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读、想、编、演”相结合,让学生进入童话的世界_人教版新课标

时间:2019-05-15 01:1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读、想、编、演”相结合,让学生进入童话的世界_人教版新课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读、想、编、演”相结合,让学生进入童话的世界_人教版新课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读、想、编、演”相结合,让学生进入童话的世界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读、想、编、演”相结合,让学生进入童话的世界 人教版新课标

儿童最喜欢新奇有趣的故事,生动活泼、充满美感的童话形象、富有诗意的场景和动人心弦的童话情节,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是令孩子们想入非非的天地。童话教学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童话教学在培养小学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加以点拨,自己对童话态度冷漠,教学手段抽象,加上教学方法上的死板分析讲解,就会抑制学生的兴趣,那就很容易把他们阻隔在童话世界之外。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进入奇妙的童话世界呢?在此我就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作以下探讨:

一.重视朗读和复述

童话的语言生动、简练、质朴。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积极作用的。例如《谁的本领大》中,故事里风和太阳的对话,非常符合儿童的生活用语。风说:“那还不容易!”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太阳说:“这有什么难的!”这些都是孩子们平常生活中相互说话的语气,很容易就能掌握。

童话中的对话比较多,又能表现出不同形象的特点,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谁的本领大》中,风和太阳开始都认为自己本领最大,所以对于他们的对话,要引导学生读出谁也不服谁的语气。在第一次比本领之后,太阳获得了胜利,太阳对风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引导学生读太阳的这句话时,抓住太阳得意、傲慢自大,完全不把风放在眼里的心理。第二次比本领,风获得了胜利,太阳惊讶地说:“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表明风和太阳都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经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自然领悟到了其中蕴涵的道理,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将童话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在复述的过程中,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的童话的语言很有节奏,富于音乐性,经过反复朗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背下来。二.打开想象的天窗

童话虽然不是诗,但它的意境和语言都像诗一样美。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他们的想象。而小学儿童也是喜欢想象,擅长想象的,教学时稍加启发、点拨,是很容易借着想象进入童话世界的。在童话里,有许多奇异的情节,有一种自由的、积极的力量来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因此学生能从童话里能寻找到欢乐。童话角色又是可爱的,它带有浓厚的幻想的色彩,它的神情、动作、语言和心理,都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伴随学生的想象和情感活动,童话就会活在他们的心灵里。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让学生想象小女孩的语言,当小女孩划着了第一根火柴仿佛坐在温暖的火炉边时,安徒生没让小女孩说话,只是细腻地描写当时那情景,写得很感人。为了让学生体验那瞬间的温暖,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小女孩可能说些什么。同样,在小女孩第四次划着火柴,仿佛见到了奶奶时,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如果你们就是小女孩,你会怎样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呢?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深深地进入了童话世界,体验到了童话里的喜怒哀乐。

又如《会走路的树》中,驯鹿带小鸟“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那么,会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联想,只要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

三.让学生当作家“编”童话

当孩子们对童话内容有了较完整的理解、对文中角色形象有了一定的印象、对文章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的体验时,可引入“编”的活动环节。有了前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定会产生表达欲望,想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将自己的爱憎表露。教师要善于抓住、抓准这一契机,提出最佳的、富有启发性的、具有极大拓展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编”的活动。

如《会走路的树》,结尾是小鸟停在小驯鹿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中。这个结尾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小驯鹿带小鸟回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小鸟见到小驯鹿的爸爸后,会讲些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编故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编”的活动必须在学生完全理解了童话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一般都安排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一定要有机组合、合理安排,各个环节活动时间一定要充足。学生活动中,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工作。

四.让学生做演员“演”童话

演是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语言将文中词句意思、课文内容、角色特点、角色语言、角色情感等表现出来,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内化和再现的过程。对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特点、体会角色语言、角色情感的表演,则应放在学生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时候来进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入情入境,表演才会真情流露,表演才会取得成功,才能起到应起的作用。

如教学《云房子》,不妨让学生戴上小鸟头饰,使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这时,教师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亲爱的小鸟们,看到这么多白云,你们最想干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教师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看看小鸟们是怎样造房子的。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便示范造房子,学生跟着做动作。捧一团白云铺地板,四周造起高高的墙,开一个小门,再开一扇窗,屋顶盖好……学生兴高采烈地做砌墙、铺地板、盖屋顶的动作,有的还发出“哎哟,哎哟”用力造房子的声音。教师给学生创设了情境之后,可由“扶”到“放”,请学生们自己来造,随便造成什么式样,造在什么地方,造多大,都可以。学生们就更来劲了,有的蹲在地上,有的靠在桌边,有的独自设计,有的同桌合作,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真切而热烈。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表演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创新,思维那么活跃,表演那么逼真,真正融入到了课文之中。

应注意的是,演的活动中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地全体参与,体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思想。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几个优生的表现舞台。这就需要教师要事先预设好演的活动形式和组织形式。要重视演的质量。演的活动应该是师生全身心投入的活动,而不应只是造气氛,摆花架子。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做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真正入境入情,真情流露。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特殊的地位。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童话世界,才能感受童话的童心童趣,才能领略童话的美妙和神秘。通过一系列的综合训练,可以促使学生爱童话,学好童话,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创造能力和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充分发挥童话的教学功能、认识功能和启迪智慧的功能。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把学生真正带入一个穿越时空的神奇境界,让学生在童话的世界中自由地遨游。

第二篇:初中生物 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论文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让学生动起来

摘要:“活动化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大都冠以“课外”前提。如何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了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 活动化教学 动点 动法 存在问题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外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活动教学先后在课外活动、活动课、活动、活动类课程、科学探究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但在具体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生动活泼地去探索,积极热情地去交往,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们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不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3.“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如在探究《人的反应速度》时,我首先在前面表演了抛接硬币,一个、两个、三个,其中我有成功、也偶尔有失败。成功时,同学们为我鼓掌,失败为我叹息。此时,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动点”,当我刚停下,许多同学争着“试一试”。当即请两位同学上台比赛。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此时自然引出课题,再顺势启发:反应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想探究反应速度在哪方面的问题?学生:“反应速度与人的性别 1

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高矮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注意力有关吗?”“反应速度与心理素质有关?”“反应速度与手指长短有没有关?”等等,全班一下提出了39个不同的问题。人文、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放飞学生心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发展。紧接着我鼓励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实验。整节课大家在快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4。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同学们根据经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动点”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我国非典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5.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动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节课,我会更改电脑桌面背景,将生物科技成果与生物科学家作为桌面,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活动,极大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很多疑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也真正活起来。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教师课前收集大量科技录象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试管婴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生物活动教学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2.2 设计“动法”。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几类活动:

6.〈一〉游戏类。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如我们采用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编制食物网和“一个也不能少”,跟我做生态球,猫和老鼠、听声音比赛,神经调节系列活动等等。〈二〉 制作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俗话说:心灵手巧。训练手就是训练脑,“十指连心”手巧才会促进心灵。在课堂上,我们设计许多制作活动,如:细胞模型、人体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我们设计《跟我做生态球》的活动,目的在使学生在制作“生态球”及观察中认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真正含 2

义。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知识的兴趣,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环境观念,提高环境意识。首先,老师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生态球图片和自制生态球,吸引学生兴趣,再利用FLASH 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瓶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通过讨论、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制做生态球,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直接体验与感悟,是难以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特殊功能与价值的。〈三〉探究实验类。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结构和成分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探测脉搏与运动关系,探究反应速度„„。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们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作了相应改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实验时,因为当时季节问题,鲫鱼比较少,价格较贵,所以我们选用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当时教师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方法一:“让鱼在染了红墨水的烧杯里游一会,再放回清水。”;方法二:“将鱼放在桌上蜡盘,因为蜡盘面积大,水浅 ”;方法三:“用手挡住鱼不让游动”;方法四:“用桌上绑鱼鳍的塑料片拦住鱼”;方法五:“用手抓住鱼,直接往鱼口滴墨水”;方法六:“减少水,使鱼游速减慢”。并且对老师介绍的方法提出建议,认为直接滴墨水方法太粗鲁,容易伤害小鱼。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以及不盲从,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四〉 设计与创作类:我们开展了生物园设计、宠物条件反射建立设计,新的动物运动方式设计与制作、动物通讯方式探究方案设计、营养食谱设计„„ 此外还有调查、分析讨论等等。以上的各种活动过程需经历亲身实践,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综合过程,眼、脑、手、全身并用才能完成。其中动手实践是个核心环节,体现了活动的本质特点,离开这一环节即失去了活动的特点。总之,课程中生物学科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它的结论中,更在于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之中。知识永远是一条河流,它在不断地演变、充实和发展。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帮助其学习和获得镌刻在其中的情意、态度和认知能力。这些仅靠接受和记忆学习都是不能获得的,只有通过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亲身直接体验才能获得。而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作为非中考科目,学生学得轻松,乐学、爱学。

7.存在的问题(1)课堂组织。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扩大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活动中学生情绪激昂,教师如组织不当,容易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忽视学习目标思维内化活动。要做到形、神结合,形散而神不散。师生需要默契,老师更需要有较强组织能力。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很好地控制。(2). 课堂评价。由于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兴趣爱好也有差异,从而导致在生物课堂活动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进度与产生效果产生一定差异。因此,在活动中如何及时、科学地评价课堂活动化教学效果,具有一定困难。

(3).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生物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因此活动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老师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但是对于新课程,3

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资料,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会遇到很大困难,深感自己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故往往会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搜集资料,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

参考资料:

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下册教材。

2、《愉快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3、《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4、《活动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激情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激情进入语文课堂教学

我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落叶》一课:整整几十分钟,窦老师似乎忘却了时间,忘却了自我,沉醉于小动物们与落叶在秋天共舞的童话世界里。窦老师把激情贯穿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一节课我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风光。窦老师激情四射的课堂教学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我深深地思考:激情是什么?窦老师的激情来自哪里?并引领我不断地探寻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激情充满活力?

一、激情不是情绪,是热爱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内心肺腑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对知识的热爱。”语文教师虽然不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虽然不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索,去感悟。对任何一位语文教师来说,他讲《匆匆》,他就应该是朱自清;他讲《草原》,他就应该是老舍……教师本人应该“语文化”,并自然而然地去感“化”学生。而这种“语文化”,就包含着教师对语文的热爱与激情。

语文课需要激情。我在想,平和宁静就没有热情吗?人说热情是激情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只是由于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不一样。纵观一些老师们的课堂,不是有声有色就是娓娓道来,如知

名的于永正老师,魏勇老师、薛法根老师……无论他们怎样的风格不同,却都把课讲的高潮迭起,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富有魅力。我发现这是因为他们有了一种特别的热情,会欣赏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感到兴奋,自主地用其嗓音去强调关键词或概念,用其眼神赢得学生,用其底蕴吸引学生,用其灵动的课堂打动着听课的老师们。热情使他们成了颇具说服力的雄辩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就是热爱儿童。”这时候也许他慷慨陈词,也许侃侃而谈,也许和风细雨,但是,此刻的他一定是充满激情的。

比较以上老师们不同的课堂教学,在此可以说:对教育的热爱是激情的基础。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二、激情不是激动,是执着

叶澜先生说:“对教师来说,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都应该是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细细琢磨叶老师所指“生命意义”一定是指精神生命范畴中的一种状态——如青年人一样的朝气蓬勃,如梁启超讲课时的激动不已,也如叶澜老师那样的婉转深情,但绝对不是“振臂高呼”等“体力活儿”所表现出来的激动场面。叶澜老师已经年过六旬,从她身上,我们看得到的是年轻人拥有的向上的活力。前些天有幸听到她的报告让我记忆犹新,她深情地说:“我把整个人生,所有生活都变成有学习意义的生活,保持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

就会闪亮。”这是充满生命激情的人生,这是对激情最好的解读呀。这激情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执着,如春风吹皱一池春水,让生命流动起来,活泼起来,以执着激发情感,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

三、激情不等同于热闹,是引领

分析当前语文课有些老师为了体现激情,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让课件取代学生阅读,整个课堂被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占据着。但我们不要忘了,教师的演说、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只是起着引导、辅助作用,我们的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阅读中去,而并非教师一腔热情地表演。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在学习《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费了很大的功夫制作了一份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那悲壮的场面。熊熊的大火,隆隆的枪炮声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回归到语言文字当中,学生并没有从语言文字中体味到场面的悲壮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语文课上的激情应是师生和文本之间共同演绎生成的体验性的激情,是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智慧的交流。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

四、激情并不缥缈,它需要依托

语文课需要激情,它能有效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我们在运用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杜绝盲目性,想方设法增强它的实效性,不妨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1、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作者感情

语文教学需要激情,首先要求教师沉迷到文本中去,只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充满激情,才会在课堂上激起学生的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确,从古到今,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诗人、作家的笔墨,饱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名篇佳作,如《草原》、《匆匆》等篇目。我们应根据文本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用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思感化自己的灵魂,并以此来打动和感染学生。

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要想对文本有一个正确而深入地解读,老师本身的文化素养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广博地读书,广博地涉猎,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胸有诗书气自华”,也惟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积累,才能使我们的谈吐优雅,风度潇洒,也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2、精心设计导语,牵动学生感情

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是语文教师打开学生情感闸门的钥匙,激起他们内心情感的浪花,找到拨动学生胸中情愫的艺术技巧,它可以使一节课引人入胜,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3、声情并茂朗读,激起学生感情

语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就是朗读,语文教师的朗读如果是声情并茂的,就会从听觉上感染学生,学生在聆听老师的朗读时感悟真情,汇入自己的情感,产生感情,进而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如教授《十里长街送周总理》一文时,当我伴着低沉的哀乐声,以悲痛、哀婉、缓慢的语调朗读完全文时,早已是声音哽咽、热泪盈眶了,学生们也不禁受到感染,情动于哀,泪眼模糊了。此时,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达到了完全共鸣: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给人们带来巨大悲痛,人民对周总理的思念、怀恋之情,已深深铭刻在学生心里。

4、品味斟酌字句,体会作者感情

一篇精美的文章就如同那枝繁叶茂的大树,则绿叶就是那丰富多彩的词语,树枝就是琳琅满目的句子,“树叶、树枝”与树干血脉相连,相互依靠,彼此支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如此的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细心品味,深入研究,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共鸣,思想上的受到启迪,进一步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达到学生所感受之情与作者所要抒发之情和教师所要引领之情的和谐统一。例如《荔枝》中有这样的句子:“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看似简洁的一句话,但这里却包含着对母亲深深的回忆,那是对母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结合文中句子,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回忆再读这句话时不禁感慨万千。

5、积极创设情景,感染学生之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决不只是用语言表达就完全可以的,而是应当运用多种方式,如图像、图片、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以及表情的演示等综合方式,来创设气氛渲染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如临其境,进入到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深入探究和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在讲授《迷人的张家界》时,我设计了让学生伴着优美音乐阅读文字,并观看张家界的风景片,使学生将文字与客观形象结合起来,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闭目静听、神游佳境,产生赏心悦目、欢欣明快的心里愉悦,从而从内心里产生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意境,将感情倾注于语文课中的具体事、物之中,把感情转移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领学生将自己的心也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进入情境中去感知其中的事、物,明白其中的情景而通晓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6、启迪学生联想,触摸作者感情

一个想象丰富的人,能够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或幻想出从未有过的形象。教师要树立在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意识,注意对他们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根据作品中具体的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和完善作品中的形象,把作者的情思化为学生可以触摸、理解的真情实感,因为联想如同活化知识的酶,教师千万不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知识、结论,一古脑儿的塞入学生的脑中,捆绑、限制住学生的想象力,而应该是千方

百计地让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的神思飞跃,尤其是对在课堂上出现的“神来之思”,要多加赞扬与鼓励。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让学生补白想象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如何在大年夜卖火柴的情景,当学生切实地去想象时,对小女孩可怜的形象体会就不言而喻,对她产生的同情也溢于言表。

总之,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它是内心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激情如火,熊熊燃烧;激情似水,汹涌澎湃;激情若风,遒劲浩荡。激情进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会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人教版新课标

课外阅读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它不仅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各门学科的学习,还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美国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又聋又哑,她写过这样的话:“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宽阔的海洋。”课外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阅读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

一、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要想把学生领进阅读的殿堂,在阅读中探究典籍的来源,汲取其中的精华,品味读书的韵味。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过程。那么,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是必要的手段,引导他们快乐阅读是关键。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智力,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研究,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地培养学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

(一)、故事激趣

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知识储备有限,特别喜欢听故事,老师可选择一些益智有趣的、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后,引导他们自己去看课外书。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结合课文《哪吒闹海》还可提出哪吒后来还发生了什么事?学生为了找到答案,教师可推荐《封神演义》或《西游记》来读,让学生自觉地从课外书中寻找答案。

(二)、榜样激趣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运用故事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将本班、本校课外阅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大家学习的身边榜样,用他们的读书事迹、读书成果、读书方法教育和感染学生。为此,我们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的评比活动,推出一批批读书明星。使学生感受到“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更行!”、“你读书好,我读书更好!”把读书看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情感激趣

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比如: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让学生产生共鸣;倡导学生多逛逛新华书店,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快乐,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读书的渴望,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四)、展示激趣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既能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从而养成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促使他们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开展诵古诗词、给画配诗、给诗配画、做书签、古诗文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举办读书笔记评比会、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开展“我是故事大王”的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些做法将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而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从而乐读、善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二、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环境氛围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隐性的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班级、校园的建设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功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班级图书角,浓郁班级读书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阵地及乐园,为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做到人人有书读,个个方便读,我校每个班级都建立有图书角,确保了人人都有机会读好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不必为买书发愁。学生可以自由地阅读,个个融入书海,不亦乐乎!

(二)、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浓郁校园读书文化

校园环境是学校的重要隐性教育课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努力使一草一木、一墙一壁、一路一径都发挥文化教育功能,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三、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

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过程中,既要注意激发和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读物。

(一)、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

有益于身心发展,即有益于培养健康和有益于智力发展,有益于语言发展等,在这个前提下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读物,向中年级学生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等读物,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二)、有益于课内学习的读物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自由驰骋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拓宽课外阅读知识面才能举一反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们就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

1、读课文中人物的故事。如学了《轮椅上的霍金》后,让学生找一找霍金的故事读读,既可以丰富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又加深对人物的印象,促进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2、读与课文内容直接联系的作品。如学生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后,向学生推荐《昆虫记》,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伸。

3、读与课文知识有联系的课外书。如学习了《拉萨的天空》后,让学生阅读有关布达拉宫和西藏的书籍等。

四、教会学生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一)、培养读书的积极态度,认真投入

只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把信息变成自己的东西。

(二)、教会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教师应多指导学生将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课外阅读时养成边读边做笔记的好习惯,必将终身受益。

五、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

时间是课外阅读成功的保证。很多小学生普遍反应:我们没有时间读书。看看现实,也难怪他们。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童年时期。一天中,听完课,做完老师和家长们布置的作业后,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尽情地玩乐。对他们来说,比起白纸黑字的书本来,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更显得轻松,不费脑筋。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保证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固定阅读时间

我在班级内进行了尝试:每天中午将抽出一定的时间为“师生共读”时间。一到时间,大家都必须坐在教室里,手捧自己心爱的课外书籍,静心阅读。刚开始时我每天要检查是否带了书籍,检查阅读态度是否端正,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检查渐渐地都不需要了,甚至有好多学生纷纷提前来到学校进行课外阅读,他们说: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二)、压缩课内阅读时间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曾经介绍说过:自己一般只花一学期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就教完教材,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啊,其实,课内我们所教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就是为了运用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啊。学习魏老师的方法,我仔细地钻研教材,锁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不仅课堂的效率提高了,而且节约出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此基础上,我将一定的语文课开辟出来,改为“阅读指导、交流课”,专门用于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倍增。

如今,我班的孩子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普遍提高,由原先提到读书就唉声叹气,到现在看到书籍就眉飞色舞,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只要给予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将他们从课内阅读的重压下解放出来,他们都会从内心爱上阅读的。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学生安全教育人教新课标版

安全,不可大意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每天安安全全、健健康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稍不注意,安全就悄悄的离我们而去,危险也就悄悄地向我们靠近。所以我们对安全绝不能忽视。

居家生活,每天几乎都能听到父母对我们的嘱咐:无论做什么都要小心。学校生活,每个星期的班会上都能听到关于安全的话题:怎样才能做到趋向安全远离危险。

危险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在家中要注意防火防电,在外面还要注意不要见树就爬,见高的物体就上。我们也许会觉得这没有什么,但是只要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危险的误区之中。水、火、电这三种常常是灾难的触发体。其中水是夏天最好的东西,在夏天可以用来降温,所以人们常常到水库或河渠进行游泳,溺水事件也就在所难免了。冬天容易发生的是火灾和电伤人事件。冬天寒冷,人们想用火取暖,加上天干物燥,因而极易发生火灾;随着各种各样用电器的普及,人们的家居生活、工作学习也就变得快捷、方便,但使用不当就会反受其害了。更不要说司空见怪的交通事故。其实,这些危险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遵守规则,就不会发生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了。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只要我们稍不注意,就会有危险。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用心爱心专心 1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读、想、编、演”相结合,让学生进入童话的世界_人教版新课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读、想、编、演”相结合,让学生进入童话的世界_人教版新课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