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社会主义作业
科社理论与实践
论文题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学校:内蒙古医科大学
学院:研究生学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摘要:在不断推进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完善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对构建一个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制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盛然之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本文论述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义;问题;对策;
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全民素质的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形式,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农民为主体,在政府引导、支持和扶持下,遵循自愿、受益和适度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筹集医疗资金,以互助方式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种既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又保障农民健康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既是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要条件
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不改变大多数农民无法充分享受到医疗保障的现实,就无法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可见,加大对农民健康保障的支持力度,使其有同等的就医机会、适宜的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和提升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
从保障的角度看,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医疗费用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有所增加。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能够保证广大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会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距
目前,农民作为最大的医疗群体,与城市居民医疗待遇差距明显。国家在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方面的投入还相对较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变了过去的集体和个人的责任主体筹资模式,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国家可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有利于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距,有利于促进城乡可持续和谐发展。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利于增强农牧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
有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重大疾病依然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约占贫困户总数的30%--40%。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难以承担日益高昂的医疗费用,农民收入低——患病——贫困——患病,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无法摆脱贫困。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组织广大农民团结互助,共同抵御疾病风险,对患病农民给予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缓解农民再度因病致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实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贫困的根源,使农民摆脱贫困帽子,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现状
1.关于基金运行方面
医保基金是新农合实施的基础,针对新农合基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胡
[1]善联(2004)提出在新农合基金筹集方面,中央和省、市(地)政府的财政拨款往往比较滞后,[2]存在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因此应该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李丹(2009)结合黑龙江省
新农合资金核算和管理工作实践提出,新农合从试点以来全国都没有统一会记制度的历史,各经办机构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对明细科目设置作必要的补充,使新农合账目更清晰明了。
2.关于支付方式方面
对新农合的支付方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在2010年卫生部召开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交流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刘谦表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要锐意创新、因地制宜
[3]并夯实基础,积极学习先进试点经验,使支付方式成为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措施。姚岚,[4]陈瑶等(2009)利用博弈模型分析得出模型的均衡解,即经办机构选择预付制与后付制相结
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才能使医疗机构有动力控制医药费用,并为新农合制度带来利益均衡,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3.关于绩效评价方面
国内近年来的评价理论大多基于美国学者Avedis Donadedia提出的质量评价理论,即把
[5]评价分为结构、过程和结果三类。如杜进林(2006)构建的新农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新农
[6]合制度的基础条件、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三方面进行评价。就评价范围而言,王小峰(2004)
等对云南开展新农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评价的,如由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评估工作组2006年对第一批新农合试点县(市、区)进行了全面评估。
4.关于影响因素方面
由于我国新农合为农民自愿参加,但影响农民参加新农合的因素有很多并且都可能影响
[7]我国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对此,肖慧欣,陈烈平(2008)认为在新农合实施过程中,法律
[8]法规体系的不健全是影响农民参与的重要原因。姚卫光,陈晓生等(2009)认为政府的宣传
力度和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是影响农民参合的重要因素。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1.筹资机制不稳定
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使得各地的财政状况和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民收入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新农合的指导思想是“低水平、广覆盖“,使得现有筹资水平还是低水平的筹资,与城市医疗保险相比,2005年城镇职工年人均筹资额已经
[9]达到1 142元,而农民年人均筹资只有41.5元,城镇职工人均筹资额是新农合的27.5倍。
另一方面,基层财政困难,难以保障持续投入,也是导致新农合筹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目前中央财政实力水平来看,为每个参保农民拿出20元的补助不是大问题,但对地方财政特别是中西部财政而言,确保为每位参保者配套20元资金仍有一定的难度。
2.完全意义上的自愿参加原则带来的弊端
完全意义上的自愿会增加制度运行成本,会降低参保率,不利于发挥互助共济的作用。在坚持农民自愿的情况下,要维持一定的参保率,需要做大量的动员和宣传工作,使得说服成本大。另外,在自愿模式下还会出现“逆向选择”,即愿意参加的都是有医疗需求的。从总体上看,他们欢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涉及到交纳费用时,又往往有选择的进行接受。年老多病的愿意参加,而健康的年轻人参加的意愿降低。因此,片面强调执行自愿的原则,是无法体现出互助共济精神的,也不利于提高参保率。
3.补偿机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方案并不合理,普遍存在起付线高、封
顶线低、报销比例小等问题。加上医疗费用的增长较快等原因,参合农民家庭年医疗费用支出并没有减,甚至还有较大增加。2007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346.6亿元,补偿
[10]支出受益4.5亿人次,每人次实际补偿受益仅77元。小病报销太麻烦、大病补偿比例低,无法达到新农合设立的目标,不足以解决农民有病不看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对农民就失去了吸引力。
4.医药配套不合理。
新农合制度中,只有具备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与药品供应体系,才能够在参保农民患病时给予及时、有效的诊治,才能真正化解农民的疾病风险。事实上,不少地方政府出于财政配套资金的压力将负担向农村医疗机构转移,而农村的医疗机构均已市场化,自负盈亏。因此,这部分负担很自然地会向参合农民转移,加上药品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很多药品在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实际价格远远高于药店或是民营医院的价格,甚至不少医院通过“以药养医、以检查费养医从而增加收费,无疑加重了患病农民的负担,影响了新农合的保障效果。
5.定点医疗机构行为不规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变,再加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问题日益突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试点中,定点医疗机构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开大额处方,用药不合理、不规范;进行不合理化验与仪器检查;不坚持出入院标准,随意放宽入院指标,挑选住院病人,推诿重危病人或人为分解住院;违反规定,自立项目、自定收费标准等等。
6.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低下
乡村两级卫生医疗机构是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内的各项农村卫生工作的载体,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财政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房屋破旧,一些贫困地方的卫生站甚至还存在着危房;医疗设备落后,设备多还是“老三样”,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偏低,长期得不到培训,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医疗卫生及保健需求。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措施
1.强化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责任
医疗保障尤其是公共卫生保健,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它要面向全社会。农村人口萎缩及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决定了政府应对农村医疗服务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国家应当在医疗保障方面给予农民更多的支持和保护,将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纳入国家社会保险的总体规划,这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国政府应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1.1增加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应当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贴作为一项预算内财政支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保证资金的稳定性,并根据财政状况不断地增加投入。同时,政府还应该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广泛吸纳各种社会慈善捐赠,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1.2有力的政策支持。
国家或省级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监督,从而解决认识上的不同,保障和促进这一制度的规范、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
2.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以是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基于我国新型农村医疗的保障水平过低的现实,应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2.1基本医疗保障。
我国农村幅员广大,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为农村实施统一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保障,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实现。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安排,保
证广大农民能享有基本医疗权益.2.2补充医疗保障。
以新型合作医疗为核心,鼓励农民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如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会员集体投保,如印度的私人医疗保险,分流较富裕的农民,为农民看病提供基本保障外的补充.2.3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国外对于贫困农民多是由政府提供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这项制度对于维持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目前来看,主要采取减免贫困农民医疗费和合作医疗缴费、给予超过一定数额医疗费的重病农民适当的一次性补偿等形式。
3.高度重视初级卫生保健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卫生改革中曾经一度放弃初级卫生保健政策,转为市场化取向,但事实表明这一转向并非行之有效。这从反面说明了应当重视初级卫生保健战略。因此,发展中国家有必要调整初级卫生保健机构与二、三级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将更多的财力和人力转入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搭台“,由初级卫生保健“唱戏”。在社区卫生筹资上,对卫生服务供方大量投入的同时,通过健康卡制度实现对需方的投入。需方投入作为一种引导金,带动了居民对健康保障的投入,形成共同筹资。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合作医疗保障体系,进行适时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这也是政府应当承担的一项责任。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鉴于农村医疗保健问题的特殊性及易变性,适时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有其内在必然性。在我国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完全成熟,市场不可能自发地进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完善相应制度,因而,主动地适时适地进行制度的设计、完善与发展也应是政府必须承担的一项职能。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展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它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段较长的实践过程,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制度的日益完善、农民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才能完成。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主要有:(1)对农民工、失地农民参加新农合机制以及新农合与城镇医疗保障衔接机制进行深入研究。(2)对商业医疗保险如何经办新农合以及他们如何相结合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使得研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总之,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发展农村卫生和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我们需要抓住目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良好机遇,不断完善、大胆创新、积极推进、逐步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切实重视和各方的积极配合下,新农合这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好事一定能办好,广大农村居民一定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善联.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9):24·2
5[2] 李丹,姜淑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中明细科目设置的建议.中国卫生经济,2009,28(5):6
3[3] 刘谦.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整体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在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交流会议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http:///publicfilcs/busincss/htmlfilcs/mohzcfgs/s7857/
20100246037.htm
[4] 姚岚,陈瑶,项莉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混合支付方式的博弈模型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9):6-8
[5] 杜进林,李颖琰,王禄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257-259
[6] 王小峰,黄兴黎,杨铨.云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卫生软科学,2004,18(6):293.298
[7] 肖慧欣,陈烈平.新农合实施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浅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5):329.33
1[8] 姚卫光,陈晓生,周曼萍.广东省揭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情况调查田.卫生软科学,2009,23(5):487-488
[9] 高广颖.试论新农合报销补偿比例[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第8期
[10] 张晓、刘蓉.社会医疗保险概论[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第二篇:科学社会主义期末作业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作业
试述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答:当今社会主义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都走过弯路,遭遇过挫折,但它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和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早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就已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新中国的基本构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中国革命实践的新经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论著中,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新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创新,努力改革,积极开放,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带的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即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形态。世界历史进入21世纪之际,国际国内都出现了新的形势,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范围内民主化浪潮涌动,我国要追赶世界潮流,要求加快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民主政治与先进文化,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改善其处境、维护其切身利益的迫切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并且扩大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与群众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苏东剧变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都在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努力进行探索,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积极应对国内外的挑战,逐步加大了革新与开放的步伐,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新成就和新进展。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有了一定的探索: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问题;经济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所有制结构与分配方式问题。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1、社会变革的主体问题;
2、与社会变革的主体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同盟军问题;
3、社会主义运动的策略;
4、社会主义运动的“突破口” ;
5、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武器;
6、关于国家政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国家及其缺陷和局限性常常成为有关战略和策略问题辩论的主题。
第三篇:政治作业 研究生 科学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和及其发展历史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至今没有认识清楚的世界难题。社会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有近五百年的历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它的出现不到二百年;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只有一个半世纪;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和回答不一样,而且人们认识它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对它的回答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主观条件特别是目标选择、价值选择的限制。对社会主义能否有正确认识,在以社会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目标选择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认识和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这一时期,他们对社会主义从特征层面认识社会主义。
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为首要前提和本质特征。
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劳动将成为人们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 未来社会没有商品、货币、市场和竞争。 按计划进行社会生产。
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将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即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不可避免地保留着它脱胎而来的旧社会在经济、、道德、精神方面的一些痕迹。
在上述特征中,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突出强调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认为这是同现存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区别。列宁在20世纪初叶,在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从特征层次作出新的概括。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两种提法:
一是列宁提出的著名公式,共产主义等于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二是公有制加按劳分配。
斯大林后来发展了第二种提法,把社会主义归结为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科学性与局限性并存。这种科学性使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者对社会主义坚信不移。但其局限性却被后来人演变成为理论误区:
一是以为社会主义的实质只能从生产关系上把握,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中去概括。以为社会主义可以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围绕生产关系不断搞所有制的升级,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二是以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三是以为贫穷是社会主义。认为“穷则思变、富则变修”是铁的定律。主张“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
这些理论误区,相互交织、渗透,构成封闭的思维模式和僵化的思维定势,使人们长期处在一方面在搞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困境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论探索
以政治革命为中心来构建其理论框架,没有跳出革命党领袖的思维方式,他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思想总体上是不成熟、不系统和不一以贯之的。“斗争哲学”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甚至于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提升:
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世界范围来看,可以把它看作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转折点。从理想主义者转变为现实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成熟。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拨乱反正和改革的起步阶段开始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开始萌芽。
改革开放一开始在我国就遇到姓资姓社的困扰。这样一些关系改革开放能否起步的关键问题,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
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标志.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反思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100年发生了“四件大事”和影响很大的“不小的事”。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在理论上和思想认识上教训深刻,在五个方面出现失误。需要我们认真总结。
1、低估了资本主义,造成在实践上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简单化;
2、高估了社会主义,导致不自觉地陷入新的乌托邦;
3、看近了共产主义,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中超越发展阶段;
4、忽视了封建主义,使社会主义发生了严重扭曲;
5、僵化了马克思主义,妨碍了民族的创造性思维,共产党的优势成为劣势。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分化和利益矛盾加剧,迫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进行新的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得到新提升的标志性成果。把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准确,必将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产生深刻影响。
二、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 世纪初以来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种种社会主义模式都未能实现。苏联模式是第一个实现了的社会主义模式。实际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低标准、歪标准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既取得很大成就,又有严重弊病,因长期延误改革终遭失败。要吸取苏联模式的失败经验,在21 世纪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五个扬弃、五个创新,还要排除五种误读。
1991年苏联悄然自尽,不能不令人们痛切深思苏联兴亡之道和奥秘所在。以往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受苏联的影响很深。五十年代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这也就是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以苏联为样本,以苏联为标准。
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特点和失败的原因
社会主义是在16世纪初欧洲发展资本主义的时候,一些社会先进人士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个名称,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欧洲人发明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定义有很多。我倾向于:资本主义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由资本家阶级统治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由劳动人民掌权的社会形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欧洲人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顾名思义应该是推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的。
历史上最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的是一些先进的思想家。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是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提出来的。他的代表作是《乌托邦》。后来人们把这种思想叫乌托邦社会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三百多年当中,欧洲有上百位思想家提出了很多社会主义模式的构想,但都没有实现。到19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没有实现。
20世纪初,列宁审时度势,勇于在落后的俄国由共产党领导工农大众夺取政权,带头探索通往社会主义之路。俄国终于首先实现了社会主义。1936年,苏联共产党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同年,苏联修改宪法,把社会主义的成果用宪法的形式巩固下来。当时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很自豪,他们自以为已经在世界上实现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确实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的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理应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但苏联为什么在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之后,过了55年,在1991年的时候又突然垮台了呢?这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为个别领导人背叛造成的,而是有更深层的原因。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可以发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低标准的、歪标准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模式有很多严重的弊病。这种模式并不是不可以改,但苏联长期延误了改革,最后被苏联人民抛弃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失败,在于它长期超不过资本主义,最后被西方和平演变过去了。
在经济模式方面,苏联有很大成就。它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电气化,消灭了各种私有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是苏联经济模式中的社会主义的本体。同时,苏联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保存了生活资料和消费品的市场。在按劳分配方面,工人阶级实行8级工资制,农民则是按劳动日记工分,干部实行等级工资制。但是这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很多弊病。按照苏联1936年宪法的规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苏联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并不明确归工农所有,公有制被严重地空泛化了。公有制在颇大程度上是官有制。无论是国营工厂还是集体农庄都是由国家权力和官员掌控,所以1991年苏联剧变时没有工农大众奋起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此外,苏联共产党还培养了一个高薪官僚特权集团。官僚特权集团的高工资和低工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936年,高低工资的差距是30多倍;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差距是50多倍;到80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是100多倍。这个高薪官僚特权集团是阻碍苏联改革的特殊利益集团,他们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掘墓人。普通干部实行的是有严重平均主义倾向的按劳分配,而高级干部实行的是特权主义,这很不公平。苏联并没有吸收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化的积极成果。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实际上远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种计划经济,而是政府统制经济。苏联领导人只看到商品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没有认识到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基础上是难以建成社会主义的。
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病是非常严重的。本文用十句话、五十个字来概括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病。
个人集权制。国家的党政军三大权由一个领袖掌握。斯大林是第一个苏共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职务终身制。国家的党政军三大权的领导人是终身制。斯大林带头搞终身制,他从1922年开始担任党的总书记到1953去世,一共任职31年。
指定接班制。接班人也是斯大林指定的。斯大林原来选中曾经担任过他的秘书的马林可夫接班,后来他对马林可夫不太满意,嫌他太软弱,想换接班人。但还没来得及换,他就去世了。
控制选举制。苏联有民主选举,但是由苏共严密控制选举。苏联的选举并不是尊重选民意见的、自下而上的差额选举,而是等额选举。候选人大多是各级党委精心挑选的意中人。
消灭异己制。斯大林之所以能掌握大权,是由于他从1925年至1929年清除了党内三个反对派,大部分都被当作敌特处决或长期坐牢。到斯大林晚年,党内还有一些人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又准备清洗。但他还没有来得及清洗,就中风去世了。
监控干群制。苏联的情报部门不归国家机关领导,而是由总书记斯大林一个人掌控。这个机关可以监控全国所有人,包括高级干部。
此外还有:***制、以党代政制、等级授职制、官员特权制。斯大林还严重地破坏了党内民主。在列宁时期,苏联还有党内民主。列宁在世的时候,托洛茨基就敢于提出与列宁不同的观点。列宁虽然不同意,但还是同托洛茨基共事,并给托洛茨基很高的职位。到斯大林时期,党内民主没有了,斯大林一人掌握了党政军所有的大权。
在文化体制方面,苏联没有吸收资本主义文化自由的成果,缺少文化自由。表现为各种文艺作品盛行对领袖的个人崇拜,扼杀了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自由,极力要求对党和领袖歌功颂德,对人民和对国外进行虚假的、夸张的宣传。苏联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强调舆论一律,掩盖了社会深层的矛盾和阴暗面。这不利于社会改革和进步。
总之,苏联失败有多方面原因,是各种合力的结果。简单地说,苏联模式的失败是以内因为主的。内因方面也有近因和远因。当然,改革是在戈尔巴乔夫手里失败的。但苏联失败的病根病源是远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决定党的总书记不能再兼任政府总理,要实行党政分开。这种想法很好,但没有做到。苏联的法律从列宁时期起就非常重视立法,但是缺少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的不是法治,而是人治。苏联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越早改革越有可能改革成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
世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都深受苏联模式影响,都认为苏联模式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都在本国不同程度地照搬苏联模式。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后,社会主义国家才开始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病并开始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新模式。毛泽东在1956年也写了著名的文章《论十大关系》,文中指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要引以为戒。苏联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极权主义,权力极度集中在党的领袖一个人的手里。要吸取苏联失败的教训,最重要的是要改革政治体制。只有改革政治体制,才能探索成功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点,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的讲话中讲得很明确了,要对权力过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根本改革。邓小平指出,改革政治体制,关键在于实行党政分开。
从苏联的失败中我们学到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是,社会主义一定要与时代变化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历史和外国的模式,要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模式。21世纪资本主义处于最高阶段,即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21世纪要探索社会主义,不能再搞苏联模式,不能再搞暴力革命、不断革命、世界革命。21世纪要探索社会主义,应该是和平改良、不断改良、世界改良,逐步形成本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逐步渐进,难以狂飙突进。邓小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对这些重大突破,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对斯大林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模式论的突破;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创造,对苏联社会主义“超阶段论”的突破;
三、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对封闭禁锢、因循教条,不事改革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四、实事求是,从提高人民生活和民生需要出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对苏联国民经济重工业化和重工业军事化发展模式的突破,也是对苏联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发展战略的突破;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斯大林否定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体制模式层次上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全面突破。
近些年,分别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这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更加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把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整体上推向了新的阶段。
改革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所有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产生过程,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的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应当坚定地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一切任意美化、颂扬早已失败了的苏联模式、以苏联模式的观点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言行,都是极其错误的。
四、社会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1、社会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他说,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富人和穷人的收入差距、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省份之间的差距。他还指出,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是中国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小的时候受教育的影响,开始认识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是憧憬而又热爱。高中和大学后,开始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增加了对历史的了解,感到社会主义是虚无的不可实现的,因为人性的趋利,传统的社会主义抹杀了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我的祖国还一直进行着对社会主义的坚持和探讨。
尽管《政治经济学》课本上对罪恶资本主义制度的抨击,以及对阶级斗争的赞美等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的表达形式都已经不在民心,上到官员下到学生都已对此失去信仰,但国家主流还是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以此为导向。
当社会主义标杆苏联的解体,和认识到经济、资本才是一个国家国力的基本体现,不知道社会主义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有没有也出现过像民众一样的迷茫期?当面对“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有企业纷纷倒闭私有企业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大锅饭反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等一系列因理论和现实的转变而带来的社会蓬勃发展,人民不仅要问,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原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到底在哪里?现在这一套不全是资本主义了吗?我也一样迷茫,并且对社会主义嗤之以鼻,也失去了对他讨论的兴趣,有时间还是多赚点钱来的实际。但国家依然坚持。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了,国家在不断的改革,发展。现在突然有一天,再来审视这个国家的时候,你会惊人的发现,一个社会主义的雏形正在形成?!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其实就是: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人都能得到照顾,人人都能获得社会资源,在社会中享受美好生活;具体表现形式其实就是:高社会福利;但实现方法却可以多种多样。
那么如果社会主义是这样的:
社会主义国家不像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完全私有化,而是国家控制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性企业作为国企,比如石油、煤炭、通信、金融、军工、矿藏、铁路、电力、盐、医药等,将这些企业科学的管理,并将国企的巨额利润纳入国家财政。其他领域则开放、支持、鼓励、推动私有企业蓬勃发展,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要求的同时,为国家创造税收。这样一来,社会主义国家就比资本主义国家在正常税收之外多了一个巨大而又雄厚的财政来源——垄断性国企。这个优势对外可以是扩张的资本实力,对内则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最吸引人的地方——高社会福利!
美国的经济发达,但财政税收不可能实现社会的高福利。财富集中到了少数的私人手中。挪威等部分欧洲国家实现了社会高福利,但那是以绝对高赋税为基础的,收入的50%甚至60%要交给国家,赚的越多交的也越多,这就导致了社会虽然安定祥和,但没有人愿意去努力拼搏,没有了奋斗,社会发展就十分缓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为人民谋福祉,需要实现高福利,但美国式的纯资本主义国家做不到,挪威式的高福利又是以牺牲发展为代价的。这都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而如上面所述:社会主义,由国家控制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并以此获得巨额收入实现高社会福利,国企就是为人民创造利润的企业,在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能在高社会保障中自由平等的享受美好生活。并且这种高福利不是以高赋税为代价,各行各业在竞争合作中蓬勃发展,甚至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我们追求中的社会主义不就是这样吗!这样的社会主义不能实现吗?我想是可以的!看看中国一直以来的改革,原来满地都是国企撤销合并为161家国企,剩下的都是控制国之命脉的的赢利企业。国力的增长,让中国已经实现了取消农业税,和正在实现全民医保等福利。如果社会主义可以是上面描述的那样,那是否惊人的发现中国经济结构的改革和提高国民福利的举措,是否已经构成,或正在构建上述实现社会主义的雏形?
老一辈无产阶级做出的实践是他们那一代人对社会主义理想的阐述,即使有错误之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就像资本主义初期的圈地运动、奴隶交易、毫无人性的剥削和压榨工人,更是多么的黑暗和残酷!但这一切都是人类探索中必然经历的弯路,都不是人类真正想要的,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已日趋完善,成为人类文明的代表。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官僚腐败、应该共有的社会财富配置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但至少我已开始相信,抛去意识形态,把握社会主义的根髓——已国家为主导的优势社会资源全民性共享。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不完全主观的依赖塑造人性的光辉来实现,而是客观的通过科学可行的资本运作和资源配置方法,实现社会主义不是不可能的。
五、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及其与资本主义的较量
苏联搞社会主义搞了几十年,中国也搞了几十年,算上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真正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的先辈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上,我们又是否做得正确呢?
从书本理论上来看,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生产力发展,而且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贫穷、发展太慢,都不能够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打破封闭和僵化、照搬照抄别国经验的局面,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走自己的路,符合本国实际;社会主义就是要富有,达到人民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就是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社会主义就是要发扬民主、健全的法制;社会主义也以用市场的方法发展经济,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确立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在我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并不是一味地去研究这个理论怎样,那个理论怎样的,的确是要在实践中去发掘的,我不否认共产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但社会主义是不是就比资本主义优越呢,从目前看来,资本主义在很多人眼中是比社会主义优秀的,我们只能说我们的理论比别人优越,但生活条件,教育,福利等都没法跟人相比。共产党现在的步伐是什么? 利用市场经济,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走"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西方国家已经在这条路上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我们只是踏着别人的旧路子,其实还比人家层次很多,我总觉得市场经济是在模仿西方的经济体制。本来,对于苏联东欧事变,应当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和探索,以弄清其过程、性质、内外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但是,没有这么做,没有进行公开的充分讨论、研究和探索,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没有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至现在仍然认识不到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重大缺陷。正是这种体制上的重大缺陷,造成了严重威胁其自身生存的种种顽疾和弊端。诸如,“个人崇拜”,浮夸风,形式主义,报喜不报忧,舆论一律,这些恶劣学风至今时隐时现,成为社会主义顽疾。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也许应该多多加以关注。
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多元化,导致现在社会上盛行的多元化价值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难度,经济欠发达。
二.存在贫富差距,存在区域间经济社会水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包括区域间资源、收入分配的问题,各阶层的分配 三.社会主义发展缺乏短期可预期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研究欠缺或宣传欠缺 四.宣传发展社会主义前进的舆论导向欠缺
五.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体现完全,甚至有些方面倒是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优越性,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隐患 六.社会主义发展的主力军,共产党员队伍的革命性、无私性、先进性、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性建设不足,总之,就是队伍建设不力 七.官僚主义严重
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完全体现
1、当时代不具备照搬马恩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的起码条件,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人性”不具备(用思想觉悟来表述可能更直观一些,这里之所以用“人性”,是想表达更多的含义,在相关文章中我已有过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必然性”。
2、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者偏重于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却忽略了落后的社会存在对上层建筑的持续制约,忽略了由此决定的现实人性的存在及其顽固性,忽略了历史设定的且被经典作家所揭示的那个“必然性”,反而试图人为地超越这个“必然性”。其结局:社会机制条件过度超前社会基础条件。由此带来了他们必然的挫折。
3、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有着相应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根本的表现是:扎实地立足于社会基础条件(生产力和人性),它的一些特征(诸如私有制、资本雇佣、市场经济等)是不可超越、不可强行消灭的。但是,市场经济的“自发”发展也带来了足够的弊端(不止经济方面)。
面对这种现实,怎样才算是真正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呢?
照搬经典社会主义肯定会碰壁:由于列宁和毛泽东等已有先例在那里,所以对此的分歧好像不大;固守传统社会主义(包括毛泽东晚年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也不行:由于没有权威做榜样,此点往往有大分歧;
照搬资本主义更是愚蠢:那是重复它们的曲折。此点照样有分歧。
我以为正确的选择是:新社会主义。她首先要立足现实,其次要体现“拉动”(适度超前于社会存在,改造市场经济、建立制衡政治、构造新社会主义的文化)
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妥善处理好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要准确定位好现实的社会主义
要正确处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关系 要努力肃清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
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更要发展
我们不能因为失误而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的贡献和价值。对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
1、从时代高度看,社会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
2、从世界格局看,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3、从社会进步看,社会主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4、从世界发展现状看,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世界今天的繁荣。
社会主义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荆棘,我们已经走在这路子上了,已经不能回头了。胡锦涛提出和谐的理念很是让人欣慰。这一理念正确理解了社会主义对于人的关怀,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中国历史和实际。如果我们能多提出遵循两个原则的理念和制度,相信我们就会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把我们的民族壮大,把我们的中国发展好!
第四篇:陕西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作业[最终版]
1、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答: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阶级斗争经验和对人类先进
4、《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启示? 基本思想:(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5、学习《共产党宣言》,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运用。
7、列宁晚年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构想及其评价。★
文化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科学体系。其中科学社会主义居于核心地位。第一,从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看,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和落脚点;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看,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它的实质所在;第三,从对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导作用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活的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关系更直接、更现实、更密切。
2、怎样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答:历史贡献:① 空想社会主义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②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某些合理因素。③空想社会主义学者们在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天才的大胆的设想中,提出来许多有价值的主张。
局限性:① 空想社会主义忽视历史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②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的物质力量。③ 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这就注定他们的设想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④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只是从道德情感出发认同社会主义,这就注定了他们理论主张的空想性。
3、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答:“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理论核心。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结论,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预言》中马克思提出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的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绝不会”)思想。“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绝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第一,“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体现了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的统一。第二,“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体现了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第三,“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体现了逻辑性与历史的统一。
决定社会政治精神面貌,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无产阶级只有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和压迫,使整个人类获得解放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启示:对现实社会,特别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1)要用《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宣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头和思想源头,它所提供的一种方法,揭示的原则,展示的前途,对我们今天来讲是颇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同时不断地寻找把长远目标和现实目标统一起来的方针,是我们这些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重要经验,也是《共产党宣言》最精髓的地方。从这个意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宣言》的现代发展和新的形态。(2)理性认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阶级、《共产党宣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采取的并不是简单否定的态度,从现在来看,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还在不断的发展,还在前进,所以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累积了许多经验,对我们肩上社会主义是有启发意义的,是可以借鉴的。(3)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要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要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的自由与发展只有在自然、社会、人和谐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现阶段我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对《共产党宣言》发展理念的深化。
6、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一,在农业方面: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缴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第二,在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中小工厂和商店可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第三,在流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第一,以市场为取向。第二,多种经成分共存。第三,坚持党的领导。
答:《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贯穿于《宣言》的唯物史观,二是《宣言》根据这个基本思想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两部分内容,构成了《宣言》的一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重要内容,是不能背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唯物论、实践论、价值观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实践观、历史观、辩证法等的辩证统一承认外部世界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正确性和科学性的源泉。其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实践观与物质观、辩证法、主体论、认识论,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等的辩证统一。体现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最后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价值观与唯物论、实践观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为政治立场、以共产主义为价值理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力和魅力的源泉。运用:毛泽东是坚持马克用住义的典范,同时又是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之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力挽狂澜,领导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能够独立支持,顶住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压力,坚持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因为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情况相结合。毛泽东留给了中国共产党人乃至世界共产党人一个光辉的典范。中国共产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其实就是《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今天具体情况下的运用。共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及其在中国的具体形式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这些内容恰恰就是《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中国的新时期转化为党的基本路线,具体运用到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13、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有哪些?
答: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学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任务:(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答: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另一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思想。第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先于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二,开展“文化革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列宁提出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大力增加教育经费,要把其他部门缩减出来的款项转给教育部门。二是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要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第三,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问题是发展商品经济。第四,实现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第五,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政治建设的中心是发展民主政治。评价: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领导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及其伟大的贡献。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1)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2)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依据;(3)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9、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答: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事实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的总结和升华。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各自有自己的理论特点和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科学内涵?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11、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答:(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5)坚持和完善民主监督与廉政反腐制度。
12、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答: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纵观历史,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各自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国家才能治理有序,社会才能健康运行。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宽猛相济”、荀子提出“隆礼而重法”到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都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必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共同发力、相互促进。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眼当前、面向未来,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继续实行好,把法治中国继续建设好,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牢牢把握这条道路的基本特征和原则要求,彰显其鲜明特点,发挥好突出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落实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统筹推进以德治为基础的法治建设、以法治为保障的德治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正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说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清醒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现状同党和国家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实践证明,要切实解决法治
12、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单纯就法治论法治是不够的,应当着眼全局、系统谋划,特别是要立足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重视加强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着力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观念,营造全社会都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文化环境,使法律和道德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构筑依法治国的坚实道德基础,形成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公正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舆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15、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怎样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答: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这一重要原则,必将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保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方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在党。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从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发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到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依法治国取得令人振奋的巨大进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体现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依法治国的过程,就是在党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既保证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又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邓小平曾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党的统一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历史经验证明,没有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就难以避免党争纷沓、混乱竞逐的现象。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有效防止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局面。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按照全会绘制的蓝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使之转化为党团结带领人民执政兴国的能力。
怎样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的关系: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着守法。要把握好三个“统一”:①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②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③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做好四个“善于”:①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②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③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④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坚持党的领导绝不是要“越俎代庖”、以党代法,而是通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五篇:《大国崛起》观后感-科学社会主义作业
《大国崛起》观后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堂上,播放了《大国崛起》中的两个大国的崛起过程。一是俄罗斯的崛起,一是美国的崛起。
当今,俄罗斯和美国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军事力量和科技水平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能够成功的步入大国的行列,与他们采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策略有关。好的领导阶层,有好的发展方向,有好的发展本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策略,国家就会逐渐的强大。俄国的发展壮大,经过了俄国沙皇的疯狂的领土扩张,彼得大帝的经济改革,叶卡捷琳娜继承了彼得大帝的政策,继续增强国家的实力,为以后的大国崛起创造了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命运和运作方式,让俄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俄国的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积累,俄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绩辉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法西斯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的侵略,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后,发展成为冷战中的超级大国,侵占了蒙古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的黑瞎子岛等土地,并促成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1991年,苏联分裂后经俄罗斯的历届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俄罗斯的经济重新恢复。
美国原来是由一些欧洲的移民组成的村部落组成的,他们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却有自己的组织和管理机构。由于英法战争,导致军费的大量增加,英国政府开始向美洲殖民地征收大量的税收,美国移民不满英国的蛮横统治,开始了武装起义,武力赢得了独立,华盛顿称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各方面实例都有所增强。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罗斯福的带领下,美国不仅成功赢得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赢得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实例均超过欧洲各国。如今的美国仍然占据了独霸世界的大国席位,其综合实力仍然是最强大的。
课下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国崛起的详细内容,观看了大国崛起的其余部分。对大国的崛起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且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专题纪录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通过电视展现大国引领世界文明的辉煌过程,以及世界大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整部纪录片揭示了大国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观看了《大国崛起》后,让我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给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大国崛起》中所说的“世界性大国”,并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该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观看了《大国崛起》之后,我们不难看出该片对大国的衡量标准:第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第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第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第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第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
自15世纪以来,已经崛起了九个足以影响世界的大国,他们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这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
这九个大国崛起之路各自不同,却又千丝万连。自葡萄牙人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他和西班牙一个从非洲,一个从美洲,掠夺积累海量的财富。但西班牙人就像一个赌术不佳的赌徒,在获得大量赌本后挥霍一空,输给了对家的英国、法国,还有赌场的服务生荷兰。而后英国的工业化革命和法国的大革命思想,为整个世界进入现代铺平了物质和精神之路。德国抓住历史的契机统一并崛起;俄国凭着几位强力领路人的推动走上腾飞之路;日本学以至用,以小博大,将清王朝的膏血变成自己崛起的动力。美国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后发制人,一举成为世界之极。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这九个大国的崛起之路,可以简单概况为四条:工业,科教,殖民,海权。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强于海权;法国、俄国强于工业;德国、日本强于科教;美国兼而有之;而这九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参与殖民,其中又以英国,西班牙为最。时至今日,任何一个国家要崛起,还是必须通过这四条崛起之路。
与这九大国相比,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该如何认识中国?该如何看待世界?也许仅仅片段不可能给出完整的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欲立国,必先提升工业;欲兴国,必先重整科教;欲富国,必先开拓殖民;欲强国,必先夺占海权。
提升工业--是指提升中国的整体工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对于沉迷于低成本产业的民族资本,应该进行引导,比如不再奖励其出口,迫其提高劳动力薪资。要将世界加工厂这个不光彩的头衔,变成世界总装厂,世界流水线,世界实验室。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立于大国博弈的不败之地。
重整科教--则要从两头下手,从基层继续完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限制低龄劳动力走向社会。高等教育则实施精英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分离,将合并过分的院校拆分。精英教育实施严入严出,避免迷迷糊糊混四年的现象。技工教育实施宽入快出,既可以吸收社会富余劳动力,也可以帮助提升整体工业技术含量。同时必须提升中国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素质,中国现在还没有成功的文化现象,这让很多青年人觉得空虚迷茫。有句名言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人失去崛起动力,国家如何崛起?英国人为了莎士比亚甚至愿意放弃印度,而中国的易中天实在太少了。
开拓殖民--并不是指维多利亚时代的初级殖民,而是用金融、贸易这种看不见的手实施经济殖民。中国在2006年举办的中非论坛和东盟首脑会议就是走这个路子,开拓中国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经济殖民地,因为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领土的占领已经不是未来殖民的主流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和经济的占领。这种合作式殖民不仅不会引起原住民的抵制和反感,而且能建立起中国乐于助人的大国形象。这样既可以获得丰富廉价的工业原材料,又可以为中国的商品找到更多的市场,还可扩大中国的外交空间,实在一举多得。
夺占海权--为什么说夺占?因为中国目前实在没有像样的海权,且不说第一和第二岛链的海上包围,连自家海域里的石油开采也得和别人商量。在历史上九个崛起的大国中,就有七个曾经是海权大国,足见海权对于国家崛起之重要。海权不仅包括海军,还包括海军航空兵,海上作业能力,岛屿所有权,海洋测量,海底勘测等一系列科目。在未来的战争中,拥有海权的国家才能进可攻、退可守,而没有海权,则只能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望洋兴叹!
《大国崛起》是一部有着丰富史料的纪录片,该片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进行了浓缩,又有专家的精彩点评,还有富有哲理性的解说词,既有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效应。回顾历史,大国之所以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在不同时期,那些能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电视专题纪录片《大国崛起》让我们了解了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然而,除了讨论国家,讨论崛起之外,我也会想到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它的国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么?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的大国时,它的国民并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可能它内心存在强国的自豪,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着眼于实事。
当一个国家并不是世界级大国的时候,也许也并不追求世界大国的时候,它的国民也许是最为幸福的。英格兰莱斯特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根据178个国家的数据和100项研究成果,撰写了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报告说,丹麦是世界
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排在丹麦之后的是瑞士、奥地利和冰岛。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幸福指数排在其后面。报告还说,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医疗卫生条件、财富和受教育程度。在目前的中国,毫无疑问,大家都在为中国的崛起而欢呼,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自豪,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加强大,更加富有。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在富强的道路上,并不是完全按照国民的幸福来衡量财富的,而是仅仅以GDP的增速来衡量的,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也导致了国民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与此同时,腐败、寻租、制度性的偏颇、收入差距的扩大等等都在使国民的幸福指数在下降。如房价一事,几乎让所有中低收入者为之哀叹,而因为收入差距扩大而不断出现的仇富现象,并由此衍生出来的更多的社会问题,更让国民难以体会到幸福。
看过《大国崛起》,我们看到了大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大小,国家GDP的多少,还要看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要看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国家文化。大国中,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文化,荷兰的商业文化,英国的殖民文化,美国的自由主义和独立精神,还有俄罗斯民族坚忍不拔和高度集权的混合体。身为中国人,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引以为自豪的文化氛围是什么。当前,我只有一个心愿,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让自己的亲人都有一个好的归宿。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懈努力,争取学习最精湛的技艺,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更希望,能跨入领导阶层,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