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美术上册“设计应用”《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上册“设计应用”《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上册“设计?应用”《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第六课,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它是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它取材方便,制作快捷,只需一张纸,一把剪刀,通过折叠后设计简单的图案,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装饰性和艺术都很强。不但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课标解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在一~二年级的目标是尝试用不同的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在这节课中学生能学会利用剪刀等工具进行制作,学生既能学习折,又能具体动手操作,还有一定的设计绘画成分,能充分的体现课标的内涵和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该年级学生在一年级时没有完整的进行美术学习。经过课前了解,学生们没有上过手工课,分不清手工纸和彩色卡纸;不会灵活使用剪刀等工具。但学生们对手工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正处在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和了解剪纸艺术中团花的基本特点,掌握剪纸团花的基本方法如:折法、画法、剪法及设计等方法
2.过程与方法
A 通过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通过观看剪的过程和学生自己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尝试体验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3.情感、太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通过接触和制作团花作品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艺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团花纹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团花折叠的方法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出团花的折叠方法和纹样的设计。通过师生共同演示来体会不同纹样能使团花作品呈现不同效果.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团花若干、手工纸、剪刀,课件,透明水色,宣纸等。
2.学具准备:手工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剪纸”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作品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教师展示剪纸作品(有团花,有的不是团花作品)(课件),学生欣赏。简单介绍剪纸的历史。
剪纸起源于我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大家看这些作品中有一些作品是对称的,有的不是,有的是圆形的可有的不是。我们把这些圆形的对称的剪纸作品称作团花作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剪圆形的团花作品。
出示课题《百变团花》(点击课件)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欣赏
启发谈话: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灵巧的手剪出美丽的团花来美化他们的生活。(点击课件)欣赏:《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
问:这两幅图你看到了哪些图案?(马、猴子)
【设计意图:了解团花有哪些图案,加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
2.出示图片,问:这张剪纸剪的是什么?(鱼和莲花)
介绍:象这些有鱼、莲花的剪纸我们称为“连年有余”,表达人们希望生活富足有余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在艺术作品中人们利用一些字的谐音表达美好的寓意】
3.师:欣赏了这么多的团花作品,老师也想来露一手,剪一剪。
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展示制作步骤、方法,激发学生对制作的兴趣】
4.学生合作探究:请小朋友翻开书,自学书上内容并和同组小朋友探讨制作方法。
生总结汇报:先“折”,再“画”后“剪”(师板书:折——画——剪)。
5.研究制作:
A 折(板书)
(1)用什么形状的纸折?怎么折?折了几次?还可以多折或少折吗?(一般按纸张大小和薄厚来定。最少折3次,多的可以十几次)
(2)除了这样对折的方法,还有吗?(学生演示)
(3)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纸,学着刚才的折法来折折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学,做小老师将书上的介绍来演示出来。同时也请爱探究的孩子来说说其它的折法,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B 画(板书)
师:对照书中最下面一排图形是制作团花时常用到的花纹,看看这幅团花作品上面有哪些花纹?你能把找出的花纹指给大家看吗?(飞燕纹、柳叶纹、三角、圆点。)
老师就选择里面的几个图案画在扇形的纸上。
边画边问:你发现老师把图案画在哪儿了?(角的两边),左右的图案现在都分开了,能连在一起画吗?为什么?(会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书上的纹样,老师选择书上的纹样来示范,一方面加深对这些图案的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图案简单易学,很容易掌握画团花图案的规律,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C 剪(板书)
(1)剪纸时沿着什么剪?
(2)我们现在剪掉的,就是刚才画的图案。
剪好,展开。觉得怎么样?
那么你也来试试吧!
三、艺术实践
动手实践:大家共同完成“花树”作品。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说:如果把这棵大树比喻成我们的班集体,那么大家就是其中的一员,现在大树长出了茂密的树叶就要开花啦!希望大家一会儿用我们的巧手剪出好看的团花来装饰花树,有了大家的装扮大树才会更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花树这一环节的设计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的乐趣】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出现问题及时指出。
学生一边剪,教师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公开纠正,对剪的好的作品公开提出评价和表扬,并要求学生将剪好的团花作品粘在老师画的大树下。(这个辅导评价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中也是第一次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展示作品:(粘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评:看看那个团花最吸引你,为什么?
总结:大家是不是发现我们今天剪的团花作品,他们都有一些相同的和不同的特点呀,(学生观察回答)是,相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圆形的,每个圆形里的图案都是对称的。这些团花剪纸中,你能找到一模一样的吗?——其实同一个图案,只要粗细、长短有一点不同,制作出的团花就会有不同。所以我们称团花为“百变团花”真是一点都不夸张。(板书:百变)(这时对全体学生的一个总结性评价,是第二次评价在这次评价中一定要确定一到两幅特别好的作品进行放大性评价,还要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装饰自己的书桌、窗户、笔盒等)【设计意图】 通过直接的比较,总结出“百变”的特点,起到点题的作用。
四、拓展
1.启发谈话:团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说说这两个团花的图案是什么内容?(课件)《福禄寿喜》和《喜字团花》
提问:这两幅团花通常用在什么地方?(生日、结婚)
小结:不同的团花使用的场合也不一样,《福禄寿喜》用于(生日祝寿),《喜字团花》用于(婚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了解不同的团花可用在不同场合,提高学生对团花艺术价值的了解。
2.继续出示图片,了解团花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五、总结评价
(这是第三次对学生总结性评价,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实现,如果没有时间就可以让学生自行回家体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得到了几颗星?(大屏幕展示评价表):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剪纸的相关知识
☆能用自己的巧手制作漂亮的团花作品
☆我愿意与我的小伙伴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悦
☆我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我能做到讲究卫生、注意安全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得到了几颗星。
今天我们学的团花,图案和制作都是最简单的,如果要制作这样的团花,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所以我们课后还可以继续去研究团花剪纸的制作,继续去了解团花剪纸的艺术。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合作意识,肯定自己,弥补不足。
附 板书设计:
百变团花
剪纸方法:折 画 剪
剪纸符号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充分体现图文并茂、直观明了、生动有趣,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内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第二篇: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百 变 团 花
教材分析: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3、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2、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学情分析:学生喜欢自己随意创作,教师可将规律告诉学生并让学生理解后大胆创作。
教具准备:剪刀、彩纸、卡纸,胶棒、吸铁石、PPT。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谈话导入:老师穿着贴满剪纸团花的衣服,引起学生注意。问:同学们看一看老师今天的着装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上面有好多剪纸作品。
对今天老师的衣服上贴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剪纸作品,他们叫团花。这些团花有很强的装饰效果,除了装饰在衣服上还可以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课件出示团花的应用。(比如餐具、邮票、抱枕等等。)美丽的团花象征着团圆、幸福、吉祥,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走进团花的世界。
二、板书:百变团花。
2、出示实物,了解团花知识。
出示团花图片,问:同学们简单总结一下团花的特点?远看团花似锦,近看花中有花。什么是团花?“团花”属于民间剪纸。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对角折叠二次、三次、四次不等),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这是团花剪纸。出示图片《对马团花》。我国最早的剪纸是新疆出土的南北朝时期剪纸。这种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同学们你们想自己动手剪一个漂亮的团花吗?
下面老师教大家剪团花。
三、学习新课:出示课件,了解剪团花步骤:
第一步:折(三折法,找中心点和开口)
1、课件欣赏,分析折、剪方法:
师:你会看图折纸吗?折了几次?学生观察回答。出示课件,学习三折团花。教师演示三折:强调中心点和开口的方向。第二步:画
2、指导学画纹样:出示课件纹样的设计(这些纹样是我们的祖先受生活中事物的启发创作出来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不同的纹样。)画圆形团花、方形团花的设计。
画纹样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左右两边的纹样不能画通,左边画出去从左边回来,右边画出去从右边回来。开口和中心点不受限制,我们可以任意去画。
开口和中心点演示两种画法,可以是半圆形也可以是锯齿形等等。第三步:剪
3、剪团花:根据我们所画的纹样剪出我们想要的部分,切记除了中心点和开口,中间不能剪通。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
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做示范,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剪出了一个团花。
四、教师示范总结: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中心点,再画细部,剪时要慢要细心。
五、学生动手设计图案:剪出不同大小不同纹样不同外形的三折团花作品,并试着用剪纸团花表达你美好的心愿。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展评:
1、自评及互评:看谁的团花剪得好看又有新意?
2、用自己的制作的最漂亮的团花,装饰花瓶。
七、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剪团花,并用自己最好的作品装饰花瓶,使花瓶非常漂亮。假如我们像装饰花瓶一样装饰我们的学校,只要我们做一个有礼貌懂礼貌的孩子,我们的学校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第三篇:《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 魏 蘅
教材分析:
剪纸源于我国,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剪纸,作为一种民族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剪纸作为当代的一种美育手段,对启发少儿的想像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取一张纸,用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只需一会儿功夫,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欣赏展示法、师生演练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团花数枚、自制传统窗户、自制步骤图、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奖励的贴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创设情境,谜语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宝贝”,一把剪刀,一张纸。“一把剪刀,一张纸,转眼就成一幅画”你们猜一猜老师说的是什么?
学生好奇地猜测。
(播放课件)师小结:这是就是剪纸艺术,一把剪刀,一张纸,把我们带入了神奇的剪纸团花的世界!因为团花的图案千变万化,所以又称“百变团花”。
出示课题:百变团花
[教学意图]:从认识制作团花的用具引入,设置悬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一把剪刀,一张纸和一个梦想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奇妙的剪纸世界。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
(一)、欣赏分析: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更多更美的团花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欣赏《对马团花》、《对猴团花》
团花在我国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幅作品就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创作的剪纸团花,造型古朴、生动有趣。
师提问:这些团花中有什么图案?团花有什么特点呢? 师生共同交流
2.欣赏团花《连年有余》
师提问:这朵团花中有什么图案?猜猜它们代表什么含义呢? 学生交流。
师小结:有莲花和鱼的图案,寓意连年有余的美好心愿。师提问:欣赏了这些团花,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学生小组交流,请小组代表说说感想。
欣赏了这些作品,我一方面敬佩我们祖先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创造出这么美的团花,另一方面魏老师也深深的爱上了剪纸团花这门艺术。现在我也会剪团花了,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们想不想看看魏老师的团花作品呢?
3.欣赏教师作品《幸福花开》。教师展示自制大型团花作品。师生交流图案内容和寓意。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欣赏传统团花,使学生感受团花的特点、认识团花的图案内容、了解其含义,提高审美情趣。欣赏老师制作的大团花,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对团花有更直观的了解,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创作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 1.分析制作步骤
师:别看这些团花的图案这么复杂,其实它们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基本是一样的,只需要三个步骤。你们猜猜哪三个步骤?(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请学生猜一猜)教师课件出示“制作团花三部曲”: 折、画、剪
(1).研究折法:出示折叠步骤图,学生分组研究折叠方法。(比赛哪组折的最快)请个别学生在讲台前示范自己的折法。
(2)研究画的方法:
教师提示:找好中心点,先画外边缘,再画内图案。
认识基本花纹:毛毛纹、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羽毛纹、飞燕纹、瓜子点、三角(和老师一起大声的读出它们的名字)
(3)研究剪的方法:(播放课件)教师提示:先剪外边缘,再剪内图案。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突破本课重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团花的“折、画、剪三部曲”,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
三、创作实践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试试,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哪组做的团花又多又漂亮!
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设计能力和动手的能力。
四、展示评价
1、师生交流:你们知道人们剪这些团花有什么用吗? 学生发言:过年的时候贴在窗户上。
(教师出示提前在纸上画好的民间的大窗户)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过年时贴窗花的气氛吧!比一比哪组的窗户贴的最漂亮!(播放欢快的民乐《喜洋洋》)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在“窗户”上。
[教学意图]:在欢快的《喜洋洋》音乐声中,学生通过贴窗花活动,感受民间节日里的喜庆气氛。增加学生快乐的体验!
2、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你喜欢哪件作品?你这节课有那些收获? 学生交流、评价。
[教学意图]:通过“贴窗花”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的活动,使学生学会赞扬、学会欣赏、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思路,保持兴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锻炼交际能力,学会自评与互评,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拓展:
1、你知道团花还能装饰到什么地方?
(窗户上、黑板报上、花瓶上、笔筒上、送给老师或朋友……)
2、我们在团花上添画上几笔,就可以变成一幅幅漂亮的画。(出示团花添画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制作团花,用团花装饰和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传统剪纸团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团花焕发新的艺术魅力!
第四篇:《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剪纸语言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三、时:1时
四、教具: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找一名同学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小礼物。
师:同学们,这是老师为你们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
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剪纸作品外形接近于什么形状呢?
生:圆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像这样外形以圆形为主,经过多次折叠而剪出的剪纸作品叫做团花。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团花的世界。(出示题。)
(二)观察分析探究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的剪纸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请大家看图片资料(出示图片:对马团花和菊花团花。)
一千多年前的人们就能够把这么复杂的图案用纸剪出来,可见那时候的人们是多么的心灵手巧,多么的了不起。
(出示图片)因为团花寓意着团团圆圆、吉祥喜庆、和谐美好,所以人们多把像鱼、喜字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放到团花里,从古至今人们逢年过节的时候就会剪团花贴团花。
设计意图:了解团花的寓意
(三)探究学习艺术实践
、外形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团花都是圆形的,要想学会剪团花,就要先把纸剪成圆形或接近圆形。你们会剪吗?
生:会。
师:现在老师找一个同学给大家上台演示,请你只剪一刀,就把它变成圆形,谁来?(生动手实践)
同学们仔细看,边做边给大家讲好不好?---好,打开----我们看他剪的很圆,是不是,好,真棒,我们为他鼓鼓掌吧。
老师想和他比一比,也剪个圆,看老师剪的圆不圆。咦,怎么回事??谁来告诉我,---原来是因为没有找准中心点。
团花是以正方形纸的中心点为顶点,连续对边对角折叠,剪的时候一定要找准中心点。
设计意图:了解团花的含义。
小结:原来把纸折起来剪是个好办法,大家猜猜对折一次,两次,三次,哪种剪得更圆呢?谁能不能总结一下:折纸的次数和剪得圆不圆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折纸的次数越多,剪得就越圆。
2、花纹
师:那么这个圆纸片算不算是团花呢?和信封里的团花相比哪个漂亮呢?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没有花纹。
师:对,我们还要装饰上花纹。因为我们今天的题叫百变团花,你们说重点是在哪个字上边才体现团花花纹的多样性呢?(变)出示:板书---纹样。
我们观察这幅团花作品里的花纹
有月牙纹、毛毛纹、柳叶纹、圆点、瓜子点、三角等。
再折叠好的纸上,画上了花纹后,我们就要开始剪了
打开,一幅团花作品就做好了,会了吗?我们欣赏几幅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想不想动手剪了?
六、学生实践
用折、剪团花的方法,做一朵花纹、外形好看又有新意的团花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七、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展示,自评、互评、师评。
八、小结
大家的作品都非常漂亮,各有各的特色,非常有创意。同学们下后可以把你制作的漂亮的团花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第五篇: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美术《百变团花》(若羌县第一小学 吴晓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团花剪纸的特有美感,了解团花的结构特点和剪纸艺术语言,学习用折、剪等方法设计团花剪纸。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与感悟中学习团花的折、剪规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感受剪纸文化的美感中,感悟丰富的剪纸艺术语言,提高学生对剪纸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在剪团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团花剪纸的美感及折、剪方法。教学难点:团花纹样的设计及情感表达。教具准备:彩纸、剪刀、课件 学具准备:彩纸、剪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展示团花剪纸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是礼仪之邦,朋友见面要送一份见面礼。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
教师展示团花,问:谁知道这件礼物叫什么? 出示课件:看,这就是团花剪纸。
美丽的团花象征着团圆、吉祥、幸福,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百变团花》。课件出示呈现剪纸造型的课题《百变团花》。
三、讲授新课:
1.学习经典,了解团花的历史,感悟团花的精细之美。欣赏精美的团花艺术作品,学习传统团花图案,提高学生作品质量。
课件出示:欣赏《对马团花》和《菊花团花》,了解团花的历史。这些马的图案,菊花的图案造型多么生动,它们是我国新疆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团花作品。
2.出示各种团花,介绍团花的寓意: 人们总是将自己对生活的美好祈盼以各种图案形式通过团花展现出来。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内容。①《花开富贵》 ②《连年有余》
借助图片向学生介绍传统团花作品及托物寄情这一中国传统的表达美好含义的方法。
③花瓶 象征平安 ④蝴蝶 象征幸福 ⑤葫芦 象征福禄
⑥和合如意 ⑦福寿双全 ⑧双喜临门
你们想不想学做团花剪纸啊?准备一张正方形纸,我们来试试吧!
四、学习尝试: 1.学习折纸方法。
老师这里有剪团花的秘诀,大家想试吗?我们先来看四折团花折法的秘诀。
(1)课件展示四折折纸方法示意图及顺口溜:“对角折,对角折,再对角折。”
教师做示范,教学生一步一步的折。(2)课件展示三折折纸方法示意图。教师做示范,教学生一步一步的折。
(3)教师折法总结:折纸时,以正方形中心点为顶点,连续对边折对角折都可以。
五、学生作品欣赏。
六、认识剪纸纹样:
聪明的劳动人民,早已总结出许多能使我们剪制的团花变得精美、漂亮的经典纹样,只要选取其中几个纹样进行组合、剪制,就能使我们的团花变得非常美丽。1.课件展示:花纹图案----毛毛纹、飞燕纹、瓜子点…… 2.这些纹样是我们的祖先受生活中的事物启发创作出来的,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吗?
3.学生学习使用传统纹样对团花作品进行创作。
六、剪法总结:
剪纸时,在折好的纸的左右剪下各种形状,注意不要把纸剪断。中心部分与开口部分剪纸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剪。
顺口溜:“左剪下一块不到头,右剪下一块不到头,上下随意任自由。”
七、艺术实践:
1.学习折、剪团花的方法,做几朵大小、花纹、外形都有变化的团花剪纸。
2.试着用团花剪纸表达你的美好心愿。3.作业展评:
(1)让学生大胆的尝试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想法及创作中的得失。
(2)学生互评:站在自己喜欢的团花作品前,给大家讲一讲喜欢的原因。
八、拓展:五折团花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