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珍惜学习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受教育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知道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法律依据。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通过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读当前我国相关公民受教育状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思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受教育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利益,更关系国家的命运和利益,从而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联系社会上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例,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通过对依法施教事例的分析,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招聘广告
招收道路清洁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月薪300元。
水泥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工资每月400元。
软件公司招聘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8000元。
南京华工学院招收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10万元,配备别墅式住房三室两厅。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谈上述材料对自身的启示)
师:在当代,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也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
讲授新课:
1.维护受教育权利
学生活动:
(1)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举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犯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有哪些。
(2)让学生回顾上一框所学内容,讨论:如果中学生自己不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会怎样? 得出结论:中学生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
(3)结合课本案例,让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自己受教育权受侵害的情况会怎么办。(启发学生去总结维权方式,帮助学生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回答)
方式一:寻求老师帮助
方式二:寻求同学朋友的帮助
方式三:寻求亲戚居委会及有关行政教育部门的帮助
方式四:运用法律武器将父亲推上被告席
(其中,方式一二三都属于非诉讼方式)
得出结论: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4)结合课本提出的一个以学生以群体为单位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案例,设问:该校学生的受教育权被侵犯了吗?为什么?
讨论: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应该怎么办?(引起学生对该种情况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生回答:略
师:通过上述学习,我们要懂得:受教育——作为我们的权利,一我们不得随意放弃;二在它受到侵犯时我们必须尽力维护。同时也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小公民,适龄的少年,我们还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履行受教育义务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课本第三个材料,思考: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
(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进步使公民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应该非常珍惜。国家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大力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家长的努力保障了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所以,作为学生,为了自己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学生回答略 师:为了保障自己的受教育权自己的家长付出了什么?心血、精力、金钱„„教师对材料还可作一个小的延伸: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得到的国家和家庭努力予以保障的受教育权报有感恩的心。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1)学生阅读课本小刚的故事。
讨论:小刚拒绝辍学,对自己、家庭、社会有什么好处?如果小刚中途辍学,是否合法?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什么责任?
学生回答:从自己角度:履行了义务享有了权利,提高了自身素质; 从家庭角度:为家庭负责,有文化才能有前途;
从社会角度: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指导:小刚重返校园。在分析小刚拒绝辍学的好处时可引导学生从接受义务教育对个人和家庭以及社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受教育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进面认识到不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的,为此学生及家长都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2)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其中最主要的三项是什么?
学生活动:“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到”的活动。
(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落实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师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出发,实事求是地写出自己应该做到的,使活动更有实效。如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至少接受完九年的学校教育等等。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此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教师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要终身学习。
(帮助学生将初中学习的意义上升到为了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和为了祖国的繁荣的高度。)
课堂小结: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第二篇:八年级政治下册《珍惜学习机会》教案新人教版
新疆石河子市第八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新人
教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能力方面: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多元互动、自主探究、案例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维护受教育权利
(1)学生结合身边实际举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犯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有哪些。(2)让学生回顾上一框所学内容,讨论:如果中学生自己不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会怎样?得出结论:中学生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
(3)结合典型案例,让学生思考,假如你遇到自己受教育权受侵害的情况会怎么办。启发学生去总结维权方式,帮助学生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联系教材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中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4)结合课本提出的一个以学生群体为单位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案例,设问:该校学生的受教育权被侵犯了吗?为什么?讨论: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应该怎么办?引起学生对该种情况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履行受教育义务
(1)学生阅读课本三个材料,思考: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进步使公民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应该非常珍惜。国家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大力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家长的努力保障了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所以,作为学生,为了自己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师可用现身说法让学生理解过去教育条件之差,可结合《义务教育法》的修改让学生 1 了解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于材料三的利用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为了保障自己的受教育权自己的家长付出了什么?心血、精力、金钱……教师对材料还可作一个小的延伸: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得到的国家和家庭努力予以保障的受教育权报有感恩的心。
(2)学生阅读课本小刚的故事,讨论:小刚拒绝辍学,对自己、家庭、社会有什么好处?如果小刚中途辍学,是否合法?小刚及家长要承担什么责任?
教师可着重分析小刚的维权行为及与此相对应的结果:小刚重返校园。在分析小刚拒绝辍学的好处时可引导学生从接受义务教育对个人和家庭以及社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受教育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进面认识到不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的,为此学生及家长都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3)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其中最主要的三项是什么?通过“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到”的活动,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落实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组织该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出发,实事求是地写出自己应该做到的,使活动更有实效。可指导学生细化对自己的要求,如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至少接受完九年的学校教育等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此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4)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学生认识作为学生应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要终身学习。帮助学生将初中学习的意义上升到为了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和为了祖国的繁荣的高度。
(三)巩固与练习
(四)课外思考
我国近年来哪些措施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你打算如何对待学习?你在学习中面临的困惑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解决?
第三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政治下册教案无形的财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智力成果的涵义、表现及作用;了解智力成果包含的内容和怎样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的案例中学会依法维护智力成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尊重他人(包括外国人)的智力成果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教学难点:智力成果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船上坐的都是大富翁,只有一位学者,富翁们一边欣赏海上风光,一边炫耀自己的财富,学者听了一阵,淡淡地说:“我才是最富有的人,可惜我现在无法把财富拿出来给你们看。”富翁们一同嘲笑他。不久,轮船碰上海盗,海盗把金银财宝洗劫一空,富翁们顿时成了一贫如洗地穷光蛋。轮船漂进港口。学者在当地做了教师,哪些富翁则流落街头成了乞丐。
提问:这则故事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
总结: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知识和智慧比物质财富更加重要。相对于金钱,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财产而言,知识和智慧是无形财产。人类文明过程中,知识和智慧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智力成果,而这些智力成果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智力成果呢?
讲授新课:
一、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
1.智力成果的含义
活动:体会智力成果的含义和价值
过程:(1)出示一组由成语汉字组成的人体画像,并思考它们和工农产品相比有什么特点?它们有没有价值?
一身是胆 左右为难
总结:和工农产品相比,智力成果还有很多自己的特点。但是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相比较而言,智力成果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和文学艺术作品等。它们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体现出各自的价值和作用,关于这点,相信同学们也都有自己的深刻体会。
2.智力成果的作用
活动:介绍自己知道或者喜欢的智力成果并谈谈它们对人们的影响
过程:(1)学生发言总结
(2)补充相关材料并加以说明总结
总结:智力成果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我们个人的生活还是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们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力成果,更加凸现其重要性。品牌价值全球排名第四的IBM公司一年81亿美元的总利润中,仅专利转让就有17亿美元,相当于西安市两年多的财政收入。智力成果成为了巨大的经济力量,对整个企业,国家乃至世界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的保护,是对创新精神最有效的鼓励。各个国家也都先后通过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我们称为智力成果权。
3.智力成果权包含的内容
智力成果权,也称为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我国对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给予了很大的法律支持,对智力成果权的各项具体权利做了详尽的规定,维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有这样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我们公民更加应该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
二、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
1.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创造智力成果
活动:丁丁应该怎么做?
要求:阅读教材材料并思考相关问题
总结:我们常说有志不在年高,创造智力成果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我国鼓励青少年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并且,对于有特殊天赋或者是突出发展创造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学校等还应该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如果未成年人的治理成果权受到侵害,可以由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给予法律保护。当我们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这是维权意识的一个方面。但是,维权不仅仅是维护我们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同时还应该自觉地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2.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要主动寻求法律保护
3.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他人能够尊重我们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尊重他人的权利。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这点。盗版就是其中典型的行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曾经购买过盗版图书、软件或者音像作品呢?我们应不应该购买盗版呢?
活动:辨析是否应该购买盗版商品,讨论形成对盗版应该持有的态度
要求:学生联系所学四人一组进行辨析讨论,代表发言
总结:保护智力成果权,需要树立公众的维权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的同时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作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购买盗版商品支持了盗版行为,助纣为虐,同样构成了侵权。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就应该打击盗版,支持正版。
知识反馈:对多学内容进行总体回顾和总结
案例:北京的秀水街是一条有着较长发展历史的服装小商品商业街。去年,新的秀水市场的成立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近来,五家国际知名品牌因为商标侵权纠纷将秀水市场告上了法庭。日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这个案件进行了终审判决。
去年四月,国际名牌LV、普拉达、香奈尔等五家公司发现北京的秀水市场正在销售假冒自己品牌的商品。于是他们专门购买了一些假货取证,并将购买过程进行了公证,随即委托律师向秀水市场发出了一份律师函。
事隔不久,五大名牌的工作人员随后又在市场里买到了第二批假货,他们认为再次购假轻而易举,说明市场方面没有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于是联手向法院起诉,在追究售假商户侵权责任的同时,要求秀水市场与售假商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分别赔偿五个品牌各50万元,共计250万元。
一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秀水市场虽然为防止商标侵权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做到及时有效制止侵权行为,可以认定市场为售假商户提供了便利。判令商户和市场共同赔偿5原告共计10万元。
秀水市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过程中,秀水市场管理方提出,五大品牌提供的购买假货的公证书,并不能证明究竟是在市场内的明面销售还是在暗地里的隐性交易,市场隐性交易防不胜防,而五大品牌在取证时存在着“恶意诱购”的行为。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秀水市场关于暗中交易、恶意诱购的主张没有相关的证据,不能成立。最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嘉宾点评:本案中秀水市场应该负有监督管理的义务。发现一些侵权产品,一个是自己制止的义务,一个在自己能力有关的情况下,向有关部门反映的义务,那么这个案子里边,主要就是这个秀水街公司,他在履行他相关义务的时候是不力的,所以说他造成这个侵权后果,他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过这起打假官司不难明确的一个道理,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冒牌商品应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仅是商户、市场管理者,甚至我们消费者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我们都能够积极抵制假货,不盲目虚荣购买假名牌,假货的生存空间也将不复存在了。
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启发,保护智力成果权不仅仅是涉及个人利益,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以至于影响到国家经济的顺利发展。
第四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电阻
一、设计理念
1.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与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课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2.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电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由“电阻”、“变阻器”组成。本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打开探究之门情境——探究与发现——认知与实践——拓展与创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部分电学知识,能够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建立学生易于观察的模型,初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解决实际困扰学生的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科技发展事例的内容真实、与所讲授的内容联系密切;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建模的能力,逐步养成能通过简单模型来学习物理,体会物理的乐趣;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
(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了解其构造,学会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创造出滑动变阻器这一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器材
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自制电阻比较装置、铅笔芯、滑动变阻器、自制滑动变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语)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式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
2.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
(师)结合1再联系旧知及实物重新加深学生对导体、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结合2引思;能用铁或普通不锈钢材料来代替铜吗?从而打开课堂探究之门。
(“情境创设”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与发现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的导电情况。
过程:
① 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1);
②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灯泡的明暗去推断电流强弱,并发表见解。
发现小结: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换言之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意义概述:①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导电能力跟导体的种类有关;②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此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
2.研讨与发现。
目的:了解电阻。
过程:组织学生研读“电阻”框,并积极鼓励合作探究和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①电阻表示异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 ”,单位:欧姆(Ω);
②对第13页框表中所列的几种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的阻值数据提出猜想: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是否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此种教学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二是引导学生步入新的探究之门。)
3.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限它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过程;
①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2);
②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学生)发现:导体长度越长则电阻越大。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①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
②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三)、认知与实践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述实验的发现。(原则上应由学生给出)
设计选材:师生互动探讨材料选择。
主要材料选择:
1.可选择金属电阻丝,因为它的韧性和可塑性好;
2.为便于使用,又不影响导体电阻,需用绝缘体制作配套的固定装置。
设计过程:师生合作“制作”变阻器模型(见图3)。
1.绕线(目的:减小空间范围)
2.抽头。(目的:取不同阻值)
3.设滑片。(目的:可任取相应阻值)
4.装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
(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
学生讨论得出:
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几乎为零,且均无法变阻。应接A(B)和C(D);
2.若接A和C(D),则P向A移动阻值减小„„
(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操作实践;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注: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略)。
(师语)由于选材和变阻方式不同,变阻器会有很多种类,课后请同学们也试着设计一种变阻器,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变阻器件的应用。
(师)组织讨论本次创新的意义:
1.学会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并为了解其他变阻设备的原理打下了基础。
2.应用滑动变阻器可(根据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究——设计——实践”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体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七、小结与延展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
附:补充介绍“半导体”的有关知识以开阔学生视野;“超导现象”由学生课后了解。
八、板书设计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8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对美好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上次介绍作者时,提到了另外一位大文学家欧阳修。今天我们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作品《醉翁亭记》。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做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写作背景:
范仲淹倡导改革当时弊政,受到权臣诬陷排挤。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四、整体把握: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范读,之后订正字音,然后学生齐读课文。2.翻译课文,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句。3.文章结构:(1)层次: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名姓。(2)线索:
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乐)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
五、课后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一。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