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提升女性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女性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罗爱静陈亚南许泽华肖睿
【摘要】 新形势下,人文与科技已成为医学发展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学科技是为实现医学人文目的而服务,而衡量医学人文目的是否达到的唯一标准是人的幸福。本文阐述了人文素养的内涵、外延,并以医务工作者中最庞大的女性群体为例,阐释提升其人文素养的原因,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升女性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女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
古之医者,仁术为上。医者,不仅需要有科学家的敏锐与果断,艺术家的想象与洒脱,还要有哲学家的思辩与情怀。
在新形势下,人文与科技已成为医学发展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学科技是为实现医学人文目的而服务,而衡量医学人文目的是否达到的唯一标准是人的幸福。人文素养,其灵魂是“以人为本”,是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女性在医务工作者中占到很大比例,她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以母亲的角色影响下一代成长,不仅如此,她们还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女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1.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人文”这一概念,中国古已有之。《易·贲》中将“人文”与“天文”对举:“小利有攸,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①人文者,人之文也,如同天文意为天之文一样,是古老的天人感应说较早的表①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述形式。② “素养”一词在《高级汉语大词典》里的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可见,“素养”与“素质”、“精神”不同,它更强调能力,即“素质”和“精神”的外显、行为。但这种能力必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那么“人文素养”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具体来讲,应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
1.1基础是积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
③和表达。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定具备全面发展之知识架构,丰富的人文知识则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他们在包罗万象的人文知识学习和思考中,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乃至宇宙和谐共生。
1.2内在核心是具备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内在支撑,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拥有无价的精神财富,懂得如何与他人、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他们敢于直面人生苦难,体验生存深渊,并去深渊揭底,去化解苦难。
1.3外在表现形式是具体的人文行为。一个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唤起对人的生命本身带有终极性质的追问,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这种内在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上即是人文行为。人文知识的内化即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外化便是人文行为。人文行为体现了“素养”一词所含的“技巧”、“能力”之意,也是人文素养最终之目的。
2.提升女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的原因
2.1医学人文现状。一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部分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诸多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医疗领域中, 大量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使医务人员进入了狭窄的专业范围,医生直面的是“病”,仅凭报告单来判断病情和诊断疾病越来越成为常规,医患之间的对等交流在消失,所发生的医疗行为与以人为本相悖离,医疗行业缺乏人文关怀;二是以往我国的医学教育体制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②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2002(9-2):156.③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2-14.些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只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忽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而在西方国家,人文课程在医学院课程所占的比例美国为20%-25%,英国、日本为10%-15%④;三是对人文氛围营造的严重缺失,也加剧医患间的矛盾,沟通难免出现误解和隔阂。
2.2提升女性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助于群体性格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女性具有得天独厚的直觉本能,感觉细微,观察敏锐,作风比较严谨细致,考虑问题周密稳妥,加速人文知识储备,素养的提升,能在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与病患沟通,避免一些因疏忽造成的失误,引发误解与隔阂。
2.3提升女性医院管理者的人文素养,有助于个人工作魅力得到最大提升。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女性管理者更具有亲和力。女性管理者一般都受过较好教育,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并进一步提升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通过极具人文关怀的工作方式,增强下属的认同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自己的个人工作魅力,凝聚团队,影响团队。
2.4提升女性医院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工作执行力得到最大体现。作为医院医疗服务工作最基层的工作群体,对她们进行人文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具医院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凝聚群体人文共识,激发工作热情,更好地为医疗中心工作服务意义非凡。
3.提升女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途径
3.1夯实基础,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医学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必经阶段,提高医务工作的人文修养,要从医学生抓起,湘雅三医院从实践层面探讨了提高医学生人文修养的模式—研究生修养论坛,修养论坛以“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做一名好医生” 活动主题,修养论坛受到了中南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南大学校领导高文兵、黄伯云、徐建军、李桂源分别对论坛活动给予了批示或题辞。研究生修养论坛至今已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平台和品牌。
3.2循序渐进,激发女职工自强不息的进取心。传统观念禁锢了女性思想上的开拓进取,女性固有的身心特点限制了女职工潜能的发挥。面对新的形势,湘雅三医院女工委创新工作思路,用新观点、新思维来启迪女职工,培养女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她们认识到女职工不止是做厨④ 查远莉,周裕香.浅谈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2004,17(6):50-52.房中快乐的小女人,也不止是做等待丈夫归家的妻子和等待孩子放学回家的母亲,而是要成为加快医院发展、实现医院“二次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3.3方式多样,提升女职工自强不息的责任心。面对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没有较强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业务知识是很难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的,因此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在女职工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提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提高她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开展“三德”主题教育,提高道德品质修养。以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契机,湘雅三医院开展了“三德”教育政治主题教育,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医院社会公德教育由宣传办牵头开展,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家庭美德教育由工会牵头开展,家庭美德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职业道德教育由纪委(监察)办牵头,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组织收看警示教育宣传片,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邀请相关人员做形势报告,形成廉洁自律“大宣教”格局,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廉洁从业意识。定期开展主题宣传月活动 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宣传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医院每年开展评选“十大医德标兵”、“十佳教师”、“十佳护士”、“门诊每周之星”、“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五好家庭”、“优秀女职工”等一系列活动,以树立和宣传医院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励全院医务人员文明行医、廉洁行医。
总之,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相辅相成,统一于医学。没有科学,医学技术无法进步,没有人文素养,医学就不能称之为人的医学。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医疗卫生行业参与社会竞争、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需要,必须常抓不懈。
作者简介:
罗爱静,女,1962年5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医药信息检索。
通讯地址及方式: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湘雅三医院党委办公室,410013,073188618658。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何谓“人文素养”?听了刘桂秋老师的讲座后,我明白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和修养,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精神水准,思想品味,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培育,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呢?
一、学习人文知识,加强人文阅读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作为教师,必须多读书,除了阅读本学科的书,还应该广泛阅读各类能提升教育理论素养的书,如《江苏教育》《给教师的建议》《和教师的谈话》等,在多方吸收的过程中,能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开拓视野。
二、培养人文品格,树立良好师德
教师如何发展自身的人文品格?首先,要重视自身的德行修养。其次,教师要自觉养成独立人格。就要做到意志坚强,不畏权贵,心平气和,不卑不亢,有神圣的使命感,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事业。
三、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说过:“教育家的特征在于爱人,谁若活着而不爱别人,他就根本不配做教育家”。教师对学生要有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以对学生的爱心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心学生,不歧视、挖苦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激发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只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才会让我们的教育充满生机,教育才有灵性。
第三篇:人文素养在阅读中提升
人文素养在阅读中提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个学生这样问我:“老师,岳飞是南宋人还是北宋人?”„„我无言以对,静默了一会儿说:“你认为呢?”“嗯„„好像是南宋吧!”他不很确定的回答。“那柳永、苏轼、辛弃疾、文天祥,他们属于南宋还是北宋呢?”我继续问。他很不好意思的说:“我南宋和北宋界限分不大清楚。苏轼和辛弃疾是南宋的吧!”我没有继续问下去,只是让他回去把《唐诗宋词》选读文本的三、四单元——北宋和南宋词作——回去好好再看一下。
出现这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究其原因,与我们的教育不无关系。在文学常识退出高考的舞台后,对这方面的教学便逐渐淡化,直接导致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漠视,从而导致人文素养的缺失。而存在问题的不止是这一个方面,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多年的语文教育并没有使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人文素养的定义的定义不一而足,著名教育学者肖川教授曾对“人文素养”的内涵进行过界定,他认为这一术语包括十一个方面的含义,在此不一一赘举。由此我得到启发,并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人文素养的两方面内容:对文化尤其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积累,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人文素养这两方面的提升都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人文素养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得到提升。这里说的阅读不是带有功利性质的为考试而进行的那种阅读,而是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增加修养为目的的陶冶性阅读。阅读是吸收人类文明精华、提高修养、增长智慧的最佳途径。
一、文化积累
文化的积累必须以阅读为途径。学生阅读的书籍越多,他了解的文学常识就越多,他的知识储备就越丰富,人文素养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这方面的阅读必须有教师的推荐与指导。以中国古典文化的积累为例,我推荐学生阅读以下三方面书籍:
1、浅显易懂的一些古典文化书籍。如:《诗经》——经典的反映先秦文化的书籍,尤其是其中的《国风》书写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情感,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论语》——影响中国几千年儒家经典,蕴藏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世
说新语》——学生了解魏晋人物的最好的读物;《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词之中的精华;《古文观止》——古代散文之中的经典篇目;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2、古代文化名人的传记。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全面了解苏轼的最好的媒介;梁衡的历史文化散文,《读韩愈》《读柳永》《乱世中的美神》《把栏杆拍遍》等等;余秋雨的散文,如《山居笔记》中《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一个王朝的背影》等等;„„
3、中国历史类书籍。我想学生推荐了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希望他们于历史课本以外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祖国。
对这三类文章,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阅读。通过一段时期的阅读,效果首先在写作中体现了出来。学生的作文中有了更多的人文典故,见解也较以前更为精辟。
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学生而言,最基本的应该是对人性、心灵的关注,对真、善、美的追求,而这也应得益于对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的阅读。
中国近代及现当代文学中,向学生推荐鲁迅、巴金、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文学大家的代表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杨绛的《我们仨》等等。这些作品或抨击丑恶,或展现真我,或歌颂真情,风格也各具特色,但其中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外国文学也应有所了解。我从中选取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可读性的作品向学生推荐,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安徒生的童话,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宽容、关爱、豁达的心态,勇于追求梦想的勇气,潜移默化,必会震撼学生的心灵。
赫尔岑曾说:“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通过阅读前人智慧结晶,可以拓宽视野,解开疑惑,开启智慧,提升境界。书中所展现出来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也足以引导和帮助我们的学生去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同时也获得丰厚的文化积累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获得人文素养的提提升。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文学大师,其人文素养大都极为高深。或博古通今,或学贯中西,或著作等身,都与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文化典籍分不开。
当然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有教师的推荐指导,遵循学生自主乐读的原则,在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阅读中,就不难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第四篇:《人文素养提升》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学习了《人文素养读本》一书,体会很多,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人文素养的缺失构成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成长,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承担起历史重任,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所谓文化素养是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从本质上说,这三方面是有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只是为了说明、研究的方便才分而为三,但他们又是有区分的。其中,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以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文素养的延伸。因为科学离不开人文,科学离开了人文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科学也要人为本,科学离开了人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科学的重要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尽管科学尚未得到完全普及。然而人文的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在我国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与萎靡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出来。信念遭到嘲讽、理想受到冷落,道德濒临危机、情操蜕变为欲望,责任淡漠并与金钱捆绑在一起,诚实成了愚昧的代名词,堕落成了聪明和强者的象征,金钱常常强奸法律和正义,权力在手中成了买卖的商品。所有这一切已经并且正在严重影响着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蚕食着社会稳定的根基,动摇着人们的道德信念和理想,迷乱着人们的政治信仰,导致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和危机。假烟、假酒、假药屡禁不止,道德失范、未成年人犯罪、贪污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这些固然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但不能否认,人的文化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缺失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提高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固然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但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紧迫的任务应该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没有人文素养的提高,就不会有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没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不会有很高的审美修养。人文素养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根本之所在。科学离不开人文,否则就会失去主导,走向邪道。所以我们说,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确实提高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素质。也只有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真正懂得并尊重科学,努力去把握科学的本质,并把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 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人看,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工程师手下的产品,当作园丁手下的花朵。教育毕竟不同于植物的栽培或动物的饲养那样的工作。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的发展,而在主体间进行的一种精神交流和对话。通过这种交流对话,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人文素养肯定是不行的。为什么这样讲?这是因为,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的教师不会在心中有爱的阳光,也不会拥有教育的智慧和灵感;这样的教师,也不会有教育的耐心,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责任感,心中又没有爱,试问这怎么能教育好学生,感动学生的心灵,促成学生的转变和成长?谁都知道,爱和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但在教学活动和管理中,我们却时常见到冷漠、粗暴、野蛮这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唤醒学生的心灵的觉悟呢?这样的教师必然会压抑学生的主体意识,制约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窒息学生的思维活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根本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强健的心灵,当然也谈不上让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挑战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就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而首先必须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抓起。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而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是每位教师的人生必修课。从某种角度说,学会读书和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基础。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没有学习,就没有教师的成长;不吸收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财富,教师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就无法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把握有度;不汲取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和道德理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就无法抵御物欲和声色的诱惑,远离浮躁的心态、宁静致远;教师也无法在现实的、繁重的日常教育生活保持冷静和克制,把握教育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养,尤其要提高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这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思想和智慧的形成,就是教师跨越东西方文化经典所构成的桥梁的过程。在我国,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在汲取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讲求实证精神的基础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背靠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学会思考和拿来。唯其如此,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让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更有效,教育更成功、更有智慧,更加人性化。
当然教师还要向周围其他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还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还要积极向教学实践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等,所有这些都是必要的。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必要的前提,这就是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人文精神。没有了人文素养,缺失了人文精神,教师是绝对不可能真正成长起来的。
总之,努力读书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2010年11月3日
第五篇:教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ying
教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原本认为自己还可以的我陷入了深思.发现自己多么眇小,存在好多不足:
1、自身人文知识太少。学科知识掌握不多,认为能把课本上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通过备课比学生先知晓就行了。
2、爱好不广泛。课余时间不爱读书,讲课时内容干、涩,不生动活泼,学生不感兴趣认为是学生的问题。
3、语言行为不规范。说话方言多,上课有时要接手机。
4、对学生缺乏爱心和宽容心。有时学生有困难,不细心询问,很冷漠。
5、责任心不强,认为教了书本内容就行了,不管学生能否掌握了。
6、从不反省工作的得与失。
7、没有创新意识。
找出了问题,立足于未来,借学习的机会,反省了自己,找出了努力方向。
一、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第一、我们学校目前在进行“书香校园活动”师生们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好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每天阅读一万多字的书,作好分类的读书笔记。
第二、多听各年龄段教师的课,听所开涉的课程课,与老师们探讨各种科目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第三、参加各种参观学习活动,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素质,增强多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使命感,责任心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怎么做,课后怎么做 第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第四、要有爱心和宽容心
第五、善于挖掘学生闪光点,激励学生自尊
第六,要善于自省。
一、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第一、我们学校目前在进行“书香校园活动”师生们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好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每天阅读一万多字的书,作好分类的读书笔记。
第二、多听各年龄段教师的课,听所开涉的课程课,与老师们探讨各种科目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第三、参加各种参观学习活动,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素质,增强多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使命感,责任心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怎么做,课后怎么做 第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第四、要有爱心和宽容心
第五、善于挖掘学生闪光点,激励学生自尊
第六,要善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