著。从1982年年初中央文件正式承认包产到户合法,至1983年底,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户就达到95%以上。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就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农村改革成功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对整体改革有多个方面的推动作用。首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快速推广和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使得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壮大了改革的力量。其次,粮食短缺问题的基本解决为整体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最基本条件。吃饭问题是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和任何发展阶段的头等大事,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其他方面的事情无从谈起,甚至社会政治的稳定也很难维持,更遑论改革开放。再次,农业生产率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和产生的价值剩余,不仅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增产积极性,更增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各种种植养殖专业户、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户、为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户,以及从事运输、加工制造的专业户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兴起的发端和雏形。同时,农业价值剩余的增加以及源源不断的廉价剩余劳动力,成为中国加工业获得比较优势并迅猛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最后,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了示范和经验。由于农村承包制的成功经验,使得承包制成为后来几年城市和工业领域改革的主要思路。虽然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比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承包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承包制不可能作为城市经济改革的最终模式,但在当时情况下承包制的推行对于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对工业生产增长等所发挥的促进作用等还是值得肯定的。

3.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任何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进行改革时都会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艰巨的任务,中国也不例外。在改革初期,当大规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时,中国采取了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和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的同时,大力鼓励和扶持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的策略。

非国有制经济包括私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国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历程中的一大特色。1978年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工业总产出中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78%,集体经济大约是22%,私有制经济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截至到2006年底,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产出当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已经减少到35.7%,而包括私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各种类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的非国有制企业的产出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64.3%。鼓励和扶持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的政策对于整个改革的成功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降低了推进国有制经济改革的难度与风险,使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更加容易。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高,整个国民经济过多依赖国有经济时,国有企业改革就带有很强的敏感性。因为一旦改革发生失误,就不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也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就需要慎之又慎。但当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时,整个国民经济对国有经济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改革决策的难度也会相应减轻。因为即使改革不成功,它至少不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许多在改革初期很难想象的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举措,在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之后,都变得可以接受。

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势必会导致职工的下岗分流,这时如果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产生严重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正好吸收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所释放出的“富余劳动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4.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在推进国内改革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个成功经验。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几乎是与改革政策同时展开的。早在1979年,中央政府就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决定对14个沿海城市实施开放政策,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加快发展。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拓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发展成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系。

开放政策对于中国改革的成功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扩展了人们视野,巩固了改革基础,使得改革不可逆转。其次,开放为改革提供了最便捷和最有效的知识和信息途径。第三,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这也许是对外开放政策对改革的最大贡献。二.中国改革的不足

1.政治改革进展缓慢,与经济改革现状明显不适应

1989年的“六·四”事件,带给中国的创伤是深远的。内地的言论、新闻自由与国际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共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至今仍未恢复到1987年十三大时的水准。前广州市长黎子流都认为,现时的村官直选、扩大差额选举等,仍嫌“步伐太小”。2.官员中的贪污腐化,引发各种社会冲突

社会的不公刺激了社会矛盾,仅从1993年到2003年间,内地集体请愿示威或骚乱已由1万宗增加到6万宗。杜导正就认为,“共产党开始腐败,各方矛盾正在积累,必须尽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城乡、东西部以及各阶层的贫富悬殊,激化了各种矛盾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中国的基尼系数从1993年的40.7%窜升至2004年的47.3%,已处于拉丁美洲国家水平。坚决反对改革开放的中共元老马宾表示,在他住的部长楼里,几乎每天都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对现实不满的退休干部和上访者。

4.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出现了造假、吸毒、卖淫等丑恶现象 从制贩假药、假酒,到生产毒奶粉,内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反映的是30年来的信仰缺失造成了道德的沦丧。打假14年的民间“打假英雄”王海认为,如今内地假货泛滥愈来愈严重,而且表现得愈来愈具隐蔽性。诗人汪国真说,他的诗集《年轻的潮》竟有40多种盗版本。

5.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

调查显示,13亿人中有3亿人喝不上安全的食水,北京的沙尘暴、太湖和滇池的蓝藻、沿海的赤潮,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频仍的矿难和工业意外,也是不顾人命安全只顾掠夺性赚钱的结果。

只有同时看到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才能为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愿祖国繁荣昌盛!

第五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The necessary for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and practice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学生姓名

刘亮

学号

20130605007

2二级学院 信息学院

学生专业 信号与通信工程

浅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摘 要

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实践与尝试,苏联由于其自身的痼疾而走向了亡国亡党之路,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背离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结果。前车之鉴,中国共产党结合自身情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高信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与情感认同,训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和习惯,创新持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规范。

关键词: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

The necessary for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and practice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bstract As a practice and attempt of socialist theory , the Soviet union dies because of its own ills.The failure of the Soviet socialism fundamentally deviates from.its path of subjugation of Marx's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results.As a war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we have made great development.As a graduate student,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sublime faith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 strengthen the identit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both in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 train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habits of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 innovating and persistent practicing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ystem standard.Keywords: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practice

1.引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高信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与情感认同,训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和习惯,创新持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规范。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

2.1苏联模式的积弊—苏联亡国亡党的根本原因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斯大林等领导人依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新成立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国情对其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模式的建立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当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缺陷与不足,特别是斯大林时期过度集权的模式将其缺陷充分发展与暴露出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部矛盾逐渐激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的过度集权导致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矛盾的加深

(二)经济的过度集中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加深

(三)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导致个人崇拜盛行,2.2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亡国亡党的直接原因

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日益积累与暴露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登上了苏联的历史舞台,用所谓的“新思维”对苏联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试图力挽狂澜,救苏联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正是所谓的新思维与人道主义改革将苏联引进了死胡同,直接导致苏维埃共和国的灭 2 2

亡。199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苏联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原有的发展模式和体制的弊端缺乏客观的分析,急于求成的思想再次作祟。他推行“加速战略”,试图在三五年内解决几十年内遗留下来的问题,从根本上改革“僵化的权力体制”,但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改革未见成效,反而造成了混乱,这种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苏共指导思想和社会意识的急剧转变:从对改革期望过高,转而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结果,苏联从所谓的“加速改革”转向了依靠西方的指点教化,只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从而导致全线崩溃。戈尔巴乔夫漠视历史,脱离国情的改革不仅很快陷入政治斗争的泥潭,而且也为地方割据的形成特别是民族分离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结果在更多的方面造成了紊乱,平衡的经济基础被彻底打破,使苏联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危机重重,错误的改革决策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更为严重的是,冒进的不适宜的改革严重威胁到苏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在改革过程中戈尔巴乔夫把苏共看作是改革的障碍,进而迎合反对派取消党的政治垄断地位的要求,盲目引进西方的议会制和多党制,使苏共成为与各种政治势力平等竞争的议会党,一步步丧失其领导权。并且,在改革过程中,苏共自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政治先锋队成了一般的政治组织。特别是苏共政策的不断出错以及党内的混乱,又使得广大党员和群众对苏共失去了信心。苏共影响的不断衰弱和组织上的瓦解,使苏联失去了最重要的稳定因素,也最终使得苏联作为多民族国家难以维系。

2.3西方“和平演变”的长期威胁——苏联亡国亡党的外部原因

作为一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由于其意识形态的异质性和社会形态的超越性,苏联自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颠覆是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进行的。在政治上,大力宣扬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民主观,在经济上,采用冷战政策遏制苏联经济的发展,并不断渗透西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与极端的军事战争不同,“和平演变”不会造成颠覆性的顷刻间的彻底毁灭,但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渗透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经济上的制约更使苏联举步维艰。自身的不足与薄弱,使苏联无力抵御西方的“和平演变”,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苏联在改革方面出现困境的机会,更强有力地推行他们的政策,在外部加速了苏维埃共和国的解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完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是一种道路、一种制度, 也是一种理论、精神。社会主义道路表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和不断完善、成熟, 社会主义精神则是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3 3

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及其他社会形态, 表现为社会道路、制度的不同, 其实质是社会理论、精神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 只有先进的社会理论、精神, 才有先进的社会道路, 形成先进的社会制度, 对社会理论、精神的科学认识和把握的程度, 制约着社会道路、社会制度完善和成熟的程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基本内容, 又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就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 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最根本的体现在它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对于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作了科学的论述, 他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 什么是社会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 与之相应,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目标: 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是统一的整体, 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发展过程之中。在当代中国,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任务,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 引领社会思潮,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4.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要求,构建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实践平台。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穿”“全过程”。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切实抓住实践要点。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 的践行能力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崇高信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与情感认同,训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能力和习惯,创新持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规范。

参考文献

[1]刘邦凡.论苏联解体的原因与我党执政风险的治理[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5期.[2]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科学社会,2008年第1期.[3]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 号,2004 - 08-26.[5]林涌谋,郝志刚,陈曦.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5 -86.[6]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2 -24.5 5

下载科学社会主义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社会主义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含五篇)

    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摘要】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国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马......

    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条件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体系 四、 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 (一)提出 (二)论证 1.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其......

    课程论文《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实现》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实现 摘要: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满足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源动因素,因此,关照现实、关注民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随着改善民生和社......

    2011届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课结业论文

    2011届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课结业论文座 位 号: 姓名:张 专业:声 指导教师:韩 得分:10排2号双 乐 雪 峰 学习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考 上了一学期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

    科学社会主义[范文]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 民主理论与实践的 新进展姓名: 学号:专业: 艺术硕士 课程名称: 政治理论课 授课老师: 崔老师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摘要: 真正的人民民主与......

    科学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科学社会主义学习体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教案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湖北大学理科研究生课程 导 言 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 (一)社会主义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主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