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册《谁说得对》第三课时教案
一年级上册《谁说得对》第三时教案
第三时
教学内容:讲读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的:
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旧
1、朗读文第一、二自然段。
2、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
2、学文,思考:
(1)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李晓把大勇拉到一棵树底下,让他透过树杈看月亮。)
(2)大勇看到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
(大勇看到一朵朵云彩很快地跑过去,月亮却没怎么动;他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
(3)齐读李晓的话:“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个自然段讲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他相信了李晓的话: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三、巩固
1、朗读第三自然段。
2、完成后习题2: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第三自然段有3句话。先讲李晓让大勇在树底下透过树杈看月亮,再讲大勇看到云彩在跑,月亮却没怎么动,最后讲大勇明白了,李晓的话是对的。)
四、总结全文:这篇文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面争论起来。后来李晓让大勇透过树杈看月亮,大勇才相信是云彩跑得快,而月亮并没怎么动。
五、作业:背诵和默写文。
后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了句子意思、理解了文内容,也从中明白了:以后和他人之间产生意见分歧时要采取合理、文明的方式来说服对方、不要发生争吵打闹。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谁说得对》第二课时教案
一年级上册《谁说得对》第二时教案
第二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图文对照理解句子意思、理解文内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旧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图文对照,理解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什么?
2、学文。
(1)什么时间,谁和谁在干什么?(一天晚上,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
(2)他们发现什么情况?(他们发现天空一会儿暗,一会儿亮。)
(3)读第三句话,他们抬头一看,看到什么?(他们抬头一看,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
(4)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看到月亮周围有许多云彩。)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学文,思考:
(1)大勇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
(2)李晓说什么?他认为什么跑得快?(李晓认为云彩跑得快。)
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三、巩固
1、齐读文一、二自然段。
2、读文,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
(2)他们的观点各是什么?
四、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李晓和大勇在院子里玩,看到月亮周围有很多云彩,他俩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
五、作业:朗读一、二自然段。
后分析:这两个自然段讲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争论场景,而且文中描写的争论问题也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大家观察得仔细、学得认真,知识点也掌握得好。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谁说得对》第一课时教案
一年级上册《谁说得对》第一时教案
教学内容:6个生字词,1篇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
2、图文对照理解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3、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4、能流畅地朗读文,背诵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意思和文内容,能说出第三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先后顺序。
教学准备:放大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预习文
教学目的:
学会本六个生字新词,会用“周围”、“指着”说、写句子。预习文,了解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注意月亮和云彩哪个跑得快?有两个小朋友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而争论起来,一个说月亮跑得快,另一个又说云彩跑得快,谁也不让谁。那么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谁说得对》。
板书题,读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xiǎ
ǒng
àn
xìn
李晓
大勇
暗下来
不信
hà
què
tòu
树杈
却
透过
2、在文中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
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句子。
三、巩固
1、读词语,讲词义。
2、指导书写,写生字新词。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文。
后分析:本的生字新词除了“透过”相对难理解些外,其他的词语都容易理解。在举例、演示中,学生也掌握了“透过”的意思。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谁说得对》第四课时教案
一年级上册《谁说得对》第四时教案
第四时
教学内容:再读文
教学目的:指导朗读,深入理解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旧
背诵文
二、从读入手,理解文内容。
1、读全文,要求读出句与句之间、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2、看图读文,再回答问题:
(1)李晓和大勇争论什么事情?他们谁说得对?
(2)李晓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3、边读文边议论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并正确回答。
4、有表情地朗读文。
三、熟读文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文。
2、看图读、背文。
四、作业
1、朗读文。
2、背诵和默写文。
后分析:在指导朗读中,学生对文内容理解更深入,也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
第五篇: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第三课时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第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在个性化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学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等活动。组织学生充分活动起来,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生:想
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动物园的售标处. 有哪些人? 叔叔、阿姨、小朋友 他们在干什么? 排队买票。
二、新课学习初步感知 1.师:
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 生:扎辫子阿姨。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她排在最前边。那小朋友排在第几? 生:第2 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 生:第3 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生:第4、第5 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 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 生:4人 这时谁排4? 生:叔叔 小朋友排第几? 生:第2 解放军叔叔呢? 生:第4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 ××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 他还可以排第几?(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结论总结
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四、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3.小红住在第()层?
五、作业布置
1.把左边3个
圈 起来。
2.把右边5个
圈起来。
3.把从左数第2个
圈起来
六、板书设计
第几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