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幼儿舞蹈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改进措施探讨
中职幼儿舞蹈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改进措施探讨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摇篮的中职教育也在不断改善教育质量,但中职教育本身存在的沿袭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生源质量水平不一以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缺乏特色、教师职业特点不明显等问题,脱离了幼儿园舞蹈课的实际需要。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调研,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教学改革、课程优化、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归纳总结与对策探究,以期为中职幼儿舞蹈教学提供经验。
关键词:中职教育;幼儿舞蹈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日渐发展,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幼儿教育建设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当下,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综合素质型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是我们教育能否发展好的重要环节。探究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科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中职幼教人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在普通高中教育热度不减的大背景下,本地生源不足加之就业困难,大部分中职院校低门槛招生,致使所招学生大多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缺乏舞蹈功底。诸如,模仿能力差、身体协调性不强、舞蹈创编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普遍存在。此外,盲目扩招的同时师资补充不足,师资力量薄弱,针对性的培养缺失与生源自身文化底蕴不足之间相互钳制,又进一步影响了中职幼儿舞蹈教育的教学水平。因此,加强配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解决生源质量问题是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水平的必要条件。
2.教学教材选用随意,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幼儿舞蹈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中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思路,专业的教材、教学大纲不规范,教材选用随意,教学方式上沿袭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不够均衡。教学大纲的不规范又促使教材选用上的随意性,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次是幼儿舞蹈专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有扎实的舞蹈功底,既要会跳又要会教,还要会编,但专业舞蹈课程所占课程比例较小,教师授课的随意性使学生在学制内难以达到目标要求。
3.教育缺乏特色,教师职业特点不明显
以人体动作为主要的模仿对象的舞蹈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表演风格单一,缺乏个性。同时,缺乏特色的题材教学及个性化的编排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师,要么拥有扎实的舞蹈功底但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基层幼儿教育经验,要么理论知识充足,管理经验丰富,但专业舞蹈功底不扎实。要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水平,强化教学特色,充实师资队伍势在必行。
二、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1.严把入学关,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从生源上严把入学关,择优选择有舞蹈基础、有爱心,愿意从事幼教事业的学生分类进行培养,将基础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与文化素质培养相结合。培养出有技能、懂应用的综合素质型的基层教师和管理者。具体来说,就是学生需要系统学习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练就过硬的基础功底。通过开设古典、芭蕾、现代等课程提高形体素质。培养的学生既要有舞蹈编创能力,又要有超强的舞蹈表现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综合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中职幼教人才岗位的实际需求。
2.推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内容
在教学中要组建专业教改队伍,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课程分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编写以幼教人才培养和岗位职业能力实际需要为标准的教材。进一步加强中职幼教舞蹈专业的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主动向幼教专业办学比较成熟的学校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对于教材建设,采取选用与自编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充实幼教舞蹈专业知识,改善传统的教训模式,创造启发式、意境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既强调循序渐进的舞蹈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化媒体教学,吸取传统沿袭式教学方法的优点,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
3.着力培养师资,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的基本能力应该常抓不懈,除了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摸索提高外,要加强观摩交流学习,进行基本功培训,并且与现代化教育方式相结合,着力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要通过学历晋升,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加强师资的培训,更新教师观念,鼓励教学研相结合,多管齐下整体优化教师队伍。
办好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中职教育是我们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基层启蒙教育的主力军,抓好中职幼儿舞蹈教育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形成系统的教育还需要我们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行业,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代春洋.学前教学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6-58.[2]黄娟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强化实用性能力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第二篇:中职舞蹈教育
浅谈中职舞蹈课程与教学方式
王 丽 娜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舞蹈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克莱格语也认为—舞蹈是戏剧的祖先。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在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不十分发达的时候,就很善于哟感表情和手势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因此就有了舞蹈是“艺术之母”的说法。但艺术始终来源于生活,最贴近生活的艺术才是最真实的艺术。艺术教育在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标体制中,越来越突出,成为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十分关注的一项教育产业,而其中的舞蹈更是因为它视听的享受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所接受。我是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分量。有些观众觉得,舞蹈只是绿叶,给别人唱歌的人伴伴舞,起衬托作用,没什么看头,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不属于其他任何一样艺术门类,也不是附属品,它是一种视听觉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性情和情操。
所以我们要改变观众对舞蹈演员的“空有其表”的看法,就要培养出优秀的舞蹈表演者跟从业者。首先必须改善好教育者的形象,加大对民众教育的力度,引导社会观众对舞蹈的欣赏及正确的认识,并且唤起民众对舞蹈审美的积极性。要加大舞蹈在民众之间的影响力,就要普及舞蹈的教育程度,要想做到很好的去普及,就必然要求有一些好的教育方式,不断的努力创新。我是中职学校的舞蹈专业教师,面对的是以后成为幼儿园老师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因此关系到小朋友的舞蹈教学,更加的让我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也在该学科教学上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以下就来谈谈该学科及教学方式。
一、分析幼教专业的舞蹈课程
舞蹈是幼儿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舞蹈在幼师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生活和自娱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对幼师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陶冶美的情操,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有一定的基本功、了解基本的各民族舞蹈以及掌握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是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想搞好该专业舞蹈教育,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和加强,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更好的实施我们的教育计划。首先,强调在知识中教学。强调知识舞蹈,就是要求教师运用知识进行创作,重视审美与观赏,并应用专业知识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影响,知识舞蹈要求作品的质量、水平、内涵,这样学生就能在艺术学习中了解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准确的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来更好的诠释它。知识是创新的动力,知识是打开智力的钥匙,知识舞蹈能促进教师的想象力,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其次强调在生活中教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要舞蹈以生活、传统、多样性为目标,就要舞蹈接近生活。过去许多的创作都是以民间劳动、生活的素材改编而来的。比如舞蹈〈〈翘花旦〉〉、男子古典舞〈〈醉鼓〉〉都是源自生活形态而来的,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提高作品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也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意境,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和生活原态,以便掌握该舞种的表演风格,这样就能很准确的表演该种舞蹈,又提高了自身的演绎素质。向生活靠拢、贴进生活的创作思路是艺术普遍的创作方式,因此生活诞生艺术,艺术产生于生活。最后强调在创新中教学。知识舞蹈强调有知识的创作,而在创新中,必须解决观念问题,知识与创新是相融合贯通的,没有知识的开发就难以进步,创新就更难实现,创作的质量就上不去。因此,舞蹈教育要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定位,就要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特别注意国内外的信息以及教育机制的变化和先进的传播手段,要以开放的眼光去接受新的事物,来扩充自身的水平。学生以后面对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要有适应改教学的创编能力。我们要培养出智能型、前面发展的人才,那么学校就要对这方面以加强。教师要提供给能驾驭自创的能力,让学生能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相贯通,形成互补互利的趋势。这样,学生才不会停留在单一模仿上。教师不能单看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对舞蹈的掌握情况,也要加强对他们平时的了解。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以下来分析下我们的教学目的及任务。
(一)幼教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
我们要培养适应现代幼教教学的人才,必须了解当今该专业的发展动态。幼儿舞蹈编导,除了有与成人舞蹈编导相同的职责之外,还必须根据幼教专业的特点及其自身发展的工作规律,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特征,关注幼儿生理、心理特征。幼师的舞蹈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舞蹈的内涵和音乐及表现形式,应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实际。通过舞蹈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以及一定的舞蹈编导能力,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的能力。
(二)幼教专业舞蹈教学的任务
1、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懂得人体美和动作美的概念,明确幼师学生舞蹈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舞蹈的素材,使他们能够了解各民族、芭蕾舞、幼儿舞蹈的风格与特点,学习具有典型性的内容。
2.进行形体和舞蹈素质的基本训练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舞蹈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加强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3.掌握一定的创编能力
了解一定幼儿舞蹈编导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培养对幼儿进行舞蹈排练的组织指导能力;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具备生动再现幼儿舞蹈能力,并能自学、记录和初步创编幼儿舞蹈;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活动。
4.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树立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精神,热爱儿童,刻苦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表现力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提高鉴赏力和文化艺术素养。幼儿教育舞蹈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是通过课内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共同完成的。
二、分析幼教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校的幼教专业有别于专业院校的学院派教学,学院派的教学是建立在身体、能力各素质都达到一定标准后的成熟性高密度教学。课堂可以从基础的排练厅到广场到专业舞台或者剧院。高密度的学院派舞蹈教学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产物,我们把它比做一座“桥”,是沟通“上下”、“古今”、“未来”的枢纽,有是承前启后的“转折”。是整个社会舞蹈教学历史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环节”,它也建立了自己的“发展功能”及“学院流派”。而中职舞蹈教学仅停留在为日后适应幼儿园教学为前提的教学中,尽可能的把学生塑造成多能跳能教能遍的多元型人才。如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们,现在的舞蹈教育不能再用以前的古老的教学方式,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老的教育机制来开展现在舞蹈教育是行不通的。那样只会教出千篇一律、风格统一的表演模式,所以只有不断创新舞蹈教育方式,才能得到所要的效果。只有不断的去创新和探讨教学方式,才会取得教学上的进步和肯定。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个人还是比较推行分层递进式的教学方法。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来自兴趣和灵感,善于个性思维,追求个性的特色、个性的魅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就是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放在事物的特殊面即个性上,在舞蹈教学上,要求从习惯的传统方式中走出来,进行新的课程设置,运用新的教材,努力使教学效果达到高峰。
1、要做到教师教材的更新,选用特色的教学方法。但大家所熟知的舞蹈教法便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的模仿对象,但这样往往会导致了学生表演风格的单一性,个性才能形成舞蹈的风格。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按照各自的身体条件及表演特性,分组进行教学,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以特色的题材、个性化的编排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譬如我在上编导课时提出让学生一方担任老师,一方担任幼儿,进行实质性的教学锻炼,提前让学生感受以后的教学方式。①舞蹈教育家程心天就在自己所著的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总结:一是在选题的方面上看,以动物为主题的舞蹈多,人物主题的舞蹈少。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模仿,表达一定的意念,是少儿舞蹈创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描述儿童情趣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跳不出动物圈子,不去更多地深入反映少儿自身的生活、心理、思维则是不可取的。二是在开掘儿童生活上看,停留在表象的多,深入到心灵的少。当代儿童的追求、向往、思绪,以及道德情操、精神风貌,都已进入到一个与时代相映照的较深的层次。
2、挖掘学生潜力,使之与老师形成互动。老的教学手段只是一味的老师教授学生模仿,但是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挖掘他们创造与想象的能力。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抓住学生好的东西,并给予肯定及鼓励。学生得到鼓励,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容易产生出好的东西,只有打破“我教你学式”的教学方式,双方互动互补的进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观察力、学会用逆向思维进行教学 提高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高级知觉形态,它是一种积极的、先导的能力。善于逆向思维,标新立异,来开展舞蹈教学工作。逆向思维就是从事物的反面来看问题,即从相反的方向或角度来思考问题。选用别人没有重视、选取的题材去创造和教学,运用到舞蹈教学中去。比如在让学生练习创编《老鼠画猫》中:“小老鼠,来画猫,哎哟眼睛要画小……”就提出假设让孩子们边唱边拿画笔画猫,同时学老鼠畏缩的动作来走路,这样动作就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补充了单调表现的不足,使儿童语言、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感染力,这样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反向思维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能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好的东西进行提升,就能提高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激发以后对舞蹈的创造,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分组别教学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舞蹈水平分成不同的组别(基础组、提高组、创作组)并分别施教。基础组教学适合基础一般,待于整体提高的学生,提高组适合有不错的舞蹈基础,有希望在专业上有所突破的学生,而创作组适合专业过硬、在编导方面有一定想法和能力的学生。分组后,老师集体讲解再选出个别好的学生领练,老师分组逐一指导。例如我在高三学生的技能考过后将学生分组,基础组学生继续练习些成品舞蹈,提高组的学生可以在一些技巧上加以练习,比如平转、大跳、前桥等,而创作组学生可以在练习舞蹈外加上适当的舞蹈编导,锻炼自身的编导能力。
(四)经过演出实践助推学习
舞蹈是一门集合造型和舞姿的艺术,课外演出的实践尤其重要,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艺术演出,以及市里的各项比赛、演出,还鼓励学生去参加舞蹈考级,这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能让他们积累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
中职学校幼教专业舞蹈学科在所有教学科目中还处于稚嫩和偏少的一门学科,只有通过教育部门加大重视力度,教师的努力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学校和家长的配合,社会的共同关注,舞蹈这项历史悠远的艺术才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万象中脱影而出,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欢,加入到其中,体会舞蹈给人们带来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技能,成为适应现代幼儿园教学的实践性人才,我们作为舞蹈工作者责无旁贷,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第三篇:幼儿舞蹈教育
幼儿舞蹈教育
(【内容摘要】
幼儿舞蹈是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感的歌舞。通过幼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进行舞蹈教育,重点培养幼儿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避免走入幼儿舞蹈教育误区。舞蹈教师要从理论上理解幼儿舞蹈教学对幼儿的作用和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再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搞好幼儿舞蹈教育,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舞蹈、感受舞蹈和热爱舞蹈。
【关键词】
幼儿舞蹈
教学误区
审美意识
舞蹈作用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舞蹈作为教育内容和手法,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姿态,增强动作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情感、增加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什么是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就是以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幼儿歌舞主要是,提供幼儿自娱和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
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艺术将被更多的人,认识、接受、认可、喜爱。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节目。在我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时发现,幼儿在初学舞蹈时,只是一味的模仿动作,几周的训练后幼儿就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们舞蹈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幼儿、开导幼儿。从幼儿第一天进入舞蹈教室时,就要让幼儿知道这不仅仅是排练厅,更是舞蹈的宫殿,要使幼儿在形体上有自我审美能力。
幼儿舞蹈教学是单独的一个科目,是幼儿感兴趣易于接受的美育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部分。喜欢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共性。作为舞蹈老师,是儿童美的教育启蒙者,是孩子幼小心灵,播下舞蹈种子的园丁。为了提高舞蹈教学水平,把幼儿舞蹈开展起来,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第一,选好教材。教材内容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舞蹈时可以先将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的内容,并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里的角色。例如小班的《摘苹果》,先编成故事讲解,再让幼儿扮演农田里摘苹果的小朋友,让幼儿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样幼儿在跳舞时就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的苹果丰收了。
第二,准确示范动作。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去启发幼儿。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明显,要有充沛的感情。如:舞蹈《小花猫》,老师在示范的时候就要想象自己就是儿童,用夸大的动作示范,要让幼儿感觉到舞蹈表现的就是一只可爱的猫在跳舞,那么才会在幼儿的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才会更投入的去表演。
第三,正确分解动作。由于幼儿舞蹈的种类非常丰富多彩,动作多样化,所以在教幼儿新舞蹈时,一定要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幼儿新舞蹈时,先把动作分解教给幼儿,等幼儿把分解动作做到位的时候就可以把分解动作连起来做,这样可以防止幼儿动作形成毛病。
第四,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教授新舞蹈要进行若干个步骤才能完成。我的排练是这样训练的:
首先,进行节奏训练。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节奏感很差,所以在节奏训练中,要求他们能在一个音乐节奏中随着旋律的变化而变化,然后进行基本训练。幼儿控制的能力较差,在动作的收和起上总会摆胯。在练习时要求儿童起的准,收的稳来进行控制训练。但一定要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尤其是小班,得从上肢有节奏的动作开始训练,再练习脚的动作,最后再把手和脚的动作配合起来做。
最后进行感情训练。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的步伐和动作而忽略了感情的抒发。我认为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所以在训练中我用维吾尔音乐做眼睛训练,启发幼儿内在的情感,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的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移动。舞蹈教师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教育性。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区支配身体,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记忆力的提高。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的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朴质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之有这样,创作出的幼儿舞蹈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在幼儿教育领域进行改革,促成幼儿舞蹈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中的舞蹈、音乐、美术等教育日益完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渐渐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出现了形式多样化的幼儿艺术教育形式。如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舞蹈班、美术班、书法班、乐器班等等。这些以幼儿某种艺术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形式无疑为我国幼儿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开辟了更广的领域,同时也培养幼儿才能。但是,艺术教育是特殊性的教育,这些特殊性表现在:艺术教育在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的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培养。现实中我国幼儿教育不乏存在不按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教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象。比如:教育者忽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只注意幼儿艺术教育的普遍性目的,而不注意艺术教育所负担的特殊任务: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幼儿艺术培养,为了孩子创造条件,但只注意幼儿某种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举一个我身边的列子,在我身边一些私办舞蹈班中,教育者让3--4岁的孩子上把压腿、下大腰、跳顶碗舞河拉丁舞等等,在孩子不了解一个民族舞蹈动律的基础上强制性的让孩子接受,导致孩子惧怕上舞蹈课。从这些现象看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只顾同行竞争,强制性培养小舞蹈家,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性、判断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误区。
我国的幼儿舞蹈家教育中,我们过于偏重于舞蹈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是最大误区,它导致老师看不清幼儿在进行舞蹈活动中创造性潜力。我们总是刻意追求一个舞段,一个动作的标准,单纯的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在活动中老师只注意到应锻炼幼儿什么技能,没意识到要发展幼儿什么能力,形成什么态度,获得什么情感。结果幼儿不主动配合老师,让老师也感到舞蹈课程难带,导致在幼儿园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质要有唱歌及跳舞就行了,儿童的舞蹈品质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音乐舞蹈教育在《中澳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时间中长期以来重视音乐、舞蹈基本功技能训练,忽视对艺术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例如:舞蹈教育中,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片面强调技能训练,而不去调动幼儿的情感生活积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走入机械学习的死胡同,与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背道而驰了。所以,教师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的学习走出这些误区:
1、更新教育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创造性为基础的幼儿艺术教育思想占了上风。在美国,阿恩海姆把格式塔心理学带进幼儿艺术教育,他指出:“艺术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利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里的创造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正是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中薄弱的环节。我们应该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创造性对幼儿的重要性,然后才能找准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向。体现我国幼儿艺术教育指导思想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就是以个很好的方向。它对幼儿园音乐、舞蹈教育的阐述:“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2、改善社会环境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需要教育部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克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日渐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以盈利为目的,不同类型的舞蹈班,美术班等。这些办学者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只有一个劲地加强技能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小天才”的目的。本学者没有把舞蹈作为文化而传播,只当做盈利工具,这就无法达到美育的功能;而家长们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学习舞蹈的目的只是当舞蹈家而不是当做是一种爱好、特长,这就无形中给孩子了压力;作为舞蹈教师,要给孩子轻松愉悦的环境来学习舞蹈,按照孩子年龄段进行舞蹈教学,只有才能让幼儿认识舞蹈、感受舞蹈、热爱舞蹈。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应把适合孩子身心发展问题看做是自己的责任,时时处处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真正地以孩子为中心,建立以社会为基础的道德准则,让大家都来关注幼儿教育,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一民幼教工作者,不只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内容,而且要把内容落到实处,充分运用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师应该有时刻关注最新教育理念的意识,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以便把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理解幼儿教育的本意:“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能力的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以大胆、自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幼教管理者应该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教育实践,接受多方面评价,及时对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及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不断的展示---评价---反思得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点,学会提问,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评价等新的工作方式,从而改变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习惯,形成善于理解,善于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教学方法的教研气氛范围。另外,教师应该有角色转变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孩子,形成“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格局,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4、提倡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走出幼儿艺术教育误区的一种重要途径。一个充满信任、相互协调的家园关系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沟通与交流,运用各种方法让家长了解有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此外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教学工作。作为幼儿家长,应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搞好每次参与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应该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在遇到感到迷惑的问题时应该积极地向有关的专业教师咨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能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协调的关系,是幼儿艺术教育资源出误区的重要保证。在幼儿教育里,教师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党法。那么什么使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综合,是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就是要培养幼儿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舞蹈美的能力,并在舞蹈美的陶冶中练就一双审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眼睛。审美意识的形成是集中各种文化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于一身的结果。但是如果将审美意识的培养笼统的推给其他各门课“一手抓”,则难免会导致混乱的局面。作为幼儿园美育课程之一的舞蹈教学就应该首当其冲,责无旁贷的肩负起培养幼儿教育审美意识的职责,并将这项内容作为检验舞蹈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在舞蹈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一、创立良好的幼儿教学环境,引导幼儿步入舞蹈艺术殿堂。
幼儿舞蹈教学环境是指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我们可以两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创造一个充满文明、健康而美好的物质环境。这是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舞蹈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舞蹈教室的建立和其教学设备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空气、温度、光线、生硬、颜色等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舞蹈教室应具备空气流畅,光线适度,温度适宜等条件。舞蹈室应铺设适中的木质地面或地毯以及适宜幼儿进行舞蹈基本训练高度适中的把干和墙镜,配备电化教学设备,如大屏幕、电视机或大屏幕投影仪,录像机,VCD机等音响系统。在舞蹈室内装饰色彩艳丽,童趣盎然的绘画和窗帘等等。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舞蹈艺术美的直观感受,在美的环境中愉悦的学习。第二,创设一个充满爱心,相处融洽的人际社会环境,这是一种无形的环境,需要老师与幼儿共同创造关系,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舞蹈,才能表现出舞蹈这门情感艺术,才能体现出舞蹈美。如果老师的态度生硬冷漠,就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反映迟钝、根本无法体会舞蹈艺术美感,最终导致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用诚挚的心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建立彼此亲切、和谐而良好的感情。在课上要耐心讲授,训练用心辅导,用爱心与孩子沟通,才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二、运用灵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
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对幼儿实施审美意识的培养,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如何产生美感的最基本的客观的现实。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电教,在教蒙古动作“软手”时,我们可以图文并茂的用摄影展示草原飞燕、牧马的景色,蒙古人特有的民族服饰和歌舞场面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概况,给幼儿直观的认识,并将教师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情感深深地倾注于舞蹈美的示范表演和讲演中,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是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一定能够把握住蒙古族舞蹈的美神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三、丰富幼儿教学内容,培养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自身形体美的基本形态,确立舞蹈艺术审美意识,而且应充分发挥舞蹈美的功能,通过学习不同题材舞蹈如:社会题材、生活题材、劳动题材等等来树立孩子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留心去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牢牢把握童趣这一幼儿舞蹈审美特征,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作品,以充实课堂教学,活跃孩子们节日舞台,为他们编织美好生活、美的理想、为他们撑起一片美的天空、孩子们将在舞蹈美的陶冶中树立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作为幼儿舞蹈教育者,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训练,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了解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性,只要才能进一步加强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通过以上对幼儿舞蹈概念、教学、误区和审美意识培养的概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
一、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机能。
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组织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城代谢,是他们的机体不断的生长发育,同时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二、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格。
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运动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有人形成开朗、活泼、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和基本品德的重要工具。
三、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舞蹈的题材、主题、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通过对舞蹈的观摩、学习、排练和表演活动,既能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创造力。经过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再创造表演,这就是幼儿学习舞蹈过程中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开放式”教学能够为幼儿插上快乐的翅膀。在舞蹈教学中,“开放式”教学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如:对小班的孩子说话时要身体前倾,位置低,语言要情切,柔和的目光要直视孩子,近距离接触孩子,语言注意要缓慢、清晰,要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对年龄大的孩子,可以用充满活力、姿势多变的体态面对孩子,用幽默和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孩子,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意和感情的语言对孩子说话,那么就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理解和接受。幼儿在尊重、平等的氛围中较长时间的习练,而且非常愿意于他人分享、交流经验,在音乐伴奏下自由愉快的创编、表演舞蹈,并从中体会到快乐。
总之,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同时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又为幼儿身心全面发育成长提供了生动广泛的舞台。作为一个幼儿舞蹈教师就该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舞蹈艺术的一般规律和幼儿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充分运用“开放式”这一教学手段,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开展活动,让孩子们自由的像小鸟一样张开快乐的翅膀,在美妙的舞蹈世界中尽情的旋转、飞翔。
参考书籍:
1、《幼儿园教育纲要》
2、《舞蹈艺术概论》
3、《浅谈幼儿教学》
4、《浅谈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第四篇:幼儿舞蹈教育
少儿舞蹈老师教学应该注意什么
(一、美的形象。你的仪态、风度、容貌、服饰、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你的着装要干净、简洁,适合舞蹈教学运动的需要,服装的色彩应以暖色调为主;不要佩带过多的饰品,脸部化妆要素淡;讲话语速为中速,语言要准确,音量要适中;举手投足切忌慌乱,时刻给孩子镇定自若的状态;你的形象和状态影响着孩子对你的尊重和喜爱程度,直接作用于你的课堂指挥效能,直接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获得孩子的喜爱能使你的教学工作充满快感。
二、让爱交融。在教学中,你拥有这间舞蹈教室所有孩子充满崇拜的爱,你也需要付出全部的爱,让爱交融,她们在这一刻就是你的孩子。不能因为她们忘记动作而不满;你也不必考虑是否能把她们培养成舞蹈家。你只需要看着她们纯真的眼睛,了解她们是否愿意在这个时间和地点与你共同舞蹈。你只要准确地判断她们是快乐的,她们就会像优秀的士兵一样听从你的指挥,你所有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都会圆满的完成。
三、释放你的激情。舞蹈教学需要激情和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氛围中,要对她们说你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一只活泼的“跳芭蕾的小蝌蚪”等,用这些感染她们,把她们引入到情境中。要开发孩子的个性,鼓励她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她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自我和表现音乐,而不是随着音乐机械地动作。不要让课堂听不到孩子银铃般悦耳的笑声;更不要看到孩子无奈的表情;你要坚信你的魅力和能力,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舞蹈。你的感染力就是体现你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你是“她”的好朋友。孩子希望你是她的好朋友,其次,才是她喜爱的老师。要充分利用孩子对老师的崇拜感。你的笑容是征服孩子最好的手段,也是成为好朋友的最好证明。不要拒绝孩子的拥抱;你不要吝啬给孩子一个亲吻;你不要拒绝孩子对你最信任的倾诉;成为“她”的好朋友,你会得到孩子的热爱和无数个亲吻,孩子也会希望每个星期都要和你这个朋友一起快乐的舞蹈,这样一来,你就拥有了无数个好朋友,你也就获得了无数个家庭对你的信任。
五、把鼓励送出去。激励孩子是相当重要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彼此之间将会互为榜样。孩子应获得赏识和赞扬,只有这样,指导性的批评才不至于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肯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你的赏识会演变成孩子学习热情的巨大推动力。你要赞美她漂亮的动作;你要赞美她优秀的记忆力;你要赞美她花一般动人的表情;你要赞美她们队型的准确和整齐;你还要赞美她们准确的节奏感。总之,你赞美什么,她们就会表现得超乎你的想象,因为,你的赞美就是最好的要求。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成就感离开课堂,并准备在下一次课堂上再次得到满足。
六、把教案藏起来。不要把教案拿到课堂上来,因为,那不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所为,看着教案上课的老师,你要在孩子和家长的视线之外做好、做足你的备课工作,每个动作的教授程序需要反复的演练,整堂课的教学顺序与安排已成竹在胸,这样你才不会出现一个动作两遍示范不一样、一个动作两种节奏无法确定的低级错误;你也不会出现忘记组合编排顺序,自己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尴尬;你不会因为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只能提前下课或一遍遍的反复旧内容。因为,这样的表现会让孩子怀疑你的记忆力,降低你在她们心中的地位,淡化对你的崇拜感。当你无法控制课堂秩序的时候,你的讲话将不再具有效力;当你的教学计划
难以实现的时候,你的魅力和孩子对你的崇拜感已荡然无存,很快这些孩子就会离你而去,你将面临重新择业的艰辛和风险。充分的教学准备关系教学质量和你的生存。
七、家长是你的教学伙伴。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学习意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的进度和目标是极其重要的。每个月至少应安排一次家长的观摩课,要介绍学习的内容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观摩课后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要充分赋予家长的知情权。这样就可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你要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排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站在第一排的机会;你要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分给每一个孩子,不造成好与坏的差别,因为,在家长的眼睛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每次下课后,你要主动与等待在教室外面的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对内向、自闭的孩子多一些关照;及时掌握孩子的身体状况,对身体状况欠佳的孩子,在运动强度上进行调整。你要成为家长的知心朋友,家长就会让孩子跟着你继续学习,这是关系到你的少儿舞蹈培训事业能否做强做大的关键因素。
八、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时代在发展,你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否则,你的后辈很快就会取而代之。你要在熟练掌握教材后,根据教材的要求不断地创新,成为既能教学又能编创的少儿舞蹈工作者。你可以带着孩子们参加到各种比赛或表演的活动中,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展现机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荣誉和名望;你会因为经常更新学习内容而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你会因为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稳固你的地位和声誉,获得家长的认同和尊重;你会因为生员众多而成为一个地区少儿舞蹈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总之,要让社会不淘汰你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五篇: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姓名:杨茜
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中心小学
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随着幼儿审美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笔者通过在实践中对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不断探索与总结,结合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舞蹈审美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幼儿舞蹈;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在学前教育中,作为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舞蹈极具艺术审美的传达着人们思想。在音乐、节奏、灯光、道具、服装等的衬托下,舞蹈尽显其无法阻挡的魅力。在这样美好的情形下,幼儿的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自山翱翔,舞蹈以其自身的灵动、鲜活而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悄无声息的让幼儿受到审美教育与美的熏陶。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感受,探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一、幼儿舞蹈审美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幼儿舞蹈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关注与重视,但在舞蹈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首先,对幼儿舞蹈审美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和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舞蹈只是幼儿为适应社会和更好的发展自我而需掌握的一种技能;其次,审美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不能够以益智为出发点去开展,不然则容易忽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忽略了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培养,而不注重幼儿的审美感受,这是一些幼儿舞蹈教育中的错误倾向。此外,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过于注重作品自身的涵义的传授与挖掘,不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注重知识的逻辑关系,不注重幼儿的接受能力;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些都让幼儿舞蹈教育成为轻视过程,看重结果的教育,违背了幼儿舞蹈教育的初衷。
二、幼儿审美感受的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的审美感受是指幼儿被周围环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为或艺术品所吸引,从感受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表现能力。幼儿的这种审美感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到的情感表现性,这种情感表现性并不是对象客体自身所具有的,而是幼儿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中,对象的形式特点与幼儿的情感达到交融时心理所产生的情感对应物。审美感受的另一含义是指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达到一种审美愉悦。这种愉悦是他们把自己情感、意志、思想等投射到文本上的结果。
幼儿审美感受到这一特点要求我们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
三、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1、保护幼儿喜爱舞蹈的天性,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研究表明,人类在胎儿期时就会随着音乐翻动身体。学前期的幼儿对舞蹈有着更加强烈的兴趣和欲望,他们会随着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舞动出不同风格的舞蹈,他们手舞足蹈,能准确的把握节奏的快慢,并能及时调整动作,在迥然不同的音乐间转变动作,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舞蹈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去激发他们的舞蹈天赋和对舞蹈的兴趣。
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在面对《开门红》这种难度较大的手帕舞教学时,可在教完转手帕的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多次播放该音乐,让孩子双手拿手帕自由舞动。每播放一遍音乐,教师可从所有孩子的动作中挑选出能较好表达音乐的几个动作与幼儿一起商量对其稍加修饰,以使其适应全班幼儿的水平。以此种方法完成整个舞蹈动作的编排。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变换队形、交流感情,使幼儿自由大胆的表达《开门红》热闹、欢快的气氛。从幼儿而来的舞蹈更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不仅激发了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幼儿在轻松、愉悦、自由的气氛中尽情的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
2、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注重审美教育过程,关注幼儿的情感交流
幼儿舞蹈教育中的审美教育重在情感的交流与熏陶。为此,教师应当为幼儿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让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一些游戏、交流、表演的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美的熏陶。若不注重过程,而只注重结果,过多的去强调技能的训练,则可能会让幼儿感到索然无味。
如:幼儿日常在学习较为规范的考级舞蹈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对其进行适当改编,加大幼儿在舞蹈时的合作与交流,增加其乐趣性和表演性,使舞蹈更具情感色彩。引导幼儿在舞蹈中体会一种和谐、愉快的伙伴关系,并在舞蹈中体会与小伙伴合作所带来的神奇的、美好的表达效果。
3、在舞蹈中渗透民族民间舞蹈,挖掘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审美价值 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传承民族文化,而且成为了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独特审美风格的平台。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与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的交互作用下,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间的生活区域有着较大的差异,民族舞蹈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典型的汉族秧歌就可以按地域的不同分为三种:东北、陕北、山东秧歌。东北秧歌表现出人们豪放的性格,以转手腕、扭腰、高抬腿等大幅度的动作著称,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人们的喜怒哀乐。陕北秧歌则以长调映衬,场面宏大、快节奏等方式展现。抖动头部、甩动臂膀、扭动胯部、眼部活动较多。山东秧歌主要以性别来分类,男女的舞蹈动作具有不同的风格。例如:男子主要展示粗犷、阳刚的豪放舞蹈;女子主要以温婉、柔韧的细腻舞蹈姿势著称。各种民族舞蹈的服饰和妆容不尽相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审美欲望。引导幼儿欣赏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民族舞蹈动作性较强,展示不同民族的舞蹈,开阔儿童的视野,有助于儿童积累审美经验,从而提供更多的模仿素材。例如:“踮脚”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典型的动作,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激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舞蹈从劳动中来、从生活中来,表达了当地的生活特色和风俗文化。引导幼儿接触不同的民族舞蹈,不仅可以使幼儿了解、感受并表达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开阔眼界促进其个性发展,还可以熏陶幼儿的爱国情怀。
4、在舞蹈教学中适当渗透体育舞蹈
拉丁舞作为国际公认的舞蹈之一有其独特的魅力,拉丁舞以夸张多彩的服饰和妆容为美。拉丁舞不同于民族舞,它更偏重于舞者的力量美。幼儿在四岁以上即可学习拉丁舞,将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拉丁舞以双人舞为主,舞蹈动作规范细致,可充分的满足幼儿的模仿欲。拉丁舞中五个舞种风格各异,独具特色。其中,伦巴舞:舞曲节奏为4/4拍,步伐曼妙、缠绵,讲究身体姿态、舞态柔媚、步伐婀娜款摆,以身体的延展为美;恰恰舞:舞曲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步频较快、诙谐风趣;牛仔舞:舞步敏捷、跳跃、舞姿轻松、热情、欢快,是一种节奏快耗体力的物种;桑巴舞:舞姿活泼动人,动作摇曳粗狂、起伏强烈、舞步奔放、敏捷、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斗牛舞:斗牛的舞蹈动作中,男伴是模仿斗牛士,而女伴则象征着斗牛士手中的篷。因此,男士必须保持一种强壮英武的姿态。舞者舞姿雄壮威武、刚劲有力、舞步奔突进发,表现出男子强壮英武和豪迈昂扬的气概。
专业拉丁舞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较高,能很好地避免和矫正孩子弯腰驼背及喜欢抓耳挠腮等一些不良习惯。拉丁舞音乐欢快激昂,除了对孩子有很好地塑形效果外还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拉丁舞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形式多样的比赛项目,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拉丁舞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培养孩子对形体美的理解和表达;还体现在孩子对拉丁舞音乐、服饰妆容、以及对各个舞种背后文化的理解和欣赏;除此之外,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发现,不少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孩子在学习了拉丁舞后,性格逐渐变得开朗活泼,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可见,拉丁舞对孩子性格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这也正体现了审美教育的最终教育目的,即产生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
四、结语
幼儿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使幼儿在学习中得到个性的发展。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使幼儿树立美的观念,引导幼儿学会理解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促进幼儿完美个性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丛佳薇.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J].艺术与体质训练.2015(20).[2] 崔亚曦.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3] 陈翠霞.浅谈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苑.[4] 孙丽娜.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重要性之认知[J].科技展望.2016(06).[5]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6]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