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生活资源进行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运用生活资源进行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将直接影响到读和写,所以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十分关键。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需要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生活中的活水流进课堂,再充分运用生活化资源识字,可以使学生的识字效率大大提高。生活化识字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实践语言文字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应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兴趣出发选择识字内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亲切感、好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 生活化 资源
一、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在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收集起来,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就会渐渐遗忘。因此,笔者在班上指导学生制作了“识字袋”,让他们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笔者都会让学生学习上面的字。学生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以往,“识字袋”渐渐重了,学生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二、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资源,校园里的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物品,如门、窗、讲台、黑板等,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将教室里的物件向学生们一一作介绍。在学生们都知道这些物件名称的基础上贴上写有名称的卡片。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一起读读、问问、认认,有的不认识、念不准的、争执不下的字,可以向教师求助,学生们这样识字,不但轻松自然,而且还印象深刻。又如刚入学的孩子急于认识新同学,可请每位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卡片,写上自己的姓名贴在课桌右上角,鼓励小朋友课间多去“串串门”,看谁结识的小朋友多。活动中小朋友们奔来跑去,充满快乐。还可让学生轮流当值日生发放同学作业本。识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可以让学生们认识校园里办公室、宣传窗、名人名言、校纪、校训、功能室牌匾、校园文化墙等上面的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让其识字。应让他们知道校园里的这些汉字就在身边,提醒他们要多多注意它们。这样,学生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识字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识字的内驱力也会大大增加。
三、设计丰富多样的生活作业
有位教育家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而自由,如同一只鸟放在林子里;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里面。”所以,教师除了让学生读课本书之外,还要读生活。教师要构建生活大课堂的新课程观,努力拓展教学空间,布置创造性的生活作业,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如(1)在看动画或电影中识字。告诉学生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识字,看电影的时候也可以识字,培养学生们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意识。(2)在购物、逛街、旅游中识字。利用家长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识字。比如在候车时认站牌;在逛街时认街道牌;购物时认包袋上的商标……这些随处可见的文字都能成为学生生活识字的“书”,从而满足儿童对识字的渴望,继续保持识字的热情。(3)阅读古诗、儿歌、小故事,熟悉汉字。每天布置一定量课外阅读,“阅读”活动初期,不提识字要求。学生每天读古诗、儿歌、故事就会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学生便会熟知一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汉字,最终达到认识汉字的目的。(4)在实践操作中识字。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听、说、读、做等各项基本活动中,动手实践最能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留在学生大脑中的痕迹最深。我们要千方百计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识字。如让学生把报头、刊头、包装袋等认识的字剪下来,粘贴成“字海拾贝”或“手抄报”。或者节日期间布置学生制作卡片写祝福语送给同学,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家长、教师、同学求助,易学易记。
综上所述,运用生活资源进行识字教学,不但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识字,还教会他们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去自主学习识字,从而掌握、探索识字规律,提高识字兴趣,让识字更好地为阅读服务。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使识字与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还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第二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小学
李燚
内容摘要: 低年级识字教学任务重困难大但是意义深远。教会学生合理运用识字方法,既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识字教学
阅读识字 兴趣
乐学
易学
活学 自学
用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且要求一、二年级识字达2000左右。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它首先要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促进大脑发育的角度看,由于识字活动必须通过视觉、听觉、动手等多条渠道获取外界信息,从而形成对大脑的综合刺激。强化大脑各区的神经联系和贯通。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一.激发兴趣--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识字学习。”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通过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识字,以提高识字技能。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趣:
(一)故事启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教师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常常利用课文中生动有趣、色彩丰富的插图给孩子们编故事,加以趣味性的表演来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汉字本身也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比如,教学“月”这一个字,就给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利用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想学这个字的欲望。
(二)表演引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教学《四季》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草、小鸟、青蛙、雪人的角色,老师也加入其中扮演谷穗弯腰的动作,让孩子们在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及滑稽的表演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知识,又从中学到识字的技能。
(三)比赛激趣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他们就会沾沾自喜,利用这个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识字比赛,内容包括练字、讲故事、诵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边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二、教会学生尽快找到自己识字的方法--易学
调动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还要引导他们寻找记字的规律和方法,使识字教学化难为易。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他们知识重要。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方法,识字的兴趣和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己识字的方法有:
(一)找出汉字特殊规律,归类学习。
由于儿童的认知表浅而狭窄,因此,识字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结构以帮助学生识字。这个方法其实在我们的语文园地中有专题训练。如:“扫、打、拍、把”字都有提手旁,说明这些字跟手有关系,表示动作;“踢、路、跳、跑”都有足字旁,他们跟脚有关系,也表示动作;这样以此类推学生就能找到记忆汉字的规律。
(二)引导学生根据字形识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从汉字开始,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它的字体形象多变。识字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汉字的形体美,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比如:象形字“口、耳、目、水、火、田、禾”这些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形象的字形或比喻,引发学生联想,这样难记的字也变得生动有趣,简单好学。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识字。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看图画、投影、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日月明》这一课时,基本不需要怎么讲解,利用课件进行动画演示“日”和“月”组成“明”的过程,学生轻而易举的就记住了汉字,教学过程轻松愉悦。教学“风、云、雨、电”这四个字可运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中四种自然现象的动态画面演示在屏幕上,并配上声音。这样马上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把教学生字与日常生活具体事例联系起来,亦可以收到不错的成效。特别是会写字的教学,如果教师应用好多媒体展示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学生好记好写,写出来又规范,掌握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四)开展识字游戏,边玩边学字。
低年级识字任务繁重,如果识字方法再“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而且低年级识字学得快,但遗忘更快。因此,在课堂内开展游戏既可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还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一举三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在教学生字时,可以尝试做以下一些游戏:
1、摘水果。教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卡片贴在相应的果树上,让学生把带有这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2、找朋友。教师把生字卡片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大”字说“我是‘大’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家”的同学马上出来和“大”字组成朋友。还可以多找几个朋友,这样不仅学到了单字,还学会了多个词。
3.动物找食。教师在黑板上带有汉字的食物图,如:萝卜、青草、竹叶、小虫。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图,如:青蛙、山羊、白兔、熊猫等,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到他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方。
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性,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的游戏还有许多,又如一些图形游戏、猜字游戏等等,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时还安排学生演一演,如:在学习“鸡、鸭、鹅”时,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演出来。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识字,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特征、生活习惯的了解,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五)利用比较法,迁移学字。
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
如教学“人、大、太、天”时,先将“人”做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太”“天”。又如“星、早、秋、种”,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来识字形:“日加十是早,禾加火是秋”等。学习“巴、也、毛”等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记:“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等。
对形近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所以“乌”没有一点。
还可以用换部件的方式识字。如学“报”字,可以用“服”字换部件,这样用熟字记生字,也可化难为易。
(六)谜语法
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思维,也是一种趣味识字法。
编字谜,既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想象编字谜,也可以根据字义编字谜,还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
编字谜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如学习“手”字时,可以编成下列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通过猜谜,学生不仅知道了手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手”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儿歌法
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
我们除了利用气氛生趣、情景导趣、表演激趣和比赛激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乐于识字;又利用拼音练习、插图配合及自学互学配合,让小学生掌握识字的要领,还可以通过观察事物、联系生活及自我体验等强化识字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识字,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技能。
三、在生活中识字--活学
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包括两方面的意思:首先在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其次是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这是尽快识字所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从观察事物中学说话,学会识字
这可以要求孩子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做起,如:孩子们的书包里有很多学习用品,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说说学习用品的名称及特征,并边看边识字。由于他们有备而来,观察比较细致,介绍时就毫不费力,因此,识字速度也快了。
(二)从生活中学会识字
让学生从生活中日用品的名称、标识和产品说明书内容的熟悉中,提高识字水平。让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会读的字,应该通过多问、多查字典等多种渠道来不断提高识字水平;也可以从生活所见所闻的事情中去观察汉字,让学生养成注重平时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做到勤学苦练等,这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应在传授知识中成为小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以教师的自我体验生活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自我体验中去学会识字。
以上所谈的,都离不开“兴趣”两个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爱学。唯有这样,识字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尝试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自学 过去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再配上儿歌。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五、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增加识字范围--用学
所谓“阅读识字”的方法,就是通过听故事、说故事的途径理解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或跟随老师或录音),尝试阅读课文,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通过一个阶段多篇课文的阅读,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阅读识字”主要是在刚入学儿童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的情况下,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汉字教学的方法。其识字教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这一阶段只要求熟悉汉字,不提具体的识字要求。每篇课文教学也是从听故事说故事开始。在听熟听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记忆(或跟着录音〕反复指读课文,一般指读3-5遍,目的在于提高生字认读的刺激强度,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在指读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对一部分复现率较高的汉字逐步化“生”为“熟”,这就为以后的识字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利用有意记忆,分批强化识字。通过第一阶段十来篇课文的阅读,学生已经熟悉不少的汉字。由于多次见面。学生对这些汉字已经基本熟悉,而且已经度过了最高遗忘期,所以教师唤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并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记住这些汉字。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短,巩固率很高。第三阶段是先识后写,逐步达到“三会”,那就是“会读、会写、会用”,同时开设扩展阅览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与此同时,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也大大提高。阅读识字法遵循儿童的记忆规律,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待遗忘率最高期过后再要求,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识字,充分开发了儿童的识字潜能,是一种较为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根据汉字的字形规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较熟悉地掌握所学的汉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识字教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交流,为孩子们开辟一条更加宽广的学习之路。
第三篇:联系生活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的方法
联系生活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的方法
东坡区新华小学
杨仕斌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如:观赏、考查本地的山水风光、民情风俗、动植物资源等。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了解了当地的乡土文化。
一、生活中的乡土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用书以外,更多的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是来源于老师、学生和他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的多种生活中的乡土教学资源。为此,我围绕生活中的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经过调查,我校周边有以下一些生活中的乡土教学资源可供开发与利用。
实物展示: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进行实物展示,对教材里出现的事物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受,如“苍耳”等农村学生熟悉的动、植物。
自然环境:大自然的日月星辰、粮食作物等都是农村小孩可知可感的资源,随时可以进行观察、体验。
地域环境:利用农村的地域特色开展实践活动,如参观糖厂、养鸡场,寻找钉螺,调查河水污染情况,观察乡村、街道的特点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等。
学生生活:如家庭生活经历、学校生活经历(学校读书活动、学校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和社会生活经历等。
二、有些教材内容远离乡村生活,利用乡土资源教学的必要性。新教材中常见的租船问题,如:三年级师生共148人,4人座:32元/只,1 6人座:36元/只,怎样租船比较合理呢?学校的数学教师一致认为本题较适合沿海沿江地区的学生,而对于内地农村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并不熟悉的内容,非常陌生,学生没有实际体验,理解起来非常难。
四年级下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与习作”,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来历,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交流后,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也可以把活动心得或心得写下来。农村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窄,看书少,无法上网,离“发明创造”更是遥远。因此,这个题目不适合农村学生的生活现状及经验。
教材中选用的素材多以学校生活背景或城市生活背景为主;有部分远离农村生活背景,没有真正的接近学生生活。农村学生没见过书中提供的素材,增加了理解知识的难度,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的方法。
多种多样的乡土资源,为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乡土教学资源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实践—体验式
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一位老师的案例《在实践中习作》
在上“钱该怎样花”的公开课时,料到学生对钱的合理计划、支配仅限于“纸上谈兵”,而不会真的正确使用。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当一天家,理一日财,以“今天我当家”为主题,将自己的当家经历写进日记里。
学生的周记交上来。先快速浏览了一遍,内容比往常清楚厚重了许多,感受也更真切,发自肺腑。学生的《今天我当家》,对杀鱼,剁鱼肉、切蒜、拍姜、给鱼肉拌豆粉、下油、煎鱼、放作料、装盘的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俨然就是一位经常下厨的小厨师。而另一位学生更是从“出轨”这一角度出发,描述了自己当家这一天发生的两件不称职的事,在平凡中显出新意来。
符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教会学生生活,还能给学生的习作提供最好的“作料”,令学生有话可写,有感而发!
(2)问题—探究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东坡湖”公园,面对门票分成“团体票”和“个人票”的情况,就可以创设“怎样买‘东坡湖’的门票比较划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究。这样的问题富有趣味性,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考性,不同个性的学生都乐于参与问题的分析探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概念知识,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知识的事实和现象,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利用这种方式,教师要顾及到实际的条件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多角度地探究问题的答案。
(3)渗透—陶冶式
树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观念,教师要随时想到利用各种生活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加深文本感悟:上《火烧云》时老师 3 和学生一起看云;读《秋雨》,先淋了雨再赏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事物,抒生活之感:写观察日记、随文小练笔、游戏作文,下雨记雨,刮风写风。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
利用这种方式,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领悟情境,并引导学生细心品味“境中之情、境外之音”,抒发内心之真切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心智感受和体验情境中的美感。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是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让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能充实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探索、理解和运用;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9年5月
第四篇:识字教学方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一字读成一个音节,每个字都包括音形义三要素。识字就是要统一地、正确地掌握字的音形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讲:“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6~257页。就识一个字来讲,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字形,理解字(词)义。在大脑中建立字的音形义的牢固联系,达到看见字形,能读出字音,明白字(词)义;听到字音知道字(词)义,能写出字形的熟练程度。(一)要读准字音
识字先要求读出字音;见到一个字,能读出字音,才算基本上认识了这个字,达到认读水平。一要读出来,二要读得正确。对每个字要求发音正确,掌握声调是读准字音的重要方面。
学龄期儿童的发音能力,已相当成熟,对字的读音不会有太大困难。除非是方言与标准音不一致时,会增加发音的困难。以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正音工具,会加速识字的读音教学。不过由于汉字有同音字和多音字,这给字音教学带来一定困难。要使学生不读错音、不用别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求学好汉语拼音以外,还要准确地理解字(词)义,多做些比较练习。(二)要认清和正确书写字形
初入学的儿童,如果认读的生字大量是已掌握的口头词汇,那么只有字形是新因素。例如上、中、下,头、口、耳、目、舌,日、月、水、火,爸爸、妈妈等字词,字音、字义儿童早已掌握,只有字形不认识,不会写字形。儿童认读这些字,就是在他已经掌握的字音、字义基础上,认清字形,使字音、字义与字形统一起来。
儿童识字不仅要求能认和读,而且还要求会写字。认和读是眼和口的活动,写是手的活动。六七岁的儿童手指小,肌肉群和末梢神经还不很发达,控制笔的能力还不是很灵活,因此,开始写字是比较困难的。其次,学龄初期儿童的知觉常表现得较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再加之汉字字形复杂、笔画变化多样,这就使儿童掌握字形更加困难。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字形遗忘率高于读音、解义,„„默写中结构混淆、笔画增减及字形相混等‘形错’字,超过音近、义近相混的字三倍左右。”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页。
根据以上分析,儿童初学汉字,掌握字形是个难点。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清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牢固地记忆字形;正确地书写字形。字要书写工整,笔画求准,结构求匀,行款整齐,字面干净,逐步达到书写熟练。由于书写字形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所以必须“四会”分步走,先读后写,读多写少。
(三)理解字词义
儿童识字不但要求读出字音,写出字形,还必须要理解字词义;因为理解字词义,有助于巩固字音、字形,有助于理解语言和在语言中的用词,不出或少出错别字。
理解词义就是理解概念,建立词和词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字词的理解,不仅要理解字面含义,而且要结合课文理解,还要会用所学字词说话、造句。汉字有多音字、多义字,一般要据词、依文断定字词义。如“行”字,只有在“行列”、“旅行”两个词中,才能确定“行”的读音和意义。
儿童开始识字,接触的多是实词,词义大都熟悉,而且单音词多,一字就是一个词,如刀、尺、虫、鱼、跑、跳等,字(词)义比较容易理解。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范围的扩大,书面词汇量超出儿童已掌握的口头词汇量,而且合成词增多,虚词出现,这时字词义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如不注意,就会出现错别字。
在教学中,对字的音形义既要进行分析,还要进行综合,才能使学生统一地掌握字的音形义三要素。一般先通过汉语拼音认读,教学字音,接着分析字形结构,并解释字词义和用词造句,最后进行书写练习或造句练习,使学生逐步达到会认、会读、会写、会用的要求。不过对于一些难理解的字词,可以先不要求学生会用,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理解力的提高,让他们在后继学年中再去运用。
第五篇:识字教学方法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 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教给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识字,并从阅读训练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小学生的识字技能培养方法,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识字教学 方法 兴趣 生活 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它首先要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促进大脑发育的角度看,由于识字活动必须通过视觉、听觉、动手等多条渠道获取外界信息,从而形成对大脑的综合刺激。强化大脑各区的神经联系和贯通。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尽快教给学生自己识字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知识重要。低年级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要认识2000左右的字,显然要求教师尽快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则是识字训练的重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方法,识字的兴趣,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有:
(一)找出汉字特殊规律,归类学习
由于儿童的认知不是很多,因此,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结构以帮助学生识字。如:“扫”字可分为提手旁,可根据生活用品扫帚来帮助学生识字。而有些字,它们的偏旁部首不一样,则字意也不一样,如:“作”是单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归类学习的方法还有义旁归类法,声旁归类法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应用自己最喜欢、最得力、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识字。
(二)引导学生联想字形识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从汉字开始,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它的字体形象多变。识字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汉字的形体美,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比如:“书籍”的“籍”,“书签”的“签”,“作业簿”的“簿”,都与书有关,所有都是“竹”,通过比喻,引发学生联想,难记的字也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好学。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喜欢识字
在几年来的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小学生对识字不感兴趣,这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识字技能的培养,这是因为识字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素质,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应该鼓励学生发扬刻苦求知的精神,使学生喜欢识字,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识字学习。”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通过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识字,以提高识字技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趣:
(一)故事启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学龄儿童在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语言的。入学后继续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汉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比如,当我教“日”这一字,给学生讲述“后弈射日”的故事,圆圆的恰似太阳的形象,中间一横好似是后弈射的箭。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下子掌握了这个字。
(二)表演引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鱼、乌龟等等,让孩子们在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及油稽的表演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知识,又从中学到识字的技能。
(三)比赛激趣
开展练一练、说一说、动一动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识字比赛,内容包括练字、讲故事、诵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边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在教学中,教师选择的途径或是方式会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学习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形象直观演示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时可以指给学生看图画、投影、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例如:第一册拼音识字第16课,教学内容是学习“风、云、雨、电”这四个字可运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中四种自然现象的动态画面出示在屏幕上,并配上声音。这样马上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把教学生字与日常生活诉具体事例联系起来,亦可以收到不错的成效。例如:在教学“四”时,它的写字笔顺不少学生会把第五笔和第二、三笔的顺序颠倒过来,即先写“横”再写“撇”和“竖弯”,为了避免这一错误,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演示给学生看:写“四”的笔顺就象是搭积木造房子的过程,先写“竖”和“横折”,把房子先搭好。而“撇”和“竖弯”是住在房子里的两个人,房子搭好了他们进去了,最后是“一横”就等于等人进去了才能把门关上,要是先把门关了人就进不了。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地演示了识字过程,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二)开展识字游戏,创设愉快识字氛围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而且低年级识字学得快,但遗忘更快。因此,在课堂内开展游戏既可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一举三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在教学生字时可以尝试做以下一些游戏: 1.摘水果。教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卡片贴在相应的果树上。如:“玉、王”“抱、跑”“车、东”等等形象字,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2.找朋友。教师把生字卡片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国”字说“我是‘国’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家”的同学马上出来和“国”字组成朋友。还可以多找几个朋友,这样不仅学到了单字,还学会了多个词。
3.动物找食。教师在黑板上带有汉字的食物图,如:萝卜、青草、竹叶、小虫。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图,如:青蛙、山羊、白兔、熊猫等,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到他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方。
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性,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的游戏还有许多,又如一些图形游戏、猜字游戏等等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时还安排学生演一演,如:在学习“鸡、鸭、鹅”时,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演出来。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识字,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特征、生活习惯的了解,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三)比较法 为汉字做加减法。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
如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做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太”。又如“星、早、秋、种”,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来识字形:“日加十是早,禾加火是秋”等。学习“巴、也、毛”等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记:“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等。
对形近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所以“乌”没有一点。
(四)谜语法
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思维,也是一种趣味识字法。
编字谜,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想象,根据字义编谜。如学习“生”和“全”时,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牛过独木桥”,“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又巩固了旧字。又如学习“告”和“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开展联想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编字谜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如学习“雪”字时可编成下列谜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通过猜谜,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雪”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儿歌法 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 我们除了利用气氛生趣、情景导趣、表演激趣和比赛激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乐于识字;又利用拼音练习、插图配合及自学互学配合,让小学生掌握识字的要领,还可以通过观察事物、联系生活及自我体验等强化识字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识字,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技能。
四、在生活中识字
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包括两方面的意思:首先在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其次是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这是尽快识字所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从观察事物中学说话,学会识字
这可以要求孩子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做起,如:孩子们的书包里有很多学习用品,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说说学习用品的名称及特征,并边看边识字。由于他们有备而来,观察比较细致,介绍时就毫不费力,因此,识字速度也快了。
(二)从生活中学会识字
让学生从生活中日用品的名称、标识和产品说明书内容的熟悉中,提高识字水平。让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会读的字,应该通过多问、多查字典等多种渠道来不断提高识字水平;也可以从生活所见所闻的事情中去观察汉字,让学生养成注重平时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做到勤学苦练等,这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还善于在运用中体会字句的含义,久而久之,便可以达到学会识字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在传授知识中成为小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以教师的自我体验生活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自我体验中去学会识字。
以上所谈的,都离不开“兴趣”两个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爱学。唯有这样,识字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会自学、尝试在自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自己学习和独立主动地吸取知识的不是没有,而是属于少数。因而,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学,实验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的: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再配上儿歌。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六、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增加识字范围
所谓“阅读识字”的方法,就是通过听故事、说故事的途径理解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或跟随老师或录音),尝试阅读课文,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通过一个阶段多篇课文的阅读,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阅读识字”主要是在刚入学儿童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的情况下,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汉字教学的方法。其识字教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这一阶段只要求熟悉汉字,不提具体的识字要求。每篇课文教学也是从听故事说故事开始。在听熟听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记忆(或跟着录音〕反复指读课文,一般指读3-5遍,目的在于提高生字认读的刺激强度,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在指读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对一部分复现率较高的汉字逐步化“生”为“熟”,这就为以后的识字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利用有意记忆,分批强化识字。通过第一阶段十来篇课文的阅读,学生已经熟悉不少的汉字。由于多次见面。学生对这些汉字已经基本熟悉,而且已经度过了最高遗忘期,所以教师唤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并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记住这些汉字。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短,巩固率很高。第三阶段是先识后写,逐步达到“三会”,那就是“会读、会写、会用”,同时开设扩展阅览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与此同时,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也大大提高。阅读识字法遵循儿童的记忆规律,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待遗忘率最高期过后再要求,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识字,充分开发了儿童的识字潜能,是一种较为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根据汉字的字形规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较熟悉地掌握所学的汉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汉字。既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又会识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郑国民,《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北师大版,2000年第1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钟启泉,《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4.施良方,《学生认识与优化教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5.佟乐泉 李枫,《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