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Jerome0000000000
(XXXX学院XX系邮编XXXXXXX)
【摘要】:良好的人文素质会促使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从社会层面上看,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强;从学校层面上看,应试教育唯“考”独尊;从家庭层面看,望子成龙,期望值高。
从广义上说,人文素养指的就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重视对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对于协调好当今社会的诸多矛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现阶段高校人文素养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简述
1. 文史知识极度缺乏——优秀文化传承断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人文文化的理解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对理解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比如说,当问及“民主”、“共和”、“儒家文化”等概念时,大部分大学生仅仅知道民主和专制相对,对其具体含义却语焉不详;由于近代以来历次批孔批儒运动的影响波及至今,许多学生仅仅知道儒家文化大致包括“忠”、“孝”、“礼”、“仁”等,而不清楚“天人合一”、“义利之辨”、“民生社稷”等更能代表儒家文化的先进性。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远离“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兼爱、非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的中华民族优 1
秀传统思想熏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足够的继承和发扬。
2.“传统文盲”大量涌现——“重外而轻内”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大学生中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质,不知道祖国传统的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学生读不懂古文、不愿意也没有耐心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业余时间除了是对着电脑玩游戏就是盯着电视荧屏看没完没了的节目,看书少、写字少,成为没有读写技能的“无笔族”。另外,当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受不到“慎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等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重外而轻内”。
二、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原因剖析
1. 社会层面: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强全球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各种利益相互摩擦、斗争,使当前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文化令大学生顿感茫然,难以鉴别、吸收东西方优秀文化的精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网络快餐文化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以及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使得大学生无暇估计人文素养的培育。
2.学校层面:应试教育,唯“考”独尊从小学到高中以贯之的应试教育,占据了青少年上大学之前的绝大部分时间,使他们从小就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滋润。在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来,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在教材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战略安.排,而且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前者导的氛围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不知“人文”为何物。长期以致文化知识体系支离破碎,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后者致使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步履艰难。大学校园本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可是通过对大学生“床头书”种类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看的书除了专业课本外,就只是外语、电脑、经济类书籍和如何面试、如何社交等方面的书。至于提高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鲜有人读。大学生读书求职的心态非常“务实”,把读书和求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的指引下,他们考虑的是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如
何为将来谋得高薪水的职位打下基础,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知识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知识和人际交往知识。
3.家庭层面:望子成龙,期望值高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时代,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抱有一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过高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孩子上大学之后迫切希望能出人头地,在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教育成本。部分父母并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人文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是“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能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自己的成功,至于其他,概不关心。
三、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1.良好的人文素养会使人受益终身礼貌待人、严肃认真、踏实真诚、谦虚谨慎、自强自尊、稳重冷静、乐观热忱、精神振奋等等优良的人文素养是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催化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健康向上的优良人文氛围的浸染和滋润下,大学生必然会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健全精神人格。当良好的人文素养内化为大学生品性中的一部分时,无论他处于一个怎样的境遇,都能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面对人生。所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
2.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使其自身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如果说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叶,那么人文素养就是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每一位大学生应主动地、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培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1.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它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
式等都有深层次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其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游刃有余。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等,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3.现代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一种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配合下,大学校园必将成为莘莘学子增加学识、提升人文素养的理想场所。著名大学生思想教育专家田建国老师的“泡菜水理论”,即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就是说,学校的全部工作就是要调制好这个“泡菜水”,努力营造出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处其中,感悟、理解、思考,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当中。
作者简介:
XXXXXXXX
参考文献:
第二篇:论人文素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论人文素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缺失亟待呼唤回归。写作教学训练目标中应凸显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相辅相成。如何在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呢?值得我们一起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能力;人文素养
一、语文学科发展现状与写作教学的问题
建国以来,我们在语文学科的定位上走着一条曲折、反复、发展的道路:195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的是思想性,摒弃的是工具性;1963年的教学大纲强调的是工具性,摒弃的是思想性;1978年的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性兼顾工具性;2000年的教学大纲强调工具性兼顾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向,(p22)转变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1]。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诲者的共鸣,各人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情况,建立情境,营造气氛,力图放手让门生自己去体验、去意而忽视内容,造成学生写作时心理上的依附和盲从,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致使学生的作文大多缺乏真实的感情,千篇一律,甚至胡编乱造,人文性严重缺失。
作文水平是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只有让作文教学充满灿烂的人文之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中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才能让作文真正成为一种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之一。
二、提高人文素养,观念上做到“三强化”
(一)强化阅读,让学生在书本中提高人文素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教学中,碰到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很少看书读报,写作的知识贫之,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了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不知所云,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为了能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要多进行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喜爱的书籍,热爱课外阅读。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绝,内容充实有力。我们所学的课文有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如《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鹤群翔空》中的鹤群飞翔姿态的描写,鹤鹰搏斗的场面的描写,只要认真阅读,积累素材,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此外,除了从书本中积累素材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就人新事的出现,1
各种有益的宣传,自然现象,社会新闻,国际时事等等这都是极好的素材,只要注意这方面的人和事,自然就会有丰富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能妙笔生花,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提高人文素养。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必须把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强化学生对生活的直接体验。然而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底子薄,生活范围小,有许多学生的生活是封闭的,每天几乎都是“两点一线”,这样的生活会使学生对其他的事情漠不关心,因而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我们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亲身经历的生活实践中去体验、领悟。带领他们到自然界如山川、河流、野外、古迹等,带他们去野外踏青,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体悟启迪,捕捉文思;也可带他们深入社会环境如工厂、企业、农村、城市、街道、医院、工地和商店中去,让他们去参观,去实践。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锤炼学生的思想情感。
(三)强化创新,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
作文个性化是写作创新的体现和标志。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的作文中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依据自己的爱好,“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写作欲望将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命题,自主选材,自行写作,使
(p75)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形成作文教学百花齐放的气象,涌现出人文气息浓郁的佳作[2]。
三、教师教学行为导引
(一)抓好导写的第一道功夫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急于倾诉的欲望;构建一个融洽、平等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大胆交流自各自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运用师生间、伙伴间的欣赏和评析,极大地引导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教师的写作指导应该是对学生生活色彩的捕捉,是对学生个体生命色彩的发现,是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心”的鼓动。
1.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
教师仅仅按照教材上提供的每期8次左右的习作训练,仅仅依赖于那些缺乏感染性的命题;简单而且空泛的导语;就想让学生学会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就想要学生“乐写”、“善写”,那绝对是异想天开。如果那样作文永远是让孩子们在冥思苦想之后,不得不承认作文是一件头疼的事,是一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为谁写?该写什么的苦差。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引起学生表述的冲动,唤醒学生的独特的生活储备,启发他们的个性化的倾诉,学生的主观感受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
孩子的世界是神奇的、大胆的、异常丰富的,有时一个不起眼的话题,就能激发他们无法阻挡的表达。学习李峤的《风》后,二年级的孩子,就能跨越时间的阻隔与几千年前的作者交谈,他们跟李峤一起猜谜语于是写了《雨》。(有时像细丝,有时像珍珠。有时唱着哗哗,有时唱着叮咚。)他们也能突破空际的羁绊,寻找触不及嗅不到的风娃娃。于是他们说“窗帘飘起来了,那是风娃娃躲在后面。”“轮船跑得更快了,那是懂事的风娃娃,在推着它呢!”“风筝飞起来了,那是因为风筝坐上了风娃娃开来的火车,火车还会呼呼的叫呢。” 啊!我被这些鲜活的个性深深地陶醉了。
可见,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的除了那些大量的典范精美的课文外,对课文的延伸和改编,在口语交际后的记载和感悟,对文章的联想和补充都是习作的好教材,只要用心去寻找,写作的教材到处都有,真是“心有多大,写作的教材就有多广”。
2.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
有时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善意的举动,教师一缕鼓励的目光,陌生人一脸热情的微笑„„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撼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训练”,但它绝对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这个“阳光、雨露和土壤”,就是一种语文教育中的民主教学氛围。语文教育要求教师构建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放飞自己的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尊重学生独立写作的权力,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生活储备与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大胆想象在作文中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感情的潮水;让他们能够在沐浴历史的文明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作文的核心是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人格,提高创造能力。作文上的有意合作,能带来资源共享,带来智慧共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广泛地积累作文素材。因此,在写作之前的合作可以拓展学生的观察领域,不断增加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写作指导中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写作的思路更具方向性,能增进写作的自信,激发表达的欲望使写作活动顺利实行。写作之后的赏析与评论,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在欣赏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伙伴间充分展示自我,使他们携手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各自的人生阅历;使他们大胆交流读书的体验,增长的见识,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在伙伴式的对话、沟通中张扬自我,自然流淌心灵的泉水。写作之前的交流合作,写作中的“流动作文”(以小组的形式构建的写作形式),写作后的传阅与评析能使学生的习作如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光环。
4.培养自读、自改、互改的写作习惯
每次待学生的作文初稿完成之后,我除引导学生自评自改外,有时候还采取优生给中下生修改、优生互该、同每次待学生的作文初稿完成之后,我除引导学生自评自改外,有时候还采取优生给中下生修改、优生互该。教师仅仅按照教材上提供的每期8次左右的习作训练,仅仅依赖于那些缺乏感染性的命题;简单而且空泛的导语;就想让学生学会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就想要学生“乐写”、“善写”,那绝对是异想天开。如果那样作文永远是让孩子们在冥思苦想之后,不得不承认作文是一件头疼的事,是一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为谁写?该写什么的苦差。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引起学生表述的冲动,唤醒学生的独特的生活储备,启发他们的个性化的倾诉,学生的主观感受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
孩子的世界是神奇的、大胆的、异常丰富的,有时一个不起眼的话题,就能激发他们无法阻挡的表达。学习李峤的《风》后,二年级的孩子,就能跨越时间的阻隔与几千年前的作者交谈,他们跟李峤一起猜谜语于是写了《雨》。(有时像细丝,有时像珍珠。有时唱着哗哗,有时唱着叮咚。)他们也能突破空际的羁绊,寻找触不及嗅不到的风娃娃。于是他们说“窗帘飘起来了,那是风娃娃躲在后面。”“轮船跑得更快了,那是懂事的风娃娃,在推着它呢!”“风筝飞起来了,那是因为风筝坐上了风娃娃开来的火车,火车还会呼呼的叫呢。” 啊!我被这些鲜活的个性深深地陶醉了。
可见,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的除了那些大量的典范精美的课文外,对课文的延伸和改编,在口语交际后的记载和感悟,对文章的联想和补充都是习作的好教材,只要用心去寻找,写作的教材到处都有,真是“心有多大,写作的教材就有多广”。
有时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善意的举动,教师一缕鼓励的目光,陌生人一脸热情的微笑„„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撼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训练”,但它绝对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这个“阳光、雨露和土壤”,就是一种语文教育中的民主教学氛围。语文教育要求教师构建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放飞自己的心灵的自由,容忍学生的“异端”,尊重学生独立写作的权力,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生活储备与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大胆想象在作文中无拘无束地倾泻思想感情的潮水;让他们能够在沐浴历史的文明的同时,又能拥有超越前人的激情!
合作作文的核心是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创造人格,提高创造能力。作文上的有意合作,能带来资源共享,带来智慧共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广泛地积累作文素材。因此,在写作之前的合作可以拓展学生的观察领域,不断增加习作内容方面的、文化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储备。写作指导中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写作的思路更具方向性,能增进写作的自信,激发表达的欲望使写作活动顺利实行。写作之后的赏析与评论,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在欣赏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伙伴间充分展示自我,使他们携手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各自的人生阅历;使他们大胆交流读书的体验,增长的见识,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在伙伴式的对话、沟通中张扬自我,自然流淌心灵的泉水。写作之前的交流合作,写作中的“流动作文”(以小组的形式构建的写作形式),写作后的传阅与评析能使学生的习作如掠过晴空的云彩,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光环。
桌互改等修改方式,在互评中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修改,激发群体智慧,引导学生欣赏妙句佳作。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自改的积极性,而且给人人提供了当好“小老师”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伙伴间的学习与评价除了有平等、友好、融洽的氛围外,学生的参与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对个体习作日针对性强,收效高。
教学中“小老师论坛”、“妙词佳句赏析”、“小作家作品赏析”这些充满温情的栏目是学生十分喜欢的评价方式。
(二)值得肯定的开放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了评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有结构的、系统的、循环往复的、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教学评价应该贯穿写作全程。教学评价应该是开放的。评价主体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家长、朋友,甚至还可以是陌生人。评价形式更应丰富多样,书面评述、口头评议、赏析传阅、登载张贴„„都是对学生写作的肯定和激励。评价的内容可也应该是多元的,它应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之,教学评价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
(p53~72)利于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3]。
1.交流、欣赏、互评
课标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单调的语言符号,变成有声有感的情感倾吐。学生能在自我品读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我始终觉得这一做法远比完成一篇写作更有意义。学生在自读、自改、互改的过程中,能有效地纠正字词、语句的常见的疏漏,得到伙伴间善意、平等的帮助,体验到广泛而真切的理解。因此每次在习作的初稿完成之后,我都会鼓励先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有感情的读一读,再把文章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并和朋友交流一下意见。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在写作过程中完成习作,并逐步养成这种“自改能力”,形成 “终身受用”的写作习惯。才是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活动。
2.诱导、唤醒、激励
教师的评价也是作文教学中人文性重要体现。人文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活动过程应富有人道精神。富有人道精神的教育活动应该把教育活动看作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不
仅要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作文讲评并非要等到讲评课才进行,而应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习作课起草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述;作文讲评应引导学生审视自我意识,调整价值取向,弘扬浩然正气。如一位学生的作文时描述了自己发明的“机器人保姆”,在作者很得意的炫耀了自己有了这个“机器人保姆”后,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后。教师及时地引导他说:“我相信,你一定是替福利院的老人们设计了这样优秀的‘机器人保姆’的。在此,我替那些即将得到这种服务的老人们,谢谢你!” 这样的评价既能使学生鼓励他们尊崇善行、善事、善德,又表达人文关怀,重新塑造美好的价值取向。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情感丰富、不断进取、境界崇高的学子的人文学科。
第惠多斯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评价应是鼓励性的、对话式的、倾注人文关怀的,我们要注意用真心倾注自己情感的积极的评价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3.开放、展示、期盼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对教育的关注,我们评价学生的习作的空间也越来越广阔。借助黑板报、班级周刊、家长评语、校园广播、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手段,让学生作文得到更为开放和热情的关注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创造力的有效方式。作文评价的领空将牵动更多的人文关怀。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作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我们就能听到学生的人文之花慢慢绽放的声音。这是教育者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进步。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最终是要让学生懂得爱,懂得自由,懂得创造,真心关爱社会,热爱生活,理解和乐于去创造美好的世界。这样的作文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武装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意识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人文素养的提升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使作文、做人做到文道一致[4](p12)。
参考文献:
【1】、人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22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肖绍国《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作文教学的人文性思考》[J].浙江:《语文教学》,2005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53-72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朱中义《怎样优化课堂人文环境》[N].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01.5
第三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的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和深化,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上升到“人才强国”战略高度,这将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而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要引起重视。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对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
在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导向和目标。“新教改”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对于高校来说,必须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对人文精神培养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当前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人文素养培养路径,最大限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高校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表现
做好“新教改”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除了要高度重视学生知识教育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对真善美有追求,对人生有思考和探索,强化自身的终极关怀。尽管从当前高校教育来看,普遍都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给予高度重视,但当前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仍然不高,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引起高校重视,分析原因,探索路径,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深入分析高校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功利思想。当前一些高校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思想,缺乏对自身的有效定位,不注重自身的改造和提升,做事比较飘浮。比如个别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拜金主义,“向钱看”的思想比较严重;再比如个别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凡事都首先考虑自己,缺乏团队精神以及利他精神,这些都表明当前一些学生不注重主观世界的改造,需要引起重视。二是高校学生存在一定信仰危机。尽管总体上高校学生的信仰都比较正确,但仍然有个别大学生在这方面出了问题,特别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不良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政治鉴别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信仰危机。比如个别大学生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缺乏远大理想信念,缺乏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创业创新意识不强,履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三是高校学生存在一定道德滑坡。当前有一些高校学生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传统美德缺乏认同感,缺乏对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不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因而首先底线屡被突破。比如当前一些高校学生不愿意帮助别人、不愿意认同别人的观念,而且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应当出现的问题,拖欠学费、骗取奖学金、伪造简历、抄袭论文、考试作弊等行为屡见不鲜。
2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新教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广大高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一定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改革创新,最大限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研究、多探讨,寻求人文素养培养之路,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当有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新路径。一是要整合培养资源。在“新教改”的大背景下,要想做好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各方面的培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强在原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要以思政理论课程作为重要的依托,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拓展化和多元化,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全面的人文教育。比如在新形势下,国家提出创业创新“双创”的要求,可以结合“双创”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比如可以将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当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这样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在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要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学生参与到人文教育当中,比如可以多开展一些座谈会,就人文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大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形成广泛共识,这样有利于提升教育效果。再比如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生活性”,要让人文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比如可以开展一些“红色旅游”、“人文体验”等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感情更丰富,进而自我提升人文素养。三是要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必须在培养模式方进行创新,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同时也要推动教学方法创新。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开展形之有效的互动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展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动网的优势,将人文素养培养融入到“互联网+”战略当中,实施“互联网+人文教育”,强化网络教学。再比如可以让学生多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到社会上去学习和锻炼,了解社会现状,坚定发展信心,提升人文素养。要高度重视“引导性”教育,不能以规制为主,而是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逐步接受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这一点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四是要打造教育队伍。做好“新教改”下的人文素养教育工作,必须有专业的教育队伍,除了思政教师之外,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队伍,这样能够更好地开展人文教育。这就需要高校除了要重视专业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之外,对于班主任、科任教师等也要强调人文素养教育,使他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渗透人文教育内容,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要建立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协同机制”,教师之间应当加强沟通,教研室之间也要经常讨论,对于“新教改”下如何做好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广泛发表意见,进而能够形成更加科学的理论体系,推动人文教育落到实处。综上所述,要想做好“新教改”下高校教育工作,坚持坚持全面教育的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与“新教改”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需要从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现状入手,积极探索培养路径,重点在于要整合培养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培养模式、打造教育队伍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找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和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宇.教改语境下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J].语文建设,2015(17).[2]林晶.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1).[3]马红星.人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路径[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4).
第四篇:国学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提升(范文模版)
国学与人文素养
国学,是一个令我们读起来有一种神秘而厚重的词汇,对国学的定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我们谈及国学,不仅仅应该为它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也不仅应该为它的深沉厚重而感到敬畏。诚然,国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上瑰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将国学发扬光大的重任。然而,国学并不是摆在故宫里的一件件国宝,可望而不可触摸。国学应该在我们身边,从小到大我们所接触的语言,教育无一不透着国学的影子,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一身正气,不畏神魔鬼怪,只为心中的信念。还记得小时候父母老师告诉我们做人的仁义礼智信,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做人立身的准则。其实,在我看来国学就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文字浮现,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受到国学的影响,我们的语言,我们的信念,我们的精神不断地受到国学的洗礼。
因此,国学是伟大的,而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国学看的神秘而遥远,不应该只认为国学是那些泛着书卷气息的汉字。国学真正的伟大在于对人文情怀的培养,对人生方向的启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国学的价值,国学才能融入我们的筋骨,流入我们的血脉,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对个人素养的培养,儒家提出的君子六艺就是对人文素养的培养的重视。当我们还是懵懂孩童时,《三字经》、《千字文》这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经典就使得我们对是非曲直有了最初的理解,让我们在人性刚刚萌芽的时候就有了正确的引导,而国学呢,就顺着这一声声的朗读声而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文情怀,成为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第五篇: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方案
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方案
(2010-10-21 15:37:43)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经典诵读对人文教育所起的作用
(2)如何以经典诵读为突破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3)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4)小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状的调查研究
班主任利用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小学生道德修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天津小学 李媛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并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尤其是国学经典著作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且具有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其中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小学阶段是孩子道德修养的启蒙阶段,空洞的说教和枯燥的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实在效果,因此要加强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追求有效性,针对性,生动可感性的统一。向学生进行国学诵读指导的同时更加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教育;既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重视思想素质的教育;既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又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小学诵读经典,记忆经典,先了解古圣先贤的思想,并化为内力逐渐导行,让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如何巧妙、有效的运用国学经典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影响于学生,作用于学生,使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上掀起以读经运动为先导的“国学”热,海内外华人圈兴起“古代经典诵读”的浪潮,其中以儿童读经活动最为可观,“读经”成为了一个引起人们关注的教育现象。1993年,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发起并推动的“少儿读经运动”以及香港著名国学家南怀瑾先生推动的“儿童东西方文化导读”引发强烈反响;1998年,团中央、少工委和中青会启动了“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到目前为止,该工程已在全国数千所学校的少年儿童中开展起来,2005年,由北京安定门街道和中华孔子学会、孔庙等多家单位合办了安定门国学启蒙馆。国学诵读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勃勃生机。(1)“诵读经典”价值研究
在“诵读经典”价值方面,有关论述比较丰富,可作参考。上世纪初,肯定“诵读经典”价值的论述主要有:严复认为“大凡一国之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国性各有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国性命根本之书;”[1]熊十力认为经为常道,不可不读。他说:“经者,常道也。„„常道如何可废?„„失道,则不成乎人。”[2]徐复观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总应该承认自己有文化,总应该珍重自己的文化”。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和发展,对国学经典诵读价值的研究也有进一步发展。台湾学者王财贵认为,“经典”是人生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熟读经典可以使人修身养性,通达事理,启发理性,开拓见识,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的吸取到人生的智慧。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对于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传承文明,经典诵读利国利民。中华经典诵读“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3]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应先行深切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在今日世界的竞争与发展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反求诸己——研究中国文化的精要’”。[4]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读经典》一文中提到:“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实际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中国的国学有可能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面旗帜,成为一个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2)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针对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目前国学教育尤其是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如谢建美《基于儿童现实需求:当前小学生经典诵读优化策略之构建》反思了当前儿童经典诵读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儿童经典诵读的优化策略构建为出路。重庆市沙坪坝区汇育中学的袁静老师论述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自己学校的有益实施,也提出了具体做法和改善措施。此外,陈吉荣的《浅论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刘淑媛的《让经典润泽孩子的心灵》,孙丽的《让诵读伴随学生一起成长》也都是围绕诵读方法、古诗文诵读活动进行了阐述。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步骤分工 1.本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
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诵经典、习礼仪、学做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广博的内涵,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学美德、行美德、创美德。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并能促进自身修养的提升。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1)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有很多,比如:《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大学》《孟子》等,这些经典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验中将重点研究经典诵读对学生道德修养产生影响有效策略。(2)《国学》校本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在学校已有开展国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经典为主要内容,编写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国学》校本教材。教材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习经典与实践活相结合。(3)开展相应的校内外活动,使实验活动落在实处。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文献研究法:准备阶段查阅各种书籍、网络资料进行学习;实验阶段也要不断学习相关资料。
(2)调查法: 对小学国学活动在学校的开展现状及意义,向教师、家长进行访谈。
(3)行动研究法: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针对研究 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继续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从行动中发现问题、研 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考查工作的结果,在每一个行动之后,予以考核、检讨,搜集各种情况改善的证据,测量研究对象发展的程度,以便随时修正行动,促成 问题的妥善解决。
四、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1.现状和问题
(1)小学国学诵读时间设置情况
目前,在小学阶段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因此没有专门国学诵读的课时。大部分学校在每学期会利用班会课的部分课时进行国学教育以及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我校的国学经典诵读还作为学校一门兴趣选修课程单独开设,每周一次。但是没有专门的课时对日常开展研究有一定阻碍,也为课题的研究增加了一定难度。
(2)师资的配备及教师胜任程度
当前小学国学诵读的指导教师基本上都由本班班主任老师兼任,而班主任不仅有语文教师还有部分数学和英语教师担任,在国学诵读教学的师资力量上显得单薄。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有些班主任认为自己不能够完全胜任国学诵读教学,甚至有的语文教师认为自己在指导国学诵读方面也有些吃力,通过访谈,笔者得知,很多班主任自己对国学诵读的内容也不甚了解,对一些国学经典如《论语》、《孟子》等绝大多数班主任自己也从未通读。(3)班主任的培训情况
此研究中,班主任是国学诵读研究与实践的具体实施者,是影响国学诵读实验能否顺利开展的最重要因素,没有班主任的合作与努力,小学国学诵读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实验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国学诵读指导教师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对国学诵读指导教师的培训还仅局限于对选定实验教师的培训,受培训的班主任比例相对较少。2.原因分析
第一,没有现成教材和活动策略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参考。现阶段,国学诵读没有正式纳入课程计划,没有专门教学课时可被使用,也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参考。第二,对国学诵读意义的宣传还不够。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教育内、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合作。因此,加强对国学诵读的宣传工作尤为重要。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国学诵读活动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
第三,班主任设计指导国学教育活动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班主任自身的学生生涯便缺少传统文化的浸润,古今诗文底蕴不厚,工作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关于国学诵读方面的专题培训,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的国学素养也直接影响着班级国学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什么样的内容可以与学生道德修养联系紧密,什么样的活动能够激起学生自我修养的提升,这些都在考验着班主任设计和指导活动的水平。3.解决方案
第一,梳理合适的诵读内容,建立学校诵读机制。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文化中,教师们首先要筛选出值得孩子诵读的、适合孩子诵读的经典,内容力求精炼、典范,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易于被儿童所接受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诵读内容安排遵循由易到难原则。如:低学段孩子侧重浅显的朗朗上口的篇目,如《弟子规》。高学段学生属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除选择典范的语言模式及语言素材外,增加部分稍有难度的内容,如《论语》、《孟子》等。
第二,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家庭导读机制。倡导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来,每周和孩子一起,聆听孩子品读美文,必要时督促、指导孩子诵读。并能配合学校评价孩子家庭表现。如果孩子学习较费劲,诵读能力不强,家长尽量在开始诵读的时间里,在旁边督促一段时间后,孩子养成习惯了,再放手孩子诵读。学校会在每学期以家长信的形式为家长支招,鼓励家长随时根据自己孩子学习能力,调整诵读量。做到与孩子商量、与老师沟通,用书信形式适时给学校一些可行的选择建议。
第三,加强班主任培训机制。其一,利用教研或班主任例会,组织班主任老师学习诵读,制定不同年级段诵读内容,探讨诵读策略与收获。这样既有利于班主任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又有利于对整个诵读活动的深层次的了解与改进。其二,邀请古诗文专家为教师们做专题讲座,并做现场指导。其三,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组织教师进行经典诗文吟诵大赛,经典诵读知识竞赛。努力使教师把平日参与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的热情和课程理念融入到古诗文的诵读之中。教师的坚持是孩子经典诵读的有力保障。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所形成的理性认识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
1.学校重视,教师领头。让孩子亲近经典,我们老师必须首先亲近经典。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专门成立了一个“经典文化课题研究组”,吸收对国学教育满怀热情的骨干教师为小组成员,国学组教师正着手编辑《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主编教师开讲座对其他班主任进行培训,学校每学年还会赠送每位教师一本经典读物,使教师放下畏难心态,重新捧读经典,让经典滋润心灵,浸润人生,从而更从容地带领学生诵读。
2.只有在国学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国学的兴趣来。我们在校园中通过展板,主题国学墙等营造了国学氛围,学校的主体环境设计也充分体现国学特点。同时各班的教室布置也体现了国学要求,如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等名言佳句装点墙壁,以彰显班级特色。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各班每学期都要布置彰显班级特色的“国学园地”,将诵读资料、学生收集的古诗、经典国学故事张贴在国学栏内,供全班同学课下交流学习。班主任工作总结中提到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并在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变得更加懂礼貌,守规矩。
(二)精选教材,合理编排
诵读经典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可以通过对经典的诵读实现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文章太多,如何选出适合中小学生诵读的东西呢?首先要选择积极向上,比较高尚的价值取向的经典材料;其次,经典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以及年龄阶段特点,由于文言文一般来说有的很晦涩难懂,所以一定要选取比较简单的,易于背诵的经典材料来诵读。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在低年级段选取了一些简单易懂并且琅琅上口的《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蒙学著作,高年级段则选取稍为复杂的经典诵读材料如《论语》、《孟子》、《增广贤文》等内容,难易适中,易读易记。我校自编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中也精心选择材料,教材中不但有蕴含中华“仁、义、礼、志、信”这些传统美德的经典诵读片段,还加入围绕诵读内容衍生出的道德故事,对应自身良好修养的养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诵读经典体系,让学生“诵经典、习礼仪、学做人”。
(三)以活动为载体,在诵读中修养身心
1.常规活动落到实处。想要达到在诵读中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首先要保障诵读时间,积少成多,潜移默化中达到使学生进行自我约束的效果。由于国学诵读没有正式纳入课程计划,因此班主任化整为零,利用各种时间进行过学诵读活动,形成良好氛围。每日清晨诵读20分钟和周五早晨半小时是常规国学诵读时间,教师和学生齐读共诵,互相比赛,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极具热烈奔放的活力,希望能达到熟读成诵的要求。一日一日地背诵,孩子们往往会随记随忘,教师们就要为孩子做好“诵读回炉”,每月一次的班级诵读会,进行诵读内容展示,展示中巩固先前的成果。除此之外,每学期还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长,开展大型古诗文诵读活动,寓教于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2.经典诵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熟读,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时,学生或高声诵读,或浅唱低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诗意,并由知而悟,由悟而入境,由入境而达情,由达情而晓理。常用的读的方式有:文化节诵读比赛、小组比赛、班级间比赛并颁发“诵读小状元”奖状等。特别是每学年我校举行的文化节国学诵读活动颇具校园特色。通过这些诵读方式的比赛,倾情投入,全员参与,每年都会掀起诵读高潮。
3.各班级还利用周五诵读时间开展班级间交流活动,各班派送学访团到兄弟班参与诵读活动,增进了各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热情,学生也能从活动中接受到好的信息,好的想法与做法,都能融入到自己班级的诵读活动之中,形成良好融洽的学习氛围。
4.将经典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合适的时间、空间诵读,让其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手不释卷,接受经典著作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使之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孩子们深切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的无穷乐趣。提倡每个学生在课间以背诵比赛为游戏,提倡每个学生睡觉前背诵一句或一段等等。
(四)优化诵读方法
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籍册丰富,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激励学生诵读经典,感受经典的内涵,感悟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胸襟、情致、风骨,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关键词】经典诗文 人文素养
当前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但是,扩大阅读量,读什么呢?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这个民族还使用汉语来表达,那么把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下的最优美、最经典的诗文传递给孩子,永远是母语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孩子在心灵最纯粹、吸纳力最强的年龄段,把最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精华诵读得滚瓜烂熟,融化到自己的精神生命里,这种学习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受益终身。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实施。
一、精选内容——让语言与精神富有典范性
中华民族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浩瀚的古文化哪些适合小学生诵读呢?
首先是来自于语文教材文本。从一年级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六年级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六年十二个学期,所学古诗文60多篇。其次是来自新课程标准《附录》所推荐的小学70篇优秀古诗文,从“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三是经过教师精心筛选自编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莲外经典诵读专辑》,分年级列出必读书目与有关内容,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庄子》《老子》节选,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经典文言文及经典古文名句精选。在选择诵读范文中,我们十分注重语言与精神的典范,一是能保证语言文字的根基:诗文警句、俗语谚语等要琅琅上口,声韵铿锵、造句畅达、修辞灵巧、叙述周透,易于诵读,有利三维目标——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结果、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落实。二是能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如“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以这些哺育无数民族英雄与仁人志士的经典之道,激励学生继承发扬,奠基典范。
二、诵读经典——品味经典与精神的心灵成果
“诵读经典——经典记我心”旨在通过不同的形式熟读、背诵,积累大量经典,但又是贯穿于诵读活动整个过程。我们遵循“不求甚解”的诵读原则,让孩子们在朦胧中把握古人经过多少年探索才找到的汉语言固有的音韵之美,体会到经典所体现的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情感,感受到作者的品格、修养和抱负。1、不求甚解,重在积累
“不求甚解”的诵读更在于播下热爱和兴趣的种子,待有一天到了水土适宜之时,一定会破土发芽,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因而,我们采用的是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的最简单的方法——识记背诵。我们坚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伟大的方法”。
但我们不呆板死读,我们适度创造:在横向上体现“激趣、识读、体验”的渗透融合,背诵活动采用“拍手歌”、“换词唱经典”、“小小擂台赛”、“师生对诗”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增强背诵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在背诵方法上,指导了“据时背、据意背、归类背、辐射背„„”训练并提高了分析综合、质疑探究、记忆诵读的能力。内容上从简单到复杂,从语言到精神到两者合一。纵向上体现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如经典内容深度与诵读阅读量上循序渐进,从句到段积少成多,凭借声调节奏等方面的诵读、想象,去感悟语言理解情感,去积累数量达成质量,最终促使语言与精神同构互生。
为保证诵读时间,又不增加学生负担,每周的早晚十五分钟读经典,周二、周四午间十五分钟写经典, 中小队晨午间活动时间自主安排。每周将诵读内容写在黑板的左上方,每周更新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语文课代表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正式开始。每周三年段集会时,由每个年级段推荐一~二名学生展示诵读水平,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总之,做到背诵吟唱相互结合,不拘形式,不求甚解,直面经典,重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习惯,体味古诗文的韵律美和涵蕴美。
2、环境熏陶,润物无声
经典文华的熏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应只属于课堂,只属于口诵,更要营造的是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其中,使人不住地去咀嚼,去品味,在无声的滋润中成为一个性情通达、才智清明的人。
各班级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丰富橱窗内容。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词硬笔书法展、有读后感等等。在每期的班级板报中,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莲外的校园无不浸润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华,润物无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间包含了多少历经风月沧桑积淀下来的人生道理!它们时刻提醒着莲外的学子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我,胸怀祖国,走向世界。这里的一字一句,一句一段,无不涵盖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和莲外的治校品位。学生置身其间,时刻感受着诗意的熏陶、人生的启迪、精神的激励。
三、感悟经典——呈现经典与精神的心灵对话
“感悟经典——经典传我情”要求学生在继续不断地熟读、背诵积累的基础上,对所读经典有所感悟、领会,并受到一定的熏染。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经典,实现经典与精神的心灵对话呢?
1、对话文本,自主感悟
感知经典可以通过朗读、默读、诵读等多种方式,但这仅是贴近文本,只有量的积累。要真正体悟经典所表达的意境、作者的情怀,还须融进文本,要有质的提升。为此,我们以四年级段为实验年级,进行了“乘着经典的翅膀飞翔”的古诗文教学研究。经典的古诗文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我们针对学生特点知识水平,抓住古诗文特点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胸襟、情致、风骨。四年级段的老师在实践教学研究中,总结出了“问题设置”、“揣摩比较”、“活动探究”等教学策略,引领主体自主探究,快捷进入经典之门。2007年4月,我校举行了古诗文教学研究活动。我校施雷方老师执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充分展现了我校经典诵读的研究方向,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师引领等策略,在小组讨论与集体反馈中,不断升华认识:诗人寄情于景,抒发率直归真、绝尘脱俗的情怀,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为了提高古诗文教学水平,学校还组织教师观看了名师王崧舟执教的诗意语文教学观摩课《枫桥夜泊》,听窦桂梅的宋词教学示范课《清平乐.村居》,观看后教师们进行了讨论,畅谈古诗词教学感受。这些活动不仅让课题组教师开阔了眼界,还帮助大家提高了古诗文课堂教学水平。经典诵读不仅走进了学生,更提升了全体教师的文化理念。
2、创生运用,提升感悟
积累理解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运用创生才是落脚点。我们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志,畅所欲言,自由创作。大家或引用经典、或化用意境、或借用典故、或仿写诗词,表现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创造能力。同时,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使学生们的学习感悟得到了碰撞与融合。
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于个体情感积累和思想收获的呈现,在于提供思维碰撞、学习借鉴的时空。积累整理和展示探究过程中的学习收获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提高的方式。如古诗文编辑:编辑前——交流要求:挑选喜欢的古诗,配上想象的画面,再现诗歌表现的空间和色彩。编辑中——交流做法:“我用手工绘画”,“我用电脑彩印”;编辑后——交流收获:“我们一周一评,争章奖励”。具体活动安排有:
读:师生同读一本书、共同记好读书笔记,每学年不少于10本 诵:背诵你最喜欢的经典名句名篇。学校定期组织“我与经典同行”优胜诵读班及“诵读之星”;
书:以书法展示你最喜欢的经典名句名段;
编: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主题,编一本古诗文集,要求配上想像的画面。
写:写读经典后的所感所悟所得所行;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以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画:以经典故事为内容创作绘画作品。诗配画,画填诗;
摄: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记录温馨一刻,并用配上“经典”解说词。一——六年级。
讲:一—三年级每班演讲经典故事,四——六年级创作FLASH动画故事。
演(舞、歌、乐、话剧、小品等):每班以经典为内容,创作并演绎经典节目,参加全校汇演。各项活动统筹整合,先在班级里利用晨会、中队活动等时间开展、交流,通过自评、互评、修改、提炼,于学校的读书节和艺术节期间集中展示、评优。学生融理解、想象、情感、表达于一体,在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中,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自主的尊严、独特的价值、精神的愉悦、心灵成长的幸福。
我们构建经典与精神的心灵平台,提供展示的舞台,把优秀诗文发表在学校的《莲外雏鹰报》,贴到了学校网页、班级博客。2008年7月,我校代表丽水市参加了浙江省经典诵读录像比赛,我校学生用舞蹈、歌曲等表演形式,诵读国学经典篇章,节目丰富,异彩纷呈,荣获三等奖。此次活动是我校经典诵读课题研究向外打开的一个窗口,旨在教育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诗文,从优秀的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提升人文素养,并将经典诵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在一次次的展示活动中,孩子们感受着经典的情怀,想像着经典的意境,接受着经典的熏陶,积累着经典的语言,展现着对经典的感悟。也许他们还不具备对这些经典的充分理解,但我们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识的积淀,他会自会体会经典的真义。
四、经典伴我行——构建经典与精神的呈现平台
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对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天然的优势。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小学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从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特点来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弟子规》中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亲。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长大后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这种古代为人处事的原则和道理也是和现代小学思想品德课涉及的内容相吻合的。在《论语》中,指导道德行为的句子更多。“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行”与“言”相比,“行”更为重要,等等。
因此,我们说,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达成“童蒙养正”,从“本”到“末”,“纲”举而“目”张。中国古代的前期教育就是培养“正知、正见”; 基于这些,我们在学生中进行经典诵读活动时,更在于多读感悟的基础上,完成由情感到内化的迁移,能把经典诵读中悟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要素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把经典诵读融于生活,融于学习,融于做人。培养他们的勤劳,洒扫应对,知道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在德行、学问根本上,培养他的真心、真诚,即儒家所说的“诚意、正心”。
由此,我们通过“对照经典——经典伴我行”的实践活动构建了经典与提升人文素养的融合的呈现平台:
1、经典伴我校园行
每日五自查:一日晨锻、一日用膳、一日两操、一日纪律、一日岗位。(查一查:我做得好吗?)每天为同学做一件事。
2、周末经典伴我家庭行
开展“孝心大考场践行活动”,做到三个一: 每周五回家一句问候,每周日回校一句道别; 每周周末为父母做一件小事; 父母的节日、生日送一件小礼物。(每周做好践行记录)
3、经典伴我社区行 每周跟邻居打一声招呼; 做社区的护绿的小卫士; 当社区文明的宣传员。
我们还把经典感悟与假期实践活动相整合,如在寒假我们开展了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经典实践活动。把经典诵读融于学生行动实践,同时通过摄影、书法、绘画、电脑动画、原创故事、小品、相声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加以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经典内涵的体验,享受服务他人的快乐,培育健全的心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特别是让学生在传统的节日中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进百行之首的“孝”文化教育。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孝敬父母长辈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孝、知孝、行孝,使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孩子们通过诵读中华经典,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通过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有助于锤炼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通过诵读中华经典,确立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等等,这一切的一切,不是一朝一夕的所能改变,不可能于一日一时得到提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民族性格的熏陶,文化艺术的积淀,精神风骨的感染,其最终目的是在于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沉淀于心底的经典,就会被唤起,得到复苏。他们会懂得借用圣贤典籍的教诲,做到最合理的应对;对技能的学习、科技创新也就可能从圣贤经典中得到启发;最起码能在人生旅途中明白如何把握方向和掌握目标。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从娃娃抓起,儿童背诵中华文化经典,从小在心中埋下中国圣贤义理之学的种子,长大成人后自然会明白中国历代圣贤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