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之教育新理念 (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1:1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培训之教育新理念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培训之教育新理念 》。

第一篇:校本培训之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教育新理念

(一)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5年9月15日 学 时:2学时 主 讲:王宇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1)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3)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现代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

教育新理念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教育新理念

(二)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5年11月19日 学 时:2学时 主 讲: 黄叶明

一、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习能力

(一)指导“做”,培养操作能力

1、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

2、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不能把操作活动看作是一般的随意的活动,动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

3、操作要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二)启导“思”,培养创新能力

要从传播和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教育中要从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四点要求着手;要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诱导“说”,培养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充分留足让学生口述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以体现自主学习精神。

(四)引导“联”,培养迁移能力。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知都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认识活动之中。

二、学会参与

走向未来

1、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喜欢学习,有较高品质的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学会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将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地统一起来,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2、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活动。

3、在做人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做人。注意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个体活力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

教育新理念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教育新理念——素质教育

(三)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6年3月24日 学 时:2学时 主 讲:晏明

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

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或个别人代替。

3、优化教师的“教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创造良好的气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2、组织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发展能力。

人的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学习活动中的锻炼。

教育新理念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教育新理念——新课程理念

(四)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6年4月10日 学 时:2学时 主 讲:黄叶明

一:高效课堂模式的“四评一控”操作技法

四评:

1、自学三要:围绕导学案预习、自主解决50%问题、标注出疑难问题。

2、课堂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

3、小组三评:互动温度、拓展宽度、生成的高度

4、展示三性:展示选择近共性问题、强调展示过程中的互动性、追求生成的价值性 课堂三看:看自主程度、看合作效度、看探究深度。

小组三评:互动的温度、拓展的宽度、生成的高度。

1、所谓互动温度,是指学习氛围和学习状态,要高度重视“温度”,人声鼎沸、吵翻天才是“狂欢”。

2、拓展,既要宽度也要深度,要敢于让学生向未知领域义无反顾地行走下去,较真和钻牛角尖。所谓宽度,是指知识点与点的黏连,条与条的钩挂,块与块的整合,类似滚雪球。

3、生成什么样的高度?要坚决摒弃单纯的知识性学习,从三维的角度去考评价值性。要从“专题”、“专项”、“专利”的高度来审视高度。

二、展示三性:选择“近共性”问题、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追求生成的价值性。

1、展示要依据学情调查,找到带有普遍意义和近似性的“问题”,都会的不展示、都不会的更不展示,最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问题才拿出来做展示。

2、千万要注意展示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关系。展示既“互”更“动”。

3、展示不是漫无目的、信马由缰,是“坡上放羊”,虽无绳却有线,要杜绝“无主题”展示。

三、、高效课堂建构重新建构两个关系

“两惟”观:围绕“十六字”灵魂,从“惟学”建构教学关系;从“惟生”建构师生关系

四、高效课堂“课中”注重教师“四主”

学案主导:导学案导学,重在“导”,围绕“学”,导是手段,学是目的。注:导学案具体要求:

导学案的灵魂是三背,背学生、背学情、背学法;

导学案的目标是实现三维:立足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学习主动:把学习还给学生。

问题主线:围绕课堂暴露出来的问题,抓住问题“拓、挖、思、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活动主轴:“三动”——身动、心动、神动,围绕组与组、对子与对子、生与生、生与师互动交流

五、高效课堂具体操作的七个“技法”

1、团队合作:异质同组、同质结对,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

2、学习“三式”:独学、对学、群学

3、课堂“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4、教学“三环”:预习、展示、反馈

5、导学案是路线图、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达标测评是立足“实然”

6、教师主导:精讲、点拨,及时评价、师生互动师亦生

7、模式之“神”:注重模式、不惟流程:大展示与小展示

教育新理念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教育新理念——新课程理念

(四)培训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时间:2016年5月12日 学 时:2学时 主 讲:黄叶明

一、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 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

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第二篇:教育新理念

教育论著读书笔记1

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以及《教育新理念》,给我带来了新的感受,感到教育教学的压力,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内练功底,平时必须多学习,在暑假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多多。

拜读最多的是《教育新理念》,说实在的在阅读之前,我的思想包袱很大,权当是任务吧!因为不大喜欢看全理论的书。《教育新理念》。一听书名就知道要给我进行一次“洗脑”,灌输一些枯燥无味难以消化的理论了,可是当我读完前言,“任务”的意识反而淡化了很多,随之产生了拜读的愿望。这本书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名言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对比综合上,从课堂教学、学科知识、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研究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要更新的教育新理论。从客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以及教与学的理念上为我们作了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有了新的理念就可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不断自我更新,及时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袁振国先生文中的事例深入浅出的为我们剖析了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他文笔简洁流畅,全无枯燥、沉重之感,而富有联想、启发性,可读性很强。比如他在书中写到:小孩子因为无知上学,所以小孩子们回答问题不正确或提出的问题浅薄或荒谬,应该说是正常现象。如果孩子们的回答都是正确的,提出的问题都是高质量的,倒是不正常的了。可是把这种现象视为不正常、而要把不正常的现象变为正常现象。孩子们回答问题正确时,就会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回答错了或提出荒谬的问题时,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而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也逐渐降低,所以在学校里看到的情形是,小学低年级小手如林,小学高年级则逐渐稀疏了,到了初中举手的则是廖若晨星了。高中学生还有举手的吗?没有了。他们已经没有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欲望,有谁还愿意不

断地被老师批评和嘲笑呢?不回答,不提出问题则不会有任何麻烦,二回答得不好却有不愉快的结果,这是其一;其二,教师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提出仅仅是一个手段,渐渐地,人们学会了消极地听课,等待老师的自问自答。随着这种态度的发展,问题意识也在日渐淡化。

在阅读这些事例的过程中,引起了我强大的共鸣,我在想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问题意识,问扫描长大以后越来越弱,甚至成人后消失了呢?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我想这里要承担责任的除了孩子的地衣启蒙老师父母那漫不经心的应付搪塞外,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扪心自问,对于孩子那无穷无尽的问题给予热情的应答或指导了吗?非也。我觉得我们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病,课堂上总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教师帮忙给予标准答案。经常教完课文后不忘问上一句:都懂了吗?当学生回答没有了,教师也就放心了。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袁振国先生把它称之为“去问题教育”。而正确的教育方法一个是先生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惑、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教师走后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上来了,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也去思考,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纽带的教育。就是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于教学在于教师。我还清晰的记得蔡祥同学在语文课上提了一个上课讲过的问题,在学生们哄堂大笑时,我也跟着笑了几声。朱淑盈同学提了很浅显的问题时,我问了她一句:“这个问题你还不懂啊?”她红着脸坐了下去。更多的是有些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或牛头不对马嘴时,教师满脸的不高兴,甚至打断了他们的说话,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孩子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欲望,当看到教室里稀落的小手时,心里又是那么憤憤不平,认为现在的孩子太笨了。是他们笨吗?不是。是教师磨灭了他们心中的热情。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话语成了一张空头支票,走进孩子的心灵,善待他们的每一个问题成了一句戏言。我究竟在无意中扼杀了多少好奇的童心?

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生俱来的本能,并不需要培养,孩子刚刚勉强学会走路,就试图摆脱成人的束缚,离开成人认为天经地义、习惯了的大马路,去那泥塘、石子、杂草丛生的不是路的路上去。说它不是路,那是从成人的眼光来说的。孩子们本来并没有关于路的概念,那是因为家长的反复教导和强迫,孩子才放弃了每次不一样的路,走上了大家公认的马路。一旦走上了认识的马路,就再也不去探索泥塘、石子、杂草丛生之地的乐趣和新奇了。小手的提问题,回答问题的现象也莫过如此了。

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性。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们思维的火花在闪烁。孩子有了问题,说明他们有思考,而一个人的创造总是从问题开始。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发现道路。所以,保护和发展先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孩子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当孩子有了问题意识,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时,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回答他们,或有意识的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孩子更多的问题。因为提问是孩子创造力的摇篮,是孩子创新的开始。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以新的姿态迎接我的学生们,我会多多关注他们的提问,是异想天开也好,是不合乎逻辑也好,幼稚也好,荒诞也好,孩子们敢于提,我有什么理由不郑重地对待,去善言地去回答的呢?也许多年以后,正因为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使他们成了社会各个领域了不起的人才呢?要真正的关心爱护每个孩子,就从最简单的第一步,认真应对他们的每个提问吧!

第三篇:新理念培训材料

新理念培训材料——《新课改下教师观和教师角色转变》

主讲洋溪中学余军

时间;2012年9月24日地点:多媒体教室课时 3节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学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当今的时代是走向信息化、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对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着新时代、新方针下的中学语文新教学该如何找到一条更好的实践之路。我认为作为新时期下的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著名教改实践家李元昌曾说过“教学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因为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才会有这种观念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和谐、个性发展的乐园是探究知识的平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课堂教学的积极心理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

第二、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爱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将尊重植入的课堂将真情注入的课堂将关爱倾入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阳光中。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必须具备开放的思想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这样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变革。教师只有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教育发展中加强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才能肩负起培养世纪人才的重任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在学法上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应该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

第一、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节奏。教学手段需要更新现代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多媒体教育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第二、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

造课堂教学的积极心理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

第一、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第二、从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并不是要把教师行为完全变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要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在观察、倾听、交往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走进学生的世界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与学生一起分享感情与认识尊重学生的差异、人格和选择赞赏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并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化新理念切实、有效地实现三个转变在教学中要勇于自我反思探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课堂。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我们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做个民主型的教师勇于做学生的“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傅道春教授说的“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

新理念培训材料之五——《新课程下的评价观和评价策略》

主讲洋溪中学余军

时间;2012年10月8日地点:多媒体教室课时6节

第二章新课程视野下学生的评价观

提到学生评价人们很容易立刻联想到考试与分数。其实考试只是评价学生的方法之一分数也只是学生发展状况的衡量指标之一。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不仅仅是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日记中这样记载了自己的评价行为和感受“每个学生都有其潜在的能力,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给其提供一次次机会,充分发挥其潜能,促进其自主发展”

我生面说的这两个例子,给我们展现了一种很好的学生评价范式。好多时候.我们都为老师们的别具匠心的评价机智拍手叫好。试想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这样的评价那么还有什么样的学生是不可能取得进步的呢

但是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精英主义”学生评价观仍然保持着巨大的惯性学生评价领域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传统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强化对学生的筛选

目前学生评价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重视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教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大多数学生在班级中扮演着“失败者”和“陪读者”的角色。

有人形象地把现行学生评价比作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筛筛选的结果产生两种人:一种是筛子上面的即成功者一种是筛子下面的即失败者。这样学生评价功能主要是为了甄别是一种“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的评价是以“选拔”为目的。

为此传统的学生评价比较热衷于排名次、比高低以此来证明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这一评价过程中,只有少数所谓“优秀者”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鼓励,而大多数人则成了.失败者与殉葬品。

据调查造成中学生犯罪或者自杀的大部分原因是成绩不好或考试失败。一名14岁的女孩服毒自杀原因仅仅是老师说了一句“你的成绩这么差干脆别上学了.”

美国教育家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证明学生的能力,而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不断提高

二、注重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

传统的学生评价只注重对静态学科知识的掌握记忆和解题技能的强化训练,也就导致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两眼只盯书本,考什么,学什么,缺乏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往往是“一好百好”甚至被赋予某种“特权”----早操可以不上集体活动可以不参加违纪时可以挣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而成绩差的学生即使在其他方面表现如何优秀也会被贴上“不合格”的标签。那里还谈得上全面发展。

三、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传统教育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评比。使评价变成机械、死板、孤立的过程。评价者主要是老师主要是挑毛病被评价者(学生)呢,掩饰问题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自然都是一些无奈的举措。学生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这种自我评价的有效手段完全被忽视。

学生对自身个性发展过程与状态的反思调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是我们评价的最终目的同时又是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好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课堂越来越难以把握了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第二节新课程视野下学生评价的特点

一、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的学生评价观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语言智力、运动智力、数理智力、空间关系智力、节奏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存在。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

1、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着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只是存在着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也就是说学校里根本不存在着“差生。教师承认人的智力差异性由此而导向了一种新的学生评价观。那就是教师要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充分发现学生的潜能。

2、多元智力理论影响了教育工作者对“智力”的认识。

有助于教师确立新的“智力观”那就是不仅追求优异的语文和数学表现方面也要关注

其他科目中的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教育是赏识教育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都是可以成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帮助树立信心。教育还是个别化教育教师要设计个别化教学与教学方法使其适合学生的智力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发挥实现其个人价值。

二、新课程视野下发展学生性评价的特点 多元智力理论对新课程视野下的学生评价强调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倡导“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指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楚法典和归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过程结束时的鉴别、筛选学生的手段更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正确判断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潜能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从而挖掘适合评价对象发展的最优化的教育方法和发展建议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终身的、最大的发展。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面向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强调要从单纯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等多方面的发展。所以评价也要从诸多方面去评价。

(三)发展性学生评价追求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评价标准采用以绝对标准为主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结构。相对评价是从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对象作为基准(平均分),然后其它的学生与这个基准作比较从而确定学生在这个群体中的位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但是它反映的是学生在小范围内的标准无论学生怎样努力都要受到“中间大两头小”的等级分类限制这个小范围的优劣实际上是“优者未必优劣者未必劣” 绝对标准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维度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维度指每一个维度的标准都有一个从低到高的渐进层次。这是国家从高层次上给教师这个群体制定的标准与该全体的实际水平高低无关的客观标准。这个标准能够避免因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攀比而造成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以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但是不足的地方是不利于形成竞争的氛围。个体标准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人格特点、不同能力倾向制定的。与他们自身可能获得的最大发展相联系的标准。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 

(四)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主张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量化评价有标准化测试、常规测验。比如对基础性的知识点利用量化的纸笔测验进行评价。质性评价有如档案袋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行为观察法、研讨式评定法。能全面、深入、真实再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也能更逼真的反映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而受到普遍欢迎这种质性评价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并不排斥和否定量化评价而是把他们统整于一身。

(五)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强调对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不断关注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在也要重视学生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这种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作业、学生反思档案袋、教师日常观察、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传统的学生评价中也经常进行形成性评价但多数以纸笔测验作为评价手段以致出现了月月考、周周考、天天考的失控局面。发展性评价重视对思维过程的评价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思维所带来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六)发展性学生评价提供给学生表现的情境 传统学生评价中所用的那种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测验中可能会获得较高的分数但这种

分数对他们在未来生活中表现却缺乏一定的实用价值其实我们教育的真正价值是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如在社会学课上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真实的情景法庭审判、市政会议、招聘面谈在这中具体领域里的真实活动表现或挑战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需要问题分析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高级认知思维。通过评价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新课程视野下学生评价的策略和方法

一、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常用工具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相关评价工具并非所有的评价者都可以信手拈来而且不同的评价内容也需要不同的评价工具。

(一)有关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工具 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具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理解的内容进行评价 ①采用背景知识调查表——在新的学习计划、某一单元或某一棵开始之前把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完成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最积极有效的教学起点与最恰当的教学层面。

②前概念检查表检查学生的原有知识中是否有碍于下一步学习的错误概念可用于调查学生知识中的不科学概念。这工具要明确A问题认知任务B、原理是什么C、问题解决记录.

(二)关于态度、价值观与自我意识的评价工具方法

①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于自己的进行比较。②班级民意调查

③提供“道德两难”问题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借此发现学生面对两难伦理问题时的真实反映。

④学科自信心调查提出一些与具体技能或能力相关的问题要学生回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还可以使教学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结合。

(三)关于学生对教学反映的评价工具 这方面途径比较多譬如让学生写便条。借助电子函件反馈借助评价表。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一般方法 

(一)纸笔测验法 将开卷与闭卷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客观题增加至观开放题。

(二)活动评价法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认知能力等作出全方位的评判。

(三)学生自我评价法

1、自我反思通过提问、谈话交流回答预先设计的问题。或用问卷式。

2、目标测验。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监控。

3、撰写学习日记可以写学习的新知识学会的新方法发现的学习规律等

(四)档案袋评价法。它是近年来国外评价领域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质性评价方法。从实践中涌现出的评定方法涵盖了从开始到完成的整个跨度。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

第二确定作品收集内容包括学生作品的内容、收集频率等。

第三确定档案袋的评价标准、过程。

第四评价结果的处理包括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对档案袋评价的评价等。(五)研讨式评定法。

一般步骤如下子

第一明确教育结果

第二选定研讨采用的文本。

第三教师提出一个起始问题。

第四选择记录研讨过程的方式或设计简明的记录袋。

第五以多种方式完成评价。

第四节新课程视野下学生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发展性学生评价与现有的学生评价工作之间的关系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对原有评价工作的超越主要的不是体现在其新颖和独特性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工作重心的转移上”。对于原有评价工作中与新课程评价理念相吻合的经验和做法应充分肯定、继承。强调以发展的眼光、促进每一个被评价者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来认识评价达到综合互补的效果。

二、正确理解“全面发展”与“全优发展”的关系 “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以往学生评价过程中过分关注学业成绩的现象而提出来的尤其是摒弃学校或教师为片面追求学业成绩而以牺牲学生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做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但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决不等于追求“全优发展”。

三、认识评价技术的有限性与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科学习的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通常是蕴含在学科教学中的并不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培养除此之外有一些一般性发展目标或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很难客观的、量化的指标加以测评

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指标中就有可能无法显现出来。促进学生全面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更高层次上关注课程功能的变化对教育和评价体出的要求即无论是显性、可客观测评的还是隐性的、难以客观进行测评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都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关注点。

第四篇:新理念培训教案

第一讲:有效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

培训时间:2013年4月18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 训 人:xxx 培训内容:

1、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从词意上看,“效”即效法,仿效,这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付出努力,以及效法和仿效的行为。

2、有效果的“果”即结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效果是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

3、教育学家杜威说: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

4、学习行为是否有效,首先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学生的跟进反应。所以,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及愿意跟随和效法教师为前提。

第二讲: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

培训时间:2013年4月18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 训 人:xxx 培训内容:

你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学生有没有思考或回答,如果思考或回答了,就是你的行为是有效的,如果学生无反应或无动于衷,说明教的行为是无效的。

1、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为什么跟随教师,学生为什么愿意听老师的话:

A、小孩子从小进幼儿园、上小学,咱们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说‘乖’,要听老师的话,这是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这是社会要求的影响;

B、课堂上,老师可能说,某某同学作业认真,大家要向他学习,这是榜样的力量;

C、叫不听话的同学,站着听课或者课后检讨,这是惩戒的作用;

D、给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一个小红花小奖品,这是奖励的手段„„„

2、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这些手段可能有效有用,而且也是必要的。但随年龄的增长,阅历和知识的丰富,学生的判断事物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老师的认识会逐步从盲目崇拜到理性评价,适应外在的社会要求和奖惩动机会逐步被自我判断跟随内因取代,就是发自内心跟随的,意愿的大小发生改变,从发展角度看,学生自觉跟随最终将主要基于对老师的信任。

3、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从何而起。

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从何而起呢:到底作用如何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例:微笑的力量。

“上小学时,我的语文成绩很不好,原因不是我不是我喜欢语文,而是我不喜欢我的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脾气大,动不动就训人,„„从小学一年到四年级一直是他教我,感觉他从来没笑过,我的成绩一直排在最后,我因此自卑。„„那一天,上课我开小差„„,王永明同学,你起来回答„„,意外发生了,我真不敢相信„

不一会又转我这,朝我„我明白,教师的鼓励,从此我挺直了腰,信心百倍,„时间飞快,我师范毕业了,我无怨无悔的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教师,并且是一名小有名气作家。在一篇自传文章中特别地提到了我小学语文教师,说明假如当时没有两次微笑,可能没有我的今天。

几天后收到一封信,竟然是他„,但心灵震撼的是信的内容„祝贺,惭愧,因为我清楚的记得当年的两次微笑并不是给你,而是„,但却改变了你一生。

4、热爱学生是前提是基础我们分析这个真实的故事的内在关联,由不喜欢-到两次微笑的改变-信心的建立-成才-回报-发现真象,这中间体现的是对老师信任的爱,也是爱的信任,所以热爱学生是前提是基础。

5、信任的本质上是师生相互的爱。第三讲 :老师的爱要怎样才有效 培训时间:2013年4月25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 训 人:xxx 培训内容:

1、老师的爱。难道,我们不够爱学生吗?许多老师对此会说委屈。但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某地区在教师中随机抽查100名教师的结果是,90%爱学生,但这100名教师所教学生产调查是“你体会到老师的爱,仅占10%。刚好相反,两者相加是一百。

2、例子:王老师批改完最后一份试卷,疲惫地打开收音机,想听一下音乐放松一下,收音机机里传来主持人声音“XX年级XX班全体同学为把这首歌献给他敬爱的王XX老师,感谢三年来对我们出了无数道数学题„„,尤其是高三这一年,听到这王老师眼睛湿润了,心力交瘁的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只听主持人又继续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李惠敏的《你不会有好结果》„„,只见王老师口吐白沫,栽倒在地”。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深思。

3、如果学生不接受你的付出,拒绝你的付出,你再辛苦也是白搭。

4、老师要善于调整心态和方法,善意的引导,给他机会。经常有学生上课看其他的书,或者思维不在你的课堂,他在胡思乱想,看起来是坐瑞的,其实心思早不知去哪里了,可能会打嗑睡,做小动作,这就是没有引他入胜,他在把你的教学当做对你人的评价或者另类的思维,把你的讲的知识和你的人想为一样的,没有兴趣,由不喜欢老师到对这门学科失去信心。这就是为什么上课老有个另学生在捣原因之一,我们老师要善于调整心态和方法,善意的引导,给他机会。

5、老师对学生的爱要建立在一种信任这上。

所以老师对学生的爱要建立在一种信任这上,要求我们老师有时要宽容、公平对待,包括冷静一分析,反思,必定我们面对面的孩子是有个性的,有尊严人格的个体,用你的行为感化学生,而不是强加,你的威信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关爱之上的,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跟随你,对你的尊敬的。教学才会有效。

第四讲 :教师需要对专业水平的提升 培训时间:2013年4月30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 训 人:xxx 培训内容:

1、专业水平的提升责任重大。

实际表明:我们学生以后都记下影响他成长的好老师。我们老师一定要把教书育人的思想建立好,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你的言行影响着学生,你的专业能力、你的职业道德水平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2、学生还需要对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信任。

热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难。仅有爱远远不够,还需要什么?还需要对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信任,但我们可能没有谁说自己在教学中没有犯过错误,但要清楚自己的错在哪里,不足之处要常改进,3、执教巴金《海上日出》教学案例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巴金《海上日出》,课文中有生字“镶”需要学习,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组词,一位学生起来想了一会说“云镶”怎么回事,学生不知道,但看课文“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的句子。就找出这样一个答案,老师也不知道该组什么词,看一看课文,觉得有理,于是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大声读“云镶”云镶!

4、小错误,可能影响学生一生。想象一下,这位老师可能下来让学生在作业中组词,如果这校的组词在家中让学生家长看到,会怎样想,这位家长还能坚定的说“你要听老师的话”吗?一个镶嵌的“镶”,让我们老师造成“云镶”,在学生心目中老师说是对的,经常听小学生说:我们老师说的,这样不行,必须按老师说的做,„可见我们老师犯一个小错误,可能影响其一生啊!

5、老师也要诚实。

如果:这位老师能诚实的说,我也不认识这个字,大家查查字典的话,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错误了

6、教学六年级《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案例。

有一位老师在讲六年级《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时,提问“漫游”是什么意思?一位同学回答说“漫游就是车慢慢的走”。(学生理解成了“慢游”),面对这样情况,老师说“其他的同学意见都一样么?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认为‘漫游’意思是自由自在地游览”。老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迅速地查一查,结果同学们经过查字典,一致认为漫游’意思是自由自在地游览”。

7、课堂也要以学生为本。

老师就抓住了课堂中的生成点,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思考动手动脑。以学生为本,符合新课程要求。

第五讲 :教师的爱、师能和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根本因素 培训时间:2013年5月9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 训 人:xxx 培训内容:

1、老师即时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经常要遇到这种问题,比如一位学生在读到“欠”的时候,由受到原来“次”的影响,该学生大声的读“chi”其他同学听了马上说“不对、不对,要读‘qian’,老师当时也纠正,“应该读qian,而不是ci”让全班同学跟读两遍,又继续下面教学了。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身教重于言教”。

除了基于爱的基础的信任,老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和师能,你的人生态度、行为方式也影响跟随行为,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这里有一案例:

3、老师示范的魅力

(这是一位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老师的故事)她新到一所小学当班主任,发现这个班的同学在早读时很吵闹,而且迟到的现象也多,开始,她用干涉的方法试图改变这一现象,一周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徒劳的。新的一周开始,当同学们走进教室时,发现班主任端坐讲台前,不再干涉他们,而是旁若无人、声情并茂的朗读自己的作品,同学科好奇的围在老师周围一探究竟,很快,一些同学被老师朗读的作品所吸引,一些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拿出了课本和自己喜爱的东西,一个月后,班上再没有迟到的学生,教室里响起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的读书声。

一些老师说,现在学生根本不爱学习,这是很多老师痛若的源头之一。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个结论是否符合事实。

4、我们应该反思自问

(1)、做好表率。我们爱学习吗,我们爱读书吗,当我们告诉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学生爱学习时,我们老师是否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我们说的不是假话。学生从我们身上看到的是什么,感受到的是什么?

(2)、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敬畏。

我们是否敬畏知识,是否坚知识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读书作用有多大,我们是否赋予知识以生活的意义,使学生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敬畏。

所以入说一个老师你自己不爱读书,恐怕很难让你的学生喜欢读书吧。

5、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以上案例,我们的观点是:有效教学首先是有效果的教学,有效果的教学以学生愿意听从和跟随老师为前提。社会要求、奖惩等外部因素可能让学生听话,随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的爱、师能和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跟随行为的根本因素。从这种意义上,有效教学的工夫在课外,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第六讲 :有效教学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培训时间:2013年5月9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 训 人:xxx 培训内容:

1、把工作当做一种人生快乐。提升自身素养不仅是有效教学的必要功夫,而且是教师享受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关于教师的幸福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象一下,我们老师课前有期望,盼望见到自己的好学生,去实践具有创造性和教学设计;课中有有创造,体验教学过程中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事件和情境,和谐的师生互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能审美,对课堂和劳动效果的审美。这样的老师可能是幸福的,他把工作当做一种人生快乐。

2、学生在成长,老师也在成长。

你的专业能力、你的职业道德水平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反而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你能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吸取营养,促进你的师德水平提高。

3、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审美性体验。

(1)归纳起来,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

(2)创造越大,快乐越多,如果没有创造和付出,那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单调枯燥”的生活。

(3)创造能力从何来?并不是每个教师天生是优秀的,只有在实践中成长,专业成长发展。我们的困难其实是无法应对学生、应对环境的要求,当我们能得心应对学生、与环境和谐,并能超越时,我们将对教育有一种全新感受。

(4)幸福的老师是越来越多,我们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好,培养的人才越来多。

第五篇:新理念培训讲稿

新 理 念 培 训 讲 稿

有效教学设计

第一讲:不要轻率地说“教学内容很简单”

培训时间:2013年9月19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一、不要轻率地说“教学内容很简单”,说明读教材不要只看文字,还要看一看作者本人的意图和可能的演变。

二、教材内容读得不同,教学处理必然不同。

三、读懂教材的一个方法,就是找到原文读一读,弄懂作者的真正意图。

四、读懂教材的目的不在于照搬教材,而是在理解教材后更加合理的处理教材,给学生呈现更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几种立场:

1、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立场。

2、教材编写者的立场和意图。

3、执教者的立场和看法。

4、作为学生可以和应该接受的立场。

五、深入地阅读教材,读出新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在教学时“照着讲”。“照着讲”即照本宣科、抱残守缺;“接

着讲”则推陈出新、不断创造。

有效教学设计

第二讲:教学设计中的儿童视觉

培训时间:2013年9月26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出自自己内心的教育假设。教学的行动从教育假设出发。我们认为,教育假设是教育实践者对教育行动各要素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彼此因果关系的理解和预设,教师的责任、水平和专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假设”体现:

1、随时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提问,能够清晰地表达教育假设的教师,是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研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老师。

2、能被教学实践证明其假设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师是对教育比较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

3、教学之前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有反思的教师,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老师。

有效教学设计

第三讲:备课,备课,不备一课

培训时间:2013年10月3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怎样提高课堂效率?专家王敏勤有如下观点:

一、提高课堂效率需要两个观点:

1、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写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写:

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连起来的。

4、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5、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

6、初、高中要明白考试大纲要求。

7、如果学校领导要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教

材。

有效教学设计

第四讲:让教学具有结构

培训时间:2013年10月10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一、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是指掌握某一学科领域中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而且指掌握该门学科的态度和方法。

布鲁纳从四方面论述了学习和掌握学科结构的意义:1、2、3、4、懂得学科基本结构可以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结构的了解有助于记忆。

领会学科基本观念和原理是学习迁移的主要途径。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二、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学科结构:

1、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

3、发现问题和条件的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方案。

4、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修改。

5、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获得解决问题 的经验。

有效教学设计

第五讲:有所为,有所不为

培训时间:2013年10月17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教会学生生存的本领,让学生获得生活的智慧,并在教学活动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尊严和意义。

二、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过于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2、多任务追求、多途径实现的教学设计导致的结果是教学的主线条不清,任务不明。

3、浪费时间,在追求无限中失去了应有的根本。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处理的问题:

1、妥善处理好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的有限性与学生发展目标全面性的矛盾。

2、需要处理学生生活世界、社会经验的有限性与人类生活经验、人类活动世界无限性的矛盾。

3、既定位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意识到一节课不可能解决学生全

面发展的所有问题,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在有所不为中“有所为”。

有效教学设计

第六讲: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方法

培训时间:2013年10月24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

一、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的便利:

1、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拓展了人的视野。

2、多媒体提供了多样的信息表达方式。

3、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提供了互动平台,提升了人的参与热情。

4、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极大的丰富了信息来源。

二、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的运用要和板书等传统的手段相结合。

2、多媒体不要成为课堂生成的障碍。

3、不要让多媒体成为师生交流的障碍。

4、充分利用课件组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七讲:善意地信任和理解学生

培训时间:2013年10月31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他想改变,想成为一个好人,想有出息,这样“诲人不倦”才会有动力和基础,我们的工作才不至于失去信心和希望。

孔夫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你从内心是信任学生,学生必定能感受到;反之装出来的信任,学生也一定能够察觉到。

不能触及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就不是深刻的教育,彼此信任,彼此心灵相通对教育极为重要。

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将获得对学生的新认识,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学生。要更好的理解学生,需要我们放下教师的面孔,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去。

换位到孩子的位置,不仅要想一想自己也曾经是孩子,而且还要看到今天的孩子已经不是昨天的孩子,我们都曾经无知,曾

让老师头疼。想通了这些,我们就能理解学生的行为,原谅孩子的错误。

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八讲:培养兴趣也要培养责任

培训时间:2013年11月7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现行教育的缺失是什么呢?是重在情感的动力与定向作用时,忽视了意志维持和调控作用,在强调兴趣的时候,忽视了培养责任的意义。

重视责任教育,就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坚持下去,以争取成功。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承担学好功课的学习责任,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内容与未来生活的紧密联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九讲:与学生共同成长

培训时间:2013年11月14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一、要把学生看成“同学们”,而不是“孩子们”。认真分析“孩子们”和“同学们”背后的东西,“孩子们”背后是爱,爱当然没错,但是这种爱是不对等的。“同学们”背后是尊重,同学是共同学习和发展的伙伴。我们越来越不敢有优越和超然,我们需要向他们学校,需要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二、教师要过“树的生活”。

教师是一棵树,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诸如转化、净化、光和反应等作用,通过释放氧气服务学生和社会。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生长,没有生长就会枯萎,就无法胜任释放。教师的生长表现在从学校、教室里获得营养,从同事和学生身上获得滋养。

三、向学生学习什么呢?

1、敢于直言。

2、天真无邪。

3、孩子特有的经验。

有效实施教学

第十讲:建立良好的纪律秩序

培训时间:2013年11月21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一、纪律的三种基本含义:

1、纪律是惩罚。

2、纪律是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

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二、好的课堂纪律的标准:

1、严格要求,但不能管死了。

2、充满活力,但是不是混乱得不能控制。

3、彼此尊重。

4、有序运行。

三、课堂纪律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人为添乱。

2、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

3、让学生分享老师管理时的情感。

4、走到学生身边去。

5、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

6、注意纪律要求的变化。

有效实施教学

第十一讲:让教学活动更有实效

培训时间:2013年11月28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一、电视媒体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区别:

1、电视媒体活动要争取观众,要展示和好看;而教学活动要促进学生发展,要有用,要争取实效,而教学的实效不是一个好看的形式,不是精心准备后的展示,而是让参与者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2、电视媒体活动有主角和观众,在课堂上,学生都是平等的参与者,不应该在较长的时间里只让几个人成为表演者,让多数学生沦为观众。

二、如何组织和实施学生的表演活动?

1、布置表演任务。

2、知道表演的办法和程序。

3、有一定的评分标准。

三、游戏能吸引人的原因:

1、游戏具有挑战性。

2、游戏能体现参与者的主体地位。

3、游戏没有强制的功利追求。

有效实施教学

第十二讲:有效指导学生思维

培训时间:2013年12月5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一、生的思维活动要靠学生的语言来指导。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加工,它们密不可分。课堂上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指导:

1、练习。

2、提问或与学生交流。

二、如何通过语言指导学生思维呢?

1、倾听策略,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去倾听。

2、追问策略。

3、引导小结策略。

三、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1、猜想。

2、说说推测理由。

3、实践检验。

4、解释检验结果。

有效实施教学

第十三讲:贴近儿童教作文

培训时间:2013年12月12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主讲教师: 培训内容:

一、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

1、让学生有话可说,选择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2、让学生敢说敢写。变“我来帮助你”为我来欣赏你”

3、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使他们越写越好,有信心写好。

4、老师要写下水作文给学生启示。

二、指导作文的步骤:

1、析题和观察。

2、师生共同写作。

3、展示教师下水作文。

4、指导二次修改。

三、展示下水作文的目的:

1、接近儿童语言。

2、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对看到的东西要思考,还要

表达自己的想法。

3、传递一种写作态度,我手写我心。

有效实施教学

第十四讲:阅读教学要下好三次功夫

培训时间:2013年12月19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培训内容:

阅读教学需要下好三次功夫:

1、对文章语言下功夫。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无论是语还是文,其本质都是运用语言符号来表情达意。

2、对作者用意下功夫。

言语行为总是言语者表情达意的行为。也就是说,作者在文本创造时总会想告诉读者一些东西。

3、对读出自己下功夫。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阅读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这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读出自己。读出自己是对自身阅读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对阅读自由精神是一种释放。

有效实施教学

第十五讲:更有效地管理教学空间

培训时间:2013年12月26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培训内容:

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包括’在什么时间进行、在什么地点开展、由什么人教、什么人学、学什么、怎样教学。所以教学系统包括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六要素。

一、教学空间管理的安全性要求

1、教学空间首先必须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2、必须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有较好的采光,保证师生的视力不受影响。

二、教学空间的民主性要求。

教学空间的民主性要求指师生的位置、空间关系要

1、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和氛围。

2、有利于师生积极主动、富于创见地参与教学活动。

3、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交流与交往。

三、教学空间管理的教育性要求

1、一方面可以突破教室的教学空间局限,扩大教学空间的范围,到工厂、到大自然中去,以社会为课堂,增加直接经验。

2、另一方面,就是要再造有利于学习的教学情境。

下载校本培训之教育新理念 (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培训之教育新理念 (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理念培训讲稿

    罗甸四小教师继续教育新一轮教学《新理念》培训讲稿 校本研修面对面 培训时间:2013年3月23日 培训教师:陈进 培训地点:会议室 学 时:3学时 第一课时 第一 校本研修是什么? 一、......

    教育新理念读后心得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今年暑期,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读名著、读教育论著,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本学期我拜读了袁振国先生撰写的《教育新理念》一书。其敏锐......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我认真阅读了袁振国先生所著的《教育新理念》一书,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

    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

    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后箐完小 董有良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当然,没有成功的教师,成功的学生也就无从谈......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近日,认真阅读了袁振国先生所著的《教育新理念》一书,感觉这本书没有那种高深的理论,渐渐地为书中那朴实无华的文字风采所吸引,书中的许多鲜活的、耳熟能......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磁涧小学 张爱菊我读完袁振国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后收获颇多!一、对角色作用提出了挑战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当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作......

    教育新理念学习体会

    《教育新理念》学习体会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基础教育也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