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方案
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方案
(2010-10-21 15:37:43)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经典诵读对人文教育所起的作用
(2)如何以经典诵读为突破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3)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4)小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状的调查研究
班主任利用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小学生道德修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天津小学 李媛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并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尤其是国学经典著作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且具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其中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小学阶段是孩子道德修养的启蒙阶段,空洞的说教和枯燥的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实在效果,因此要加强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追求有效性,针对性,生动可感性的统一。向学生进行国学诵读指导的同时更加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教育;既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重视思想素质的教育;既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又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小学诵读经典,记忆经典,先了解古圣先贤的思想,并化为内力逐渐导行,让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如何巧妙、有效的运用国学经典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影响于学生,作用于学生,使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上掀起以读经运动为先导的“国学”热,海内外华人圈兴起“古代经典诵读”的浪潮,其中以儿童读经活动最为可观,“读经”成为了一个引起人们关注的教育现象。1993年,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发起并推动的“少儿读经运动”以及香港著名国学家南怀瑾先生推动的“儿童东西方文化导读”引发强烈反响;1998年,团中央、少工委和中青会启动了“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到目前为止,该工程已在全国数千所学校的少年儿童中开展起来,2005年,由北京安定门街道和中华孔子学会、孔庙等多家单位合办了安定门国学启蒙馆。国学诵读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勃勃生机。(1)“诵读经典”价值研究
在“诵读经典”价值方面,有关论述比较丰富,可作参考。上世纪初,肯定“诵读经典”价值的论述主要有:严复认为“大凡一国之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性各有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国性命根本之书;”[1]熊十力认为经为常道,不可不读。他说:“经者,常道也。„„常道如何可废?„„失道,则不成乎人。”[2]徐复观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总应该承认自己有文化,总应该珍重自己的文化”。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和发展,对国学经典诵读价值的研究也有进一步发展。台湾学者王财贵认为,“经典”是人生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熟读经典可以使人修身养性,通达事理,启发理性,开拓见识,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的吸取到人生的智慧。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对于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传承文明,经典诵读利国利民。中华经典诵读“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3]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应先行深切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在今日世界的竞争与发展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反求诸己——研究中国文化的精要’”。[4]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读经典》一文中提到:“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实际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中国的国学有可能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面旗帜,成为一个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2)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针对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目前国学教育尤其是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如谢建美《基于儿童现实需求:当前小学生经典诵读优化策略之构建》反思了当前儿童经典诵读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儿童经典诵读的优化策略构建为出路。重庆市沙坪坝区汇育中学的袁静老师论述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自己学校的有益实施,也提出了具体做法和改善措施。此外,陈吉荣的《浅论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刘淑媛的《让经典润泽孩子的心灵》,孙丽的《让诵读伴随学生一起成长》也都是围绕诵读方法、古诗文诵读活动进行了阐述。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步骤分工 1.本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
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诵经典、习礼仪、学做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广博的内涵,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学美德、行美德、创美德。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并能促进自身修养的提升。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1)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有很多,比如:《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大学》《孟子》等,这些经典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验中将重点研究经典诵读对学生道德修养产生影响有效策略。(2)《国学》校本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在学校已有开展国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经典为主要内容,编写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国学》校本教材。教材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习经典与实践活相结合。(3)开展相应的校内外活动,使实验活动落在实处。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文献研究法:准备阶段查阅各种书籍、网络资料进行学习;实验阶段也要不断学习相关资料。
(2)调查法: 对小学国学活动在学校的开展现状及意义,向教师、家长进行访谈。
(3)行动研究法: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针对研究 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继续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从行动中发现问题、研 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考查工作的结果,在每一个行动之后,予以考核、检讨,搜集各种情况改善的证据,测量研究对象发展的程度,以便随时修正行动,促成 问题的妥善解决。
四、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1.现状和问题
(1)小学国学诵读时间设置情况
目前,在小学阶段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因此没有专门国学诵读的课时。大部分学校在每学期会利用班会课的部分课时进行国学教育以及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我校的国学经典诵读还作为学校一门兴趣选修课程单独开设,每周一次。但是没有专门的课时对日常开展研究有一定阻碍,也为课题的研究增加了一定难度。
(2)师资的配备及教师胜任程度
当前小学国学诵读的指导教师基本上都由本班班主任老师兼任,而班主任不仅有语文教师还有部分数学和英语教师担任,在国学诵读教学的师资力量上显得单薄。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有些班主任认为自己不能够完全胜任国学诵读教学,甚至有的语文教师认为自己在指导国学诵读方面也有些吃力,通过访谈,笔者得知,很多班主任自己对国学诵读的内容也不甚了解,对一些国学经典如《论语》、《孟子》等绝大多数班主任自己也从未通读。(3)班主任的培训情况
此研究中,班主任是国学诵读研究与实践的具体实施者,是影响国学诵读实验能否顺利开展的最重要因素,没有班主任的合作与努力,小学国学诵读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实验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国学诵读指导教师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对国学诵读指导教师的培训还仅局限于对选定实验教师的培训,受培训的班主任比例相对较少。2.原因分析
第一,没有现成教材和活动策略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参考。现阶段,国学诵读没有正式纳入课程计划,没有专门教学课时可被使用,也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参考。第二,对国学诵读意义的宣传还不够。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教育内、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合作。因此,加强对国学诵读的宣传工作尤为重要。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国学诵读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
第三,班主任设计指导国学教育活动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班主任自身的学生生涯便缺少传统文化的浸润,古今诗文底蕴不厚,工作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关于国学诵读方面的专题培训,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的国学素养也直接影响着班级国学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什么样的内容可以与学生道德修养联系紧密,什么样的活动能够激起学生自我修养的提升,这些都在考验着班主任设计和指导活动的水平。3.解决方案
第一,梳理合适的诵读内容,建立学校诵读机制。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文化中,教师们首先要筛选出值得孩子诵读的、适合孩子诵读的经典,内容力求精炼、典范,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易于被儿童所接受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诵读内容安排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如:低学段孩子侧重浅显的朗朗上口的篇目,如《弟子规》。高学段学生属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除选择典范的语言模式及语言素材外,增加部分稍有难度的内容,如《论语》、《孟子》等。
第二,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家庭导读机制。倡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来,每周和孩子一起,聆听孩子品读美文,必要时督促、指导孩子诵读。并能配合学校评价孩子家庭表现。如果孩子学习较费劲,诵读能力不强,家长尽量在开始诵读的时间里,在旁边督促一段时间后,孩子养成习惯了,再放手孩子诵读。学校会在每学期以家长信的形式为家长支招,鼓励家长随时根据自己孩子学习能力,调整诵读量。做到与孩子商量、与老师沟通,用书信形式适时给学校一些可行的选择建议。
第三,加强班主任培训机制。其一,利用教研或班主任例会,组织班主任老师学习诵读,制定不同年级段诵读内容,探讨诵读策略与收获。这样既有利于班主任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又有利于对整个诵读活动的深层次的了解与改进。其二,邀请古诗文专家为教师们做专题讲座,并做现场指导。其三,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组织教师进行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经典诵读知识竞赛。努力使教师把平日参与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的热情和课程理念融入到古诗文的诵读之中。教师的坚持是孩子经典诵读的有力保障。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所形成的理性认识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
1.学校重视,教师领头。让孩子亲近经典,我们老师必须首先亲近经典。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专门成立了一个“经典文化课题研究组”,吸收对国学教育满怀热情的骨干教师为小组成员,国学组教师正着手编辑《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主编教师开讲座对其他班主任进行培训,学校每学年还会赠送每位教师一本经典读物,使教师放下畏难心态,重新捧读经典,让经典滋润心灵,浸润人生,从而更从容地带领学生诵读。
2.只有在国学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国学的兴趣来。我们在校园中通过展板,主题国学墙等营造了国学氛围,学校的主体环境设计也充分体现国学特点。同时各班的教室布置也体现了国学要求,如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等名言佳句装点墙壁,以彰显班级特色。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各班每学期都要布置彰显班级特色的“国学园地”,将诵读资料、学生收集的古诗、经典国学故事张贴在国学栏内,供全班同学课下交流学习。班主任工作总结中提到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并在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变得更加懂礼貌,守规矩。
(二)精选教材,合理编排
诵读经典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可以通过对经典的诵读实现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文章太多,如何选出适合中小学生诵读的东西呢?首先要选择积极向上,比较高尚的价值取向的经典材料;其次,经典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以及年龄阶段特点,由于文言文一般来说有的很晦涩难懂,所以一定要选取比较简单的,易于背诵的经典材料来诵读。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在低年级段选取了一些简单易懂并且琅琅上口的《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蒙学著作,高年级段则选取稍为复杂的经典诵读材料如《论语》、《孟子》、《增广贤文》等内容,难易适中,易读易记。我校自编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中也精心选择材料,教材中不但有蕴含中华“仁、义、礼、志、信”这些传统美德的经典诵读片段,还加入围绕诵读内容衍生出的道德故事,对应自身良好修养的养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诵读经典体系,让学生“诵经典、习礼仪、学做人”。
(三)以活动为载体,在诵读中修养身心
1.常规活动落到实处。想要达到在诵读中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首先要保障诵读时间,积少成多,潜移默化中达到使学生进行自我约束的效果。由于国学诵读没有正式纳入课程计划,因此班主任化整为零,利用各种时间进行过学诵读活动,形成良好氛围。每日清晨诵读20分钟和周五早晨半小时是常规国学诵读时间,教师和学生齐读共诵,互相比赛,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极具热烈奔放的活力,希望能达到熟读成诵的要求。一日一日地背诵,孩子们往往会随记随忘,教师们就要为孩子做好“诵读回炉”,每月一次的班级诵读会,进行诵读内容展示,展示中巩固先前的成果。除此之外,每学期还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长,开展大型古诗文诵读活动,寓教于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2.经典诵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熟读,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时,学生或高声诵读,或浅唱低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诗意,并由知而悟,由悟而入境,由入境而达情,由达情而晓理。常用的读的方式有:文化节诵读比赛、小组比赛、班级间比赛并颁发“诵读小状元”奖状等。特别是每学年我校举行的文化节国学诵读活动颇具校园特色。通过这些诵读方式的比赛,倾情投入,全员参与,每年都会掀起诵读高潮。
3.各班级还利用周五诵读时间开展班级间交流活动,各班派送学访团到兄弟班参与诵读活动,增进了各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热情,学生也能从活动中接受到好的信息,好的想法与做法,都能融入到自己班级的诵读活动之中,形成良好融洽的学习氛围。
4.将经典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合适的时间、空间诵读,让其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手不释卷,接受经典著作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使之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孩子们深切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的无穷乐趣。提倡每个学生在课间以背诵比赛为游戏,提倡每个学生睡觉前背诵一句或一段等等。
(四)优化诵读方法
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籍册丰富,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激励学生诵读经典,感受经典的内涵,感悟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胸襟、情致、风骨,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关键词】经典诗文 人文素养
当前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但是,扩大阅读量,读什么呢?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这个民族还使用汉语来表达,那么把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下的最优美、最经典的诗文传递给孩子,永远是母语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孩子在心灵最纯粹、吸纳力最强的年龄段,把最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精华诵读得滚瓜烂熟,融化到自己的精神生命里,这种学习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受益终身。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实施。
一、精选内容——让语言与精神富有典范性
中华民族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浩瀚的古文化哪些适合小学生诵读呢?
首先是来自于语文教材文本。从一年级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六年级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六年十二个学期,所学古诗文60多篇。其次是来自新课程标准《附录》所推荐的小学70篇优秀古诗文,从“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三是经过教师精心筛选自编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莲外经典诵读专辑》,分年级列出必读书目与有关内容,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庄子》《老子》节选,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经典文言文及经典古文名句精选。在选择诵读范文中,我们十分注重语言与精神的典范,一是能保证语言文字的根基:诗文警句、俗语谚语等要琅琅上口,声韵铿锵、造句畅达、修辞灵巧、叙述周透,易于诵读,有利三维目标——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结果、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落实。二是能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以这些哺育无数民族英雄与仁人志士的经典之道,激励学生继承发扬,奠基典范。
二、诵读经典——品味经典与精神的心灵成果
“诵读经典——经典记我心”旨在通过不同的形式熟读、背诵,积累大量经典,但又是贯穿于诵读活动整个过程。我们遵循“不求甚解”的诵读原则,让孩子们在朦胧中把握古人经过多少年探索才找到的汉语言固有的音韵之美,体会到经典所体现的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的品格、修养和抱负。1、不求甚解,重在积累
“不求甚解”的诵读更在于播下热爱和兴趣的种子,待有一天到了水土适宜之时,一定会破土发芽,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因而,我们采用的是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的最简单的方法——识记背诵。我们坚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
但我们不呆板死读,我们适度创造:在横向上体现“激趣、识读、体验”的渗透融合,背诵活动采用“拍手歌”、“换词唱经典”、“小小擂台赛”、“师生对诗”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增强背诵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在背诵方法上,指导了“据时背、据意背、归类背、辐射背„„”训练并提高了分析综合、质疑探究、记忆诵读的能力。内容上从简单到复杂,从语言到精神到两者合一。纵向上体现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如经典内容深度与诵读阅读量上循序渐进,从句到段积少成多,凭借声调节奏等方面的诵读、想象,去感悟语言理解情感,去积累数量达成质量,最终促使语言与精神同构互生。
为保证诵读时间,又不增加学生负担,每周的早晚十五分钟读经典,周二、周四午间十五分钟写经典, 中小队晨午间活动时间自主安排。每周将诵读内容写在黑板的左上方,每周更新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语文课代表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正式开始。每周三年段集会时,由每个年级段推荐一~二名学生展示诵读水平,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总之,做到背诵吟唱相互结合,不拘形式,不求甚解,直面经典,重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习惯,体味古诗文的韵律美和涵蕴美。
2、环境熏陶,润物无声
经典文华的熏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应只属于课堂,只属于口诵,更要营造的是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其中,使人不住地去咀嚼,去品味,在无声的滋润中成为一个性情通达、才智清明的人。
各班级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丰富橱窗内容。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词硬笔书法展、有读后感等等。在每期的班级板报中,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莲外的校园无不浸润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华,润物无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间包含了多少历经风月沧桑积淀下来的人生道理!它们时刻提醒着莲外的学子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我,胸怀祖国,走向世界。这里的一字一句,一句一段,无不涵盖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和莲外的治校品位。学生置身其间,时刻感受着诗意的熏陶、人生的启迪、精神的激励。
三、感悟经典——呈现经典与精神的心灵对话
“感悟经典——经典传我情”要求学生在继续不断地熟读、背诵积累的基础上,对所读经典有所感悟、领会,并受到一定的熏染。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经典,实现经典与精神的心灵对话呢?
1、对话文本,自主感悟
感知经典可以通过朗读、默读、诵读等多种方式,但这仅是贴近文本,只有量的积累。要真正体悟经典所表达的意境、作者的情怀,还须融进文本,要有质的提升。为此,我们以四年级段为实验年级,进行了“乘着经典的翅膀飞翔”的古诗文教学研究。经典的古诗文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我们针对学生特点知识水平,抓住古诗文特点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胸襟、情致、风骨。四年级段的老师在实践教学研究中,总结出了“问题设置”、“揣摩比较”、“活动探究”等教学策略,引领主体自主探究,快捷进入经典之门。2007年4月,我校举行了古诗文教学研究活动。我校施雷方老师执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充分展现了我校经典诵读的研究方向,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师引领等策略,在小组讨论与集体反馈中,不断升华认识:诗人寄情于景,抒发率直归真、绝尘脱俗的情怀,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为了提高古诗文教学水平,学校还组织教师观看了名师王崧舟执教的诗意语文教学观摩课《枫桥夜泊》,听窦桂梅的宋词教学示范课《清平乐.村居》,观看后教师们进行了讨论,畅谈古诗词教学感受。这些活动不仅让课题组教师开阔了眼界,还帮助大家提高了古诗文课堂教学水平。经典诵读不仅走进了学生,更提升了全体教师的文化理念。
2、创生运用,提升感悟
积累理解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运用创生才是落脚点。我们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志,畅所欲言,自由创作。大家或引用经典、或化用意境、或借用典故、或仿写诗词,表现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创造能力。同时,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使学生们的学习感悟得到了碰撞与融合。
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于个体情感积累和思想收获的呈现,在于提供思维碰撞、学习借鉴的时空。积累整理和展示探究过程中的学习收获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提高的方式。如古诗文编辑:编辑前——交流要求:挑选喜欢的古诗,配上想象的画面,再现诗歌表现的空间和色彩。编辑中——交流做法:“我用手工绘画”,“我用电脑彩印”;编辑后——交流收获:“我们一周一评,争章奖励”。具体活动安排有:
读:师生同读一本书、共同记好读书笔记,每学年不少于10本 诵:背诵你最喜欢的经典名句名篇。学校定期组织“我与经典同行”优胜诵读班及“诵读之星”;
书:以书法展示你最喜欢的经典名句名段;
编: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主题,编一本古诗文集,要求配上想像的画面。
写:写读经典后的所感所悟所得所行;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以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画:以经典故事为内容创作绘画作品。诗配画,画填诗;
摄: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记录温馨一刻,并用配上“经典”解说词。一——六年级。
讲:一—三年级每班演讲经典故事,四——六年级创作FLASH动画故事。
演(舞、歌、乐、话剧、小品等):每班以经典为内容,创作并演绎经典节目,参加全校汇演。各项活动统筹整合,先在班级里利用晨会、中队活动等时间开展、交流,通过自评、互评、修改、提炼,于学校的读书节和艺术节期间集中展示、评优。学生融理解、想象、情感、表达于一体,在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中,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自主的尊严、独特的价值、精神的愉悦、心灵成长的幸福。
我们构建经典与精神的心灵平台,提供展示的舞台,把优秀诗文发表在学校的《莲外雏鹰报》,贴到了学校网页、班级博客。2008年7月,我校代表丽水市参加了浙江省经典诵读录像比赛,我校学生用舞蹈、歌曲等表演形式,诵读国学经典篇章,节目丰富,异彩纷呈,荣获三等奖。此次活动是我校经典诵读课题研究向外打开的一个窗口,旨在教育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诗文,从优秀的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提升人文素养,并将经典诵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在一次次的展示活动中,孩子们感受着经典的情怀,想像着经典的意境,接受着经典的熏陶,积累着经典的语言,展现着对经典的感悟。也许他们还不具备对这些经典的充分理解,但我们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识的积淀,他会自会体会经典的真义。
四、经典伴我行——构建经典与精神的呈现平台
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对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天然的优势。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小学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从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特点来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弟子规》中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亲。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长大后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这种古代为人处事的原则和道理也是和现代小学思想品德课涉及的内容相吻合的。在《论语》中,指导道德行为的句子更多。“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行”与“言”相比,“行”更为重要,等等。
因此,我们说,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达成“童蒙养正”,从“本”到“末”,“纲”举而“目”张。中国古代的前期教育就是培养“正知、正见”; 基于这些,我们在学生中进行经典诵读活动时,更在于多读感悟的基础上,完成由情感到内化的迁移,能把经典诵读中悟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要素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把经典诵读融于生活,融于学习,融于做人。培养他们的勤劳,洒扫应对,知道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在德行、学问根本上,培养他的真心、真诚,即儒家所说的“诚意、正心”。
由此,我们通过“对照经典——经典伴我行”的实践活动构建了经典与提升人文素养的融合的呈现平台:
1、经典伴我校园行
每日五自查:一日晨锻、一日用膳、一日两操、一日纪律、一日岗位。(查一查:我做得好吗?)每天为同学做一件事。
2、周末经典伴我家庭行
开展“孝心大考场践行活动”,做到三个一: 每周五回家一句问候,每周日回校一句道别; 每周周末为父母做一件小事; 父母的节日、生日送一件小礼物。(每周做好践行记录)
3、经典伴我社区行 每周跟邻居打一声招呼; 做社区的护绿的小卫士; 当社区文明的宣传员。
我们还把经典感悟与假期实践活动相整合,如在寒假我们开展了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经典实践活动。把经典诵读融于学生行动实践,同时通过摄影、书法、绘画、电脑动画、原创故事、小品、相声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加以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典内涵的体验,享受服务他人的快乐,培育健全的心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特别是让学生在传统的节日中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进百行之首的“孝”文化教育。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孝敬父母长辈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孝、知孝、行孝,使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孩子们通过诵读中华经典,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通过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有助于锤炼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通过诵读中华经典,确立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等等,这一切的一切,不是一朝一夕的所能改变,不可能于一日一时得到提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民族性格的熏陶,文化艺术的积淀,精神风骨的感染,其最终目的是在于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沉淀于心底的经典,就会被唤起,得到复苏。他们会懂得借用圣贤典籍的教诲,做到最合理的应对;对技能的学习、科技创新也就可能从圣贤经典中得到启发;最起码能在人生旅途中明白如何把握方向和掌握目标。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从娃娃抓起,儿童背诵中华文化经典,从小在心中埋下中国圣贤义理之学的种子,长大成人后自然会明白中国历代圣贤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
第二篇:论人文素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论人文素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缺失亟待呼唤回归。写作教学训练目标中应凸显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相辅相成。如何在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呢?值得我们一起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能力;人文素养
一、语文学科发展现状与写作教学的问题
建国以来,我们在语文学科的定位上走着一条曲折、反复、发展的道路:195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的是思想性,摒弃的是工具性;1963年的教学大纲强调的是工具性,摒弃的是思想性;1978年的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性兼顾工具性;2000年的教学大纲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向,(p22)转变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1]。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诲者的共鸣,各人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情况,建立情境,营造气氛,力图放手让门生自己去体验、去意而忽视内容,造成学生写作时心理上的依附和盲从,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致使学生的作文大多缺乏真实的感情,千篇一律,甚至胡编乱造,人文性严重缺失。
作文水平是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只有让作文教学充满灿烂的人文之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中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才能让作文真正成为一种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之一。
二、提高人文素养,观念上做到“三强化”
(一)强化阅读,让学生在书本中提高人文素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教学中,碰到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很少看书读报,写作的知识贫之,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了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不知所云,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为了能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要多进行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喜爱的书籍,热爱课外阅读。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绝,内容充实有力。我们所学的课文有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如《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鹤群翔空》中的鹤群飞翔姿态的描写,鹤鹰搏斗的场面的描写,只要认真阅读,积累素材,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此外,除了从书本中积累素材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就人新事的出现,1
各种有益的宣传,自然现象,社会新闻,国际时事等等这都是极好的素材,只要注意这方面的人和事,自然就会有丰富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能妙笔生花,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提高人文素养。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必须把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强化学生对生活的直接体验。然而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底子薄,生活范围小,有许多学生的生活是封闭的,每天几乎都是“两点一线”,这样的生活会使学生对其他的事情漠不关心,因而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我们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亲身经历的生活实践中去体验、领悟。带领他们到自然界如山川、河流、野外、古迹等,带他们去野外踏青,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体悟启迪,捕捉文思;也可带他们深入社会环境如工厂、企业、农村、城市、街道、医院、工地和商店中去,让他们去参观,去实践。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锤炼学生的思想情感。
(三)强化创新,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
作文个性化是写作创新的体现和标志。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的作文中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依据自己的爱好,“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写作欲望将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命题,自主选材,自行写作,使
(p75)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形成作文教学百花齐放的气象,涌现出人文气息浓郁的佳作[2]。
三、教师教学行为导引
(一)抓好导写的第一道功夫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急于倾诉的欲望;构建一个融洽、平等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大胆交流自各自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运用师生间、伙伴间的欣赏和评析,极大地引导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教师的写作指导应该是对学生生活色彩的捕捉,是对学生个体生命色彩的发现,是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心”的鼓动。
1.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
教师仅仅按照教材上提供的每期8次左右的习作训练,仅仅依赖于那些缺乏感染性的命题;简单而且空泛的导语;就想让学生学会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就想要学生“乐写”、“善写”,那绝对是异想天开。如果那样作文永远是让孩子们在冥思苦想之后,不得不承认作文是一件头疼的事,是一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为谁写?该写什么的苦差。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引起学生表述的冲动,唤醒学生的独特的生活储备,启发他们的个性化的倾诉,学生的主观感受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
孩子的世界是神奇的、大胆的、异常丰富的,有时一个不起眼的话题,就能激发他们无法阻挡的表达。学习李峤的《风》后,二年级的孩子,就能跨越时间的阻隔与几千年前的作者交谈,他们跟李峤一起猜谜语于是写了《雨》。(有时像细丝,有时像珍珠。有时唱着哗哗,有时唱着叮咚。)他们也能突破空际的羁绊,寻找触不及嗅不到的风娃娃。于是他们说“窗帘飘起来了,那是风娃娃躲在后面。”“轮船跑得更快了,那是懂事的风娃娃,在推着它呢!”“风筝飞起来了,那是因为风筝坐上了风娃娃开来的火车,火车还会呼呼的叫呢。” 啊!我被这些鲜活的个性深深地陶醉了。
可见,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的除了那些大量的典范精美的课文外,对课文的延伸和改编,在口语交际后的记载和感悟,对文章的联想和补充都是习作的好教材,只要用心去寻找,写作的教材到处都有,真是“心有多大,写作的教材就有多广”。
2.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有时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善意的举动,教师一缕鼓励的目光,陌生人一脸热情的微笑„„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撼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训练”,但它绝对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这个“阳光、雨露和土壤”,就是一种语文教育中的民主教学氛围。语文教育要求教师构建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放飞自己的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尊重学生独立写作的权力,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生活储备与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大胆想象在作文中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感情的潮水;让他们能够在沐浴历史的文明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作文的核心是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人格,提高创造能力。作文上的有意合作,能带来资源共享,带来智慧共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广泛地积累作文素材。因此,在写作之前的合作可以拓展学生的观察领域,不断增加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写作指导中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写作的思路更具方向性,能增进写作的自信,激发表达的欲望使写作活动顺利实行。写作之后的赏析与评论,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在欣赏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伙伴间充分展示自我,使他们携手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各自的人生阅历;使他们大胆交流读书的体验,增长的见识,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在伙伴式的对话、沟通中张扬自我,自然流淌心灵的泉水。写作之前的交流合作,写作中的“流动作文”(以小组的形式构建的写作形式),写作后的传阅与评析能使学生的习作如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光环。
4.培养自读、自改、互改的写作习惯
每次待学生的作文初稿完成之后,我除引导学生自评自改外,有时候还采取优生给中下生修改、优生互该、同每次待学生的作文初稿完成之后,我除引导学生自评自改外,有时候还采取优生给中下生修改、优生互该。教师仅仅按照教材上提供的每期8次左右的习作训练,仅仅依赖于那些缺乏感染性的命题;简单而且空泛的导语;就想让学生学会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就想要学生“乐写”、“善写”,那绝对是异想天开。如果那样作文永远是让孩子们在冥思苦想之后,不得不承认作文是一件头疼的事,是一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为谁写?该写什么的苦差。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引起学生表述的冲动,唤醒学生的独特的生活储备,启发他们的个性化的倾诉,学生的主观感受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
孩子的世界是神奇的、大胆的、异常丰富的,有时一个不起眼的话题,就能激发他们无法阻挡的表达。学习李峤的《风》后,二年级的孩子,就能跨越时间的阻隔与几千年前的作者交谈,他们跟李峤一起猜谜语于是写了《雨》。(有时像细丝,有时像珍珠。有时唱着哗哗,有时唱着叮咚。)他们也能突破空际的羁绊,寻找触不及嗅不到的风娃娃。于是他们说“窗帘飘起来了,那是风娃娃躲在后面。”“轮船跑得更快了,那是懂事的风娃娃,在推着它呢!”“风筝飞起来了,那是因为风筝坐上了风娃娃开来的火车,火车还会呼呼的叫呢。” 啊!我被这些鲜活的个性深深地陶醉了。
可见,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的除了那些大量的典范精美的课文外,对课文的延伸和改编,在口语交际后的记载和感悟,对文章的联想和补充都是习作的好教材,只要用心去寻找,写作的教材到处都有,真是“心有多大,写作的教材就有多广”。
有时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善意的举动,教师一缕鼓励的目光,陌生人一脸热情的微笑„„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撼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训练”,但它绝对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这个“阳光、雨露和土壤”,就是一种语文教育中的民主教学氛围。语文教育要求教师构建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放飞自己的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尊重学生独立写作的权力,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生活储备与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大胆想象在作文中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感情的潮水;让他们能够在沐浴历史的文明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
合作作文的核心是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人格,提高创造能力。作文上的有意合作,能带来资源共享,带来智慧共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广泛地积累作文素材。因此,在写作之前的合作可以拓展学生的观察领域,不断增加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写作指导中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写作的思路更具方向性,能增进写作的自信,激发表达的欲望使写作活动顺利实行。写作之后的赏析与评论,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在欣赏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伙伴间充分展示自我,使他们携手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各自的人生阅历;使他们大胆交流读书的体验,增长的见识,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在伙伴式的对话、沟通中张扬自我,自然流淌心灵的泉水。写作之前的交流合作,写作中的“流动作文”(以小组的形式构建的写作形式),写作后的传阅与评析能使学生的习作如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光环。
桌互改等修改方式,在互评中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修改,激发群体智慧,引导学生欣赏妙句佳作。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自改的积极性,而且给人人提供了当好“小老师”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伙伴间的学习与评价除了有平等、友好、融洽的氛围外,学生的参与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对个体习作日针对性强,收效高。
教学中“小老师论坛”、“妙词佳句赏析”、“小作家作品赏析”这些充满温情的栏目是学生十分喜欢的评价方式。
(二)值得肯定的开放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了评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有结构的、系统的、循环往复的、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教学评价应该贯穿写作全程。教学评价应该是开放的。评价主体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家长、朋友,甚至还可以是陌生人。评价形式更应丰富多样,书面评述、口头评议、赏析传阅、登载张贴„„都是对学生写作的肯定和激励。评价的内容可也应该是多元的,它应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之,教学评价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
(p53~72)利于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3]。
1.交流、欣赏、互评
课标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单调的语言符号,变成有声有感的情感倾吐。学生能在自我品读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我始终觉得这一做法远比完成一篇写作更有意义。学生在自读、自改、互改的过程中,能有效地纠正字词、语句的常见的疏漏,得到伙伴间善意、平等的帮助,体验到广泛而真切的理解。因此每次在习作的初稿完成之后,我都会鼓励先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有感情的读一读,再把文章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并和朋友交流一下意见。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在写作过程中完成习作,并逐步养成这种“自改能力”,形成 “终身受用”的写作习惯。才是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活动。
2.诱导、唤醒、激励
教师的评价也是作文教学中人文性重要体现。人文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活动过程应富有人道精神。富有人道精神的教育活动应该把教育活动看作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不
仅要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作文讲评并非要等到讲评课才进行,而应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习作课起草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述;作文讲评应引导学生审视自我意识,调整价值取向,弘扬浩然正气。如一位学生的作文时描述了自己发明的“机器人保姆”,在作者很得意的炫耀了自己有了这个“机器人保姆”后,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后。教师及时地引导他说:“我相信,你一定是替福利院的老人们设计了这样优秀的‘机器人保姆’的。在此,我替那些即将得到这种服务的老人们,谢谢你!” 这样的评价既能使学生鼓励他们尊崇善行、善事、善德,又表达人文关怀,重新塑造美好的价值取向。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情感丰富、不断进取、境界崇高的学子的人文学科。
第惠多斯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评价应是鼓励性的、对话式的、倾注人文关怀的,我们要注意用真心倾注自己情感的积极的评价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3.开放、展示、期盼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对教育的关注,我们评价学生的习作的空间也越来越广阔。借助黑板报、班级周刊、家长评语、校园广播、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手段,让学生作文得到更为开放和热情的关注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创造力的有效方式。作文评价的领空将牵动更多的人文关怀。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作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我们就能听到学生的人文之花慢慢绽放的声音。这是教育者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进步。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最终是要让学生懂得爱,懂得自由,懂得创造,真心关爱社会,热爱生活,理解和乐于去创造美好的世界。这样的作文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武装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意识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人文素养的提升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使作文、做人做到文道一致[4](p12)。
参考文献:
【1】、人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22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肖绍国《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作文教学的人文性思考》[J].浙江:《语文教学》,2005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53-72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朱中义《怎样优化课堂人文环境》[N].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01.5
第三篇: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
读书心得
——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
读吴非《致青年教师》,最大的感触便是作为青年教师,应该积极培养自身人文素养。不断完善专业素养的同时,积极培养自身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首先人文素养是指人在言、行和精神风貌中表现出的对人的存在、人生价值以及人生意义的关注,是人通过反观、自省和自审而实现的自我超越。人文素养体现了个人对待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精神、心理和态度的修养。简而言之,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教养、学养以及折射出的人性的综合素养。
“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不能依赖‘硬件设备’,不能指望加班加点,不能靠使用生长激素。”“教育的‘慢’是客观规律,必须遵守,不能绕过去。“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庭,都不要揠苗”
助长,急于求成。”这些道理似乎有很多人说过,也在很多名家的论著上看到过,孩子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学会等待孩子们一天一天的进步。可当我们面对教绩的考评,面对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检查评价时,我们就往往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常常忘记了“五个手指不是一般长”,我们努力地拿着鞭子去驱赶那些掉队的孩子,幻想着“去剪出一模一样的苗儿”;常常忽略了学生尚在年幼,正是不断犯错的年龄,他们要在一次次的犯错中成长。“学校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了人格基础。一位教师,他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最看重什
么,他就有可能在未来收获什么。”吴非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沉思良久,自诩不是一个太看重分数的老师,但我却避免不了面对那几个特殊孩子时的急躁甚至烦躁,我的态度或许会决定这几个孩子以后对待生活、对待学习的看法与认识,不管将来他们在学业上会不会有多大的发展,我一定要教给他们学会乐观、自信、积极地看待一切事情。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思想、心理、情感、性格、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当代社会,由于受到教育商业化环境等负面因素的影响,教师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日趋严重,令人担忧。在变革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想信念和治学态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由此导致了教师人文知识、人文品格、人文价值等方面的人文综合素养普遍缺失的状况。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从工作的角度来说要进行专业知识的修炼;从生活的角度来说要进行为人处事的修炼。修炼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蜕变过程,我正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虽然消耗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我相信最终的心灵收获一定远远超过那些付出。
樟树二中 吴帅
第四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谈中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单位:龙游县求实职业中专
摘要:针对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技能养成,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方面的短板的问题,越来越影响中职学生的整体,全面,健康的发展。离党提出的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差之甚远的矛盾,本文就如何在职业学生中培养其人文素养的方法,途径提出个人的想法,建议并加以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学生管理,教育教学
身为一所职业学校,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确实能够使孩子成为某一方面的技术熟练工,或者是现代企业生产线的一个代工机器人。但是这些还是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全面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职业教育恰好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接续历史的伟大使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一种人的内在品质,他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它对人的全面健康,积极向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来讲述一下学生人文素养应该如何培养的几点重要方面。
在日益急功近利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终极和崇高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有机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已经越来越迫在眉睫地成为当务之急。梁启超曾明确指出史学是:最博大、最切要的学问,能起到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的作用。
1、历史课堂教学加强情感的投入与陶冶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职业。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同志在首届全国德育教学研讨会上说: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育,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它纵然能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但不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不能给学生以情感关爱,不能引导学生去追求真理。李大钊曾说过,史学于人生的关系,可以分知识方面和感情方面二部分去说。从感情方面说,史与诗(文学)有相同之处,如读史读到古人当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自己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我们的感情,被他们激发鼓动了,不由得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可见,历史极具以情感人的功能。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对学生有情感,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情感注入其中,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和毫无生气。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让我们敬,或让我们鄙;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怎能对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内容、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神采举止无动于衷,而不带感情色彩地去讲述呢?当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们怎能不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而忧思?当我们讲到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怎能不痛恨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无能?怎能不为民族的悲剧而思考?又怎能不为仁人志士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气所震撼?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强烈的情感色彩有机地注入历史课堂教学,怎能不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历史课堂,难道还是枯燥呆板和死气沉沉的吗?教师在这种情感讲述中,必然把历史教育和人文思想无形中注入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情感碰撞中,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要传导的知识和理念,以及其中渗透的强烈的人文精神。
2、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香港的中学历史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他们不是进行纯粹的、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各个专题的教学内容中,针对不同的专题,确定了配合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具体学习和事例。
而我们华夏古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无不闪烁着人文素养的光环。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著称于世。悠悠五千年,巍巍中华魂,我们祖先留下的人文财富太多太多了。其优良的传统道德修养、品格情操,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不胜枚举。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精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关爱;有坤德载物、谦下若水的博大胸襟;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更有允公允能、以德帅才的用人标准和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忧患意识
例如《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我们把一国两制确定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创造性的构想,是邓小平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做出的理论创新,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作为本课的首要目标。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巧借诗歌人课堂,以国民党元老、辛亥老人于佑任临终前的悲歌《望大陆》导人新课,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讲香港回归时,引用林则徐的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的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百年国耻今昭雪,只缘华夏已腾飞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香港得以顺利回归的原因;最后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结课,使整堂课浸润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达到情感、知识、思想、能力教育合一的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对历史教材的挖掘,拉进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情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营造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承认人的潜能和价值。历史学科由于学生学的是过去的事。因此,许多人对历史学科的创新价值提出质疑。但我认为历史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教师要做的努力是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谈到了中美学生创造性差异的原因时提到了宽松的教育环境是学生发挥自己创造性的肥沃土壤。这种宽松与民主不仅指师生关系,而且包括教师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尽量客观,学生能最大限度表现自我见解,学习方式尽量适应学生心理与学习能力,师生、学生之间能够充分交流等因素。
我们传统的历史教育还存在多角度史料少,多角度评价少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对历史做出同样的判断或发出同样的感慨。这不能不说是历史教育的悲哀。因此,就目前而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上,要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素质为前提。在提倡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包含各种因素的综合性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素质。不可否认,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说到底,只不过是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应该承认,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应试教育有诸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因为素质教育是不可数的,是软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可以说明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说素质高或素质低,素质教育的结果是无法衡量的。这倒并不是说,由于素质教育结果的不可衡量而可以放弃素质教育。相反,我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因为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不断要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这一角度说,历史学科的教学对推动素质教育可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这样,学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宽容等人文精神。
一.教师本人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这里面我又给他分为几个方面。1.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学生心里 2.以正直的为人,打造学生的健康心灵 3.以开朗活泼的性格,点亮学生的生活激情 4.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5.以丰富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功底 6.用爱心,细心和耐心教导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要想给学生做出表率,教师本人就必须在这方面做到必要的深度。在与学生平时的学习交往中,才能处处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处处都能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心的热情,处处都能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得到激励。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所起到得积极作用。从学生对老师的佩服,仰慕之情中,学生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性就“一石激起千层浪”。顺利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以及积极评价的良性循环当中来了。可见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尤为重要。毕竟学生现在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阶段,教师的优良品质与素养可以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代表作用,可以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起到引领性的作用。
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度过。所以首先得要解决好课堂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比如语文,历史,德育,就业指导课,等等,其实除了文科的课程以为,好像在常人的思维里理工类的课程很难加入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不然,每门功课,每个学科都有很多了不起的故事,了不起的人物,和了不起的思想。比如数学课里的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构筑富有人文特色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除了构筑人文课堂之外,还必须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学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充分发挥每一名教师,每一堂课,每一处校园风景,都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悄无声息的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式的内在自然型的人文精神教育。
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家庭社区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三者共同进步,共同努力,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其自身感受人文的价值和魅力
一切的东西都要通过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得到吸收利用再创造的过程。人文素养也是,首先让其感受,让其得到触动,然后具有了这样的内因,才有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冲动和动力。比如可以让学生坚持练字,练习书法,硬笔毛笔等等方面,开始的时候可能有很多的同学不太愿意练,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这样我们开始就可以带他们观看书法大家写的字,给他们讲解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等作品,甚至可以带他们去博物馆看看真迹。可以让他们从进校的第一天起,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在每个学期末都进行评比,把写的好的,在墙报上粘贴。鼓励每一个有进步的同学。也可以在班会
课上朗诵名家名作,以及在手工课上,做些剪纸,制作皮影戏道具,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总之,重视一切形式的艺术实践,积极培养学生对人文方面的感知,并从亲身体会中得到激励和鼓舞,并进一步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达到自我欣赏,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当中来。
四.重视在班级管理中的人文素养的熏陶。
在班级刚组建之初,积极营造温馨,平和,友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使学生一开始,就乐于融入该班级,班级的建设体现在班级的布置和班级的舆论导向上。当学生第一天走进自己的班级体的时候,应该有种归属感,温暖感。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写上“欢迎你的到来。成为我们中的一员”。也可以制作一个照片墙,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贴上一张照片。照片下方,写上自己希望毕业时所达成的愿望。更有荣誉墙,上面贴满班级体的荣誉奖状。还有班级英雄榜,上面写满了,班上平时的大事小事,好事善事,积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人性方面的亮点,并加以弘扬。
而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期中期末的学期总结中可以不以分数论座次,排名,而是以每位学生在本学期当中的综合测评来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在综合测评当中分数只占最后结果的百分之五十,剩下的则是包括平时学生在学校的德育,比赛,考勤,积极表现,等方面的分数,综合测评分更加全面合理的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特性。使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看重学科分数,而轻视德育,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努力有了更加科学的考量机制来引导。培养机制的形成更加使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如虎添翼,再也不像过去那样老是老师的独角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不应该只是“工具人”,更应该是个“社会人”。加强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创新教育,独立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人类的人。只有这样,我想才是我们让学生学习的初衷,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才是一等一的优秀人才。
作者:叶灵刚
时间:2016年5月4号
学校:龙游县求实职业中专
第五篇: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原因探析
1.知识体系构成呈现实用化
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倾向性的选择实用化的专业,比如: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多数学生会选择计算机、英语、机械、土木等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而忽视文史等学科;即使选择文史等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也仅仅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并未达到“修养”的要求。
2.价值观呈现功利化
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应困惑而被误导甚至扭曲,比如: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就是为了得到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在择业的时候,部分学生也是选择大城市,或是体面职业;在人际交往时,也存在实用主义心理,甚至将实用主义运用到师生交往之间。在处理个人、集体或是国家的利益时,只考虑自身利益。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缺乏独立思考,心态浮躁。
3.心理问题呈现多样化
由于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问题呈现多样化。比如: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恋爱易引起情绪波动等,同时在他们身上还表现出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冲动、心态失衡、个性扭曲。目前高校中,学生应学业、恋爱、就业等问题而酿成悲剧的事件时有发生,关键还是没有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二、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对策及路径探究
1.厘清对人文素养学科的定位,实现课程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首先要培养成一个心灵美、道德高尚、综合素质高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料,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文学即是人学。在文史类教学中,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素有“上下五千年”之称,博大精深。比如:孔子的“仁”,墨子的“非攻”“兼爱”等,这些传统文化体现了人文素有的精髓,影响着我国世世代代的人。在文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在理科课堂教学中,在教授理科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比如:教师在讲授基因知识的同时,可介绍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事迹和巨大贡献,让学生明白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艰辛的付出,使学生受到启发,感受到人性的价值,追求心灵的最高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多变,将人文素养的培养变得不再枯燥。
2.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评价机制,体现传统教育至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社会和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只关注分数的高低,成绩的优劣,过分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用化和功利性,忽视了评估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因此高校在教育中,削弱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无法培养起社会责任感,最终教育出来的人才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却不是一个完整、和谐的人,表现出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文化。所以在新时期的环境下,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更应该是一个具备人文素养的人。因此,社会和高校应转变“人才”的传统观念,推广施行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塑造人文环境,加强人文舆论导向,建立健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评价机制,完善机制考核指标,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3.优化人文素养培育外部环境,搭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良好平台
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应不断优化人文素养培育的外部环境,从社会、校园、家庭等层面搭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良好平台,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周围环境。首先,加强对社会环境的营造。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等科学理念引领社会发展潮流,避免大学生过度的物质崇拜和个人意识膨胀,尤其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更应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以社会公德和价值体系建设,填补学生价值判断的空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应加强高校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对于学生朝夕相处的校园环境而言,大到院校管理人员,小到宿舍集体生活,都应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搭建好平台,比如教职工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代表优秀的人文精神等,都能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人性化的校园管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最后,家庭的人文素养培育至关重要。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只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家庭才是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主战地,因此父母应做好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以自身的谦虚、无私、勤奋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4.强化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素养助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大学生身处的教育环境对于其人文素养的培养情况息息相关,尤其教师自身的表现能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对于学生素质的高低联系相当密切。这就表明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带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首先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品位,以良好的个人品格、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指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困难,同时教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困惑,对于好的思想文化多些理解和传播,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和广泛的爱好,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于学生生活状态及时了解并关注,关心学生所想,了解学生困难,除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还要多些精神上的鼓舞,才能使学生走出思想困境,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推进实践教学,因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在参与的社会实践中能较好的得以体现,教师改变学习方式,更多的发动学生参与实践,是创造更多的条件对学生人文素养加以培育。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探究心理,养成服务理念,学会与人相处之道,做到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等传统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更是使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必备素质,因此人文素养的培育对于大学生自身建设有着不可或缺性。其次,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需要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的担当起建设祖国发展经济的大任。因此,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高等院校,应认识到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探寻出适合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有效路径,并保证措施的及时高效完成,最终才能为不断满足社会化的人才需求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