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高手低——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探微

时间:2019-05-15 01:1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眼高手低——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探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眼高手低——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探微》。

第一篇:眼高手低——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探微

“眼高”“手低”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探微

【研究背景】

新课改的大纛永不停歇地在烈烈前行,新高考新中考也都任性地不断翻新地以自我方式对新课改进行解读。于是乎,各种大小型考试也便随之尘嚣世上,渐渐疏远了课内文本,似乎仅能从几个字词拼写、古诗默写、文言词语解释的题目中还能找寻到语文课本的影子。语文课文文本解读变得可有可无,若即若离,虚无缥缈起来。

对于广大一线语文老师来说,如何面对语文课本成为一个巨大的困惑。高考中考的去课内现代文化、去课内文言文化的动向,是不是就表明语文老师可以省略语文课文教学?课文要不要教?教了又不考?语文文本要不要解读?解读又有何用?亿万师生在去课内化的意识引导之下,会有多少人滋生出极端功利化的思想,会埋下多少的隐患与内忧?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分明是一种危险。

【内容摘要】

毋庸置疑,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去解读。那么,如何去解读?抑或要引导学生读出一些什么?本人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就从教二十余年的思考和认识,从读出文化基础、读出阅读能力等两个大方面六个小方面进行一些分析,提出“眼高手低”的解读策略,以供广大一线语文同仁共襄。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文本解读 文化素养 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论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这段论述对语文课程开发的目标和任务有一个完整说明,对于学生培养情感、提高能力、健全人格等有明确要求。可见,初中语文应该通过这篇目有限的六册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而不是认为这些篇目可有可无,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盯着考试这个目的投机取巧,而轻视或忽略了发掘出这些文本的核心价值,那么,对于培养合格学生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对此,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也有相关论述,就语文学科而言,主要集中在文化基础这个方面,包括涵盖人文积淀、人文情感和审美情趣等要点的人文底蕴。综合起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我认为初中语文课堂讲究“眼高手低”,不仅必须重视文本解读,而且还要读出素养和能力的契合。从文化基础和阅读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让学生既能得到文化素养的熏陶,又能兼顾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文本解读应该“眼高”——读出人文底蕴

所谓“眼高”,是指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素质养成,让学生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顾及学生的人文底蕴的培养。主要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

1、读出人文积淀

语文教材编撰者独居匠心,选取的课文材料多是名家名篇,能反映世界特别是中华优秀儿女对世界和万物的认知成果,蕴含着人类的意识形态和实践,是代表人类文明最优秀的篇章。语文学科内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其中人文思想蕴含着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学习和积累、理解和掌握。走近优秀文学大师,了解他们知晓他们,从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汲取文学素养,以知人论世,为后期对他们的探究打下基础。从名篇中,理解和学习巧妙而有效的表达技巧,以指导自己的阅读赏析和写作运用。从文本蕴含的人文思想中,理解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方法,以养成自我的思想意识,涵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本中,涉及到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内容较多。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停留在仅对这几篇课文的内容就篇论篇的教学上,大可由篇及人,引导学生认识苏轼这个人物,对其为人处世、行事立身进行初步探究,让学生知晓苏轼豁达、率真、洒脱而有抱负的性格特点等,这样,学生可以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对其人其文进行拓展解读,为以后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苏轼奠定良好基础。

语文老师有意识地对这些名家名人和人类认知成果进行梳理并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进一步发展大有裨益。

2、读出人文情怀

文以载道。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闪耀着人文光辉的经典篇章。其间充斥着以人为本的人性意识、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颂赞与对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关切等人文情怀。这些道是人区别于他物的高尚品质,作为人类未来的建设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熏陶,而语文课文正是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利器。让我们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品味这些道,不断把这些道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就可以跟学生一起品味文中那高尚的人文情怀。主人公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到达了南极定点,可是面对挪威人先己一月到达的残酷现实,他们并没有丧心病狂地诋毁,而是表现出对事实的认可和对挪威人的尊敬;在走向死亡的归途中,这几个伟大的英雄坦然面对,有的为了不拖累队友而走向风雪之中,有的在临死前还坚持写日记表达对亲友的爱,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东西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当时的情境,通过再现文本等方式让学生经受人性的洗礼?我想,这正是我们教材编者想要学生传承下去的精神品质,这美好的人性是学生成长为具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所必不可缺的营养。

在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中,如果我们能够就着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施教,就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的角度来教学,那么我想文本解读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3、读出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充满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对艺术知识的探讨,反映出文化艺术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作美。这些就关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学生是未来生活的主人,他们的生活幸福感来源于何处,来源于从生活中感受和领悟美从而对生活充满热爱。这些美好的生活情趣的培养,语文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语文教材中太多优美文章,能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到生活中的美好。当学生能识别这些美好,不断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积累这些美好的情趣,他们才可能发现美、创作美和幸福生活。文本解读若是忽略了这些,就不能增加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感,这岂是一场场考试所能取而代之的?

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作者看到整树盛开的紫藤萝花,联想到与其相关的人事,即兄弟事手足情和以前园子中曾经栽种的紫藤萝树,紫藤萝开放

的生命历程唤起作者对待生命的认识,这种生命状态是美,那么作为有思想的人更应该如花般绽放生命,因此“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花的美与生命的美,是作者对生活中的美的发现与升华,进而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端正学生对生活的态度。那么学生是否能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创作美、升华美、表达美呢?这就有赖于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是否能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了。

语文教材中诸如此类的对美的礼赞与讴歌的文章很多,我相信学生经过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发展之后,对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是有莫大的功德的。

二、文本解读应该“手底”——读出语文能力

所谓“手底”,是指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基本能力训练,兼顾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语言分析能力、语言赏析能力和语文思辨能力等。

1、读出语言分析能力

这里的语言分析能力主要是指结合语境对语句的含义进行基本分析的能力,这个分析要能切中文意,明确主旨,明晰表达对象,为进一步深发开去分析具有坚实的依据。探讨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语文各种大小型考试都注重对学生语言分析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蕴含在各种阅读提问中。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先做语言的基本分析,一般不能没有基本分析而直接到达问题的归宿。在阅读能力的考核中,其实可以看到大量学生舍弃或不知语言基本分析而直接到达问题指向的现象,说明学生在语言分析方面还缺乏明确的意识和分析能力。

语文文本是由各种语言现象组成的,对这些语言的分析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基本。在浩如烟海的语言现象中,有许多值得分析品味的经典之语,在教学中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训练。学生在此方面存在着表达不良、缺乏明确训练意识等问题。由此,语文老师就应该利用语文文本丰富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基本分析,从而有目的地增强学生语言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以2018年2月温州市八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为例。现代文阅读《父亲是世上最不堪的斗士》要求填写“不堪斗士”的不同表现是什么,其中“我”的父亲是:面对“我”的选择,默默忍受,黯然神伤,春运期间的那些父亲是:为了照顾孩子,可以不顾自己的形象。这里需要回答出不同父亲的不同表现,这些“是什么”的分析,需要明确分析对象,并能切中文意,理出不堪之处。在这

些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才有“不堪斗士”的共同点的归纳。

其实,语文教学中,我们在类似再现文本等的过程中,不时需要给学生回答“是什么”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分析和表达能力。

2、读出语言赏析能力

语言赏析能力着眼于语言表现力,能理解文句的表达效果。这个分析,需要关照多种修辞手法的不同作用,关照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关照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等。探讨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语文课文大多是优秀文学作品典范,语言极其富有表现力,这样的语句俯拾皆是。这正是语文老师用来训练学生语言赏析能力得天独厚的资源。关于这一点,毋庸置疑。这里不用赘述。

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文中写道:“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作者在这里的语言特色就颇值得玩味。这里把上野烂熳樱花比作传说中的绯红的轻云,用“确也”既是对事实的肯定,又含有不屑的味道,因为但凡有爱国心的中国人的心思不应在此。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用一个“但”字,指出花下总有被大清国寄予救国厚望的留学生在这里不务正业地消磨时光的嘴脸,用“富士山”的比喻,更是辛辣地讽刺这些学生崇洋媚外的贱骨。作者这里的用语既写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又流露出自己对“清国留学生”表现的强烈抨击、心痛和无奈之情。这里的遣词造句就使文意表达极富效果。

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去揣摩作者用语和手法的妙处,体会作者这样写有怎么样的表达效果。而这正是我们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提高语言表达力的必由之路。

3、读出语文思辨能力

这里的语文思辨能力,指的是辨析语言产生的起因,关照一句话一段文字为什么是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这句话产生的背景和作者表达的意图和根源是什么。探讨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这里有众多需要挖掘和深思的内容。

语文文本内容必然由人、事、物、景等组成,这些人为何如此,这些事发生的因由,这些物如此的来源,这些景象的背后等等有诸多内容需要探究,这些文

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和蕴藏内容就是思辨能力教学的源泉。

学生绝不是越学越愚笨闭塞,反而应该是不时产生茅塞顿开之感,学生开窍与否关乎思辨能力培养。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语文文本中探究挖掘这些文字背后的东西,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法布尔的《蝉的卵》一文时,有这样的话:“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编者指出作者对这小小的生命满怀悲悯,那么说悲悯之情是为什么?这些坏种子蚋刺破蝉产的卵,把自己的卵放在其中以此为生,对此,强大的蝉亲眼目睹却无动于衷,原因是它竟然不能改变自己从不杀生的本性,用牺牲自己的后代来满足这些坏蛋的欲望,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产更多的卵来延续自己的血脉。作者把蝉当着一个心地异常善良的人来写,对它的牺牲表示满怀悲悯之情。通过分析为什么,学生在讨论中对蝉的本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培养了自己对生物的悲悯,而这些人类美好的善良本性不就是我们所要给学生熏养的吗?

语文文本中这样的语言现象,如果我们多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分析,我相信文本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将得到体现,学生的思辨力将得到发展,而文本的魅力将会得到更多的展现,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生的精神追求将更高。

综上所述,语文文本解读有重大的任务需要完成,有众多的资源需要开发,而不是因为错误地认识目前考试形式的表象而忽略了文本的解读。相反,语文文本解读需要建立在更高层次的起点上,使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既能够提升语文素养,又能够适应当前的考试需要。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

2、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

前言

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作为中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快对学生的培养。

第三篇:兰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探微

(江西省信丰中学施兰花341600)

摘要: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智力过程.阅读技能的提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上的障碍,尤其要注意课外阅读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接触吸收阅读能力阅读策略

英语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阅读能力是获知、创新的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阔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英语的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英语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英语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逐步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作为一位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更要认识到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尤其是要注意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大量接触课外阅读,使他们逐步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力.阅读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今天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泛而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要让学生能够大量直接阅读外语书籍、报刊杂志,从中获得必要的信息,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使用外语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在目前学生缺乏直接听、说外语机会的情况下,通过阅读接触外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得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外语的途径。

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第一,现行的课文教学篇目少,篇幅短,不能保证充分的阅读活动;第二,精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故课文生词和新结构的密度大,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第三,精读实质上是综合训练,大量时间用于为语言点的复用掌握而安排的听、说、写操练上,读的专门训练不够。因此,大纲的提出,实际上对我们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这里所指的课外阅读即泛读。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但又不是“放羊式”的阅读,而是要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课外阅读。所以,泛读既是阅读材料的问题,又是阅读方法的问题。

首先,我在给学生选择材料时掌握的原则是:

(1)思想性强,内容健康;

(2)材料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

(4)文章体裁多样化;

(5)语言地道、规范。

其次,告诉学生泛读的阅读方法不同于精读。泛读广泛、大量、快速,故重点放在针对问题快速地捕捉信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下:

(1)快速阅读,知其大意;

(2)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3)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4)注意深层意思的理解;

(5)把理解题目作为提纲来读。

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下面两方面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的选材。

1.人教社出版的与新教材课文配套的《阅读训练》。此书文章大多选自英美出版的英语读物,题材较为广泛。如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每单元编配三篇阅读训练材料,包括一篇快速阅读(Fast reading)材料和二篇泛读(Extensive reading)材料。较长的分为上、下 两篇。A篇为快速阅读,题材与课文基本相同,难度略低于课文,其目的是为了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训练他们快速阅读的技能。因此,我在每上完一单元教材后就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限时训练,(从高一到高二,从慢到快)安排学生当场独立完成,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上面记录阅读的时间及正确理解率,以便学生以后检查自己的阅读理解率的提高情况。B、C两篇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作不定期的检查。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以提高.2.《新概念英语》Practice and Progress。侧重在于培养学生四会能力,我认为此书是最好不过的了。高一时,我们利用周六的选修课四十分钟时间进行阅读。第一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口头做课后的回答问题及理解选择题。由于此书内容新颖、幽默、短小,课后练习的归类性很强,且语言让学生易接受,学生一节课下来以后都有一种收获明显的感觉,故而学习兴趣较浓。大大提高了阅读能力。

3.《阅读理解指导与训练—阅读美国》。此书的英语是最新的美国英语,既地道、又规范,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及思想性于一体,内容涉及美国的社会、家庭、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难度跟高中教材相近。通过此书的阅读,学生能够多少接触和了解美国的各方面的情况,为阅读其它课外读物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此书教育学生学会美国青少年从不依赖父母,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因此,我们就利用每周一节英语自修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先认真阅读此书的第一部分,即如何做理解题—(1)客观理解性题目;(2)词意句意理解性题目;(3)逻辑推理性题目;(4)总结概括性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在了解如何做题的基础上进行自学。开始时,教师不限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快速阅读。要求是:在每篇文章后标上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学生遇有普遍困难时,教师作些点拨性的解释。一段时间下来,我就给学生限时阅读,每四十分钟完成4—6篇文章。

4.外国文学简写本。高二时,我要求每人手头备一本英语简写本(即英

汉对照本),利用寒暑假与同学交换的办法,每人读1—2本简写本读物,然后写出读后感或故事的梗概,字数不限,可根据各自的能力发挥,待高中开学时上交作业让教师检查。教师把好的作文张贴在墙上,供同学阅读欣赏。结果,同学选的作品有好多,如 《苔丝》、《爱玛》、《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个神枪手》、《简爱》、《艰难时世》、《雾都孤儿》。

通过两年不断的课外阅读训练,一部分学生尝到了阅读的甜头,曾对我说:做语法和语言练习还不如阅读有趣。高三时,好多同学纷纷要求订阅英语杂志。在我的推荐下,大家订了报刊杂志《二十一世纪》、《英语辅导报》、《英语学习》、《英语世界》等等。通过上述课外阅读的分项训练,师生共同感到:大量的正确的课外阅读,确受益匪浅:(1)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2)巩固了课文中所学的好多语言知识;(3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英语的兴趣;(4)通过文学简写本的阅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得以提高;(5)学生潜移默化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6)阅读的同时配上笔头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让学生大量接触课外材料,学生才能够建立语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能。

讲究教学策略,提升阅读能力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材料比重较大,题材广泛,涉及到了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日常生活、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做到课内语篇知识的理解和课外知识的融和,还要注意创设融洽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阅读能力就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学生必须将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文,课外读的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单词和词组就越熟悉,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力就越强,进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注意讲究策略,提升英语能力。

1用各种方法教授各种材料

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材料的兴趣,作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例如,在教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这一篇阅读材料前,可以从中学英语合作网上下载几段BBC和VOA的节目音频,对比播放,让学生对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语音差异有一些感性认识,讨论总结英美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被激发,此时进行阅读,可谓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对于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就放一些Blues,Hip—

hop,Africa music等音乐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感兴趣,阅读效果接会更佳。

2合理利用标题,扩大阅读范围。

在高中的英语教材中,每篇阅读课文都有标题,标题就是课文主题的反映。对标题的分析就能预测课文的内容,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有所帮助。如Book 1 Unit8中,The Olympic Games是阅读课文的标题,它又是该文章的中心和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示一些有关奥林匹克的运动图片,补充一些课外材料,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给学生读书、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总之,在教学中,要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大量阅读,增加词汇量,扩大文化背景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阅读速度和阅读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获取并处理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和效果。

第四篇: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特点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特点探微

【摘要】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大的改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中学音乐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如何突出其音乐艺术的特点,应当是不可回避且有待不断研究的重大命题。

【关键词】注重 突出 音乐 艺术 特点

中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才华较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培养和熏陶音乐艺术不可忽视的阶段。但在许多中学音乐课堂上,教与学出现脱节现象,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上似乎懂了许多,课后却忘得一干二净。笔者在通过二十几年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重情感,突出音乐的感受性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表现的内容却是非常抽象的,用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清楚。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尽管他们对音乐艺术已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和理性认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增强,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听、唱、看、表演等多种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的天地之中,体验音乐所表达、描绘的各种思想情感。

比如,在欣赏《采茶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采茶姑娘们的劳动场面,我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并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此时,学生蠢蠢欲动,教师抓住时机将表演的工作分配到各大组,各组经过一番商榷,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二、重内涵,突出音乐的表现性

一般来说,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内涵上。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若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不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将失去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所以,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教学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艺术之中,让他们不知不觉地随音乐的节奏动起来,以此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欲望和兴趣。

三、重实践,突出音乐的创造性。

音乐教育是通过教学中的艺术实践来达到其目的的,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音乐创作的意愿。我们经常听到学生随意哼唱的小曲,因我们这里是民族地区,学生夹杂着不同的民族风味,这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尽管是雅气十足,但毕竟是其创作真情的再现。如在教唱《渴望春天》时,我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在前一节课就将此歌按组布置下去,要求每位同学画一幅表现春天的景象,等上课时,各个组将组里最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同学们看,然后老师在把《渴望春天》的歌曲教唱给同学们,当同学们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画面能与音乐歌曲联系起来,学生那种兴奋的心情是无法比喻的,教师不失时机的再加以鼓励,学生喜欢音乐艺术是发自内心的。实践证明,色彩与音符的融合教学是体现艺术的价值,由于好奇心,好胜心的作用,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油然而生,参与实践,创造渴求成功的音乐教学情景也就随之形成。

在音乐艺术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意境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到陶冶,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四、注重音乐的情感性与情趣性

音乐的情感性表现在“使人们心灵迸发出火花”(贝多芬),“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柏拉图)。人们常说:“音乐是语言的尽头”,也就是说音乐能够灵活、准确、细腻地直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是人主观情感的一种审美体验。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是最具有情感性特征的。而提高学生的情趣性,重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培养人对事业的追求的基础。完整地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中学阶段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新颖变化的教学,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趣,使学生爱学,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动之中,让学生情感盎然地学习。它是通过“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声音所显示出这种内容精华的表现”①来实现和培养受教育者对音乐的创造和表现、感受和体验,鉴赏和评价等的能力,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事实证明,音乐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他们健康成长。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探微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探微

【内容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阅读课教学研究得较浅,远不如高中阅读课教学的研究和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篇论文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探讨解决的策略,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加强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研究。以“问题”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 初中阅读教学问题 策略 问题情景教学法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曾一再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

新英语课程标准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获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相关信息。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预测事件情节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用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等不同资源、渠道,推理、提取筛选、重组加工信息,解决各种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因而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

2、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能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3、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实践不多,学校教研氛围不浓的老师更会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4、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

根据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阅读教学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研究,解决初中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策略:

一、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购买符合本校特点并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材,或者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源自编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我在开发校本阅读课程方面做了一些探究工作,积累了一些材料。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旅游胜地,交通,外国音乐,国外家庭教育,服装与礼仪,常用典故和俗语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实际意义,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素养,全面规划,保障阅读教学顺利实施。

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校本课程阅读材料的难易,制定教学计划,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阅读课程的计划、目标,每周确定阅读课时间(不一定是整节课或45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阅读训练。从而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对英语阅读的训练提供有利保障。

四、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般来说,在高中、大学里,对英语教学方法有着很多研究。但在初中,针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新的英语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到了学生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研究和实践。

根据我个人学习和教学实践,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我在英语日常阅读课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实施了“问题情景教学法”的尝试,形成了以下的认识:

1、“语言点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根据阅读课文材料,老师精心设计部分“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这些问题浅而易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或听力训练),了解材料内容,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2、“整体理解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再精心设计部分“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人物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老师可精选几个重点段落,篇章,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猜测生词、难句的意思,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

3、“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在处理了语言点知识,对文章整体认识后,老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问题,有些问题可让学生相互讨论。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平时考试中常出现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例如:在初中英语第二册(上)Unit12 Lesson46中有一篇对话形式的阅读短文,我是如下安排来组织教学的:

(1)听(看)短文,回答“语言点问题”。

what are they doing? Where is Xingjiang?

Is the weather in Xingjiang very strange?

通过听力(阅读)训练,学生初步了解这是一个讨论中国西部新疆的电话对话。学生能较容易地回答“小问题”,教师借此机会展现和教授本课重点词汇ring up, in the west ,strange 等。这样就既增强了他们听读的信心,又提高了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2)快速阅读短文,回答“整体理解性问题”。

How is the weather in Xingjiang? Can you talk about the fruit there?

学生快速阅读后,回答以上的“大问题”,加深对重点段落和整篇文章的理解:新疆天气和水果的奇特处。而在这基础上可以精选这二段加强阅读,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在新疆旅游的惊奇和快乐的感受,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享受阅读文章的目的,升华了阅读的目的。

(3)“趣味思考性问题”的设计和使用。(设计问题如下)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A.warm B.hot C.cold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Why? A.warm B.cold C.hot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须理顺电话对话者所处的地点。而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必须通过捕捉、加工对话信息,在正确判断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联想Unit11,Lesson43中,The weather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ather in Australia.It is opposite.用选择和口头描述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思考、判断,通过排除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材料加工、整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面所举的仅仅是一简单的对话形式的阅读课教学片段,从学生阅读的角度讲,通过三类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接着可以进行朗读和表演训练),课堂很活跃,有生气,学生能积极地配合教学,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对于“问题情景教学法”教学,我还是仅仅在探索和实践。以“问题”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正是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相信通过全体英语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会有更科学有效、符合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涌现,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下载眼高手低——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探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眼高手低——新课程背景下文本解读探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1、校本课程(题中是:校本课程服务,不太准确,应为: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课程资源、学校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而研发的课程。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为主体进......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工作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工作探索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大学一毕业就离开了家乡,从遥远的东北来到我们**六中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唯恐自己教不好,学生不满意。但是,三年来在各级领导......

    新课程背景下个体差异教学策略

    第九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 牟永辉 电话***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小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摘要:《新......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直以来,初中化学都没有摆脱“纸上谈兵”,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次数少之又少。化学实验可以拉近学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从实验方法、实验现象深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类措施,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可以得到改进,并全面地提高语文教学工作,营造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精选)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关于高考这件话题,老师们是逢会必说啊。这次也不例外。平克虹老师从高考的历史背景,题型等做了详细的分析,我对其中三点感触最深:1,如果让谁学不好英语,就让他......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入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有很多学校都是从高二开始学习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包含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人教版),一年的新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