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培优教案[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1:4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培优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培优教案》。

第一篇:高一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培优教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培优教案

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

(一)生字:

寥 liáo 惮 dàn 懑 mèn 骸 hái 涤 dí 攒 cuán 喋díe 桀骜 jié ào 赁 lìn 仆 pū 渍 zì 殒 yǔn 戮 lù 恤 xù

(二)词语: 1.理解:

①寥落:稀少。

②微漠:依稀,淡薄。

③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④黯然:忧伤的样子。

⑤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 ⑥惩创:惩罚,惩治。

⑦浸渍:浸润,渗透。

⑧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 ⑨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当,当作。2.掌握:

寥落、惨淡、噩耗、菲薄、罗网、平素、绯红、桀骜、黯然、喋血、流言、尸骸、相干、干练、依稀、微茫、殒身不恤

(三)语文知识:

1.作者鲁迅及其重要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第一次以“鲁迅”作为笔名。

其代表作品有:

小说——《孔乙己》、《药》、《故乡》、《祝福》等。

散文——《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杂文——《纪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

学过的篇目有:

选自《呐喊》——《孔乙己》、《社戏》、《故乡》、《一件小事》。

选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选自《坟》——《记雷锋塔的倒掉》。

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选自《二心集》——《‘友邦惊诧’论》。

选自《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2.写作时代背景:

1926年初,大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帝国主义扶植的段祺瑞政府摇摇欲坠。3月初,日本公然进攻大沽口受到国民军还击。16日,日本纠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提出无理要求。为援助外交,3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各界人士请愿活动,受到段政府残酷镇压。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事后,有反动文人诬蔑请愿群众是“暴徒”,是“受人利用”。鲁迅先生怀着满腔悲愤,写出本文。

(四)阅读能力训练:

1.精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及含义深刻的语句。3.理解恰当的修辞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复习初中学过的单、复句知识,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语。

二、学习指导: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从两个步骤着手:(1)把握主旨(2)理清脉络。

(1)本文的主旨在于“记念”。这一点从多层面加以表现。

从女师大的追悼会上,程君提出请求,真切地反映惨案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悼念难者。

从作者与刘和珍交往中的印象:艰难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力所屈;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可看到这样一位革命青年:渴求真理,有斗争精神,和蔼善良;有思想远见,有革命责任感。这样的热血青年,为国请愿竟遭到杀害!因此在沉痛的记念中,还有怒不可遏的揭露,义愤填膺的批判,揭露了反动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暴行,批驳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

作者出自对革命先烈的尊敬,出自一位思想家、革命家的强烈责任感,在悼念的同时,严肃地从历史的高度,总结教训和意义,激励革命者“更奋然而前行”。

本文先侧重悲痛忆念、哀悼,再侧重愤怒的揭露控斥,最后侧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三方面统一在“记念”这一主旨上。

(2)本文整体思路:

①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写起,交代写作缘由。

“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徘徊思索,程君提问引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可见由来已久。只因已出离愤怒,实在无话可说。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又怎能说出话来呢?

两周来的悲愤,促使作者“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只为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不忘记烈士的鲜血。

②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所有笔墨集中在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上。那“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欣然前往”而惨遭杀害的一幕,足以让“受人利用”一说的流言家尽显下劣可耻,让“暴徒”一说的政府的暴虐昭然。

刀枪,野蛮凶残;流言,更加阴险恶毒。但作者并不以为民族会就此永远沉默下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在悲叹思想统治的窒息后,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③在叙事的基础上在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

在痛心的忆念,愤怒的揭露、控诉的同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考。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出发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方式,提出暴力革命的思想,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

小结:

全文中充满悲愤之情。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忆念,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考,对惨案的教训进行沉痛总结,对烈士牺牲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2.重点、难点语句理解:

①“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具体写日期可见郑重、有意义重大的一面,另一方面暗示“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政府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政客是人民的敌人,是杀害人民的刽子手。

②“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 “这”指对反动军阀和反动文人的无情揭露,对血的教训冷静总结,以及自己绝不妥协的抗争精神。③“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幸福者?”

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勇敢地面对黑暗现实和敌人血腥屠杀,毫不畏惧,奋勇向前,他们为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而哀痛,以奋斗献身为最大幸福。

④“我懂得衰亡民族……就在沉默中灭亡。”

缘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还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结果有两种:一种是革命前的沉默,最终以革命方式推翻反动统治;一种是全民族在反动统治下悲观失望,走向灭亡的沉默。

⑤“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不幸全被这几缕血迹抹杀了。”

赞颂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反衬出杀人者的野蛮。“伟绩、武功”是反语,讽刺揭露中外反动派的暴行。指出惨案实质正是一次帝国主义同反动政府互相勾结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⑥引用陶潜四句诗。

引用意旨在: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教训,烈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⑦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 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许多苟活者,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正的猛士会越来越多,在烈士们精神的鼓舞下,更加勇猛坚定的去斗争。

“此”包括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

⑧第七节第2自然段关联词功用。

一二句“至于……则更”加强了层进语气;三组转折关联词,以前补后,突出烈士精神伟大,感人至深。三句是对前两句总结,“倘要……就”让步假设强调结论确定不移。

三、例题精讲:

选出对文句理解最全面、最准的一项: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A.烈士们为生活的平淡无奇而悲哀,以为国捐躯为幸福。

B.作者为烈士们之死而悲哀,为其献身精神而感到欣慰、自豪。C.作者歌颂烈士们的勇敢,哀叹烈士们生命的短促。

D.烈士们为国家民族前途、人民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幸福。1.解题:

本题意在指明要正确理解一句话,还要注意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语句是由若干词语连接而成,但每个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表达作用并不相同,抓住了关键词语,弄懂它们的意思,其余的地方就迎刃而解了。2.分析及解:

这里的“真的猛士”,由于作者要记念的是刘和珍等烈士,显然是指烈士们。“哀痛者”指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指以……为幸福的人。这里指刘和珍等烈士。运用排除法可从A与D中选择答案。

这组句子指出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畏惧,奋然而起,他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而哀痛,以勇往直前、为国献身为最大幸福。由此可以推出正确答案为D。

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部分:

(一)基础性训练题:

1.下列加点的字形、音全对的一组是()A.长歌当(dàng)哭 杀戮(lù)惩创(chuàng)... B.虐(nuè)杀 攒(cuán)射 浸渍(zé)... C.殒(rǔn)身不恤 恶(è)耗 喋(dié)血 ... D.绯(fēi)红 尸骸(hái)立仆(pú)... 2.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②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③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④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⑤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A.对比 设问 对偶 反语 比喻 B.对比 反问 对比 排比 比喻 C.对偶 反问 反复 反语 比喻 D.对偶 设问 呼告 排比 比拟

(二)提高性训练题:

1.下列各句分句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C.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D.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 2.下列四句中加点词语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请括出分析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3)人民永远怀念科学的英雄的殉道者。...(4)年轻的乔尔丹诺贪婪地追求着科学的真理。.. A.(1)贬义(2)贬义(3)中性义(4)贬义 B.(1)贬义(2)中性义(3)褒义(4)褒义 C.(1)贬义(2)贬义(3)褒义(4)贬义 D.(1)褒义(2)中性义(3)褒义(4)褒义

(三)研习性习题: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有几点出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是少数,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慨,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事实,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要寻求这一次死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1.文中加点的词语指代内容名是什么?

①“中国人”指

②“苟活者”指

③“真的猛士”指

2.结尾的“呜呼,我说不出话”是在文章第六、七两节对“三.一八“惨案发表看法之后发出的,它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类似的句子前文还有,下面结合全文内容和思路所作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第一节里作者写道“我实在无话可说”,乃是因为烈士的惨死使自己“出离愤怒”,无法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悲痛之词,并非真的无话,所以在第二节里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交代写作目的。

B第三、四节叙述烈士事迹及牺牲的消息后,作者又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乃是因为“惨象”,“流言”又一次使作者陷入无比悲痛愤慨的状态,故发出了激愤之词,并非真的甘于沉默,因此在第五节中追述烈士遇难经过,控诉敌人罪行。C.作者一会说“无话”,一会说“有话”,这表现了鲁迅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也说明了作者当时思想上的局限性。

D.作者“无话”表明其极度悲愤,“有话”显示其化悲痛为力量的战斗行为。“无话--有话--无话”反映了作者悼念与痛恨交织的悲愤之情,并以此构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

3.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一)基础性训练题:

1.本题意在检测本讲生字注音、字形的掌握。

正确答案A(B中“渍”读zì,“虐”读nüè;C中“殒”读yǔn,“恶耗”应写为“噩耗”;D中“仆”读pū)

2.本题意在检测学生对本讲修辞方法的理解

答案C(运用排除法,重点抓准①、②句的修辞,就可以推出正确答案。第①句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为对偶,并非正反对比。第②句是反问句,答案在句中;不是一问一答式的设问句)

(二)提高性训练题:

1.本题意在复习复句关系的旧知识。

答案A(因为A句是选择关系,而后三句均为并列关系。)2.本题意在复习词语感情色彩的旧知识。

答案B(第①句“伟绩”为反语,讽刺效果;第②句“苟活者”为后死者对死士的敬仰之意为自己的谦称;第③句“殉道者”有崇敬之意;第④句“贪婪”为贬义词褒,写出求知若渴的情态。)

(三)研习性训练题:

1.①“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②“苟活者”指被烈士们的斗争勇气和牺牲精神所感召,从死难者的血迹中逐渐觉醒过来,并能看到希望的人,也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为作者的谦词。

③“真的猛士”指受到鼓舞的革命志士们。

2.C(从本文“记念”的主旨看,可清楚了解作者为了悼念烈士,怀着满腔怒火写出本文,可见死难者的罹难早已使作者极度的悲愤,而不是思想前后矛盾,C项的观点是不符合文章主旨的。)

3.虽然、但、虽、则、虽、而、倘要

第二篇:高一语文培优教案:06《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一生字: 寥 liáo 惮 dàn 懑 mân 骸 hái 涤 dí攒 cuán 喋 d íe 桀骜 jiãào 赁 lìn 仆 pū渍 zì殒 yǔn 戮 lù恤 xù(二词语: 1.理解: ①寥落:稀少。②微漠:依稀,淡薄。

③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④黯然:忧伤的样子。

⑤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⑥惩创:惩罚,惩治。⑦浸渍:浸润,渗透。

⑧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⑨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当,当作。2.掌握:

寥落、惨淡、噩耗、菲薄、罗网、平素、绯红、桀骜、黯然、喋血、流言、尸骸、相干、干练、依稀、微茫、殒身不恤

(三语文知识: 1.作者鲁迅及其重要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 家和革命家。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第一次以“鲁迅”作 为笔名。

其代表作品有: 小说——《孔乙己》、《药》、《故乡》、《祝福》等。散文——《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杂文——《纪念刘和珍君》、《 ‘友邦惊诧’论》等。学过的篇目有: 选自《呐喊》——《孔乙己》、《社戏》、《故乡》、《一件小事》。选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坟》——《记雷锋塔的倒掉》。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选自《二心集》——《 ‘友邦惊诧’论》。选自《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2.写作时代背景: 1926年初,大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帝国主义扶植的段祺瑞政府摇摇欲坠。3月初,日本公然进攻大沽口受到国民军还击。16日,日本纠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

家提出无理要求。为援助外交, 3月 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各界人士请愿活动, 受到段政府残酷镇压。制造了死 47人,伤 123人的“三·一八”惨案。事后,有 反动文人诬蔑请愿群众是“暴徒” ,是“受人利用”。鲁迅先生怀着满腔悲愤,写 出本文。

(四阅读能力训练: 1.精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及含义深刻的语句。3.理解恰当的修辞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复习初中学过的单、复句知识,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语。

二、学习指导: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从两个步骤着手:(1把握主旨(2理清 脉络。(1本文的主旨在于“记念”。这一点从多层面加以表现。

从女师大的追悼会上,程君提出请求,真切地反映惨案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 切悼念难者。

从作者与刘和珍交往中的印象:艰难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女 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力所屈;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可看到这样一位革命青年:渴求真理,有斗争精神,和蔼善良;有思想远见,有革命责任感。这样的热血青 年,为国请愿竟遭到杀害!因此在沉痛的记念中,还有怒不可遏的揭露,义愤填 膺的批判,揭露了反动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暴行,批驳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 的流言。

作者出自对革命先烈的尊敬,出自一位思想家、革命家的强烈责任感,在悼 念的同时, 严肃地从历史的高度, 总结教训和意义, 激励革命者 “更奋然而前行”。本文先侧重悲痛忆念、哀悼,再侧重愤怒的揭露控斥,最后侧重于对历史经 验的总结。三方面统一在“记念”这一主旨上。

(2本文整体思路: ①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写起,交代写作缘由。

“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徘徊思索,程君提问引发了对烈士的 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可见由来已久。只因 已出离愤怒,实在无话可说。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又怎能说出 话来呢? 两周来的悲愤, 促使作者 “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 只为让人们清醒地知道, “所 住的并非人间” ,不忘记烈士的鲜血。

②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所有笔墨集中在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 感、反抗性上。那“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 “欣然前往”而惨遭杀害的 一幕,足以让“受人利用”一说的流言家尽显下劣可耻,让“暴徒”一说的政府 的暴虐昭然。

刀枪,野蛮凶残;流言,更加阴险恶毒。但作者并不以为民族会就此永远沉 默下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在悲叹思想统治的窒息后,发出 冲破沉默的吼声。

③在叙事的基础上在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在痛心的忆念,愤怒的揭露、控诉的同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考。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出发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方式,提出暴力 革命的思想,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

小结: 全文中充满悲愤之情。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 心忆念,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考,对惨案的教训进行沉痛总结,对烈士 牺牲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2.重点、难点语句理解: ①“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具体写日期可见郑重、有意义重大的一面,另一方面暗示“中华民国”早已 不是人民的国家,政府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政客是人民的敌人,是杀害人民的刽 子手。

②“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

“这”指对反动军阀和反动文人的无情揭露,对血的教训冷静总结,以及自 己绝不妥协的抗争精神。

③“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幸福者?”

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勇敢地面对黑暗现实和敌人血腥屠杀,毫不畏惧, 奋勇向前,他们为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而哀痛,以奋斗献身为最大幸福。

④“我懂得衰亡民族„„就在沉默中灭亡。”

缘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还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结果有两种:一种是革命前的沉默,最终以革命方式推翻反动统治;一种是 全民族在反动统治下悲观失望,走向灭亡的沉默。

⑤“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不幸全被这几缕血迹抹杀了。” 赞颂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反衬出杀人者的野蛮。“伟绩、武 功”是反语,讽刺揭露中外反动派的暴行。指出惨案实质正是一次帝国主义同反 动政府互相勾结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⑥引用陶潜四句诗。

引用意旨在: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教训,烈士们的鲜血不 会白流。

⑦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许多苟活者,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 望,真正的猛士会越来越多,在烈士们精神的鼓舞下,更加勇猛坚定的去斗争。“此”包括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 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 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

⑧第七节第 2自然段关联词功用。

一二句“至于„„则更”加强了层进语气;三组转折关联词,以前补后,突 出烈士精神伟大,感人至深。三句是对前两句总结, “倘要„„就”让步假设强调 结论确定不移。

三、例题精讲: 选出对文句理解最全面、最准的一项: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 者和幸福者?”(A.烈士们为生活的平淡无奇而悲哀,以为国捐躯为幸福。B.作者为烈士们之死而悲哀,为其献身精神而感到欣慰、自豪。C.作者歌颂烈士们的勇敢,哀叹烈士们生命的短促。

D.烈士们为国家民族前途、人民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幸福。1.解题: 本题意在指明要正确理解一句话,还要注意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语句是 由若干词语连接而成,但每个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表达作用并不相同,抓住了关 键词语,弄懂它们的意思,其余的地方就迎刃而解了。

2.分析及解:

这里的“真的猛士” ,由于作者要记念的是刘和珍等烈士,显然是指烈士们。“哀痛者”指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指以„„为幸福的人。这里指刘和珍 等烈士。运用排除法可从 A 与 D 中选择答案。

这组句子指出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 不畏惧,奋然而起,他为国家、民族的前途而哀痛,以勇往直前、为国献身为最 大幸福。由此可以推出正确答案为 D。

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部分:(一基础性训练题: 1.下列加点的字形、音全对的一组是(A.长歌当.(d àng 哭 杀戮.(lù 惩创.(chuàng B.虐.(nu â杀 攒.(cu án 射 浸渍.(z ã C.殒.(r ǔn 身不恤 恶.(â耗 喋.(di ã血 D.绯.(f ēi 红 尸骸.(h ái 立仆.(p ú

2.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②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③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④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 缕血痕抹杀了。

⑤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 一小块。

A.对比 设问 对偶 反语 比喻 B.对比 反问 对比 排比 比喻 C.对偶 反问 反复 反语 比喻 D.对偶 设问 呼告 排比 比拟(二提高性训练题: 1.下列各句分句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C.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D.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 2.下列四句中加点词语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请括出分析得完全正确的 一组是((1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 血痕抹杀了。(2苟活者

...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3人民永远怀念科学的英雄的殉道者

...。

(4年轻的乔尔丹诺贪婪..地追求着科学的真理。A.(1贬义(2贬义(3中性义(4贬义 B.(1贬义(2中性义(3褒义(4褒义 C.(1贬义(2贬义(3褒义(4贬义 D.(1褒义(2中性义(3褒义(4褒义(三研习性习题: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

...的。但这回却有几点 出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 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是少数, 看那干练 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慨,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殒身不恤的事实, 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遭阴谋诡计, 压抑至数千年, 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要寻求这一次死者 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 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1.文中加点的词语指代内容名是什么? ①“中国人”指

②“苟活者”指 ③“真的猛士”指

2.结尾的“呜呼,我说不出话”是在文章第六、七两节对“三.一八“惨案发 表看法之后发出的,它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类似的句子前文还有,下面结合 全文内容和思路所作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第一节里作者写道“我实在无话可说” ,乃是因为烈士的惨死使自己“出离 愤怒” , 无法用语言表达感情的悲痛之词,并非真的无话,所以在第二节里反复强调“有写 一点东西的必要”交代写作目的。

B第三、四节叙述烈士事迹及牺牲的消息后, 作者又说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 乃是因为“惨象” , “流言”又一次使作者陷入无比悲痛愤慨的状态,故发出了激 愤之词,并非真的甘于沉默,因此在第五节中追述烈士遇难经过,控诉敌人罪行。C.作者一会说“无话” ,一会说 “有话” ,这表现了鲁迅思想感情上的矛盾, 也说明了作者当时思想上的局限性。

D.作者“无话”表明其极度悲愤, “有话”显示其化悲痛为力量的战斗行为。“无话--有话--无话”反映了作者悼念与痛恨交织的悲愤之情,并以此构成了贯

穿全文的线索。3.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一)基础性训练题: 1.本题意在检测本讲生字注音、字形的掌握。正确答案 A(B 中“渍”读 zì,“虐”读 nûâ;C 中“殒”读 yǔn,“恶耗”应 写为“噩耗” 中“仆”读 pū);D 2.本题意在检测学生对本讲修辞方法的理解 答案 C(运用排除法,重点抓准①、②句的修辞,就可以推出正确答案。第① 句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为对偶,并非正反对比。第②句是反问句,答案 在句中;不是一问一答式的设问句)

(二)提高性训练题: 1.本题意在复习复句关系的旧知识。答案 A(因为 A 句是选择关系,而后三句均为并列关系。)2.本题意在复习词语感情色彩的旧知识。答案 B(第①句“伟绩”为反语,讽刺效果;第②句“苟活者”为后死者对死 士的敬仰之意为自己的谦称;第③句“殉道者”有崇敬之意;第④句“贪婪”

为 贬义词褒,写出求知若渴的情态。)

(三)研习性训练题: 1.①“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②“苟活者”指被烈士们的斗争勇气和牺牲精神所感召,从死难者的血迹 中逐渐觉醒过来,并能看到希望的人,也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为作者的 谦词。③“真的猛士”指受到鼓舞的革命志士们。2.C(从本文“记念”的主旨看,可清楚了解作者为了悼念烈士,怀着满腔怒 火写出本文,可见死难者的罹难早已使作者极度的悲愤,而不是思想前后矛盾,C 项的观点是不符合文章主旨的。)3.虽然、但、虽、则、虽、而、倘要

第三篇:《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观点与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间:约两分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板书:纪念刘和珍君)

二、展示学习目标:(时间:约一分钟)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三、简介作者并解题(时间:约四分钟)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哪些?(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等,展示鲁迅的两首诗。

2.解题:

记:相当于“纪”,并不是另有其意。“纪念”一词说明本文是一篇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而“君”是对人的尊称。

作者写此文绝不是只纪念刘和珍一个人,而是为了赞颂向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那样的爱国青年,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激励人们继续前进。因此,《纪念刘和珍君》不是一般的纪念文章,也不详写刘和珍的生平。

四、文章写作背景(时间:约两分钟)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展示几张有关抗议活动以及刘和珍的照片)

五、检查预习(准确读出下列词语)(时间:约两分钟)

徘徊 长歌当哭(dàng)

菲薄 踌躇 桀骜 黯然 噩耗

肆无忌惮 喋血 攒射 屠戮 浸渍 绯红 和蔼 殒身不恤

六、自学指导一:(运用速读法,时间:约五分钟))

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记念性的文章,记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②交代写作的缘起。③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总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合并归纳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表明写作目的(1、2);

第二部分、追忆烈士和惨案真相(3、4、5); 第三部分、总结教训和意义(6、7)。

七、自学指导

二、(运用精读法,时间:约十二分钟))

1、阅读第一(1、2)部分,思考作者的笔触都涉及到了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都抱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爱国青年(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

反动势力(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八国联军、中外的杀人者)

中间状态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作者态度:爱国青年:沉痛哀悼 热烈颂扬 激励告诫

反动势力:愤怒 控诉 痛斥

中间状态的“庸人”:失望 批评 呼唤 2.品味语句:

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 ?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八、合作释疑(时间:约八分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说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合作)

“真的猛士” 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惨淡的人生” 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哀痛”:是说明真的猛士看到民族的衰亡,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看到爱国志士被杀戮,感到万分哀痛,所以说是“哀痛者”。

同时,他们又为自己能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因而感到莫大的幸福,无论是奋斗还是牺牲都是幸福的。

九、当堂检测:(时间:约八分钟)

背诵文中名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十、小结:

写作缘由:祭奠英烈、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十一、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展示学习目标:

1、研习课文第二、三部分,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3、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观点与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自学指导

一、(运用精读法,时间:约十三分钟)

细读课文第二、三、四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文中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标题是“记念刘和珍君”为什么不采用顺叙,作者从哪里切入的呢?这样切入有何好处?

3、课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

一、所记念的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想象中的刘和珍—— 桀骜,锋利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 微笑着,很温和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 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 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 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 微笑的,和蔼的

思考:课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刘和珍的和蔼、善良、温和更加突出敌人的凶残及反动文人的卑劣,讽刺和揭露了段祺瑞政府的野蛮暴行,体现了作者的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

追忆刘和珍事迹: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善良、温和 毅然预定《莽原》全年------追求进步、渴求真理 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有斗争反抗精神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有斗争反抗精神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有责任感

向执政府请愿、欣然前往,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有爱国精神献身精神

★总结刘和珍其人:刘和珍:是一个追求真理、敢于反抗、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勇敢坚强、从容善良,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2、明确:顺叙应从刘和珍的生平写起,本文却采用倒叙,从追悼会切入,直奔主题。为全文奠定了悲愤的感情基调。本文标题是“纪念刘和珍君”为什么不采用顺叙,作者从哪里切入的呢?

三、自学指导

二、(时间:八分钟)

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是什么意思? 明确:“惨象”,即大屠杀,足见反动派的残忍;

“流言”,即御用文人的舆论,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足见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

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一武一文,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

“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

2、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

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

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后一句是什么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这是一个选择复句。表达了作者:

1、这不是真正的沉默,而是对反对派造成这种沉默现状的极大愤慨。

2、作者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的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

3、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号召力极强。

四、自学指导三:(时间:三分钟)

读课文第五节,思考品味下面红字的用法。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

1、“赞颂说”—赞颂刘和珍等人的沉勇友爱、临危不惧。

惊心动魄的伟大:

2、“反语说”—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与下文的反语一致。伟绩、武功反语,讽刺了中外反动者对自己的暴力行径沾沾自喜的丑恶嘴脸。

五、合作释疑一(时间:约六分钟)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几个问题:

1、“街市依旧太平”有何深意?

形象地反映了段祺瑞执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改变,引出下文对学生请愿活动的评论。

2、“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

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在政治上不反动,但是极端冷漠麻木,烈士的鲜血只是他们闲聊的材料。

3、“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

走狗文人。他们造谣、诬蔑,是反动统治者的帮凶。

4、思考:(1)“煤的形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把什么比成了什么?(3)煤的形成有什么特点?(4)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有什么特点? 明确:(1)比喻。(2)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过程。(3)付出的代价大,收效很小。

(4)历史的每一小步前进,都是建立在人类大量的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

六、合作释疑二(时间:约四分钟)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思考:“依稀”,“微茫”这两个词的含义? 明确:“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烈士的精神将激励人们继续战斗。

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拓展延伸

二、“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

明确:徒手请愿者虽也流了大量的血,但却只换了个“街市依旧太平”,而于历史的进步毫无裨益。它虽然是革命斗争,但不是有意义的斗争。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不赞成徒手请愿,不赞成用青年的生命,去换取寥寥的意义。

七、当堂检测(时间:约五分钟)

请你为刘和珍写一幅挽联,以寄哀思。

参考:赴国难真猛士显真精神,悼芳魂小女子铸大勇毅。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八、总结:文章主题(时间:约一分钟)

本文通过追述刘和珍生前事迹,详写其遇难经过,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刘和珍等烈士被枪杀的悲痛之情,表达了对反动当局和其御用文人的愤怒之情,否定了徒手请愿,但依然鼓励青年人奋然前行。

九、教学反思

第四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的:

⒈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⒉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⒊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⒋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重点:

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教学设想:

着生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理解关键文句,进而把握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一: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大声《呐喊》,宣讲《拿来主义》。带领我们到《故乡》,看《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路上,遇见《藤野先生》正在给《孔乙己》讲《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

设计二:忘不掉那南斯拉夫大大使馆被炸的硝烟;忘不掉那打着“民主”旗号的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更忘不掉我们的三位记者不幸以身殉职。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就看看鲁迅先生为了“记念刘和珍君”是如何布局全文思路的。

二、背景及题解:

⒈“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展开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政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游行。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

刘和珍等人就是此时遇难的。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鲁迅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

⒉本文是鲁迅先生1926年写的一篇评述“三•一八”惨案的文章,发表于同年4月12日的《语丝》周刊第74期上,后收入《华盖集续编》。题目中的“记念”二字通常写作“纪念”,文章用“记念”,与“忘却”相对,表示牢记、铭记之意。“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研习新课: ㈠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⒈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⒉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写了她哪几件事? 明确:刘和珍生于1904年,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写了她的三件事。一是她虽然生活比较困难,但是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崇敬鲁迅,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所以她毅然预订了全年的,由鲁迅编辑的《莽原》。这正说明了刘和珍自觉、坚定地支持鲁迅,她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战友和同志。二是写刘和珍是个有群众威信的学生干部,她曾因带领同学们同反动校长进行斗争而被开除,然而她依然“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不但具有乐观主义精神,而且既勇猛顽强又温和善良。“待到学校恢复旧观”时,她一反常态,“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说她关心母校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前途,是个有正义,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表现了她思想的深远,感情的深沉,胸怀的博大。三是写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段政府门前的请愿,说明她是个勇敢坚强,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

⒊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哪类人 动向 作者态度和感情 写作目的 爱国者:猛士,苟活者(“我”)悼念 尊敬激励 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 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伤唤醒 哀、愤唤醒

小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的切入点。

⒋本文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整个历史事件,它的切入角度是什么? 阅读分析:本文的切入角度是记念刘和珍,塑造了一个富于正义感,责任感,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爱国青年。文章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这就以一当十地表现了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可见这是一批非常可爱的爱国青年,而段祺瑞政府杀害的,流言家诬蔑的,正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文章写刘和珍及其追悼会,也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深切而真挚的悼念。⒌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起。⒍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㈡分析局部思路

关于文章的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的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

⒈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明确:第一个“必要”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两次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⒉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这一部分则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叙写烈士生前事迹,再详细叙述遇难经过,整个部分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

⒊第三部分关于惨案的意义,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何以体现?

明确:先否定了这种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也是明晰的逻辑顺序。

四、布置作业:

完成“问题探讨”

一、二。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理解和把握第二节语段的思路:

⒈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之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子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⒉背诵第二节。

二、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⒈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共13句)明确: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本节主要记述惨案概况,指出刘和珍等人是被反动派虐杀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①听到噩耗;②-④颇为怀疑;⑤-⑦尸骸为证;⑧⑨流言诬蔑;⑩-⒀悲愤号召。⒉细理思路。

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噩耗后怀疑的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⒊齐读第四节。

三、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

举几个例子。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

第五部分第2自然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自然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讽刺。“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指什么人呢?

明确:第一节中,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中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并非一团糟糕,“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四、探究思考:

文章是如何将记叙、抒情、议论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统一的?请举例说明。

明确:如本文的第五节,叙述刘和珍、杨德群的死难和张静淑的重伤,就一直充满着强烈抒情因素和议论色彩。“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这是议论,穿插在叙事之中不仅天衣无缝,而且使文章力量陡增。“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更是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重点为: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思路?理思路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怎样理清思路呢?

明确:思路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思考的线索。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考的线索,即从什么地方了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理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怎样理清,⑪把握主旨;⑫理清脉络;⑬弄清顺序;⑭列出纲目。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理解了全文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就自然地探究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了解了作者深刻的思想,达到了化旧为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㈠基础知识

⒈下列各组中加粗字的音、形、义有错误的是:()A.苟(gǒu,苟且、姑且)活洗涤(dí,洗)

攒(cuán,聚、凑集)射 B.噩(â,惊人的)耗长歌当(dāng,当作、代替)哭屠戳(lù,杀)C.殒(yǔn,死亡)身不恤(xù,顾虑)不惮(dàn,怕,畏惧)租赁(lìn,租借)D.浸渍(zì,浸,沤)喋(diã,血流出来的样子)血桀(jiã,凶暴,倔强)骛 ⒉选出下列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组。()A.正告:正式通知。干练:有才能有经验。出离愤怒:脱离开愤怒。B.尸骸:尸骨。平素:平淡无味。微茫:小而多。C.寥落:稀少。依稀:模模糊糊。虐杀:残暴地杀害。D.绯红:大红、鲜红。逝者:死者。深味:口味重。⒊选出恰当词语填入下列各句中。

(A.欣然B.毅然C.黯然D.虽然E.居然F.奋然C.既然H.当然I.自然)①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②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

③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⑤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⑥刘和珍君,那时是()前往(参加请愿活动)的。

⑦(),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⑧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⑨然而()有了血痕了,()不觉要扩大。㈡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⒈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⒉“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是指(多项)A.使人目不忍视的惨象和使人耳不忍闻的流言。B.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C.“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

D.死难者的亲戚、师友、爱人也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E.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

⒊“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其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多项)A.“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所以无话可说。B.因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无话可说。C.惨象使作者过分忧伤,因而无话可说。D.反动派的残忍使作者无话可说。

⒋作者在文中对这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 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⒌分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作用,准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B.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C.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第五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三课时)

授课人:区洁萍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认识刘和珍的人物形象;通过品读精辟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重点、难点】

《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政治性、战斗性和抒情性的特点,对于当代学生而言,文中的厚重思想不易把握。有些语言虽发人深省却难以读懂。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成为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背景介绍

三、学生朗读全文

四、把握总体思路

1.请学生讲一下分段的情况,概括一下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

一、二节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五节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节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始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2.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节)。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问:关于写作缘起为什么作者说了那么多的话?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局势是怎样的?

(明确)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在爱国力量方面,提到了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在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

3.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节)。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我们来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言外之意就是,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4.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节)。

问:文章哪里提到作者对于“徒手请愿”的看法?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明确)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四、分析人物形象

问:在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文章介绍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第一节2段)“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第三节2段)“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富有责任感。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五、布置任务

回去之后再细读几遍课文,找出觉得难以理解的语句,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揣摩关键语句,探究疑难问题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进行点拨。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2.作者在第一、二节里两次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说“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怎样理解这些话的意思?作者在文中还反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说不出话来”,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一段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第二段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三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惨案流血、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第二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节]“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第五节]“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节]“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3.(第一节3段)“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怎样理解?

我们先来看一下,“尤”字是什么意思?(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的体味。

(明确)我们看作者这里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修饰:“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它们”指什么?非人间。“后死者”即所有苟活着的人,也指作者自己。为什么它们会“快意于我的苦痛”?可能大家都说过这样类似的话:“你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在这里作者就是讽刺这一类的人,他们将自身的快乐建立在“我”的苦痛之上,它们是没有生命、没有意识的“看客”,是这个社会的没有灵魂的存在。4.(第四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怎样理解?

(明确)“惨象”指什么?(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又指什么?(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就是反对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鲁迅解释自己以及世人在面对这黑暗现实的时候无话可说的原因,是“惨象使自己目不忍视;流言使自己耳不忍闻”,但他不认同这种沉默,也不为自己的沉默推脱责任,而是认为如果不打破沉默,将被这种沉默所吞噬。

5.“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如何理解?

(明确)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6.“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7.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人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明确)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卑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1.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明确)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2.“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

(明确)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呼唤“爆发”,用“血战”来消灭黑暗势力,开辟一个新的世界。

三、从关键处探讨文章主旨

1.如何理解作者引用的陶潜的四句诗在文中的作用? 陶诗的全文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明确)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挽”的是自己,而不是亲族、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形式而已。因此,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族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一些日子;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颂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活着的人也只有对死者哀悼、思念罢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诗人作结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淡泊、脱俗的态度。

鲁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两句。意思是,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说“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真的猛土就是真的革命者的意思。这是泛指;这样牺牲了的爱国青年固然也应该说是革命者,但作者在这一节话中并没有说到这一层意思。实际上,这些爱国者完全牺牲于反动政府的阴谋凶杀;他们当时只是为了援助外交徒手请愿而已。作者在全文中都并没有认为这就是革命的行动。——根据原文,“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就正是指的反动政府凶杀这种黑暗事实。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样黑暗的现实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也就很明白:真的革命者既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那么,他也就能够真正看到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显然是最哀痛的。同时也只有真的革命者能够真正看到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这样,他也是最幸福的。在鲁迅先生看来,能清醒地看到现实的黑暗与残酷的人,何尝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3.原文第4节最后一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明确)当时是中华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时候,青年学生和市民为了援助政府外交而向政府请愿,政府反而加以屠杀;当时的反动文人还说青年自己去送死。——这种最黑暗的统治和最反动的言论,可以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使一切爱国者和人民将都觉得事情已经到了尽头,说什么话也没有用了,只有举行革命;一种是一些爱国者和人民的革命分子被摧残了之后,全民族都被黑暗统治着,留下的爱国者和人民都悲观失望,民族就沉默地走到灭亡。也就是说,可以有两种沉默,一种是暴风雨(革命)前的沉默,一种是走向灭亡的沉默。

4.“我向来是不惮于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怎样理解这句话?(明确)在那个党阀混战的时期,作者目睹了许许多多的令人发指的恶行,这种恶行不是帝国主义者亲手所为的,而是段祺瑞命令卫兵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以致众多无辜的平民的死亡。最先牺牲的,往往是那些最敢于反抗、最先站起来喊出自己的述求的人。鲁迅所感到寒心与绝望的,是这种野蛮的屠杀,那些苟且偷生的人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随意牺牲他人的生命,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甚至没有作为人的尊严。作者已经对反动政府不抱任何的幻想,对现实作最坏的打算。

四、布置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都不以请愿为然,他是正确的吗?

【明确】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究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样反动的政府去请愿,除表示出了群众的意向和力量,实际的效果是决不会有的。作者一方面向群众指出反动政府的实质,指出对反动政府不能存在幻想,同时也指出必须进行比请愿之类更彻底的爱国斗争,以教育群众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热烈参加和支持;同时,他指出向反动政府请愿极少效果,这是在提高群众的认识,鼓舞群众进一步走上彻底的爱国道路、革命道路上去。

下载高一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培优教案[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语文 记念刘和珍君培优教案[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深沉、含蓄的语言风格。......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课时: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鲁迅及其人品文品。 2、了解惨案发生的背景及原因。 3、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点: 1、深入了解鲁迅,激发......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粘文杰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背景,把握行文思路,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探究作品丰富意蕴,揣摩文段深层含义。 3. 背......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记叙散文的含义以及特点 2、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领会本文的写作目的。 3、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能力目标: 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1 了解鲁迅及其文章的写作背景 2 熟读课文,通过事迹来分析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3 学会通过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诉他们的行为事迹来展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把握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2.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