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大团结教案饮食风俗习惯
第一课
景颇族的饮食风俗习惯
一、教学目标
1、能简约的说出景颇族饮食的特点。
2、能简单的说出” 鬼鸡” 的制作过程.3、能说出几道景颇族的特色菜。
二、教学准备:景颇族特色菜图片。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出示几张景颇族特色菜图片
让同学们说一说是什么民族的菜肴。引入景颇族食俗的概念。
2、揭示正题。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认识景颇族的食俗,先出示图片,让同学看,再说一说景颇族几种特色菜。
让同学们自由发言的说。老师再跟据图片指明讲解。
(1)、景颇族餐数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景颇人闲时每日两餐,忙时三餐,主食为大米,副食有豆类、薯类、蔬菜和野菜野果。
(2)、景颇族喜好食物
景颇族爱吃糯米饭、糖粥。制菜多加盐与辣椒烧煮,很少油炒。口味偏好酸辣、酵臭、不用碗筷,常用蕉叶裹食。白酒多系外地运来,爱嚼槟榔及草烟。
景颇族的烹调方法大多简易,大米多加土豆、青菜煮成浓粥,糯米则蒸成干饭,而且当天舂米当天吃,不留“隔夜粮”。制菜非煮即腌,腌菜很有特色,水豆豉、干豆豉、酸竹笋、腌茄子等,开胃爽口。
他们制作肉品的方法一是风干后抹辣椒和盐巴烤;二是先烤熟、剁细,再拌以辣椒、葱蒜及野生香料;三是拌匀佐料后用笆蕉叶或枇杷叶包好,置入火塘灰中焐。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3)、景颇族吃野味食俗
景颇山的野味也出奇制胜,特别保留了人类童年的昆虫为食的习俗。黄蚂蚁蛋从蚁穴中取出,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晾干,与鸡蛋混合炒吃,味美无比。去掉翅、足的鸣蝉放火锅中培烤后,再用油炒食,其味香脆,是下酒佳肴。在竹林中寻觅到被竹虫钻蛙的洞,顺着往上一节剖开,竹蛹就抖落出来一小碗,半小碗。将竹蛹剁细加上炒米粉和佐料,用生菜沾食,或用水稍煮一会,捞起用油煎食,或与鸡蛋一起炒吃,或培干作下酒菜,都以富含蛋白的本质,特异的风味成为待客的上品。最奇谲的是吃花蜘蛛。
这种蜘蛛有拇指一样大,结黄网,身上有黄黑相间的花斑,娃娃们最喜欢捕捉。捉到后,放在火上烤去破脚,蜕去皮甲,夹在米饭中当菜吃,其美味不亚于鲜香四溢的烤猪肉。景颇族名食大多带有亚热带山林地区的特色和耕牧渔猪的民族文化气息,如舂鳝鱼、螺蛳汤、酸笋烧鱼、竹筒烤鱼、砂锅炖竹鼠、凉拌牛肚、煮芋头、臭豆、酸木瓜炒牛肉丝、帕滚菜煮繁鸡、水腌菜拌烤山鸽、鹿肉剁生、马鹿干巴肉松、油炸知了肉丸、螃蟹夹、粘枣果、煮酸粑菜、软米铜锅饭等。(4)景颇族吃饭好客习俗
景颇人在家中吃饭,如由家长按人均分,中间放一碗汤,全家围坐聚食;邻里走动,到了吃饭时间,可以随意坐下用餐,不须任何回报。一家盖房,全村无偿帮工,并送米送菜;来了客人,不论识否,均殷勤招待;打到猎物,见者有份;赶街相遇.立即递过烟筒和烟袋。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吃独食”可耻,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景颇人喜欢饮酒,几乎家家都有酿酒的器具,人人会酿酒。酿制的水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喝起来清凉可口,十分解渴。水酒在景颇族人日常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结婚、贺新房、节日、交朋友,都少不了水酒。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课题巩固
3、请你根椐今天所学知识画一幅景颇族的特色菜。
第二课
傣族的饮食风俗习惯
一、教学目标
1、能简约的说出傣族饮食的特点。
2、能简单的说出” 鬼鸡” 的制作过程.3、能说出几道傣族的特色菜。
二、教学准备:景颇族特色菜图片。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出示几张傣特色菜图片
让同学们说一说是什么民族的菜肴。引入傣族食俗的概念。
二、揭示正题。
1、给同学时间自由思考,图中是什么民族的菜肴,还能说出其它的品种吗?
2、老师介绍。
(1)、“腌”
先说“腌”。最常见的是腌酸菜、腌竹笋、腌 鱼、腌猪脚等。最有特色的是腌牛脚筋:以滚开水烫泡、用火燎烧、冷水浸泡等方法,刮干净牛角上的毛,然后切之为条状煮(火巴),以淘米水浸泡数小时后,清洗、晾干,与姜、蒜、辣子、花椒、盐等调料拌匀人瓮,密封瓮口,半个来月即熟。其色乳黄,人口既有韧性感而又(火巴)绵,其味甜中带酸,辣咸适口,是下酒的佳品。
(2)、“烤”
次说“烤”。香茅草烤鸡是一道风味菜。用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特产的大枫茅,捆于褪洗干净、肚内填以各种调味料的嫩鸡上,抹上动物油以中火均匀烤之,温度使调料味由内向外散出、香茅味由外向内渗人,肉质酥脆沙嫩,香气氤氲充盈,别的地方无法仿制,是真正的地方风味.烤鱼、烤肉、烤缮……在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真正是无烤不成宴。
(3)、“炸”
再说“炸”。最习见的傣家炸食要数炸牛皮,将剖洗得干干净净的水牛皮煮得熟透,多切为条状晒干,可以较长时间存储。食用时,先以冷油炸之,捞出锅后再以热油炸之,即成又泡又黄、酥香梆脆的下酒菜,蘸以番茄喃咪,可谓五味俱备。用以煮汤,类似内地的“肉叶子”,到西双版纳和德宏的游人,没有不尝上一回炸牛皮的。最使人开眼界的是油炸知了背肉馅:将知了(鸣蝉)去翅去脚,用刀将其背部划开,嵌迸肉“末与调料,再将知了的背合拢,捆以细蔑绳,放入油锅中煎炸成深黄,色润油亮,肉松皮脆,酌一盏米酒,慢掇细品,既有味道又有营养,爽口怡神。傣家人说,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水略带碱性,故于该地吃油炸的食品,体内不会生”燥热之火“。这话或许不无道理。(4)、“生食”
多有生食,是傣家食品给人的深刻印象。傣族地区称为”帕宋“的酸脯菜当然是可以不加烹煮就吃,”帕“是”菜“的意思,”宋“是”酸“的意思。”很酸“的胰菜,在热带竹楼上吃,那是适逢其需。此外,难以计数的大量野·菜如叶子上有细细绒毛的茶叶菜,可以人药的荆芥、水香菜、香辣萝、缅芜要……常常都是拌以哺咪或其他佐料生吃。最好吃的生吃食品之一是青蛙肉剁生,用剁细的蛙肉与切细的葱、姜、芜要、花椒、辣椒面、盐等拌匀,再放人少量柠檬水搅匀,将生猪皮刮洗干净,置于火上烤,待肉皮变成乳白色,略带透明,即取出切成薄片与青蛙肉拌和,鲜甜清脆,酸辣开胃。其他如猪肉剁生、牛肉剁生、鱼肉剁生、马鹿肉剁生……凡肉食均可做剁生,要旨在于讲究肉的新鲜。动物不同,”剁生“味道各异。肉食生吃,内地在古代办风行,如秦末在项羽的鸿门宴上,樊啥”发指毗裂“食”生贵“即生的小猪腿,体现一种粗豪勇武之风。傣族将肉剁而食之,就细致且考究得多了,这大约与傣族的温婉平和有关。日本人也食生鱼片蘸之以芥末等,日本学者寻文化之根,在习俗对比上就很注意傣族的肉食生吃的风俗。看来,吭生肉不仅是一种食物制作方法,而同时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某种痕迹。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还吃一种令内地人膛目结舌的食物----”撒撇“,是将牛小肠中业已经过胃的消化、与肠液和胆汁搅和过的积存物取出,压挤出其深绿色液体同剁碎的牛脊肉加蒜、葱、辣椒等各种调料均匀拌合,即可生吃,其味苫凉,却有一种无可名状的特殊滋味,在当地亦属不可常得的剁生也可以将”撒撇"同米线拌和一道吃,真是特殊的调味液、奇异的滋味。生吃之俗,还依稀保留着人类童稚时代饮食方法的某种淡淡的胎记,不过是更加精致化而已。
三、今天学习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三课
景颇族的饮食风俗习惯
一、教学目标
1、能简约的说出阿昌族饮食的特点。
2、能简单的说出” 过手米线” 的制作过程.3、能说出几道阿昌族的特色菜。
二、教学准备:阿昌族特色菜图片。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出示几张阿昌族特色菜图片
让同学们说一说是什么民族的菜肴。引入阿昌族食俗的概念。
2、揭示正题。下面介绍阿昌族民族饮食风俗。
1、阿昌族日食三餐,喜食酸性食品。过去青年男女有嚼烟、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故又有“齿黑为美”的旧俗。
2、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盖上焖肉,(火+巴)肉、鸡丝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饵丝;米线除同饵丝一样热食外,还可凉拌,或在米线里加一勺热稀豆粉(豌豆面与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调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线,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经常食用的小吃。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喜欢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线,即将猪宰杀后用麦秆或稻草将猪皮烧黄,刮洗干净,然后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佐料与米线一起食用。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 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鱼(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鱼)最具特色。腌制的咸菜、卤腐、豆豉常年必备,每餐不少。酒是白族人常年不断的饮料,妇女常饮用糯米制作的甜酒,有浓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人和老年人多饮白酒。现在大多数阿昌族都已会用蒸馏法制作烧酒,藏之于瓮,供是节和待客时饮用。
3、典型食品主要有:凉拌芹菜糁、冷冻、酸(火+巴)菜、过手米线。
4、糯米粑粑和过手米线是阿昌族的两种风味食品。糯米粑粑是把糯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天左右,捞取放入甑中蒸熟成糯米饭后,放到木碓中舂细,即可食用。糯米粑粑柔软细嫩,口感极好。多余的粑粑则摊天芭蕉叶上,边凉边吃,或炸或烤,或煮或烧,都香脆可口,令人百吃不厌。“过手米线”是陇川户撒一带阿昌族的风味食品,用户撒产地上等米压榨成米线,用火烧猪肉、猪肝、猪脑、粉肠、花生米面、芝麻、大蒜、辣椒、芫荽、盐巴、味精等,另加豆粉、酸醋搅拌均匀做成调料。吃时,洗净手,先将米线拿在手中,然后浇上调料,用筷子搅拌后,送到嘴里,一吸而过。过手米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回味无穷。
3、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呢,你能根椐今天的所学知识写一篇日记吗?
第四课
德昴族的饮食风俗习惯
一、教学目标
1、能简约的说出德昴族饮食的特点。
2、能简单的说出” 干笋” 的制作过程.3、能说出几道德昴族的特色菜。
二、教学准备:德昴族特色菜图片。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①同学们,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班里面哪几位同学是德昴族啊? ②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德昴族最爱吃什么?
2、揭示正题。
①德昴族主食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为主食。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②德昴族饮品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
③德昂族人好饮茶,饮食以大米为主,玉米、小麦、豆类次之。
茶叶:德昂民族好饮浓茶,并以善于种植茶树闻名,因而被称为“古老的茶农”。茶叶在该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他们对茶叶也有特殊的感情。德昂族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都好饮浓茶,传说从古老的时候就这样了。说起德昂族饮的浓茶,那真是名不虚传,他们把一大把茶叶投入能容纳的一百亳升水的罐内加水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将茶水倒入人们常称之为“牛眼晴杯”(比水牛眼大不了多少)中即喝。外来人喝这种茶往往要渗入几倍的开水才行。由于德昂族人常饮浓茶,久而久之就有了茶瘾,茶瘾发作时会使人四肢无力,特别在走长路时使人难于行进,但只要煮一罐茶喝几杯后,精神就抖擞起来了。人们常说,德昂族办事情离不开茶叶,他们常把茶叶作为礼品,它表明“茶到意到”。如果去探望久别的亲戚朋友,见面礼就是一包茶叶,有客人来了,主人家总是先烧水煨茶招待,男青年求婚请媒人去说亲时,首先带往女方家的也是一包两、三斤重的茶叶
3、课后小结。
4、你有什么收获?
傈僳族的饮食风俗习惯
一、教学目标
1、能简约的说出傈僳族饮食的特点。
2、能说出几道傈僳族的特色菜。
二、教学准备:傈僳族特色菜图片。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①同学们,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班里面哪几位同学是傈僳族啊? ②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傈僳族最爱吃什么?
2、揭示正题。
①香茅草烤鸡烤全猪
傈僳族的食谱丰富多彩,可分为烤、蒸、炖、腌、几大类。以猪肉为主料,采用碎片烤、肉蒸的方式方法烹制出来的菜肴,香酣鲜美、风味独特;以牛肉为主料,采用“烤干巴丝”、的方法烹制出来的菜肴别具一格;以鸡肉为主料,采用炖、蒸、碎烤的方法烹制的菜肴以及以鱼为主料,采用琵琶肉炖、木瓜炖等方法烹制的菜肴,肉质松,香味浓;;用当归、天麻、蝉虫、“色来俄”、木瓜配料炖出的菜肴,味美保健,延年益寿。用烤的方法烹制的菜肴有香茅草烤肉、香茅草烤鱼、考竹鼠肉、烤火塘猪等十多种。香茅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喜生长在潮湿的水沟边,用它的叶子为佐料来烤鸡、一鱼、竹鼠、全猪、菌子等具有独特的香味。将香茅草放进鱼、羊肉里,能起到去腥味的作用.②把鸡和火塘猪杀好去内脏洗净,把葱蒜、芜荽、青辣椒、盐、花椒拌合在一起装进鸡或猪胸腔内,外擦核桃油,架在火炭上方转着烘烤,到烤时去掉香茅草即可食用。傈僳族火烧粑粑、卵石粑粑,独具特色,被美食家称为“三吹三打”。
③卵石粑粑的制作很方便.先把面读成又薄又圆,将卵石取来放在火塘内烧红,把烧红的卵石包过面片里捏成一个圆面团,放进火灰里,、一翻动几次烤熟,“„三吹三打”即可食用。傈僳族待客习惯上用自己亲手喂起来的“火塘猪‟。火塘猪的挑选和喂养十分讲究,被选中的火塘猪,从幼猪开始就分开喂养。喂养三个月左右,幼猪长到20至30斤,就可以享用了。用它招待来自远方的贵客或从他乡归来的亲友。如果这段时间既无客人又无亲友光临,这口小猪便放回猪群,另选一口幼猪当火塘猪喂养。傈僳族是好客的民族,有朋自远方来,傈僳人定会杀火塘猪款待。没有客人。是禁杀“火塘猪”自家食用的。如果自家吃火塘猪会被村人耻笑,被认为是不能诚心侍客的伪君子。然而,如果用火塘猪作祭祀的祭物,那就无可非议了。傈僳族 用”火塘猪”迎宾客的习俗沿袭至今。
④
把鱼的鳞去掉,去掉肠肚杂物,洗净;将葱、蒜、青辣椒、芜荽切细,与食盐拌和放进鱼肚子里,把鱼肚子合拢,用二、三片草叶捆好,用竹片夹紧,放在火炭上烘烤,待八成熟,抹上猪油,继续烘烤五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传说古代傈僳族人曾以之招待过路皇帝而名扬天下的食品。苦养粑粑做时用开水与苦荞面和拌,捏成饼状后可放入火塘中用火灰烧烤,也可以放入水中煮,待熟后,取来新鲜蜂密,将粑粑蘸蜂蜜吃。苦荞粑粑蘸蜂密细软而无苦味,清凉润肠,是人见人爱的美味食品,具有药用功效.把镰刀,祝愿他们长大成人后,男儿勇敢威武,女孩勤劳善良。此外,傈僳族火塘猪还有烤吃习惯。
⑤制火塘猪烤肉时,把事先选好的精肉切成片,然后均匀地涂上花椒粉。辣椒面、盐和蒜泥、姜末。装进香茅草内,再用两根钢竹棍夹着;放在火塘边特制的架子上慢慢地烘烤。亦可烤制火塘全猪。烤火塘猪肉开胃而不油腻,是下饭下酒的佳品。难怪傈僳民间有“逢年烤肉,过着也舒心”的说法。用蒸的方法烹制的菜肴有蒸猪肉、蒸脑花、蒸猪肝昨、蒸鱼、蒸鸡蛋等十几种。烹调蒸猪肉,先将猪肉去皮,洗净、剁碎,将葱、蒜、青辣椒切好.把香料草结成一个小团,撒上花椒粉、盐、与剁好的肉调匀,装入木碗放进蒸笼里蒸熟;蒸脑花,是将猪脑花、猪舌头、猪心、腰子刮洗干净,把猪脑花划成小块,把猪舌、心、腰花剁细,与切细的佐料拌匀,分成若干份。分别装入木盘和一片香料草,放进蒸笼蒸熟即可。傈僳族用炖的方法烹调的菜肴有天麻炖猪脚、天麻炖鸡、当归炖猎脚、当归炖鸡、蝉菌炖鸡、色来俄炖鸡、黄酒炖鸡鱼、木瓜炖鸡鱼、漆蜡炖鸡仔、可耍俄勒等等。其中,天麻炖猎脚、天麻炖鸡对心脑血管疾病和头痛等有显著疗效,当归炖鸡有补血的作用,对妇科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蝉菌炖鸡对眼科疾病有疗效;木瓜炖鸡对类风湿、风湿有显著疗效。傈僳族有腌制琵琶肉的习惯,一般傈僳族到大年三十要杀两至三头猪,一头过年时吃,剩下的腌制琵琶肉。⑥琵琶肉具体的腌制方法是猪屠宰后将猪的内脏和骨取出、保留完整躯体。之后。撤入花椒面、草果面、食盐及白酒,轻轻揉搓后,将其缝合,在缝线部涂上水或香油调好的灶灰。并用木塞或玉米芯把猪鼻塞严,以防虫蛀,然后将石板或木板压上晾干,;使之呈现似琵琶状,故名琵琶肉。琵琶肉保存时间长,若不切开,数年不变味。琵琶肉可炒、蒸、煮、炖。琵琶肉炒龙瓜菜、琵琶肉炒竹叶菜、琵琶肉炒青笋、琵琶肉炒野韭菜、琵琶肉炒青椒等,野味十足,鲜美可口,琵琶肉蒸煮平板菜、琵琶肉煮竹笋等也是傈僳
族的传统名菜。特别是琵琶肉煮玉米(豆、麦子),再加上平板菜、干竹叶菜、干龙爪、干竹笋等,就是有名的傈僳小吃一“可耍俄勒”。制作的方法是,将主料玉米。豆类或小麦,在沸水中煮至半熟,再将它蒸熟阴于,并将玉米皮、豆皮、小麦皮舂开备用,要调制可耍俄勒时与琵琶肉、火腿及各类干板菜一起煮熟即可。傈僳族菜肴除烤、蒸、腌、炖外,还常用煮、炸等方法烹制,羊奶蜂蛹是傈僳族一种煮制的特殊菜肴。油炸水龙爪、油炸飞鼠、飞禽是傈家炸制的下酒菜,香脆可口,无以伦比。
3、课后小结。
4、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民族大团结
友好村里的民族团结动人故事
早就听过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个关于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汉族干部裴明彪和他的妻子无偿照顾东乡族孤寡老人韩祖力哈20多年。
这个民族团结进步乐章一直在奏响,并且不断地添加着动人的音符,谱写出了一首民族团结互爱的和谐之歌。
临夏州境内居住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23个民族。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精心培育民族团结的沃土,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互助,文化上的尊重,心灵上的融合,使各族人民在这里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临夏县刁祁乡有个“友好村”。在这里,不管是回族还是汉族,谁家有了难事,大家都会去帮忙;谁家有了喜事,大家都会去祝贺,是全州学习的榜样。
友好村的友好故事数不胜数。一社的80多户汉族群众有100多亩旱地需要灌溉,可渠道要通过穆斯林坟园,寺管会得知后,积极协调,做通了回族群众的思想工作,沿着坟园边开通了一条1500米长的渠道。
去年春节,友好村几位回族群众出资4000多元丰富汉族群众的节日生活,在村里举办了篮球比赛,所有参加者都得到了一个印有“团结杯”字样的饮水杯,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增进了民族友谊和团结。
回汉群众至今难忘:1982年清真寺竣工之际,村里的汉族村民将30个汤瓶作为贺礼赠给清真寺;2005年修建天池寺的时候,专门请来回族妇女在帐篷里做清真食品,以供前来祝贺的回族村民用餐。回汉群众每次都有一个共同的礼物,那就是刻有“民族团结”四个字的金匾。
团结是进步的前提,是发展经济的基石。村里马黑旦老人说:“民族团结搞好了,什么都好办;团结不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所以,团结了就进步了,团结了就发展了,团结了干什么都有劲了。”
友好村是刁祁乡的小康村。全村有小轿车十几辆,90%的村民都有摩托车,30%的村民住上了自建的楼房。
只有团结才能进步。今年1月至7月,临夏州实现生产总值31.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4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58.53元,同比增长12.52%。
在这片美丽的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热土上,临夏各族人民正万众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这是中国最西北的一个小县城。连日的降雪给这片广袤的草原披上了银装,气温也骤降到了零下30多度。2009年12月10号上午,回族青年王作林急匆匆从一百多公里外的村里赶回了清河县城,看望他病重的维吾尔族妈妈——阿尼帕老人。
这个普通的院落,是王作林和他的18个不同民族、不同血脉的兄弟姐妹们一起长大的地方。如今,他们已各自成家立业,但这个宁静的小院和70岁的老母亲阿尼帕一直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牵挂。
和所有的家庭一样,全家福记载着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1963年,阿尼帕已经是6个孩子的母亲,丈夫阿比包在县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着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支撑着。生活拮据但日子过得却其乐融融。可是就在这年冬天,和阿尼帕一墙之隔的哈萨克邻居亚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阿尼帕看到这三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十分可怜,就把他们接回了自己的家。阿尼帕心里明白,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多一张嘴就意味着多一份生活的艰难。
今年已经53岁的托乎提是阿尼帕老妈妈最初收养的三兄弟之一,那时他只有8岁,回想起当年阿尼帕妈妈收养他们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之后的十年间,阿尼帕又先后收养了回族孤儿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汉族孤儿金海、金花和金雪莲,这时,她和丈夫抚养的孩子增加到了19个。
流浪街头的小淑珍当时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头上没有一根头发,满是脓血。
阿尼帕带着她四处求医问药,经过两个多月的清洗和治疗,小淑珍的头上终于长出了黑茸茸的毛发。
一直到现在,王淑珍始终保留着长长的黑发,她说这是妈妈给她最珍贵的礼物。
为了保证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尼帕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米2的大铁锅,她几乎把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换成了食物,春天粮食不够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还要出去捡麦子、收土豆。尽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为了多赚些钱为孩子们交学费做衣服,丈夫阿比包下班后就去为工地打土块,而阿尼帕也在县食品厂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肠的工作。
阿尼帕夫妇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能吃饱,还要让孩子们有学上。家里用不起电灯,阿尼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条,做成小油灯,19个孩子们就在这一盏盏跳动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上完了小上学、中学。孩子们没有一个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
正是因为阿尼帕对这个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艰辛,让兄弟姐妹们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关爱。今年已经三十三岁的热阿黑是阿尼帕最小的亲生女儿,回忆起当时的生活,她的心里充满了辛酸和感动。
阿尼帕的19个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渐渐长大,四十年的岁月,这份大爱也逐渐打动了周围的邻居们。
每到逢年过节,是阿尼帕老妈妈最快乐的时候。因为这时,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这是一段拍摄于2005年春节时的一段录像,享受着天伦之乐的阿尼帕老妈妈和阿比包爸爸无比幸福
第三篇:民族大团结心得
民族大团结心得体会
泾源三小 丁辉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资金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让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3月11日晚,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全国两会少数民族代表委员茶话会,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声音更加响亮。
大家表示,要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13亿多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
“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习总书记还说“我们要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把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坚持好、发扬好。”通过学习民族团结,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我们国家的民族问题,更加清醒地认识了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肩上所肩负的民族重任。
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的国家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民族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可是最近几年以来,极少数不法分子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勾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给我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们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各族人民的情感造成极大伤害。
我们知道,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任何分裂祖国的行经,都会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活动,都使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
作为公务员,我们共同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拥有更全面的辨别能力和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坚决服从组织,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弘扬伟大的爱国主精神,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自觉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祖斗争,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严重损害,是对国家安全的眼中那个危害。我们要坚决捍卫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建设。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无穷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四篇:民族大团结
民族大团结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工作总结
大滩小学
为进一步优化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学科课堂教学工作,教育局在各学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学科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教学设计(案例)20余篇。经评委严格评审,共评选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优秀教学设计(案例)3篇,现决定予以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珍惜荣誉,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一、参评人员
我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师,包括各年级部主任及副班主任都必须参与本次评选活动。
二、参评形式 按照“全员参与、层层推选、学校择优、市级评比”的工作流程,由学校教导处负责进行课堂评选;推荐人员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评选活动。
三、评委组成员
王庆虎 赵严明 马小娟 马 鑫 李存梅
四、注意事项
1.教导处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此次评选活动,要全面发动、公开选拔,推选结果要在校内公示。2.评委组成员评选均要坚持公正、公开、实事求是的原则。评选结果要当场公布,以增强评选过程的透明度。3.为增加讲课效果,建议参评教师制作课件讲课,其他教学用具自备。
五、参评标准
1、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有针对性、教育性;教育内容丰富充实,科学合理;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处理科学;课堂体现生活化与实践性。
2、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要有效达成;教学手段选用得当;教学环节清晰;教学过程流畅;环节衔接与延伸自然得当。
3、课堂创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某一方面有创新,有鲜明的教学特色。
4、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习体验深刻;师生互动状态良好,学生参与面广,目标达成度高。
5、教师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准确,有亲和力、感染力;使用普通话;衣着得体大方;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强。(附件:大滩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获奖名单)一等奖:冶生强
《民族团结教育》 二等奖:赵严明
《民族团结》 三等奖:邹慧慧
《民族团结一家亲》
第五篇:民族大团结心得体会
民族大团结学习心得体会
自我校召开全县民族团结教育动员大会以来,几个月已经过去了,在这几个月里,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触颇深。
目前青海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局势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和睦和谐的新气象。半个世纪以来正沿着中国特色会主义这条金光大道,青海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青海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障。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立以后,我们党根据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统一、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统一、制度因素与法律因素的统一。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实现了各民族的团 结。
我国是世界上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1965年青海自治区成立,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从此享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历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政府主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在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国家机关组成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77.97%,在全国人大代表中青海自治区有20名代表,按人口比例计算在全国是最高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藏语言文字、司法、文物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资源保护等许多方面,有效地维护了青海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殊权益,促进了青海各项事业展。
巩固和发展民主改革成果,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青海各族人民的最大心愿
**集团叛逃国外后,在西方反华势力支持下,成立了非法的所谓“流亡政府”,长期从事图谋青海独立的分裂破坏活动。1987年至1989年,他们在拉萨连续制造骚乱、闹事,2008年,他们又制造了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暴力干扰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与此同时,**集团极力美化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下的旧青海,把残酷、黑暗、野蛮、落后、专制的旧青海描绘成“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攻击青海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自治“使藏人陷入了人间地狱般的苦难”,从而把自己打扮成所谓“青海人民的代言人”,煞有介事地向中央提出所谓“大藏区”、“高度自治”等变相独立的要求,企图在“自治” 的幌子下恢复他们对青海人民的专制统治。历史雄辩地证明,十四世**及其政治集团是旧青海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总代表,他们与占青海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存在着根本利益冲突,与青海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与**集团之间分歧和斗争的实质,根本不是自治与不自治的问题,不是宗教问题、民族问题,而始终是进步与倒退、统一与分裂的斗争。**集团分裂祖国、复辟旧制度的图谋,青海各族人民看得非常清楚,也是绝不会答应的。他们的目的,过去没有实现,现在没有实现,将来永远也不会实现。我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海各族人民继续弘扬民主改革的伟大成果,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万众一心,锐意进取,保稳定、促发展、奔小康,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青海的伟大事业必将取得新的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